糖苷酶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使用说明

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使用说明

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使用说明货号:G8820规格:1g/5g级别:BR其他名称:α-D-葡萄糖苷酶;α-葡糖苷酶CAS号:9001-42-7提取来源:黑曲霉产品简介: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EC 3.2.1.20)又被称为α-葡萄糖苷水解酶或葡萄糖基转移酶(GTase),是一种α-D-葡萄糖苷酶。

它可以从低聚糖类底物的非还原末端切开α-1,4-糖苷键释放出葡萄糖,或将游离的葡萄糖残基转移到另一糖类底物形成α-1,6-糖苷键,从而得到非发酵性的低聚糖。

α-葡萄糖苷酶来源广泛,在人体糖原的降解和动植物、微生物的糖类代谢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α-葡萄糖苷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发酵工业、化学工业以及医学应用等行业。

酶活定义:每小时产生1μg葡萄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一个α-葡萄糖苷酶活力单位。

酶活检测方法:参见QB2525-2001。

产品特性:酶活力:300000U/g最适作用温度:50℃,合适的作用温度:50-55℃。

最适作用pH:5.0,合适的作用pH:4.8-5.4。

外观:淡白色粉末或淡黄色液体,分子量约为68.5KD,无臭无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和乙醇。

用途:生化研究。

能水解葡萄糖苷(Glucoside)成葡萄糖和其他组成物质,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剂功能的蛋白质。

本产品的建议添加量为800U/g干物质,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添加量。

抑制剂:铜、钛、钴等金属离子对本品有一定的影响。

铅、铝、锌等金属离子对本品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贮存:建议密封储藏于干燥、低温的环境中(≤25℃),最好在冷藏条件下(4-8℃)储藏。

25℃以下,液体可以储存3个月,保质期内酶活不会降低于产品标示的活力;4℃以下,可较长时间储存。

糖苷酶的异源表达及酶活表征

糖苷酶的异源表达及酶活表征

糖苷酶的异源表达及酶活表征专业:微生物学研究生:张鹏飞指导教师:王一丁摘要:目的及意义:在时代飞速发展,传统能源日益锐减且价格不断上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今天,新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迫在眉睫。

其中,以农、林业废弃物为主的木质纤维素成为最普遍、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它不仅可以用于畜牧养殖、制备生物燃料及食品添加剂,还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医疗卫生行业。

木质纤维素的合理高效利用不仅能够缓解环境压力,还能够带动经济增长。

但是,木质纤维素自身的特性使得其很难彻底分解并充分利用。

主要原因如下:1)组成木质纤维素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紧密联系导致降解不彻底;2)纤维素降解发酵所需的酶产量过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大量需求;3)单一的糖苷酶降解效率较低。

因此,本研究旨在寻找多种高效糖苷酶,对其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和改造,以期产生可以大量表达且易于收集和纯化的目标蛋白,并对异源表达所获取的融合蛋白酶进行酶学性质表征。

以期达到对木质纤维素的高效利用。

材料方法: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目的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采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两种异源表达体系作为糖苷酶的异源表达宿主细胞,对几种不同来源的异源表达的糖苷酶进行过表达,以及运用DNS方法对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表征(最适pH和温度、pH和热稳定性以及二价金属离子的影响)。

结果:目标蛋白在异源细胞中均成功表达。

三种纤维素酶(pJL-14、pJL-36、A10)、甘露聚糖酶(C6)和果胶酶(pJL-44)的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5.5、5、4、4和4,均偏弱酸性,在中性及弱碱性的环境中均比较稳定。

而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存在差异:pJL-14、pJL-36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45℃和40℃,35℃和30℃以下较为稳定;C6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40℃以下比较稳定;A10的最适反应温度为80℃,60℃以下较为稳定;pJL-44最适反应温度为60℃,25℃以下稳定存在。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试剂盒(MPT法)产品技术要求利德曼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试剂盒(MPT法)产品技术要求利德曼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试剂盒(MPT法)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含量。

1.1 规格试剂1(R1):2×45mL、试剂2(R2): 2×15mL;校准品(选配):1×2mL;质控品(选配):1×2mL。

1.2 组成试剂盒由试剂、质控品(选配)和校准品(选配)组成。

试剂1(R1):柠檬酸缓冲液(PH=4.5),200mmol/L。

试剂2(R2):6-甲基-2吡啶-N-乙酰-1-硫代-β-D-氨基葡萄糖苷,6mg/dl。

校准品:冻干品,含NAG:(100~200)IU/L、磷酸盐缓冲液:50mM、乳糖:5%、酶稳定剂:1%。

质控品:冻干品,含NAG:(5~25)IU/L、磷酸盐缓冲液:50mM、乳糖:5%、酶稳定剂:1%。

2.1 外观液体双试剂:R1:无色澄清液体;R2: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校准品:冻干品,溶解后为无色液体。

质控品:冻干品,溶解后呈黄色匀质液体。

2.2 装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溯源性:根据GB/T 21415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该校准品溯源至Inner standard。

<1.5ABS ( 1cm;340nm;37℃)。

2.4 空白吸光度: A(空白)2.5 灵敏度:浓度为100IU/L时,吸光度变化△A/min>0.01 ABS。

2.6 线性:测定结果在(0,200]IU/L范围内r≥0.996;测定结果(5,200] IU/L 时相对偏差应≤15%,测定结果(0,5] IU/L时绝对偏差应<0.75 IU/L。

2.7 精密度:用(5~12)IU/L和(15~25)IU/L的样本各重复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5%。

2.8 批间差:取三个批号试剂,分别测定浓度接近正常值上限的样本,每个批号测3次,不同批号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应<10%。

α-L-岩藻糖苷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α-L-岩藻糖苷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α-L-岩藻糖苷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吴曼丹【摘要】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分类名为α-L-岩藻糖苷岩藻糖水解酶(EC3.2.1.51),参与含α-L-岩藻糖的糖脂、糖蛋白、糖苷等糖复合物的水解.AFU广泛分布于人体细胞及体液中,其中以肝肾组织含量较高.AFU在血清或组织中活性的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是肝细胞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的诊断、疗效和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The acid α-L-fucosidase( AFU ) is usually found as a soluble component of lysosomes, the systematic name is α-L-fucosidase( EC3.2.1.51 ).It is involved in the hydrolytic degradation of fucose-con-taining molecules.AFU distributes in human tissues and body fluids, especially high concentration is seen in the liver and kidney.Alterations in the activity of AFU in serum or tissue have been observed in cancer.AFU is a significant index for the diagnosis,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and colon adenocarcinoma.【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9【总页数】3页(P1578-1580)【关键词】α-L-岩藻糖苷酶;肿瘤;诊断【作者】吴曼丹【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检验科,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R73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是一种溶酶体外切糖苷酶,最早发现于细胞溶酶体中,主要参与含岩藻糖的糖类复合物的水解。

全液体试剂测定尿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全液体试剂测定尿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分别测定 <6 例尿液标本 # 本法 !U " 测得的平均值为
ABC 底物的连续监测法在临床上已有使用] 但该试
剂多为干粉形式 #复溶时为了使底物彻底溶解 # 通常 需几个小时以上时间 # 操作较为繁琐 $ 在反应体系中 加入一定量的增溶剂和稳定剂的液体型 gAgRABC 连 续 监 测 法 试 剂 盒 #gAgRABC 的 溶 解 度 最 大 可 至
!"#$%&" !’ ()* +#, -."/ 0),12314 56678 9:; <=8 >:? v:; O"p) -."] ?] cu zd_&zcd[ SbT 0;2"n BI] -.si"n 0m[ I;3ll ? "$n)%1:$l] %)$) .3ll)nn)l] i:,";"n4] 3$* )t"*)i":;:%4SmT[21 m I;"$ v".1:,":; |$p).n q"l] ?]?‘uz? & zza[ SdT 张 宏 梅 ] 石
行回收试验 ! 回收率分别为 CLCHMb "\\HDb "\MHSb # 平均回收率为 \\HSb!
$ 下转第 KT 页 %
作 者 简 介 & 周 午 琼 # 女 #DS 岁 # 毕 业 于 温主管检验师 # 从事生化检验工作 !
! !" ! 基因是本组菌株对 !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 原因之一 $ 质粒介导的 BitI 酶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如阴 沟肠杆菌产生 ] 具有比 -Gl 更广的水解底物谱 ] 能 有效水解三代头孢菌素类 % 单环类及头霉素类抗生 素 ]且不受酶抑制剂所抑制 $ 携带编码 BitI 酶基因 质粒具有快速复制和可转移性的特点 ] 可导致耐药 性广泛传播 ]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 由于质粒型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摘要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主要用于肾脏疾病、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诊断。

2.适用范围程序适用于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液中NAG的浓度。

3.职责使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NAG浓度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本SOP程序进行,室负责人监督管理;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生化室负责人、科主任签字批准生效。

4.检测方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试剂盒采用的是速率法。

5.原理26N---O---β−+−→−DN NAG-H-氨基葡萄糖苷乙酰硫代吡啶甲基巯基吡啶氨基葡萄糖-甲基-乙酰62--2--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催化底物6-甲基-2-硫代吡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水解产生6-甲基-2-巯基吡啶(MPT)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MPT在340nm附近有吸收峰,所以,可以通过监测340nm附近的吸光度变化值计算样本中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

6.仪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7.试剂7.1试剂来源: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7.2试剂瓶内主要成分:柠檬酸缓冲液、Tris6-甲基-2-硫代吡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防腐剂7.3试剂稳定性: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本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不可冰冻。

7.4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8.标准品和质量控制8.1校准程序:使用上海科华公司提供的K校准因子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按照公司标准品使用要求,并以9g/L氯化钠溶液或去离子水为空白,经校准测定,仪器自动对标准品响应量通过合适的数学模型绘制校准曲线。

8.2质控品:上海科华公司提供的生化质控血清做为室内质控品。

每日在测定前做一次质控。

该质控品为干粉包装,在2-8℃冰箱可稳定到失效期,使用前用5ml去离子水复溶,待质控物充分溶解(大约30分钟)后使用。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富氨酸氨基肽酶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富氨酸氨基肽酶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和富氨酸氨基肽酶(PAP酶)是两种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酶。

它们分别在不同的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酶的结构、功能和应用。

一、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1. 结构:NAG酶是一种醣苷酶,在多种生物体和组织中都有分布。

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由四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都含有一个活性中心。

2. 功能:NAG酶主要作用于水解乙酰氨基葡萄糖苷,是细胞壁合成中的重要酶。

在细胞分裂和生长过程中,NAG酶也起着重要作用。

NAG 酶还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

3. 应用:NAG酶在医学诊断和疾病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它可以作为肾脏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肾功能。

NAG酶还可以作为药物靶点,在药物研发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二、富氨酸氨基肽酶(PAP酶)1. 结构:PAP酶是一种蛋白酶,具有复杂的结构。

它在多种生物体中都有表达,在细胞内外都有活性。

2. 功能:PAP酶在蛋白质降解和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能够水解富氨酸肽,促进蛋白质降解和代谢产物的释放。

PAP酶还参与一些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对细胞生长和分化具有调控作用。

3. 应用:PAP酶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有广泛应用。

它可用于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细胞内蛋白质代谢的机制。

PAP酶还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富氨酸氨基肽酶是两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的酶。

对它们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过程和生理功能,还有助于为医学诊断和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酶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和富氨酸氨基肽酶(PAP酶)是两种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酶。

它们分别在不同的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酶的结构与功能,并探索它们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现代生物化工中酶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现代生物化工中酶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现代生物化工中酶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3-03-22T05:25:58.679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第1月1期作者:刘捷穆圣文孙明广[导读] 在现代生物化工的发展过程中,酶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业、畜牧业、环保、刑侦等领域,一般用于其中的预防、工艺和甄别检测等刘捷穆圣文孙明广身份证号码:37030219931103****身份证号码:37030419941024****身份证号码:37292819900118****摘要:在现代生物化工的发展过程中,酶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业、畜牧业、环保、刑侦等领域,一般用于其中的预防、工艺和甄别检测等。

关键词:现代生物化工;酶技术;酶工程引言酶工程又被称为蛋白质工程学,主要服务于人类生产及其他目的。

具体来讲,酶工程是指工业上有目的的设置一定的反应器和反应条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于其他目的的一门应用技术。

酶工程的研究内容众多,如酶制剂的制备、酶的修饰改造等。

生物酶由有机物体的活细胞孕育而来,可对生物机体内的生物反应产生催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生物酶的特点。

①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催化剂,酶往往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能够高出107~1020倍左右。

②具有明显的专一性特征。

其他催化剂能够对多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催化,而生物酶则只能够对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催化。

③具有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能够调控酶的催化过程。

但由于其属于蛋白质范畴,温度、pH值等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干扰作用,导致生物酶活性减弱,缺乏良好的稳定性。

1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化工行业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目前,酶工程技术在酶工程技术的发展相对来说还不够成熟,所以在部分前期的应用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新产品的应用中,缺少科学性及创造性。

虽然酶工程技术在酶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较普遍,但是很多技术成果都是借鉴而来的,并不是依靠自身的创新发明得到的,对新产品的研发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人力和物力的匮乏使生物制药的发展受到限制。

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检测试剂盒(PNP比色法)

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检测试剂盒(PNP比色法)

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检测试剂盒(PNP 比色法)简介: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可水解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也能水解β-N-乙酰氨基半乳糖苷,该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体液、细胞,是溶酶体中的一种酸性水解酶,其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和荧光光度法。

Leagene 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检测试剂盒(PNP 比色法)(NAG Colorimetric Assay Kit)检测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NAG 可使底物对硝基酚-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水解,释放出游离的对硝基酚(p -nitrophenol ,PNP),在碱性条件下p -nitrophenol 呈黄色产物,产物黄色越深,说明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活性越高,反之则酶活性越低,通过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吸光值,据此通过比色分析就可以计算出酸性磷酸酶活性水平。

该试剂盒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浆、血清、尿液等样品中的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活性。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自备材料:1、 离心管2、 恒温箱3、 比色杯4、 分光光度计或生化分析仪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配制检测工作液:① 配制显色工作液: 取出1支4-NAG ,恢复至室温后溶解于2 ml NAG Assaybuffer ,混匀,冰上预冷备用。

新配制的显色工作液应在10天内用完。

② 配制标准品工作液:取出p -nitrophenol(10mM) 恢复至室温后,取10μl 溶解于编号 名称TE0063 50T Storage试剂(A): NAG Assay buffer 150ml 4℃ 试剂(B): 4-NAG 1支 -20℃ 避光 试剂(C): Alkaline buffer 1ml 4℃ 试剂(D): p -nitrophenol(10mM) 1ml -20℃ 避光 试剂(E): ddH 2O 10mlRT 使用说明书1份ACP Assay buffer,使p-nitrophenol达到3mM。

糖基转移酶和糖苷酶

糖基转移酶和糖苷酶

3
糖基转移酶和疾病
糖基转移酶和疾病
这些结构异常的糖链出现在肿瘤细胞的糖蛋白上,使肿瘤细胞表面性质变化,导致细胞粘附、侵袭和迁移能力改变,是造成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糖基转移酶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
1
恶性肿瘤中糖基转移酶表达及活性改变所致肿瘤细胞表面糖链结构的变化在肿瘤的诊断、预防方面有重要意义。
04
三、糖基转移酶的结构域
糖基转移酶的结构域
催化域,为管腔中的最大结构域,呈球状,约含310-430个(最长可达72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为糖基转移酶最重要的催化区域。
克隆的哺乳动物糖基转移酶的结构域
糖复合物中糖基的顺序和连接键是由糖基转移酶的底物专一性和催化特性来决定的。
01
对底物专一性,一个酶的产物常作为下一个酶的底物,这样就保证了糖链中糖基的特定顺序。
03
02
01
04
05
一、糖基转移酶的命名与分类
糖基转移酶的命名
GlcNAc T-I的全称为: UDP-N-乙酰葡糖胺:-3-甘露糖基-1,2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 GlcNAc T-II的全称为: UDP-N-乙酰葡糖胺: -6-甘露糖基-1,2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
-1,4-Galactosyltransferase Family
01
糖基转移酶的应用
糖基转移酶的应用
01
糖基转移酶可作为研究糖复合物工具 如研究糖蛋白糖链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细胞表面糖基化修饰等。
02
八、O-GlcNAc 糖基转移酶在原核 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提纯
南通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与美国纽约州立基础研究所神经生化系合作。
O-GlcNAc 糖基化修饰起到调节蛋白质的活性,在生命过程的许多方面起作用(如核运输,基因转录及翻译过程)。

gus染色原理

gus染色原理

gus染色原理Gus染色原理及应用引言:Gus染色原理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和定位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本文将介绍Gus染色原理的基本概念、实验步骤以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Gus染色原理的基本概念Gus染色原理,即β-葡萄糖苷酶染色原理,是通过Gus染色剂对β-葡萄糖苷酶进行染色,从而观察其活性和分布情况。

Gus染色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染料,它能与β-葡萄糖苷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蓝色沉淀物。

这种染色剂在染色过程中是无色的,但在与酶反应后会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二、Gus染色的实验步骤1. 制备Gus染色剂:将Gus染色剂溶解于适当的缓冲液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染色溶液。

2. 取样:选择待检测的生物组织或细胞,进行取样。

3. 固定:将取样的生物组织或细胞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其形态结构的完整性。

4. 染色:将固定的生物组织或细胞浸泡于Gus染色溶液中,进行染色反应。

5. 观察:观察染色结果,通过显微镜对染色的生物组织或细胞进行观察和记录。

三、Gus染色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1. 植物生物学研究:Gus染色可以用于检测植物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和分布情况,帮助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机制。

2. 动物生物学研究:Gus染色可用于检测动物组织和细胞中β-葡萄糖苷酶的表达情况,有助于研究动物发育、疾病发生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3. 微生物学研究:Gus染色可以用于检测细菌和真菌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和分布情况,对于研究微生物代谢途径和菌种鉴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4. 分子生物学研究:Gus染色可以与基因表达报告载体结合,用于检测基因的活性和表达水平,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简便、直观的方法。

结论:Gus染色原理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对β-葡萄糖苷酶的染色反应,可以检测和定位其活性和分布情况。

该方法在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Gus染色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生物学研究,揭示生物体内重要酶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MPT-NAG测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应用价值

MPT-NAG测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应用价值
该 方 法 不 受 尿 色 的 影 响 。用 于 尿 样 中 NA 活 力 的 测 定 , 获 G 均 得 满 意 结果 。 1 材 料 与 方 法
I, 他 条 件 不 变 。 对 4 L NAG 标 准 酶 进 行 测 定 , p 其 5U/ 在 H
46 酶促反应速率最大 。 .时
取 浓 度 为 5U/ 的质 控 品 作 为样 品 , 复 L 重
测 定 1 次 , 出 标 准 差 S 以 3 为 最 低 检 测 限 , 果 为 O 求 , 结

2 1 ・ 02
堕 医学与临床 2 1 年 8 01 月第 8 卷第 1 期 I bMe l , uut 0 1V 1 , o1 dCi A g s 21 ,o. N .6 6 a n 8 最 大 吸 收峰 , 定 样 本 在 3 0n l 成 , 受 尿液 颜 色 干 扰 。 该 测 4 i 完 T 不 测 定 1 O名 体 检 健 康 者 尿 液 样 本 , 6 0 男 O名 ,
4 8 5 0 5 2和 5 4的柠 檬 酸 一 酸 氢 二 钠 缓 冲 液 2 0 mmo/ . 、. 、. . 磷 0 l
上 皮细胞受损 时 , 中 N 尿 AG 活 性 将 显 著 升 高 且 早 于 其 他 尿
酶 , 肾小 管 损 害 的 早 期 诊 断 有 较 大 价 值 l , NAG 上 升 程 对 1且 ]
N 乙 酰一— I 基 葡 萄 糖 苷 酶 ( 一 BI 氨 ) NAG) 一 种 位 于 溶 酶 体 内 是
的 酸 性 水 解 酶 ,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10× 1。 存 在 于 所 有 组 织 相 4 0, 中 。尿 中 NAG主 要 来 源 于 肾近 曲小 管 上 皮 细胞 , 近 曲小 管 当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8章 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8章 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
7
(amylase, AMY)
1. 以天然淀粉为底物的测定方法:可测定淀粉水解前后粘度或浊度的改变;也可测产物葡 萄糖;还可测定淀粉与某些活性染料的呈色反应(如碘淀粉比色法 ,但准确性和重复性都 较差)。
2. 以人工合成的麦芽寡糖苷为底物的测定方法:底物的结构和相对分子量确定。
IFCC推荐法: EPS法:以4,6-亚乙基-4-硝基酚-“-D-麦芽七糖苷 (EPS) 做底物偶联多功能“-葡萄糖糖苷酶
9
“-
(alpha-L-fucosidase,AFU)
1. 以4-甲基伞形酮-“-L-岩藻糖苷为底物的荧光法: 灵敏度高 ,但需先用凝胶去除干扰物质。 2. PNPF法:以4-硝基苯-“-L-岩藻吡喃糖苷为底物经AFU水解释放4-硝基苯酚后 ,用碱性缓 冲液终止反应 ,使4-NP呈黄色的方法:需设样本空白并延长反应时间。
12
N-
(β-N-acetyl-D-glucosaminidase, NAG)
1. CNP-NAG法: 色原CNP解离常数 (PKa) 为 5.5 ,摩尔吸光系数大 ,可实现NAG的速 率法分析 ,无需设置样品空白 ,但底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较差。
2. PNP-NAG法:底物易得 ,反应速度快且稳定 ,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3. MTP-NAG法:可用于尿液NAG测定 ,底物稳定 ,反应灵敏度高。
3. 连续监测法: CNP-NAG法、 PNP-NAG法、 MTP-NAG法。
测定原理: CNP-NAG NAG CNP + 氨基葡萄糖苷
PNP-NAG NAG PNP + 氨基葡萄糖苷
产物CNP、 MPT在405nm/ 340nm处的吸光度与NAG 的活性成正比。
MTP-NAG + H2O NAG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 MPT (6- 甲基-2-巯基吡啶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诊断肾脏早期损伤中的作用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诊断肾脏早期损伤中的作用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诊断肾脏早期损伤中的作用庞庆丰;刘凯【期刊名称】《徐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0(020)006【摘要】目的探讨诊断肾脏早期损伤的方法。

方法采用琼脂免疫扩散法检测尿C3、α2-巨球蛋白;硝基酚比色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结果正常对照组尿C3阴性、α2-巨球蛋白阴性,NAG为(4.75±2.73)U/gCr;尿C3、α2-巨球蛋白均为阴性的糖尿病、肾炎、高血压患者尿NA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尿C3阳性、α2-巨球蛋白阴性的患者尿NA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尿C3阳性、α2-巨球蛋白阳性的患者尿NA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

提示测定尿NAG对诊断患者肾脏早期损伤有重要意义。

结论尿NAG是诊断肾脏早期损伤较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总页数】2页(P454-455)【作者】庞庆丰;刘凯【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江苏徐州;徐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江苏徐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04【相关文献】1.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监测顺铂对肾脏早期损伤的临床意义 [J], 于丽红;孙胜菲2.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J], 朱晴;程训民;李朋3.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王海峰;东淳;李春梦4.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乙肝肝硬化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 [J], 王钰琛;王勤英5.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对汞作业者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 [J], 赵立强;陈俊华;伏代刚;顾华强;游全程;李晓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β-N-乙酰葡萄糖苷酶的检测

β-N-乙酰葡萄糖苷酶的检测



-1-
咨询邮箱:bestbio@
电话:021-33921235
本产品仅供科学研究使用!请勿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化妆品检测等用途!
产品说明书
内容 产品储存条件: 产品组成: 有效期: 重要事项说明: 产品简介: 产品选择指南: 自备仪器试剂耗材: 产品使用方法: 相关产品:
对照孔
50 -4-
试剂 A
250
250
底物缓冲液
250
混匀,37℃准确反应 15 分钟。
试剂 C
1000
1000
1000
底物缓冲液
试剂 D
25
25
25
【注】:
37℃反应时可以水浴也可以置培养箱。
产品说明书
1000 250 25
充分混匀,2000g 离心一分钟,吸取 200ul 上清液体加入 96 孔板。 用纯水调零,波长 400nm 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
贝博® BBcellProbe® 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检测试剂盒(PNP 比色法)(NAG Colorimetric Assay Kit)检测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 NAG 可使底物对硝基酚-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水解, 释放出游离的对硝基酚(p-nitrophenol,PNP),在碱性条件下 p-nitrophenol 呈黄色产物,产物 黄色越深,说明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活性越高,反之则酶活性越低,通过分光光度比色法 测定 400~410nm 处吸光值,据此通过比色分析就可以计算出酶活性水平。
页码 1 1 1 2 3 4 5 5 6
※ ※ ※ 重要事项 ※ ※ ※
※ ※ ※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 ※ ※
使用限制: 本试剂盒仅供科学研究使用,不可用于诊断或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