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基础知识(重点)
铁路笔试公共基础知识

铁路笔试公共基础知识一、铁路的发展历史铁路是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运输方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交通运输网络中。
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英国,当时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对于运输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铁路作为一种新兴的运输方式应运而生。
二、铁路的组成部分铁路由铁轨、列车、信号设备、牵引装置等组成部分构成。
1. 铁轨铁轨是铁路的基础设施,用于支撑列车行驶及分散列车载荷。
铁轨通常由钢材制成,分为固定轨和可变轨两种。
固定轨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道床上,而可变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的位置变化,用以调整轨距。
2. 列车列车是铁路上运输货物和乘客的工具。
列车通常由机车和车厢组成,机车负责牵引车厢行驶。
根据用途的不同,列车可分为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两种。
3. 信号设备信号设备用于确保列车在铁路线上行驶的安全。
铁路信号系统通常包括信号灯、信号机、信号标志等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向列车驾驶员传递行驶指示和警示信息。
信号设备是铁路安全的关键。
4. 牵引装置牵引装置是机车用来牵引列车行驶的设备。
常见的牵引装置有电力机车、柴油机车、蒸汽机车等。
牵引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列车的质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
三、铁路行车规则为了确保铁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铁路行车有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
1. 行车信号行车信号是指铁路上的信号设备用来向驾驶员传递行车指示和警示信息的灯、旗、符号等。
驾驶员根据行车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列车前方的情况和速度限制等。
2. 限速制度限速制度是为了适应铁路线路和设备的条件,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
根据铁路线路的条件和列车的类型,限速制度规定了列车在不同路段应保持的最高速度。
3. 优先级和交叉调车优先级是指列车在铁路线上行驶时的优先级别。
高优先级列车通常具有优先通行权,而低优先级列车则需要等待高优先级列车通过。
交叉调车是指在两条或多条铁路线上的列车相互交叉行驶的情况。
4. 列车时刻表列车时刻表是在铁路上确保列车按时到达和离开的规定时间表。
时刻表的制定需要考虑列车之间的间隔以及各个车站的停车时间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
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1)车务安全知识1)行车工作的基本原则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2)行车基本闭塞法行车基本闭塞法采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两种。
电话闭塞法,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所采用的代用闭塞法。
3)列车的分类和等级列车按运输性质可分为旅客列车、混合列车、行包快运专列、军用列车、货物列车、路用列车。
每类列车又分不同的等级,如旅客列车分为直达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等;货物列车分为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以及直达、直通、区段、摘挂、超限、重载、保温和小运转列车等。
4)编组列车的一般要求列车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版)规定及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
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度,并须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
5)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车站的调车工作应按车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调车作业计划进行,并要固定作业区域、线路使用、调车机车、人员、班次、’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地点、工具数量及存放地点。
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值班员(调度员)统一领导,调车作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
6)二车站接发列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车站应坚持安全、迅速、准确、不间断地接发列车,严格按运行图行车的基本原则。
接发列车时,车站值班员应亲自办理闭塞、布置进路、开闭信号、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接车或发车。
接发列车应在正线或到发线上办理,并应遵守以下原则:客运列车、挂有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应接人固定线路;特快旅客列车应在正线通过,其他通过列车原则上应在正线通过;原规定为通过的客运列车由正线变更为到发线,一接车及特快旅客列车变更进路时必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并预告司机。
(2)机务安全知识1)机车装设行车安全等设备的规定电力机车须装设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其中客运机车还应加装轴温报警装置;牵引特快旅客列车的机车,应分别向车辆的空气制动装置和空气弹簧等其他装置提供风源。
铁路基础知识(重点)

铁路基础知识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其中管道暂不适用于旅客运输。
2.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计量单位分别是人公里和吨公里;统计周转量时,1换算吨公里=1旅客人公里=1货物吨公里。
3.铁路线路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4.我国铁路线路分为三个等级:Ⅰ级铁路、Ⅱ级铁路和Ⅲ级铁路。
5.车站线路的种类:正线,站线(到发线、牵出线、调车线、货物线、机走线和机待线等),段管线,岔线和特别用途线(安全线和避难线)。
6.线路平面是由直线和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所组成。
7.线路纵断面是由平道和坡道所组成。
8.铁路基本限界有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物接近限界两种。
9.最常见的两种路基形式是路堤和路堑。
10.桥隧建筑物主要包括桥梁、涵洞和隧道。
11.轨道的组成包括钢轨、轨枕、道床、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六个主要部分.12.钢轨的断面形状为工字形,有轨头、轨腰和轨底三部分.13.钢轨类型是用其单位长度的重量来表示的。
我国现行的标准钢轨类型有75 kg/m、60 kg/m、50 kg/m、43 kg/m和38kg/m等,后两种基本已经淘汰。
14.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5m和25m两种。
15.轨枕按其制作材料的不同,主要有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两种.16.我国铁路普通轨枕的长度为2。
5m,岔枕及桥枕长度为2。
6~4.85m多种规格。
17.每公里线路铺设轨枕的数量一般在1440~1840根之间。
18.道岔的形式主要有:普通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及交分道岔。
19.轨距是两股钢轨轨头顶面向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20.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主要采用1435mm的标准轨距。
与标准轨距相对应的还有宽轨距(1524mm)和窄轨距(1067mm和1000mm)。
21.铁路线路上的分界点有三种:车站、线路所和自动闭塞区段通过信号机,其中车站是有配线的分界点。
铁路知识点大总结

铁路知识点大总结一、铁路的历史发展铁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最早的铁路出现在英国。
最早的铁路是用于煤矿的运输,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铁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战争时期重要的交通工具。
铁路的发展离不开工业革命的推动。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兴起,对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需求日益增加,铁路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
而今,铁路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二、铁路的建设1. 铁路线路规划铁路线路规划是指确定铁路线路的走向和站点设置等。
这项工作通常经过对地形、地貌、城镇分布、资源分布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以便确定最佳的线路规划。
2. 铁路线路建设铁路线路建设包括土地征用、土地平整、道路施工、桥梁建设、隧道开挖、道岔铺设等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入考虑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同时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和方法。
3. 铁路设施建设铁路设施建设包括车站、轨道、信号、电气、供电、通信等设施的建设。
这些设施的建设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
三、铁路的运营管理1. 铁路运输组织铁路运输组织是指对列车的编组、发车、停靠、到达等运输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这需要根据一定的运输需求、列车的运行速度、线路的情况等因素进行科学的组织安排。
2. 铁路运输调度铁路运输调度是指对列车的行车计划、行车路线、行车速度等进行安排调度,以确保列车的安全、准点运行。
这需要对列车的速度、信号控制、道岔切换等进行精确的控制。
3. 铁路安全管理铁路安全管理是指对铁路运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管控,以确保列车和人员的安全。
这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事故隐患的排查。
四、铁路的技术设备1. 铁路信号系统铁路信号系统是指利用信号灯、信号杆、信号机等设备进行列车行车指示和控制的系统。
它包括列车通过信号、列车离去信号、列车进站信号等,用于指示列车的行车状态。
中国铁道基础知识

中国铁道基础知识1、我国铁路的作用和特点?中国铁路是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是国家的主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我们的国情有自己的特点。
就自然条件而言,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就经济发展而言,他们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在产业布局上,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这种独特的自然和经济形势决定了中国铁路的运营特点。
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铁路的发展需求。
可以说,我国铁路运输将处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具有运距远、运量大、增长稳定的优势。
这将使包括运输组织在内的中国铁路得以运转,并且必须创造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
2、我国铁路技术发展的总原则和总目标是什么?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总方针是: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导,加快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运力、质量和效益,注重技术的综合集成,充分发挥整体效益,推动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铁路现代化,建设大容量、高质量、效益好、安全可靠、全面信息化的现代化铁路;实现高速客运、重载运输、运营管理信息化、安全装备系统化、施工技术现代化、科学运营管理。
3、铁路由哪几种主要技术设备?构成铁路的技术设备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铁路路基和轨道、包括车站在内的各种线路、轨道,和为铺设这些轨道而修建的构筑物,如桥梁、涵洞、隧道和各种防护、支撑建筑物等。
(2)铁路机车和车辆,以及为保持这些设备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而修建的维修和保养设施。
-1-(3)为保证铁路正常运营和列车运行安全而设置的通信和信号设备。
(4)为办理客、货运输,维持运营工作,修建的各种为客、货运服务的各类生产设备和货物装卸设备等。
上述设备的经济合理使用和运行构成了铁路密切配合和配合的运输和生产过程。
4、什么是限界,目前铁路有几种规定限界?净空是指铁路周围必须没有障碍物的最小空间。
靠近铁路的任何建筑物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该范围。
同时,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辆也应限制在一定的轮廓范围内,即规定的建筑接近限界和车辆限界。
公共基础知识铁路基础知识概述

《铁路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不仅连接了不同的地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还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选择。
本文将对铁路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
二、基本概念1. 铁路的定义铁路是一种由钢轨、轨枕、道床、道岔等组成的,供机车车辆行驶的线路设施。
它通常由铁路线路、车站、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等部分组成,是一种大运量、高效率的交通运输方式。
2. 铁路的分类(1)按轨距分类:可分为标准轨距铁路(1435 毫米)、宽轨铁路和窄轨铁路。
(2)按运营速度分类:可分为高速铁路(时速 250 公里及以上)、快速铁路(时速 160 公里至 250 公里)和普速铁路(时速160 公里以下)。
(3)按牵引方式分类:可分为电力牵引铁路和内燃牵引铁路。
3. 铁路的主要组成部分(1)铁路线路:包括钢轨、轨枕、道床、道岔等,是机车车辆行驶的基础。
(2)车站:是铁路运输的节点,用于旅客上下车、货物装卸和列车的会让、越行等。
(3)机车车辆:包括机车和车辆,机车用于牵引列车,车辆用于装载旅客和货物。
(4)通信信号:用于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包括信号设备、通信设备等。
三、核心理论1. 轨道力学轨道力学是研究铁路轨道在机车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轨道结构的受力分析、轨道变形的计算、轨道稳定性的评价等方面。
轨道力学的研究对于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列车动力学列车动力学是研究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列车的受力分析、列车的运动方程、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列车动力学的研究对于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和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 铁路信号与通信铁路信号与通信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
铁路信号主要包括信号机、道岔表示器、轨道电路等,用于指示列车的运行状态和控制列车的运行。
铁路基础知识

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列车调度的智能 化和自动化,优化列车运行时间和路线。
3
智能维护系统
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列车和轨道 的状态,预测维护需求,提高铁路设施的可靠性 和寿命。
高速铁路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
01
继续研发更高速度、更安全、更舒适的高速列车,提升高速铁
路的运营效率和乘客体验。
车辆分类
铁路车辆按用途可分为客 车、货车和特种车,按轴 数可分为四轴车、六轴车 等。
车辆结构
铁路车辆的结构包括车体、 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和 制动装置等部分。
车辆性能
车辆性能包括载重、速度、 轴重和自重等指标,这些 指标直接影响铁路运输效 率和经济效益。
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
信号设备
信号与控制系统发展
政策协调
加强跨国铁路建设的政策协调和合作机制,解决跨国铁路建设中 的政策障碍和利益冲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03
铁路线路分类
根据运输性质和线路地位, 铁路线路可分为国家干线 铁路、地方铁路和专用铁 路等。
线路组成
铁路线路由路基、轨道和 桥隧建筑物等组成,其中 轨道包括钢轨、轨枕、道 床和道岔等部分。
线路等级与标准
根据线路重要性和运输需 求,铁路线路有不同的等 级和标准,如高速铁路、 重载铁路等。
铁路车辆
内燃机车时代
随着技术的发展,内燃机车取 代蒸汽机车成为主流牵引方式 ,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电气化铁路时代
电气化铁路采用电力牵引,具 有更高的速度和运力,是现代
铁路的主要发展方向。
高速铁路时代
高速铁路技术不断发展,列车 速度不断提高,成为现代交通
铁路基础知识

线路
钢轨的作用是直接承受车轮的压力并引导车轮的运行方向,因而它应当 具备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磨性。钢轨的断面采用“工”字形,由轨头、 轨腰、轨底组成。钢轨的类型以每米长度的质量来表示,主要的标准钢轨类 型有60公斤/米、50公斤/米、43公斤/米钢轨。钢轨的标准长度有25米和12.5 米两种。
线路
12
1
1 13
Ⅱ
17 13 11 5 3
3
19 15 21
4
25 23 7 9 11
5
27
6
7
Hale Waihona Puke 292089 31
10
车站
站线中:
调车线是指供车列解体和编组并存放车辆使用的线路(5、6、7、8道)。
上行
2
8 12
4 6 14 10 16
18
机1 机2
机3 机4
机务段
货场
站舍
12
1
1 13
Ⅱ
17 13 11 5 3
5
27
6
7
29
20
8
9 31
10
车站
站线中:
站内指定用途的其它线路是指机车走行线(机1道)、机车整备线(机2、
3道)、禁溜车停留线、轨道衡线、驼峰迂回线及车辆站修线(9、10道)等。
货场
上行
2
8 12
4 6 14 10 16
18
机1 机2
机3 机4
机务段
站舍
12
1
1 13
Ⅱ
17 13 11 5 3
正线是指连结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Ⅱ道)。
上行
2
8 12
4 6 14 10 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基础知识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其中管道暂不适用于旅客运输。
2.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计量单位分别是人公里和吨公里;统计周转量时,1换算吨公里=1旅客人公里=1货物吨公里。
3.铁路线路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
4.我国铁路线路分为三个等级:Ⅰ级铁路、Ⅱ级铁路和Ⅲ级铁路。
5.车站线路的种类:正线,站线(到发线、牵出线、调车线、货物线、机走线和机待线等),段管线,岔线和特别用途线(安全线和避难线)。
6.线路平面是由直线和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所组成。
7.线路纵断面是由平道和坡道所组成。
8.铁路基本限界有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物接近限界两种。
9.最常见的两种路基形式是路堤和路堑。
10.桥隧建筑物主要包括桥梁、涵洞和隧道。
11.轨道的组成包括钢轨、轨枕、道床、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六个主要部分。
12.钢轨的断面形状为工字形,有轨头、轨腰和轨底三部分。
13.钢轨类型是用其单位长度的重量来表示的。
我国现行的标准钢轨类型有75 kg/m、60 kg/m、50 kg/m、43 kg/m和38kg/m等,后两种基本已经淘汰。
14.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5m和25m两种。
15.轨枕按其制作材料的不同,主要有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两种。
16.我国铁路普通轨枕的长度为2.5m,岔枕及桥枕长度为2.6~4.85m多种规格。
17.每公里线路铺设轨枕的数量一般在1440~1840根之间。
18.道岔的形式主要有:普通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及交分道岔。
19.轨距是两股钢轨轨头顶面向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20.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主要采用1435mm的标准轨距。
与标准轨距相对应的还有宽轨距(1524mm)和窄轨距(1067mm和1000mm)。
21.铁路线路上的分界点有三种:车站、线路所和自动闭塞区段通过信号机,其中车站是有配线的分界点。
22.车站和线路所把铁路线路划分成若干个长度不等的段落,这些段落就叫做区间。
其中,车站与车站之间的区间叫做站间区间,车站与线路所之间的区间叫做所间区间;自动闭塞区段通过信号机把区间分成若干个闭塞分区。
23.车站按业务性质分为货运站、客运站和客货运站(为数最多);按技术作业性质分为中间站(为数最多)、区段站和编组站;按客货运量和技术作业量的大小分为特等站和一、二、三、四、五等站。
24.由于区段站和编组站拥有较多的技术设备,并主要办理货物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故又统称为技术站,铁路线以技术站划分为区段。
25.客运站的跨线设备包括天桥、地道和平过道。
26.客运站按其布置图形式分为通过式、尽头式和混合式客运站。
27.货运站按其办理的货物种类分为综合性货运站和专业性货运站。
28.车站的生产活动包括客运作业、货运作业和行车技术作业。
29.客运作业包括办理客票的发售,旅客的乘降,旅客的文化和生活服务,行李和包裹的承运、装卸、中转,保管与交付等。
30.货运作业包括办理货物承运、装车、卸车、保管与交付,零担货物的中转,货运票据的编制与处理等。
31.行车技术作业包括办理列车的接发作业,到达技术作业和出发技术作业,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车辆摘挂和取送作业等。
32.车站的设备一般包括客运设备、货运设备、运转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和通信信号设备等。
33.客运设备包括站房(售票房、候车室、行包房及办公用房等)、站台、雨棚、跨线设备等。
34.货运设备包括货场、货物仓库(雨棚)、货物站台、货运办公室及装卸机具等。
35.运转设备包括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机走线、机待线和客车底停留线等。
36.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除列车运行以外,为了编组、解体车列或为了摘挂、取送车辆等需要,机车车辆在线路上的调动,都属于调车工作。
37.调车按其目的不同分为解体、编组、摘挂、取送和其他(转线、转场、整场等)调车。
38.调车按其作业方式不同分为推送法调车和溜放法调车。
39.调车按其设备不同分为牵出线调车和驼峰调车。
40.驼峰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三个组成部分。
41.驼峰根据其设备条件的不同分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
42.驼峰调速工具主要有减速器、铁鞋、减速顶、加减速顶及牵引小车等。
43.铁路车辆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及特种用途车三类。
44.客车包括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软卧车、餐车、行李车、双层客车和邮政车。
45.货车包括敞车、棚车、平车、罐车、冷藏车、集装箱车、矿石车、长大货车、毒品车、家畜车、水泥车、粮食车、特种车和守车(淘汰)。
46.特种用途车包括卫生车、文教车、检衡车、试验车、发电车、救援车和除雪车等。
47.车辆标记分为共同标记和特殊标记。
共同标记包括路徽、制造厂名及日期标牌、车号(车种、车型、号码)、自重、载重、容积、换长、车辆定位标记、配属标记和检修标记(长修、段修、辅修和轴检)。
48.车辆的构造一般由车体、车内设备、走行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等五部分组成。
49.货车转向架由摇枕、侧架、弹簧减振装置、轴箱油润装置和轮对组成。
50.车钩分为钩头、钩身和钩尾三部分,具有锁闭、开锁和全开三个作用位置。
51.空气制动机主要包括制动风管(制动主管、制动支管和制动软管)、三通阀、副风缸、制动缸、折角塞门和截断塞门等。
52.三通阀与制动支管、副风缸和制动缸连通故名三通阀。
53.空气制动机的制动原理是增压缓解、减压制动。
54.机车按原动力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55.机车按用途不同分速度较高的客运机车、牵引力较大的货运机车和机动灵活的调车机车。
56.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主要包括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
57.机车交路按机车在周转区段的运转方式分为循环运转制、半循环运转制、肩回运转制和环形运转制。
58.机车乘务制度分为包乘制和轮乘制。
59.内燃、电力机车的修程分为大修、中修、小修和辅修四级修程。
60.铁路信号设备与通信设备,归电务部门负责管理与维修。
61.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信号、联锁设备、闭塞设备的总称。
62.铁路信号分为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两类。
63.视觉信号分为固定信号、移动信号和手信号,我国铁路目前主要采用固定信号。
64.我国铁路规定用红色、黄色和绿色作为信号的基本颜色,以月白、蓝色等作为信号的辅助颜色。
65.三种信号的基本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为:红色——停车;黄色:注意或减速运行;绿色:按规定的速度运行。
66.固定信号均应设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或其所属线路的中心线上空。
不得已必须设于右侧时,应经铁路局批准。
67.固定信号机按用途不同可分为进站、出站、通过、进路、预告、遮断、防护、驼峰、复示、调车信号机。
68.进站信号机的作用是防护车站,指示列车可否由区间进入车站,以及进入车站有关条件。
69.出站信号机的作用是防护区间,指示列车可否由车站开往区间。
70.通过信号机的作用是指示列车可否进入它所防护的闭塞分区或所间区间。
71.预告信号机的作用是将主体信号机的显示状态提前告诉司机。
72.调车信号机的作用是指示调车机车进行调车作业,一般采用矮型色灯信号机。
73.我国铁路采用的联锁设备可分为电锁器联锁、电气集中联锁和计算机联锁。
74.我国铁路的基本闭塞法有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
75.“机车三大件”是指机车信号、自动停车装置和列车无线调度电话。
76.我国现有的机车信号有点式、连续式和接近连续式三种。
77.铁路运输工作包括客运工作、货运工作和行车组织工作三个方面。
78.根据旅客乘车行程的远近,客流可以分为直通客流、管内客流和市郊客流三种。
79.旅客运输计划根据执行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和日常计划。
80.我国铁路目前开行的旅客列车种类主要有: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临时旅客列车、临时旅游列车、回送客车底列车和因故折返旅客列车。
81.列车运行,原则上以开往北京方向为上行,车次编为双数;远离北京方向为下行,车次编为单数。
82.铁路旅客票价包括普通票价、加快票价、空调票及、卧铺票价和市郊票价。
83.旅客列车乘务组由客运乘务组、检车乘务组和乘警组组成。
合称“三乘”。
84.货物运输计划根据执行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和月度计划。
85.货物按照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普通货物、危险货物、鲜活货物和阔大货物;按照其状态可以分为成件货物、散装货物、堆装货物和罐装货物。
86.铁路货物运输方式有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三种。
87.车站货运工作包括发送作业、途中作业和到达作业。
88.货物运单是铁路与发货人之间具有契约性质的一种运送单据。
89.货票是一种财务性质票据,一式四联:甲联留发站存查;乙联由发站报发局用以清算和统计;丙联作为承运凭证和收据交发货人;丁联随同货物及货物运单送到站存查。
90.货物列车的种类主要有: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始发直达列车、阶梯直达列车、技术直达列车、空车直达列车、直通列车、区段列车、摘挂列车、小运转列车、超限货物列车、重载列车、保温列车、军用列车、自备车列车等。
91.五定班列: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以“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为特征的快运货物列车。
92.快运货物列车:通常是挂有机械保温车组或保温车组,定期开行,以较高的速度运送鲜活、易腐货物及日用消费品的列车。
93.重载货物列车:列车牵引重量至少为5000吨;列车中车辆的轴重达到或超过25吨;在长度至少为150公里的线路区段上年运量不低于2000万吨。
满足以上三个标准中的至少两条称为重载铁路运输。
94.列车运行图是利用坐标原理表示列车运行情况的一种图解,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运行图上的横线代表车站中心线、竖线代表时间线、斜线代表列车运行线。
95.列车运行图根据格式不同主要有二分格运行图、十分格运行图和小时格运行图。
96.列车运行图按使用范围可分为供铁路内部使用的列车运行图和供社会使用的列车运行图;按区间正线数目可分为单线运行图、双线运行图、单双线运行图和多线运行图;按列车运行速度可分为平行运行图和非平行运行图;按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可分为成对运行图和不成对运行图;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可分为连发运行图、追踪运行图和部分追踪运行图。
97.车站接发列车程序是:办理区间闭塞;准备接车或发车进路;开放和关闭进站信号或出站信号;接、交行车凭证;迎送列车及指示发车。
98.调车工作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解体调车、编组调车、摘挂调车、取送调车和其他调车(转线、整场和机车出入库等)。
99.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
100.行车事故分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