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望海潮》优质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望海潮》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望海潮》优质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望海潮》,使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宋代词的风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感受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望海潮》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把握柳永词风的独特之处,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深入了解,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望海潮》,了解宋代词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望海潮》,感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对比分析:将《望海潮》与其他词作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柳永词的独特之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
5. 讲解解析: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深入剖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6. 创作实践:让学生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以“望海潮”为题的词。
7. 展示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柳永的其他词作,总结其词风特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创作一首以“望海潮”为题的词。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望海潮》的意象和情感。
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比柳永的其他词作,深入理解其词风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精神。
4. 运用实践创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提高审美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柳永的生平图片和词作,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望海潮》,感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柳永《望海潮》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望海潮》优质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望海潮》,使学生了解作者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掌握词的基本格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的意境,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柳永词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词牌《望海潮》的特点。
2. 柳永《望海潮》的情感表达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 词中典故和意象的理解。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把握词的特点。
3.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望海潮》为例,讲解词的鉴赏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词的文本、注释、背景资料等。
2. 学生预习《望海潮》,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第一章:词牌《望海潮》简介1. 介绍词牌《望海潮》的起源和发展。
2. 分析《望海潮》的格律特点,如平仄、韵脚等。
第二章:作者柳永简介1. 介绍柳永的生平事迹。
2. 分析柳永的创作风格和词的特点。
第三章:词《望海潮》内容解析1. 分析词的结构和内容,解读意象和典故。
2. 引导学生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章:词《望海潮》鉴赏方法讲解1. 讲解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运用方法分析《望海潮》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实践与拓展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同词牌的词作。
2. 选取优秀的学生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点评。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词牌《望海潮》和作者柳永。
2. 学生朗读词《望海潮》,感受节奏和韵律。
3. 分析词的结构和内容,解读意象和典故。
4. 引导学生讨论词的意境和情感。
5. 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望海潮》与其他同词牌的词作。
6. 总结词《望海潮》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词《望海潮》的意境,创作一首小诗或短文。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望海潮柳永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望海潮柳永教案一、教案背景望海潮是宋代文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以其深情浓意和抒发离愁别绪的感人之处而被广泛传诵。
柳永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引入望海潮这首作品,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能准确理解望海潮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能够模仿望海潮的写作方式,创作出自己的文学作品;3. 了解柳永和宋代文学的背景知识,扩大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柳永和宋代文学的背景知识介绍;2)望海潮的词文学特点分析;3)分段解读望海潮的内容与意境;4)引导学生模仿望海潮的写作方式,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2.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述柳永和宋代文学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2)解读:通过分段解读望海潮的内容与意境,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3)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望海潮的艺术特点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能力;4)写作:指导学生运用望海潮的写作方式,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四、教学步骤1. 柳永和宋代文学的背景知识介绍(约10分钟)介绍柳永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同时也简要介绍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2. 望海潮的词文学特点分析(约15分钟)通过分析望海潮的词牌、韵律和文学风格,让学生对于宋代词的特点和美感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分段解读望海潮的内容与意境(约20分钟)将望海潮分为几个段落,依次解读每一段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4. 引导学生模仿望海潮的写作方式,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约30分钟)通过教师示范和指导,让学生运用望海潮的写作方式,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可以是词、散文或其他文体。
5. 学生展示和讨论(约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学作品,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鼓励学生尽量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并提供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柳永《望海潮》优质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望海潮》优质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望海潮》,使学生了解宋代词人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词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祖国江山的壮美,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感受柳永《望海潮》的意境美。
2. 理解并背诵《望海潮》。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词中描绘的景物及其意境。
2. 掌握词的韵律和节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3. 以读促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词句,感受词的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展示杭州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b. 简介柳永及其《望海潮》。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望海潮》,理解词意。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交流。
3. 课堂讲解a. 分析词的结构、韵律和节奏。
b. 讲解词中描绘的景物及其意境。
4. 品味欣赏a. 学生诵读《望海潮》,感受词的美。
b. 讨论交流,分享欣赏心得。
5. 拓展延伸a.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6. 课堂小结a.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强调背诵《望海潮》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a. 背诵《望海潮》。
b. 写一篇关于《望海潮》的赏析文章。
8. 板书设计《望海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以便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课后作业1. 背诵《望海潮》。
2. 写一篇关于《望海潮》的赏析文章。
3. 收集其他描写杭州的诗句或词作品,进行比较学习。
八、课程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柳永及其作品的介绍、评论和相关论文。
2. 图书资源:关于宋词、杭州历史文化的书籍。
2024年柳永《望海潮》教案(精选
2024年柳永《望海潮》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具体内容为柳永的《望海潮》。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联描绘钱塘江潮的壮阔;颔联赞叹杭州美景;颈联抒发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望海潮》的词牌特点,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人生感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把握《望海潮》的词牌特点,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人生感悟。
重点: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家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诗词朗读:让学生朗读《望海潮》,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诗词解析:分析《望海潮》的词牌特点,讲解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4. 例题讲解:分析诗中的重点句子,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讲解其表达的含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诗句,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钱塘江潮景象。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柳永《望海潮》教案2. 内容:首联:钱塘江潮颔联:杭州美景颈联:人生感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望海潮》的鉴赏短文。
2. 答案:(1)首联描绘钱塘江潮的壮阔,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颔联赞叹杭州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颈联抒发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柳永的其他作品,进一步感受其词作风格。
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通用6篇)
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柳永《望海潮》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因声求气,掌握诵读方法。
2、推敲语言,体会炼字技巧。
3、描述意境,学习点染艺术。
【教学重点】1、体会炼字技巧。
2、学习点染艺术。
【教学难点】1、探寻主旨。
2、背诵全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公元1161年,金大举进攻北宋。
据《鹤林玉露》一书记载:有一首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后人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谢处厚把金兵大动干戈、大举进攻北宋的责任归到这首词及其作者身上。
完颜亮的侵犯是不是就因为这首词的关系?(肯定不是的,他们都夸大了文学的作用了。
)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这首词的影响非常大。
这首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柳永的《望海潮》。
二、积累·整合1、柳永介绍。
【据中国社科院杨义研究员统计,柳永今存下212首词中,近40首词近乎全景式地描绘大都市!】2、题目解说。
既是词牌(柳永自制之词牌,与音乐有关),又是标题(与内容有关)。
三、感受·鉴赏(一)因声求气,掌握诵读方法。
1、学生朗读。
2、教师正音。
①读准字音。
(注意韵脚)②读对句读。
(注意节奏)③读出情感。
(注意抑扬)3、教师范读。
(或听配乐朗诵)4、学生体味,师生齐读。
①全词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片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2024年《望海潮》教案一等奖(精选8篇
2024年《望海潮》教案一等奖(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望海潮》教材第三章《宋词欣赏》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望海潮》词牌的起源、词的创作背景、词的格律特点、词的意境分析以及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望海潮》的词牌特点,掌握其格律要求。
2. 理解《望海潮》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3. 掌握《望海潮》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牌的格律特点及意境分析。
2. 教学重点:《望海潮》的创作背景、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海浪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壮美,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望海潮》。
2. 新课导入:介绍《望海潮》的词牌特点、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词的格律和意境。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望海潮》为例,详细讲解其格律、修辞手法及意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望海潮》的格律特点,并进行仿写。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望海潮》中的修辞手法,分享各自的见解。
7.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其他以海为题材的诗词作品,进行拓展阅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望海潮》2. 板书内容:(1)词牌特点:七言绝句、平仄韵律(2)创作背景:宋代、海洋文化(3)修辞手法:拟人、对偶、夸张(4)意境分析:壮美、激昂、感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望海潮》的格律特点,完成一首仿写作品。
(2)阅读其他以海为题材的诗词作品,进行鉴赏分析。
2. 答案:(1)示例:海浪翻滚激荡,雄浑壮美;烽火连天映照,英勇豪迈。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词牌格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章节和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条目;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6. 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
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精选5篇)
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精选5篇)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赏析诗歌语言之美2、了解干谒诗课时安排:一课时预习作业:1、熟读并尝试背诵诗歌。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写下:全词你认为最好的一句和最难懂的一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诵读、感知风格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宋词——柳永的《望海潮》。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词。
(如有字音错误订正字音,如无字音错误,就说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我们诵读古诗词,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词的风格特点。
老师来读一遍,请同学们听读体会。
(教师范读)词的上下片风格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上片意境开阔,下片清丽婉约。
(如学生答不出来,提醒学生注意上下片用词的不同。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读出词的风格特点。
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诵一下这首词?(学生读)声音悦耳,情感饱满,体现出了上下片的不同风格,为什么同一首词会出现这样不同的风格呢?随着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一探究竟。
二、梳理品味昨天预习时让同学们写下初读后自己不理解的句子,这是大家所写(出示手里的页子),其中有一句诗句提出的最多(出示手里的页子),就是这一句——(ppt显示: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大家是哪里不理解呢?(解释字面意思。
)字面意思正如大家所说,但是内在的深层含义就需要我们再深入研读一下了。
1、夸什么比如这个“夸”字,夸的是——“好景”,有哪些“好景”呢?(学生可能会拎具体的句子),这些属自然风光,是好景色,词中还有好景况,是那些方面呢?(学生梳理回答,教师板书:地理位置、自然风光、都市繁华、民生安乐。
柳永《望海潮》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望海潮》优质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望海潮》,使学生了解宋代词人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其独特的词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品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中的意境,提升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词语解释:潮、夜、浙江、千帆等。
2. 词牌特点:《望海潮》的词牌格律。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词中意境。
2. 感受柳永词风的独特之处。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望海潮》全文、词人柳永的画像及生平介绍、相关注释。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课件,介绍词人柳永的生平。
(2)提问:同学们对宋代词人了解多少?柳永的词风有什么特点?(3)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柳永的一首代表作《望海潮》,感受其独特的词风。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望海潮》,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词。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分析词中的意境,并分享心得。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品读赏析(1)教师范读《望海潮》,学生跟读。
(2)学生品读词中的关键字词,体会柳永的词风。
(3)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词中的意境。
5. 拓展延伸(1)提问: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柳永的代表作吗?(2)学生分享拓展成果,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望海潮》的特点。
(2)提醒学生课后加强古诗词的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7. 布置作业(1)熟读《望海潮》,掌握生字词。
(2)结合课下注释,分析词中的意境,写一篇短文。
(3)课后搜集其他柳永的词作,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针对学生的不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望海潮》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望海潮》教学设计(通用10篇)《望海潮》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知识。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铺陈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二、导入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三、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四、朗读本诗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五、试着背诵第二课时一、导入学生试着背诵二、学生齐读三、解题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
柳永《望海潮》教案(优秀4篇)
柳永《望海潮》教案(优秀4篇)柳永望海潮教案篇一一、温故知新,夯实基础1、关于“词”: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风格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3、词按字数分为单调——一片(阕)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中调——(59—90字)三叠——三片长调——(91字以上)四叠——四片二、创设情景,导入解题1、播放杭州风景图,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而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
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
杭州的美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公元1158年的一天,当金代第四位皇帝完颜亮读完一首赞美杭州的词作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一统天下的愿望更加迫切,隔年便以60万大军南下功宋。
而他当时所读到的这首词就是100多年的词人写的《望海潮》。
当然,若说是一首词引发了一场战争,难免有些牵强附会,但这却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柳永这首词的影响之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望海潮》,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2、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2024年九年级《望海潮》优秀教案
2024年九年级《望海潮》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望海潮》全诗,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2.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内容,背诵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2.教学难点: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词背后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宋代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2)介绍柳永的生平,让学生对诗人有初步了解。
2.诗词解析(1)让学生自由朗读《望海潮》,感受诗词的节奏韵律。
(2)教师逐句解析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3)讨论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仗等。
3.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诗词内容,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其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背诵诗词(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背诵,教师纠正发音。
5.拓展延伸(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宋代的钱塘江潮。
(2)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如何描绘家乡的美景?6.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背诵《望海潮》全诗。
2.结合诗句,写一篇描绘家乡美景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析《望海潮》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了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到了诗词的意境美。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背诵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提高文学素养。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翻波翠,望海天水天一色。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望海潮》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也有所提高。
《望海潮》教案一等奖8篇
《望海潮》教案一等奖(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古代汉语》第二册第七单元《诗词鉴赏》中的《望海潮》。
具体内容包括:1. 诗歌的背景知识:了解作者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2. 诗歌的篇章结构:分析《望海潮》的词牌、韵律和结构。
3. 诗歌的主题思想:领悟诗中描绘的壮阔海景和抒发的豪放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望海潮》的词牌特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主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中意象的领悟,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等。
2. 教学重点:《望海潮》的词牌特点、韵律美和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课外诗词鉴赏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海浪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海的壮美,引入本课。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柳永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牌《望海潮》。
3. 诗词鉴赏:(1)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分析诗词的结构,如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3)解析诗中的意象,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等。
4. 例题讲解:以诗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为例,讲解地理知识在诗词鉴赏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诗中的其他意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望海潮》2. 板书内容: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意象:潮、风、帆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望海潮》的词牌特点。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意境。
2. 答案:(1)词牌特点:双调,七言绝句,平仄韵脚交替。
(2)意境描述:诗中描绘了壮阔的海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望海潮》的词牌特点和意境。
但在讲解诗中意象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
柳永《望海潮》优质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精选
一.导入:江南盛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
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是天赐美景。
八月钱塘,西湖秀色。
钱塘大潮是浊浪排空的黄钟大吕。
西湖美景,那么是小桥流水的丝竹管弦。
美的笔调,美的画面,美的景致,美的神韵,美的音律。
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什么叫脱俗的美。
二.整体感知北宋都市的繁华出现了许多描写都市风情的诗词,以柳永的?望海潮?为最。
古人曾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那么这首词究竟美在哪里呢?听老师泛读,初步体会情感,注意字音和断句。
三.走进文本1.这首词描写的是哪个城市?2.欧阳修曾经也写过杭州的美,展示课件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
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写了那几个方面的美?〔生活和平富足安乐景色优美贸易兴盛〕3.欧阳修用粗笔勾勒出杭州的盛美概况,对照课文,柳永在上半阕是描写的杭州美在何处?赏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找学生发挥想象,扩写一下:远远望去,柳树像重重轻纱,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
微风过处,翠绿色的帘幕在吹拂下轻轻摆动,城内上下错落着十万人家。
〔垂柳含烟,薄雾如纱,彩桥似画,帘幕轻摆,人烟阜盛,怡然安详〕改动一下:杨柳画桥“烟〞写出了柳树迷离朦胧的意境江上柳如烟燕飞残月天“烟柳〞柳树在未出叶之前,只是黄嫩的芽,远远望去,仿佛一层淡色的烟云。
珠帘翠幕。
或者是水汽“风〞风吹帘动,摇摆轻曳,动静结合。
古诗中也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4.街巷桥边,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在挡风的竹帘内,在绿色的帷幕中,高上下低层层叠叠掩映着万千人家。
给你什么感觉?〔有气势,场面宏大〕这三句诗中,以烟柳翠幕为主体来欣赏,那个万千人家就是背景。
画面轻灵如水又气势博大。
如果以万千人家作为主体,那么烟柳翠幕就是几抹写意的点缀。
诗中有画,画就在我们的理解和想象之中,现在脑海中勾勒出这种想象,然后齐读一遍。
柳永《望海潮》教案_《望海潮》教案3篇
柳永《望海潮》教案_《望海潮》教案3篇《望海潮》教案篇一1、体会词的音律美,感受词的意境美。
2、探究学习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宋代杭州的繁华富饶,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去过杭州吗?(我也没有去过。
)我这里准备了两幅杭州风景的图片,大家欣赏一下。
(展示课件)一千年前的杭州是什么样的?我这里没有图片了,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幅“文字图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望海潮》,作者是北宋的柳永。
(展示课件,板书课题、作者)2、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
(展示课件)3、介绍作者、背景,复习关于词的知识。
(展示课件)二、诵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意境。
1、初读课本,扫除字音障碍,词义、词的活用,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互相核查。
2、再读课文,体会词的音韵美。
(本词押“a”韵)。
(指导学生齐读)3、欣赏“文字图画”。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能说出大体意思就要热情鼓励)(1)哪些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形胜、繁华(板书)(2)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或场面表现这些特征?(同学找出具体景物和场面,并作简要分析)景物场面(3)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一个词(字)概括。
(美)景------美(板书)(有类似的词语就可以)(4)生活场面呢?民------乐官------愉(板书)(5)一个词概括。
“人间天堂”(板书)(6)探讨最后一句,帮助加深理解全词感情,照应投赠之作,“好景”值得夸耀----祝愿早日回到京城。
惊叹、赞美、羡慕的感情。
(板书)(7)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课文小结文字图画:这些景物和场面,就是诗词当中的意象,本词借助意象所给人的美的情趣,所体现出来的欢乐愉快的情调,就是本词的意境。
嗅觉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词,虽不一定“摇头晃脑”,内心一定要倾情投入,把词所体现的情调读出来,感受词的意境美。
(先自由读,再找一个同学范读)。
4、同学们读的已经相当不错了,换一种考查方式,前后四位同学一组,在词中找出一句你们最欣赏的句子,借助想象和联想,用语言文字描绘出来,一人执笔,合作完成。
柳永《望海潮》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望海潮》优质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望海潮》,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宋词的基本知识,理解词牌的特点,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词的意境,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宋词的魅力,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望海潮》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描绘了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繁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词牌特点:介绍词牌“海潮”的起源、结构特点及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词牌的基本知识。
2.3 诗词解析:详细解析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宋词的基本知识,如词牌、词的格式等。
(2)通过反复诵读,深入理解《望海潮》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3.2 教学难点:(1)词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作者情感的把握。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杭州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杭州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望海潮》的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望海潮》,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词的背景,疏通字词。
4.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分享学习心得。
4.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详细解析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5 情感体验: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词中的美好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4.6 课堂小结:第五章:课后作业5.1 背诵《望海潮》。
5.2 结合课后注释,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5.3 选择一首宋词,运用本节课学到的鉴赏方法,进行自主鉴赏。
5.4 思考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词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诵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深入理解词的意境。
2024年柳永《望海潮》教案(精选
2024年柳永《望海潮》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宋词欣赏”,详细内容为柳永的《望海潮》。
此词描绘了钱塘江大潮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望海潮》的背景、意境及词牌特点。
2. 领悟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所表达的国家情怀和个人情感。
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及修辞手法。
重点:词的背景、意境、词牌特点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背景介绍:讲解柳永及《望海潮》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意境。
3. 诗词朗读:全班齐读《望海潮》,感受词的韵律美。
4.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等。
5. 例题讲解:讲解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夸张等,并进行例题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古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望海潮》2. 主要内容:背景介绍意象分析修辞手法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望海潮》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举例说明《望海潮》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效果。
答案:(1)意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作用:表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2)修辞手法:对仗、夸张。
效果:使词句工整、形象生动,增强表现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柳永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宋词的艺术特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望海潮》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望海潮》公开课教案一等奖3篇
1、《望海潮》公开课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炼字的艺术,感受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
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词的艺术特色。
了解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炼字的艺术,感受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是学习重点,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词的艺术特色是难点。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尝试欣赏【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宋词的常识:词牌名、词题、小令、中调、长调、婉约派、豪放派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柳永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被称为北宋婉约派正宗。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望海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二、配乐朗读,读出节奏,感受语言美。
【学生朗读后,教师指导节奏、用韵,配合多媒体图片音乐交互效果,示范朗读,然后指导学生配乐诵读,读出美感——一读体验,二读示范,三读品尝】三、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感悟词意。
【学生初步概括分析作品的主要意象(内容)和风格,简介背景,体会词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大意解读准确即可。
老师有针对性地适当引导,在语言表述规范上作示范,不作过分硬性的定评】【上片】写杭州城的优美风景与繁荣景象。
“形胜”、“繁华”是点睛之笔,概括全篇。
【下片】写西湖景区清秀迷人的湖光山色与官同游同乐的愉悦祥和气氛。
(形胜、繁华)【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由景到物、由物到人的描写顺序,起承转合的典型结构】【背景】这是一首投赠词。
柳永《望海潮》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望海潮》优质课公开课实用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海潮》。
2. 能够理解《望海潮》的词牌特点和词律。
3.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永的词风。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望海潮》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通过词中的意象来感受诗人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柳永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望海潮》。
2. 理解并掌握《望海潮》的词牌特点和词律。
3. 深入理解《望海潮》的意境和情感。
2.2 教学难点1. 理解《望海潮》中的生僻词汇和古文表达。
2. 分析并欣赏柳永的词风。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海的壮丽景象,引发学生对《望海潮》的兴趣。
2. 简介柳永的生平和词人的地位。
3.2 朗读与背诵1. 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望海潮》,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 分组或个人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3.3 词牌特点和词律分析1. 介绍《望海潮》的词牌特点,如平仄、韵脚等。
2. 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艺术手法。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互动4.1 练习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望海潮》中的生僻词汇和古文表达。
2. 让学生写一段关于自己对《望海潮》的感受和欣赏的文字。
4.2 互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选取几组代表进行汇报,鼓励其他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或疑问。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望海潮》的词牌特点和词律。
2. 强调学生对《望海潮》的背诵和理解的重要性。
5.2 拓展1. 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柳永的其他词作。
2.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词,培养文学创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1. 检查学生对《望海潮》的背诵情况。
2. 评估学生对《望海潮》的词牌特点和词律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
一.导入:江南盛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
素有天堂美誉得杭州,更就是天赐美景。
八月钱塘,西湖秀色。
钱塘大潮就是浊浪排空得黄钟大吕。
西湖美景,则就是小桥流水得丝竹管弦。
美得笔调,美得画面,美得景致,美得神韵,美得音律。
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得美,什么叫脱俗得美。
二.整体感知
1、诵读
北宋都市得繁华出现了许多描写都市风情得诗词,以柳永得《望海潮》为最。
古人曾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那么这首词究竟美在哪里呢?听老师泛读,初步体会情感,注意字音与断句。
教师配乐朗诵2、学生齐读3、老师点拨(注意韵脚,赞颂得情感,情感饱满,重读得有气势,抒情得要舒缓)4、自由诵读5、找学生诵读
三.走进文本
1、这首词描写得就是哪个城市?
2、欧阳修曾经也写过杭州得美,展示课件
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
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写了那几个方面得美?
(生活与平富足安乐景色优美贸易昌盛)
3、欧阳修用粗笔勾勒出杭州得盛美概况,对照课文,柳永在上半阕就是描写得杭州美在何处?
赏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找学生发挥想象,扩写一下:远远望去,柳树像重重轻纱,掩映着一座座精美得桥梁。
微风过处,翠绿色得帘幕在吹拂下轻轻摆动,城内高低错落着十万人家。
(垂柳含烟,薄雾如纱,彩桥似画,帘幕轻摆,人烟阜盛,怡然安详)
改动一下:杨柳画桥
“烟”写出了柳树迷离朦胧得意境江上柳如烟燕飞残月天
“烟柳”柳树在未出叶之前,只就是黄嫩得芽,远远望去,仿佛一层淡色得烟云。
珠帘翠幕。
或者就是水汽
“风”风吹帘动,摇摆轻曳,动静结合。
古诗中也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
4、街巷桥边,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在挡风得竹帘内,在绿色得帷幕中,高高低低层层叠叠掩映着万千人家。
给您什么感觉?(有气势,场面宏大)
这三句诗中,以烟柳翠幕为主体来欣赏,那个万千人家就就是背景。
画面轻灵如水又气势博大。
如果以万千人家作为主体,那么烟柳翠幕就就是几抹写意得点缀。
诗中有画,画就在我们得理解与想象之中,现在脑海中勾勒出这种想象,然后齐读一遍。
5、还有什么让人惊叹得?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用语言描绘一下:茂密如云得大树绕着江堤,奔腾得江潮卷起层层浪花。
钱塘江就就是一处天然得壕沟。
古人讲究炼字,哪两个字写得好?意境不同
“卷”有气势涛似连天喷雪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钱塘江堤,巨浪翻滚,一时间,碎玉乱琼,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绕”树环绕堤岸得迤逦之态动静结合
江堤蜿蜒迤逦,树木郁郁苍苍,云遮雾罩,恬静优美
指导诵读
总结:上半阙中,作者紧扣住东南形胜,精心选用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使之点缀在万千人家之中,风光旖旎,风情万种。
又写了江堤曲折,江涛浊浪排空,动静结合,气象万千,堪比豪放词风。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两遍
6、但就是,作者觉得还就是意犹未尽,未能写尽杭州得盛景。
于就是在下半阕,她又描写了哪些景物?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翻译
叠巘:重叠得山峰初中时郦道元得《三峡》绝巘多生怪柏
清嘉:清秀得样子
相传金主完颜亮瞧到此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南下攻宋那么它美在何处?
桂花意象特点:清香淡雅
尘也何曾识桂林,花仙夜入广寒宫,移将天上众香国,寄在梢头一粟金。
美在什么地方?
这桂花,仿佛就是上天格外恩赐,种满西湖。
这桂香,似乎并非人间所有,而就是天香飘落,洒满杭州。
此时,明月朗照,嫦娥起舞,桂香扑鼻,在此情景中,不觉让人也衣袂飘飘,恍若世外仙人了!
荷花冰清玉洁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美在什么地方?绿叶红花,颜色鲜艳,卷舒开合,姿态优雅,冰清玉洁。
这点点滴滴得花朵,清香淡雅,充溢着时间得分分秒秒,这卷舒开合得花朵,冰清玉洁,牵动着每一寸目光得涟漪。
置身此景,顿时心神肃静,涤荡尘世杂芜,内心充满了圣洁与宁静。
带着这种仙风道骨得感觉,齐读两遍。
板书自然风物壮美清嘉
指导诵读
试想,生活在这样得城市里,抬眼望,烟柳长堤,帘幕轻摆。
低首时,桂香淡雅,沁人心脾。
远处钱塘江潮水翻涌,荷花在微风中亭亭玉立。
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其中?
齐读这一句接上上面两句写景得句子
安居
1.那么这里得人们得生活水平又就是怎样得呢?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翻译:市场上摆放得都就是珠宝,家家户户堆满了美丽得绸缎,人们竞相攀比富庶豪华。
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家里绫罗绸缎,五光十色,那种华贵,那种富足,令人向往。
欧阳修只就是说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到底有多富庶不得而知,柳永就是如何表现得?
意象:珠宝罗绮(精致,奢华,丰富了人们得想象)
板书百姓生活繁华富庶
指导诵读
2.她们得精神生活又就是怎样得呢?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嬉嬉:愉快得样子。
能联想到什么?
(采莲少女清脆欢快得歌声,垂钓老者微笑时脸上舒展得皱纹)
可以说白发垂钓翁,垂钓之余,尚可乘兴奏曲。
红颜采莲女,弄莲之时,亦能放声歌唱。
歌声与笑语就是最能体现幸福感得。
一个“嬉嬉”就把市民欢乐祥与、安居乐业得神态,栩栩如生得展现在我们面前。
指导学生读
官民
1.这里风景如画,人民生活富足,悠闲安适,管理杭州得官员也沉醉其中,词中就是如何描写得?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翻译吟赏观赏吟唱
《醉翁亭记》中有一句话,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您知道官员就是在乐什么吗?
自然风光美百姓安居乐业
这种醉就是一种微醺,就是陶醉,就是沉醉,就是满足,眼观风景优美,耳听百姓嬉嬉,政治清明,万物与谐,怎能不乐?
学生读
板书官民同乐政治清明
总结:作者用如椽画笔,一句一景,向我们细腻入微得描绘出杭州三重美,
第一重美,目之所遇,眼之所见,西湖四时,湖木花树(美在风景)
第二重美,民俗风情,奢华生活
昼夜笙歌,怡然自得(美在生活)
第三重美,官员风流雅致,官民同乐,政通人与,人与自然与谐共生(美在与谐)
老子曾说,大美合乎自然。
也许您能想象天堂有多美,杭州也不过如此吧。
带着这种感情,齐读一遍。
作业:梨花节来了,试就这首词牌,以梨花节为对象,填词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