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明史·严嵩传》原文及翻译 精品

合集下载

关于严嵩评价的史料问题

关于严嵩评价的史料问题

关于严嵩评价的史料问题2014-03-04 15:17:54 《史学集刊》梁希哲/王剑嘉靖朝在明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严嵩在嘉靖朝长期身居要职,尤其是入阁后20余年中,任首辅之职达15年之久,任相时间之长,君臣之相得,权势之显赫,影响之大,嘉靖朝仅此一人。

可以说,严嵩是嘉靖朝非常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

深入研究嘉靖朝历史,必须加强对严嵩的研究。

由于所采用的史料不同,对同一史料的认识不同,方法不同,在结论上也就难免出现歧异。

对此,我们愿意谈点粗浅看法。

一、关于《世宗实录》的评价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吴晗先生在《记明实录》[①]一文中,对《世宗实录》已经作了很详细的评价,我们没有新意见,只是想把吴先生引用过的前人论述再重复一下。

一是沈德符说:“世穆两朝实录皆江陵故相笔也,於诸兄中最称严核”[②]。

二是隆庆初进士王家屏参与修《世宗实录》,“高拱史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官帑遗赵文华家,家屏直书之。

时高拱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③]。

三是天启朝御史周宗建上《请修实录疏》说:“臣考世庙实录成于万历初年,其时参核颇详,所载事宜,斑斑俱在”[④]。

四是清徐乾学在修《明史》时所上《修史条议》中对《明实录》的看法,徐乾学认为:“其叙事精明而详略适中者,嘉靖一朝而已”[⑤]。

严肃、慎重这一点,我们从张溶在《世宗实录·进实录表》中也可以窥见一二,他说,“按诸司之掌故,网罗旧闻,探内府之秘藏,铺张盛美。

事务阙疑而核实,词皆举要面删烦,至大经大法之所存,则特书屡书而不一,参互考订,三易稿而成编,润色讨论,十逾年而峻”。

材料收集是广泛的,周详的,核实考订也是认真不苟的。

吴晗先生从总体上评价《世宗实录》,也并不是否认在个别地方存在问题,正象人们早已提到的,何良俊就说:“隆庆初政,独纂修《实录》一节,殊为草略,恐后日不能无遗憾也”[⑥]。

董其昌也说:“史之所重者笔削耳。

善人劝焉,恶人惧焉,所系匪细故也。

每朝纂录,于三品以上大臣皆有小传,寥寥数行,衮钺斯在。

《明史·杨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杨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杨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明史·杨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明史·杨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明史·杨廉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杨廉,字方震,丰城人。

父崇,永州知府,受业吴与弼门人胡九韶。

廉承家学,早以文行称。

举成化末年进士,改庶吉士。

弘治三年,授南京户科给事中。

母丧,服阕,起任刑科。

请祀薛碹,取《读书录》贮国学。

明年三月,有诏以下旬御经筵。

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讲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

”报闻。

以父老欲便养,复改南京兵科。

中贵李广死,得廷臣通贿籍。

言官劾贿者,帝欲究而中止。

廉率同官力争,竞不纳。

已,请申明祀典,谓宋儒周、程、张、硃从祀之位,宜居汉、唐诸儒上。

阙里庙当更立木主大成本乐名不合谥法皆不果行迁南京光禄少卿正德初就改太仆历顺天府尹时京军数出,车费动数千金,廉请大兴递运所余银供之。

奏免夏税万五千石,虑州县巧取民财,置岁办簿,吏无能为奸。

乾清宫灾,极陈时政缺失,疏留中。

明年擢南京礼部右侍郎。

上疏谏南巡,不报。

帝驻南京,命百官戎服朝见。

廉不可,乞用常仪,更请谒见太庙,俱报许。

世宗即位,就迁尚书。

廉与罗钦顺善,为居敬穷理之学,文必根《六经》,自礼乐、钱谷至星历、算数,具识其本末。

学者称月湖先生。

尝以帝王之道莫切于《大学》,自为给事即上言,进讲宜先《大学衍义》,至是首进《大学衍义节略》。

帝优诏答之。

报闻。

八疏乞休,至嘉靖二年,赐敕、驰驿,给夫廪如制。

家居二年卒,年七十四。

赠太子少保,谥文恪。

(节选自《明史·杨廉传》)译文:杨廉,字方震,丰城人。

父杨崇,曾任永州知府,从师于吴与弼的弟子胡九韶。

杨廉继承家学,早年就凭文章与德行著称于世。

成化末年中进士,改任庶吉士。

弘治三年,被授予南京户科给事中的职务。

母亲去世,杨廉服丧期满,起用后担任刑科官员。

《明史》阅读答案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翻译《明史》阅读答案翻译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

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籓贵人争遗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

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

正德改元,刘瑾窃柄。

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语极激烈。

已,遂谢病归。

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

瑾诛,用李东阳荐,起故秩,直内阁制敕房。

李梦阳下狱,众莫敢为直,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救之。

九年,乾清宫灾,疏言义子不当畜,边军不当留,番僧不当宠,宦官不当任。

留中。

久之,进吏部员外郎,直制敕如故。

钱宁欲交欢,以古画索题,景明曰:“此名笔,毋污人手。

”留经年,终掷还之。

寻擢陕西提学副使。

廖鹏弟太监銮镇关中,横甚,诸参随遇三司不下马,景明执挞之。

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

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

嘉靖初,引疾归,未几卒,年三十有九。

景明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与梦阳并有国士风。

两人为诗文,初相得甚欢,名成之后,互相诋諆。

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

说者谓景明之才本逊梦阳,而其诗秀逸稳称,视梦阳反为过之。

然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

(选自《明史》)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屈服B.用李东阳荐:任用C.众莫敢为直:伸冤D.初相得甚欢:投合11.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阁制敕房舍人:明代中书舍人的一种,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题奏等机密文书,以及各王府敕符底簿。

B.进士:明代殿试中选者称为进士。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若干人,二甲第一名叫传胪。

C.吏部:吏部为管理文武官员的机关,负责考授、升调、封爵、世职、恩荫、出继、入籍、终养等事务。

D.书院:起自明朝的书院有考课式和会讲式。

考课式书院重授课、考试;会讲式书院强调讲会、论辩。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明史林俊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明史林俊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林俊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林俊,字待用,莆田人。

成化十四年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性侃直,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并罪中贵梁芳,帝大怒,下诏狱考讯。

太监怀恩力救,俊得谪姚州判官。

寻以正月朔星变,帝感悟,复俊官。

调湖广,以雨雪灾异上疏言时政得失,又言德安、安陆建王府,工役浩繁,财费巨万,民不堪命,乞循宁、襄故事,一切省俭,勿用琉璃及白石雕栏,请著为例,不从。

新昌民王武为盗,巡抚韩邦问不能靖,俊身入武巢,武请自效,悉擒贼党。

王府征岁禄,率倍取于民,以俊言大减省。

宁王宸濠贪暴,俊屡裁抑之,王请易琉璃瓦,俊言宜如旧。

王怒,伺其过,无所得。

会俊以圣节按部,遂劾奏之,停俸三月。

寻以母忧归。

正德四年起抚四川,眉州人刘烈倡乱,败而逃,俊绘形捕,莫能得。

会保宁贼蓝廷瑞、鄢本恕、廖惠等继起,势益张,转寇巴州。

猝遇之华垄,单舆抵其营,譬晓利害,贼罗拜约降。

淫雨失期,复叛去,攻陷通江。

俊击败之龙滩河,遣知府张敏等追败之门镇子,遂擒廖惠,本恕、廷瑞为永顺土舍彭世麟所擒。

捷闻,玺书奖励。

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世宗即位,起刑部尚书。

会暑月经筵辍讲,举祖宗勤学故事以谏。

数为帝言亲大臣,勤圣学,辨异端,节财用。

朝有大政,必侃侃陈论,中外想望其风采。

中官崔文家人李阳凤索匠师宋钰贿不获,嗾文杖之几死,下刑部治未决,而中旨移镇抚司,俊留不遣,力争不纳。

俊以耆德起田间,持正不避嫌,既屡见格,遂乞致仕。

又明年,疾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明史·林俊传》)译文:林俊,字待用,福建莆田人,成化十四年进士。

林俊担任刑部主事,升任员外郎,为人耿直,上书请求斩首妖僧继晓,并问罪有权势的太监梁芳,皇帝大怒,把他关进监狱中审讯。

太监怀恩极力营救他,林俊才被贬为姚州判官。

不久因为正月初一发生星变,皇帝省悟过来,恢复了林俊的官职。

林俊调任湖广,因为雨雪灾异上书评议时政得失,又说德安、安陆修建王府工程浩大,耗费大量钱财,百姓受不了征派,他奏请按照宁王、襄王府的旧例,一切减省,不使用琉璃砖瓦和白玉雕栏,并请将此定为条例,皇帝没有听从。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明史严起恒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明史严起恒传》原文及翻译

课外古诗文《明史严起恒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严起恒,浙江山阴人。

崇祯四年进士。

历广州知府,迁衡永兵备副使。

十六年,张献忠躏湖南,吏民悉通窜,起恒独守永州,贼亦不至。

永明王立,令兼督湖南军饷。

顺治四年,王驻武冈,拜起恒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王走靖州,起恒从不及,避难万村。

已知王在柳州,闲道往从之。

从返桂林,复从至柳州、南宁。

李成栋叛大清,以广东附于王。

起恒从王至肇庆,与王化澄、朱天麟同入直。

时朝政决于成栋子元胤,少詹事刘湘客等五人附之,揽权植党,人目为五虎。

起恒居其间,不能有所匡正。

然起恒洁廉,遇事持平。

与文安侯马吉翔共患难久,无所忤,而五虎憾起恒,竞诋为邪党。

王在梧州,尚书吴贞毓等十四人合疏攻五虎,下湘客等狱,欲置之死。

起恒顾跪王舟力救,贞毓等并恶之,乃请召还化澄,而合攻起恒。

给事中雷德复劾其二十余罪,比之严嵩。

王不悦,夺德复官。

起恒力求罢,王挽留之不得,放舟竟去。

会郧国公高必正入觐王,贞毓欲藉其力以倾起恒,言:“朝事坏于五虎,主之者,起恒也。

公入见,请除君侧奸,数言决矣。

”必正许之。

有为起恒解者,谓必正曰:“五虎攻严公,严公反力救五虎。

此长者,奈何以为奸?”必正见王,乃力言起恒虚公可任,请手敕邀与俱还。

文安之入朝,起恒让为首辅。

桂林破,从王奔南宁。

先是,孙可望据云南,遣使乞封王。

天麟议许之,起恒持不可。

后胡执恭矫诏封为秦王,可望知其伪,遣使求真封。

起恒又持不可,可望大怒。

至是,可望知王播迁,遣其将贺大双率劲卒五千,迎王至南宁,直上起恒舟,怒目攘臂,问王封是秦非秦。

起恒曰:‘嗜远迎主上,功甚伟,朝廷自有隆恩。

若专问此事,是挟封,非迎主上也。

”九仪怒,格杀之,投尸于江,时顺治八年二月也。

起恒既死,尸流十余里,泊沙渚间。

虎负之登崖,葬于山麓。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七》,有删节)译文:严起恒,浙江山阴人。

崇祯四年进士。

曾任广州知府,升迁为衡永兵备副使。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蹂躏(欺压)湖南,官民都纷纷逃窜,严起恒独自坚守永州,贼寇也没有到达(永州)。

明史严清传原文及译文解析

明史严清传原文及译文解析

明史严清传原文及译文解析明史严清传原文及译文解析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人。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除富顺知县。

公廉恤民,治声大起。

忧归,补邯郸。

入为工部主事,历郎中。

董作京师外城,修九陵,吏无所侵牟,工成加俸。

连丁内外艰。

服除,补兵部,擢保定知府。

故事,岁籍民充京师库役,清罢之。

振荒弭盗,人以比前守吴岳。

历迁易州副使,陕西参政,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

并以清望,荐章十余上。

隆庆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未上,改四川。

清久宦川中,僚吏惮其风采,相率厉名行,少墨败者。

郡县卒岁团操成都,清罢之。

番人入贡,裁为定额。

痛绝强宗悍吏,毁者亦众。

陕西贼流入境,巡按御史王廷瞻劾清纵寇。

大学士赵贞吉言:“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

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

今蜀地岁荒民流,方倚清如父母,奈何弃之!任事臣欲为国家利小民,必得罪豪右。

论者不察,动以深文求之。

顷海瑞既去,若清复罢,是任事之臣皆不免弹击,惟全躯保位为得计矣。

”疏奏,不允,命解官听调。

清遂不出。

万历二年,起抚山西。

未赴,改贵州。

历两京大理卿,三迁刑部尚书。

张居正当国,尚书不附丽者独清。

居正既卒,籍冯保家,得廷臣馈遗籍,独无清名,神宗深重焉。

会吏部尚书梁梦龙罢,即以清代。

日讨故实,辨官材,自丞佐下皆亲署,无一幸进者。

中外师其廉俭,书问几绝。

甫半岁,得疾归。

帝数问阁臣:“严尚书病愈否?”十五年,兵部缺尚书,用杨博故事,特诏起补。

遣使趣行,而清疾益甚,不能赴。

又三年卒。

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清初拜尚书,不能具服色,束素犀带以朝。

或嘲之曰:“公释褐时,七品玳瑁带犹在耶?”清笑而已。

选自《明史。

严清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B.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C.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D.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B.大学士, 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商级秘书官。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明史 严起恒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明史 严起恒传》原文及翻译

课外古诗文《明史严起恒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严起恒,浙江山阴人。

崇祯四年进士。

历广州知府,迁衡永兵备副使。

十六年,张献忠躏湖南,吏民悉通窜,起恒独守永州,贼亦不至。

永明王立,令兼督湖南军饷。

顺治四年,王驻武冈,拜起恒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王走靖州,起恒从不及,避难万村。

已知王在柳州,闲道往从之。

从返桂林,复从至柳州、南宁。

李成栋叛大清,以广东附于王。

起恒从王至肇庆,与王化澄、朱天麟同入直。

时朝政决于成栋子元胤,少詹事刘湘客等五人附之,揽权植党,人目为五虎。

起恒居其间,不能有所匡正。

然起恒洁廉,遇事持平。

与文安侯马吉翔共患难久,无所忤,而五虎憾起恒,竞诋为邪党。

王在梧州,尚书吴贞毓等十四人合疏攻五虎,下湘客等狱,欲置之死。

起恒顾跪王舟力救,贞毓等并恶之,乃请召还化澄,而合攻起恒。

给事中雷德复劾其二十余罪,比之严嵩。

王不悦,夺德复官。

起恒力求罢,王挽留之不得,放舟竟去。

会郧国公高必正入觐王,贞毓欲藉其力以倾起恒,言:“朝事坏于五虎,主之者,起恒也。

公入见,请除君侧奸,数言决矣。

”必正许之。

有为起恒解者,谓必正曰:“五虎攻严公,严公反力救五虎。

此长者,奈何以为奸?”必正见王,乃力言起恒虚公可任,请手敕邀与俱还。

文安之入朝,起恒让为首辅。

桂林破,从王奔南宁。

先是,孙可望据云南,遣使乞封王。

天麟议许之,起恒持不可。

后胡执恭矫诏封为秦王,可望知其伪,遣使求真封。

起恒又持不可,可望大怒。

至是,可望知王播迁,遣其将贺大双率劲卒五千,迎王至南宁,直上起恒舟,怒目攘臂,问王封是秦非秦。

起恒曰:‘嗜远迎主上,功甚伟,朝廷自有隆恩。

若专问此事,是挟封,非迎主上也。

”九仪怒,格杀之,投尸于江,时顺治八年二月也。

起恒既死,尸流十余里,泊沙渚间。

虎负之登崖,葬于山麓。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七》,有删节)译文:严起恒,浙江山阴人。

崇祯四年进士。

曾任广州知府,升迁为衡永兵备副使。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蹂躏(欺压)湖南,官民都纷纷逃窜,严起恒独自坚守永州,贼寇也没有到达(永州)。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翻译(定稿)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翻译(定稿)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留、删、换、补、调、变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1、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直译
2、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如果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推荐自己的人,司
马相如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
邀请夏严言嵩,,并字亲惟自中到府,上分相宜请人,。但…夏…言. 推辞不见。 嵩科第先夏言,而位下之。(1)始倚言,
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
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
(疑2也)。严嵩帝没以有奉别道的尝才御能香谋略叶,冠只,会因一刻门沈心水思向香皇冠上五, 献赐媚言,等窃。取言威不权,奉骗诏取,私帝利怒。甚。嵩因召对冠之, 笼以轻纱。帝见,益内亲嵩。(2)嵩无他才略, 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3)帝英察自信,果 刑戮,颇护己短,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 人以成其私。《明史·严嵩传》节选
(1)庄子之之 齐,见饿人而哀哀 之。
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饥饿的人,很同情他。
(2)吾见过过 我者多矣,莫莫我我哀哀也。
我看见很多人从我面前走过,可没有一个人同情我 。
(3) 向向使使夫子不不食,其其能哀我乎?
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还会同情我吗?
阅(读1下)开面始文时言他语依段靠,夏翻言,译对画待线他的非句常子恭。谨,曾设宴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我是女汉子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爸爸去哪儿?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一、1语.。请(期把中文考言试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 考 (1)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明史 吴时来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明史 吴时来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吴时来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吴时来,字惟修,仙居人。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授松江推官,摄府事。

倭犯境,乡民携妻子趋城,时来悉纳之。

贼攻城,骤雨,城坏数丈。

时来以劲骑扼其冲,急兴版筑,三日城复完,贼乃弃去。

擢刑科给事中。

劾罢兵部尚书许论、宣大总督杨顺及巡按御史路楷。

皆严嵩私人,嵩疾之甚。

会将遣使琉球,遂以命时来。

时来抗章劾嵩曰:“嵩辅政二十年,文武迁除,悉出其手。

潜令子世蕃出入禁所,批答章奏。

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虚官帑以实权门,臣窃谓除恶务本,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时张翀、董传策与时来同日劾嵩。

而翀及时来皆徐玠门生,传策则玠邑子,时来先又官松江,于是嵩疑玠主使。

密奏三人同日构陷,必有人主之,且时来乃惮琉球之行,借端自脱。

帝入其言,遂下三人诏狱,严鞫主谋者。

三人濒死不承,第言“此高庙神灵教臣为此言耳。

”主狱者乃以三人相为主使谳上。

诏皆戍烟瘴,时来得横州。

隆庆初,召复故官。

进工科给事中。

条上治河事宜,又荐谭纶、俞大猷、戚继光宜用之苏镇,专练边兵,省诸镇征调。

帝皆从之。

隆庆二年,给事中光懋等劾其滥举。

会高拱掌吏部,雅不喜时来,贬云南副使。

复为拱门生给事中韩楫所劾,落职闲住。

万历十二年,始起。

十五年拜左都御史。

诚意伯刘世延怙恶,数抗朝令,时来劾之,下所司讯治。

时来初以直窜,再遭折挫,晚节不能自坚,委蛇执政间。

连为饶伸、薛敷教等所劾,时来亦连乞休归。

未出都,卒。

赠太子太保,谥忠恪。

寻为礼部郎中于孔兼所论,夺谥。

(节选自《明史·吴时来传》,有删改)译文:吴时来,字惟修,仙居人。

嘉靖三十二年中进士。

拜授为松江推官,代理府事。

倭寇侵犯府境,乡民携带妻子儿女逃到城里来,吴时来全部收纳了。

贼寇攻城,天突降大雨,城崩塌了数仗,吴时来用精良骑兵扼守要处,急忙筑土修城,三天城又修好,贼寇于是放弃离去。

明史_杨慎文言文翻译

明史_杨慎文言文翻译

杨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

父廷和,嘉靖中为礼部尚书。

慎年十四,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授翰林院编修。

以直言极谏,谪云南永昌府知府。

历官云南布政司左参政,四川布政司左参政,贵州布政司左参政。

嘉靖三十八年,召还,擢翰林院侍读学士。

时严嵩柄国,慎以直言,数忤其意,遂罢归。

隆庆元年,起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时张居正辅政,慎复以直言极谏,忤居正,谪为云南永昌府同知。

居正死,复召还,擢为礼部左侍郎。

时海瑞为南京吏部尚书,慎与海瑞交善,常共论时政。

海瑞卒,慎哭之,曰:“海公死,吾道穷矣!”遂致仕。

万历五年,卒,年七十五。

赠太子太保,谥文宪。

今将《明史·杨慎传》原文翻译如下:杨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

其父杨廷和,嘉靖年间担任礼部尚书。

杨慎十四岁时,参加了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考试,考中进士。

后来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

因直言敢谏,被贬为云南永昌府知府。

后来历任云南布政司左参政、四川布政司左参政、贵州布政司左参政。

嘉靖三十八年,被召回朝廷,擢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当时严嵩掌握朝政,杨慎因直言进谏,多次触怒严嵩,于是被罢免归家。

隆庆元年,重新起用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当时张居正辅佐朝政,杨慎再次因直言进谏,触怒了张居正,被贬为云南永昌府同知。

张居正去世后,杨慎被召回朝廷,擢升为礼部左侍郎。

当时海瑞担任南京吏部尚书,杨慎与海瑞交情甚好,常一起讨论时政。

海瑞去世后,杨慎为他痛哭,说:“海公去世,我的道路也就走到了尽头!”于是辞官回家。

万历五年,杨慎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宪。

杨慎一生,直言敢谏,不畏权贵,关心民生,堪称一代名臣。

他在政治、文学、历史等领域均有建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对《明史·杨慎传》进行了翻译,以飨读者。

明史严嵩传 [明史--于谦传阅读答案]

明史严嵩传 [明史--于谦传阅读答案]

明史严嵩传 [明史--于谦传阅读答案]明史严嵩传明史于谦传阅读答案本大题38分。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也。

"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

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后,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

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帝大悦。

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

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

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之宜兴革者,即俱疏言之。

一岁凡数上,少有水旱,辄上闻。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

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

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

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

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

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

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

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

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

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

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

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

谦与尚书邝野极谏,不听。

野从治兵,留谦理部事。

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

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

谦厉声曰"南迁者,可斩也。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

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

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兵部尚书。

明史凌云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凌云传文言文翻译

凌云,字瑞峰,吴郡人。

生而颖悟,读书过目成诵。

弱冠,举于乡,遂游太学。

居京师,以文辞称。

嘉靖乙卯,廷试对策,擢进士第二。

授编修,历官至礼部侍郎。

云性刚直,不畏强御。

时严嵩擅权,内外大臣莫敢与之抗。

云独毅然以直言极谏,屡劾嵩不法之事。

嵩大怒,阴使人中伤之。

会云父病,请假归省。

未几,父丧,云哀毁骨立,遂不起。

嵩乃罢其官,而以他官代之。

云既去官,益以文墨自娱。

所著《凌云集》数十卷,皆经世之务。

又善草隶书,工诗赋,尤长于文。

其文辞赡赡,有唐宋遗风。

时人称为“文章巨公”。

隆庆初,召为翰林院编修。

时朝政多弊,云上疏极论,颇得圣眷。

然以直言触忤权要,遂被贬为山东按察司佥事。

云在山东,清正廉洁,百姓安之。

后以母老,求归侍养。

未几,母卒,云哀痛欲绝,遂不起。

时人闻之,皆为流涕。

万历初,起为南京吏部侍郎。

云虽去位,然其名望犹在。

一日,忽得疾,竟不起。

享年五十有七。

赠太子太保,谥文忠。

凌云一生,刚直不阿,直言敢谏,为国家社稷竭尽全力。

其文章辞藻,亦堪称一代宗师。

虽生于乱世,然其品行高洁,名垂青史,实为后世楷模。

以下为《明史·凌云传》的文言文翻译:凌云,字瑞峰,吴郡人士。

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

弱冠之年,参加乡试,遂进入太学。

在京城居住期间,以文辞闻名。

嘉靖乙卯年,参加廷试对策,考中进士第二。

被任命为编修,历任官至礼部侍郎。

凌云性格刚直,不畏权势。

当时严嵩擅权,朝中大臣无人敢与他抗争。

凌云独自毅然以直言极谏,屡次弹劾严嵩的不法之事。

严嵩大怒,暗中派人陷害他。

恰逢凌云的父亲病重,请假回家探望。

不久,父亲去世,凌云悲痛欲绝,遂不再起。

严嵩于是罢免了他的官职,以他官代之。

凌云离任后,更加以文学自娱。

所著《凌云集》数十卷,均为经世之务。

又擅长草隶书法,工诗赋,尤其擅长文辞。

其文辞丰富,有唐宋遗风。

时人称为“文章巨公”。

隆庆初年,被召回翰林院担任编修。

当时朝政多有弊端,凌云上疏极论,颇得皇帝宠爱。

然而因直言触怒权贵,遂被贬为山东按察司佥事。

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原文及赏析

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原文及赏析

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原文及赏析【导语】:可恨严介溪,作事忒欺心。

《明史严嵩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严嵩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严嵩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严嵩,字惟中,分宜人。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移疾归,读书钤山十年,为诗古文辞,颇著清誉。

还朝,久之进侍讲,署南京翰林院事。

召为国子祭酒。

嘉靖七年历礼部右侍郎,迁吏部左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改吏部。

居南京五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

会廷议更修《宋史》,辅臣请留嵩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董其事。

及夏言入内阁,命嵩还掌部事。

嵩科第先夏言,而位下之。

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

帝以奉道尝御香叶冠,因刻沈水香冠五,赐言等。

言不奉诏,帝怒甚。

嵩因召对冠之,笼以轻纱。

帝见,益内亲嵩。

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短,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人以成其私。

大将军仇鸾,始为曾铣所劾,倚嵩倾铣,遂约为父子。

已而鸾挟寇得帝重,嵩犹儿子蓄之,浸相恶。

嵩密疏毁鸾,帝不听,而颇纳鸾所陈嵩父子过,少疏之。

嵩当入直,不召者数矣。

嵩见徐阶、李本入西内,即与俱入。

至西华门,门者以非诏旨格之。

嵩还第,父子对泣。

时陆炳掌锦衣,与鸾争宠,嵩乃结炳共图鸾。

会鸾病死,炳讦鸾阴事,帝追戮之。

于是益信任嵩,遣所乘龙舟过海子召嵩,载直西内如故。

世蕃寻迁工部左侍郎。

倭寇江南,用赵文华督察军情,大纳贿赂以遣嵩,致寇乱益甚。

及胡宗宪诱降汪直、徐海,文华乃言:“臣与宗宪策,臣师嵩所授也。

”遂命嵩兼支尚书俸无谢,自是褒赐皆不谢。

豁握权久,遍引私人居要地。

帝亦浸厌之,而渐亲徐阶。

帝所下手诏,语多不可晓,惟世蕃一览了然,答语无不中。

嵩受诏多不能答,遣使持问世蕃。

值其方耽女乐,不以时答。

中使相继促嵩,嵩不得已自为之,往往失旨。

馥进昔词;又鱼褪手他人不能量经此积袅帝欢。

采见。

帝有意去嵩。

(选自《明史。

严嵩待》有删改)【译文】严嵩,字惟中,分宜人。

孝中弘治十八年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又授为编修。

因病辞职回乡,在钤山读书十年,赋诗做文,在当地颇有清誉。

后重返朝廷,不久晋升侍讲,代理南京翰林院事务。

《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明史秦良玉原文: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

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

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贼平,良玉不言功。

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

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

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

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

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

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

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夺汝才大纛,擒其渠副。

贼势渐衰。

当是时,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

川抚邵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

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

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邵公不知兵。

吾一妇人,受国思,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

”逊之问故,良玉曰:“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遣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

贼据山巅,俯瞰吾营。

铁骑建瓴下,张令必破。

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

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

”逊之深然之。

已而捷春移营大昌,监军万元吉亦进屯巫山,与相应援。

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良玉偕张令急扼之,挫其锋。

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

乃单骑见捷春,请曰:“事急矣,尽发吾卒,可得二万。

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

”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

明史邹应龙传原文及全文翻译

明史邹应龙传原文及全文翻译

明史邹应龙传原文及全文翻译明史邹应龙传原文及全文翻译明史原文: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

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授行人①,擢御史。

严嵩擅政久,廷臣攻之者辄得祸,相戒莫敢言。

而应龙知帝眷已潜移,其子世蕃益贪纵,可攻而去也,乃上疏曰:“工部侍郎严世蕃凭藉父权,专利无厌。

私擅爵赏,广致赂遗。

使选法败坏,市道公行。

群小竞趋,要价转钜。

刑部主事项治元以万三千金转吏部,举人潘鸿业以二千二百金得知州。

严年尤桀黠,士大夫无耻者呼为鹤山先生。

遇嵩生日,年辄献万金为寿。

臧获②富侈若是,主人当何如?尤可异者,世蕃丧母,陛下以嵩年高,特留侍养。

世蕃乃聚狎客,拥艳姬,恒舞酣歌,今天下水旱频仍,南北多警。

而世蕃父子方日事掊克③,内外百司莫不竭民脂膏,塞彼溪壑。

民安得不贫?国安得不病?天人灾变安得不迭至也?臣请斩世蕃首悬之于市,以为人臣凶横不忠之戒。

苟臣一言失实,甘伏显戮。

”帝颇知世蕃居丧淫纵,心恶之。

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擢应龙通政司参议。

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朝弻骄恣,廷议遣大臣有威望者镇之,乃改应龙兵部侍郎至云南。

至则发朝弼罪,朝弼竟被逮。

万历改元,铁索箐贼作乱,讨平之。

应龙有才气,初以劾严嵩得名,骤致通显。

及为太常,省牲北郊,东厂太监冯保传呼至,导者引入,正面爇香,俨若天子。

应龙大骇,劾保僭肆,保深衔之。

至是,京察自陈,保修郤,令致仕。

临安土官普崇明、崇新兄弟构争。

崇明引广南侬兵为助,崇新则召交兵。

已,交兵退,侬兵尚留,应龙命部将杨守廉往剿。

守廉掠村聚,杀人。

侬贼乘之,再败官军,人以咎应龙。

应龙闻罢官,不俟代径归。

代者王凝欲自以为功,力排应龙。

给事中裴应章遂劾应龙偾事。

巡按御史郭廷梧雅不善应龙,勘如凝言。

应龙遂削籍,卒于家。

十六年,陕西巡抚王璇言应龙殁后,遗田不及数亩,遗址不过数楹,恤典未被,朝野所恨。

帝命复应龙官,予祭葬。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八》)[注]①[行人]官名,掌朝觐聘问。

《明史徐阶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徐阶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徐阶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

嘉靖二年进士第三,性?}敏,有权略。

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

丁母忧归。

服除,摧国子祭酒,寻改吏部。

故事,吏部率? 门,所接见庶官不数语。

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

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

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

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

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

一日独召对,语及阶,嵩徐曰:“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

”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

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斋词迎帝意。

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

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

帝既诛鸾,益重阶,数与谋边事。

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不可减。

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

”皆用之。

一品满三栽,进?孜???宦??兀?俾甲游?惺檣崛耍宦?旁兀?募胬舨可惺椤?BR>杨继盛下锦衣狱,嵩属陆炳究主使。

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又为危语嵩曰:“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

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

”嵩惧,乃寝。

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

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

帝悦,谕行之。

译文: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

嘉靖二年(1523) 考取进士第三名,性情聪颖机敏,有权术谋略。

皇太子出阁读书,皇帝召拜他为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

遭逢母亲丧事归乡。

守丧期满,被提拔为国子监祭酒,不久调任吏部。

旧例,吏部总是大门紧闭,接见下层官吏不多言语。

徐阶屈尊礼遇他们,会见必定久坐,咨询边塞腹地要害,吏治民疾。

他们都高兴自己被徐阶赏识,愿意为其所用。

尚书熊浃、周用都看重徐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史·严嵩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原文严嵩,字惟中,分宜人。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移疾归,读书钤山十年,为诗古文辞,颇著清誉。

还朝,久之进侍讲,署南京翰林院事。

召为国子祭酒。

嘉靖七年历礼部右侍郎,迁吏部左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改吏部。

居南京五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

会廷议更修《宋史》,辅臣请留嵩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董其事。

及夏言入内阁,命嵩还掌部事。

嵩科第先夏言,而位下之。

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

帝以奉道尝御香叶冠,因刻沈水香冠五,赐言等。

言不奉诏,帝怒甚。

嵩因召对冠之,笼以轻纱。

帝见,益内亲嵩。

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短,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人以成其私。

大将军仇鸾,始为曾铣所劾,倚嵩倾铣,遂约为父子。

已而鸾挟寇得帝重,嵩犹儿子蓄之,浸相恶。

嵩密疏毁鸾,帝不听,而颇纳鸾所陈嵩父子过,少疏之。

嵩当入直,不召者数矣。

嵩见徐阶、李本入西内,即与俱入。

至西华门,门者以非诏旨格之。

嵩还第,父子对泣。

时陆炳掌锦衣,与鸾争宠,嵩乃结炳共图鸾。

会鸾病死,炳讦鸾阴事,帝追戮之。

于是益信任嵩,遣所乘龙舟过海子召嵩,载直西内如故。

世蕃寻迁工部左侍郎。

倭寇江南,用赵文华督察军情,大纳贿赂以遣嵩,致寇乱益甚。

及胡宗宪诱降汪直、徐海,文华乃言:臣与宗宪策,臣师嵩所授也。

遂命嵩兼支尚书俸无谢,自是褒赐皆不谢。

豁握权久,遍引私人居要地。

帝亦浸厌之,而渐亲徐阶。

帝所下手诏,语多不可晓,惟世蕃一览了然,答语无不中。

嵩受诏多不能答,遣使持问世蕃。

值其方耽女乐,不以时答。

中使相继促嵩,嵩不得已自为之,往往失旨。

馥进昔词;又鱼褪手他人不能量经此积袅帝欢。

采见。

帝有意去嵩。

(选自《明史。

严嵩待》有删改)译文严嵩,字惟中,分宜人。

孝中弘治十八年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又授为编修。

因病辞职回乡,在钤山读书十年,赋诗做文,在当地颇有清誉。

后重返朝廷,不久晋升侍讲,代理南京翰林院事务。

召任国子监祭酒。

嘉靖七年任礼部右侍郎,升吏部左侍郎,再升南京礼部尚书,又改任吏部尚书。

在南京的第五年,严嵩以庆贺皇上生日来到京师。

正好廷臣议论要修改《宋史》,宰辅大臣请留下严嵩,让他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的身份管理其事。

到夏言入内阁后,便命严嵩回去执掌礼部事务。

严嵩中进士比夏言早,但位在夏言之下。

开始时他依靠夏言,对待他非常恭谨,曾设酒邀请夏言,并亲自到其府上相请,但夏言辞而不见。

他铺开席子,将要陈述的东西展开,长跪诵读。

夏言以为严嵩真的是尊崇他,便不再对他怀有疑心。

皇上在奉祭路神时曾戴过香叶冠,便因此刻制了五顶沉水香冠,赐给夏言等人。

夏言不接受,皇上非常愤怒。

严嵩却趁皇上召见之时戴上香冠,并且还罩上一幅轻纱。

皇上看见后,更从心里亲近严嵩。

严嵩没有别的才略,只会一意向皇上献媚,窃取威权,骗取私利。

皇上很相信自己英武明察,刑杀果断,并颇为自己护短,严嵩因此得以借事激怒皇上,残害别人以谋取个人私利。

大将军仇鸾,当初被曾铣弹劾,后倚靠严嵩排挤曾铣,两人遂认作父子。

后来仇鸾牵制敌寇,获得皇手诏,语言多不可理解,只有世蕃一目了然,答语无不正合皇上旨意。

严嵩因接到的诏书多不能作答,便派人拿去问世蕃。

而世蕃往往正沉溺于歌舞,不能按时作答。

中宫使者相继捉弄严嵩,严嵩不得已只好自己动手,但往往不合皇上旨意。

他所进呈的青词,又因多是别人代写的而写得不好,由此他逐渐失去皇上的欢心。

不久,皇上有意疏远了严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