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2017人才培养方案)(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及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行业、汽车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化工、包装、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工业机器人本体、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智能制造生产线设备的操作、编程、安装、调试、维护、维修、销售和工业机器人相关设备管理等工作,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就业面向岗位与能力要求(一)初始就业岗位、目标就业岗位、拓展岗位和就业范围1.思想品德、人文和身心素质(1)基本能力:①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工科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具有宽口径专业应用知识,掌握本专业高级技术人员所涉及的机械工程基础、传感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以及机器人故障诊断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③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综合能力和工程训练,具有本专业所需的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能力外,还应能够胜任现场系统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工作,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2)基本技能①钳工技能:根据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完成平面轮廓工件的加工;(小手捶的制作、插销板制作、标尺的制作、刀口尺的制作)②机加工能力:能够根据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木质阶梯手柄制作、六面体铣削加工)③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取得单片机工程师证。

(循迹机器人设计制作、无人机设计、机械手设计制作)④ 达到中级维修电工技能操作水平,取得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

⑤ 能正确按图完成PLC 控制系统的连接,取得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师证。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1.2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1.3参考学时:56学时1.4参考学分:2.5学分1.5开设时间:第四学期2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必修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工业机器人编程等知识和进行机器工作站系统建模及仿真等技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业机器人编程及仿真设计能力。

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离线编程基础、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程序及轨迹设计、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基础知识等。

3课程目标3.1知识目标(1)熟悉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应用领域;(2)掌握离线编程软件安装过程;(3)掌握离线编程软件的工作界面使用方法;(4)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外部设备模型构建方法;(5)掌握工业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构建流程;(6)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离线编程方法;(7)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仿真测试方法;(8)掌握机器人工件及工作站设备的三维建模与设计分析。

(9)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手动操纵。

(10)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轨迹编程及设计。

3.2能力目标(1)能安装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2)能构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3)能按要求在离线编程软件下编写工作站控制程序;(4)能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进行仿真测试。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5)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操纵及编程操纵。

3.3素质目标(1)具有分析与决策能力;(2)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4)具有组织管理能力;(5)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创新意识;(6)养成“认真负责、精检细修、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等良好的职业道德;4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职业能力标准,以重点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依据职业能力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和技能,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能力递进”课程。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及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行业、汽车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化工、包装、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工业机器人本体、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智能制造生产线设备的操作、编程、安装、调试、维护、维修、销售和工业机器人相关设备管理等工作,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就业面向岗位与能力要求(一)初始就业岗位、目标就业岗位、拓展岗位和就业范围1.思想品德、人文和身心素质(1)基本能力:①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工科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具有宽口径专业应用知识,掌握本专业高级技术人员所涉及的机械工程基础、传感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以及机器人故障诊断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③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综合能力和工程训练,具有本专业所需的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能力外,还应能够胜任现场系统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工作,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2)基本技能①钳工技能:根据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完成平面轮廓工件的加工;(小手捶的制作、插销板制作、标尺的制作、刀口尺的制作)②机加工能力:能够根据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木质阶梯手柄制作、六面体铣削加工)③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取得单片机工程师证。

(循迹机器人设计制作、无人机设计、机械手设计制作)④达到中级维修电工技能操作水平,取得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熟练应用工业机器人完成各种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包括机器人结构、运动学、控制原理等;2. 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包括常用编程语言、编程规范等;3. 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布局、调试等;4. 工业机器人维护与故障排除:包括常见故障类型、排查方法、维修保养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理论;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项目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编程、调试等技能;3. 校企合作:与工业机器人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考核方式1. 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应用工业机器人完成实际生产任务的能力;3. 项目完成情况:考察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五、课程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由工业机器人企业或高校编写的相关教材;2. 实验设备:包括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示教器、传感器等;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教学视频、技术文档、论坛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六、课程实施建议1.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2.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3. 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4.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的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pdf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pdf

《工业机器人应用》课程标准开发与课程基本信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编码:SJ-0030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类型:A类课程属类:职业必修课课程学分:参考课时:64课程性质:选修课开课部门:智能制造中心适用专业(层次):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PLC》等课程后续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职业资格:机器人智能工程师(初级)、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操作(中级)制订:《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开发团队批准人:丁浩课程负责人:杜连娣二、课程详细信息(一)课程简介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主要了解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机器人运动与动力学基本概念、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编程语言、典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的基本组成及特点等内容,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工业机器人课程应定位于为企业培养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维保的应用型人才。

其前修课程有《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初级工到专家的发展顺序,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单一机器人的操作,到机器人工作站的整体把握。

全部课程都安排在机器人实训室上课,每一个项目都有实践环节,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并且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每一次的考核评价都有相关内容,这种职业素质是在任何企业工作都应具备的。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2017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2017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一. 课程基本信息二. 课程详细信息(一)课程简介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主要了解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机器人运动与动力学基本概念、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编程语言、典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的基本组成及特点等内容,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三)21397 5395 厕23014 59E6 姦p\22736 58D0 壐(四)(五)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工业机器人课程应定位于为企业培养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维保的应用型人才。

其前修课程有《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六)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初级工到专家的发展顺序,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单一机器人的操作,到机器人工作站的整体把握。

全部课程都安排在机器人实训室上课,每一个项目都有实践环节,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并且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每一次的考核评价都有相关内容,这种职业素质是在任何企业工作都应具备的。

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根据项目任务通过视频、图像、实训设备等,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在各种场合的应用。

对于机器人的工业应用着重讲解其各种结构形式及应用场合,通过该项目使学生对机器人学科有全面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RT-TOOLBOX2仿真软件完成虚拟机器人的加载和控制。

2017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及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行业、汽车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化工、包装、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工业机器人本体、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智能制造生产线设备的操作、编程、安装、调试、维护、维修、销售和工业机器人相关设备管理等工作,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就业面向岗位与能力要求(一)初始就业岗位、目标就业岗位、拓展岗位和就业范围1.思想品德、人文和身心素质2.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1)基本能力:①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工科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具有宽口径专业应用知识,掌握本专业高级技术人员所涉及的机械工程基础、传感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以及机器人故障诊断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③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综合能力和工程训练,具有本专业所需的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能力外,还应能够胜任现场系统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工作,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2)基本技能①钳工技能:根据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完成平面轮廓工件的加工;(小手捶的制作、插销板制作、标尺的制作、刀口尺的制作)②机加工能力:能够根据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木质阶梯手柄制作、六面体铣削加工)③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取得单片机工程师证。

(循迹机器人设计制作、无人机设计、机械手设计制作)④达到中级维修电工技能操作水平,取得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

2017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9.7

2017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9.7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及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行业、汽车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化工、包装、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工业机器人本体、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智能制造生产线设备的操作、编程、安装、调试、维护、维修、销售和工业机器人相关设备管理等工作,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就业面向岗位与能力要求(一)初始就业岗位、目标就业岗位、拓展岗位和就业范围1.思想品德、人文和身心素质2.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1)基本能力:①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工科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具有宽口径专业应用知识,掌握本专业高级技术人员所涉及的机械工程基础、传感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以及机器人故障诊断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③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综合能力和工程训练,具有本专业所需的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能力外,还应能够胜任现场系统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工作,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2)基本技能①钳工技能:根据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完成平面轮廓工件的加工;(小手捶的制作、插销板制作、标尺的制作、刀口尺的制作)②机加工能力:能够根据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详细完整,内容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2017)

【详细完整,内容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2017)

(二)职业素质要求1.具备良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刻苦钻研、努力创新。

3.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遵守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

(三)资格证书要求1.PLC编程师。

2.工业机器人应用资格证书。

(四)毕业生就业单位部门主要就业单位:包含自动化成套设备中工业机器人作业单元的汽车、机械加工、机械加工、食品、新能源等行业企业。

主要就业部门:生产部、售后服务部、销售部、工艺工程部、质检部或技术开发部。

(五)招生对象及学制1.招生对象:高中、中职毕业生2.学制:全日制三年四、课程设置(一)主要课程介绍本专业教学计划主要由公共课、专业支持必修课、专业核心必修课、专业拓展选修课组成,以下是专业课各课程的学习要求:1.电工电子技术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作用;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了解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能绘制信号的波形图,掌握中级以上装配电工应知理论知识。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外特性;理解各种基本的模拟与数字单元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能定性分析各种常用电子线路并能说明电路中每个元器件的作用;能计算简单电子线路的参数;了解通用集成电路(IC)的性能特点,能画出常用IC应用电路;能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及有关资料并合理选用。

2.机械制图本课程主要讲授投影作图、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能熟练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能徒手绘制较简单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能熟练使用一种计算机绘图软件(如CAD/CAM应用技术)。

3.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通过对企业调研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了以电动机控制为主线的九个学习项目。

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能独立完成分析、设计、安装、调试电气控制系统,不仅培养了学生基本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大类:装备制造大类自动化类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方向:专业代码:560309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历层次:大专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1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60309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2.学 制: 全日制,基本学制3年,学习年限3-6年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创业创新精神,具有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工业机器人设备操作员、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维护与管理员(2)其它就业岗位销售客服工程师、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 2.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①具有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器件、单片机的应用知识; ②具有应用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础知识;③具有PLC 、变频器、触摸屏、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的应用知识; ④具有交流调速技术的应用知识; ⑤具有机械系统绘图与设计的知识;⑥具有计算机接口、工业控制网络和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基础知识; ⑦具有工业机器人原理、操作、编程与调试的知识;⑧具有检修工业机器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故障的相关知识; ⑨具有传感器应用的基本知识; ⑩具有安全用电及救护常识。

(2)方法能力①较强的新知识与新技术学习能力;2②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③技术资料、文献查找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 ④具有制定科学、合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能力; ⑤技术资料阅读、技术文件编制能力; ⑥较强逻辑思维能力。

(3)社会能力①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强的法制观念;②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③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④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⑤较强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 ⑥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2017级)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熟分院二○一七年六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代码560309)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办学层次:普通专科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具备工业机器人及其作业单元的安装、调试、编程、维护、保养、技术服务等综合职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一)职业(岗位)面向1.主要就业岗位:机器人使用企业的编程、操作、维护人员;机器人制造厂家的制造、装配、维修人员;机器人销售公司的销售、培训及其关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人员;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的机器人工装夹具、集成应用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后期维护服务人员。

2.其他就业岗位:先进制造企业的数控加工、机器人操控、人机配合加工等人员。

3.未来发展岗位: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其作业单元作业工艺优化,工业机器人柔性线改造等。

(二)职业资格1.应取得的证书(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2)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证书2.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以下三选一):维修电工高级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机械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机械行业职业资格标准);3.有条件学生可取得的证书: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CAD高级证书。

(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中心);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中级证书。

(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中心);全国工业自动化人才认证(IAAT)培训项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或CAD中级证书。

20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九江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大类:装备制造大类自动化类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方向:专业代码:560309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历层次:大专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学院领导小组成员汪临伟、殷侠、王蓉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小组成员宋耀华、张怡典、倪志莲、严春平、许琪、孙旭日、吴印华执笔人宋耀华校对王蓉专业负责人宋耀华学院负责人汪临伟制订日期2017年6 月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60309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2.学制: 全日制,基本学制3年,学习年限3-6年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创业创新精神,具有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职业面向(1)主要就业岗位工业机器人设备操作员、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维护与管理员(2)其它就业岗位销售客服工程师、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2.培养规格(1)专业能力①具有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器件、单片机的应用知识;②具有应用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础知识;③具有PLC、变频器、触摸屏、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的应用知识;④具有交流调速技术的应用知识;⑤具有机械系统绘图与设计的知识;⑥具有计算机接口、工业控制网络和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基础知识;⑦具有工业机器人原理、操作、编程与调试的知识;⑧具有检修工业机器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故障的相关知识;⑨具有传感器应用的基本知识;⑩具有安全用电及救护常识。

2017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9.7.

2017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9.7.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及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行业、汽车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化工、包装、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工业机器人本体、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智能制造生产线设备的操作、编程、安装、调试、维护、维修、销售和工业机器人相关设备管理等工作,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就业面向岗位与能力要求(一)初始就业岗位、目标就业岗位、拓展岗位和就业范围岗位类型职业能力描述就业范围工业机器人设备操作与维护主要在大型制造企业,如汽车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企业,这些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的生产制作企业生产效率高在焊接喷涂等生产初始岗位现场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或在中机器人产品销售业务员小型机器人应用集成开发类企业;或中小型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企业。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面向拥有机器人集成商、应用目标岗位掌握销售渠道和方法,能妥善地解决售后服务中的各类技术问题商,从事机器人及其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编程、运行维护、及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等。

配合工业生产线制造企业安装调试生产线,解决生产线工作中技术问题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开发、设备设计工业机器人生产研发企业、应用拓展岗位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工业机器商系统方案设计与项目管理等。

人用户自动化问题解决方案(二)人才培养规格1.思想品德、人文和身心素质素质名称学习领域与内涵要求培养途径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做“四有新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思想品德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一个素质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0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新模板)

20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新模板)

20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二、专业代码560309三、学制与学历学制:3年制学历:高等职业教育四、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或三校生五、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和工业机器人销售及服务企业。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包括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保养岗、工业机器人工作站销售服务岗、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安装调试岗、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岗位。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树立职业本位思想,坚持按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设置课程,把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体系之中。

1.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保养与维护有识读机械图样和电气原理图的能力;具有电工电子技术,液压气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示教操作技能和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日常维护保养的能力。

2.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与调试有识读机械图样和电气原理图的能力;具有电工电子技术,液压气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编程和应用操作的能力。

3.工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有识读机械图样和电气原理图的能力;具有电工电子技术,液压气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编程和应用操作以及利用离线编程仿真软件进行系统集成的能力。

4.工业机器人工作站销售服务岗能读懂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技术说明书;具有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基本知识;具备良好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素质、能力结构1.知识结构(1)机械产品的测绘与识图,公差与配合,AutoCAD软件的使用;(2)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热处理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3)机械传动、电子电路、气动、液压、传感器、电机驱动与PLC运动控制等知识;(4)机械零部件的拆装、机械结构原理、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组装与调试;(5)设备安装知识、设备调试与维修知识;(6)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常用工具、检具和技术资料的选择与使用;(7)电机、变压器、电气控制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及运行特性;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础知识;新型电机、电器及电器控制设备的分析、调试、维护方法;(8)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调试方法。

20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案九江职业技术学院2017 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大类:专业名称:专业方向: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历层次:修业年限:装备制造大类自动化类工业机器人技术560309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大专全日制三年学院领导小组成员汪临伟、殷侠、王蓉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宋耀华、张怡典、倪志莲、严春平、许琪、孙旭日、小组成员吴印华执笔人宋耀华校对王蓉专业负责人宋耀华学院负责人汪临伟制订日期2017 年 6 月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560309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 : 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2.学制: 全日制,基本学制3 年,学习年限 3-6 年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创业创新精神,具有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职业面向(1)主要就业岗位工业机器人设备操作员、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维护与管理员(2)其它就业岗位销售客服工程师、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2.培养规格(1)专业能力①具有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器件、单片机的应用知识;②具有应用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础知识;③具有 PLC、变频器、触摸屏、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的应用知识;④具有交流调速技术的应用知识;⑤具有机械系统绘图与设计的知识;⑥具有计算机接口、工业控制网络和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基础知识;⑦具有工业机器人原理、操作、编程与调试的知识;⑧具有检修工业机器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故障的相关知识;⑨具有传感器应用的基本知识;⑩具有安全用电及救护常识。

(2)方法能力①较强的新知识与新技术学习能力;1案②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③技术资料、文献查找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 ; ④具有制定科学、合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能力 ;⑤技术资料阅读、技术文件编制能力 ; ⑥较强逻辑思维能力。

2017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9.7

2017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9.7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及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行业、汽车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化工、包装、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工业机器人本体、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智能制造生产线设备的操作、编程、安装、调试、维护、维修、销售和工业机器人相关设备管理等工作,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就业面向岗位与能力要求(一)初始就业岗位、目标就业岗位、拓展岗位和就业范围1.思想品德、人文和身心素质2.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1)基本能力:①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工科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具有宽口径专业应用知识,掌握本专业高级技术人员所涉及的机械工程基础、传感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以及机器人故障诊断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③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综合能力和工程训练,具有本专业所需的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能力外,还应能够胜任现场系统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工作,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2)基本技能①钳工技能:根据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完成平面轮廓工件的加工;(小手捶的制作、插销板制作、标尺的制作、刀口尺的制作)②机加工能力:能够根据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工业机器人课程应定位于为企业培养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维保的应用型人才。

其前修课程有《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初级工到专家的发展顺序,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单一机器人的操作,到机器人工作站的整体把握。

全部课程都安排在机器人实训室上课,每一个项目都有实践环节,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并且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每一次的考核评价都有相关内容,这种职业素质是在任何企业工作都应具备的。

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根据项目任务通过视频、图像、实训设备等,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在各种场合的应用。

对于机器人的工业应用着重讲解其各种结构形式及应用场合,通过该项目使学生对机器人学科有全面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RT-TOOLBOX2仿真软件完成虚拟机器人的加载和控制。

(四)课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
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的完整认识;
(2)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3)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与关节插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4)掌握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操作方法;
(5)掌握机器人语言的基本程序命令和编程方法;
(6)熟悉工业机器人的自动线安装与调试、维护技术;
(7)熟悉喷漆、涂胶、焊接、装配和包装等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自动线;
2.能力目标
(1)能够准确理解机器人本体的基本构成和运动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2)学会正确操作工业机器人,能独立或小组协作完成规定的实验与实训;
(3)具备识图和仪器仪表使用的基础能力;
(4)会观察和分析实验与实训现象,编制、调试、运行程序,熟练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
(5)会查阅相关手册和产品使用说明书,正确阅读和分析实际应用程序;
(6)能在自动线生产现场基本正确完成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程序编制或调试任务;
(7)能在自动线生产现场基本正确完成工业机器人安装与维护任务;
(8)能对工业机器人出现的故障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

3. 素质目标
(1)具备搜集相关技术资料,尽快熟悉新接触设备和新工作场景的能力;
(2)建立仿真实训室,通过仿真熟悉相关知识、技能,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3)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工业机器人相关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

(八)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的训练,掌握好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讲评等各个教学环节。

贯彻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在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勤学苦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3)在技能训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爱护工具和设备的习惯。

(4)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工业机器人安全操作规程。

(5)在技能训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渗入企业的6S管理理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评价方法
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加强日常实训过程环节的考核,结合期末综合考试完成情况,从总体上评定学生的成绩。

(1)重视学生平时的表现,课题完成情况、安全文明生产情况等对学生进
行综合评定。

(2)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

(3)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综合技能实训操作,编程实训与知识应用考核,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得分,最后综合,折合分为100分。

(4)课程总成绩为100分,配分为:期末综合考核为50分,项目完成情况为30分,实训报告为10分,过程表现为10分。

(5)本课程按百分制考核,60分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

3.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安排必修和选修内容。

教材内容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知识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1)以项目(课题)为中心,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可以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项目(课题),按项目(课题)编写教材。

(2)不依据某种教材组织教学,鼓励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设计。

(3)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教学思路,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来驱动,通过实际案例、情境模拟、资讯单、实施单、检查单、评价单等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根据工业机器人工作过程的工作顺序和所需相应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任务中感受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4)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开放性和专业定向性,应避免把专业能力理解为
纯粹的技能操作,应该注重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兼顾,同时要具有前瞻性,把握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及时补充进教材中。

(5)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材编排要求取材新颖,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点,内容表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

(九)九、附录
1.常用术语解释
1.自由度:描述物体运动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手指的开合以及手指关节的自由度一般不包括在内。

2.工作空间:机器人手腕参考点或末端操作器安装点所能到达的所有空间区域,一般不包括末端操作器本身所能到达的区域。

3.工作速度:指机器人各个方向的移动速度或转动速度。

4.承载能力:机器人在工作范围内的任何位姿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质量。

5.重复性:机器人重复到达某一目标位置的差异程度。

6.定位精度:机器人末端参考点实际到达的位置与所需要到达的理想位置的差距。

7.示教器:进行机器人的手动操纵、程序编写、参数设置以及监控用的手持装置。

8.机器人线性运动:安装在机器人第六轴法兰盘上的工具在空间中做线性运动。

9.人机交互系统:使操作人员参与机器人控制并与机器人进行联系的装置。

2. 常用专业英语单词
Industrial robot:工业机器人
Teaching apparatus :示教器
Coordinate system :坐标系
Sensor:传感器
Interface:接口
Module:模块
Automation:自动化
Field:现场
Bus:总线
Function:功能
Input:输入
Output:输出
Controller:控制器
Automation: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