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各课课内外阅读专项练习(六文段 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②母亲很勤快。
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
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都还记忆犹新。
③母亲除了种菜还大搞养殖,圈里养着十多头猪,猪菜的事情分配给她的孩子们,柴火的事情她亲自带领孩子们去山上,在她锋利的斧头下,不一会儿工夫就能满载而归。
我总是不能忘记我们以弱小的肩膀背起不堪重负的担子,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母亲巴不得一次就把山背到家里。
每当我发出怨言与抗母亲就会骂我偷懒,并立刻举出我的小伙伴们谁比我小但背得比我还多的例子。
④在母亲的辛劳付出之下,一个家过得红红火火,这让她在家里的地位显得至高无上。
⑤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来不肯松懈的,总是严厉地要求她的每一个孩子。
常常是我们在外犯了错,劈头就会挨一顿棍棒,等父亲回来也许还会第二次挨打。
我们家的正门背后竖着一根根细细的棍那是她的家法。
它们侵略过母亲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一棍棍抽下去,先是白白的一道道的痕迹,后已分不清痕迹间的距离。
她永远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遵行“小树不剪不成材”的成长规律。
⑥母亲给我的爱总是很坚硬,她除了不断地要求与责备,就是严厉。
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六岁就被送去五里外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
她喜欢关心考试的结果。
每一次我考得九十分以上,她总是要怀疑我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文意,请理解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3分)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好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第4课孙权劝学一、全文讲解篇◆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03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尴.尬(gān)愧怍.(zuò)震悚.(sǒng)骷.髅(gū)B.诘.问(jí)憎.恶(zēng)疮.疤(chāng)絮.说(xù)C.烟瘾.(yǐn)惧惮.(dàn)取缔.(tì)烦躁.(zào)D.半晌.(shǎng)滞.笨(zhì)眼翳.(yì)霹雳.(l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塌败和蔼噩耗不能自己B.烦躁尴尬呵斥微不足道C.取谛交卸焦灼大庭广众D.渴幕赋闲狼藉情有可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部编版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56分)1.下面句子中的“多少”到底强调多还是少?请说说你的理解。
(12分)(1)冬天,能穿多少就穿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秋以来,北京的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碗汤,你多少喝一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6分)(1)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 )的宇宙飞船。
A.“水手9号” B.“海盗号”(2)( )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A.故宫 B.太和殿3.请选择恰当的材料。
(18分)(1)A.做竹节人 B.玩竹节人C.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抓住,竹节人被没收D.找竹节人,发现老师在玩被没收的竹节人E.见老师玩得那么投入,我们笑着溜走了①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②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2)A.故宫博物院简介 B.修太和殿C.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D.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①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②给家人介绍故宫的重要景点,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3)《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中,说明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有( )(多选)(3分)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7分)1.默写。
(10分)诗言志,文抒怀。
幽居孤寂时,赏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感受明月陪伴的情趣。
离家在外时,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抒发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置身“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画面,寄托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伤春郁闷时,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草木争芳斗艳,感叹时光易逝;颓废萎靡时,回想《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勇赴战场、身经百战,感慨人怎能不实现自己的价值?2.人们常以“花”来比喻女子,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了“遇见花样女子”的主题探究活动。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
(13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疮.()ào()然倔.()强(2)下列词语与“而她自己呢”中“而”词性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最美B.但是C.把D.依然(3)请根据文段内容,填写表格。
(3分)(4)阅读了三个文段,小语想到了两句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你觉得用它来形容文段中的哪位女子最合适?请结合人物经历说说理由。
(5分)3.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五项管理”中的学生体质管理,光明中学决定开展“校外锻炼一小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4分)(1)下面是校团委拟写的一份倡议书,请按提示修改。
(6分)倡议书各位家长:【甲】为切实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升学生的体质,我校决定开展“校外锻炼一小时”活动,特面向全体家长发出如下倡议:1.重视体育锻炼,达成教育共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课内文段阅读专项练习1(含解答)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课内文段阅读专项练习1(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4分)A.解释说明B.声音的延长C.语气的转折D.语意的转变2.《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 ),曲作者是( )。
(4分)A.贝多芬B.聂耳C.纪伯伦D.田汉3.“这战斗的声音”指的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当中国人民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喜讯后,会是怎样的表现?请你写一段话。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15分)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各课生字词同步练习思考探究解析课外阅读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生字生词】修润:修改,润色。
v生疏:shū不熟悉。
v商酌:zhuó商量斟酌。
v恳切:诚恳殷切。
v譬如:pì比如。
v朦胧:méng lóng含糊。
v累赘:lèi zhuì多余。
v别扭:bièniu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v拖沓:tuō tà形容做事拖拉。
v妥帖:tuǒ tiē合适。
v诲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v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v颠沛流离:diān pèi liú lí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以身作则:yǐ shēn zuò zé则:准则,榜样。
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同步练习】13.叶圣陶先生二三基础导练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A. 确凿 (záo) 哺育(fǔ)喧嚣一拍既合B. 炽痛(zhì)重荷(hè)磐石无遐及此C. 亘古 (gèng) 污秽 (huì) 仰幕锋芒毕露D. 斑斓(lán)胡骑 (jì) 幽寂迥乎不同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 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C.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附答案)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她过去确实疯疯癫癫——当她第一次来这儿时,”负责人说,“她丈夫死了,也没孩子相伴,她很孤独。我建议她祈祷以求内心的平和,她便这么做了。
“几个月之后,一位护理员教会了她怎样编织。接下去,在6个月内,她不停地为每个人织袜子。圣诞节期间她卖掉了价值超过1000美元的袜子、毛线衫和毯子。
“她甚至作为志愿者到附近小学去教编织课。她成了这一带最有名气的人。”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上帝住在一个老妇人的篮子里
我在中学读书的日子距今已有好多好多年了,但当时所做的一次作业却永远留在我脑海深处。那回,我们班被布置去写写某个70岁以上的人,为此,我决定去拜访一家护理院。
我先到办公室,解释了我的任务,那儿的负责人告诉我可到6号房去。
透过敞开的门我看到,这间屋子里有一张床、一把椅子,墙上还挂着一幅画,画上是一枝玫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坐在椅子里,正专心地编织着什么。
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20.第④-⑥段详细回忆了有关钱瑗的三件事情,仿照所给示例,概括钱瑗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④_______——⑤_______——⑥学问高深
21.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第⑫段在文中的作用。
22.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我们在学过的课文里也能看到他们家生活的点滴。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杨绛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后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薄烟(bò)粗犷(kuàng)贮蓄(zhù)咄咄逼人(duō)B.侍弄(shì)菡萏(dàn)霎时(shà)人声鼎沸(dǐng)C.确凿(záo)蝉蜕(tì)宿儒(sù)花团锦簇(cù)D.热忱(chén)晕眩(xuàn)抽噎(yē)拈轻怕重(zhān)2. 下列对课文《老山界》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联系不大。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这句话有一定的讽刺效果,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的一些下层官兵不愿意充当炮灰、希望抗日的心愿。
3. 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B.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C.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4. 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B.全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C.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败的关键。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Ⅱ》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附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絮.说(xù) 粗拙.(zhuó) 震悚.(s ǒng) 诘.问(jié) B .涎.水(xián) 蹒.跚(mán) 荒僻.(pì) 愧怍.(zuò) C .尴尬.(gà) 晌.午(sh ǎng) 哀悼.(dào) 头颅.(lú) D .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 ǎ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霹雳 烦琐 肿胀 微不足到 B .书斋 取谛 镶嵌 大庭广众 C .糟糕 烦燥 醒悟 自言自语 D .微颔 酌油 厚道 言外之意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 .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C .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 .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3分)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有答案)
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一、课内文段阅读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⑪“早埋了。
”⑫“呀,他什么时候……”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⑭我没再多问。
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絮.说(xù)粗拙.(zhuó)震悚.(sǒng)诘.问(jié)B.涎.水(xián)蹒.跚(mán)荒僻.(pì)愧怍.(zuò)C.尴尬.(gà)晌.午(shǎng)哀悼.(dào)头颅.(lú)D.滞.笨(zhì)惶.急(huáng)憎.恶(zèng)门槛.(kǎn)【答案】C【解析】A项“拙”应读zhuō,B项“蹒”应读pán,D项“憎”应读zē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霹雳烦琐肿胀微不足到B.书斋取谛镶嵌大庭广众C.糟糕烦燥醒悟自言自语D.微颔酌油厚道言外之意【答案】D【解析】A项“微不足到”应为“微不足道”,B项“取谛”应为“取缔”,C项“烦燥”应为“烦躁”。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答案】C【解析】“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在此处不恰当。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积累·感知】一.给加点字注音哽住___诧异___惩罚___督学___祈祷___郝叟___气氛___干脆___二.多音字注音组词()___()___()___()___散()___帖()___宁()___强()___()___()___三.形似字注音组词晴()____喊()____悄()____赚()____倩()____减()____峭()____谦()____靓()____缄()____俏()____嫌()____四.课文内容填空1.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____讲解过。
2.个个都那么____,教室里那么____!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3.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____,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4.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____,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小说插入对镇上人物的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3.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4.说说小说是怎样安排情节的?【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角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呀,”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给文中带点字注音祈____哽____2.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钟响了,意味着什么?4.“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5.选文有一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
6.韩麦尔“脸色惨白”的原因是什么?7.“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8.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9.作者反复写钟声,用意何在?10.“散学了——你们走吧。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段阅读题及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段阅读题及答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完成练习。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②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③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ò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iè而不舍()shuò果()2、概括本段叙述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3、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
请从所给的三个个画线句中选出一句进行欣赏,说说它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1、锲硕 2、闻一多潜心钻研写成《唐诗杂论》 3、不是“不动”,而是在“动”,在废寝忘食地“动”,用灯火“漂白了四壁”动。
这个“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
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4、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了他那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②、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刻苦的精神!③、“它”指深夜灯火。
【七】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梳理及答案
【七】⼈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语⽂第三单元梳理及答案第三单元梳理⼀、课⽂内容梳理本单元课⽂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
鲁迅先⽣的《阿长与〈⼭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个粗⼈,然⽽质朴、善良、热⼼。
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真挚的怀念。
杨绛的《⽼王》写⾃⼰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亲为盖新屋⽽拼命苦⼲的⼀⽣,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不懈努⼒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彩。
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则写事明理的寓⾔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巧”“实践出真知”“⼈外有⼈”的道理。
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达⾄熟能⽣巧之境。
⼆、单元字词汇总9.阿长与《⼭海经》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jié问:追问,责问。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kě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急⼜响的雷,这⾥指作者受到了极⼤的震撼。
孤gū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shǐ:假如,如果。
惧jù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如⼟⾊:脸⾊跟⼟的颜⾊⼀样,没有⾎⾊。
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喻对⼈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
掳lǔ:俘获,抓获。
莫名其妙:没有⼈能说出其中的奥秘。
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不明⽩。
名,说出。
10.⽼王攥zuàn:⽤⼿抓住或抓稳。
翳yì:眼⾓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h uáng恐kǒng:惶惧,惊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各课课内外阅读专项练习一、《阿长与山海经》课内文段阅读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⑧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是:4、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二、《阿长与山海经》课外类文阅读外婆的世界李娟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
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
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
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
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
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
”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⑤除此之外,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
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
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
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
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
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
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
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
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
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
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
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
于是她便做上记号。
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恼火。
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
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
她破口大骂。
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
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
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
我抹着眼泪下楼。
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
--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
如蚕茧中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
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
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
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
想尽一切办法回。
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
终于痛哭出声……(选自《文汇报》2017年4月19日,有删改)5.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②将句子画线的内容改成“这里有各种颜色的鱼……”好不好?为什么?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7.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条,目的有什么不同?8.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9发挥想象,在文章结尾加上一段“我”对外婆的真情告白。
(不少于40字)三、《老王》课内文段阅读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3),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1.“十个还是二十个”说明鸡蛋的个数并不难数,但作者为什么说“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12.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品质?四、《老王》课外文段阅读人生没有永远杨绛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
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
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瑗瑗头最大,钟书最小。
”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
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我又变为最大的。
钟书是我们的老师。
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
他可高大了。
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②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
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
”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
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
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
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
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
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
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
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
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
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她两个指头,和钟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钟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
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
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
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
那位专家不服。
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
”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
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
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对钱瑗说:“Yuan,you worked me hard”,但是他承认“得益不浅”。
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
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⑪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
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⑫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