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创作教学实践与
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记录(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本节课以小学三年级《小星星》这首歌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星星》的演唱技巧,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合唱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教师播放《小星星》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名字,了解歌曲的背景。
2. 歌曲学习(1)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星星》的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2)发声练习教师教授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气息演唱,提高演唱效果。
(3)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为演唱做准备。
3. 歌曲演唱(1)个人演唱教师请个别学生上台演唱,其他学生认真聆听,找出演唱中的优点和不足。
(2)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歌曲的和谐美。
在合唱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声音的统一,及时纠正错误。
4.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上得到提高。
3.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在合唱练习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演唱效果良好。
课后,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课后继续学习。
音乐教育实习总结范文5篇
音乐教育实习总结范文5篇篇1一、实习背景与目的本次实习旨在将所学的音乐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实际教学体验,提高教学技能,深入了解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并为将来的教育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实习期间,我担任音乐课程助教,主要负责协助老师进行教学工作,同时独立承担部分课程任务。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教学辅助工作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协助指导老师开展教学工作。
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等环节。
我积极学习不同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同时,我还负责制作课件、管理教学资料,确保教学质量。
2. 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方面,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通过歌曲演唱、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课外活动组织除了课堂教学,我还积极参与组织各类音乐课外活动。
如校园音乐会、合唱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4. 教研学习与交流实习期间,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们交流教学经验。
通过学习和交流,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策略。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教学技能提升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断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2. 理解与尊重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授音乐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途径。
通过实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3. 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实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个性化教学、多元化评价等。
这些理念使我认识到,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了许多教学任务。
这不仅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还使我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
实践-人音版《创作》教案
实践-人音版《创作》教案教学背景《创作》是一门面向大学本科生的选修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技巧,掌握作曲方法和技巧,培养创作能力和音乐创新意识。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深化,创作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教案是基于人音学院创作教师的经验总结,结合当前音乐创作教育的发展,设计出的一套教学活动方案。
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目的:1.理解音乐创作的概念;2.熟悉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和要素;3.掌握基本的作曲方法和技巧;4.培养音乐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学习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技能;2.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作曲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3.学生能够完成一首原创的音乐作品;4.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索深入的音乐创作领域。
教学内容第一节音乐创作的概念和特点课程目的:1.了解音乐创作的定义和范畴;2.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特点和形式;3.培养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内容:1.音乐创作的定义和范畴;2.音乐创作的特点和形式;3.例举并分析著名音乐作品的特点、方法和手法。
教学方式:1.讲授法;2.课堂讨论。
教学媒体:1.PowerPoint幻灯片;2.录音/视频素材。
第二节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和要素课程目的:1.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和要素;2.熟悉音乐表达的基本手法和技巧;3.培养对音乐素材和音乐素材处理的理解和认识。
课程内容:1.音乐素材和音乐素材处理的基本概念;2.音乐形式和结构的基本知识;3.音乐节奏和和声的基本要素。
教学方式:1.讲授法;2.听音识谱和分析;3.作曲技巧实践。
教学媒体:1.PowerPoint幻灯片;2.录音/视频素材;3.作曲软件。
第三节基本的作曲方法和技巧课程目的:1.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熟悉和运用不同的作曲方法和技巧;3.培养创作思维和实践。
课程内容:1.不同的作曲方法和技巧;2.音乐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和心理暗示;3.创作实践中的问题和技巧。
教学方式:1.介绍和演示;2.讨论和实践。
实践与创造-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实践与创造-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2.掌握简单的节奏,音高及音程。
3.理解音乐节奏与身体的协调关系。
4.通过音乐创作,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人音乐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2.节奏、音高及音程的掌握。
3.音乐创作。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 人音乐的表现形式1.1课堂活动1•听乐曲。
引导学生聆听具有篮球运动员跳跃动作的乐曲。
分析篮球运动员跳跃的形态,并设计相应的肢体动作。
1.2 课堂活动2•进行肢体动作和唱和练习。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设计出独特的肢体动作并结合唱和。
帮助他们理解人音乐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第二课:音乐节奏的掌握2.1 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认识音乐节奏的概念。
学生使用拍子敲击节奏。
使用“三根棍”来教授复合节奏。
2.2 课堂活动2•使用身体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节奏与身体的协调关系。
例如,教师会示范一些身体动作,学生要跟随着这些动作,然后尝试在正确的节拍上进行模仿。
第三课:音高与音程的掌握3.1 课堂活动1•聆听高音与低音的乐曲。
学生发现音乐中最高的音和最低的音,并用吉他或者键盘演奏这些音。
3.2 课堂活动2•让学生模仿和练习音程,并进行唱和。
教师可以使用吹口琴或者一个调谐器来展示如何形成音程。
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音程,进行唱和练习。
第四课:音乐创作4.1 课堂活动1•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进行音乐创作。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选择不同的音符、不同的音高和节奏,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编排。
4.2 课堂活动2•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创作进行表演,全班学生进行针对这些创作的讨论和提问。
这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创造力,并锻炼他们的出色表现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人音乐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掌握简单的节奏、音高以及音程,并能进行音乐创作,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不过,授课老师应当注意到每个学生所掌握的技术水平不同,要根据整体情况和个别差异,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践-人音版《创作》教案
实践-人音版《创作》教案一、课程背景现代音乐创作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我国音乐教育对于音乐创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体现出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的重视。
因此,在人音课程中增加创作活动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
二、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音乐创作的相关概念、技巧及方法;2.通过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3.通过教学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建立起对现代音乐创作的积极态度和兴趣。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 理论学习介绍现代音乐创作的相关概念、技巧和方法,通过分析现代音乐作品的特点和构成形式,了解创作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培养创作思想。
2. 创作实践带领学生一起制作音乐作品,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创作理论的理解,同时也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创作能力。
3. 作品展示通过作品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和分享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理论学习阶段1.1 基本概念:介绍现代音乐创作的相关概念,包括: - 音乐创作的定义; - 现代音乐创作的特点; - 作品类型的分类。
1.2 基本组成部分:简要介绍作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 节奏、旋律、和弦和歌词等。
1.3 创作理论:介绍现代音乐创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 - 摆脱传统模式; - 发现创造的过程; - 音乐的配器和编排; - 录音技术的运用; - etc.2. 创作实践阶段2.1 行动计划: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列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 设立创作目标; - 建立创作流程; - 设置时间和截止日期; - 分配任务和角色。
2.2 实践操作:具体操作步骤: - 明确创作主题; - 收集灵感和素材; - 确定创作方向; - 创作具体内容; - 完善细节; -等。
3. 完成作品展示3.1 展示方式:展示作品: - 音频播放 - 视频演示 - 现场演出3.2 意见交流:展示后,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互相交流意见和心得,反馈创作经历,寻找现有创作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
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总结与展望
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总结与展望引言:音乐教育一直以来被视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无论是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还是教学成果方面,我们都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本文将总结音乐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音乐教育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协作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促进人际交流与文化交融音乐是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促进人际交流与文化交融。
二、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总结1. 教学方法创新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资源丰富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音乐软件、音乐APP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便捷的学习资源,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3. 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自信心。
三、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成果展望1. 强化创造性思维培养未来的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音乐创作和表演,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 推动教育科技与音乐教育融合将教育科技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开发更多互动性强、个性化的音乐教育软件和平台,提供更多个性化学习途径。
3. 拓宽合作交流渠道加强学校与音乐机构、音乐家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音乐学习资源和发展平台。
结语: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的成果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学生的努力。
未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教学也将不断创新与进步。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音乐教育将在未来达到更高的成就,为培养出更多具有丰富情感和卓越才能的艺术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音乐教学实践情况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表达、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音乐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本文通过对音乐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探讨当前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二、音乐教学实践现状1.音乐课程设置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设置基本遵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唱歌、器乐、舞蹈、音乐欣赏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音乐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课程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单一等。
2.教师教学水平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实践的主体,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当前,我国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部分教师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
3.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问题。
4.教学评价体系音乐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学校音乐课程课时不足,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展开。
同时,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2.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专业知识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参与度低,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这可能与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因素有关。
4.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评价结果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缺乏有效的反馈作用。
四、改进策略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设置音乐课程课时,确保教学内容全面。
同时,丰富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音乐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音乐教学实践课教案模板(3篇)
第1篇课程名称:音乐教学实践课课程目标:1. 通过实践课,提高学生对音乐教学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精神。
教学对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音乐教室教学工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设备、教材、教具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短介绍音乐教学实践课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音乐教学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兴趣。
二、理论学习1. 讲解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
2. 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音乐特点和发展需求。
3. 介绍音乐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优秀音乐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和体会。
四、实践环节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音乐教学活动,如:歌曲教学、节奏训练、音乐欣赏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实践活动。
2. 教师提出实践要求,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等。
3. 学生根据要求,进行音乐教学实践。
三、展示与评价1. 各组轮流展示自己的教学实践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拓展与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提出指导性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音乐教学实践记录(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我们学校特开设了音乐课程。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以下是我对近期音乐教学实践的一些记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阶、节奏、旋律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音阶教学(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旋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音阶的概念、构成和基本规律。
(3)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音阶练习。
(4)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提高音准。
(5)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2. 第二课时:节奏教学(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音阶知识。
(2)讲解节奏的概念、构成和基本规律。
(3)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各种节奏型。
(4)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提高节奏感。
(5)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 第三课时:旋律教学(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节奏知识。
(2)讲解旋律的概念、构成和基本规律。
(3)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旋律,让学生感受旋律的魅力。
(4)引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潜能。
(5)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4. 第四课时:音乐欣赏教学(1)播放一段经典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讲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4)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采用了导入、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学习。
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案例以某中学音乐课堂为例,探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弦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阶、节奏、和弦等。
2. 音乐欣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3. 音乐创作:歌曲创作、器乐创作等。
4. 音乐实践活动:合唱、乐队、舞蹈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和感受。
2. 新课导入(1)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弦等。
(2)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3. 音乐欣赏(1)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4. 音乐创作(1)讲解歌曲创作的基本步骤。
(2)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5. 音乐实践活动(1)组织合唱、乐队、舞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6.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3. 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六、案例分析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互动、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以下是对本案例的分析:1.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涵盖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音乐创作和音乐实践活动等方面。
音乐教师教育实习总结(精选5篇)
音乐教师教育实习总结音乐教师教育实习总结(精选5篇)艰苦的实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总结一下,写一份实习总结吧。
但很多人说起写实习总结都是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教师教育实习总结(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教师教育实习总结1从20xx年2月28日来到大名至诚顶岗实习,将近一个学期的从教生涯让我淋漓尽致地体会了一番教师的生活,真正的体验了教书育人的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不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履行着自己作为人民教师的职责,从各方面都得到进步。
(一)教学工作方面顶岗实习最重要的事就是从事教学工作。
岗前培训中我每天努力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也积极参加指导老师的听评课,为真正站上讲台打下了基础。
在实习期间,我讲课由生硬紧张过度到平和自然,能较好地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根据新的教学课程改革,把握教学大纲,熟悉掌握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意启发性和学生动态,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流畅,板书清楚规整,讲授比较准确生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思想生活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我主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课上严格要求学生,课下亲切关爱学生。
只要自己在教师岗位上呆一天,就守住自己的那份责任,将教书育人的事业进行到底。
通过实习之路,我逐渐变得成熟,懂得了包容和理解,和善亲切待人,积极认真处事。
在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顶岗实习纪律作风方面顶岗实习是师范生完成由学生向老师转变的重要环节,是师范教育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形式。
在此阶段,实习生具有双重身份。
对中学生而言,我们是为人师表的老师,所以应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对带队老师和指导教师来说,我们是师范教育最后阶段的学生,因此我们在实习期间更要遵守纪律。
我坚持按时出勤,为人师表,尽职尽责。
既严格遵守顶岗办的各项规章制度,又遵守实习学校的条令条例。
音乐课教学实践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课教学旨在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教学实践设计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旨在通过一系列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2)掌握简单的音乐欣赏方法,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音乐;(3)学会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如编曲、填词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集体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要素的认识2. 音乐欣赏方法3. 音乐表演技巧4. 音乐创作实践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音乐基本要素的认识1. 教师通过PPT展示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的认识。
(三)音乐欣赏方法1. 教师播放一首经典歌曲,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特点;2. 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欣赏方法进行分析;3.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成果,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音乐表演技巧1. 教师讲解简单的音乐表演技巧,如姿势、表情、动作等;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进行表演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探讨(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探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新课标音乐教学理念1. 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应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2. 人本主义理念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综合实践理念新课标强调音乐教学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策略1. 优化课程内容(1)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2)丰富音乐作品,涵盖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关注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在各领域的应用。
2. 创新教学方法(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施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强化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演奏、音乐剧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开展音乐课外活动,如音乐沙龙、音乐讲座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3)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注重评价机制(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
(2)建立学生音乐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依据。
(3)加强教师评价,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中学音乐教师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开展了一堂以“音乐与生活”为主题的课堂教学。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与生活相关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音乐课教学实践及效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创造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音乐课教学实践及效果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音乐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音乐课教学实践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首先,教师应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合理布置教室,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作品,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环境中。
2. 注重音乐基础知识教学音乐基础知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鉴赏等方面的教学。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强化音乐技能训练音乐技能是音乐学习的核心,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声乐、器乐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通过课堂练习、课外辅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
4. 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音乐活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
如:合唱比赛、器乐比赛、音乐剧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5. 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音乐兴趣和特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音乐课教学效果1.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音乐课教学,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他们在音乐鉴赏、音乐理论、音乐技能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了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课教学使学生接触到各种音乐作品,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音乐课教学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音乐课教学中,合唱、器乐合奏等活动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音乐教学实践探索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还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本文从音乐教学实践的角度,对音乐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形成了一份实践探索报告。
二、音乐教学实践探索1.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1)利用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图片、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例如,在教学《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播放黄河流域的风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的主题。
(2)开展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奏、舞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小小少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在合唱中体验音乐的美感。
2. 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1)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识谱是音乐学习的基础。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①运用趣味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识谱。
②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掌握识谱技巧。
③组织学生进行识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演奏技巧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①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如音阶、琶音、八度音程等。
②引导学生进行乐曲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③组织学生进行演奏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强化音乐欣赏教育(1)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①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
小学音乐教案设计与实践
小学音乐教案设计与实践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通过音乐活动来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锻炼儿童的感官和智力,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音乐教学需要进行科学设计和实践,以促进儿童的良好发展。
一、音乐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音乐教学目标是学生的主要目标,正确的目标可以创造出成功和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渐渐感受音乐魅力。
音乐教案设计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识谱、节奏、音高等基础知识。
(2)艺术欣赏: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各种音乐风格的魅力。
(3)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和唱歌技巧,培养学生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4)创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内容音乐教育内容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及时调整设计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器乐演奏:介绍一些常见器乐,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演奏训练。
(2)唱歌表演:学习一些常见歌曲,如童谣、民歌、流行歌曲等,并进行唱歌表演训练。
(3)舞蹈编排: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编排。
(4)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歌曲、制定节奏等。
3.教学方法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答案来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热情。
(2)体验式教学法:利用身体感受和情感表达来让学生真正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互动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4)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强音乐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二、音乐教学实践1.音乐教材选用音乐教育教材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渠道,正确的教材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支撑。
在选择音乐教材时,应该充分考虑教材的内容是否合理、适合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
实践与创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实践与创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本教案是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学生的实践与创造来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第一单元: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授课目标1.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2.掌握运用音乐元素传达情感的方法;3.锻炼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4.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音乐语言中的情感表达;2.音乐元素对情感的影响;3.音乐创意和表达;4.音乐欣赏与分析。
教学活动1.列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听取并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评价;2.给定一段音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节奏、旋律、和声、形式等元素对情感表达的影响;3.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表达某种情感的音乐作品并分享;4.音乐欣赏课堂活动,让学生辨认不同音乐类型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各种元素的运用。
第二单元:探究音乐与社会授课目标1.了解音乐与社会的关系;2.推广音乐文化,加深音乐教育的影响;3.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1.音乐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音乐和文化的融合;3.音乐社交的实践;4.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活动1.学生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人,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汇报;2.学生自由创编一首音乐、编排一段舞蹈;3.学生派出代表进行社区音乐活动,如演唱会等;4.学生学习各种音乐表演技巧,如人声演唱技巧、乐器演奏技巧等。
第三单元:异域音乐文化体验授课目标1.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文化;2.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4.培养多元文化思维。
教学内容1.音乐的地域文化;2.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特色;3.音乐与文化传统的呈现;4.明确文化体验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调研,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文化;2.学生进行音乐文化展示,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色;3.学生学习原始民族音乐技巧和表现形式;4.课堂上进行异域音乐鉴赏和交流。
结语以上是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的三个单元教案,希望能为学生的音乐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音乐创作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课程背景音乐创作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理解、表达和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音乐创作实践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2. 课程目标(1)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方法;(2)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音乐作品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音乐创作基础理论1.1 音乐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等)1.2 音乐形式(歌曲、器乐、合唱、舞蹈音乐等)1.3 音乐风格(古典、浪漫、现代、民族等)(2)音乐创作技巧2.1 创作构思与素材积累2.2 旋律创作2.3 和声与配器2.4 结构与布局(3)音乐创作实践3.1 创作实践案例分析3.2 学生创作实践3.3 作品修改与完善2. 教学安排(1)教学进度:本课程共计32学时,分为16周,每周2学时。
(2)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作品点评等多种教学方法。
(3)教学评价:平时成绩(40%)、期中考核(30%)、期末考核(30%)。
三、教学实施与评价1. 教学实施(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方法。
(2)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包括旋律、和声、配器等方面的训练。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创作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作品点评:邀请专业教师或同行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创作水平。
2. 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组讨论等方面。
(2)期中考核:以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
(3)期末考核:以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
音乐课教学设计创意实践(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音乐课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本设计提出了一种创意实践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课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阶段音乐课,适合四至六年级学生。
四、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音乐基础知识:音符、节奏、旋律、和弦等。
(2)音乐作品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
(3)音乐创作:学生自编歌曲、音乐剧等。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游戏教学法:利用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技能。
(3)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音乐基础知识教学1)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音符、节奏、旋律、和弦等音乐基础知识。
2)教师示范,学生跟唱、跟奏,巩固所学知识。
(3)音乐作品欣赏1)播放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讲解作品背景、创作手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4)音乐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自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学生分组,合作创作音乐剧,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5)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作品欣赏、音乐创作等作业完成情况。
实践与创造-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实践与创造-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学习中外音乐节令,掌握在不同节令时所需的音乐表演技巧;2.学习唱歌和快速吟唱节拍音符,提高音乐感知能力;3.学习并尝试使用数字谱写作简单曲子;4.了解和学习不同音乐形式的合奏。
情感態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音乐,加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跨文化意识;2.学习乐器演奏技能,增进乐器演奏者之间的合作和协调;3.实践音乐创作,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中西方音乐节令的学习本节课主要以中西方常见的音乐节令为线索,介绍不同节令时的音乐表演方式和音乐形式。
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节令下的音乐文化氛围和表演技巧。
重点是掌握四大节令(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时的表演技巧。
第二课时:音乐感知能力训练本节课重点讲解唱歌和快速吟唱节拍音符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一些红色经典歌曲和民歌进行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和参与,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第三课时:数字谱的学习与应用本节课主要介绍数字谱的概念、编写方法和使用技巧,同时引导学生创作简单的旋律。
通过编写和演奏数字谱,提高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四课时:不同音乐形式的合奏本节课以简单的合奏曲目为例,介绍不同音乐形式的合奏,如三重奏、管弦乐、室内乐等。
通过学习和练习,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形式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西方音乐节令的学习1.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源介绍中国传统的节日和相应的音乐文化,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学习相应的音乐曲目,了解常见的音乐形式和表演技巧;3.分组和个人表演练习,选出优秀的表演作品进行集体展示。
第二课时:音乐感知能力训练1.介绍唱歌、快速吟唱节拍音符的方法和技巧,并以红色经典歌曲和民歌作为练习曲目;2.分组进行练习和比赛,选出优秀的表演作品进行集体展示。
第三课时:数字谱的学习与应用1.介绍数字谱的概念、编写方法和使用技巧;2.指导学生编写简单的数字谱,并进行演奏练习;3.比赛前进行集体练习,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课创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创作可以发挥学生的音乐学习领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多年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发现,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创作教学不同于专业人士的艺术创作,它是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造音乐的活动,可以运用在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环节中。
一、利用多元途径,培养创作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从专业的角度衡量学生的创作,使学生对音乐创作有一种畏惧感。
因此,降低创作教学难度,消除学生音乐创作的畏惧感是进行创作教学的前提。
1.运用歌词创作诱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教学一年级《粉刷匠》一课时,教师先创设了公园情境,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给“房子”涂色。
几遍下来,学生潜移默化地熟悉了歌曲,这时教师亲切地提问:“歌曲里的粉刷匠小鼻子变了样,我发现我们这群小粉刷匠也有地方变样了,让我们来找一找到底哪里变样了?我们把这些变化唱一唱怎么样?”教师让一些学生到台前边唱边做简单的动作,有指着脸蛋的,有拎起围裙的,又形象又可爱,教师及时表扬了这些学生,让学生觉得创作是不难而且有趣的事,从而引发他们创作的兴趣。
2.通过节奏创作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小司机》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用各种节奏和声音表示车辆的声音,有的学生用××·—××·—的节奏模仿小汽车的喇叭声;有的用××××—××××—的节奏模仿自行车的铃声等等,并为每种声音配上了形象的象声词。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这几种声音和节奏叠加在一起,以多声部的形式表演“汽车小合唱”,为歌曲伴奏。
这些声音都来源于生活,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声音,因此创作起来比较容易,同时还进行了初步的多声部训练,伴奏和声的效果又丰富又和谐,学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自豪,从而激发了创作兴趣。
二、挖掘音乐元素,提高创作能力
1.在旋律创作中感知音乐规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旋律创作是作曲家“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旋律的创作并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只要教师方法得当,引导到位,循序渐进,就能让学生逐步提高创作能力。
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一课教学中,教师从引导学生唱熟悉的民歌开始,到排列音阶、分析五声调式特点,然后在电子琴的黑键上弹奏五声音阶,使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上都对五声调式形成初步印象,再进入创作旋律教学。
教师提供给学生8小节的简单节奏以降低创作难度,学生分组创作后,由教师在黑板上代为记谱,学生集体视唱并进行评议、修改、视唱、再修改,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摸到了创作五声调式的一些规律:乐句的衔接、结束句要有结束感等,创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2.通过律动和舞蹈创编,表现和塑造音乐形象
体态律动和舞蹈创编要求学生根据音乐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身体做出简单且具美感的艺术化动作,有表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塑造音乐形象。
律动和舞蹈创作教学适合各年龄段的学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情感体验,提高表现和塑造音乐形象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音源,发掘创造潜能
1.在即兴创作中捕捉灵感
即兴创作不是随性创作,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做一些铺垫和引导,为学生进行编创活动搭建平台。
即兴创作教学是预设的,但教学过程却是生成的,包括教师和学生都会在过程中不断产生创作灵感,并从中体会到创作成功的快乐。
例如,欣赏课《动物狂欢节》教学中,教师请学生根据音乐的描述戴上相应的动物头饰,并模仿动物的动作,然后让学生说说模仿的动物形象与音乐有什么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明亮的高音模仿了公鸡的歌唱;飞速流利的钢琴演奏描绘了羚羊的快速奔跑;平稳、慢速的音乐刻画出行动迟钝的乌龟形象等等。
通过以上的铺垫,教师请学生尝试用电子琴的不同音色、音区、速度、力度,将小蜜蜂采蜜、熊在树林里走、鸟儿在森林中欢唱、雨滴落在屋顶上等情景表现出来。
学生通过分组练习、尝试、交流,最后在电子琴上即兴演奏出画面相应的声音。
这节课的即兴创作,教师抓住音乐具有非确定性、非语义性这一特点,利用电子琴丰富的音色,引
导学生用各种音乐要素创造性地表现出了不同的音乐形象。
2.在电脑音乐创编中激发创作欲望
借助作曲软件组织学生创作的优点是:只要掌握简单的操作技术,就可以实现改编甚至作曲的愿望,不再因为记谱能力有限或缺乏音乐知识而阻碍创造能力的发挥。
在一节初中电脑音乐创作课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同一首作品的两个版本有何不同,学生在讨论设计思路、反复编辑、聆听音响效果、找出问题改进等过程中完成自己设计的作品,将设想与实践联系起来,内心听觉能力和创造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创造的喜悦之情也激起了学生不断创作的欲望。
四、营造和谐氛围,发展创造品质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
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
1.建立民主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创造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人产生好心境,从而带来灵感。
音乐创造性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主导作用在教师,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尤其要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平等、和谐、多向交流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启发、帮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2.实施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到
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实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对学生这种音乐创作的启蒙教育,音乐教师切不可等闲视之,要坚持深入研究音乐创作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