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小满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文化遗产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法
实地考察、班级开展辩论活动
学法
合作与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性彰显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深入人心,激励大家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我国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同学们一起去寻找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吧!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发布会为了更好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开展“文化遗产”评选活动。

作为一位文物工作者,你将被邀请参加市里面举行的“文化遗产”评选活动发布会,请你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向发言人提问。

1.作为文物工作者,你会向发言人提供哪些问题?请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A文化遗产包含哪些?(文化遗产评选的对象是什么?)B文化遗产评选条件(或标准)是什么?C文化遗产评选的流程有哪些?D为什么要举行“文化遗产评选”活动?2.作为发布会的发言人,面对文物工作者的提问,请你结合课本资料一和“《世界遗产名录》评选标准”“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进行回答。

A文化遗产包含哪些?(根据资料一回答)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文化遗产教案扮演着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传承优秀传统的关键角色。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探索身边的文化遗产,深入了解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

教案目标:1. 认识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价值和意义;2. 发展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与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引入身边的文化遗产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探讨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第二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身边的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

他们可以选择景点、传统节日、手工艺品等。

要求学生了解其起源、历史、特点以及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第三步:整理和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将他们的研究结果整理成展板或PPT,并在班级中展示。

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文化遗产,包括相关的故事、传说或独特的技艺。

第四步:文化遗产保护(15分钟)在展示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将讨论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包括教育、宣传和参与相关活动。

第五步:评估和反思(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以评估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

学生可以以口头回答或书面形式表达。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历史遗迹或文化节庆活动,以增加他们对文化遗产的亲身体验。

2. 邀请当地专家或文化传承人到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深入了解特定的文化遗产。

3. 学生可以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制作短视频或创建博客,记录、传播和分享他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发现身边的文化遗产的魅力,并懂得它们对于社区和整个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和传承文化遗产,学生的文化意识将得到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学习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优秀教学案例
3.文化遗产与我们的关系
师:“文化遗产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们是我们的历史记忆,是我们的文化根脉。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保护我们的民族特色。”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认为身边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b.这些文化遗产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c.你知道哪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3.实践性与探究性相结合,培养综合能力
本案例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的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小组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文化遗产。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4.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化民族自豪感
本案例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5.作业与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案例在作业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小组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和提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讲授新知
1.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师:“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分为两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历史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
2.课文内容解析
结合课文《身边的文化遗产》,详细讲解文化遗产的内涵、价值以及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它们就在我们身边,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a.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相关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b.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c.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撰写关于文化遗产的短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采用以下教学过程:
a.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分层教学:针对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能力上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3.培养学生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b.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c.课堂讲解:教师对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d.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身边的文化遗产,分享学习心得;
e.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方法方面: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a.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b.宣传手册要求设计美观、内容丰富,字数不限。
4.拓展阅读:
a.阅读一本与文化遗产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等;
b.撰写一篇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字数在300字左右。
5.观看纪录片:
a.观看一部关于文化遗产的纪录片,如《故宫》、《长城》等;
b.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对纪录片的看法,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字数在400字左右。

《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重点1.分组搜集身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和同学分享并制作成资料卡片。

2.选定相关遗产,通过实地考察或其他途径加深了解,并撰写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3.结合前两步的研究成果,组织关于“文化遗产”这一话题的模拟答辩会,培养基本的答辩能力。

活动规划活动过程任务单一搜集整理,交流分享1.组建小组并进行组内讨论,按照活动主题要求进行分工。

表格1—1小组分工表表格1—2“文化遗产我来寻”资料卡片(示例)表1——3“文化遗产我来寻”小组活动记录表2.综合资料搜集整理、交流讨论各个环节,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

表格1—4______同学小组合作评价表注:评价等级分A、B、C、D四级。

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表格1—5“文化遗产我来申”实地考察用表(示例)表格1—6“文化遗产我来申”文字材料搜集、整理表表格1—7“文化遗产我来申”访谈记录表任务单二策划活动,组织实施表格2—1“文化遗产我来讲”活动用表任务单三成果展示,活动总结1.对各小组第一阶段活动展示的内容、形式、过程等维度进行评价打分,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

2.表格3—1“文化遗产我来寻”小组展示评价表注:评价等级分A、B、C、D四级。

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对各小组第二阶段活动展示的内容进行评价打分,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

表格3—2“文化遗产我来申"小组展示评价表注:评价等级分A、B、C、D四级。

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3.对第三阶段模拟答辩活动进行评价打分,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表格3—3“文化遗产我来讲”模拟答辩会评价表注:评价等级分A、B、C、D四级。

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对第四阶段的作文进行评价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表格3—4“我与文化遗产”作文评价表5.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员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身边的文化遗产》优质课件

《身边的文化遗产》优质课件
社会实践、节庆活动
如庙会、婚丧嫁娶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习 俗和文化活动。
知识和实践
如中医、书法、京剧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 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03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传承方式与途径
口传心授
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将文化遗产的技艺、知 识、文化等传承下去。
推动经济发展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有助 于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02
身边的文化遗产实例
历史建筑
古寺庙
如故宫、颐和园等,是古 代皇家祭祀和举行重要仪 式的场所,具有极高的历 史和文化价值。
古民居
如四合院、福建土楼等, 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 传统居住文化,体现了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代水利工程
如都江堰、灌溉系统等, 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 利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智慧 。
传统手工艺
陶瓷
中国的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景德 镇瓷器、宜兴紫砂壶等都是代表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杰作。
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 纸张为材料,通过剪、刻等手法创 作出各种图案和形象。
刺绣
如苏绣、粤绣等,以丝线、棉线等 为材料,在织物上绣制出各种精美 图案和形象。
文字记录
将文化遗产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书籍、 手稿等文献资料。
图像展示
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将文化遗产的形象、风 格等展示出来。
保护措施与政策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规范。
资金投入
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开展“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活动。

2.实地考察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汇总整理,撰写申请报告。

3.班级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思考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4.感受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2.教学难点: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沉积和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

时至今日,无论是凝聚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古迹,还是口传身授的民间技艺;无论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还是独具风情的民俗活动,抑或是祖先流传下来的节庆仪式……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让我们走近身边的文化遗产,去了解属于它们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板书: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出示课件1)二、整体感知,活动安排活动安排一:(出示课件3)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活动流程安排:(出示课件3)(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预设1:各小组分工,避免重复。

比如有的负责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

预设2:自由推荐。

首先,阅读本次活动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

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预设3: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

……活动安排二:(出示课件4)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活动流程安排:(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聊小说的要素师:朗朗书声,琅琅乾坤。

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名著)。

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生:《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不同学生依次说出。

)。

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板书:人物)生: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这些人物也是和学生“聊”出来,然后出示唐僧四人取经图让学生整体感受一下。

)师: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生:孙悟空。

他呀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还有一双火眼金睛呢。

生:还有猪八戒,这家伙特好玩,胖胖的,样子特可爱,还很贪吃。

师:那我们就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动作。

(播放八戒动画。

)《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也是一个好男子呢。

”(学生笑)师:那咱再看看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放悟空动画),这次他看出的是谁?生:白骨精。

(板书:白骨精)师:把你看到的送到词中,再读——生:白骨精(读出“吓人”的感觉)师:《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生:红孩儿,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蜘蛛精,黄袍怪,蜈蚣精……(和学生聊出这些人物来。

)师: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发生故事。

有故事,就有故事发展的——生:情节师:而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节,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所,这场所就叫——生:地点。

师:要说地点专指具体的地方,这活动场所也指更广泛意义上的空间。

(教师手势比划,提示学生。

)生:是环境,没错,就是环境。

师:多了不起,就这么聊,我们就聊出了小说的三要素。

(板书:三要素)下面咱们就聊聊《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板书:之、三打,再完整读“三打白骨精”的课题。

)师:刚才我看了同学们的读书报告单,大家预习得不错。

现在我检查检查同学们读书情况。

生:(分自然段依次读课文,强调了“火眼金睛”这个词,并重点读了唐僧的话。

《身边的文化遗产》优秀课件

《身边的文化遗产》优秀课件

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案例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 保护的实践过程和成果。
对未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望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 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为文化 遗产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
务等,推广当地文化。
06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文化遗产的定义与价值
介绍了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使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身边的文化遗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文 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民 俗文化等。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讲解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如原真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等 。
推动可持续发展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可以 促进文化、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生。
03
身边的文化遗产实例
历史建筑
故宫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 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体
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颐和园
以湖泊为主体的皇家园林,融合了 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北方建筑的宏伟 ,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杰作。
,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民俗文化活动
春节
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 等习俗,象征着团圆和祥和。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有赏花灯、吃汤圆等习俗,寓 意着团圆和幸福。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纪 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04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政策法规支持
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
福建土楼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保护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边文化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保护措施、传承困境等。
2.实地考察: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保护现状。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意义及其分类;
2.探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
3.分析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现状;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5.学习撰写关于文化遗产的短文,进行课堂分享。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化遗产,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还有,在课堂总结环节,我感觉时间较为紧张,未能充分解答学生们的疑问。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总结环节能够充分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发现身边文化遗产并进行深入分析。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究文化遗产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媒介搜集信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2. 身边的文化遗产3. 文化遗产的保护4. 文化遗产的利用5. 文化遗产的价值三、教学重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2. 身边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3. 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价值四、教学难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2. 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3. 文化遗产的价值的评价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遗产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语文知识运用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文化遗产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师准备文化遗产案例,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实例。

3. 教师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问题。

4. 教师准备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资料和参考书籍。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文化遗产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4.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展开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案)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你们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悠悠华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研究活动之中吧!二、方法指导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孕物资文化遗产和非物资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

(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

(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申遗”项目。

)(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1.实地考查申报项目。

a、考查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

b、考查中,详细记录窥察所得、访问权势巨子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

身边的文化遗产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

2.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了解。

3.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视频:《西游记》皮影戏导入语: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种表演叫做什么吗?对,这是皮影戏。

皮影戏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文化遗产等着我们去了解、去保护。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了解文化遗产。

(二)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三)完成抢答题,检查预习情况。

1.国务院规定,每年_______是文化遗产日。

2.文化遗产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___________节。

4.农历九月初九是_______________节。

(四)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141、143——145页的内容,思考问题:1.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可分为哪几种?2.保护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师生明确:1.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①.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②.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③.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五)完成课堂活动。

(学生上讲台完成)下列哪些属于文化遗产?哪些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①传统表演艺术②石窟寺③图书资料④石刻⑤艺术品⑥古遗址⑦古墓葬⑧传统手工艺技能⑨文献手稿⑩京剧设计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的认识。

(六)自主学习思考:1.在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面临什么问题?2.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师生明确:1.正面临着被破坏、得不到传承等问题。

2.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因素、非人为因素。

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一、教案名称:【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2. 身边的文化遗产案例介绍。

3. 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与意义。

4. 实践活动: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文化遗产并提高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引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保护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介绍身边的文化遗产案例,如古迹、传统手工艺等,让学生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现状和保护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的变化。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果展示。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保护意识。

3. 实施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文化遗产资料图片和视频。

2. 身边文化遗产案例资料。

3. 调查问卷和记录表格。

4. 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册。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2. 第3-4课时:分享身边文化遗产案例,开展实践活动。

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3. 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名称:【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设计
一、课题:《身边的文化遗产》
二、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知: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以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技能:让学生掌握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3)情感:让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文化遗产,热爱祖国文化。

2.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重点:
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以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掌握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五、教学难点:
掌握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板。

七、教学过程:
(一)热身:
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一座古建筑)
2. 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什么文化遗产?它有什么特点?
(二)正式教学:
1. 老师介绍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让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4. 通过白板,让学生总结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三)结束:
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
2. 让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文化遗产,热爱祖国文化。

《身边的文化遗产》展示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展示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成果展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选择两位活动课负责同学:一位是统筹员,一位是计时员。

主持人负责课堂各个环节的串联;统筹员负责在课前收集各项资料;计时员负责活动过程中的计时。

2.各小组把第一阶段搜集来的资料,以手抄报、PPT打印稿等形式完成的作品,上课前张贴在教室里,让同学们欣赏、学习。

把表格3—1发给每位同学,上课前把评比结果汇总给语文老师,作为评价参考。

3.各小组将第二阶段的《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汇编成册,课前在班级传阅。

把表3—2发放全班同学进行投票,课前将结果汇总给语文老师,作为参考评价。

4.教师选择第二阶段做得最好的小组将申请报告的WORD版本在成果展示课上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讲解申请报告撰写中的注意事项。

WORD版本须在课前汇总到统筹员处。

5.各小组将参加模拟答辩会的同学的资料、PPT在上课前汇总到统筹员处。

6.主持人准备好开场白、总结语和串联词。

7.将表格3—3提前打印出来,确定参与模拟答辩会的评委名单,及时邀请并确认出席。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课以学生活动的总结为主,因前期活动丰富多样,而课堂时间有限,所以需要充分规划、有效统筹,以确保能将活动中最有价值的环节展示给学生们看。

二、主持人开场白中华五千年文化蕴育了难以计数的文化遗产。

如果没有留心观察,你我可能不会注意到,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它们都蕴藏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班的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找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项目,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它们,去感受各类文化遗产别样的魅力。

三、活动一“文化遗产我来寻”成果展示1.由语文老师宣布同学们评选出来的第一阶段的优秀成果。

2.由优秀小组同学用PPT的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3分钟)可以在PPT中展示小组活动的过程,包括小组活动照片、活动一中的表格的原始资料、文化遗产资料卡等成果,并有对活动过程及活动收获的具体反思。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活动背景: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它包括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文化遗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反映了历史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见证。

通过对文化遗产的研究探索,我们可以窥见人类自诞生以来的生活面貌。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是人类过去生活的反映,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循环的特点,一旦消失,就可能永远不能再现,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极其重大。

在现代国际竞争和地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势下,各国都把经济的增长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只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所以拆旧建新的趋势日益加快,各种古老的建筑物、遗址被现代化的机械夷为平地,各种文物被无情的摧毁。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文化遗产也被商业化的操作,把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利润看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使过量的游客蜂拥而至,这不但改变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更为严重的是给文化遗产带来极大的负担,常常导致遗物的破坏,加快了遗产的损耗速度,缩短了文化遗产的生命。

这主要还是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

因此,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合理、正确的保护,加大对文化遗产知识的宣传工作就显得极其迫切和重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他们来继承和发扬。

所以,引导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对于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现在,西方的价值观大行其道,加之近百年以来,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大加贬斥,导致今天的许多中学生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误解达到了极致,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落伍的、过时的东西,妄自尊大,自以为我们不再需要古圣先贤的智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文化遗产》主课件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有形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无形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其中首都北京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而苏州是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中国城市。

中国五千年文化蕴藏了不可估计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是世界之窗。

二、素材导入,图片展示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天坛、苏州园林、京杭运河、丽江古城、乐山大佛、秦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山西平遥古城、五台山、泰山等。

剪纸、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孝义皮影、昆曲、川剧变脸、春节民俗、元宵民俗、清明民俗、端午民俗、七夕民俗、中秋民俗等。

三、活动指导活动内容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小组分工合作,寻找认同的“文化遗产”。

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卡片,收集相关资料。

2.实地考察,写出相关的报告。

3.召开班级模拟答辨会4.活动结束后,写出“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的作文。

四、活动示例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

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

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答案: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

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

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

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

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

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第二课时一、链接中考:1、【2016,山东省潍坊市】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

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

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

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

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下面是其中两幅。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

(1分)【答案】①1988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

或:②2006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请结合“材料1”“材料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

不超过20字。

【答案】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3分,每点1分)(3)请选择“材料3”中的一幅画,描述画面内容。

要求:至少使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不超过100字。

(4分)【答案】示例:四个儿童在放风筝。

其中两人小心翼翼地牵着线,一边小跑一边抬头望着已经升上天空的风筝,紧张二又充满希望。

另外两个蹲在地上整理着风筝,显现出焦急而又期待的神色。

或:一个儿童骑在牛背上放风筝。

他一只手漫不经心地牵着缰绳,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牵着风筝线,抬头仰望风筝,目不转睛。

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望天,似乎也被风筝吸引了。

(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显出迷茫的神色:“你这是在放谁?”)(4分,画面内容2分,描写手法2分)2、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

这天,班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请专家来校举行“保护文化遗产”专题讲座;开展“走近文化遗产”系列实践活动(学习地方戏曲、参观博物馆);举行“保护文化遗产”知识竞赛。

(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幅宣传标语。

保护文化遗产,擦亮中国名片。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遗产。

(3)下面是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的图片,请你指出其名称。

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4)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标志呈圆形,正中间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

标志上方是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是汉语拼音“ZHONG GUO WEN HUAYI CHAN”。

(5)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寓意。

“四鸟绕日”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作品,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

这个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习作范文我与文化遗产说起文化遗产,首先想到的是举世文明的中国万里长城。

书中讲到:两千多年前,一条土石身躯的巨龙在中华大地飞起。

它跨崇山、穿草原、过沙漠、经绝壁,起伏盘旋、奔腾飞舞,纵横十万里,它就是长城。

就是因为它历史悠久、工程宏伟,所以早在几百年前就被列入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我从小生活在北方,到过长城,经常发现一些年轻人不讲文明,学着孙悟空样子在墙上写着“XXX,到此一游”之类的文字,而我虽没有这样,也是把口香糖扔进一段路与另一段路中间的小窄沟里。

当我抬头正要走的时侯,外国朋友看见,连连摇头说:NO,NO! 这时我惭愧得无地自容,也终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

外国朋友再看到古老、雄伟、美丽的长城时,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赞道:very beautiful!在回去的路上,我既高兴又感到惭愧,高兴的是为我们拥有这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长城而感到无比自豪。

惭愧的是古人和外国人都能做珍惜和爱护我们的遗产,而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却不知道珍惜和爱护我们祖先遗留的文化遗产,相反去破坏它们,使祖先遗留下来的遗产越来越少了。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爱护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没有遭到破坏的世界文化遗产。

等到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在中国召开时,外国朋友再看到我们时,就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和连声称道。

这时,你的行为不仅是代表你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所以让现代的年轻人携起手来,做新社会的一名文明人。

无形的遗产——吆喝回首上世纪的古老北京,当时盛行着一种不朽的街头文化——吆喝。

它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吆喝声被取而代之……辉煌历史吆喝即大声喊叫,卖东西吆喝着卖,古已有之。

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扬声”;宋时开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明代的北京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岁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绘声绘色了。

悄然消逝解放后,国家经济得以改善,农民也都安居乐业,真是“百废俱兴”啊!可随时而来的文化大革命疯狂席卷社会各个领域,不仅刚兴办起来的工商业遭到了严重损失;还间接的破坏了无形的遗产——吆喝。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从此中国走上了科技时代,吆喝声也越来越被各种形形色色的广告词所取而代之。

顿时,吆喝声“求救”,中国告急,世界文化遗产告急!刹那间人们才醒悟:无形的遗产的重要,吆喝声更是何等的珍贵啊!引以为戒面对已经失去的,不要伤心,要保存实力;面对现实存在的,不要高兴,要团结协作。

失去的已是不复存在,但也不意味着所有的都将失去,生活从此不再进行。

不,不,我们不能这样消极处事。

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面对现已存在的遗产。

要想保护和永久的继承着无形的遗产则需我们勤奋刻苦,早日成才。

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引以为戒,让那无形的遗产——“吆喝”变成你永久的动力,催促以及提醒我们不要破坏“无形的遗产——吆喝”。

板书设计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2、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3、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