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治疗医学PPT
急性心肌梗死PPT最终版(2024)
![急性心肌梗死PPT最终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b5be12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a.png)
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 常、心力衰竭等,以改善患者的 预后。
12
药物治疗方案
镇痛类药物
如吗啡、哌替啶等,可 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2024/1/28
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等, 可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 栓,恢复心肌的血液灌
注。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心肌梗死的病因、症状、治疗 及预防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 我管理能力。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 持和生活照顾,共同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2024/1/28
22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
06
来进展
2024/1/28
23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流行 病学和危险因素
2024/1/28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02
2024/1/28
7
诊断依据及标准
2024/1/28
典型临床表现
01
持续而剧烈的胸痛,常伴出汗、恶心、呕吐等。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02
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
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
03
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
8
鉴别诊断及相关检查
01
02
03
不稳定型心绞痛
2024/1/28
药物治疗
使用利尿剂、ACEI、ARB等药物, 改善心脏功能。
机械辅助循环
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ຫໍສະໝຸດ 可考虑使 用机械辅助循环装置,如IABP等。
17
其他并发症的应对策略
肺部感染
冠心病康复PPT课件(2024)
![冠心病康复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f80f8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9.png)
融术治疗。
20
心力衰竭预防与治疗策略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以降低心力衰竭发 生风险。
药物治疗
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心肌重构和心功能 。
生活方式干预
合理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适度运动等,有助于预防心力衰竭的 发生。
2024/1/25
21
其他并发症应对措施
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心肌 供血,提高心脏功能,降 低心衰等严重并发症的发 生率。
延长寿命
经过系统康复治疗,冠心 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可得到 显著提高。
8
降低再次发作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康复治疗通过指导患者改 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 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 降低再次发作的风险。
2024/1/25
增强心脏侧支循环
利用超声技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 能,评估心脏大小、室壁运动、
瓣膜功能等。
2024/1/25
心肌灌注显像
通过核医学技术,观察心肌的血流 灌注情况,评估心肌缺血或梗死范 围。
心脏标志物检测
检测血液中的心脏标志物,如心肌 肌钙蛋白、B型利钠肽等,辅助评估 心功能。
13
生活质量评估
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通过发放标准化的生活质量问卷 ,收集患者关于生活质量各方面
运动能力评估
运动负荷试验
无氧阈测定
通过心电图、血压等监测,评估患者 在运动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及耐受程 度。
通过测定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无氧阈 值,评估其有氧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分级
根据患者的运动表现,将其运动能力 分为不同等级,为制定个性化康复计 划提供依据。
2024/1/25
12
心功能评估
2024年度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幻灯片ppt教案
![2024年度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幻灯片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7f2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e.png)
改善心脏功能
通过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脏的泵血能 力,减轻心脏负担。
2024/3/23
02
缓解症状
康复治疗有助于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如胸闷、心悸 、气短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预防并发症
康复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8
康复治疗原则
01
02
03
2024/3/23
5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诊断方法
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心肌缺血和 心律失常等表现。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检测心室壁运动异常和心脏瓣膜病变等。冠状动脉造影是 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观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形态。
心理辅导与咨询
03
介绍心理辅导和咨询的重要性和作用,提供寻求专业帮助的建
议和途径。
17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运动评估与风险分层
讲解运动前评估和风险分层的 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运动安全
。
2024/3/23
运动处方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包括 运动类型、强度、频率和时间 等。
运动执行与调整
03
探讨如何加强冠心病康复治疗的综合性和个 性化
04
提出促进冠心病康复治疗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2024/3/23
36
2024/3/23
谢谢聆听
37
4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 为胸部压迫感、疼痛或不适,可放射至手臂、颈部、下颌或背部。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 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等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 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05bf13482fb4daa58d4b8a.png)
心脏康复将给于心梗患者完全地战胜心血管死亡必须的 (预防)措施,(保健)知识和行为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已经证明,急性心肌梗死后适 当的有氧运动:
减低病死率和心脏事件的再发生率 改善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医学监督下的心脏康复安全可靠
心脏康复的概念及分期
AMI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流程 心脏康复前病情评估和危险分层 心脏康复计划制定和运动处方 国内AMI患者心脏康复治疗现状
概述 心脏康复的定义和分期 心脏康复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心脏康复患者在社区医院的管理 初次家庭访视或诊室预约 进一步电话预约 面对面心脏康复预约 再次家庭访视或诊室预约 附件
运动缎炼对凝血方面有良好效应,减少斑块破 裂之后的冠脉血栓性闭塞
包括增加血容量, 减少血液粘稠度, 减少血小板聚集, 增强溶栓性能
Church TS etal. Improvements in blood rheology afte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exercise training in p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 Heart J 2002; 143; 349; Rauaman RM etal. Doseresponse and coagalation and hemostatic factors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1; 33: S516
在出院后的2至12周期间, 冠心病患者将开始下一个康复程序。患者可以 在家附近的医疗中心或社区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患者可在密切监护下逐渐增加活动级别,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d611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b.png)
心肌梗死时,由于心功能下降,患者可能 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恶心、呕吐
其他症状
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缺血和坏死,可能 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恶心、呕吐 等症状。
心肌梗死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低血压、 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出现相应症状。
心电图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征性ST段弓背向上抬高
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可能会出现特征 性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这是心肌 梗死的重要标志之一。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处理
心力衰竭的预防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心力衰竭的关 键在于早期识别和治疗心肌梗死。同时,控制高血压、糖尿 病等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也有助于预防心 力衰竭的发生。
心力衰竭的处理
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 治疗、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以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性心肌梗死 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 项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
知水平。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 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应对方式教育
指导患者掌握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复 发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提高患者的 自我保护能力。
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是心肌细胞中的一种氧合蛋白质,当心肌细胞受 损时,肌红蛋白会释放入血,因此肌红蛋白是诊断急性心 肌梗死的早期指标。
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当心肌细胞受损时 ,肌钙蛋白会释放入血,因此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梗死的 特异性指标。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细胞中的一种酶,当心肌细胞受损 时,肌酸激酶同工酶会释放入血,因此肌酸激酶同工酶是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指标。
(医学课件)冠心病的康复治疗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冠心病的康复治疗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999a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4.png)
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原则
个体化原则
康复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 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全面性原则
康复治疗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 ,还应关注其心理、社会适应等方 面。
循序渐进原则
康复治疗应逐步增加运动量,避免 一次性过量运动造成的不良影响。
长期坚持原则
冠心。
冠心病的诊断与分级
诊断方法
冠心病的诊断一般需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等检查手段综 合诊断。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心功能分级
根据心功能受损情况,冠心病可以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四个级别。其中,A 级最轻,D级最重。不同级别的冠心病患者,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有所不同。
02
冠心病康复治疗的意义与原 则
康复治疗对冠心病的重要意义
1 2
改善心脏功能
康复治疗能够通过运动等手段改善心肌的收缩 和舒张功能,有利于缓解心肌缺血症状。
降低再入院率
通过康复治疗,患者的心脏功能得以改善,可 以降低再次入院治疗的风险。
3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治疗,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 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03
冠心病康复治疗的措施与方 法
心肺运动康复
运动计划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运动监控
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实 时监控患者的身体反应,确保运动的安全性。
心理康复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识别出存在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演示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2024版《冠心病康复》ppt课件
![2024版《冠心病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2a18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0.png)
绪、减轻身体症状。
心理教育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03
通过向患者提供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和信息,帮助其了解疾病本
质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01
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计划、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为其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反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支持不足、孤独感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可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病情严重程度。
心理干预方法和技术探讨
认知行为疗法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01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建立积极的认知和
行为应对策略,从而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放松训练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02
包括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深呼吸法等,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
临床表现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部压迫性疼痛,可放射至手臂、颈部 或下颌。其他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恶心、出汗等。
诊断方法
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Echo)、冠状动脉造影(CAG)等是诊断冠心 病的主要方法。此外,血液检查如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也有助于诊断。
02
冠心病康复治疗原则
Chapter
确保运动强度、频率和时间在患 者耐受范围内,避免运动诱发心 血管事件。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运动能力改 善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处方。
个体化原则 安全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可调整性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 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 方。
运动处方应能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再发心血 管事件风险。
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 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024年)冠心病的康复幻灯片课件
![(2024年)冠心病的康复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2724c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c.png)
07
总结与展望
2024/3/26
28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 评估
冠心病的基本概念、流行病 学及危险因素
02
01
03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与策略, 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
外科手术
冠心病康复的重要性、目标 与原则
04
2024/3/26
05
冠心病康复的具体实施措施 ,包括运动处方、心理干预
抗血小板药物
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减 少心血管事件。
调脂药物
通过降低血脂水平, 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的发生和发展。
2024/3/26
17
药物选择原则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并症 、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个
体化的用药方案。
有效性原则
选择具有明确疗效的药物,确 保患者能够获得最大的治疗效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 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
业医生。
2024/3/26
7
02
冠心病康复治疗原 则
2024/3/26
8
综合性评估与个体化方案制定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包括心肺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 等方面。
了解患者病史
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 康复计划,包括运动、心理、生活方 式等方面的干预措施。
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交流和讨论,我收 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对我的 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30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冠 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将更加
先进和精准。
冠心病患者康复ppt课件(2024)
![冠心病患者康复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a3741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6.png)
35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36
2024/1/28
15
有氧运动训练
01
02
03
04
步行
慢速、中速、快速步行,结合 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步行速度和
距离。
慢跑
适合病情较轻、体力较好的患 者,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
游泳
低强度有氧运动,对关节压力 小,适合不同年龄段和病情的
患者。
骑自行车
室内外均可进行,可调节运动 强度,适合不同需求的患者。
4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其中,心绞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部压迫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 指和小指等部位。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点,冠心病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类型。
31
08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8
32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冠心病基本概念及流行病学现状
冠心病患者康复评估
介绍了冠心病的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和 流行病学特征,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冠心病 的基本知识。
详细阐述了冠心病患者康复评估的内容、 方法和意义,强调了评估在患者康复过程 中的重要性。
3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康复理念不断更新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康复医 学的不断发展,冠心病患者的 康复理念将不断更新,从单纯 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康复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 术的不断创新,冠心病患者的 康复技术将不断推陈出新,如 远程康复、虚拟现实技术等将 逐渐应用于患者康复实践中。
2024冠心病康复PPT课件
![2024冠心病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4757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b.png)
冠心病康复PPT课件•冠心病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冠心病康复治疗原则与目标•药物治疗在冠心病康复中应用策略•非药物治疗方法在冠心病康复中运用目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随访管理与效果评价冠心病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冠心病定义及分类冠心病定义冠心病分类发病率与死亡率地域与种族差异流行趋势030201流行病学现状分析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危险因素预防措施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诊断标准评估方法采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等方法评估心肌缺血程度和心功能状态;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
冠心病康复治疗原则与目标康复治疗基本原则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采取多种康复手段,如运动疗法、心理疗法、饮食疗法等。
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个体化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综合性原则长期坚持原则康复目标设定与实现途径目标设定实现途径评估与调整患者心理干预与支持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心理辅导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家属参与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家属参与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冠心病康复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与指导药物治疗在冠心病康复中应用策略常用药物类型及作用机制01020304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药物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效果。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联合用药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可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以增强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常见不良反应01不良反应监测02不良反应处理03患者用药依从性教育用药指导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
依从性教育强调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冠心病心脏康复治疗ppt课件(图文)
![冠心病心脏康复治疗ppt课件(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d384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0.png)
• 运动中有如下症状时,如胸痛,有放射至臂部、耳部、颌部、背部的疼痛;头昏目眩;过度劳累;气短;出汗过多; 恶心呕吐;脉搏不规则,应马上停止运动,停止运动上述症状仍持续,特别是停止运动5~6 min后,心率仍增加, 应进一步观察和处理。如果感觉到有任何关节或肌肉不寻常疼痛,可能存在骨骼、肌肉的损伤,也应立即停止运动。
多重危险因素控制
控制血压 • 目标: 血压<130/80 mm Hg。 • 推荐措施:接受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发现并纠正睡眠呼吸暂停;血压≥140/90 mm Hg的患者开始给予降压治疗,
2、运动负荷试验 常用方法: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心肺运动负荷试验。 替代方法:6 min步行试验、代谢当量活动问卷等。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分极量、次极量、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试验。 次极量运动试验预先设定终点,通常为预测最大心率70%~85%,或峰值心率120次/min或主观设定代谢当量水
平,如5 METs。 较低水平次极量运动试验常用于AMI后4~6 d的住院患者。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设计为直到患者出现运动试验必须终止的症状和体征才停止,通常用于AMI后14天以上的患者。
250 ml,或高度白酒50 g,或38度白酒75 g)。女性减半。 • 酒精量(g)=饮酒量(m1)×酒精含量%×0.8。 控制体质量 • 目标: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质量,使BMI维持在18.5~23.9kg/m2;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 推荐措施:鼓励患者通过体力活动、降低热量摄入来维持或降低体质量。不推荐使用药物控制体质量。
(医学课件)冠心病的康复治疗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冠心病的康复治疗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6da2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c.png)
06
临床案例分享
案例一: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患者背景
患者为老年男性,65岁,长期吸烟史 ,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
康复治疗方案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接受了全面 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 疏导、运动康复和生活方式调整。
病情诊断
患者被诊断为冠心病,曾发生过心 肌梗死。
治疗结果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01
通过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减轻心肌缺血
症状。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02
在PCI基础上,植入金属支架以保持血管通畅,防止血管狭窄
再次发生。
药物洗脱支架
03
在金属支架表面涂布药物,以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降低再狭窄
的发生风险。
外科手术治疗
1 2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
04
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价 值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心绞痛症状 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减轻心绞痛发作程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呼吸困难
减轻呼吸困难发作程度
减少呼吸困难发作频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运动耐量 增加日常活动量 延长运动时间
减少再住院率
降低心肌梗死再住院率
01
02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减少心肌梗死相关并发症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防止血 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
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水平,减 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稳定斑块 ,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β受体拮抗剂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降低心 肌耗氧量,减轻心肌缺血症状。
ACEI/ARB类药物
冠心病康复医学PPT
![冠心病康复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4798f7195f312b3169a578.png)
氧 运 输 效 率 的 提 高
定量运动时, 循环需求相对 心脏作功量 心肌耗O2 量
HR运动反应
神经适应 性改变 交感神经兴奋性 血液儿茶酚胺含量 SBP运动反应 心输出量
外周效应需数周训练形成,停训后2周左右消失
中心机理
侧枝循环的建立: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利用支架建立冠状动脉狭窄的动物模型,进行运动训练一段 时间后,利用微粒体检测冠状动脉血流和显微镜观察近冠状 动脉处心肌血供情况,发现训练后猪的微循环增加
目的:改善心肺、代谢功能,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等 危害大的风险因素的影响,多采用有氧运动,即耐力 运动。
大肌群运动
常用运动方式:步行、健身跑、游泳、骑 自行车、划船、跳绳以及中国传统运动方 式(拳术、各种练功法)。
运动强度的选择
运动处方的核心 运动强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 治疗效果。 选择原则:个体化、安全性 靶强度:必须达到一定训练域值或水平, 才能产生充分的心血管训练效应,达到这 种域值的训练强度称靶强度。
运动处方和药物处方比较
运动处方 运动方式 运动强度 训练安排 每天运动量 次/日;次/周 药物处方 药品名称 剂量 用法:口服、静脉、外用 每天剂量 次/日
运动总量
安全性、合理性考虑 注意事项 目的
治疗总量
安全性、合理性考虑 注意事项 目的
运动方式的选择
原则:安全性、目的性、有效性、合理性、 可行性。
康复评定
临床检查 六分钟步行试验 心衰严重(<150米) 中度心衰(150-425米) 轻度心衰(426-550米)
康复评定
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 行为类型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