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合成ppt课件
糖尿病药物分类PPT课件
1、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迪沙、依吡达)
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 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 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 美吡哒和糖适平都属于短效口服降糖药。用于非胰岛素依 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由于美吡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无生 物活性(指降糖作用),故病人长期使用时,不易出现低 血糖反应。由于它引起低血糖的机会也很小,所以对老年 人尤为适宜。美吡达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促进纤维蛋白 溶解的作用。它也可降低血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浓度。 故美吡达可用于防治糖尿病引起的脂代谢紊乱等并发症。 少数患者服用美吡达后,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美吡达适用 于餐后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服用方法为三餐前半小时服, 2.5毫克开始用,最大剂量可达每日30毫克。
比喻: 小肠前1/3段就能把食物消化吸收完,血糖很快就高上去, 好比“超载”,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少,好比车拉不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比作“禁止超载”,每辆车少装点 儿(餐后血糖高峰降低),多装几辆车(延长消化吸收的 时间),车就拉得动了,但是,没有车(没有胰岛素)货 物(餐后的血糖矮峰)仍然拉不走(不能下降)。
主要副作用:有时出现消化道反应:恶心、腹泻等,可引起乳酸酸中 毒,尤以苯乙双胍多见,对有肝肾功能不良、慢性心脏功能不 全、重症贫血、缺氧性疾病者禁用,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慎用。
常见制剂: 苯乙双胍(降糖灵) 二甲双胍(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华止) 最佳用药时间:以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为宜,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引起
常用制剂:罗格列酮(文迪雅) 吡格列酮(艾汀)
降糖原理:提高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故为 胰岛素增敏剂。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细胞在胰岛素的 作用下启动PPARγ蛋白,使葡萄糖转运蛋白4增多,打开葡萄糖通道, 使血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从而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好比往生锈 的车轴里上润滑油)。
药物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PPT课件
口服降血糖药作用机制
• 改变营养物质在胃肠道的吸收 • 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和速度 • 抑制肝糖产生 •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 增加非胰岛素介导的糖代谢
5
口服降血糖药按作用机制分类
•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 • 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的药物:双胍类 • 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苯丙氨酸 •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 • 减少肠道吸收葡萄糖的药物:α-葡萄糖
28
HH H2N N N
NH NH
• 50年代发现苯乙双胍的降糖作用,双胍类口服降 糖药得以发展
• 陆续上市Metformin和丁福明(Buformin)
HH H2N N N
NH NH
29
HH H2N N N
NH NH
• Phenformin可引起乳酸增高,发生如酸 性酸中毒,较少使用
• 目前此类中广泛使用的是毒性较轻的 Metformin
应
OO O S NN HH
H2N
氨磺丁脲
•1955年 •降糖药使用
•有骨髓抑制和肝毒 性而停用
12
OO O S NN HH
甲苯磺丁脲
甲基易氧化,短效
OO O S NN HH
Cl
氯磺丙脲
由于氯原子不易 代谢,一次/ 日
•副作用小而较安全的第一代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
13
第二代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
• 70年代
OO O
S N H
N N H
格列齐特: (Gliclazide) 对位有脂环或含氮脂环 吸收快,作用强
•副作用更少,因而用量较小的磺酰脲类降糖药
14
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
O
Cl N H
O
OO O S NN HH
磺酰脲类降糖药
磺脲类降血糖药药名:甲苯磺丁脲(0860)作用机理:甲苯磺丁脲又称D86O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第1代磺脲类药物,作用最快、最弱,时间最短,近期疗效有70%~80%。
其主要药理作用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和释放胰岛素,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增加疗效,并减少副作用,且有减少肝糖输出的作用。
此药只有在病人还有一定胰岛功能时,才可能发挥作用功能:适用于轻、中型糖尿病,尤其适用于40岁以后起病,体型中等或肥胖而无严重并发症的病人,但肥胖病人服用D860可使肥胖加重,故应慎用。
对身体消瘦型病人效果差。
D860不适用于Ⅰ型糖尿病,尤其是困症酸中毒的病例。
注意事项:有长期大量饮酒者,会促使D860代谢加速,从而减弱其降血糖作用。
当阿司匹林和D86O同时服用时,阿司匹林能通过竞争置换出与血浆结合的D860,使血液中游离的D860增多,从而加强其降血糖作用。
有的病人可出理以下副作用:①胃肠道反应。
长期服用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等。
有时可导致胃溃疡复发。
②过敏反应。
少数人可引起皮疹、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③可引起轻度肝损害或胆汁郁滞型黄疽。
不宜用于肝肾功能不全和对磺胺过敏者。
④对极少数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影响,或因活动量大而进食少出现低血,糖反应。
⑤有的患者长期服用此药,可引起甲状腺机能减退药名:甲磺吡脲Gliciazile(甲磺双环脲、格列齐特、达美康)功能:磺酰脲类降糖药。
临床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包括各型成年型糖尿病、老年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糖尿病伴有血管组织病变者,亦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头痛、皮疹及胃肠道反应,一般均不严重,大部分患者能耐受。
妊娠、幼年型糖尿病、糖尿酮症及酸中毒以及了术前严重创伤后或感染后对这类药过敏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过量服用可致低血糖。
药名:甲磺冰脲Glibornaride(克糖利)功能:磺酰脲类降血糖药。
第十章 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PPT课件
对湿度比较敏感,易水解。过程与甲苯磺丁脲相似。
代谢:不同于第一代,主要是脂环的氧化羟基化而失 活。
第二代药物总体比第一代吸收更快,血浆蛋白结合率
更高,作用更强,毒性更低。
30
O Cl
N H O
H2O
Cl
O Cl
N H O
Glibenclamide的水解
OO O S NN HH
H+
Cl
O
N H O
OO S N H
––增加肌肉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 ––增加糖原合成酶的活性
15
甲苯磺丁脲
TolbutamideD-860 , 甲糖宁,雷司的浓,甲磺丁脲 4-甲基-N-〔(丁氨基)羰基〕苯磺酰胺
16
发现
..1942年,Janbon等用磺胺异丙基噻二唑治 疗伤寒病(IPTD,2254RP),病人出现低血 糖反应 ..1955年氨磺丁脲(Carbutamide)首先作为 降糖药使用
..Tolazamide妥拉磺脲二步氧化成羧酸失活
––代谢中间体羟基和甲氧基衍生物仍具一定降血 糖活性,作用时间较长
27
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 结构和代谢特点
..70s 降糖作用更好、副作用更少
..因而用量较小
..苯环上磺酰基的对位引入较大的结构侧链
..脲基末端都带有脂环或含氮脂环
..脂环氧化失活
––导致药物的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存在差别
..第一代代谢方式是苯环上磺酰基对位的 氧化
25
同类药物-第一代
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 对位氯不易代谢失活,半衰 期较长 醋磺己脲 Acetohexamide 对位羰基在肝脏被还原成 仲醇–使降糖作用增强2.5 倍,作用时间延长
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合成
此外,达美康恢可显著减低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及减低 ADP诱导的血小板互相凝聚,从而可能降低血栓的形成。
第三代磺酰脲类降糖药
O S O N O N H N H N H O O
第三代磺酰脲类降糖药以格列美脲为代表,因其相对 分子质量小,能与受体,配体迅速结合与解离。与第二代 磺脲类药物对比,其结合速度快2.5—3倍,而解离速度快 8-9倍。因此能更快,更有效地刺激胰岛素分泌,同时低
年,推出了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甲磺丁脲,又称D860,并用于临床治疗。在其后至今的半个世纪里,科学 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进行了无数 次的试验和改进,相继 研制开发出第二代、第三代磺脲类药物。
作用机理
磺脲类药物的作用靶点为磺脲(SU)受体,通过关闭钾离子
通道(KATP)促进胰岛β 细胞释放胰岛素实现降糖作用。
β 细胞膜密集分布着钾离子通道(KATP),磺脲类药物 通过与调节亚基(SURI)磺脲受体结合,使其活化,引起 KATP通道关闭,进而促使细胞去极化、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 放、钙离子内流,最终导致富含胰岛素的分泌颗粒外吐、胰 岛素释放入血。 在治疗初期,它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循环过程中胰 岛素水平的升高,从而改善高血糖症;在治疗后期,它通过
O
O S
O N H
O N H S
O
格列吡嗪的合成
结构分析
O N N S O O O N H
H N
H N
格列吡嗪的合成
合成分析1
N N
O N H S O O O
H N
H N
O N N S O O O N H
NH2
H N O
O N N H N S O NH2 O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PPT
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是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降糖药。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总结词
通过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 血糖。
详细描述
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主要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的2 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增敏剂
总结词
通过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不同药物之间的比较
磺脲类与双胍类
磺脲类与噻唑烷二酮类
磺脲类刺激胰岛素分泌,双胍类抑制肝葡 萄糖输出,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可联合使 用。
两者均可刺激胰岛素分泌,但噻唑烷二酮 类更侧重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联合使用 。
双胍类与噻唑烷二酮类
两者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但作用机制不 同,可联合使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其他药 物
导致昏迷。
胃肠道不适
部分降糖药可能导致胃 肠道不适,如恶心、呕
吐、腹泻等。
过敏反应
肝肾损伤
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降 糖药产生过敏反应,如
皮疹、瘙痒等症状。
长期服用某些降糖药可 能对肝肾造成一定损伤, 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遵医嘱用药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 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详细描述
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主要用于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
02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适应 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当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 血糖时。
1型糖尿病
在某些情况下,如妊娠期糖尿病或青少年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也可作 为辅助治疗。
常用口服降糖药 ppt课件
17
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的注意事项:
1.遵守医师的指示按时服药, 不可以任意增减药量,按时返 回门诊,调整药物剂量。
2.遵守饮食计划及规则运动,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糖化血 色素等。
3.生病时仍需按时服药,不 可停药,注意进食并立即就 医。
4.口服药应储存于阳凉避 光场所,勿放于儿童垂手可 及的地方。
7
服药时间
如从使餐后血糖不宜升高角度考虑,应餐前服,但由于很多 患者对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较重,可改为餐中或餐后服用 为佳。
8
胰岛素增敏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作用与机制
罗格列酮 环格列酮 吡格列酮 恩格列酮
降血糖作用: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性,降 低血中高血糖和甘油三水平,增加肌肉及 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二发挥降血糖 作用
常用口服降血糖药
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 双胍类
胰岛素增 敏剂
葡萄糖苷 酶抑制剂
促胰岛素 分泌剂
2
磺酰脲类(SU)
药理作用与机制
第一代:不良反应多,现已很少 1.降血糖作用: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强胰岛素作
用于临床
用;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第二代:格列苯脲(优降糖) 格列吡嗪(美吡哒) 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齐特(达美康 )
改善脂肪代谢作用:纠正胰岛素抵抗病人 的脂代谢异常,显著降低血浆中游离脂肪 酸、甘油三酯水平
9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主要用于其他降血糖疗效不 佳的Ⅱ型糖尿病,尤其是有 胰岛素抵抗者。可单独使用, 也可与磺酰脲类药物或胰岛
素联合使用
不良反应少,低血糖发生率低。
副作用主要有嗜睡、水肿、头 痛、胃肠道刺激症状等
15
磺脲类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瑞易宁--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起效快,耐受好,副作用药剂名称:格列吡嗪药理作用:·瑞易宁的活性成分为格列吡嗪,采用“胃肠道治疗系统”制备的控释片剂·本药是一种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通过刺激胰腺释放胰岛素,产生急性降低血糖作用 ·另一个重要作用机制是胰腺外效应,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肝糖生成·糖尿病病人服用后,对膳食的胰岛素趋化反应增加·治疗6个月后,餐后胰岛素和C-肽反应持续增强,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增加·每天服5mg、10mg和20mg,治疗中、重度糖尿病者,统计学上可显著降低血红蛋白A1 C、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药物疗效在年轻及老人中相似,也不受性别、种族或体重的影响·在长期试验中,瑞易宁的作用效果在81%的病人中保持至12个月,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并且对病人的血脂蛋白无有害影响用法用量:· 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初始剂量为5mg/次/日·根据血糖情况来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20mg/次/日禁忌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不良反应:乏力、头痛、头晕、紧张、震颤、腹泻、胃肠胀气及低血糖,但以上不良反应较少见,一般都能耐受。
注意事项:·严重胃肠道狭窄的病人慎用·肾或肝功能损害的病人须延长给药间隔·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发热、创伤、感染或行外科手术时,可发生血糖失控,届时应及时调整用量或临时改用胰岛素·长期用药可致药效降低,所以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血红蛋白A1c·儿童、老年病人、妊娠和哺乳妇女慎用剂型规格:控释片:5mg/片,14片/盒格列美脲,第三代磺脲类降糖药什么是格列美脲?格列美脲属于长效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物,使用后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一般被归为第三代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此外,本药还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雅施达(糖尿病)PPT课件
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剧烈运动。
03
及时处理副作用
如果患者出现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向医生反馈并寻
求医疗帮助。同时,患者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
或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就医。
05
案例分析:雅施达在糖尿 病治疗中的实践应用
案例一:新诊断患者使用雅施达治疗过程分享
患者情况
治疗方案
雅施达作为一种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通过独特的机制有效降低 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安全性高
雅施达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 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适合长期使用。
方便易用
雅施达用药方便,患者只需每天服用一次,即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治疗过程
评估与调整
45岁男性,新诊断为2型糖尿 起始剂量雅施达5mg,每日 病,空腹血糖9.5mmol/L, 一次,早餐前服用。同时配 餐后2小时血糖14.2mmol/L。 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
患者在使用雅施达一周后,空腹血糖 降至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 至10.5mmol/L。一个月后,空腹血 糖进一步降至6.5mmol/L,餐后2小
雅施达能够减少尿蛋白的排泄,保护 肾脏功能,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
04
用药指导与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雅施达药物
01
02
03
餐前服用
雅施达应在餐前30分钟左 右服用,以便药物在餐后 血糖升高时发挥最大作用。
整片吞服
药物应整片吞服,不应咀 嚼或压碎,以免影响药物 吸收和效果。
定期监测
在用药期间,患者应定期 监测血糖和尿糖水平,以 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报告框架
磺酰脲类药物的发现
磺酰脲类药物的作用机理 代表药物 代表药物的合成路线 简评
磺脲类药物的发现
磺脲类药物是最早和使用最广泛的口服糖尿病药物。1942年, Mercek Janbon在研究磺胺类药物对伤寒杆菌抑制作用时,发现 部分患者均死于低血糖发作。此后,Loubatiere 等对磺胺类药
100倍。
此外,第二代磺脲类药物还具有其他作用,如格列
吡嗪、格列齐特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小板凝聚性,
改善凝血及纤溶功能,同时对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早起肾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效果。
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
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在结构上比第一代复杂。第 二代降糖药的R2为较复杂的酰胺乙基苯,R1是一个环己 基侧链。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维持其降血糖作用。
该类降血糖药都有R1S02NHCONHR2的基本结构, 但各自取代基R不同。 由磺酰基和辅基组成。前者决定降糖作用, 后者决定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
O O S R 1 N H N H O R 2
O O S R 1 N H
O N H R 2
R1
第一代磺 酰脲类药 物 甲苯磺丁脲
C l N H O
分子式: C23H28ClN3O5S
在磺脲类药物中,降糖作用较强,且价格便宜,半衰
期长,是中长效制剂。本品口服后90分达到高峰,半衰期
约12-24小时,作用持续时间16-24h。它在肝内代谢,其 代谢产物经胆汁和肾脏排出各占50%。
格列苯脲降糖效果长,在临床使用中频发低血糖,由
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代表药物为格列苯脲,格列 吡嗪等,后者降血糖活性较前者大数十至数百倍,口服
吸收快,作用强,且引发低血糖、粒细胞减少以及心血
管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小。
O O R 1 S N H O N H R 2
格列苯脲
O O
O S N H
英文名称:Glibenclamide CAS号:10238-21-8
此外,达美康恢可显著减低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及减低 ADP诱导的血小板互相凝聚,从而可能降低血栓的形成。
第三代磺酰脲类降糖药
于其主要经肾脏代谢,故受患者年龄和肾功能的限制。
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
随着第二代磺脲类药物的进一步发展,其作用方式, 代谢方式,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均得到改进。如格列吡嗪, 格列齐特半衰期较短,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还有改善胰岛 素早起时分泌的作用,而被用作餐时血糖调节药;磺脲类
药物大部分经肝代谢后从肾脏排出,仅百分之五从肾脏排
格列齐特(达美康)
英文名称:Gliclazide
H N S O O O
H N N
分子式:C15H21N3O3S
CAS 号: 21187-98-4
达美康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它增加餐后胰岛素分泌 的第一相而不超过正常的增加其第二相,而不产生高胰岛素血 症。同时它还能促进胰岛素受体数目,通过胰岛素受体后机制, 增加骨骼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
甲苯磺丁脲
O S N H N H O O
英文名称:Tolbutamide CAS 号: 64-77-7 分子式:C12 H18 N2 O3 S
为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物,每片0.5g,每次0.5-1.0g, 每日2-3次。最大剂量为每日3.0g。本品现已不常使用。
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
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特点是吸收迅速,与血 浆蛋白的结合率高,作用强,且长效、毒性低。其中第 二代降糖药格列苯脲比第一代降糖药甲苯磺丁脲药效强
出,故WHO推荐适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格列吡嗪
O N N H N
O S
OO N H N H
英文名:Glipizide CAS 号: 29094-61-9
分子式 C21 H27 N5 O4 S
格列吡嗪口服吸收好,达峰时间为1-3小时,半衰期约为5小 时。每片5mg,每次剂量为2.5-10mg,每日2-3次,每日最大剂 量为30mg。为常用的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
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
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具有与受体亲和力
低,脂溶性差,细胞膜通透性不强等缺陷,常 需服用较大剂量才能发挥降糖作用,因此不良 反应多,用药安全性差。同时,由于其作用时 间、用药剂量难控制性,以及频发的低血糖反
应,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促进抗利尿激素不适
当等不良反应,导致目前C l
第二代 磺酰脲 类降糖 药
格列苯脲
O
N H
O
格列吡嗪
N N H N
第三代磺 酰脲类降 糖药
O
Me
N H
格列美脲
N O
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
第一代以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为代表。第
一代磺酰脲类降糖药R1为单取代苯,脲基上的取
代R2有一定的体积和亲脂性,甲基取代时无效。
乙基取代稍有活性。取代基为3-6个碳时,具有显 著的降糖活性,当碳原子数量超过12时,活性消 失。
β 细胞膜密集分布着钾离子通道(KATP),磺脲类药物 通过与调节亚基(SURI)磺脲受体结合,使其活化,引起 KATP通道关闭,进而促使细胞去极化、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 放、钙离子内流,最终导致富含胰岛素的分泌颗粒外吐、胰 岛素释放入血。 在治疗初期,它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循环过程中胰 岛素水平的升高,从而改善高血糖症;在治疗后期,它通过
年,推出了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甲磺丁脲,又称D860,并用于临床治疗。在其后至今的半个世纪里,科学 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进行了无数 次的试验和改进,相继 研制开发出第二代、第三代磺脲类药物。
作用机理
磺脲类药物的作用靶点为磺脲(SU)受体,通过关闭钾离子
通道(KATP)促进胰岛β 细胞释放胰岛素实现降糖作用。
物进一步研究发现其确实存在明确的降血糖作用,而对移除胰
腺的动物没有类似作用。表明其降糖效应是通过胰腺实现的, 这是人们第一次发现磺胺类药物的降糖特性。1945年,在磺胺 类药物抗菌感染的研究中,亦发现部分患者的低血糖反应,再 次表明了磺胺类药物的胰腺依赖性降糖作用。
1955年,首次报道了一种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磺脲类 衍生物——对氨苯磺酰丁脲,但是该药由于毒性作用太大 而未在临床应用,此后对此药的化学结构作了改 动。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