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宁波大学2010人文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2010人文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人文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2010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社会(思政、历史、地理)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综合知识以及现代师范教育技能的中学师资。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1. 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 培养基础知识宽厚、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进行学习研究的基础和能力,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锻炼,具有良好的从事社会学科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人文科学通论、教育学、人文教育教学论、中国通史(3)2、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概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文科学通论、教育学原理、教师语言艺术、教育心理学、人文教育教学论、史学概论、伦理学、自然资源概论。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学制:4 年,最低学分:164)1、学制:4年制,最长学习期限为6年。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4个创新创业学分为免费修读。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教育学士学位。

须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课程设置说明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根据专业的特点分为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地理教育三大模块方向,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思政与通史课程48学分,学课大类平台27学分本专业课程、专业平台和专业模块方向课程77分。

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基础类课程:中国通史系列、世界史系列、政治经济学、哲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科学通论、心理学、教育学、人文教育教学论;历史类课程:史学概论、历史文化原典选读、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世界史专题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近代中外关系史等;思想政治类课程:政治学概论、伦理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地理类课程: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旅游资源与开发等。

宁波大学2010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2010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010版)一、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与专业基本技能,具备运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解决幼儿园实际教育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并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管理、辅助教育、保育研究及其它工作。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1.基本品质要求:具有正确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热爱学前教育事业,以为社会服务和作贡献为荣。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

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观点。

2.知识结构要求:具有广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熟悉幼儿园教育各环节,了解学前教育改革的当前动向。

3.专业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和表现能力并能把它迁移到幼儿身上;较好地掌握音乐、舞蹈、美术等基本技能并能对幼儿进行相关的辅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英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四级以上;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普通话达到省二乙以上标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教育动手操作能力。

具备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指导能力和一定的学前教育管理(研究)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原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主要课程主要课程: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原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课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幼儿文学、美术基础、音乐基础、钢琴基础、舞蹈基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数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美术)。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学制:4 年,最低学分:164)1、学制:四年制本科,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宁波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和科研能力的、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工作的教师、以及从事学前教育保教工作的一线教师。

二、培养基本要求1.素质要求:具有正确的政治信仰,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求实创新精神;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愿为社会服务,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能力要求: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舞蹈、美术等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和表现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至少达到学校规定的英语四级水平;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掌握教师口语,普通话测试达到学校规定标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具有广泛的、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观点。

三、学年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制本科2、毕业最低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64学分。

四、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原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主要课程: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原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课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幼儿文学、美术基础、音乐基础、钢琴基础、舞蹈基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数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美术)。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2. 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3.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4.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1. 学位课程高频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2. 主要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高频电子电路、通信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方向系列课程、电子系统设计方向系列课程、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方向系列课程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 学制:二年2. 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82学分,其中2个学分为创新创业训练学分。

专业学生必须从多媒体信息处理、电子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等三个模块中选中一个主修,获得这个模块专业课程43学分。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4学分的任意选修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宁波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培育方案及教课方案一、培育目标培育拥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点,掌握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教育专业的根基理论、根本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术,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科学教育、科学教课研究的教师和其余教育工作者。

二、培育根本规格要求1.掌握自然科学教育专业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技术以及有关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实验训练,经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课实践的锻炼,拥有优秀的从事自然科学教课和自然科学教课研究的根本能力,或拥有必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根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计算机根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认识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例,认识自然科学的某些新展开和应用远景。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问、文件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有关信息的根本方法。

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优秀的心理素质。

三、核心课程学位课程大学化学1、大学物理、动物生物学主要课程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现代自然地理学、教师教课语言艺术、书写技术、教育心理学、计算机应用根基、学科教育学等及有关的实验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学制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为164学分。

五、授与学位及要求切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与的有关规定,授与理学学士学位。

六、各种课程设置及学分分派要求各种课程构造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纳"平台+模块"的构造系统。

课程按春天、秋天、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含以下几大类:通识教育类课程〔42学分〕;根基类课程〔25学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化学 1、大学物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现代自然地理学1等;物理类课程〔15学分〕:电磁学导论、光学概论、近代物理导论等;化学类课程〔11学分〕:大学化学2、绿色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等;生物类课程〔12学分〕:一般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等;地理类课程〔15学分〕:现代自然地理学2、地图学、旅行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自然灾祸学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12学分〕:电工电子技术根基、教课动画制作、网络课程设计与管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等教师教育类课程〔31学分〕:教育学原理、教师语言艺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课丈量与评论、教育研究方法、学科教育学、微格教课、教育实习等。

宁波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学校、科研机构、企业从事教学、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一)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发展;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与野外工作能力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相近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熟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身体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地理学2.主要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气象气候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科学原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环境科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

宁波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案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案、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b5E2RGbCAP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p1EanqFDPw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DXDiTa9E3d3. 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 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信息科学基础、离散数学、数值计算方法2、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读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学建模、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运筹学、信息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RTCrpUDGiT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通识教育类<42学分);其中必修32学分,选修10学分;基础知识类课程<33学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复变函数、解读几何、实变函数、大学物理等;信息基础类课程<22学分):信息科学基础、组合数学、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值计算方法、数学应用软件、数据结构等;应用技术类课程<28学分):数学建模、现代控制论基础、信息论与编码学、图论及其应用、计算机图形学、现代密码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图形图象处理、数值并行算法等。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 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5.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1. 学位课程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2. 主要课程信息类数学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电路、通信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课程、多媒体信息处理方向系列课程、电子系统设计方向系列课程、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系列课程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2.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学分为115。

学生从多媒体信息处理、电子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三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49学分的选修学分(其中必须取得短2、短3学期各3学分),选修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10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6学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15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

宁波大学2010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2010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0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适应我国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公司企业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以及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2.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6.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常微分方程、概率论、近世代数2、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泛函分析、微分几何、大学物理、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实验、数值计算方法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学制:4 年,最低学分:164)五、授予学位及要求1.学制: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课程设置说明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通识教育类课程:(42学分);基础类课程:(约30学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心理学导论、学习的科学与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等;数学类课程:(约40学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扑、数学物理方程、微分几何、应数专题讲座与训练、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现代控制论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图论及其应用、数学建模、运筹学、组合数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等;经济类课程:(约17 学分):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精算学概论、SAS统计分析及应用、投入产出分析、保险学引论、金融数学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约17学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数学应用软件、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全校、任意选修课共8学分;创新创业学分共4学分。

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建设服务型教育教学体系的需要,学校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和创新型地方高校的目标,进一步明确我校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创新教育理念,优化“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1.明确目标、深化改革各专业应根据学校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框架,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体系(规格要求),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可实施、可评测的系统化描述。

同时组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与实验教学大纲,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目标的贡献。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寓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之中。

2.转变理念、优化体系通过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内涵的理解,逐步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推进核心课程建设,调整学科大类教育平台的课程设置,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3.大类培养、加强合作全面实施按大类招生、一年级大类培养基础上进行专业分流的培养模式,调整学科大类划分,拓展专业内涵,力求实现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的培养。

充实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与地方高校的服务特色,加强国际合作、校际合作与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学资源与先进教育理念,实施第二校园计划,推进适应地方需求的“双证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4.重视创新、加强实践继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积极增设项目,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良性互动。

宁波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掌握食品科学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1.素质结构要求⑴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团队意识、奉献精神;⑵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⑷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2.能力结构要求⑴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口语及书面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⑵应用知识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的能力,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和技术革新的能力,具备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能力,具备食品生产过程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具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检验、分析的能力;⑶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⑴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⑵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⑶工具性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⑷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⑸专业知识:掌握水产、果蔬、畜禽、林特原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参数,掌握食品质量的控制与食品安全卫生分析检验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选型、使用、维护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掌握食品工厂及车间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

宁波大学2010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2010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0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适应我国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公司企业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以及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2.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6.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常微分方程、概率论、近世代数2、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泛函分析、微分几何、大学物理、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实验、数值计算方法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学制:4 年,最低学分:164)五、授予学位及要求1.学制: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课程设置说明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通识教育类课程:(42学分);基础类课程:(约30学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心理学导论、学习的科学与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等;数学类课程:(约40学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扑、数学物理方程、微分几何、应数专题讲座与训练、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现代控制论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图论及其应用、数学建模、运筹学、组合数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等;经济类课程:(约17 学分):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精算学概论、SAS统计分析及应用、投入产出分析、保险学引论、金融数学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约17学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数学应用软件、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全校、任意选修课共8学分;创新创业学分共4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教育专业的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科学教育、科学教学研究的教师和其 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
1. 掌握自然科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
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锻炼,具有良好的从事自然科学教学和自然科学教学研究的基 本能力,或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2.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3. 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自然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 法。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核心课程
1. 学位课程
大学化学 1、大学物理、动物生物学
2. 主要课程
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现代自然地理学、教师教学语言艺 术、书写技能、教育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教育学等及相关的实验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 学制
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2. 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为 164 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 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 " 平台+模块 "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 几大类:
通识教育类课程( 42 学分);
基础类课程( 25 学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 大学化学 1、大学物理、动物生物学、 1 等;
电磁学导论、光学概论、近代物理导论等; 大学化学 2、绿色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等; 普通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等; 地理类课程(15学分):现代自然地理学 2、地图学、旅游地理学、 自然资源概论、 自然灾害学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 12 学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动画制作、网络课程设计与管理、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等
教师教育类课程( 31 学分):教育学原理、教师语言艺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测量与评价、教 育研究方法、学科教育学、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

植物生物学、现代自然地理学
物理类课程( 15 学分)
化学类课程( 11 学
综合类课程(18学分):自然科学概论、科学史、专业英语、科学技术与社会、地球与空间科学、当代科技等。

2.学分分配汇总表
3. 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
(其中必选“宁波大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 1学分)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九、科学教育(本科)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科学教育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注:双学位课程设置:双专业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共48.5学分
注:双学位课程设置:双专业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共48.5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