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定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中的定义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笛卡尔

3.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

4.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狭义上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5.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6遗传:是一种生物想象,是指上代的许多(生物特征)传给下代的过程。

7.文化:狭义的文化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

8.性的系统:人体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9. 广义上的学习:人与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包括三个层次:①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

②学习表现为行为的变化,而引起有机体行为变化的原因是个体经验的习得。③学习所造成的行为变化,在行为品质上分为水平的提升和持久稳定。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的获得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包括三个层次:①人类除了能够以直接的方式获取经验外,还能通过社会交往等形式获取大量的间接经验。②人类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文字是人类经验的载体。③动物的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被动的,而人类的学习是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并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过程。

10.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火干扰现象。

11.知识应用:实质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12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13品德: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他人,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互相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14. 道德认知:指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知,是人的认知过程在品德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倾慕或鄙视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指个人受一定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道德行为是品德重要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15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6.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指能引起的持续一定实践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17嗅觉:一种比较原始的感觉,嗅觉的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18错觉:特点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19.记忆: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0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21表象:保持在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22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地反映。

23.直观动作思维: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实际动作便是思维的支柱具体

形象思维:运用已有的(表象)产生的思维活动。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概念: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

24直觉思维: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分析思维:明确意识到思维的步骤和思维的过程,并按一定程序执行的思维。

25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26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德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

27概念: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8推理: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判断构成的,并依据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由已知确立未知的思维过程。

29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30.言语:人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

31.想象: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新的结合。

32.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

..和集中

33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弥补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34.需要: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35.动机: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36.挫折: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37.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38.情绪状态:在某种事件或情景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

39心境: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40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时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41焦虑:当一个人预测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通常由忧虑,紧张,失望,不安,恐惧,焦虑,羞愧等感受交织在一起。

42人格: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43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系统。

人格心理特征:人格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经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45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能力的两种含义:①已经发展出或表现出的实际能力②指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46.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47.性格: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48应对: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它包括任何消除或减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