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影像解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 外侧裂 –冠状面 • 水平部呈内外走向, 上为额叶,下为颞叶 • 垂直部呈上下走行, 内侧为岛叶
• 半球纵裂 –分隔两侧大脑半球
21
五、岛叶
• 岛叶 –外侧裂底部被额、颞、顶叶覆盖的部分
22
六、半卵圆中心
• 半卵圆中心:大脑半球中心 卵圆形白质区,由联络各脑 部的有髓鞘纤维组成。 • 联络纤维,联络同侧 半球的各皮质区 • 连合纤维,连接左右 半球相应皮质区 • 投射纤维,连接大脑 皮质与皮质下的各级 中枢
3、T2值:以90 º射频脉冲关闭后,某组织中的宏观横 向磁化矢量为最大值,以此为起点,以宏观横向磁化 矢量衰减到最大值的37%为终点,起点和终点的时间 间隔即该组织的T2值。
5
回顾4
➢MRI新技术有哪些?
6
➢弥散加权成像(DWI)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磁共振灌注成像(PWI) ➢血氧饱和度依赖成像(BOLD)
23
七、胼胝体
• 胼胝体 – 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分为胼胝体嘴 、膝部、体部、压部 – 中线处的侧脑室顶由胼胝体构成
24
• 胼胝体发育 – 由前向后,即由胼胝体的膝部到后部的压部进行 – 嘴部的纤维发育最晚
• 胼胝体发育不良 – 胼胝体完全或部分缺失 – 部分缺失表现为后形成的部分缺失,往往膝部和 /或体部存在,压部和嘴部缺失
• 透明隔 – 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之间的中线上,透明隔板两 外侧为侧脑室体部 – 两侧透明隔板之间有小的间隙,称透明隔间腔
29
• 透明隔 – 透明隔大小与穹隆(箭 头)的位置有关。穹隆 为后置位时,透明隔最 大;穹隆为前置位时, 透明隔最小
30
十、基底节
• 基底节
– 两侧大脑半球下部的灰质核团
尾状核 壳核 苍白球
4
1、磁共振现象:以与质子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作 用于处于主磁场中的人体,射频脉冲的能量传递给处 于低能量的质子,低能量的质子获能跃迁到高能级, 称为磁共振现象。
2、T1值:以90 º射频脉冲关闭后,某组织中的宏观纵 向磁化矢量为0,以此为起点,以宏观纵向磁化矢量 恢复到最大值的63%为终点,起点和终点的时间间隔 即该组织的T1值。
①主磁体系统 ②梯度磁场系统 ③射频系统 ④计算机系统
1
回顾2
➢MRI影像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2
一、主磁场的性能指标
(1)磁场强度 (2)磁场均匀度 (3)磁场稳定度 (4)有效孔径及长度 (5)磁场的逸散度
二、梯度磁场的性能指标
(1)梯度场强 (2)梯度场变化率和梯度上升时间
3
回顾3
➢名词解释:磁共振现象;T1值、T2值
14
15
经 胼 胝 体 膝 部 断 面
➢31穹窿 ➢51胼胝体膝部 ➢53松果体 ➢34背侧丘脑(间脑)
16
脑的正常解剖
• 额叶 –外侧裂上方和中央沟前方
• 顶叶 –外侧裂上方、中央沟后方与顶枕沟之间
• 颞叶 –外侧裂下方
• 枕叶 –半球后部、顶枕沟以后
17
• 中央沟:脑凸面中部 最深的脑沟,分隔额 、顶叶。
36
第二节 颅脑影像解剖
37
一、颅脑CT断层解剖
38
颅底层面主要显示的结构
• 1、颞骨岩部,包 括内听道。
• 2、后颅窝,包括 延髓、小脑半球、 小脑蚓部、第四脑 室、桥前池、桥小 脑角池等。
7
头颈部影像检查技术
头颅影像解剖
8
提要
➢颅脑系统解剖 ➢颅脑影像解剖
9
第一节 颅脑系统解剖
10
一、颅底内面观
颅底:连接颅腔与躯干骨 1:圆孔 2:卵圆孔
1
3:棘孔 2 4:破裂孔 3 前、中、后颅凹
蝶骨小翼,垂体窝
4
斜坡,枕骨大孔,颞骨岩 部
11
颅底CT横断(骨窗)
12
二、硬脑膜
• 硬脑膜:脑பைடு நூலகம்的最外 层,覆盖颅骨内板和 颅底
中央前回:宽而厚,躯体
运动中枢
中央后回:窄而薄,躯体 感觉中枢
主要解剖标志
18
• 顶枕沟 –大脑半球内侧,胼 胝体后方最深的脑 沟
–顶、枕叶在内侧面 的分界
主要解剖标志
19
四、外侧裂
外侧裂:额、顶、颞、岛叶的分界 横断面:水平部呈内外走向,位于颞叶 与额叶或顶叶之间 垂直部:呈前后走行,位于岛叶与颞叶 之间
34
• 垂体 – MR矢状和冠状面显示垂体最佳 – 新生儿垂体T1WI高信号 – 成人 • 腺垂体呈中等信号 • 垂体后叶呈高信号 – 垂体后叶具有分泌激素功能的分泌颗粒
35
十二、海绵窦
• 海绵窦 – 垂体窝两侧,冠状面呈三角形 – 侧壁硬脑膜构成,平直或略凹 – 穿行第三、四对颅神经和第五 对颅神经的第一、二支。第六 对颅神经位于海绵窦腔内 – 海绵窦后界的重要解剖标志包 括半月神经节及Meckel’s腔
25
八、侧脑室
• 侧脑室 – 侧脑室自前向后下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和 下角 – 下角后部和后角结合处呈三角形,称三角区
26
• 侧脑室脉络丛 – 位于中央部,向前经室 间孔与第三脑室脉络丛 相连,向后经三角区弯 向下角 – 自室间孔向前的前角和 自三角区向后突的后角 内无脉络丛
27
28
九、透明隔
豆状核
纹状体
屏状核 外囊和最外囊之间的细带状灰质
杏仁核 位于颞角顶,与尾状核尾部相连
31
• 基底节信号与铁在核内的沉积有关
• 正常情况下,铁沉积增加导致在不同年龄出现不 同部位的不同程度低信号
– 苍白球
6个月
– 黑质网部 9-12个月
– 红核
18-24个月
– 齿状核
3-7岁
32
• 铁沉积导致局部磁场的不均匀,在T2WI信号明显 丢失,表现为低信号, T1WI 不敏感
• MR显示铁沉积的能力直接与其浓度及主磁场强度 的平方有关
• 某些神经功能障碍时,铁的沉积与年龄不符,可 作为疾病的指征
33
十一、脑垂体
• 垂体 – 大小,高男性<7mm,生育期女性可达9.7mm – 形态,垂体上缘平直或微凹,垂体柄居中
• 垂体柄 – 正常直径<=4mm – 常以与基底动脉比较判断,90%的正常人基底 动脉比垂体柄粗
• 骨缝处和颅骨内板紧 密相连(硬膜外血肿 不跨颅缝)
• 最主要的两个折: 大脑镰,小脑幕
• 折叠边缘形成静脉窦 • 作用:保护脑组织
13
三、脑实质
• 端脑:两侧大脑半球,中间胼胝体相连 •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丘脑(背侧-、上-
、下-、后-、底-) • 脑干:中脑、脑桥、延髓(生命中枢) • 小脑:半球、蚓部
• 外侧裂 –冠状面 • 水平部呈内外走向, 上为额叶,下为颞叶 • 垂直部呈上下走行, 内侧为岛叶
• 半球纵裂 –分隔两侧大脑半球
21
五、岛叶
• 岛叶 –外侧裂底部被额、颞、顶叶覆盖的部分
22
六、半卵圆中心
• 半卵圆中心:大脑半球中心 卵圆形白质区,由联络各脑 部的有髓鞘纤维组成。 • 联络纤维,联络同侧 半球的各皮质区 • 连合纤维,连接左右 半球相应皮质区 • 投射纤维,连接大脑 皮质与皮质下的各级 中枢
3、T2值:以90 º射频脉冲关闭后,某组织中的宏观横 向磁化矢量为最大值,以此为起点,以宏观横向磁化 矢量衰减到最大值的37%为终点,起点和终点的时间 间隔即该组织的T2值。
5
回顾4
➢MRI新技术有哪些?
6
➢弥散加权成像(DWI)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磁共振灌注成像(PWI) ➢血氧饱和度依赖成像(BOLD)
23
七、胼胝体
• 胼胝体 – 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分为胼胝体嘴 、膝部、体部、压部 – 中线处的侧脑室顶由胼胝体构成
24
• 胼胝体发育 – 由前向后,即由胼胝体的膝部到后部的压部进行 – 嘴部的纤维发育最晚
• 胼胝体发育不良 – 胼胝体完全或部分缺失 – 部分缺失表现为后形成的部分缺失,往往膝部和 /或体部存在,压部和嘴部缺失
• 透明隔 – 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之间的中线上,透明隔板两 外侧为侧脑室体部 – 两侧透明隔板之间有小的间隙,称透明隔间腔
29
• 透明隔 – 透明隔大小与穹隆(箭 头)的位置有关。穹隆 为后置位时,透明隔最 大;穹隆为前置位时, 透明隔最小
30
十、基底节
• 基底节
– 两侧大脑半球下部的灰质核团
尾状核 壳核 苍白球
4
1、磁共振现象:以与质子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作 用于处于主磁场中的人体,射频脉冲的能量传递给处 于低能量的质子,低能量的质子获能跃迁到高能级, 称为磁共振现象。
2、T1值:以90 º射频脉冲关闭后,某组织中的宏观纵 向磁化矢量为0,以此为起点,以宏观纵向磁化矢量 恢复到最大值的63%为终点,起点和终点的时间间隔 即该组织的T1值。
①主磁体系统 ②梯度磁场系统 ③射频系统 ④计算机系统
1
回顾2
➢MRI影像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2
一、主磁场的性能指标
(1)磁场强度 (2)磁场均匀度 (3)磁场稳定度 (4)有效孔径及长度 (5)磁场的逸散度
二、梯度磁场的性能指标
(1)梯度场强 (2)梯度场变化率和梯度上升时间
3
回顾3
➢名词解释:磁共振现象;T1值、T2值
14
15
经 胼 胝 体 膝 部 断 面
➢31穹窿 ➢51胼胝体膝部 ➢53松果体 ➢34背侧丘脑(间脑)
16
脑的正常解剖
• 额叶 –外侧裂上方和中央沟前方
• 顶叶 –外侧裂上方、中央沟后方与顶枕沟之间
• 颞叶 –外侧裂下方
• 枕叶 –半球后部、顶枕沟以后
17
• 中央沟:脑凸面中部 最深的脑沟,分隔额 、顶叶。
36
第二节 颅脑影像解剖
37
一、颅脑CT断层解剖
38
颅底层面主要显示的结构
• 1、颞骨岩部,包 括内听道。
• 2、后颅窝,包括 延髓、小脑半球、 小脑蚓部、第四脑 室、桥前池、桥小 脑角池等。
7
头颈部影像检查技术
头颅影像解剖
8
提要
➢颅脑系统解剖 ➢颅脑影像解剖
9
第一节 颅脑系统解剖
10
一、颅底内面观
颅底:连接颅腔与躯干骨 1:圆孔 2:卵圆孔
1
3:棘孔 2 4:破裂孔 3 前、中、后颅凹
蝶骨小翼,垂体窝
4
斜坡,枕骨大孔,颞骨岩 部
11
颅底CT横断(骨窗)
12
二、硬脑膜
• 硬脑膜:脑பைடு நூலகம்的最外 层,覆盖颅骨内板和 颅底
中央前回:宽而厚,躯体
运动中枢
中央后回:窄而薄,躯体 感觉中枢
主要解剖标志
18
• 顶枕沟 –大脑半球内侧,胼 胝体后方最深的脑 沟
–顶、枕叶在内侧面 的分界
主要解剖标志
19
四、外侧裂
外侧裂:额、顶、颞、岛叶的分界 横断面:水平部呈内外走向,位于颞叶 与额叶或顶叶之间 垂直部:呈前后走行,位于岛叶与颞叶 之间
34
• 垂体 – MR矢状和冠状面显示垂体最佳 – 新生儿垂体T1WI高信号 – 成人 • 腺垂体呈中等信号 • 垂体后叶呈高信号 – 垂体后叶具有分泌激素功能的分泌颗粒
35
十二、海绵窦
• 海绵窦 – 垂体窝两侧,冠状面呈三角形 – 侧壁硬脑膜构成,平直或略凹 – 穿行第三、四对颅神经和第五 对颅神经的第一、二支。第六 对颅神经位于海绵窦腔内 – 海绵窦后界的重要解剖标志包 括半月神经节及Meckel’s腔
25
八、侧脑室
• 侧脑室 – 侧脑室自前向后下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和 下角 – 下角后部和后角结合处呈三角形,称三角区
26
• 侧脑室脉络丛 – 位于中央部,向前经室 间孔与第三脑室脉络丛 相连,向后经三角区弯 向下角 – 自室间孔向前的前角和 自三角区向后突的后角 内无脉络丛
27
28
九、透明隔
豆状核
纹状体
屏状核 外囊和最外囊之间的细带状灰质
杏仁核 位于颞角顶,与尾状核尾部相连
31
• 基底节信号与铁在核内的沉积有关
• 正常情况下,铁沉积增加导致在不同年龄出现不 同部位的不同程度低信号
– 苍白球
6个月
– 黑质网部 9-12个月
– 红核
18-24个月
– 齿状核
3-7岁
32
• 铁沉积导致局部磁场的不均匀,在T2WI信号明显 丢失,表现为低信号, T1WI 不敏感
• MR显示铁沉积的能力直接与其浓度及主磁场强度 的平方有关
• 某些神经功能障碍时,铁的沉积与年龄不符,可 作为疾病的指征
33
十一、脑垂体
• 垂体 – 大小,高男性<7mm,生育期女性可达9.7mm – 形态,垂体上缘平直或微凹,垂体柄居中
• 垂体柄 – 正常直径<=4mm – 常以与基底动脉比较判断,90%的正常人基底 动脉比垂体柄粗
• 骨缝处和颅骨内板紧 密相连(硬膜外血肿 不跨颅缝)
• 最主要的两个折: 大脑镰,小脑幕
• 折叠边缘形成静脉窦 • 作用:保护脑组织
13
三、脑实质
• 端脑:两侧大脑半球,中间胼胝体相连 •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丘脑(背侧-、上-
、下-、后-、底-) • 脑干:中脑、脑桥、延髓(生命中枢) • 小脑:半球、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