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影像解剖

合集下载

头颈部影像解剖第三章颅脑PPT课件

头颈部影像解剖第三章颅脑PPT课件
头颈部影像解剖第三 章颅脑ppt课件
目录
• 颅骨的解剖结构 • 脑的解剖结构 • 脑膜与脑池 • 脑血管与脑血流 • 颅脑影像学检查方法 • 颅脑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
01
颅骨的解剖结构
颅盖骨
01 脑颅骨
主要构成脑部的保护结构,包括额骨、顶骨、枕 骨等。
02 面颅骨
构成面部的基本框架,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颧 骨等。
儿童期
颅骨继续生长,但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新生儿期
颅骨逐渐骨化,囟门逐渐关闭。
成人期
颅骨基本停止生长,形态和结构稳定。
02
脑的解剖结构
大脑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控制着人类的 01 各种思维、感觉和运动功能。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表面是大脑皮质, 02 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具有认知、情感、
行为等各种功能。
大脑半球表面有许多凹槽,称为沟,凹下去的部 03 位称为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为回。
大脑
大脑皮质分为四个区域:额叶、顶叶、 枕叶和颞叶,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
能。
大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主要来自 两侧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大脑的内部结构还包括大脑白质和大 脑灰质,大脑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 成,大脑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 树突构成。
脑池
脑池是大脑表面凹陷的区域,容 纳脑脊液,对大脑起到缓冲和保
护作用。
脑池内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通过, 如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等。
脑池的形态和大小因个体差异而 异,在影像学检查中具有重要的
诊断意义。
04
脑血管与脑血流
脑血管
脑血管是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包括颈内动脉和 椎动脉两大系统。
脑血管的解剖结构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 个部分,其中动脉是血液流入脑部的通道,毛细 血管是血液与脑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而静 脉则是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通道。

头颅影像学解剖 PPT课件

头颅影像学解剖 PPT课件
头颅影像学解剖
李彤
头颅正位X线平片
头颅侧位X线平片
MRI 冠 状 位
MRI 矢 状 位
MRI 轴面 T2W1
MRI 轴面 T1W1
头颅CT示意图
眼 角 外 耳 道 连 线
第一层颅底层面
第二层蝶鞍层面
第三层鞍上池层面
第四层三脑室下部层面
第五层三脑室上部层面
第六层侧脑室体部层面
Willis 环的 重排 结构
Willis 环的 重排 结构 三维 重建
第七层侧脑室顶部层面
第八层大脑皮质下部层面
第九层大脑皮质上部层面
冠状面CT示意图
第第三层蝶鞍层面
第四层鞍后层面
第五层斜坡层面
第六层环椎前弓层面
第七层齿状突层面
第八层齿状突后椎骨层面
颅底孔道CT解剖
脑血管造影
Willis 大脑 动脉 环扫 描

颅脑影像断面解剖PPT课件

颅脑影像断面解剖PPT课件
新的分叶:额,顶,颞,枕四叶加上 岛叶和边缘叶,岛叶深藏在大脑外侧 裂里面,为额,顶,颞叶覆盖,并以 环岛沟相隔;边缘叶和其有关的皮质 下结构组成边缘系统.这些皮质下结 构包括杏仁核,缰,乳头体,隔区, 以及部分丘脑,下丘脑和中脑结构.
2019/7/5

19
识别脑沟与脑回的步骤
1.先确定额上沟a,额上回1 和额中回2;
2019/7/5

36
颅脑横断面解剖 --中央半卵圆层面(白质纤维束) 扩散张量白质束成像DTI
2019/7/5

37
颅脑横断面解剖 --中央半卵圆层面(白质纤维病变)
2019/7/5

38
颅脑横断面解剖 --扣带回层面
此层面中央部分主要为扣带回4和楔前回6,周边一带则为额, 顶和枕叶凸面的脑沟,回.
如中央后沟不与半球间裂相交,其内侧端呈分叉鱼 尾状时,鱼尾的前,后臂呈叉状对着缘支,称中央 后沟的鱼尾征
2019/7/5

25
中央后沟,中央旁小叶和中央旁沟
中央后沟(绿色)位于中央 沟和中央前回后方,其内侧 端可为单支或鱼尾状分叉
中央后沟的前方为中央后回
(黄色)(躯体感觉)
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在中线 处相连构成中央旁小叶(灰
2019/7/5

27
顶内沟,顶上沟,顶上小叶和木契前回
顶内沟(黄色)为带多少不等分支, 行于钟面9点-7点(左)或3点- 5点(右)的连续或断续的脑沟,它 与中央后沟及其分支相交或不相交
顶内沟的内前区域为顶上小叶(灰 黄色)
顶内沟的外后区域为顶下小叶(紫 色)
顶上小叶(灰黄色)位于缘支后方, 近半球间裂区域为楔前回(黄色)

颅脑(good)影像解剖

颅脑(good)影像解剖

孔道 棘孔
破裂孔
翼管
茎乳孔
舌下神 经管
部位 卵圆孔后 外侧 岩骨尖, 翼板底面 蝶骨下方 圆孔内侧 茎突后方
枕骨底部
通过的结构 脑膜中动脉
咽升动脉脑膜 支 翼管动脉
面神经
面神经
连接 中颅窝
—颞下窝 非真孔道 内含软骨
破裂孔 —翼腭窝 耳旁间隙 —中 耳 枕大孔— 颈动脉沟
孔道 颈动脉 管 颈静脉 孔 枕骨大 孔
图3-1-3 脑 脊 液 循 环 示 意 图
二 头颅影像解剖
1. 头颅的X线解剖
• 大小与形态:前后径,横经,高径 短头型,中头型,长头型
• 颅壁密度与结构 • 颅盖骨连接(缝与囟门) 颅盖骨 • 颅壁压迹 • 颅底:前颅凹,中颅凹,后颅凹,蝶鞍,
岩骨及内耳道 • 颅内非病理性钙化
头颅后前位X线解剖
• 构成: 视交叉, 垂体柄, 垂体三者呈“工”字形 底为蝶窦, 两侧为海绵窦
• 垂体: 形态呈椭圆形, 上缘为隆起, 平坦, 凹陷型 大小高径 <7mm, 横径为8mm左右 信号为均匀 的等或略高信号
• 海绵窦: 颈内动脉无信号, 3~6对颅神经信号与 胼胝体接近, 美克尔氏腔为卵圆形结构, 内含三 叉神经半月节, 信号略高于CSF
3. 颅脑CT平扫解剖 ( plain CT scan )
• 颅骨及含气空腔 • 含脑脊液腔及其周围结构 • 脑质 • 钙化
造 影 增 强 CT 解 剖
(contrast enhancement CT)
• 脑质:轻度( 有血脑屏障“BBB” ) • 血管:与其走行方向和密度有关 • 其他:硬膜,松果体,垂体明显强化( 无“BBB” )
大脑镰强化,脉络丛常强化 蛛网膜不强化

颅脑影像解剖学PPT课件

颅脑影像解剖学PPT课件
• 骨膜层:贴附于颅骨表面,在颅缝处贴附紧密,其余部位 贴附疏松,故骨膜下血肿可被局限,不跨越颅缝。
头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颅骨
O 脑颅骨
X 脑颅骨:成对的:顶骨,颞骨,不成对的:额骨 ,筛骨,蝶骨,枕骨。
X 记忆口诀:蝴蝶展翅底中坐,后枕前筛前上额, 一对顶骨顶中央,两块颞骨嵌两侧。
。 • 其他潜在腔隙:第五脑室(透明隔腔)、
第六脑室(中间帆腔)。在部分正常人第 五、六脑室可出现。
脑室系统铸型
脑池
• 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 蛛网膜下池,亦称脑池;
• 成对脑池: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裂池、 大脑脚池、环池、脑桥小脑脚池
• 背侧不成对:胼胝体周缘池、帆间池、大 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小脑上不成对脑 池、小脑延髓池、小脑溪
X 硬脑膜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 是颅骨内面的骨膜,称为骨膜层;内 层较外层厚而坚韧,与硬脊膜在枕骨 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
X 蛛网膜是一层半透明的膜,位于硬脑 膜深部,其与硬脑膜间有潜在性腔隙 为硬脑膜下隙。
X 软脑膜是紧贴于脑表面的一层透明薄 膜,并伸入沟裂。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 脑膜之间的血肿
1.背侧丘脑
背侧 丘脑
丘脑出血
(一)间脑的外形
2.上丘脑
上 丘脑髓纹



脑 缰三角
松果体
(一)间脑的外形
3.后丘脑
放 大
后 内侧膝状体 丘 脑 内侧膝状体
(一)间脑的外形
4.下丘脑
视交叉
视束 灰结节 垂体 乳头体 漏斗
(一)间脑的外形
5.底丘脑

颅脑影像解剖与病变三

颅脑影像解剖与病变三
功能的优势半球,右侧为非语词认识功能 的优势半球。
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 第一躯体运动区(motor area):中央前回、 旁中央小叶前部。
• 第一躯体感觉区(somesthetic area):中央 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
• 视区(visual area):距状沟周围皮质。 • 听区(acoustic area):颞横回。 • 语言区(linguage area):书写中枢、运动性
• 颞叶症候群---1------8如下:
• 1.颞叶癫痫:患者表现发作性记忆力障碍,神 志恍惚,言语错乱,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 和定向力障碍、幻觉、错觉等。
• 2.自动症:表现为发作性无意识地自伤、伤人、 冲动、毁物等精神运动性兴奋,以及不自主 地咀嚼,反复吞咽、口唇乱动、发作性头眼 扭转,摸索等无目的动作。
顶上回
• 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在 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
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负责处理视觉信 息。
枕上回
枕上回
枕上回
枕上回
额叶直回
额叶直回
额叶直回
额叶直回
豆状核壳
豆状核壳
豆状核壳
豆状核壳
后连合
后连合
后连合
3~4次/d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硬脑膜
侧脑室脉络丛
脑脊液由各脑 室脉络丛产生, 无色透明液体,
上矢状窦 室间孔
充满脑室系统、 脊髓中央管及蛛 网膜下隙。
交叉池 脚间池
中脑水管
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震荡、 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 压等作用。
蛛网膜粒 脑蛛网膜
直窦 大脑大静脉 小脑延髓池 第四脑室正中孔
外侧裂(薛氏裂)--T1WI

颅脑CT解剖(图文)

颅脑CT解剖(图文)

颅脑CT解剖(图文)skC影像园1、蝶窦(Sphenoid sinus)2、延髓(Medulla oblongata)3、小脑(cerebellum)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skC影像园4、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5、小脑中角(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6、乙状窦(Sigmoid sinus)7、颞骨及乳突气房(Petrous temporal bone and mastoid air cells)8、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9、脑桥(Pons) 10、垂体窝(Pituitary fossa)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11、小脑蚓部(Cerebellar vermis) 12、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13、桥前池(Prepontine cistern) 14、鞍背(Dorsum sellae) 15、侧脑室颞角(Tempor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16、环池(Ambient cistern) 17、角间池(Interpeduncular cistern) 18、大脑角(Cerebral peduncle) 19、侧裂池(Sylvian fissur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 skC影像园skC影像园20、小脑上池(Third ventricle) 21、侧脑室前角(Front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21a、第三脑室(Third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22、尾状核头部(Head of caudate nucleus) 23、岛叶(Insular cortex) 24、外囊(External capsule) 25、豆状核(Lentiform nucleus) 26、丘脑(Thalamus)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27、纵裂(Interhemispheric fissure) 28、内囊前肢(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29、内囊膝部(Genu of internal capsule) 30、内囊后肢(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31、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钙化(Trigone of lateral ventricle and calcified choroid plexus) 32、侧脑室枕角(Occipit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33、侧脑室体部(Body of lateral ventricle) 34、放射冠(Corona radiata)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35、半卵圆中心(Centrum semiovale)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 额骨(FB— Frontal bone) 顶骨(PB — Parietal bone) 枕骨(OB— Occipital bon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36、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 37、中央沟(Central sulcus ) 38、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

颅脑影像解剖实验报告

颅脑影像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理解颅脑的解剖结构,包括颅骨、脑实质、脑膜、脑血管等。

2. 掌握颅脑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MRI等,并能识别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

3. 提高临床诊断能力,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影像诊断中心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年龄20-30岁,性别不限。

实验材料:1. 颅脑CT扫描片2. 颅脑MRI扫描片3. 颅脑解剖图谱4. 实验指导书实验方法:1. 观察颅脑CT扫描片,识别颅骨、脑实质、脑膜、脑血管等结构。

2. 观察颅脑MRI扫描片,识别不同序列下的颅脑结构,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FLAIR序列等。

3. 结合颅脑解剖图谱,对观察到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4. 分析颅脑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特征。

实验结果:一、颅骨1. 颅骨由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筛骨和枕骨组成。

2. 颅骨在CT扫描中呈高密度影,MRI扫描中呈低信号。

二、脑实质1. 脑实质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2. 大脑在CT扫描中呈低密度影,MRI扫描中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3. 小脑在CT扫描中呈低密度影,MRI扫描中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4. 脑干在CT扫描中呈低密度影,MRI扫描中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三、脑膜1. 脑膜包括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2. 脑膜在CT扫描中呈低密度影,MRI扫描中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四、脑血管1. 脑血管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等。

2. 脑血管在CT扫描中呈低密度影,MRI扫描中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五、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特征1. 脑肿瘤:在CT扫描中呈高密度或低密度影,MRI扫描中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2. 脑梗死:在CT扫描中呈低密度影,MRI扫描中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3. 脑出血:在CT扫描中呈高密度影,MRI扫描中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头颅影像学解剖PPT课件

头颅影像学解剖PPT课件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位于左右侧脑室 之间,其正常形态有助于 维持脑脊液的正常循环。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位于脊髓和大脑 之间,其正常形态有助于 维持脑脊骨折
X线平片或CT检查可见骨 折线,多见于颅盖骨。
颅骨肿瘤
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X线平片或CT检查可见颅 骨局部增厚或破坏。
内容概述
本课件将介绍头颅影像学解剖的 基本概念、头部主要结构的影像 学特征以及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
现。
通过展示各种影像学图片,帮助 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头部的结构和 功能,以及病变对头部结构的影
响。
本课件将采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 丰富的图片,以便学习者快速掌 握头颅影像学解剖的相关知识。
02 头颅解剖基础
THANKS
头颅影像学解剖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头颅解剖基础 • 头颅影像学检查技术 • 头颅影像学正常表现 • 头颅影像学异常表现 • 病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头颅影像学解剖的基本知识,帮助医学生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头部的结构和 功能。
背景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头颅影像学已经成为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 段。了解头颅影像学解剖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制作这个ppt课件,以便 更好地传授相关知识。
颅骨发育畸形
如先天性颅骨畸形、颅骨 缺损等,X线平片或CT检 查可见异常形态或结构。
脑异常表现
脑积水
CT检查可见脑室扩大,脑实质受压变薄。
脑肿瘤
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CT检查可见颅内占位 性病变,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脑血管病变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CT检查可见低密度或高密 度灶,增强扫描可见异常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前回:宽而厚,躯体
运动中枢
中央后回:窄而薄,躯体 感觉中枢
主要解剖标志
18
• 顶枕沟 –大脑半球内侧,胼 胝体后方最深的脑 沟
–顶、枕叶在内侧面 的分界
主要解剖标志
19
四、外侧裂
外侧裂:额、顶、颞、岛叶的分界 横断面:水平部呈内外走向,位于颞叶 与额叶或顶叶之间 垂直部:呈前后走行,位于岛叶与颞叶 之间
• 透明隔 – 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之间的中线上,透明隔板两 外侧为侧脑室体部 – 两侧透明隔板之间有小的间隙,称透明隔间腔
29
• 透明隔 – 透明隔大小与穹隆(箭 头)的位置有关。穹隆 为后置位时,透明隔最 大;穹隆为前置位时, 透明隔最小
30
十、基底节
• 基底节
– 两侧大脑半球下部的灰质核团
尾状核 壳核 苍白球
3、T2值:以90 º射频脉冲关闭后,某组织中的宏观横 向磁化矢量为最大值,以此为起点,以宏观横向磁化 矢量衰减到最大值的37%为终点,起点和终点的时间 间隔即该组织的T2值。
5
回顾4
➢MRI新技术有哪些?
6
➢弥散加权成像(DWI)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磁共振灌注成像(PWI) ➢血氧饱和度依赖成像(BOLD)
23
七、胼胝体
• 胼胝体 – 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分为胼胝体嘴 、膝部、体部、压部 – 中线处的侧脑室顶由胼胝体构成
24
• 胼胝体发育 – 由前向后,即由胼胝体的膝部到后部的压部进行 – 嘴部的纤维发育最晚
• 胼胝体发育不良 – 胼胝体完全或部分缺失 – 部分缺失表现为后形成的部分缺失,往往膝部和 /或体部存在,压部和嘴部缺失
4
1、磁共振现象:以与质子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作 用于处于主磁场中的人体,射频脉冲的能量传递给处 于低能量的质子,低能量的质子获能跃迁到高能级, 称为磁共振现象。
2、T1值:以90 º射频脉冲关闭后,某组织中的宏观纵 向磁化矢量为0,以此为起点,以宏观纵向磁化矢量 恢复到最大值的63%为终点,起点和终点的时间间隔 即该组织的T1值。
• MR显示铁沉积的能力直接与其浓度及主磁场强度 的平方有关
• 某些神经功能障碍时,铁的沉积与年龄不符,可 作为疾病的指征
33
十一、脑垂体
• 垂体 – 大小,高男性<7mm,生育期女性可达9.7mm – 形,垂体上缘平直或微凹,垂体柄居中
• 垂体柄 – 正常直径<=4mm – 常以与基底动脉比较判断,90%的正常人基底 动脉比垂体柄粗
• 骨缝处和颅骨内板紧 密相连(硬膜外血肿 不跨颅缝)
• 最主要的两个折: 大脑镰,小脑幕
• 折叠边缘形成静脉窦 • 作用:保护脑组织
13
三、脑实质
• 端脑:两侧大脑半球,中间胼胝体相连 •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丘脑(背侧-、上-
、下-、后-、底-) • 脑干:中脑、脑桥、延髓(生命中枢) • 小脑:半球、蚓部
14
15
经 胼 胝 体 膝 部 断 面
➢31穹窿 ➢51胼胝体膝部 ➢53松果体 ➢34背侧丘脑(间脑)
16
脑的正常解剖
• 额叶 –外侧裂上方和中央沟前方
• 顶叶 –外侧裂上方、中央沟后方与顶枕沟之间
• 颞叶 –外侧裂下方
• 枕叶 –半球后部、顶枕沟以后
17
• 中央沟:脑凸面中部 最深的脑沟,分隔额 、顶叶。
36
第二节 颅脑影像解剖
37
一、颅脑CT断层解剖
38
颅底层面主要显示的结构
• 1、颞骨岩部,包 括内听道。
• 2、后颅窝,包括 延髓、小脑半球、 小脑蚓部、第四脑 室、桥前池、桥小 脑角池等。
7
头颈部影像检查技术
头颅影像解剖
8
提要
➢颅脑系统解剖 ➢颅脑影像解剖
9
第一节 颅脑系统解剖
10
一、颅底内面观
颅底:连接颅腔与躯干骨 1:圆孔 2:卵圆孔
1
3:棘孔 2 4:破裂孔 3 前、中、后颅凹
蝶骨小翼,垂体窝
4
斜坡,枕骨大孔,颞骨岩 部
11
颅底CT横断(骨窗)
12
二、硬脑膜
• 硬脑膜:脑膜的最外 层,覆盖颅骨内板和 颅底
25
八、侧脑室
• 侧脑室 – 侧脑室自前向后下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和 下角 – 下角后部和后角结合处呈三角形,称三角区
26
• 侧脑室脉络丛 – 位于中央部,向前经室 间孔与第三脑室脉络丛 相连,向后经三角区弯 向下角 – 自室间孔向前的前角和 自三角区向后突的后角 内无脉络丛
27
28
九、透明隔
①主磁体系统 ②梯度磁场系统 ③射频系统 ④计算机系统
1
回顾2
➢MRI影像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2
一、主磁场的性能指标
(1)磁场强度 (2)磁场均匀度 (3)磁场稳定度 (4)有效孔径及长度 (5)磁场的逸散度
二、梯度磁场的性能指标
(1)梯度场强 (2)梯度场变化率和梯度上升时间
3
回顾3
➢名词解释:磁共振现象;T1值、T2值
20
• 外侧裂 –冠状面 • 水平部呈内外走向, 上为额叶,下为颞叶 • 垂直部呈上下走行, 内侧为岛叶
• 半球纵裂 –分隔两侧大脑半球
21
五、岛叶
• 岛叶 –外侧裂底部被额、颞、顶叶覆盖的部分
22
六、半卵圆中心
• 半卵圆中心:大脑半球中心 卵圆形白质区,由联络各脑 部的有髓鞘纤维组成。 • 联络纤维,联络同侧 半球的各皮质区 • 连合纤维,连接左右 半球相应皮质区 • 投射纤维,连接大脑 皮质与皮质下的各级 中枢
豆状核
纹状体
屏状核 外囊和最外囊之间的细带状灰质
杏仁核 位于颞角顶,与尾状核尾部相连
31
• 基底节信号与铁在核内的沉积有关
• 正常情况下,铁沉积增加导致在不同年龄出现不 同部位的不同程度低信号
– 苍白球
6个月
– 黑质网部 9-12个月
– 红核
18-24个月
– 齿状核
3-7岁
32
• 铁沉积导致局部磁场的不均匀,在T2WI信号明显 丢失,表现为低信号, T1WI 不敏感
34
• 垂体 – MR矢状和冠状面显示垂体最佳 – 新生儿垂体T1WI高信号 – 成人 • 腺垂体呈中等信号 • 垂体后叶呈高信号 – 垂体后叶具有分泌激素功能的分泌颗粒
35
十二、海绵窦
• 海绵窦 – 垂体窝两侧,冠状面呈三角形 – 侧壁硬脑膜构成,平直或略凹 – 穿行第三、四对颅神经和第五 对颅神经的第一、二支。第六 对颅神经位于海绵窦腔内 – 海绵窦后界的重要解剖标志包 括半月神经节及Meckel’s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