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市建筑的理解和认识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080511243 应婷婷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班摘要:德国占领青岛的时期是城市的形成期,是青岛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20世纪开始,青岛城市的建筑风格渐趋一致。
早期采用的青砖灰瓦被红砖红瓦取代,建筑外墙均以灰浆抹面后涂以明快的黄色。
“新城市应该强调德国民族性,强调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新城市的建筑应具有现代风格”。
关键字:青岛德式建筑设计特色1、青岛地理位置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与西面的亚速尔群岛、直布罗陀、马耳他岛,东面日本东京、美国西部旧金山的纬度大致相当。
东北与山东省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市内七区,所辖五市,总人口为720.68万人,其中,市区面积为1102平方公里,人口246.77万人。
青岛东依崂山、西伴胶州湾、南面黄海。
其地势东高西低,有山地、丘陵和平原。
青岛海域辽阔,海产资源丰富,胶州湾不淤不冻,港湾岛屿星罗棋布。
四季变化明显,但夏无酷暑,冬无严冬,春长、秋爽。
市内到底起伏,几座高60至130米的丘陵不仅将城区分为数个区域,而且还给与城市个性。
2、青岛的德式建筑设计特色青岛自1891年建置至今天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是一个年轻的城市,1949年前,近代青岛老城区里的大规模城市建筑是随着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开始的。
德国占领青岛的时期是城市的形成期,是青岛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2. 1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风格20世纪开始,青岛城市的建筑风格渐趋一致。
早期采用的青砖灰瓦被红砖红瓦取代,建筑外墙均以灰浆抹面后涂以明快的黄色。
由于建筑法规禁止用瓦楞铁皮作屋顶材料,红瓦屋顶变成了青岛独有的特色。
花岗岩石在青岛一代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价值当时在德国国内也流行以花岗石作建筑外墙装饰,所以,在青岛“花岗石”便成为典型的建筑材料,被广为使用。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
青岛地域性建筑以欧式建筑为主,同时融合了中式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 格。其特点包括建筑形式多样、注重细节装饰、色彩丰富、材料质感独特等。
青岛地域性建筑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青岛地域性建筑起源于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德国建 筑师在青岛进行了大量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此后,青岛地域 性建筑在不断地吸收和融合各种建筑风格和技术的过程中逐 渐发展成熟。
02
青岛地域性建筑的风格与特色
青岛地域性建筑的风格
德国风情
青岛的许多建筑都带有明显的德 国风格,如哥特式、巴洛克式和 罗马式等,这些建筑风格在青岛
的老城区尤为常见。
中西合璧
青岛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中国传 统的建筑元素,又有西方的建筑技 术,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海洋元素
作为海滨城市,青岛的建筑也融入 了海洋元素,如贝壳、海浪等造型 ,体现了海滨城市的特色。
04
青岛地域性建筑的文化价值与 社会意义
青岛地域性建筑的文化价值
历史传承
青岛地域性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 史文化信息,体现了不同历史时 期的建筑风格、技术和艺术特色 ,是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多元文化融合
青岛地域性建筑展现了多元文化 交融的特点,既有中国传统建筑 元素,又吸收了西方建筑风格, 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青岛地域性建筑的特色
红瓦绿树
青岛的建筑以红瓦为顶,配以绿色的 树木和植被,形成了独特的“红瓦绿 树”的城市景观。
坡屋顶
石材运用
青岛的建筑大量使用石材,尤其是花 岗岩和石灰石等,这些石材不仅坚固 耐用,还赋予了建筑独特的质感和色 彩。
青岛的建筑多采用坡屋顶设计,有利 于排水和通风,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 立体感和层次感。
青岛栈桥知识点
青岛栈桥知识点青岛栈桥是中国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
作为青岛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和故事。
本文将介绍青岛栈桥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其历史、建筑特点以及文化价值等。
一、历史青岛栈桥的历史可追溯到1892年,当时青岛还是德国殖民地时期。
它是为了方便码头货物运输而建造的。
最初的栈桥由木质结构构建而成,供人们步行和运输货物使用。
随着青岛的发展壮大,栈桥不断扩建。
到20世纪初,栈桥已成为青岛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二、建筑特点1. 结构:青岛栈桥采用了典型的西方桥梁建筑风格,包括桁架结构和木制扶手。
它的主体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给人稳固和坚实的印象。
2. 长度:栈桥的总长约440米,为人们提供了俯瞰整个青岛海岸线的视野。
3. 风格:栈桥在建筑风格上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元素,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桥梁的韵味,又带有异域情调。
4. 灯光:栈桥的夜景灯光设计迷人,成为夜间游览的一大亮点。
灯光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增添了浪漫的氛围。
三、文化价值1. 历史见证:青岛栈桥见证了青岛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过程,是青岛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2. 旅游景点:作为青岛的旅游景点之一,栈桥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在栈桥上散步,欣赏到海岸线的美景,感受青岛的独特魅力。
3. 文化交流:青岛栈桥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许多国内外游客都会来到这里,体验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
4. 拍照胜地:栈桥的独特建筑风格和海景背景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最佳拍摄地点之一。
许多人在这里留下美好的照片和回忆。
四、保护和传承为了保护青岛栈桥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他们对栈桥进行了维修,增加了安全设施,并进行了灯光升级改造,以提升游客的体验。
此外,青岛栈桥也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来传承和弘扬其文化价值。
例如,在栈桥附近的广场上定期举办音乐会、艺术展览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附近居民和游客的娱乐选项,还进一步宣传了栈桥的文化内涵。
青岛栈桥历史文化解析
青岛栈桥历史文化解析青岛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而青岛栈桥则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作为青岛的象征,栈桥见证了这个城市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和变迁。
本文将对青岛栈桥的历史和文化进行解析,揭示其背后的故事和独特之处。
一、栈桥的历史背景栈桥是在青岛建城初期修建的,它最初的功能是为了方便人们登船、卸载货物以及进行贸易往来。
栈桥的设计灵感源于欧洲,尤其是英国的码头建筑风格。
这也体现了当时青岛作为一个港口城市的重要性和对外贸易的意义。
二、栈桥的建筑风格青岛的栈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它结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筑元素,巧妙地融合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特点。
栈桥的主体结构以木材为主,细腻的雕刻和装饰让人赞叹不已。
同时,在栈桥的两旁还有华丽的石雕、石塔以及欧式建筑,给整个栈桥增添了一丝古典的浪漫气息。
三、栈桥的文化意义除了作为建筑物,栈桥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它见证了青岛的发展,记录了这个城市走过的每一步。
栈桥也成为了青岛的名片,代表着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活力。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都会来到栈桥,欣赏这座建筑的美丽,感受这里的历史气息。
四、栈桥的周边环境青岛栈桥所处的位置也是其独特之处。
栈桥位于青岛市中心的海边,旁边是广阔的海景和壮观的青岛湾。
栈桥不仅可以享受优美的海景,还可以感受到海风的清凉和海浪的声音。
周边还有着各种餐馆、咖啡店和商业街,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和娱乐区域。
在这里漫步,可以感受到青岛的独特气息和人文魅力。
五、栈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岛栈桥也经历了多次修复和改建。
如今的栈桥既保留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栈桥现在成为了一个融合了休闲、观光、购物和文化交流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身临其境的体验。
总结:青岛栈桥是一座历史和文化相融合的建筑,代表着青岛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风貌。
建筑的风格与设计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城市的烟火气息。
栈桥所处的周边环境更是为其增添了一份浪漫和诗意。
游青岛八大关的建筑的感想
游青岛八大关的建筑的感想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被誉为“东方瑞士”。
而八大关则是青岛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保存着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每一座建筑都展现着不同的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想谈谈德国总督府。
这座建筑是青岛最为壮观的建筑之一,建于1898年,曾是德国总督的官邸。
这座建筑以其庄重大气的外观和精美的雕塑而闻名,给人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感觉。
站在德国总督府前,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接下来,我参观了英国领事馆。
这座建筑建于1891年,是当时英国领事的官邸。
英国领事馆的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中西方的元素,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我特别喜欢它那高耸的尖塔和精致的尖顶,仿佛是童话故事中的城堡一般。
然后,我游览了日本监狱。
这座建筑建于1900年,曾是日本统治时期的监狱。
虽然它的历史背景有些残酷,但它的建筑风格却令人惊叹。
它的外墙由古朴的青砖砌成,给人一种古老而庄重的感觉。
站在日本监狱前,我不禁想起了那段历史,感受到了青岛人民的坚韧与勇气。
接着,我来到了法国驻青岛领事馆。
这座建筑建于1902年,是法国领事的官邸。
法国领事馆充满了法式浪漫的风格,它的外观精美细腻,仿佛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
我特别喜欢它那精致的雕塑和华丽的窗户,给人一种高雅而奢华的感觉。
然后,我参观了俄罗斯领事馆。
这座建筑建于1903年,也是一座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
俄罗斯领事馆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站在俄罗斯领事馆前,我仿佛能感受到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接着,我游览了奥匈驻青岛领事馆。
这座建筑建于1904年,也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
奥匈领事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它的外墙由红砖砌成,给人一种古老而厚重的感觉。
我特别喜欢它那独特的拱门和精美的雕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
然后,我参观了意大利领事馆。
这座建筑建于1904年,也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建筑。
意大利领事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它的外墙由白色大理石砌成,给人一种高雅而华丽的感觉。
浅谈对青岛里院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对青岛里院的认识与思考摘要里院,作为青岛这个城市本土建筑的代表,也记录着青岛的城市发展的点点滴滴。
然而由于目前青岛市的规划要求,近年来里院建筑已经逐步的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本文通过对云南路附近现状调查和改造调研,提出对于青岛里院相关问题的观点和设想。
关键词里院云南路现状改造里院作为青岛市一种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同时也代表了解放前青岛中下层居民的一种居住形式。
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运动,城市中里院建筑与传统街区在不断减少。
很多人认为里院建筑毫无保护价值可言,应当推倒新建现代建筑,这样仅从经济层次认定建筑的优劣,有一定的片面性。
里院建筑群体价值在城市总体上具有典型意义,犹如西安城墙对于古都风貌的作用。
况且,里院建筑规模适中,空间组合变化多端,材料技术较为成熟,同时也很好的体现了当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青岛的历史文化,这样一个宝贵的建筑群体,是很值得我们后代人乃至建筑爱好者去珍惜和保护的。
所以,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里院的价值,为青岛在规划建设中对里院保护的重视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里院概况及目前遗存情况青岛地形起伏,德国人在青岛进行了格网规划,每一个格子又根据地势做了微调,因此形成了不规则四边形、五边形、三角形等有机的街区形状。
里院建筑平行于街道修建,形成了“口、日、凸、目、回”等多种平面形式。
传统意义的“里”有货栈的功用,商人在沿街店铺谈完业务,就走进后面的天井或内院看看样品,甚至可以直接去第二进院子提货。
“院”更加强调了居住功能,规模比里更大,但公共空间并不大。
通常一个大的院子是由几个小院子组成的多进套院,有3、4个门,在门口处设置水龙头,每个小院子设置双蹲位厕所。
发端与欧洲的联排式住宅,在20世纪初叶随沿海租界的开发而大量建设,并在各地本土化,形成不同的建筑形态。
青岛里院建筑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
据1933年的统计资料,青岛有各类里院建筑506处,房间16701间,建国时青岛留存的里院仍有400多处。
探索青岛八大关建筑群,感受海滨城市的浪漫与历史风情
探索青岛八大关建筑群,感受海滨城市的浪漫与历史风情
青岛八大关建筑群,位于青岛市的西南边,历史悠久,是一座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历史建筑群,是青岛的一面镜子,也是青岛历史文化的见证。
青岛八大关建筑群建于明代,经过元、明、清三个王朝的更新,它包括大关、北关、南关、西关、东关、南门、西门、北门八个建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防墙,是青岛古城的主要景观,也是青岛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青岛八大关建筑群以大关为中心,外围建筑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圆形城防环线;其中,大关为主要建筑,南关、西关、东关、北关、南门、西门、北门七个小关建筑与它构成一个完整的城防环线,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
在大关的内部,有一个大院子,院内有大蚕台、小蚕台、大鼓楼,以及历史悠久的古城墙,现存的城墙高12米,最厚可达5米,城墙上有许多大炮,以此来抵御外敌的入侵。
从城墙上望出去,可以看到碧海蓝天,沿岸绿柳绿草,一片汪洋大海,这里是海滨城市的最佳景观,也是青岛最浪漫的景点。
青岛八大关建筑群是青岛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见证了清朝的辉煌,也体现了青岛的历史文化,是一座经历了五百多年历史风云变幻的古建筑群。
今天,青岛八大关建筑群仍是青岛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有许多游客不仅来此参观,还可以欣赏到海滨城市的浪漫,感受青岛古城的历史风情。
每当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照耀下的青岛八大关建筑群,给人以一种令人难忘的美感,令人流连忘返。
如果你有机会来青岛旅游,一定要去探索青岛八大关建筑群,体验它的历史气息和浪漫风情。
青岛的建筑风格
青岛的建筑风格青岛,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从1898年开始,成为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至1949年,归属于中国,这段时间内留下了大量的欧式建筑,为青岛的建筑风格奠定了基础。
青岛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但以欧式建筑风格最为著名,这是因为青岛曾经是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德国人在青岛建造了大量的欧式建筑,因此,青岛成为了中国最具有欧洲特色的城市之一。
青岛的欧式建筑风格,主要分为德国式和英国式两种。
德国式建筑以红砖瓦屋顶、尖顶、花窗玻璃、铁艺栏杆、木制窗户等为特点,英国式建筑则以白色石灰石墙、石柱、石雕、拱形门廊、玻璃穹顶等为特点。
这两种风格的建筑在青岛城市中随处可见,如八大关、小鱼山、栈桥等地都有德国式建筑,而天主教堂、圣弥额尔大教堂、圣保罗教堂等则是英国式建筑。
这些建筑物的建筑风格精美,造型独特,给人一种浓郁的欧洲风情。
除了欧式建筑外,青岛还有一些中国传统建筑,如德国街、中山路等地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物以红墙黄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等传统元素为特点,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青岛本土特色。
在青岛的建筑风格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建筑——啤酒文化建筑。
青岛啤酒是青岛的一张名片,而啤酒文化建筑则是青岛啤酒文化的代表。
啤酒文化建筑以青岛啤酒为主题,建筑造型和装饰均与啤酒有关,如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啤酒节主会场、青岛啤酒厂等。
青岛的建筑风格多样,不同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建筑物见证了青岛的发展历程,也是青岛的文化遗产。
青岛的建筑风格也是青岛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年都有众多游客来青岛欣赏青岛的建筑风格。
青岛的建筑风格多样,但都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些建筑物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和文化,也是青岛的文化遗产。
青岛的建筑风格是青岛的一张名片,也是青岛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
青岛的建筑风格
青岛的建筑风格
青岛一直为人们留下了积极热情的印象,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这座山东省的重要都市一直被赞誉为“东方夏威夷”,因为它具有海洋风情和激情的气息。
与其他城市不同,青
岛的建筑风格很强烈,以独特的风格包围着这座城市。
青岛的建筑风格廉价实惠又充满现代感,由此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
大多数建筑物建筑的主要色调是白色,但也有一些非常丰富多彩的建筑,给游客留下很深的印象。
建筑物采用了现代化风格,但依然保持了传统文化的特色。
在青岛,一些传统的建筑仍有着精美的装饰,例如古老的城墙和水塔,而一些现代的街区则被有创意的装饰物所包围。
青岛的建筑风格总是被认为是具有现代特色的,尤其是在夜晚,城市被熠熠生辉。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的巧妙设计和特殊的视觉效果,使得建筑可以散发出一种浓郁的气息,让居民们感觉到浪漫和惬意。
青岛的建筑特色还体现在它独特的地质结构上,例如其珊瑚岩和卵石地形,这在建筑设计中得以体现。
在一些地方,人们可以看到现代风格的建筑以及古老的建筑物,都是非常独特的。
当然,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也体现在它的建筑材料上,从普通的水泥和砖块到高科技的金属结构,都能让这个城市充满活力。
青岛的建筑风格以它独特的特点而著名,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而且也表现出它极高的建筑水平和技术能力。
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
化底蕴,有着强烈的现代感,是一座有着千古传承的美丽城市。
青岛八大关建筑
青岛八大关建筑青岛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海滨城市,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
其中,八大关是青岛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
它位于市区的南部,是一片集各国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区域。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多种国家的建筑风格,每一座建筑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八大关建筑群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建于19世纪末。
当时,青岛作为山东半岛的重要港口城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和外国移民。
这些外国建筑师带来了自己国家的建筑风格,并将其融入到八大关的设计中。
因此,八大关建筑群呈现出了多样且独特的建筑特色。
首先,德式建筑是八大关建筑的主要风格之一。
德国建筑师们将他们祖国的建筑风格带到了青岛,并将其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
我最喜欢的一座德式建筑是它们的红砖构造和尖顶设计。
红砖给人一种古老而舒适的感觉,而尖顶则增添了一份优雅和庄重。
我曾经在其中一座德式建筑的露台上看海,思绪万千。
站在那里,我仿佛能感受到过去往事的沉淀,那时的青岛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地方。
除了德国建筑,八大关还有英国建筑的影响。
这些建筑通常以纯白色为基调,凸显出它们优雅而贵族的气质。
其中一座英式建筑是一所教堂,高耸的尖顶屹立在八大关区域的中心。
当我踏入教堂的大门时,深深地感受到了庄严和敬畏,我无法想象,这座教堂见证了多少人们的喜怒哀乐,它像一个永恒的守护者守护着这座城市。
与德国和英国的建筑风格不同,八大关还有数座俄罗斯式建筑。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尖顶和装饰品而闻名,给人一种神秘而华丽的感觉。
我曾在其中一座俄式建筑的餐厅用餐,这里的装饰充满了俄罗斯的民族特色。
当一位穿着传统服装的乐手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时,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些俄罗斯风情的建筑为青岛增添了一份异国情调。
八大关建筑群不仅是城市的地标,也是历史的见证。
这里曾经是世界的十字路口,各国文化在这里交汇和碰撞,共同为这座城市创造了独特的魅力。
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记录着青岛的变迁和发展。
青岛十大地标建筑介绍
青岛十大地标建筑介绍
1.青岛栈桥,位于青岛市区南部沿海中部。
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是青岛最早的人工码头。
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建筑。
2.青岛德国楼,又名“圣弥厄尔教堂”,是一座哥特式风格
的建筑,由德国人设计,中国工匠建造。
建于1901年至1902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山东大学校园内的“国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07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建。
1925年改为国立青岛大学。
山东大学现为
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4.栈桥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河南路与海关路交汇处,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德国人开筑。
因其位置扼海防要塞,故名“栈桥”。
栈桥全长738米,宽8米,可同时容纳数千人游泳;桥身有4个拱门及4个小孔,桥孔用巨石砌成,宽约2米。
桥身两侧有防浪堤与海相连。
每当潮退时,水天一色;当潮退时,则一片清光。
—— 1 —1 —。
青岛城市建筑特色研究
青岛市城市建筑特色研究【摘要】:城市的物质形态中,建筑是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建筑队城市的特色的形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青岛经历德国、日本侵占,东西方建筑文化对青岛的影响很大,使青岛的建筑形式形成多种多养的风格,本文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方面描述青岛建筑特色,和建筑对青岛特色的影响。
【关键词】:青岛建筑建筑风格“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康有为先生对青岛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传神描画也成为青岛城市形象的生动写照。
青岛地处沿海,是我国较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它所特有的地形、气候、文化、历史特点使得该地域形成了有着自己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1.青岛的住宅建筑青岛的住宅建筑,受经济、历史、文化、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较之公共建筑,更多地反映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参观了青岛东部几个住宅小区以后,试图对它们做如下总结:普通单元住宅楼,在造型上大多为“三段式”处置:基座、中部主体、屋顶。
①基座。
这部份多以不同色彩或材质与主体加以区别,一般做成一层篙,色彩较主体稳重深沉,给人以稳定坚实之感。
有的基座部份则不这样做,而只做勒脚,材质用蘑菇石或高级面砖,既实用又美观。
②中部主体。
正象大多数地域的住宅一样,以实际功能为起点,安排窗及阳台,阳台多数为封锁式,多数墙面上伸有放置空调的搁板。
墙面喜用淡色涂料,清新明快。
窗周围常装饰有色框以表示窗套,墙面上装饰有色带或线角。
③屋顶。
屋顶是青岛住宅建筑最具特色的部份,多为坡屋顶。
屋顶上镶有通风道、天窗,与建筑凸出部份的小坡顶相咬合,造型丰硕。
面层材料多为瓦,色彩多样,以红色占多数,也有橙黄色、灰色、兰色等等。
由于地形的起伏,使建筑屋顶外轮廓加倍丰硕多彩。
另外,青岛的住宅还特别注重细部设计,通过色带、构件、装饰材料、雕刻花纹等对建筑物勒脚、外装饰柱、窗套、单元人口、雨蓬、通风窗、屋面上人孔等细部进行多样化处置,令人赏心悦目。
以浮山后小区内的一幢住宅楼为例分析其造型处置:该住宅楼底层为商店,外墙面刷成灰绿色,强调为基座部份。
建筑研究资料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
是全国80个大中城市之一。
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
面积人口都与温州相当(1万多平方公里,780万人),而且头衔也相似:都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商务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和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与温州不一样的头衔是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的“帆船之都”等。
您到了青岛,到处都能看见各种古建筑,如古教堂,古堡,古清真寺,古欧式建筑,古银行同业公会旧址,老字号商店如春和楼、盛锡福、谦祥益、宏仁堂等。
福柏医院旧址,内有部分德式建筑。
最值得称道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国总督府旧址和八大关建筑群;其他西式洋楼、名人故居,如洪深故居,沈从文故居,成仿吾故居,毛汉礼故居等也比比皆是。
青岛德国建筑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南部青岛市区。
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德国殖民者侵占胶州湾,次年强行租占青岛,辟为军港和商港,后被日本侵占,1922年我国收回。
至今遗存德国建筑多在今青岛市南区八大关一带。
主要有市南区的德国胶澳总督官邸旧址,它又称总督楼、石头楼,位于信号山南麓龙山路26号,这是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花岗岩砌筑,1905-1908年建,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四层大型花园式住宅建筑,气势轩昂,陈设富丽。
南区还有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位于观海山南坡,沂水路11号,1903-1906年建,凹字形,砖石混合结构,红筒瓦顶,讲究对称,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南部青岛市南区南部,分布于纵横八条以古代关隘命名的马路旁,因此得名。
此地建筑最早于20世纪初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建筑,以后,美、俄、日等国建筑师及中国建筑师陆续设计建造,至20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
形成了300余栋集20多个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别墅建筑群。
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
建筑风格兼有西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有平面对称、轴线突出的德式,尖塔坡顶的哥特式,装饰粗放的西班牙式等。
青岛建筑调研报告
青岛建筑调研报告青岛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青岛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岛的建筑情况,本文将对青岛市的建筑进行调研,并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首先,调研对象是青岛市的住宅建筑。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青岛市的住宅建筑风格多样化,包括现代风格、欧式风格、中式风格等。
尤其是在青岛市中心地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形成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其次,调研对象还包括青岛市的商业建筑。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青岛市的商业建筑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地区,如海信广场、金融街等地。
这些商业建筑都充满现代化的气息,设计独特、空间充裕,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消费者。
此外,调研对象还包括青岛市的公共建筑。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青岛市的公共建筑包括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等。
这些公共建筑的建设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同时也注重建筑的美观性和环保性。
总的来说,青岛市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风格多样化。
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青岛市的建筑行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建筑质量不稳定、建筑垃圾处理不及时等。
为了进一步促进青岛市的建筑行业发展,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建筑行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监管,提高建筑师和工人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理的管理,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青岛市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风格多样化。
青岛市的建筑行业面临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青岛市的建筑行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建筑知识:青岛地区现代建筑的特点分析
建筑知识:青岛地区现代建筑的特点分析青岛地区作为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建筑也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现代建筑风格的设计中,随着科技和工艺的进步,我们不断看到更多创新的设计和形式,更加人性化的空间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集中探讨青岛地区现代建筑的特点和特色。
1.极简主义设计青岛现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简约风格,富有现代感。
现代建筑设计强调功能、美观、便利和绿色环保,因此,建筑师们更加重视整个设计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考虑。
在建筑的外观设计中,常见的是简约主义的风格,使建筑物看起来简洁而清新。
例如,新华大厦、国际商贸广场等知名现代建筑,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极简主义设计特点。
2.环保节能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现代建筑也逐渐注重绿色环保。
青岛地区现代建筑的特色之一也是强调环保节能。
建筑师们使用的材料都是环保的,如使用的环保玻璃和太阳能板等技术,为建筑物提供清洁的能源。
此外,整合设计中更加注重的是环保长效性,使得建筑能够持久地保持绿色环保的理念。
3.透明感强青岛地区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设计之一就是透明感十足,这对于提高建筑的美感与视觉效果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成为透明化城市的标致。
高透明度的玻璃幕墙让建筑物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轻盈,也提高了建筑的观感,使建筑更加通透、明亮。
如青岛奥帆中心的设计中就使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及其立体景观设计等等,让游客和市民有更好的感受。
4.考虑于建筑与人文环境的整体性现代建筑不仅注重建筑本体的设计而且更加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的聚集。
青岛现代建筑需要融入文化、生态、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并考虑于当地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特点,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5.具有艺术特色现代建筑有着强烈的艺术特色,在建筑中会大量运用当代艺术呈现出新的艺术氛围,体现建筑的立体感和创新性。
许多现代建筑都有独特的外观和造型,如青岛市博物馆、海安广场等,都是以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眼球。
总的来说,青岛地区的现代建筑风格以其简洁、透明化、环保节能、艺术性及与人文环境的整体性等等方面特点来展现,青岛的现代建筑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必将更多地考虑于周围环境和人文特点的合理性,以满足未来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和谐地融入到青岛的自然风光之中,创造出更多的经典建筑,让青岛成为更多人关注的城市。
青岛八大关感受青岛的历史与建筑文化
青岛八大关感受青岛的历史与建筑文化青岛八大关——感受青岛的历史与建筑文化青岛,这座坐落于山东半岛的城市,以其秀丽的海滨景色和独特的建筑文化而闻名于世。
而在这个城市中,八大关作为青岛的象征之一,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八大关,感受这里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与建筑文化。
青岛八大关,位于青岛市的市北区,是一片集建筑、历史、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地方,也是青岛最早的行政、商务和住宅区之一。
它得名于八座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物,分别为关东楼、广东楼、厦门楼、台湾楼、福建楼、日本楼、德国楼、英国楼。
这些建筑,代表着不同国家在青岛的殖民和经济影响。
德国是最早在青岛建立租界的国家,德国楼的出现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殖民时期。
德国楼建于1898年,是八大关中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也是该地区内唯一保留原貌的德国建筑。
它矗立在一片富有欧陆风情的深绿树木之间,以其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彰显了德国建筑的典雅和庄重。
英国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砖木结构现代建筑,它整体呈现出英国乡村别墅的建筑风格。
走进英国楼,仿佛穿越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感受到了当时的英式浪漫和淳朴。
内部装饰精美,时光洗炼下的家具和摆设透露出满满的历史底蕴。
而日本楼则代表了日本在青岛的影响。
作为殖民时期的产物,日本楼建筑风格独特,传达出明治时代浪漫的情怀。
虽然历经百年的沧桑,但这些建筑仍旧保存完好,为游客们展示了一段十分珍贵的历史记忆。
八大关的历史,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史,更是一个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的见证。
广东楼、厦门楼、福建楼和台湾楼,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和温婉。
这些建筑以中式庭院建筑为主,融合了广东、厦门、福建和台湾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散发着古朴而又优雅的气息。
八大关所蕴含的建筑文化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更归功于这座城市所积淀下来的历史底蕴与温情。
走在八大关的街道上,古老的石板路、街角的小吃摊和当地居民的热情,都让人感受到这里的独特韵味。
青岛建筑风格历史背景简介
青岛建筑风格历史背景简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岛的建筑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发
展机遇,城市化建设也在不断加速。
受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影响,青
岛的建筑风格相对比较多元,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精华,形成了
独树一帜的青岛建筑风格。
背景一:德国租借时期
1898年至1914年,德国租借青岛期间,德国人在青岛建造了一
大批德式建筑,如:陈府、德国工商银行、萨克森多奇宫等,以其坚实、稳重的建筑风格和非常注重细节的风格,在建筑风格上大量吸收
了欧洲文化的元素,对青岛深刻影响。
德式建筑风格使青岛在近现代
初期成为了中国的“建筑博物馆”。
背景二:“道光年间”青岛护城河留下的历史建筑
青岛护城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的“道光年间”,而护城河附
近逐渐出现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记录了青岛当时的历史文化和建
筑风格。
这些古建筑如今已成为了青岛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青
岛城市建设中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
背景三:20世纪初期的胶州湾店与四方街
20世纪初期,胶州湾店和四方街成为了青岛的商业中心,同时也是青岛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区域。
胶州湾店的建筑风格多样,融合了欧
洲文化和中国元素,檐口的装饰非常精美,整体设计富有浪漫情怀;
而四方街则以其仿古建筑、西方文化建筑风格等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
总之,青岛建筑的发展历程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在青
岛如此多元的建筑风格中,德式建筑和青岛的历史建筑是青岛建筑风
格的两个主要代表。
这些特色建筑不仅是青岛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建筑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地标性建筑
青岛地标性建筑青岛是中国东部沿海一个美丽的城市,被广大游客誉为“东方瑞士”。
这座城市有着浓厚的海洋气息,拥有许多令人称奇的地标性建筑。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首先,提到青岛的地标性建筑,就必须提到瑞士风情小镇。
这个建筑是在1995年为纪念青岛市与瑞士友好城市洛桑建立城市友好关系而修建的。
瑞士风情小镇展示了典型的瑞士建筑风格,仿照了瑞士的小城市风貌。
小镇中有木质房屋、钟楼、教堂等,让人仿佛置身于瑞士。
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瑞士巧克力、瑞士手表等,同时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卉和精心修剪的草坪。
瑞士风情小镇成为了青岛市民休闲散步、夜间欣赏灯光的理想去处。
其次,在青岛的地标性建筑中,不得不提到市政府大楼。
市政府大楼坐落在市中心的香港中路,是青岛市政府办公楼。
这座建筑呈现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西式建筑元素的完美结合。
大楼的外墙由仿德式建筑风格的红砖砌筑而成,而屋顶和立面则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
市政府大楼宏伟壮观,是青岛市政府的象征,也是青岛这座城市的骄傲之一。
再者,青岛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是栈桥。
栈桥位于青岛市的海滨路,是青岛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它是一座被誉为“东方长廊”的桥梁,是连接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纽带。
栈桥的建筑风格独特,它采用了仿照德国汉堡港的欧洲风格。
桥下还有一个美丽的海底世界水族馆,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珍稀的海洋生物。
从栈桥上俯瞰大海,清澈的海水、蓝天和浩瀚的海洋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以上提到的地标性建筑,青岛还有许多其他吸引人的建筑。
例如,青岛奥帆中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比赛场地,它的建筑外貌形状独特,如同一艘优雅的帆船。
这座建筑使青岛的海洋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展示。
此外,还有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大剧院等建筑也是青岛地标性的代表。
总之,青岛作为一座充满海洋气息的城市,拥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标性建筑。
无论是瑞士风情小镇、市政府大楼、栈桥还是奥帆中心,这些建筑无不展示了青岛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
关于青岛地区建筑风格的研究报告
关于青岛地区建筑风格的研究报告作者【摘要】青岛地区的建筑风格,是在近现代历史中,在其独特的历史、政治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作为德、日殖民地的青岛,虽历经不同的统治占领时期,但在德占期间形成了主要风格,因此极具有欧洲风情,与欧洲的近现代建筑史相契合,总体可分为古典复兴思潮、浪漫主义思潮、折衷主义思潮。
不同的思潮在建筑中体现了不同的特色。
欧式建筑中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现代的建筑风格,以致中国式建筑元素在建筑中很少出现。
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在中西方建筑的特色对比中各显风骚。
【关键词】建筑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新青年主义风格中国建筑特点【引言】青岛是一个新兴的近代城市。
1891年登州总兵章高元驻兵青岛,被认为是青岛建置的开始。
1897年德国与清政府签定了《胶澳租界条约》,开始了近代青岛大规模的规划建设。
此后虽然政权数度更迭,青岛的建筑风格体系还是得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总体来说青岛建筑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也有中西文化碰撞融和而形成的创新元素。
文化因素是建筑形式生成的决定性因素,形式的产生是在原型基础上不断调整的过程,文化因素决定了形式的产生。
文化因素包含了宗教、社会两方面。
历史因素表现为建筑法规和建筑思潮。
建筑法规是城市规划的指导,建筑思潮对建筑风格施以影响。
前者决定了城市形态、街道尺度和建筑的尺度,后者决定了建筑的外在形式。
地理、地质、天气的因素是客观自然因素,它为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原动力。
德国人将自己认为最优秀的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带到了青岛,而青岛的地理、地质和气候因素也为实现这些思想提供了可能。
一、青岛德占时期主要建筑风格及其历史渊源。
1、建筑的定义:建筑这个词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还是很不明确的,认为下水道、铁路、水坝、房屋等都可以包括在“建筑”以内。
专业人士一般都将铁路、水坝、下水道等称为“土木工程”,只有在设计和建造房屋的艺术和科学才叫做“建筑学”。
2、欧洲近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在青岛建筑中的体现2.1古典复兴古典主义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想在文化上的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建筑形式。
青岛八大建筑群调研报告
青岛八大建筑群调研报告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和自然资源。
作为城市的核心和象征,青岛的八大建筑群是该城市的重要景点之一。
本篇报告将对青岛八大建筑群进行调研和介绍。
青岛的八大建筑群包括:崂山脚下的青岛山庄、崂山十八盘、青岛风景名胜区、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大剧院、青岛西海岸新区、胶东半岛海滨旅游区和胶州湾滨海旅游区。
这些建筑群代表了青岛的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特色。
首先,青岛山庄位于崂山脚下,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它包括了古老的庙宇、宫殿和别墅。
青岛山庄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的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元素。
这里的建筑物保存完好,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
其次,崂山十八盘是青岛的又一个著名建筑群。
崂山是中国道教的圣地,崂山十八盘是通往山顶的主要通道。
这里的建筑风格以道教文化为主题,富有宗教氛围。
沿着十八盘上山,可以欣赏到崂山的美景,感受到山水间的宁静和神秘。
青岛风景名胜区是一个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建筑群。
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八大关、海底世界和栈桥等景点。
这些建筑物代表了青岛的近代历史和海洋文化。
青岛风景名胜区以其富有特色的建筑、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数百万游客。
青岛市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和文化于一体的建筑群。
这里收藏了大量青岛和山东的历史文物,展示了青岛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充满现代感,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青岛大剧院是青岛音乐和戏剧表演的重要场所。
这座建筑物外观宏伟壮丽,内部设施一流。
青岛大剧院的建筑风格充满现代艺术感,体现了青岛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青岛的新兴区域,这里的建筑群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特色。
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设施给人一种繁华和富裕的感觉。
这里的建筑物代表了青岛的未来和现代发展。
胶东半岛海滨旅游区是青岛最具特色的建筑群之一。
这里的建筑风格集成了青岛的传统建筑和海滨度假村的元素。
沿着海岸线,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和海洋文化。
胶州湾滨海旅游区位于青岛市东南部,这里是青岛最大的滨海度假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指未来青岛城区在“一湾”的基础上,将沿三大发展轴 向集约式拓展,即城阳-即墨-莱西发展极、胶州-平度发展极和黄 岛-胶南发展极。建设一个前港后市的青岛西市区
城市景观
岬湾相间:沙软滩平,岛礁曲折,城伴海生,海增城色 山险峰秀:或旷或幽,鬼斧神工,城隐于山,山为城骨 欧风建筑:红顶石墙,造型别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轻巧玲珑 宗教建筑: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崂山道观,珠山寺观,天后宫 名人故居:康有为,老舍、沈从文,梁实秋,洪深 民俗风情: 文物古迹:即墨田横岛,李沧十梅庵,黄岛马壕运河、胶南琅琊 台,胶州高凤翰故居 文化交流:东西方
一、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
将青岛建设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山东
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运 中心之一、区域性金融贸易中心、旅游度假胜
地、国际制造业基地―――《青岛市城市总体
规划(1995—2010)》
序号 1
规划年代 1900
规划主体 德国
规划内容 青岛城市规划
规划特征 建港建城
空间结构的演化 欧华分区殖民地空 间形态
单体别墅建筑之冠。
1941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后, 该楼成为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官 邸。1934年改名为迎宾馆。1998 年被辟为青岛近代历史博物馆,对 游人开放。
火车站
宗教建筑
天主教堂
市南区浙
江路上, 早年是青 岛城市最 高建筑
拉丁十字
平面结构
基督教堂
湛山寺
十梅庵
传统建筑
欧人监狱
欧人监狱坐 落在海滨的 常州路23号 甲. 是德国侵占 青岛后的 1900年修筑, 专为关押外 籍人的.
罗马风格, 有圆形拱券
迎宾馆
一座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建于 1905年,为四层大型花园式住宅。 该楼建筑材料大量采用青岛浮山优 质花岗岩石,造型典雅,装饰豪华,
轮廓线优美,色彩瑰丽,列为我国
总体景观风貌
青岛市区,西部为“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的老风貌保护区, 东部为现代化建筑风貌区,新、 老两区相融相映,形成了“海 上都市、欧亚风情”的城市形
象
浮翠流丹、秀掩重关、琴屿飘 灯、飞阁回澜、汇泉踏浪、东
海艺影、太平天音、鱼山海月、
金岭缀珠、红楼暮霞,如一幅 幅美丽的风景画。
浮翠流丹
青岛市城市简介
城市沿革 城市景观 城市建筑 实习任务
历史沿革
青岛地区原称胶澳,以渔村为主。 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为青岛建制的开始。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洲湾。
1898年3月德国强迫清政府签定《胶澳租界条约》。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胶澳 1922年2月中日签定《解决山东悬案条约》,12月中国收回胶澳。 1930年,胶澳改名青岛市。 1938年1月,再次被日本侵占。 1945年9月,国民党接收青岛。 1949年6月,青岛解放。1981年列我国国防部经济中心城市
2
3 4 5 6 7 8
1910
1935 1939 1957 1978 1989 1994
德国
国民政府 日本 中国政府 中国政府 中国政府 中国政府
青岛市区扩张规划
青岛市都市计划初稿 青岛特别市地方规划 青岛市初步规划 青岛市总体规划 青岛市总体规划调整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向东向西澳 发展
五大经济区 之一 华北门户 多功能城市 多组团模式 整体发展 两点一环
南北狭长带状城市 空间形态
经济中心黄海出海 口 带状工业走廊南宿 北工形态 强化带状城市空间 格局 多组团空间布局结 构 环状城市与卫星城 市空间格局 主城辅城环胶州湾 组团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品字形空间格局。
规划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 线为发展组团,形成“两点 一环”的发展态势,最终 结束了沿胶济线发展的态势,南北狭长的带状空间结 构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一个浩大的城市发展空间展现 在青岛人民面前。通过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实 施城市中心区的转移和区划调整等措施,初步确立了 青岛、黄岛、红岛 的“品字形”空间布局结构和沿滨 海“一线摆开”的城市发展框架,极大的拓展了城市 发展空间。
修编工作
2004--2020年,抓住本世纪前20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奥运拉 动作用,实现青岛新一轮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修编后的城市规划 区范围将在原1995年版规划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三点布局、一 线展开”的布局要求,增加滨海公路四个发展组团,新增一市7镇 (胶南市、琅琊镇、泊里镇、鳌山卫镇、温泉镇、田横镇、王村镇、
希腊式和罗马式的风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筑
特色。由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物正 面造型,别致有序。
花石楼与影视艺术颇为有缘,电影《神圣的 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 等的内外景拍摄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韩复榘别墅
位于山海关13号
公主楼
丹麦风格建筑
东海饭店
崂山
欧风建筑
红顶石墙,造型别致,轻巧玲珑
丰城镇),新增面积870平方公里,总规划区面积将达到 2870平
方公里,规划市区人口约为500万人。);另外,还要突出体现青岛 作为滨海旅游城市和“生态城市”的特色。
“一湾、两翼、三极”格局
“一湾”是指环胶州湾城市圈。该区域区位优势突出,陆海空交通 发达,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搞好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和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奠定了基础。 “两翼”是指滨海公路所串联的滨海地区,包括东西两翼。东翼 是从崂山到田横、金口一线;西翼是从黄岛到琅琊镇一线。打造 出一条风光优美的黄金海岸线。
高凤翰故居
位于胶州古 城城南三里 河。高凤翰 (1683-1749), 清代著名左
手书画、篆
刻家。
天后宫
山东省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每逢农历三月 二十三为天后 诞辰,届时各
地天后宫皆举
行庙会庆祝。
其他需要看的地方
一、中央商务区
道路网络规划布局
绿地规划图
CBD内的绿地主要结合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设置,以一轴一带的结构为基础,统率起 CBD内各个独立的街坊空间,形成贯穿南北与东西的绿色绿地步行系统骨架;结合广 场、步行街等多种形式的开放空间和街道、街坊绿地、水系的绿色景观设计,建立网 状的生态绿地系统, 以海泊河水体为主要脉络,将水体以自由的形式引入空间主轴、生态绿带、中心 广场等处,与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相结合,有效地提升了CBD的城市空间、景观质量。
血盟誓,共同尊辅周室。前473年, 越王勾践灭吴后,为称霸中原,从 会稽迁都琅琊,并在城东南5公里的
琅琊山上筑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于前219年东巡郡县,建造厂除函谷 关外惟一的行宫——琅琊台行宫。
田横岛
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
于即墨市田横镇东部海面1.9 公里处。面积1.46平方公里。 秦末汉初,齐王田横兵败率领 五百兵士来此栖居。刘邦称帝 后,召见田横,田横辞别海岛, 行于途,因不愿臣服刘邦而自
琴屿飘灯
小青岛形状象一把小提琴。当夜幕降临 时,灯光与波光先辉映
飞阁回澜
太平天音
鱼山海月
金岭缀珠
崂山
红楼暮霞
汇泉踏浪
琅琊台
位于胶南市琅琊镇东南5公里处,为 一耸立山丘,海拔183.4米,三面 环海,为著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史传越王勾践初建琅琊台。同
秦、晋、齐、楚等国君主在台上歃
刎
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一栋欧洲古 堡式别墅,如果按近代欧式建筑传统模式去 套它,好像并不十分贴切。此楼建筑面积 753.7平方米,院内面积4.5亩。由于楼内由 大理石贴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
花石楼
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
1932年由一位俄罗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它 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又融入了
主 中 心
次 中 心
二、滨水区
海滨浴场(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 城市街道(中山路、台东路,香港 路、快速路) 海港码头(青岛港) 帆船基地:浮山湾
海水浴场
帆船赛场
集装箱码头
三、崂山区
啤酒城、
崂山区政府 石老人
雕塑艺术馆
城市夜景
实习任务
秀掩重关
☆汇泉角 ☆ 八大关别墅
群 ☆ 花石楼 ☆山海关路1
号 ☆山海关路5号 ☆青岛 “钓鱼台” ☆韩复榘别墅 ☆ 元帅楼 ☆朱德别墅 ☆公主
楼 ☆“宋家花园” ☆居庸关
11号 ☆义聚合别墅 ☆荣成 路34号 ☆汇泉路22号 ☆东
海饭店 ☆第二海水浴场 ☆中
共中央政治局青岛会议旧 址 ☆太平角 ☆第三海水浴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