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合集下载

药学文献检索

药学文献检索

《药学文献检索》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强化药学人才的信息意识,培养其分析和利用药物文献的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充分利用药学信息资源,为其发展服务。

本教材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一版规划教材,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宏观指导,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具体负责,全国18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从事文献检索研究并具有多年相关课程教学经验的教师联合编写。

《药学文献检索》主要作为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中药学等药学类本科专业《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材选用,也可作为药学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全书共分10章,分别介绍药学文献检索基础、药学信息的获取、传统药学文献资源与检索、电子药学文献资源与检索、药学专利文献的利用、药学竞争情报的利用、药学信息数据挖掘、网络药学信息安全、药学文献信息的应用和药学文献与论文写作等内容(选修章节在章前以“*”号标示),教材的编写力求与药学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保证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重点介绍药学信息的获取、电子药学文献资源与检索、药学竞争情报的利用和药学文献与论文写作等内容,每章后面有思考题,以便学生课后复习,书后还附有中文药学主要期刊、外文药学主要期刊和药学文献检索主要工具及数据库等目录。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药学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中外文医药检索工具,专利文献及其检索,常用药学工具书、互联网上的药学资源检索及药学论文的写作。

本书方面重点体现了数字药学资源在药学信息获取中越来越重要越方便快捷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特别注意根据国内义献收录利用的情况来选择编著内容,从而使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适合高等医药学校学习药学文献检索课的使用,同样也适用于广大医药工作者及相关科技人员参考阅读。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导师信息(部分)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导师信息(部分)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专家个人信息(部分)傅超美——中药药剂学专家傅超美,男,1961年生,四川省简阳市人。

博士,现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4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遣到马来西亚进行学术交流活动1年。

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中药炮制制剂教研室主任、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药药剂学》国家规划教材编委,2001年被成都市团委评为十佳青年教师,2003年成都市大中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长期承担本专科和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讲的课程为《中药药剂学》《中成药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剂学》以及《中药新药研究与评价》。

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863攻关课题“四物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示范性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攻关课题“青黛炮制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系统研究”;作为主研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大川芎丸研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泡沫分离技术在皂苷成分分离中的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课题“固体制剂共性技术——制粒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脑血清研制”等8项。

还承担了10余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和10余项与企业合作开发研制新药。

取得“熊胆舒喉片”、“镇咳宁胶囊”等5项新药证书。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中医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出版专业著作3部。

被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聘请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中药药剂学》编委,作为副主编出版《中药制剂前处理新技术与新设备》,作为编委出版《中药制药工艺技术解析》《中药新制剂研究与应用》(第三版)。

吴纯洁——中药炮制制剂专家吴纯洁,男,1965年生,四川省绵竹县人。

198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留校在中药炮制教研室任教;1992年在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制剂教研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药制剂教研室任教研室副主任。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是中医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强化已经成为内部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医药教育的本质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专家,推动中医药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而中医药教材则是中医药教育的基石之一,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的出版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专家团队,提高中医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因此,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需要遵循严谨、科学、实用的原则,符合新时期中医药发展的要求。

同时,教材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实际应用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中医药教育应该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的结合,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当注重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对中医药领域的完整性理解越来越深刻。

同时,还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实现新型中医药人才的全面发展。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

教材应该符合学术前沿和实际需求,使学生始终保持对中医药事业的热情和向往,并在这一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所长。

因此,教材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际应用和学生拓展视野的能力。

总之,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的出版,旨在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搭建基础。

教材的内容应符合实际应用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同时,教材也应不断完善、更新与创新,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提供坚实的保障。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生理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专业、针灸专业用)一、前言人体生理学,简称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教育必修的根底理论学科之一。

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学习生理学的目的是把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后继的中西医根底和临床课程奠定必备的根底知识;为学习和研究中医药理论提供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全然知识和实验技能;为日后的临床医疗实践提供健康人体功能的检测标准及诊治依据。

本大纲是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一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精神,按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医专业和针灸专业?生理学?〔五年制〕的全然要求而制定。

大纲所涉及的专业词汇均采纳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生理学名词>(1989,科学出版社)。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把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功能、发生原理以及内外环境因素对这些活动的妨碍,从而为后续的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提供扎实的根底知识及全然的操作技术。

在教学进程中,应致力于加强对生理学的全然理论、全然知识和全然技能的讲授和练习,要注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考虑、科学思维、分析咨询题和解决咨询题的素养和能力;要适当介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的突出而具有启发性的成果,也适当介绍国内外生理学新进展以反映现代科学水平。

要通过创新的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求知的学习积极性,以习惯新世纪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生理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局部。

在理论课方面,本大纲所列的工程内容均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

为表达教学方案、教学时数及本学科教学目的性,本大纲的内容按教学三级要求〔把握、熟悉及了解〕,要求把握的内容均以实线表示;要求熟悉的内容均以虚线表示;其余均为要求了解的内容。

要求把握的内容均为学生必备的医学根底知识、重点内容,要求在充分理解的根底上,能熟练把握、正确表达其全然概念、全然原理及意义,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综合、灵活应用;要求熟悉的内容是使学生能在理解的根底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全然概念、全然过程、生理意义及相关的妨碍因素,能熟悉其应用范围;了解的内容是要求学生了解其全然概念,应用性意义及有关的妨碍因素,包括必要的经历。

中医内科学教学教案

中医内科学教学教案

中医内科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pptx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pptx

方解
朱黄当生炙 地甘
砂连归黄草 君臣 佐 使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朱砂安神1丸4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而致 神志不安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失眠,惊悸,舌红,脉细 数为辨证要点。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朱砂安神1丸5
使用注意
方中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以防 引起汞中毒
君臣

使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天王补心2丹1
配伍特点
滋阴补血治其本 养心安神治其标 标本兼顾,治本为主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天王补心2丹2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心肾阴血亏虚所致神志不 安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 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感谢你的聆听
安神剂11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五志化火(肝火)

热灼胸膈-心中懊憹
心火亢盛
热扰神明 ↓ 阴血不足-心神心体失养
失眠多梦 心悸,怔忡
阴虚有火-舌红,脉细数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朱砂安神1丸2
主治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9-11-7
感谢你的聆听
朱砂安神1丸3
感谢你的聆听
安神剂 4
立法原则 惊者平之
重可镇怯
实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满者,泻之于内-- 虚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安神剂 5
2、适应病证
⑴心肝阳亢,热扰心神所致的心烦神乱,失 眠多梦,惊悸怔忡,癫痫等。

《中医眼科学》教学质量调查与分析

《中医眼科学》教学质量调查与分析

4实施项目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4.1项目确立要恰当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学项目的确立,它直接关系到项目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好坏。

项目的确立应站在课程的全局角度上进行,同时还要考虑教学场所、设备条件等实际情况。

项目的确立要包含多项知识点和技能点,它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

项目最好能以成果形式展示出来,并用某一评分标准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使学生有成就感。

4.2学生分组要掌控每组人数不宜太多,应控制在5-6人,注意防止“扎堆”现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进行分组,主要采取互补方式进行搭配。

4.3教师指导要合理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尤为重要,他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是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应启发式地指导学生,不但使其深刻记忆,还能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4.4评价考核要公正评价考核的公正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项目完成的质量,故在评价考核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笔者在设计考核评价指标时共分教师、小组、自己三个方面,这样就基本能够公正地评价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的好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高高在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自己也有发言权,觉得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尊重,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以典型项目为核心,通过将项目分解成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模块和不同的章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项目各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经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1]莫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7):3-5[2]黄惠清,岑小玲,于绍清.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48-50(收稿日期:2010-02-22编辑:李海洋)中医眼科学从宋代开始,就作为中医一门独立的学科单独教授,发展至今,内容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充实。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模板.pptx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模板.pptx

小柴胡15汤
病机 邪踞少阳,胆胃不和 功用 和解少阳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小柴胡汤16
方解
君 臣

使
2019-11-26
柴胡
透、疏
黄芩
清泄胆火
生姜 半夏
和胃降逆
人参 大枣
益气扶正
甘草谢谢你的关注
小柴胡汤17
配伍特点
• 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 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
2019-11-26
蒿芩清胆汤36
加减变化 呕多 加黄连、苏叶清热止呕; 湿重 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以化湿浊; 小便不利 加车前子、泽泻、通草以利小便。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蒿芩清胆汤37
第二节 调和肝脾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和解剂38
四 逆 散 Ⅰ类
《伤寒论》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和解剂52
半夏泻心汤 Ⅰ类
《伤寒论》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调和肠胃53
主治病机成因及症候分析
邪 在 误下 少 阳
邪热内陷 寒热互结
下伤中阳 寒邪内生
阻滞气机
升降失调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心下痞满
呕吐、下利 苔薄黄而腻 脉弦数
半夏泻心汤54
功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方解
黄芩(苦寒) 黄连(苦寒) 半夏(辛苦温) 干姜(辛热) 人参 大枣 甘草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xxx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1
下篇

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学的发展摘要: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中药学是几千年来,人们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和传承。

关键词:中药学起源发展现状前景从古至今,中药学都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医的发源地是我国黄河流域,在建立起了中医学术体系之后,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各朝各代对中医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出许多名医,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和名著。

如今,中药产业在我国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规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日益增长的重视,中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渐渐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为中药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与机遇。

1、中药学的起源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以及中药学的产生、发展,和祖国医学一样,都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实践过程。

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植物,以致发生各种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中毒症状得以缓解甚至消除。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我们的祖先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

这就是早期植物药的发现。

当进入氏族社会后,由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使人们进入了狩猎和捕鱼为重要生活来源的渔猎时代,人们在吃到较多的动物的同时,也相应地发现了一些动物具有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

至氏族社会后期,进入农业、畜牧业时代,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药物,这样用药的知识也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

《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神农尝百草"虽属传说,但客观上却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由渔猎时代过渡到农业、畜牧业时代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实践过程,也是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药理学教学中的耐受性和耐药性

药理学教学中的耐受性和耐药性

药理学教学中的耐受性和耐药性作者:栗俞程李寒冰刘亚敏张国斌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第21期摘要药理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门必修课。

针对药理学中较难的“耐受性”和“耐药性”两个概念,进行简要分析,以揭示如何掌握药理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药理学;耐受性;耐药性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112-02药理学是中医药院校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门必修课,除了知识点繁多且琐碎之外,药理学中有许多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应用时容易混淆不清,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药理学的难度。

笔者以中医药院校中广泛应用的《药理学》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为例,针对本书中的“耐受性”和“耐药性”这两个概念,从几个层面进行比对分析,对大家更好地理解药理学或有裨益。

1 从概念上比较关于耐受性,本书中的概念是:“同一药物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药效逐渐减弱,需要增大剂量才能达到同等疗效的现象。

”如果停用一段时间后,机体仍然可以恢复原有的敏感性。

耐药性是指“化疗药物长时间应用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各种各样的抵抗作用而导致药效下降,需加大剂量才能起效,或者改用其他药物”[1]。

从概念上来看,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也有区别。

相似之处在于两者表现出的症状类似,都表现为连续使用同一药物后药效减弱,病人需要增大药量,这也是具体学习过程中两个概念最容易混淆之处。

在临床上如果遇到病人出现类似情形时,需要判断属于耐受性还是耐药性。

怎么来区别?就是要找两个概念的不同点。

耐受性[2],顾名思义,是指机体对药物产生了耐受现象,也就是说短期内反复使用导致机体对该种药物不敏感了。

如果暂停一段时间,机体可能会重新恢复对该药物的敏感性。

显而易见,耐受性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药物,是由于人体自身发生了某种适应性的改变从而对药物产生了耐受。

耐药性是说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的抵抗作用,表明耐药性的主体是病原体或肿瘤细胞,而客体是药物,是病原体或者肿瘤细胞通过基因突变或者耐药质粒的转导而获得了对药物的抵抗性,从而使药效下降。

常见中药药效鉴别

常见中药药效鉴别

《中药学》.....中药功效用药鉴别★药物的配伍:单行——是指但用某种药物相须、相使——都是指两种药合用,但前者是相互加强功效,后者是一种药能加强另一种的功效,并非相互。

相畏、相杀——都是说的两种药合用,可以减弱毒副作用,但前者是被动关系,如半夏畏生姜,是被生姜消除了自己的毒性;如藿香杀杏仁毒,是指前者可以解除后者的毒性。

相反、相恶——都是配伍的禁忌,前者是能后降低药效,后者是会出现强烈的毒副作用。

★荆芥与防风都是辛性微温,温而不燥,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都可应用。

二者都可以用于风疹瘙痒。

但前者质轻透散,发汗力量比较强,又能炒炭止血。

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比较强,是“风药之润剂”、“治风通用药”,又能胜湿、止痛、止痉。

★麻黄、桂枝、细辛都是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常用药,都可以用于风寒感冒。

然麻黄发汗作用较强,主治风寒感冒重证;桂枝发汗解表作用较为缓和,凡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均可应用;细辛辛温走窜,达表入里,发汗之力不如麻黄、桂枝,但散寒之力较强,配伍使用还可以用于阳虚外感。

★薄荷、牛蒡子、蝉蜕三者都能够疏散风热,透疹、利咽。

均可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麻疹初起,透发不畅;风热上攻,咽喉不利。

但薄荷辛凉芳香,轻清凉散,发汗之力较强,故外感风热、发热无汗应首选薄荷;且薄荷又能够疏肝理气,清利头目。

牛蒡子辛散苦泄性寒清利,兼能宣散祛痰故外感风热,咳嗽、咯痰不畅者,牛蒡子最为适用,同时还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蝉蜕甘寒质轻,长于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

★桑叶与菊花桑叶与菊花都能够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但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较强,又能清热解毒。

★柴胡、升麻、葛根三者都能发表、升阳均可用治风热感冒,清阳不升等证。

前两者都能升阳举陷但柴胡善于升肝胆之气,长于散少阳之邪气,退热,疏肝解郁。

升麻善于升脾胃之清阳之气,升提之力较柴胡强,又善于清热解毒。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中医药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医学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一部权威的教材,它涵盖了丰富的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体解剖学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这部教材,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主题简介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一部旨在为中医药专业学生提供坚实基础的教材。

它涵盖了解剖学的基本理论、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是医学生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二、深度评估1. 教材内容丰富全面,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介绍了正常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展现了深度的解剖学知识。

2. 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精美的解剖图和照片,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结构,提供了深度学习的基础。

3. 突出中医药特色,教材在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还融入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中医药整体观念的深刻理解。

三、广度评估1. 优先考虑从整体到局部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人体结构的整体认识,再深入到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细节,拓展了学习的广度。

2. 注重理论与实践,不仅介绍了人体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医学实践中的案例和应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相结合,拓展了学习的广度。

3. 结合多学科知识,教材还涉及了生物化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多维度理解,拓展了学习的广度。

四、个人观点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一部经典的教材,它以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图片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了人体解剖学的深度和广度,是中医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

我个人认为,通过学习这部教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医学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总结回顾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突出中医药特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体解剖学知识。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重点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重点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编写说明“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第一版)”,系国家级规划教材。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宏观指导,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具体负责,高等医药院校和中医药院校联合编写的本科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一书是该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精神,为适应我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而编写的。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本教材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认真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材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精品战略,强化质量意识,抓好重点规划,注重专业配套,力争编写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高质量教材。

二、编写原则和基本要求1. 本教材的编写,要求更新观念,体现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力争使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做到规范化,而且要适应多样化教学需要,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

教材内容和编写体系要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2. 编写本教材要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材质量,编写出“精品教材”。

3. 本教材一定要体现中西医结合的特点,突出继承性、科学性、权威性、时代性、简明性、实用性。

同时要注意反映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三、教材总体设计与体例要求1. 总体设计本教材要求由下列要素构成:前言、编写说明、目录、总论、各论、附录、索引。

(1)前言: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或教材建设研究会统一撰写。

《中药药理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理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抗血栓作用:干姜水提物对ADP、胶原酶诱导的血小
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实验性血栓形成延迟。干
姜挥发油也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3)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抗炎作用:干姜的水、醚提取物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干姜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而发挥抗炎作用。姜烯酮可明 显抑制组胺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肉 芽增生,减轻幼年大鼠胸腺重量,并使肾上腺重量增加。
(7)抗炎、镇痛: 即兴奋垂体-皮质合成、分泌,又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乌头碱即是毒性成分,又是镇痛成分。 (8)调节植物神经和中枢神经: 降低阴虚证交感神经-β 受体-cAMP亢进;降低阳虚证副 交感神经-M受体-cGMP亢进;升高虚寒证脑中NA、DA低下,
降低5-HT升高。
(9)消化系统:兴奋胃肠,抗溃疡。
附子(乌头)
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n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 主根为乌头。性热、味辛、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 逆、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主要成分:毒性:乌头碱,心脏先兴奋后抑制。口服致 死量为4mg,炮制久煎水解成乌头原碱毒性下降。有效:去 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氯化甲基多巴胺。
肉 桂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 树皮。性大热、味辛、甘,归脾、肾、心、肝经。具补火助 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功效。 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并含有少量乙酸桂皮酯、 乙酸苯丙酯。另外尚含多糖、肉桂苷、香豆素等。
1.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强心:肉桂可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使豚鼠 离体心脏的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对血管和血压影响:肉桂、桂皮醛等对动物外周血管有
2.其他作用 延缓衰老:肉桂水煎液可提高老龄大鼠血清总抗氧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内经选读 主编 王庆其 (中医、中西结合、骨伤专业本科72学时)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内经选读 主编  王庆其 (中医、中西结合、骨伤专业本科72学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 例如: 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素问》 书出战国之末,气象可见。” 清·魏荔彤在《伤寒论本义·自序》中说: “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 于上古。”
长春中医药大学
3、认为成书于汉: 明ㆍ顾从德、明ㆍ郎瑛、日本医家 丹波元简等均认为是汉人所作。 当代古汉语学家钱超尘教授,从 “菽”“豆”二字的演变,研究了《内 经》的成书年代。认为,有“豆”字的 篇章可能成书于西汉。 当代古汉语学家崔仲平教授从训诂 角度,认为部分篇章是东汉声训盛行时 的作品,以《灵枢ㆍ本神》篇为代表。
长春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对许多文字作了必要的形、声、义、训, 而不是望文生意,对《内经》的训诂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这是很突出的特点 2)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如上中下三焦水 道分治,为后世临床治疗水肿病奠定了基 础。 3)敢于改动原文,认为原文有误则直接改 动(径改),之后在注释中说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灵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已亡佚不传。
现通行本是南宋年间史崧献“校正家藏旧 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
明·赵府居敬堂刻宋本《灵枢》,误少, 质量较高。 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 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此影印本铅字横 排排印并出版。
长春中医药大学
五、《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灵枢》侧重论述了经络、俞穴、针灸 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刺治禁忌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
六《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
(一)唯物辩证法思想 1、唯物思想(精气说的运用) 古代哲学中的精气说渗透于医学反映于 《内经》。进一步认为气是物质的本源,气 有运动的本领,形和气相互转化,在此基础 上探讨了天体演化和宇宙构成及生命起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 剂量
第二节 用法
附篇:
1.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2.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各 论
第八章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附药:紫苏梗)
生姜(附药:生姜汁、生姜皮)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附药:苍耳草)
辛夷
葱白
鹅不食草
胡荽
柽柳
草果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
薏苡仁
猪苓
泽泻
冬瓜皮(附药:冬瓜子)
玉米须
葫芦
香加皮
枳椇子
泽漆
蝼蛄
荠菜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
滑石
关木通(附药:川木通)
通草
瞿麦
萹蓄
地肤子
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
石韦
冬葵子
灯心草
萆薢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
金钱草
虎杖
地耳草
垂盆草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贯众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重楼
拳参
漏芦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红藤
败酱草(附:墓头回)
射干
山豆根(附:北豆根)
马勃
青果
锦灯笼
金果榄
木蝴蝶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
委陵菜
翻白草
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
山慈菇
熊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历史的递嬗,社会和文化的演进,生产力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也与日俱增。药物的来源也由野生药材、自然生长逐步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和驯养,并由动、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用药知识与经验也愈见丰富,记录和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方法也就由最初的“识识相因”、“师学相承”、“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
蟾酥(附药:蟾皮)
樟脑
木鳖子
土荆皮
蜂房
大蒜
第二十八章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药
轻粉
砒石
铅丹
炉甘石
硼砂
附篇: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药简介
附录一:药名笔画索引
附录二:药名拼音索引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药学》
总论
中药的发明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方面的若干特点,因此人们习惯把凡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它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少量用之)和麻醉剂(多量用之),更能通血脉、行药势,并可用作溶剂,后世用酒加工炮制药物也是常用辅料之一。随着人们医药知识的日益丰富,用药经验和药物品种的逐渐增多,为从单纯的用酒治病发展到制造药酒准备了条件。甲骨文中即有“鬯其酒”的记载。据汉·班固《白虎通义·考黜篇》注释:“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可见,“鬯其酒”就是制造芳香的药酒。酒剂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仅《内经》所存十三首方中即有四个酒剂,《金匮》、《千金方》、《外台秘要》、《圣惠方》、《本草纲目》等书中有更多内、外用酒剂,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酒剂的发明与应用对推动医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寻骨风
松节
海风藤
青风藤
丁公藤
昆明山海棠
雪上一枝蒿
路路通
第二节祛风湿热药
秦艽
防己
桑枝
豨莶草
臭梧桐
海桐皮
络石藤
雷公藤
老鹳草
穿山龙
丝瓜络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千年健
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
鹿衔草
石楠叶
第十二章化湿药
藿香
佩兰
苍术
厚朴(附药:厚朴花)
砂仁(附药:砂仁壳)
豆蔻(附药:豆蔻壳)
草豆蔻
第十六章消食药
山楂
神曲
麦芽
稻芽(附药:谷芽)
莱菔子
鸡内金
鸡矢藤
隔山消
阿魏
第十七章驱虫药
使君子
苦楝皮
槟榔
南瓜子
鹤草芽
雷丸
鹤虱
榧子
芜荑
第十八章止血药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小蓟
大蓟
地榆
槐花(附药:槐角)
侧柏叶
白茅根
苎麻根
羊蹄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
三七
茜草
蒲黄
花蕊石
降香
第三节收敛止血药
白及
仙鹤草
紫珠
棕榈炭
血余炭
藕节
檵木
枇杷叶
桑白皮
葶苈子
白果(附药:银杏叶)
矮地茶
洋金花
华山参
罗汉果
满山红
胡颓子叶
第二十一章安神药
第一节重镇安神药
朱砂
磁石
龙骨(附药:龙齿)
琥珀
第二节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柏子仁
灵芝
缬草
首乌藤
合欢皮(附药:合欢花)
远志
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珍珠母
牡蛎
紫贝齿
代赭石
刺蒺藜
罗布麻
生铁落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 剂量
第二节 用法
附篇:
1.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2.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各 论
第八章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附药:紫苏梗)
生姜(附药:生姜汁、生姜皮)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附药:苍耳草)
辛夷
葱白
鹅不食草
胡荽
柽柳
紫河车(附药:脐带)
淫羊藿
巴戟天
仙茅
杜仲
续断
肉苁蓉
锁阳
补骨脂
益智仁
菟丝子
沙苑子
蛤蚧
核桃仁
冬虫夏草
胡芦巴
韭菜子
阳起石
紫石英
海狗肾(附药:黄狗肾)
海马
哈蟆油
羊红膻
第三节补血药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阿胶
何首乌
龙眼肉
楮实子
第四节补阴药
南沙参
北沙参
百合
麦冬
天冬
石斛
玉竹
黄精
明党参
枸杞子
墨旱莲
女贞子
桑椹
黑芝麻
龟甲
鳖甲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
草果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
薏苡仁
猪苓
泽泻
冬瓜皮(附药:冬瓜子)
玉米须
葫芦
香加皮
枳椇子
泽漆
蝼蛄
荠菜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
滑石
关木通(附药:川木通)
通草
瞿麦
萹蓄
地肤子
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
石韦
冬葵子
灯心草
萆薢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
金钱草
虎杖
地耳草
垂盆草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为本草,自然也就把记载中药的典籍中药学称为本草学,传统本草学近代始称中药学,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中药学又形成了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鉴定学、中成药学等多个学科。所谓中药学就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学是中医院校的骨干学科,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以及中药学的产生、发展,和祖国医学一样,都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实践过程。
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植物,以致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等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呕吐、昏迷、腹泻等症状得以缓解甚至消除。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这就是早期植物药的发现。当进入氏族社会后,由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使人们进入了狩猎和捕鱼为重要生活来源的渔猎时代,人们在吃到较多的动物的同时,也相应地发现了一些动物具有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至氏族社会后期,进入农业、畜牧业时代,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药物,这样用药的知识也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淮南子·修务训》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尝百草”虽属传说,但客观上却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由渔猎时代过渡到农业、畜牧业时代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实践过程,也是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五代韩保昇也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言本草者,草类药为最多也。”因此,自古相沿把中药称本草。此外,还有草药一词,系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还有中草药一词,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由此可见,草药、中草药与中药、本草没有质的区别,为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的概念中。所谓民族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其药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它是在吸收中医药学及国外医药学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又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医药学特色和较强地域性的药物,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广而言之,民族药与中药同样都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则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中成药也就是中药复方或单方使用的成品药剂,自然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
浮小麦(附药:小麦)
糯稻根须
第二节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
乌梅
五倍子
罂粟壳
诃子
石榴皮
肉豆蔻
赤石脂
禹余粮
第三节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
覆盆子
桑螵蛸
金樱子
海螵蛸
莲子(附药: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
芡实
刺猬皮
椿皮
鸡冠花
第二十六章涌吐药
常山
瓜蒂
胆矾
第二十七章攻毒杀虫止痒药
雄黄
硫黄
白矾
蛇床子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
板蓝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