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

合集下载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间的区别与联系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间的区别与联系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间的区别与联系一.定义生态社会主义作为20世纪70年代重要的适合社会思潮之一,以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为社会背景,在其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从字面意思上看,生态社会主义包含两个概念,即生态和社会主义的概念,生态可以理解为整个生态系统,社会主义则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互对立反对剥削,消灭私有制的一种社会制度。

综合来讲,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一种产生于发达国家且将社会主义纳入生态运动中的价值取向,其中社会主义就是解决日益严重生态问题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简单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间的结合,它植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生活与环境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指,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对中国环境的保护以西方国家生态理论为实践为借鉴,从国内基本生态环境现状出发,以解决国内现实问题为目的的理论与实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提供强大的生命力。

二.西方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之间的联系(一)背景之间的联系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的根源是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危机的本质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52年伦敦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英国工业革命的推进拉开了生态危机的序幕,英国作为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大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手工生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对资自然资源开采过度,自然破坏严重,生态危机仅仅跟随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推进,虽然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一直处于相对稳定并且平衡的状态,但是随着人类过度开采对生态的干扰不断超出生态自我调节与恢复的能力限度,造成了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持续性的世界性,生态危机的出现,给个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及就业困难问题,各个政府开始出台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性生态危机为背景,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逐渐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在生态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国内由于追求经济社会发展而忽视了环境问题,过度的工业化以及土地开采使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在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中国也选择了由环境保护为主,都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再到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渐次提升的道路,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文明理论与建设研究概述

生态文明理论与建设研究概述

生态文明理论与建设研究概述一、国外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概述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后出现的严重生态危机引发了持续的绿色运动,这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弊端,并试图从理论上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生态理论和思潮流派。

目前,国外关于生态理论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生态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等这几个流派。

1)生态主义生态主义包括生态原教旨主义和生态无政府主义,是绿色运动中以强调解决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思想、观点和行动纲领。

生态主义与生态运动密切相关, 是生态运动在政治上的激进主张。

生态主义普遍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正是这种价值观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贪婪掠夺。

他们信奉生态中心主义,认为只有建立以自然为中心的新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才能最终解决生态危机。

生态主义批判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 完全否定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主张无政府主义。

关于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生态主义强调个人行动,认为个人以及各种各样的分散化的、民主的和小规模的示范性共同体在社会变革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2)生态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生态理论思潮中,生态马克思主义有较高和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

它是西方国家的一批学者在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基础上, 把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主要继承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批判生态危机,试图从生态危机及由此引发的生态革命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结合点。

他们从社会制度、社会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层面深刻揭示了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不避免的“消费异化”是导致经济和生态双重危机的主要原因。

为此,必须要重塑人们的消费价值理念和调整消费行为;建立一种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人类长存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的“稳态经济模式”,即追求产品质量和经济“零度”增长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遏制对资源和环境的无止境索取和巨大浪费等。

生态主义政治思潮..

生态主义政治思潮..

• 具体观点有以下四点:
1、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 (1)人与自然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

• (2)人与自然在相互交往中走向统一 • (3)人类在自然界有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 位是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标志的。 • (4)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2、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 (1)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
三、生态主义的社会与政治关系
• (一)绿色社会关系 • 在社会领域,生态主义反对工业资本主义 对人类的破坏作用,尤其是两极分化和暴 力侵犯。尊重社会的多元化,维护社会的 生态平衡,即平等与团结和睦。在绿色的 理想王国里,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必须消除。人类既然应该与大自然、与植 物和其它动物友好相处,就更没有理由同 类相残。
• (三)对外关系 • 关于现存国际关系体系的评价,绿色运动 态度鲜明地谴责工业资本主义世界恃强凌 弱、以富压贫的“生态殖民主义”行为模 式。 • 绿色主义者坚决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一元 化观念,以及大肆对外扩张、力求一统天 下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行为, •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政治生活中,绿色运 动都反对战争,追求和平。
的结果。二者相互促进,既造成了人的异化,也
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成为当代资本主义 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
3、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 (1)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社会 • (2)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现代化的社会 • (3)生态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1)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社会
• ①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内涵中的应有之意。 • ②生态社会主义既不同于生态主义,也不同于
会主义的希望。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崛起与发展
• 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尖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凸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20世纪90年代成为引人注目的左翼社会思潮。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结合物,试图通过维护生态平衡,满足新型需要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寻找一条通向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崛起与发展(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当代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

一方面,资本主义对全球性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就了大量部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造成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

2.苏东社会主义模式也没能避免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没有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对生态问题的忽视,促使了这些国家中的持不同政见者以此向政府发难。

第三,苏东社会主义模式的封闭发展,无法超越当代资本主义体系承担解决生态危机的重任。

3.20世纪70年代“绿色运动”的兴起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绿色运动发展的产物,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揭开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绿色运动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绿色运动抓住了西方公众关注的焦点,使生态问题成为最具有政治意义并直接关系人类命运的社会问题。

绿色运动的本质是抗议资本主义制度,防止生态灾难,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群众性运动。

(二)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第一,马克思主义以“人类尺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

生态社会主义者宣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类在解决神态危机、认识人类对世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

第二,马克思主义将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联系起来考察的思想。

第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进步有助于人的解放、并促进人的社会解放的思想。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尽管马克思主义充分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但由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尚不发达,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很有限,因此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还不够完善系统。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而且对全球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生 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促进生态经济生根发芽。
第二,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所谓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 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 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 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从生态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未来的理想社会 应该是合理利用资源和对环境产生更少破坏的节约型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双重 的,它既要克服过度生产,又要克服过度消费。向人们提供有意义的、非异化的劳动。高兹 主张人们应该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他认为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对资源、做精心地合 理安排,尽量缩减消费规模。这些方法虽然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地方,但他们所主张的减少人 们无限膨胀的需求欲望,控制人们对资源、环境进行无节制的开发与浪费的观点,对于今天 在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 鉴意义。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这种“唯生产力论”和生态危机同样也产生在苏联和东欧的社会 主义国家,甚至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严重,因此,生态社会主义是避免了上述弊病的、最适 合人类生存的社会制度。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否定生态殖民主义,批判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认为,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剥削是造成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发 达国家不仅把生态危机转嫁给不发达国家,残酷掠夺不发达国家的资源,甚至还把第三世界 当作垃圾场,倾倒存放各种有毒的垃圾。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也许能在本国或局部地区解决 局部的生态危机问题,但不可能解决全球性的全部生态危机问题。

浅谈生态无政府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差别

浅谈生态无政府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差别

浅谈生态无政府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差别【摘要】生态无政府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生态政治理论,本文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生态无政府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无政府状态下的环保实践,而生态社会主义则主张国家干预和集体主义。

在对待个人权利和政治组织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更注重个人自主权,后者倾向于集体决策和国家干预。

在实践中,生态无政府主义更强调自发的社会实践,生态社会主义更注重政府层面的环保政策。

结论指出了两者在生态问题解决上的差异,展望了它们的潜在贡献和局限性,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生态政治理论的特点和意义。

【关键词】生态无政府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个人权利、政治组织形式、实践、生态问题解决、差别、比较、展望、理念。

1. 引言1.1 介绍生态无政府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生态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自由和去中心化的政治哲学,主张消灭政府权力,实现全面民主化和自治化的社会组织形式。

生态无政府主义认为,政府和资本主导的体制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唯有通过废除权力结构和建立去中心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比之下,生态社会主义则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绿色政治理念,强调在社会主义体制下保护自然环境和实现生态平衡。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才能有效地管理资源分配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无政府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都是在探讨如何解决当下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但它们在政治理念和社会组织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生态无政府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在核心理念、个人权利、政治组织形式以及实践中的差异。

1.2 说明为什么需要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两者之间的差别比较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生态问题上的立场和实践方式。

生态无政府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当下面临的环境危机和社会不公问题。

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生态问题背后的核心观念和政策实践。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也不断发展。生态学的马克思主 义 已成 了 当今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最 有 影 响 的思 潮 。 … 国 ” 内许多学者一直都很关注 国外 马 克思主义 的发展 , 近年来特别是研究生态学 的马克思 主义 , 以寻求 思
考 和解 决 当代 国 内 以至 于 全 球 问 题 的有 效 途 径 方
法钧考量 。

会主义 , 以及它与生态主义 的界限。 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的其他渊源 。德 国科学家 .
海克尔于 16 年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以来, 86 迄今
已一个多世纪 了。但实际上 , 生态科 学作为当代 自 然
科学的一个新 的整体学科 , 却是在 2 0世纪 6 0年代才 凸现出来 的。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以及新
作者简介 : 华(98 , 福 建周宁人 , 黄晋 17 一) 男, 硕士研 究生 ,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 学。
生态危机呈现出全球扩散趋势 , 日益影响人类生
二、 生态 学 的马克 思 主义 含义 辨析
要 搞清楚 生 态学 马 克 思 主 义 的含 义 , 须 明 白它 必 存和发展, 这引起了包括西方知识分子在内的高度关 注。“ 随着西方社会 生态运动 的蓬 勃兴起 , 生态学 的 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那就得先知道生态社
议事 日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程
产生 的。
2 生态主义 与生态社会主义 的区别。生态主义 .
与生态社会主义 的分歧反映在其理论基础和文化价值 取向的不同。生态主义 的理论基础是无政府主义 , 生 态社会主义 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生态主义的文化
时期 : 2 0世纪 6 、0年代 , 07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 国的 威廉 ・ 莱易斯和加拿大的本 ・ 阿格尔。阿格尔明确提 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的概 念; 二是体 系化时期 :O 2

浅谈生态无政府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差别

浅谈生态无政府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差别

浅谈生态无政府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差别生态主义有着红绿差别,红色的绿色分子充分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为绿色的绿色分子则更多受惠于无政府主义。

研究生态主义中的红绿差别对研究生态主义政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红绿生态主义者的哲学基础和政治诉求有着明显差异,对生态与人类的关系、生态与技术的关系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导致他们对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一致。

标签:生态无政府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生态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登上历史舞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西方许多政治敏感人物也都在某种程度上是环境主义者。

只不过有些是红色的,有些是深绿色的,不同颜色的生态主义者,在看待环境或生态问题时所持有的观点和解决环境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因此,探究生态主义中的红绿差别以及由此展开的争论对研究生态主义政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戴维·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一书中阐述了生态主义理论与不同政治意识形态尤其是无政府主义之间的关系,并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对生态问题做了理论探究和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解决方案。

无论是深绿色还是红色的生态主义者,他们都坚持认为发生在当前的生态矛盾是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生产方式和追逐利润的本性所导致的,但对于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以及对后资本主义政治形态的幻想,二者却产生了根本的差异。

一、红绿生态主义者的哲学基础与政治诉求不同相对于红色的绿色分子充分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为绿色的绿色分子则更多受惠于无政府主义。

第一,二者对待国家与政府的观点不同。

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虽然都有一种乌托邦倾向,即信奉一个比今天更美好的世界,但他们对未来世界的政治组织形式却期待不同,尤其是对国家和政府的态度。

乔尔在《无政府主义者》中写道:无政府主义是这样一种学说。

政府是我们大多数社会困境的来源,而且存在着可靠的自愿组织的选择性形式。

他们认为国家需要那些促进生产力的最大发展的东西,而这些优惠使剩余劳动生产最大化,剩余劳动又被用来建立压迫性力量(军队和警察),并用这些力量来维护和保护自己。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浅析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浅析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浅析蒋旭东生态社会主义(eco-socialism)也称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蓬勃兴起的生态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新思潮、新学派。

在西方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当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同时,生态社会主义又是一种存在明显缺陷的不成熟的理论,在许多问题上明显地暴露出其消极面,在一些问题上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和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理论日益清晰化,思想体系臻于成熟。

生态社会主义的出现及其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是西方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情况。

因此认真梳理和评析这一思潮,对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的演变走势,有着重要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及发展20世纪70年代是生态社会主义逐渐形成的阶段,以罗马俱乐部的诞生为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鲁道夫·巴罗和波兰的亚当·沙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资本家掠夺性地使用资源,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控以及高增长下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严重社会问题,使得西方社会走向了“发展的极限”。

于是,在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引发广泛国际讨论的基础上,在欧美国家出现了群众性的生态保护运动和民间生态组织。

1972年新西兰成立了第一个绿党(新价值党),但此后西欧成了绿党发展的中心。

作为生态运动核心力量的绿党,其内部党派林立、观点各异,其中一些人因其观点相近或类同而形成一种思潮,被称之为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述评_周穗明

生态社会主义述评_周穗明

学科与流派生态社会主义述评周穗明 提 要 生态社会主义是近30年来西方新崛起的社会思潮和运动,被西方一些左翼人士称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

本文在系统介绍生态社会主义的起源、主要代表人物、主要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扼要地阐述了它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尤其是着重阐释和分析了生态社会主义在90年代的新发展。

本文是对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回顾和历史总结。

主题词 生态运动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流派 在当代全球问题空前凸现的大背景下,生态运动正在成为本世纪末最具规模的社会运动。

在形形色色的生态运动和“主义”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试图以社会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生态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危机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现实出路。

生态社会主义是最具“红色”的“绿色”思想,研究它的发展现状,将有助于我们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走势,认识冷战后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前景。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起源、代表人物和发展过程 生态社会主义70年代产生于绿色运动的大本营德国。

80年代以后,随着绿色生态运动的漫延,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在整个西欧迅速崛起。

德国绿党公开打出“生态社会主义”的旗号,澳大利亚共产党首先提出了“红绿联盟”的纲领。

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也从最初对绿党的拒斥转向谋求与绿党结盟。

80年代以后,有更多原来的左派转入绿党阵营。

“从红到绿”概括了欧洲相当一部分人从传统社会主义转向生态社会主义的过程。

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生态运动中的左派。

一般说来,绿色生态运动在政治上标榜中立。

在生态运动的“绿色”旗帜下聚集了各种政治倾向的党和个人,有形形色色的无政府主义者、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平主义者、种族主义者、性别主义者、环境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以及各类对当代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的人。

为了与一般的绿色运动和绿党的区别,生态社会主义称自己为“红色绿党”。

一般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绿色”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者即“红色绿党”包括社会民主主义者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社会主义者。

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应对全球化挑战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佩珀的生态 社会主义理论需要进一步拓展和 深化,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复杂 问题和挑战。同时,也需要借鉴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不 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
05
结论与思考
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总结与评价
理论贡献
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强调了社会主义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优越性,为 生态学和社会主义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
实现绿色生产
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 染和浪费,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倡导绿色消费
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 低碳、可持续的产品和 服务,减少对环境的破
坏。
加强环境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保护 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 遵守环保法规,减少环
境污染。
推动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环保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 问题,实现全球可持续
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可持续发展
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未来社会 发展提供了指导,要求在经济发展过 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 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
该理论提倡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低碳经济 和循环经济,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社会公正
在生态社会主义的指导下,未来社会 应实现社会公正,保障人民的基本权 利和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利润的追求,导致生产过程中的高污染、高能耗,进而加剧 了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内涵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基于生态学 、社会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综 合理论,旨在实现人类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四、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主义的对立
• 1、政治上表现为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之间的对立 。 • 2、理论上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 义的对立 。 • 3、思想上上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 中心主义的对立 。
政治上的对立: 政治上的对立:
•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也不可能从根本上为解决生态危机找 到出路,因而主张从根本上改造资本主义 因而主张从根本上改造资本主义,彻底否定 到出路 因而主张从根本上改造资本主义 彻底否定 资本主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固有逻辑,建立一个绿 资本主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固有逻辑 建立一个绿 色的、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 色的、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没有剥削和压 迫的、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 迫的、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生态主义则 反对阶级分析,用非历史的等级概念取代阶级剥削 反对阶级分析 用非历史的等级概念取代阶级剥削 概念,把危机的根源归结为适用于一切生产方式的 概念 把危机的根源归结为适用于一切生产方式的 等级制权力关系,要求消灭工业社会 要求消灭工业社会,主张对社会进 等级制权力关系 要求消灭工业社会 主张对社会进 行激进的生态改造,但对资本主义却持改良主义态 行激进的生态改造 但对资本主义却持改良主义态 其批判不触及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 度,其批判不触及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 其批判不触及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
一、何谓生态社会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 四、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主义的对立 五、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发展模式 六、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
何谓生态社会主义? 一、何谓生态社会主义?
•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 世纪70年代产生于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20世纪 年代产生于 世纪 德国进而风靡欧洲的绿色运动,并在80 德国进而风靡欧洲的绿色运动,并在 年代末90年代初趋于成熟的试图将生态 年代末 年代初趋于成熟的试图将生态 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 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 以马克思主 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 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 从而为克服人 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 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 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一种社会主 义思潮。是继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义思潮。是继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之外的第四种力量。 民主社会主义之外的第四种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eco-socialism)也称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蓬勃兴起的生态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新思潮、新学派。

在西方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当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支涉及面很广、影响很大的马克思主义派别,是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一种理论。

其特点有:第一、在保护自然环境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要求人们按自然规律办事,反对把人同大自然的关系变成一种单纯的索取关系:如反对人们无限地追求高消费,反对把消费同满足或幸福等同起来的传统观念;主张实行劳动闲暇一元论,要人们在劳动中寻求欢乐或满足,或者说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不仅要有物质生活,而且要着重精神生活等等。

第二、发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内含着的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阐释,并将其与现实中的生态危机问题结合起来。

例如: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主张生态社会主义是避免了这种弊病的、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制度;否定生态殖民主义,批判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不可能解决全球性的全部生态危机问题;主张立足现实,“超越”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并认为现在的生态危机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资本主义转移危机的必要手段;主张依靠生态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等社会运动的力量,同时也要与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亦即把“绿色”与“红色”结合起来等等。

第三、在一些问题上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指出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即破除跨国公司和垄断企业的集中化、官僚化生产体系,发展小规模、无污染的“软技术”和小企业,让人们到生产活动而不是到消费活动中去寻求满足。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构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构
了重要作 用 。生 态社 会主义 的另一代 表 人物 高兹其 观
点并 不 囿于 生态运 动 本 身 , 而 是 将 其 与社 会 主义 的前 途 相结合 , 主张 以 民主 的、 社 会 主义 的方 式来解 决 当代 资 本 主义 的生态 危机 。
生 态社 会 主义者 以人 与 自然 的 和谐 相 生 为 目标 ,
的范 围 , 它立 足 于马 克 思 主 义关 于人 与 自然 的思想 借
鉴并 吸收 了环境 主 义 、 生态主义、 生态伦理、 后 现代 主
这 一结果 的 主要原 因在 于现 有 的社会 经济 制度 。生态 社会 主义 者认 为 , 资本 主义 制度 下 , 资本对 利润 最 大化
的诉求与生态利益最大化二者相互 冲突 , 这就导致 了 生产 、 消费过度 , 造成了 自 然资源的浪费、 人 的异化 、 人
2 0 1 3年 4月
湖 北第 - t J  ̄ 范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d u c a t i o n
Ap r . 201 3
第3 0卷第 4期
Vo 1 . 3 0 No . 4
要表现 , 而人 类 并 非 本 性 就 是 自然 的 “ 污染 物 ” , 铸 成
态文明的理论建构 、 实践抉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生态 社会 主义 的理 论渊 源及 其主 要观 点 生态 社会 主义 产生 于 2 0世 纪 7 0年代 德 国的绿 色


运动 , 是西方生态运动与社会 主义思潮相结合 的产物 。 生 态社会 主 义是 马克 思 主 义 学 说 中继 资本 主义 、 科 学 社会 主义、 民主社会 主义之外 的“ 第 四种力量 ” 。 …2 O 世纪 8 O年代 , 生态社会主义对环境的思考超越生态学

“生态学”于与“社会主义”的耦合——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建构的历史前提和内在逻辑

“生态学”于与“社会主义”的耦合——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建构的历史前提和内在逻辑
青 岛,6 0 3 王子 坤 , 263 ; 青岛理 工大学宣传部 干事, 学硕士 , 法 山东 青岛 ,6 0 3 2 6 3
[ 中图分类 号】F4 F6 . 0 ;02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 4420 )5 04 0 04 43(060 —05 — 5


生态社 会主义理论建构 的历史 前提
生态 社会 主义 理 论 建构 的历 史前 提和 内在 逻辑
杨 向荣 , 王菁华 , 王子坤
[ 摘
要]伴 随全球环境 的不断恶化 , 世 纪 7 年代 以来 , 2 0 0 西方国家兴起 了一场 以环境保护为 宗 旨的绿 色运动。作为
这场运动的早期理论思潮 , 生态主义未能提 出解决环境 问题的现 实方案 。西方左翼学 者在 秉承 马 克思主 义经典作 家人 与 自然辩 证关 系理论的基 础上 , 借鉴 了生态主义现代 生态学的合理 思想, 刻揭示 了全球 生 态危机 的资本 主义制度根 源 , 深 建
政 治观却 是改 良的 , 甚至是 保 守 的 。他 们既 不 赞成 用强制 性方 法来 限制 生态 破坏 , 反 对 以任 何政 治 也 专断来 实现生 态 重建 。在 他们 看来 , 未来 绿 色社 会
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问题并 不是 一 个新 的话 题 , 但
在 过去 相 当长 的 时 间里 , 由于人类 没 有 很好 地 从 长 远 和全局 利益来 考 虑与 自然 的协 调发 展 , 使 这 一 致
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社会成员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的转 变 。尽 管这 种从 文 化 价 值 观层 面 反思 以增 长
对 古老话题 自2 世纪中期以来被赋予了许多新的甚 为 目标 的工业 主义这 一现 代文 明的 痼疾 , 于 唤起 O 促进人 类 认知 范 式 的转 变具 有 积 至是不幸的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 人类智 人 类 的绿色 意识 、

(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_生态社会主义有哪些代表作

(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_生态社会主义有哪些代表作

生态社会主义的英文名字叫Eco-socialism,也叫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生态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新思潮和新学派。

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想把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有3个历史阶段: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有鲁道夫·巴罗与亚当·沙夫为代表,被看做是“红色”(共产主义运动)的“绿化”,具有政治道路的典型特征是“从红到绿”。

第二代代表人物有威廉·莱易斯、本·阿格尔与安德列·高兹,以及苏联的一些学者。

莱易斯在《对自然的统治》与《满足的极限》这两部著作中,阐述了他的生态社会主义基本观点:人对自然控制的加强,并不是转移与削弱了对人的统治,相反还加剧了对人的统治。

这种意识形态所设定的目标是把全部自然当做满足人的永不知足的欲望的材料而占有,导致生产无限的扩张,最后结果将是人的自我毁灭。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从而出现过度生产,造成生产力与资源的严重浪费,这就导致人的异化与乍态危机。

本·阿格尔的《论幸福和被毁灭的生活》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代表作。

安德列·高兹的《作为政治的生态学》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学》是他在生态社会主义方面的代表作。

苏联哲学家З·B·基鲁索夫的《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是这方面的书籍。

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有乔治·拉比卡、瑞尼尔·格伦德曼以及大卫·佩珀等欧洲学者与左翼社会活动家。

乔治·拉比卡发表《生态学与阶级斗争》研究全球生态危机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瑞尼尔·格仑德曼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

大卫·佩珀的代表作是《现代环境主义的根源》以及《生态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等。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人居于超自然的地位,人类高于自然。

针对这两种自然观,生态社会主义者提出,人类在解决生 态危机、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放弃“人类尺
度”,但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具体观点有以下四点:
一、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㈠人与自然具有共同的自然本人类在自然界有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是以 人对自然的支配为标志的。

新型民主政治体制,就是在经济、政治、生态相互统一的 基础上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分散化与整体化 相结合、区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政治体制。 首先,是对现代国家民主制度进行改造。民主自治、民主 参与。 其次,强调政治民主的国际性。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如欧 洲生态共同体、世界政府等。



再次,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国家或类似的组织在经济与社会 管理中的必要性,不赞成完全分散的、地方自治的政治模 式。
㈠知识分子将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㈡工人阶级是参与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㈢“非暴力”是社会变革的主要途径和策略
㈠知识分子将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由于当代工人阶级已被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 “一体化”,失去了革命性、批判性、否定性。
因此,具有“生态意识”,热衷于生态运动, 关心社会主义前途,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知 识分子将是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㈡工人阶级是参与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尽管工人阶级缺乏“生态意识”,但他们直接 从事生产劳动、直接与自然打交道、在生产和 生活中受环境污染最为深重,因此存在着巨大 的革命潜力,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⒉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资本主义通过推行 生态帝国主义,即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掠夺”和向发 展中国家转嫁生态危机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环境的恶化,直 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浅析社会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区别

浅析社会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区别

浅析社会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区别作者:史凤景来源:《卷宗》2016年第03期摘要:生态主义是以建立人与非人类存在物的联系为中心,对生物同样性进行道德关怀的一种思想形态。

生态主义的理论虽然在具体内容上与各派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基本内容都一致。

本文围绕生态主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主义;意义生态主义并非一种让人看来是绝对超然于其他意识形态或主义,在一些人看来它与环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同属绿色政治思想的范畴。

不言而喻,生态主义的出发点是必然是环境,它的发展战略也与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相似性。

1 生态主义的区别生态主义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意识形态,它是环境问题凸显下的新的意识形态,也是对当今几大社会思潮的一种反思和挑战。

同时因为新的思潮的发展不成熟,它必然受到当下这几大思潮的批判,在这些批判中有的是对生态主义的缺陷而发的,而更多的则是社会价值和所从事的立场上的分歧。

下面就从生态主义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比较(主要是区别)中去进一步理解生态主义。

1.生态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生态主义与自由主义有着鲜明的对立。

它与自由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现在已得到充分的论述,如玛特尔曾指出:自由政治理论中有大量与激进的生态学相冲突的因素。

个人主义、对个人收益的追求、有限的政府和市场自由是与激进生态学的如下承诺相冲突的:环境难题的解决是一种公共利益以及应对环境难题的经济与个人自由的干预与限制。

自由主义注重个人的自由,而生态主义则强调人对自然世界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人类的生产侵害到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时,生态主义则强调整体利益而主张对人的自由进行干预和限制,这必然与自由主义的精神相冲突。

2.保守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区别两者的区别是关于代际关系的看法。

保守主义者感兴趣的是过去几代,他们更加注重对过去的保护与维持,正如保守主义创始人埃德蒙·伯克的那句格言:“那些从不回顾其祖先的人也不会展望其后代”。

而生态主义者更关注的是未来几代以及对未来的保护与保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当代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思想政治101班 10093127 叶菁菁[摘要]: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运动中崛起的独树一帜的左翼思潮。

这一思潮是西方近代以来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运动进行反思的一个产物,对于把握西方社会思潮有一定的意义,从生态危机重新审视我们这个社会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危机、公平、局限性一、生态社会主义兴起的背景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出于争霸世界的野心,发动了一战和二战,尤其是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浪潮更是空前地席卷了世界。

资本主义工业进行的大规模的开发与经济的指数增长所引发的后遗症:人口激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让一部分人不断思考在进入资本积累阶段后,现实生活在一种畸形的增长下吞噬着人类的理智与德行。

而且这些问题不仅仅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有可能把其他物种乃至整个生态系统推上不归路。

因此,对于整个社会生态的讨论就应运而生了,在现实的生态问题下,一场场生态运动也不断的凸显着人类的诉求,探索解决能源危机,保护生活家园的主题愈加明显。

生态主义是这些生态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人们探求究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时,就衍生出了许多不同流派与体系的学说,如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女权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等,这里我们主要说明的就是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运动中崛起的独树一帜的思潮。

这里“绿色”有两层含义:一是生态环境意义上的绿色,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追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发展;二是政治学意义上的绿色,要求政党民主,做到公平正义,社会实现良性运行。

“它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东欧一些原共产党人及西方国家的一些小资产阶级的需要,另一方面抓住了当今世界人们所共同关注的生态环境、世界暴力、性别歧视及民主政治等热点问题,所以在西方世界被广泛传播。

”[1]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生态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同观点,但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危机、谋求共同发展的主要观点是统一的。

(一)、在“人类尺度”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自然对于我们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一方面,自然先于人类存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的供给。

自然作为万事万物的本原,是我们人类与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没有自然的庇护,我们就像婴儿一样,变得恐惧和脆弱,对事物会产生不确定的困惑。

另一方面,自然的社会性需要人类的加持才能显露。

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自然才能被不断的“运输”到社会生产中去,因此打上社会的烙印,自然就变成了社会化的自然,或者是人化了的自然。

人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后,基于自身利益,需要把自然改造成“第二自然”。

人类越是把第一自然改造成第二自然,就越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必然的。

1生态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带来的人的异化,使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逐渐走向对立,因此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创建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他们的追求。

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重返人类中心主义,而这个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以往的激进的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

旧中心主义在人类在认识自然时,通常把自然作为一个资源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自然进行的各种开发活动不尽相同,但是到了近代,作为人类这个主体似乎过于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力量,把自身的意志强加到自然之上,甚至忘记了自身的本来面貌,凭借自己在自然中特殊的地位,肆意支配自然。

这是一种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的地位不断拔高,冲击着整个生态的平衡,而与之相对应的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是一种片面的流派,他们主张自然是人类的导师,生态先于一切,高于一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居于中心地位,人类的各种活动都要以自然为考虑中心,一切行为都要适应自然和自然法则。

这种思想就是与人类中心主义形成了两个极端,只不过把主客体颠倒了位置罢了,同样犯了使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原则性错误。

因此要摆脱这些思想,即正确的“人类尺度”上,反对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

(二)、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要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替代物,破灭了贵族的统治,但是它带来的自由主义的享乐之上思想却让人们染上了恶习。

人们认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生活的目标与乐趣,只有掌握了资源才能享有上流的生活,而在上流生活中才会有幸福感的满足。

但是在资本主义强调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资本扩张问题也日益明显。

生产资料的不公平占有导致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地位,加速了人的异化,在盲目的经济利益驱使下,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引起了生态危机。

阿格尔指出,“历史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作用。

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

”2因此,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追求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同追求生态利益的最大化,二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相容的。

当前法国“人类进步基金会”认为,我们的整个社会面临着三种失衡,分别是地球南北的失衡;穷人和富人的失衡(贫富差距的危机);人与自然的失衡。

这三种失衡反映了我们人类社会的三重隐患:社会与社会的隐患;人与人之间的隐患;人与自然的隐患,这三种隐患都会引发我们的发展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

这些危机的根源就是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看似民主平等,但在自由神像之下,一些弊端充斥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虽然这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而且逐渐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社会规则,但是在科学、市场的刺激下,社会所产生的双重影响也导致了当代世界的价值危机和道德沦丧。

如果最终社会民众在这场精神的斗争中完全沦为物质的奴隶,那么,人类将会失去控制,在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引发全世界的生态危机,很有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最后走向人类的灭亡之路。

(三)、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个绿色社会需要靠全社会来公平打造。

生态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将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的结合,要求超越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存的社会主义的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

3这里的理想社会主义模式与当代的社会主义模式相区别,它更加注重对生态的保护,人类能够更有计划、安排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不再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每个人都能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自我改造,在保证自我生存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觉性,把保护环2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第420页.3境,爱护资源的规则转化为自身的责任意识,从主观上进行自我批评,这种对于自身行为的评价能够对日后人与自然的统一产生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生态社会主义强调,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要服从于社会生态标准,一生产效能最优化为目标,这个最优化,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生产的效率高质量好,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投入,降低生产的能耗,尽可能提高产品的回收价值和可降解性,不对社会与自然环境产生负担。

社会制度的运行上,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绿色政治。

这种绿色政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体制,这种民主带有一种绿色也就是自由的色彩,它强调的是“以保障个人的完整性和集体利益为核心的民主”,需要强调的是这个绿色政治绝不是无政府主义的衍生物,这种新型的民主制突出的是基层民主,针对一些当代政治民主的虚假性和低效能情况,要做好民主的基层性建设,重视工人阶级和底层劳动人民(即‘草根阶级’)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中间阶级的利益。

4但是国家政府仍旧要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只是相较以前,国家政府的职能显得纯粹一些,它要确保人民的民主参与是相对集中的,而且要使这种民主氛围长期存在,是与国家政府自身的民主建设分不开的。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探讨从现实上看,资源的枯竭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也是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最重要因素。

从根本上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这也是受当时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在一次次经济滑坡和虚伪民主自由的社会状态下,对资本主义的不信任言辞就不断出现,冲击着资本主义世界。

这也就使得许多民主党派和社会流派将目光转移到另一个社会制度上------社会主义制度。

将生态主义与社会主义结合是当代的合理选择。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资本主义国家在累积了足够多的资本时,也就是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最为尖锐的时刻,那么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的阶级就可以通过阶级斗争建立新的制度,那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按照马克思的学说,当代的时局应该快要临近那个转折点了,因此,生态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论的结合也就不难理解了。

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个相对科学的社会学说,生态主义吸收部分社会主义的观点,为其理论的立论和创新奠定基础。

可见,生态社会主义是在恰当的4王学东等:《九十年代西欧民主主义的改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137~138、141时机孕育而生的,但是其理论的科学性需要我们辩证地去思考。

四、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依现实情况看来,生态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结合并不完美,“其未能也不可能彻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而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揭露,对未来社会主义模式的构想,对实现社会变革的道路乃至担负革命变革的社会力量等方面,都暴露出它的局限性。

”[6]1、在基本理论方面,生态社会主义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贯穿于其理论的始终,存在不少理论混乱和自相矛盾的地方。

生态社会主义的观点比较狭隘,它从自然出发看待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而这个矛盾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因此为了遏制这种矛盾,保护环境,就需要否定资本主义。

这种观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来说是片面的,它没有认识到在人与自然关系之外的另一种关系,那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交织成的社会矛盾才是导致推翻资本主义的重要关键。

社会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发展到顶端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无产阶级。

因此,对于历史发展的前进性来说,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必然的。

生态社会主义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核心问题。

2、在社会变革的途径和策略方面,生态社会主义反对暴力,提倡非暴力的原则。

这是生态社会主义者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关系。

他们虽然批判否定资本主义但是却不想投入社会主义的怀抱,幻想通过民主改革,在不触动原有的体制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前提下,使他们的生态主张得以实现,但是事实证明,在依靠改良思想的前提下,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很少发挥重要的作用。

3、在主张社会变革的依靠力量方面,暴露出生态社会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立场。

在社会层面,他们认为要成功实现社会的变革仍要取决于广大工人阶级的觉悟和参与,但是却提出广大的工人阶级并不能承担社会变革的主导核心力量,这就表现出了小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漠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