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

合集下载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考题及解析(十二)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考题及解析(十二)

82.鲍姆瑞德(D.Baumirind)通过追踪研究发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之间存在联系,如下表:教养方式结果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权威型较高的认识和社会能力较高的自尊,较好的社会技能,较强的道德,亲社会关注和较高的学业成就专断型一般的认识和社会能力一般的学业表现和社会技能,比纵容型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更为顺从纵容型较低的认识和社会能力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业成就,此权威型和专断型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社会行为问题(1)结合鲍姆瑞德的观点,阐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用亲子相互作用模型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解释,并分析其与鲍姆瑞德观点之间的差异。

【答案解析】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1)权威型教养方式:一种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许多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保证孩子能够遵从指导。

权威型父母更多地接纳孩子的观点并作出反映,会征求孩子对家庭事务的意见。

能够认识到并尊重孩子的观点,以合理、民主的方式来控制孩子。

专制型教养方式:一种限制性非常强的教养方式,通常成人会提出很多规则,期望孩子能够严格遵守。

他们很少向孩子解释遵从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依靠惩罚和强制性策略迫使儿童顺从。

专制型的父母不能敏感觉察到孩子的不同观点,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将他们所说的话当做圣旨,并尊重他们的权威。

纵容型教养方式:一种接纳且放任的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的父母会相对较少地提出要求,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避讳密切监控孩子的行动,很少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强硬的控制。

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发展得相当好。

他们心情愉快,具有社会责任感,自立,有成就定向并且能够与成人和同伴合作良好。

在儿童时期具有较高的认知和社会能力。

青少年时期具有较高的自尊,非常好的社会技能,较强的道德、亲社会关注和较高的学业成就。

2015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要点.doc

2015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要点.doc

2015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65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A.认识需要B.审美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与归属需要【解析】D,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又叫生长需要。

2.远处行驶的汽车看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汽车变小了,这体现的知觉特征是()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解析】A,知觉恒常性,是指知觉的稳定性或不变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称为知觉恒常性。

3.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该患者受伤的脑区域是()A.布洛卡区B.威尼尔克区C.艾克斯区D.运动区【解析】B,感觉性失语症(sensory aphasia)又称“威尼克氏失语症”(Wernieke's aphasia)。

病变位于颞上回之后部,由于其中储存的听觉语音记忆痕迹受影响,造成理解口语和口语表达困难。

此时病人听力正常,但听不懂别人及自己说的话,严重时答非所问,病人常滔滔不绝地独自说个不停,但用词混乱,使人无法理解。

4.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A.脑桥B.中脑C.延脑D.间脑【解析】C,延脑(medulla oblongata)脊髓的直接上延部分,是脑干的后段。

延髓调节控制机体的心搏、血压、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延髓中的局部损害常危及生命,故被看作机体的生命中枢。

延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许多感觉和运动纤维传导的必经之路。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考题及解析(五)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考题及解析(五)

41.与古典心理物理法相比,信号检测论的优点是( )A.能计算出奖惩标准B.能将信噪比进行分高C.能将辨别力与判断标准加以分离D.能计算出信号和噪音的概率【答案解析】C。

经典的阈限测量大的问题在与没有能够把被试的辨别能力(感受性)和他们做出判断是的倾向性(反应标准)区分开来。

也就是说,经典的阈限测量没有考虑许多非感觉变量对被试的影响,如:刺激出现的概率、反应代价。

而信号检测论中反应倾向性β和辨别力指数d′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42.在系列位置效应试验中,通过分心任务延缓30秒后让被试进行回忆,其回忆结果曲线的末端变平。

这说明延缓过程主要影响( )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感觉记忆D.前瞻记忆【答案解析】A。

在实验中设置分心任务即避免被试对记忆材料进行复述,干扰了被试的短时记忆,从而不能对部分感觉记忆的东西进行及时加工。

43.事后回溯设计属于( )A.单组前后侧设计B.前实验设计C.完全随机化设计D.随机区组设计【答案解析】B。

在所研究的现象发生之后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追溯。

主要包括相关研究设计和准则组设计。

事后设计适合于自然条件下对简单因果关系的研究,可以避免人为作用所带来的干扰。

所研究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事件,不能改变,不能操纵。

事后回溯设计只施测一次,所以A错误。

C、D选项属于真实验设计,所以C、D选项错误。

前实验设计介于真实验设计和非实验之间。

44.通常用来测量个体距离判断水平的仪器是( )A.深度知觉仪B.面积估计仪C.似动仪D.棒框仪【答案解析】A。

深度知觉仪(depth perception apparatus)是用来检验深度知觉敏锐度的仪器。

由霍厄德-多尔曼(Haward-Dolman,1919)设计,故又称霍厄德-多尔曼知觉仪(Haward-Dolman perception apparatus)。

该仪器早期主要是用来作为一种选拔测验,以淘汰那些不符合深度知觉要求的候选航空人员。

它是根据赫尔姆霍茨(H.V.Helmholtz1821—1894)的三针实验(three-needle experiment)原理而制成的。

2015东南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5东南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广大考生请注意:众所周知,考研真题是考研复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复习资料。

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勤思考研辅导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整理历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相关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不管你是咨询2015年复试技巧,还是2016年考研的复习计划,我们的老师都会耐心解决你的问题,让你少走弯路,助你考研成功。

2015东南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部分题目)1、简述社会化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3、影响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4、简述常模参照测验5、简述我发现学习理论观点6、什么是内隐记忆,研究内隐记忆的意义7、根据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观,联系实际谈谈思维发展和语言的关系8、关于小悦悦事件,谈谈当时18位路人无动于衷的行为原因2015东南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解析一、考试内容二、试卷结构分析三、题目分析以及复习策略题目分析:简答社会心理学原理解释“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

勤思考研辅导老师提醒考点参照社会心理学责任分散。

论述评述以下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技术的优点、局限性和应用现状ERP技术 fMRI技术眼动技术其他某一种你熟悉的研究技术勤思张老师提醒考点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技术论述,在实验心理学第五章常用的心理学实验技能 PET 脑磁图等参考。

四、复习建议:1.东南大学考题中以选择题为主,主要普通心理学分值很多不可轻视,题难度不大应多拿分。

普通心理学是基础,不允许丢分,复习时一定要打好基础,知识点看仔细。

2.勤思张老师提醒一定要把范围和面铺开,尤其是跨考的同学,心理学素养一定要有。

学校给的参考书里根本没有社会,最后社会考了一个简答一个论述。

3.如果你已经不迷信所谓的重难点了,那是不是打算每个科目都看好几本参考书呢?那张老师告诉你,无论你打算啃多少参考书。

你的书单里必须有实验、统计、测量这些。

不要告诉我之前的学姐学长告诉我不考。

偏偏到你这里就考了呢?今年的题里实验统计测量一样都不少4.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所占分数比重很大,简答论述都考了。

2015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在向被试呈现的知情同意书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被试有权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B.告知被试拒绝参加实验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C.告知被试可以自由参加实验、拒绝参加实验或中途退出D.告知被试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参与意向的重要因素,如风险、感觉不适等正确答案:B解析:在心理学实验中要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一般来说,研究者必须确保所有参与实验的被试在实验之前真正了解实验的程序及其目的,知道自己将会处在怎样的情况中,允许被试随时退出实验,确保被试是真正自愿的参与实验。

选项B提到告知被试拒绝参加实验对研究者带来的不利后果,这给被试带来了压力,违背了实验伦理。

故本题选B。

2.下列选项中,可以把儿童作为被试的实验研究选题是( )A.延迟满足B.习得性无助C.长期感觉剥夺D.长期恐怖情绪诱导正确答案:A解析:在心理学研究中,要保护被试免受伤害。

B、C、D选项会给儿童被试带来伤害,违背了保护被试免遭伤害的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

在延迟满足实验中,不管儿童做什么样的选择,都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故本题选A。

3.在进行选择反应时测定时,反应数目和刺激数目的关系是( )A.两者应相等B.前者应比后者少C.前者应比后者多D.前者应是后者的倍数正确答案:A解析:选择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分别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因此反应数目和刺激数目应相等。

故本题选A。

4.某研究者进行一项以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学习成绩为因变量、智力为额外变量的实验。

下列选项中,最能有效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A.消除法B.恒定法C.等组匹配法D.双盲实验法正确答案:C解析: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主要有:消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抵消平衡法、统计控制法等。

本题中进行的是教学实验,两种教学方法在同一组被试中使用会产生相互干扰,因此要进行被试间设计。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真题及解析(二)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真题及解析(二)

11.“小赵比小王聪明,小王比小李聪明”据此得出“小赵聪明”的结论,该推理属于(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概率推理【答案解析】A该推理属于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之间的关系。

线性推理又属于演绎推理,所以答案为A。

12.下列关于语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语言是人际交流中使用的符号系统B.音位是语言中可独立运用的小单位C.有限的词语和规则可以产生无限的语句D.音位能被组合成语素,语素能被组合成词语【答案解析】B,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词是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这句话说明了词在语言中的作用,一是说词是能独立运用,二是说在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中,它是小的。

但说到独立运用,实词和虚词有不同的情况。

就实词来说,它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13.“语言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沃尔夫(B.Wholf)提出的这一假设被称为( )A.语言相对假设B.语言生成性假设C.语言概括性假设D.语言交互假设【答案解析】A,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两个部分:1语言决定论,即一个人的思维完全由母语决定,因为一个人只能根据其母语中编码设定的范畴和区别定义来认识世界;2语言相对论,即语言结构有无限的多样性,因此一种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为该语言系统所独有,与其他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不同。

14.右图所示的是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但b线段显得比a线段长,这种现象是( )A.缪斯—莱耶错觉B.贾斯特夫错觉C.波根多夫错觉D.多尔波也夫错觉【答案解析】A,这种理论与侧抑制相似。

但我们认为,箭头起到了一定的透视作用,这种错觉应当从属于“大小恒常错觉”15.小王开车行驶在马路上,突然从路边窜出一条狗,此时他顾不上多想,迅速转动方向盘并急刹车,停车之后,他才感到自己的心砰砰乱跳,呼吸急促,觉得害怕,能够较好的解释该现象的情绪理论是( )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巴德学说C.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D.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答案解析】A,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

2015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要点

2015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要点

2015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65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A.认识需要B.审美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与归属需要【解析】D,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又叫生长需要。

2.远处行驶的汽车看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汽车变小了,这体现的知觉特征是()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解析】A,知觉恒常性,是指知觉的稳定性或不变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称为知觉恒常性。

3.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该患者受伤的脑区域是()A.布洛卡区B.威尼尔克区C.艾克斯区D.运动区【解析】B,感觉性失语症(sensory aphasia)又称“威尼克氏失语症”(Wernieke'saphasia)。

病变位于颞上回之后部,由于其中储存的听觉语音记忆痕迹受影响,造成理解口语和口语表达困难。

此时病人听力正常,但听不懂别人及自己说的话,严重时答非所问,病人常滔滔不绝地独自说个不停,但用词混乱,使人无法理解。

4.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A.脑桥B.中脑C.延脑D.间脑【解析】C,延脑(medullaoblongata)脊髓的直接上延部分,是脑干的后段。

延髓调节控制机体的心搏、血压、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延髓中的局部损害常危及生命,故被看作机体的生命中枢。

延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许多感觉和运动纤维传导的必经之路。

其中一些上行冲动能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对维持觉醒和产生睡眠有重要作用。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考题及解析(六)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考题及解析(六)

51.当总体中的个体具有周期性规律是,不适用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分成抽样C.等距抽样D.方便抽样【答案解析】C。

等距抽样也称为系统抽样、机械抽样,它是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如题,周期性规律会使抽出的样本具有某一共同的特征。

52.研究人员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

现有一个样本的自变量分别是3、4、3、4、6,可预测因变量的平均数为( )A.1.75B.2.00C.13.00D.17.00【答案解析】C。

算出X的平均数为4,代入方程。

53.培训机构甲让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提高了30分,标准差为10;机构乙平均提高了40分,标准差为5,那么更可能让学生数学成绩提高50分以上的培训机构是( )A.机构甲,因为它有较大的标准差B.两机构相同,概率都是0.0227C.机构乙,因为它提高成绩均值较大D.两机构相同,概率都是0.0454【答案解析】D,两机构相同,都处于两个标准差范围内,概率相同。

55.如果测验的校标资料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得的,据此计算得到的效度被称为( )A.构想效度B.内容效度C.同时效度D.预测效度【答案解析】D。

根据搜集效标的时间,可以将效标效度分为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

1.同时效度同时效度的效标资料是与测验分数同时搜集的。

例如大学入学考试可以用中学成绩作效标。

同时效度常用的效标是在校的学业成绩、教师的等级评定、临床检查等。

2.预测效度预测效度的效标资料需要过一段时间才可搜集到。

此种效度对人员的选拔和安置工作非常重要。

常用的效标是专业训练的成绩、实际工作的表现等。

56.施测某标准测验获得的原始分数均值为80,标准差为16;导出分数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某被试参加测试所得导出分数为70,那无他的原始分数是( )A.76B.80C.100D.112【答案解析】D.。

由公式,导出分数为70,Z=2,则原始数据为80+2×16=112.58.在标准正态分布中,与Z分数1.0相对应的百分等级是( )A.34B.66C.84D.98【答案解析】C。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第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认知需要B.审美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与归属需要【答案】D【解析】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其中前四种需要统称为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称为成长性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2.远处行驶的汽车看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汽车变小了,这体现的知觉特征是()。

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答案】A【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如物体有时离我们近,有时离我们远,我们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能够对物体保持正确知觉。

B项,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C项,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D项,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目的的把某些刺激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

3.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该患者受损伤的脑区域是()。

A.布洛卡区B.威尔尼克区C.艾克斯乐区D.运动区【答案】B【解析】威尔尼克区是言语中枢,与理解口头语言有关系,损伤这个区域将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理解口语单词,不能重复他刚刚听过的句子,也不能完成听写活动。

A项,布洛卡区与运动性失语症有关,这种病人说话不流利,话语中常常遗漏功能词,形成“电报式”语言。

4.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考题及解析(八)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考题及解析(八)

71.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学习行为受外部动机支配的有( )A.打破砂锅问到底B.为中华繁荣富强而读书C.亲其师而信其道D.为避免父母惩罚而读书【答案解析】CD,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内化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化动机是指由外在因素激发个体对学习活动的意义的内在认同与追求,并成为学习的主导动力。

自我决定行为源自于自我高度整合的动机,包括内在动机以及高度内化的外部动机。

72.可以记录行为数据的实验技术是( )A.ERPB.fMRIC.眼动技术D.反应时技术【答案解析】ABCD,行为数据主要是指反应时和正确率,在用ERP、fMRI、和眼动技术时,均是用E-prime呈现程序,从而记录行为数据。

而反应时技术也能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73.常用来对错误记忆进行定量研究的手段有( )A.关联效应研究B.偏好判断测验C.残图辨认测验D.词语掩蔽效应研究【答案解析】AD,词语遮蔽效应(Verbal Overshadowing Effect)作为错误记忆研究中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和方向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和探讨。

它是指当所需记忆的事件难于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的现象。

此现象首先由J.W.Schooler和T.Y.Engster-Schooler在1990年的研究中加以证实。

残图辨认测验、偏好判断测验为研究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

74.下列有关李克特(R.Likert)式态度量表的描述,正确的有( )A.假定每个项目都具有同等的量值B.用项目的评定等级之和表示受测者态度的状态C.用量图分析(scaolgram analysis)的方法生成顺序量表D.用似等距(equal-appearing interrals)的方法是态度强弱差异相同【答案解析】ABC AB李克特量表的特点,李克特量表属于等距量表,因此D选项也似乎对(回忆版,选项不清,故用“似乎”)。

75.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的假设有( )A.不同处理水平下的总体方差相等B.每个处理条件内的观察都是独立的C.不同处理水平下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D.因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符合球形假设【答案解析】ABC,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

2015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不属于个性心理的是( )A.气质B.性格C.认知D.能力正确答案:C解析: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气质。

2.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流派是( )A.机能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学派D.认知学派正确答案:D解析: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心理学,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功能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要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3.两个人看见桌子上的半瓶水,一个人说:“只有半瓶了!”另一个人说:“还有半瓶呢!”这说明了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 )A.主观性B.客观性C.被动性D.真实性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两个人看到同样的半瓶水有不同的反映,充分体现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即主观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 )A.望梅生津B.谈虎色变C.防御反射D.乐极生悲正确答案:B解析: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谈梅生津”等,是人类特有的。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5.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还要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这属于以下哪种注意品质(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正确答案: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教师一边讲授、一边板书,还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充分体现了注意的分配。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入学考试《心理学》真题及详解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入学考试《心理学》真题及详解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入学考试《心理学》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已知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1,据此可知变量X和Y之间的共同异变量为( )(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

(分数:2.00)A.90.0%B.80.0%C.65.6%√D.0.405【解析】相关系数的平方等于回归平方和在总平方和中所占比例。

r 2 表示表明变量y的变异中有多少是由变量X引起的。

r 2 叫作决定系数,表明X和y的线性关系的程度问题。

2.下列表示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

(分数:2.00)A.平均数B.标准差√C.众数D.标准分数【解析】平均数和众数为集中量数,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标准分数为相对位置量数,标准差为差异量数,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3.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所进行的抽样是( )。

(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方便取样D.聚类取样【解析】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常用的具体抽取方式有抽签法和随机数字表法。

4.下列选项中,影响研究的外部效度的因素是( )。

(分数:2.00)A.被试中途退出B.缺少对照组C.实验者效应D.多次进行前后测量√【解析】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研究者也将之称为生态效度。

被试中途退出、缺少对照组、实验者效应影响的都是研究的内部效度,多次进行前后测量影响研究的外部效度。

5.要探讨针对某种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最合理的实验设计应该是( )。

(分数:2.00)A.被试间因子实验设计B.被试内因子实验设计C.小样本ABA设计【解析】根据题干"针对某种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案"可知,针对的不应该是大量被试,实验设计应该是小样本设计。

A、B选项所需的样本量较大,故排除。

2015年心理学统考真题

2015年心理学统考真题

【简答题参考答案】1.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含义,并简要说明其发展的趋势?液体能力:即液体智力,是指在新的情境中能够随机应变、解决目前无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主要基于先天禀赋和大脑的神经解剖机能,较少受后天文化教育的影响。

一般人20岁以后液体能力达到顶峰,30岁开始下降,液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

晶体能力:是指解决存在有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即可以依靠对资料信息的记忆、辨认和理解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晶体智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

2.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并简要说明二者的异同?(1)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与之相反的情形则称为社会干扰。

(2)社会惰化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社会惰化的原因:由于团体人数众多,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身上,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

当个人对于群体的贡献无法被识别,群体归属感又不强时,很容易发生社会惰化。

(3)二者的不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产生的原因不同:产生社会助长作用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A.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增强了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兴奋水平;B.与他人一起活动,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C.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

产生社会阻抑作用的原因:A.他人在场的外在刺激分散与干扰了个体对活动的精力集中;B.被他人评价意识过强也可能产生焦虑,从而涣散了精神。

②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的条件不同: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助长作用。

但即使在简单活动中,也只有在个体已经十分熟练地掌握了活动技能的情况下,群体才有助长作用,否则也有阻抑作用。

③作用不同。

3.什么是概念转变?并根据波思纳的理论,说明影响概念转变的基本条件?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2015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5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5年考研心理学真题点评整体来看,2015年心理学考研真题难度不大,相比往年,考察内容及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具体而言,2015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的特点如下:1.注重基础考察知识点都非常基础,如情绪理论、心理旋转、信度等,都是往年真题中经常出现的,也都是复习中经常强调、重视的。

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一定要参考辅导老师及学长学姐的复习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一定要重视真题,并灵活熟练地运用MASP真题研究法,认真分析每一道历年真题,掌握真题中出现过的每一个知识点。

2.题干灵活与往年真题相比,2015年的真题有略微的改进,一些选择题和大多数主观题在题干的表述方面不再单一,比如多数主观题的小问多且非常具体。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吃透、吃全每一个知识点,而且要活学活用。

对于侧重考察记忆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多重复,对于侧重考察运用的知识点,如实验、统计、测量,一定要与实际研究情境结合学习,不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3.知识面广除了常考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之外,2015年的真题像往年一样,依然存在少许的冷知识点和新知识点,虽然分值不多且非常基础,但可能是拉开考生差距的一个方法。

因此,要求考生在复习中一定要注重积累,特别是在复习初期,一定要多浏览一些与考研教材相关的书籍(包括翻译的国外教材),以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A.认知需要B.审美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与归属需要2.远处行驶的汽车看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汽车变小了。

这体现的知觉特征是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3.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

该患者受伤的脑区域是A.布洛卡区B.威尼尔克区C.艾克斯勒区D.运动区4.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A.桥脑B.中脑C.延脑D.间脑5.“马赫带”反映的感觉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补偿C.感觉融合D.感觉对比6.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

2015年南开大学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南开大学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南开大学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简答题7. 名词解释8. 论述题简答题1.简述创造性思维和一般思维的区别。

正确答案:一般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有别于一般思维而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和思维主体的能动性。

(1)思维形式的反常性——经常体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或逻辑的中断,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主要不:黾对现有概念、知识循序渐进地逻辑推理的结果和过程,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的思维活动。

(2)思维过程的辩证性——主要是指它既包含有抽象思维,又包含有非逻辑思维;既包含有发散思维,又包含有辐合思维;既有求同思维,又有求异思维等。

由此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实际上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体。

(3)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创造性思维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考察问题,而不再局限于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思维,从而形成开放式思维。

(4)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创造性思维的直接体现或标志,常具体表现为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及唯一性。

(5)思维主体的能动性——表明了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主体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内简单、被动的反映,充分显示了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简要评价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

正确答案:(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冯特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家,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冯特在民族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是心理学对文化与心理关系的第一次系统性的研究,给文化心理学家许多有益的启示。

3.简述意识与注意的关系。

2015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特征D. 心理活动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系统性C. 可重复性D. 随意性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受以下哪个结构的控制?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答案:C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马斯洛答案:C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项需求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遗传学习答案:D7.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萨洛维C. 艾森克D. 斯皮尔伯格答案:B8. 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人格维度?A. 外向性B. 神经质C. 责任心D. 宜人性答案:C9.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群体行为B. 社会影响C. 个体差异D. 人际关系答案:C10. 认知行为疗法是由哪位心理学家发展的?A. 贝克B. 罗杰斯C. 弗洛伊德D. 斯金纳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等。

2. 描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通过将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自然反应刺激配对,使得中性刺激最终能够引发自然反应的过程。

操作条件作用则是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增加或减少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3.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2015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

2015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65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A.认识需要 B.审美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爱与归属需要【解析】D,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又叫生长需要。

2.远处行驶的汽车看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汽车变小了,这体现的知觉特征是()A.恒常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选择性【解析】A,知觉恒常性,是指知觉的稳定性或不变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称为知觉恒常性。

3.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该患者受伤的脑区域是()A.布洛卡区 B.威尼尔克区 C.艾克斯区 D.运动区【解析】B,感觉性失语症(sensory aphasia)又称“威尼克氏失语症”(Wernieke's aphasia)。

病变位于颞上回之后部,由于其中储存的听觉语音记忆痕迹受影响,造成理解口语和口语表达困难。

此时病人听力正常,但听不懂别人及自己说的话,严重时答非所问,病人常滔滔不绝地独自说个不停,但用词混乱,使人无法理解。

4.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A.脑桥 B.中脑 C.延脑 D.间脑【解析】C,延脑(medulla oblongata)脊髓的直接上延部分,是脑干的后段。

延髓调节控制机体的心搏、血压、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延髓中的局部损害常危及生命,故被看作机体的生命中枢。

延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许多感觉和运动纤维传导的必经之路。

2015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5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广大考生请注意:众所周知,考研真题是考研复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复习资料。

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勤思考研辅导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整理历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相关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不管你是咨询2015年复试技巧,还是2016年考研的复习计划,我们的老师都会耐心解决你的问题,让你少走弯路,助你考研成功。

2015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2015北大学硕考试题目共包括简答题9道,论述题3道。

一、简答题(只回忆出8道)1、耶克思多得森定律2、青少年思维发展特点3、从总体和样本角度分析标准误和标准差的不同4、简述认知情绪理论5、简述去个体化和群体极化的异同6、单因素测量结果f值检验为0.9在不提供其他情况说明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判断显著性。

为什么。

7、简述內隐加工的研究方法8、结合实验说明文化对自我加工的影响。

二、以下为论述或设计题。

1.以依恋类型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为题,设计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设计方案。

说明二种研究方法的特点。

2.举例说明什么是內隐记忆,什么是外显记忆。

说明二者的不同。

3.从表面效度看,以下量表是否能够达到测验目的。

实验设计是什么?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补充表格。

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设计可以提高实验检验力。

这种实验设计有何优缺点。

2015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解析2015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

勤思杨老师在此,就北京大学心理学学术真题的难易程度,知识点分布以及题型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北大心理学学术的题目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灵活,形式多样,具体事例和知识点结合的比较多。

从题目的内容来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依然是重点,社会心理学也逐渐加大了比重。

一、考试内容全国大纲二、2015年试卷结构分析三、题目分析以及复习策略简答第一题(考点为耶克斯-道得森定律)简答第二题(考点为情绪的理论)简答第三、四题(考点为从众、群体极化)简答第五、第六题,均为实验心理学的内容简答第七题(考点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简答第八、九,均为心理统计的内容,掌握好相关的概念公式即可。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阅读小说《红楼梦》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林黛玉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正确答案:A解析:再造想象指依据别人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运用自己积累的感性形象材料,在脑海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在下列选项中,两者搭配错误的是( )。

A.冯特——结构主义B.韦特海默——格式塔C.斯金纳——行为主义D.詹姆斯一一人本主义正确答案:D解析:詹姆斯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3.其内容取决于选择性注意的记忆是( )。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内隐记忆正确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的内容取决于人们对不同刺激的选择。

4.人的视觉区、听觉区和布洛卡区分别位于大脑皮层的( )。

A.颞叶、枕叶、额叶B.颞叶、顶叶、枕叶C.枕叶、额叶、顶叶D.枕叶、颞叶、额叶正确答案:D解析:正确对应的是:颞叶——听觉区、枕叶——视觉区、额叶——布洛卡区。

5.与意识相比,注意更像是一种( )。

A.心理内容B.心理体验C.心理动作D.心理对象正确答案:C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6.下面哪一种测量方法不能测量内隐记忆?( )A.残词补全B.知觉辨认C.再认D.词汇判断正确答案:C解析:再认是测量外显记忆的方法。

7.儿童最先掌握的概念往往是( )。

A.基础水平概念B.形式概念C.合取概念D.关系概念正确答案:A解析:从儿童思维发展水平来看,儿童最先掌握的概念种类为基础水平概念。

8.越常用的词越容易被人识别出来,这种现象被称作( )。

A.笔画数效应B.具体性效应C.语境效应D.频率效应正确答案:D解析:频率越高的词就越容易被提取,这就是词汇的频率效应。

9.下面哪个陈述是错误的?( )A.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的B.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C.斯金纳认为语言的获得是学习和遗传的结果D.表层结构是指句子表面的成分安排正确答案:C解析:斯金纳强调学习,不强调基因。

2015年10月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15题
对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的人格进行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这个研究所揭示的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是( )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文化
C.学校教育
D.家庭环境
上一题下一题
(16/2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6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体现的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是( )
D.社会惰化
上一题下一题
(18/2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8题
歌德失恋后曾有自杀的念头,后来突然醒悟,将自己的失恋经历写成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这种行为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
A.文饰
B.幻想
C.转移
D.升华
上一题下一题
(19/2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
对人的心理状态有重大影响的生物节律是( )
A.年节律
B.月节律
C.日节律
D.90分钟节律
上一题下一题
(5/2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
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现象属于(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上一题下一题
(6/20)单项选择题
2015年10月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1/2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听觉区位于大脑皮层( )
A.额叶
B.颖叶
C.枕叶
D.项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65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得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得就是()A.认识需要B.审美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与归属需要【解析】D,马斯洛把人得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得需要、尊重得需要、自我实现得需要。

层次越低得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得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得需要不就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得,但高层次需要得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与精力得旺盛,所以又叫生长需要。

2.远处行驶得汽车瞧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汽车变小了,这体现得知觉特征就是()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解析】A,知觉恒常性,就是指知觉得稳定性或不变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得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得稳定性,称为知觉恒常性。

3.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该患者受伤得脑区域就是()A.布洛卡区B.威尼尔克区C.艾克斯区D.运动区【解析】B,感觉性失语症(sensory aphasia)又称“威尼克氏失语症”(Wernieke's aphasia)。

病变位于颞上回之后部,由于其中储存得听觉语音记忆痕迹受影响,造成理解口语与口语表达困难。

此时病人听力正常,但听不懂别人及自己说得话,严重时答非所问,病人常滔滔不绝地独自说个不停,但用词混乱,使人无法理解。

4.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得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得就是()A.脑桥B.中脑C.延脑D.间脑【解析】C,延脑(medulla oblongata)脊髓得直接上延部分,就是脑干得后段。

延髓调节控制机体得心搏、血压、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延髓中得局部损害常危及生命,故被瞧作机体得生命中枢。

延髓就是中枢神经系统许多感觉与运动纤维传导得必经之路。

其中一些上行冲动能影响大脑皮层得功能、对维持觉醒与产生睡眠有重要作用。

向下得冲动参与了肌紧张与躯体运动得调节。

另外,延髓内一些神经核团接受内脏感觉传入,参与内脏运动及腺分泌得调节。

5.“马赫带”反映得感觉现象就是()A.感觉适应B.感觉补偿C.感觉融合D.感觉对比【解析】D,马赫带,1868年奥地利物理学家E、马赫发现得一种明度对比得视觉效应。

马赫带得发现推动了对明度与光强间得关系得心理物理测量。

6.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造成这种现象得原因就是()A.棒体细胞就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短得光具有较高感受性B.棒体细胞就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长得具有较高敏感性C.锥体细胞就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长得光具有较高感受性D.锥体细胞就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短得光具有较高感受性【解析】A,普肯野(Purkinje)现象:当人们从视锥视觉向视杆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得最大感受性将向波短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得不同变化。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见到这种现象。

例如,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

普肯野现象说明在不同得光照条件下(白天或夜晚),人们得视觉机制就是不同得。

7.下列选项中,能够吸引起随意注意得原因就是()A.刺激物得新颖性B.刺激物得强度C.刺激物得运动变化D.对注意任务得依从性【解析】D,随意注意指得就是有预定目得、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得注意。

它就是注意得一种积极、主动得形式。

随意注意就是人类特有得心理现象,它受意识得控制,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调节得,它就是一种意志得注意,就是一种高级得心理现象。

具有随意注意得能力既就是注意力。

良好得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强,能较好地接受自己得意识控制调节,具体表现在注意得稳定性与注意能按需要得转移性。

8.下列选项中,将明暗与阴影作为重要线索得知觉就是()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D.颜色知觉【解析】C,深度知觉得物理线索有:物体得遮挡(重叠),在前面得近,被遮挡者远;光亮与阴影得分布(明暗分析),近处物体显得亮,远处物体显得暗些;空气透视,近处物体轮廓清晰、细节分明,远处物体不清晰;线条透视,指对象在空间上得几何投影,大小相同得物体近得视角大,远得视角小。

因此向远方伸展得两根平行线瞧起来趋于接近。

9.在一个黑暗得房间里注视一根点燃得熏香,开始您会瞧到一个静止得光点,过了一会儿,您会觉得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种现象就是()A.动景运动B.诱发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解析】C,自主运动(autokinetic movement)就是运动幻觉得主要形式之一。

在没有月光得夜晚,当我们仰视天空时,有时会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得东西在天空游动。

我们会误认为它就是一架飞机,其实这就是由星星引起得自主运动。

10.格列高里(R.L.Gregory)认为,人们除了依靠网像运动系统获得关于物体运动得信息以外,还依靠()A.特征觉察系统B.头-眼运动系统C.外周神经系统D.自主神经系统【解析】B,为了知觉到运动,人们还需要具有关于自身运动或静止得特殊信息。

这种信息可能来自身体运动时肌肉得动作反馈;也可能来自大脑发出得动作指令。

有人假定人脑中存在着某种比较器或视觉稳定中枢,它就是两种信息相互作用得场所。

这种运动系统叫做头-眼运动系统。

11.“小赵比小王聪明,小王比小李聪明”据此得出“小赵最聪明”得结论,该推理属于()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概率推理【解析】A该推理属于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中,所给予得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得可传递性之间得关系。

线性推理又属于演绎推理,所以答案为A。

12.下列关于语言得表述,错误得就是()A.语言就是人际交流中使用得符号系统B.音位就是语言中可独立运用得最小单位C.有限得词语与规则可以产生无限得语句D.音位能被组合成语素,语素能被组合成词语【解析】B,词就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得语言单位。

词就是最小得能够独立运用得语言单位。

这句话说明了词在语言中得作用,一就是说词就是能独立运用,二就是说在独立运用得语言单位中,它就是最小得。

但说到独立运用,实词与虚词有不同得情况。

就实词来说,它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13.“语言影响人们得思维方式”沃尔夫(B.Wholf)提出得这一假设被称为()A.语言相对假设B.语言生成性假设C.语言概括性假设D.语言交互假设【解析】A,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两个部分:1语言决定论,即一个人得思维完全由母语决定,因为一个人只能根据其母语中编码设定得范畴与区别定义来认识世界;2语言相对论,即语言结构有无限得多样性,因此一种语言系统中所编定得范畴类别与区分定义为该语言系统所独有,与其她语言系统中所编定得范畴类别与区分定义不同。

14.右图所示得就是两条长度相等得线段,但b线段显得比a线段长,这种现象就是()A.缪斯—莱耶错觉B.贾斯特夫错觉C.波根多夫错觉D.多尔波也夫错觉【解析】A,这种理论与侧抑制相似。

但我们认为,箭头起到了一定得透视作用,这种错觉应当从属于“大小恒常错觉”15.小王开车行驶在马路上,突然从路边窜出一条狗,此时她顾不上多想,迅速转动方向盘并急刹车,停车之后,她才感到自己得心砰砰乱跳,呼吸急促,觉得害怕,能够较好得解释该现象得情绪理论就是()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巴德学说C.阿诺德得“评定—兴奋”学说D.情绪得动机—分化理论【解析】A,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与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得一种情绪理论。

她们强调情绪得产生就是植物性神经活动得产物。

后人称它为情绪得外周理论。

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得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得产生。

詹姆斯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得知觉。

在她瞧来,就是先有机体得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

16.托尔曼有关动机得观点就是()A.对达到目标得期待就是个体行为得决定因素B.本能就是人类一切思想与行为得动力C.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得动机水平D.诱因与驱动共同决定个体行为【解析】A。

托尔曼认为动物得行为受其预期(对达到目标得期待)得指导,因此动物得行为就是有目得得行为。

也就就是对达到目标得期待决定着动物得行为。

所以答案为A。

17.个体得目标定位在获得知识与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既定目标就就是成功,根据成就目标理论,该个体所持有思维成就目标属于()A.掌握目标B.成绩目标C.效能目标D.表现目标【解析】A,动机得成就目标理论,把成就目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就是掌握目标,个体得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了上述目标就就是成功。

另一种就是成绩目标,个体得目标定位在好名次与好成绩上,认为只有赢了才算成功。

18.小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两所学校可选择,其中,一所就是名牌大学,但专业不理想;另一所就是一般大学,但专业理想,小张犹豫不决,这种动机冲突就是()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解析】D,多重趋避冲突又称双趋避冲突,双重正负冲突,指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得目标,但每个目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分别具有吸引与排斥两个方面得作用时,使人左顾右盼,难以抉择得心态。

如择业时有两个单位可供选择,而每个单位又利弊相当,就有可能举棋不定而陷入这种冲突中。

19.下列有关幼儿概念发展得表述,错误得就是()A.一般只能掌握比较具体得实物概念B.能掌握左右概念得相对性C.实物概念得掌握先于数概念得掌握D.所掌握得概念内涵往往不够精确【解析】B,幼儿概括特点包括:(1)概括内容比较贫乏,一个词只代表一个或某一些具体事物得特征;(2)概括得特征很多就是外部得、非本质得;(3)概括得内涵往往不精确,有时过宽,有时又过窄。

数概念与实物概念比较起来,就是一种更加抽象得概念,因而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掌握数概念比掌握实物概念晚些,也比较难些。

22.根据埃里克森得理论,老年期得发展任务就是获得()A.繁殖感B.亲密感C.完善感D.认同感【解析】C,艾里克森得心理发展观第八阶段为老年期,从50岁直到死亡,发展任务就是获得完善与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着智慧得实现。

23.下列有关幼儿言语发展得表述,错误得就是()A.口语发展得最佳时期B.词汇数量增长最快得时期C.句法结构从简单到复杂D.自我中心言语就是其主要得言语形式【解析】D。

幼儿期就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得时期,就是熟练中掌握口头言语得关键期。

因此A正确。

幼儿期就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得时期。

因此B正确。

幼儿期句子发展一般有如下趋势:(1)从简单句发展到复杂句;(2)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3)从不完整句发展到完整句;(4)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得句子。

由此可以瞧出句法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因此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