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 2023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 2023一、食物种类介绍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 2023收集了五大类食物,包括谷类、豆类及其制品、动物类食品、蔬菜类和水果类。
各类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进行了详细描述。
二、食物成分表食物成分表部分包含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18个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通过对比分析各类食物成分数据,能够科学评价食物营养价值。
三、食物名称及代码为便于对各类食物进行标识和比较,本标准对所收集的食物进行了统一的代码编制,方便查阅和使用。
四、食物成分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各类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参考值,为评价食物营养价值提供了依据。
同时,还规定了各类食物中水分、灰分、膳食纤维等成分的限量,确保食物的品质和安全。
五、食物营养价值评价依据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和食物成分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类食物进行营养价值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营养素的含量、比例以及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等方面。
通过评价,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的食物选择依据。
六、食物营养成分的比较方法为了方便消费者对各类食物进行比较,本标准提供了食物营养成分的比较方法。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比较方法和指标,对各类食物进行全面的比较和评估。
七、营养学基础本部分介绍了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学基础知识。
通过了解营养学基础,消费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搭配,从而科学地进行膳食管理。
八、食品标签与营养标识为了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本部分对食品标签和营养标识的要求进行了说明。
详细介绍了标签上必须标明的营养成分、含量及计算方法,并规范了营养标识的格式和标注位置。
同时,还强调了企业在食品包装上真实标注营养成分的义务,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九、食物贮存与加工方式对营养价值的影响本部分探讨了食物贮存与加工方式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贮存和加工方式下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变化,为消费者提供合理的食物保存和烹饪建议。
如何看懂营养成分表

如何看懂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是标注在食品包装袋上用来体现营养信息的标签,作为国家的强制规定,只要不是三无食品,在包装上都必须有营养成分表的一席之地。
食品的各种营养元素与我们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通过阅读营养成分表,不仅可以量化摄入,帮助我们更好的减脂增肌,还能识别出许多伪劣商品。
然而,很多朋友在看到这张表时内心是蒙圈的,下面烦烦就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如何看懂营养成分表。
1. 营养成分表的表现形式通常会以文字和图表组合起来,作为食品标签的一部分印制在包装的背面或侧面。
虽然很多人习惯性的将其忽略,但这不起眼的寸许见方实际上体现了很多信息,例如热量摄入过剩会导致肥胖、钠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反式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相关……营养成分表主要包含三项主要内容,从左到右依次为营养成分的名称(项目)、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营养素参考值(NRV%)。
在营养成分的项目选择上,中国食品监督总局要求采用“4+1”模式,除了部分被认可豁免的食品外,所有的营养成分表上都必须标注这五项内容。
其中,“4”指的是四大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1”则指的是能量。
因为每份食品的重量不尽相同,为了保持整齐划一,各项营养成分通常以每100g(ml)食品中的含量来进行展示(也有不按100g的,以实际为准)。
所以,假如一袋牛奶的重量是250克,成分表中显示每100毫升含蛋白质3克,那么这袋奶总的蛋白质含量就是3g*2.5=7.5g,能量、碳水、脂肪等也都是依此类推。
此列展示了每100g(ml)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占人体一天所需营养素的百分比,该数值反映了成年人一天所需摄入营养素的建议值。
拿可乐为例,通常听装为330毫升,而每100毫升含糖占人体一天所需糖的4%,意味着喝下这听肥宅快乐水,你将摄入当天所需糖分的4%*3.3=13.2%。
2. 能量和营养素的关系能量,又称热量,主要通过食品里的营养成分在人体内转化而成,作为生命之源,保证和支撑了我们日常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活动。
10379营养成分表

10379营养成分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营养成分表概述2.营养成分表中的主要营养成分3.如何阅读营养成分表4.营养成分表的重要性正文一、营养成分表概述营养成分表是食品包装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食品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的详细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为我们选择健康饮食提供重要依据。
在我国,营养成分表主要遵循 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
二、营养成分表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营养成分表通常包含以下几类主要营养成分:1.能量:食品中所含的能量,单位为千卡(kcal)或千焦(kJ)。
2.蛋白质:食品中富含的蛋白质,单位为克(g)。
3.脂肪: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单位为克(g)。
4.碳水化合物: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单位为克(g)。
5.钠:食品中的钠含量,单位为毫克(mg)。
6.维生素:食品中含有的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等。
7.矿物质:食品中含有的各种矿物质,如钙、铁、锌等。
三、如何阅读营养成分表阅读营养成分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营养成分含量:了解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以便判断其营养价值。
2.注意单位:营养成分表中的单位可能不同,需要仔细辨别。
3.对比同类食品:在购买食品时,可以对比不同品牌或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表,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
四、营养成分表的重要性营养成分表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为选择健康饮食提供依据。
2.促使食品生产商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提高食品质量。
3.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营养性疾病,促进全民健康。
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2014年4月)

L/O/G/O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商春锋2014-04-231、生鲜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的、未经烹煮、未添加其它配料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等,如袋装鲜(或冻)虾、肉、鱼或鱼块、肉块、肉馅等。
此外,未添加其它配料的干制品类,如干蘑菇、木耳、干水果、干蔬菜等,以及生鲜蛋类等,也属于本标准中生鲜食品的范围。
但是,预包装速冻面米制品和冷冻调理食品不属于豁免范围,如速冻饺子、包子、汤圆、虾丸等。
2、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酒精含量大于等于0.5%的饮料酒类产品,包括发酵酒及其配制酒、蒸馏酒及其配制酒以及其他酒类(如料酒等)。
上述酒类产品除水分和酒精外,基本不含任何营养素,可不标示营养标签。
3、现制现售食品是指现场制作、销售并可即时食用的食品。
但是,食品加工企业集中生产加工、配送到商场、超市、连锁店、零售店等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按标准规定标示营养标签。
4、包装饮用水包装饮用水是指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及其他饮用水,这类产品主要提供水分,基本不提供营养素,因此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
对饮用天然矿泉水,依据相关标准标注产品的特征性指标,如偏硅酸、碘化物、硒、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以及主要阳离子(K+、Na+、Ca2+、Mg2+)含量范围等,不作为营养信息。
5、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预包装食品指食用量少、对机体营养素的摄入贡献较小,或者单一成分调味品的食品,具体包括:(1)调味品:味精、醋等;(2)甜味料:食糖、淀粉糖、花粉、餐桌甜味料、调味糖浆等;(3)香辛料:花椒、大料、辣椒等单一原料香辛料和五香粉、咖喱粉等多种香辛料混合物;(4)可食用比例较小的食品:茶叶(包括袋泡茶)、胶基糖果、咖啡豆、研磨咖啡等;(5)其他:酵母,食用淀粉等。
但是,对于单项营养素含量较高、对营养素日摄入量影响较大的食品,如腐乳类、酱腌菜(咸菜)、酱油、酱类(黄酱、肉酱、辣酱、豆瓣酱等)以及复合调味料等,应当标示营养标签。
食品安全法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

食品安全法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引言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作为食品标签的一部分,对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安全法中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的相关内容。
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的定义和作用1.最小包装:指食品在销售前最小的包装形式,如小袋装、瓶装等。
2.营养成分表:指食品标签上列出的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的作用主要有: - 为消费者提供了解食品成分的便利途径,有助于做出更加明智的食品选择。
- 有助于消费者了解自己所摄入的营养物质是否满足身体需求。
- 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来说,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的要求食品安全法对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信息准确性•营养成分表中的信息应准确无误,不能有虚假宣传和误导性内容。
•食品生产企业应对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分析,确保营养成分表中的数据真实可靠。
2. 标签清晰易读•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应以明确的字体和足够的字号标示在食品包装上,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晰易读。
•字体和颜色应与食品包装相协调,不得模糊不清或难以辨认。
3. 营养成分的列示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应列示以下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 能量 - 蛋白质 - 脂肪 - 糖类 - 纤维素 - 钠4. 单位规范•营养成分的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如能量以千卡或千焦为单位,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克为单位等。
5. 信息全面性•营养成分表应尽可能全面地列示食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以便消费者全面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
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的意义与挑战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的实施对消费者、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小包装营养成分表提供了了解食品的便捷途径,帮助他们做出更加明智的食品选择。
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

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包装上用于标注食品营养成分信息的一种标识,它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以下是关于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一些详细信息。
一、标示内容食品营养标签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营养成分表:列出了食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以及每份食品或每100克食品中的含量。
营养声称:对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描述,如“高蛋白”、“低脂肪”等。
营养素参考值(NRV):列出了每份食品或每100克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
二、标示要求必须标示的内容:食品营养标签必须标示的内容包括食品名称、净含量和规格、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配料表、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素参考值(NRV)。
标示方式: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方式应当清晰、醒目,易于消费者阅读和理解。
标示单位:营养成分表的单位应当统一,如每100克、每份等。
字体大小:字体大小应当不小于1.8毫米,以便消费者阅读。
颜色:食品营养标签的颜色应当与包装底色明显区别,以便消费者识别。
三、注意事项真实性:食品营养标签上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不得虚假标注。
完整性:食品营养标签应当完整,包括所有必须标示的内容。
规范性: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应当规范,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易读性:食品营养标签应当易于消费者阅读和理解,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术语。
比较性:食品营养标签应当能够让消费者清楚地比较不同产品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四、法规要求我国对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有明确的法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食品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标示食品营养标签。
此外,国家还对营养标签的格式、内容、标示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理解并正确使用营养标签。
五、对消费者的意义食品营养标签对消费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够营养吗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克 营养素参考值% 项目

够营养吗营养成分表项目每100克营养素参考值%项目大家购买食品的时候,都会发现食品包装上印有一个“营养成分表”,对于这个营养成分表很多人看不懂或者不理解,这里为大家讲解一下。
下面的表格就是一个标准的营养成分表的式样。
营养成分表表头名称:营养成分表,而不是营养成份表。
分和份有区别。
表格内容:包含能量和核心营养素。
能量就是每100克食品或者每100毫升食品所能产生的热量。
核心营养素包含了四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含量:每100克食品或者每100毫升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
它们的含量单位分别是克、克、克和毫克,只有钠含量的单位是毫克。
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表格中的表达方式为“营养素参考值%”,或者可以简写为“NRV%”。
用能量值和核心营养素值除以标准参考值,这个标准参考值是规定好的。
以上面表格举例,如何计算营养素参考值%?上表的能量的营养素参考值%。
上表的能量为1841千焦,国家规定的能量的营养素参考值为8400千焦,所以,上表中能量的营养素参考值%为:1841÷8400≈22%。
上表中蛋白质的营养素参考值%。
上表中的蛋白质含量为5.0克,国家规定的蛋白质的营养素参考值为60克,所以,上表中蛋白质的营养素参考值%为:5÷60≈8%。
食话实评:营养成分表的理解和计算是食品工程师、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必备的技能技能之一,也是大部分食品包装必须标注的内容。
所以,读懂营养成分表对于了解一款食品的营养成分、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食品非常重要。
由于涉及的细节很多,而且很多数据需要计算,所以,加深了大家的理解难度,不过,只要用心,还是很容易掌握的。
营养成分表标准格式

营养成分表标准格式
营养成分表的标准格式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1.营养成分的名称:这部分列出了食品中所有营养成分的名称,
包括强制标示的内容,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以及选择性标示的内容,如钙、铁、维生素等。
2.营养成分的含量值:这部分列出了食品中每一种营养成分的
具体含量值,通常以每100克或每100毫升为单位标注。
这些数值表达了食品中各营养成分的含量。
3.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这部分列出了食品中每一种
营养成分占每日所需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食用该食品后,某种营养成分所占全天需要量的比例,从而更好地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
此外,营养成分表的格式还需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例如,营养成分的名称和含量值应清晰、准确地标注在表格中,字体大小和颜色应易于阅读和理解。
同时,营养成分表应放置在食品包装的显眼位置,以便消费者能够方便地查看。
总之,营养成分表的标准格式旨在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从而做出更健康、更科学的饮食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1、看配料表选购食品更安全首先看品牌,大品牌相对来说比较规范,不管是产品制造还是标识、宣传,都比较规范。
然后看标签,一般选食品的时候,第一看配料表,第二看营养成分表。
但其实配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告诉你这里面有什么物质。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咖啡的选购。
如果是纯咖啡的话,配料只写一个咖啡或者咖啡豆,如果是咖啡饮料,第一个可能就是白砂糖,第二个是一些奶粉或者植脂末,但咖啡可能在配料表中的排序会比较靠后。
如果是消费者想喝纯咖啡那起码不要选错了。
比如说选奶的时候,有的家长要给孩子喝鲜奶,不想喝奶粉兑过的奶。
那你也看一下配料表,如果配料表是纯牛奶那么肯定是鲜奶做的,如果配料表写的是水、奶粉或者全脂奶粉等等其他的一些,那么这个就是奶粉加水以后复原的奶,虽然也叫奶,但肯定不是鲜奶了。
所以,妈妈们也要学会一个小小的技巧,学会看配料。
此外,还要学会看营养成份表,比如选饼干就看一看反式脂肪酸是不是零,配料里面有没有氢化油。
将配料表和营养成份表两者结合起来看可能为消费者选购食品提供一个更科学的帮助②。
2、看懂营养标签平衡膳食食物是满足人类不同时期的需求,大家都知道要吃“饱”、吃“好”、吃的有“营养”。
专家表示现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吃“对”!营养专家要用通俗准确的信息向百姓传达科学营养,避免产生误导。
2013年食品安全法中提到营养标签管理办法,老百姓怎么看懂营养标签呢?“看营养标签时要看营养成分表最后一列的百分数,”专家表示:“如30%、40%钙的摄入量,表示食物提供的钙是全天需要的30%、40%,人们可以选择其他的食物来补充70%、60%,如果是钠、盐或者脂肪,如果达到80%、90%,就需要考虑在选择其他食物时应该减少这部分的摄入量,以此来达到平衡膳食。
营养标签是提醒大家每天的营养是否均衡,可根据自身所需的营养选择相应的饮食③。
”3、按规定使用食用色素是安全的评价某一种食用色素是否安全,并不是单纯看它有没有出现在国家规定的清单里,还要注意有没有被滥用。
什么叫“滥用”,即不能超限量使用,不能超限定范围使用。
以柠檬黄为例,根据国家规定,如果你在虾片、饮料中发现有这种色素,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但如果在玉米馒头里也加入这种色素,那就属于超范围使用,是违法的。
加在虾片、饮料(包装饮用水除外)里,柠檬黄的添加量不能大于0.1g/kg;如果加在果冻里,每千克果冻里柠檬黄的添加量不能超过0.05克④。
4、糖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食物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了名为《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咨询报告,报告指出:“多年的研究已反驳了各种误解,并提供一贯的证据显示日常的食糖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食物来源⑤”。
1、适量吃糖不会使人肥胖。
任何形式的能量过分摄取均会导致肥胖症,保持摄入能量总量与消耗能量总量的平衡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抛开摄入量问题来说糖会导致肥胖,这是没有依据的,不科学的⑥。
那么,人为什么会长胖呢?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导致脂肪细胞数量增多,脂肪细胞体积肥大的一种状态。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BMI指数大于25才叫超重,大于30才叫肥胖。
而在亚洲,目前的标准是,BMI指数大于23叫做超重,大于25就叫肥胖了⑦。
遗传是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
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只遗传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
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其次,社会环境也是发胖的主要因素之一。
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也成为影响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者,生活压力过大下的心理因素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
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⑧。
最后,肥胖与否还与运动有关。
运动有助消耗能量,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能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肥胖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肥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进一步降低能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⑨。
2、保持好身材吃动平衡是关键美国肥胖防治的权威专家,曾任美国国家卫生署预防及治疗肥胖特遣小组成员的约翰·弗尔特教授说:肥胖与否的关键是在于我们摄入能量总量和通过运动消耗的能量总量是否平衡所决定的。
将肥胖完全归结于某种单一饮料或食物的观点是片面和不科学的。
肥胖没有唯一的‘元凶’,导致肥胖主要是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结构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保持健康体重的科学办法就是:吃动平衡,通过运动将摄入的能量消耗出去。
简单的“吃动平衡”四个字,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瘦身的诀窍所在,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能做到持之以恒的人才算是最后的赢家。
总而言之,没有单一的食物或饮料会直接导致肥胖。
比如说汽水,经常被认为能量太高而遭遇抛弃⑩,而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100毫升的可乐型汽水含能量约43千卡,而100克的豆腐*含能量约为82千卡。
再来看看日常食物的热量,100克面包*约含能量312千卡。
100克米饭*约含能量116千卡。
100克馒头*约含能量223千卡。
⑪(*注:这些食物能提供其他的营养素)所以正确认识食物中的能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把握”吃动平衡”3、给孩子吃糖要避免的误区,注意清洁保持牙齿健康。
你很少能找到天生不爱吃糖或者不喜欢甜味食物的孩子,这种令人愉悦的味道让孩子无法拒绝。
甜味是人们最喜欢的味道之一,应该提倡孩子适量吃“糖”,健康吃“糖”。
也很多家长担心吃糖会引起孩子龋齿的问题,其实任何含糖或淀粉类食物都有可能引发龋齿,但龋齿并非一定是吃糖所致。
控制及预防龋齿的关键应着眼于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日常的口腔清洁,定期看牙医,单靠减少糖的摄取量以期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是行不通的⑫。
研究人员分析,儿童时期适量吃糖,能让孩子更好懂得“饮食戒律”的重要性。
孩子如果只在特殊场合或特别的日子吃糖果和巧克力,能养成更好的饮食习惯,学会“驾驭热量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⑬。
5、多数人误读食品标签,忽视营养成分看过一项调查,说大约54%的消费者拿到食品后,最先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3%的人要看生产厂家和品牌,而注意到营养成分的人仅占19%⑭,这种做法很不可取。
拿到包装食品,首先要看的是它的配料成分和营养成分。
在看完这些之后,才是要选择自己熟悉和信得过的品牌和厂家,最后才是保质期、保存、食用方法等说明。
看保质期、看食用及保存方法,大家基本做到了,需要“恶补”的是看配料和营养成分。
6、食品成分表中的食用油要看日期和工艺油脂特别容易被氧化,挑选食用油时,一定要挑选离生产日期最近的,并建议选择小包装的,以保证各种油轮换着吃。
有些食用油标注“压榨油”或“浸出油”,压榨工艺靠得是物理压力将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比浸出油更安全。
在挑选橄榄油时,“特级初榨橄榄油”是最佳选择,原料好,压榨过程中不加入任何化学溶剂。
在购买食用油时,还要看等级,一级为最高,还有二级、三级、四级,等级越高精炼程度就越高,油的纯度就高。
不建议买调和油,虽然成分标注很详细,但是却没有注明这些原料具体的配比含量。
橄榄油标签解读:特级初榨字样是橄榄油高品质的保证。
酸度是橄榄油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酸度越小越好,酸度≤0.5属于纯正橄榄油。
特意表明了反式脂肪为0,很健康⑮。
7、全麦食品的成分表解读全麦含量达到一半以上才能叫做全麦食物⑯,可全麦食品标签上,我们很难找到全麦的含量标识。
因此,挑选时,我们要做到:一是要会看,全麦面包上的麦麸碎片是否足够多;二是要试,多买几种品牌,通过口感也能感受全麦含量的高低;第三点就是尽量购买知名品牌的食品。
购买时,我们还可以多留心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如果表中的第一种成分是“全小麦”、“全麦”,那么这基本上是全麦食品;如果成分表中出现“多种谷物”、“100%小麦”、“裸麦粗面包”或“麸皮”字样,则这款食品实际上可能仅含少量或不含全谷物。
全麦食品标签解读:配料表中有全麦粉字样,表明这是一款真正的全麦食品。
β-胡萝卜素是一种健康好选择。
燕麦粉、花生颗粒、蜂蜜、小麦胚芽这些成分使得食物看起来还挺健康⑰。
8、不必过分担心含有磷酸的食物磷是组成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
磷在人体中分布:骨85.5%、牙齿0.4%、软组织14%、血液0.3%、体液0.3%。
可见,有4/5的磷集中在人体的硬组织内,以羟基磷灰石形式存在。
而血液中的磷是可溶的,是血液酸碱平衡的重要缓冲剂。
虽然磷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磷的摄入量应遵循一个限量⑱。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成年人磷元素的推荐摄入量每天是700毫克,而成年人磷元素的每日摄入耐受量为3500毫克⑲。
有些人担心某些食物磷含量过高而会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不敢食用。
其实大可不必过度担心,膳食中的磷和钙有着类似跷跷板一样的关系,钙或磷的含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相互影响其吸收率20。
但只要磷的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不会对骨骼健康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就拿日常饮用的可乐型汽水来说, 一罐容量为330毫升的可乐型汽水,磷含量大约是56毫克。
然而成年人磷元素的每日推荐摄入量700毫克,约相当于12罐330毫升的可乐汽水;成年人磷元素每日摄入耐受量3500毫克,约相当于62罐330毫升的可乐汽水。
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在钙摄入充足的前提下,适量饮用汽水并不会对骨骼健康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引起骨骼不健康的三大主要原因是:饮食中摄取的钙和维生素D不足、女性激素的变化和缺乏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