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通道型镇痛新靶点药物的研究进展
TASK-1、TASK-3双孔钾离子通道与吸入麻醉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TASK-1、TASK-3双孔钾离子通道与吸入麻醉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黄燕若【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7(041)004【总页数】3页(P416-418)【关键词】双孔钾离子通道;吸入麻醉药【作者】黄燕若【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2TASK (Tandempore domain acid-sensitive Kchannel)是双孔钾离子通道(K2P)的一个重要亚型,它参与了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和细胞代谢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
TASK在多个器官、组织中被检测出高水平的表达,并且在心肌电生理活动、神经细胞兴奋性调控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麻醉药物的镇静、镇痛等作用依赖于多器官、多介质的共同调控,但其中机制还尚未明确。
随着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对TASK通道的相关特性的研究能更加完整的解释了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
现将TASK通道研究与吸入麻醉药物的关系相关进展总结如下。
1.1 双孔钾离子通道K2P K离子通道是一种对K离子高选择性通透的完整膜蛋白。
这些通道涉及各种细胞信号传递过程,包括调控静息膜电位、K离子稳态、神经元放电和信号转导。
双孔钾离子通道是K通道的一个亚型,具有四个跨膜片段,以二聚体的形式发挥其功能。
双孔钾离子通道结构包括外面和内面的跨膜螺旋,一个选择性滤过膜,一个特征性序列还有一个孔道螺旋。
哺乳动物双孔钾通道家族有15个成员,按照其功能和结构可被分为6类:TWIK、TREK 、TRAAK、TASK、THIK、TALK。
双孔K离子通道高表达于大脑、心脏、肺,在肾、胰腺、肝脏中的也有表达[1]。
1.2 TASK-1/-3通道双孔K离子通道的TASK的亚型(TASK-1,K2P3.1; TASK-3,K2P9.1)是调控麻醉状态分子机制的重要候选位点。
在啮齿动物体内检测到TASK-1在心脏中的表达,在大脑皮层、丘脑、某些中央丘脑核、丘脑束旁核与内侧膝状体中也可检测到其表达[2]。
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机制研究进展
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机制研究进展【摘要】疼痛(Pain)不仅会在精神上给患者带来不愉快,还会给患者造成生理功能上的紊乱,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对镇痛类药物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在临床上人们普遍使的镇痛药物主要为用阿片类的镇痛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
其中,阿片类镇痛药物尽管具有强效的镇痛效果,但其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让人望而生畏。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效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炎镇痛药物之一。
目前,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对其机制的探讨仍需深入。
本文通过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多种镇痛机制的整理及总结,为临床上更好地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并开发出更多高效低毒的镇痛药物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机制;环氧合酶抑制剂;体液免疫Research Progress on analgesic mechanism of 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Abstract]Pain, the fifth Vital Sign, brings unpleasure to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disorder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leading to a huge of burden on economy and societ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Analgesic is crucial. At present, opioid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analgesic drugs. Among them, opioids have excellent effects, however, the side effects such as respiratory depression, nausea and vomiting are daunting. NSAIDs have a better effect on analgesic, it’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dicine on inflammation pain. At present,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analgesic mechanism of NSAIDs mainly focus on the inhibition of cyclooxygenase, and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is review, various analgesic mechanisms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were summarized to lay a goo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bette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high-efficiency and low-toxicity analgesic drugs..[Key words] 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algesic mechanism; Cyclooxygenase inhibitor; humoral immunity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具有明确的抗炎、镇痛的作用。
沙利度胺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沙利度胺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2单位是内蒙古林业总医院,022150【摘要】癌性疼痛(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
癌痛为患者带来强烈不适,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活动以及自理能力。
阿片类药物是癌痛药物治疗的基石,但阿片类药物成瘾性、耐受性和不良反应限制了阿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辅助镇痛药物能够加强阿片类镇痛作用、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减轻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1]。
沙利度胺为谷氨酸衍生物,于1954年在前西德合成并作为镇静、止吐药广泛使用, 但后来发现其具有很强的致畸作用从而被禁用。
随着对沙利度胺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血管新生作用和抗肿瘤活性。
于1998年、2006年沙利度胺被FDA批准应用于治疗麻风病结节性红斑和多发性骨髓瘤[2、3]。
本文将对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在癌痛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简单综述。
关键词:沙利度胺;癌痛;作用机制;应用;进展1.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1.1分子靶点CRBN沙利度胺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多靶点药物,因为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包括TNF-α产生减少、COX-2表达减少、VEGF和FGF下调、NF-κB抑制、前列腺素E2分泌抑制。
Ito等人将沙利度胺与磁珠固化后进行亲和纯化分析,将CRBN蛋白(cereblon)确定为与沙利度胺结合和致畸作用的直接靶点[4、5]。
CRBN蛋白是一类大脑相关蛋白,其具有离子蛋白酶活性,其基因位于染色体3p36.2区段。
CRBN蛋白参与细胞间信号传递、蛋白质修饰、细胞能量代谢等过程[6]。
有研究证实,CRBN蛋白是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发挥抗骨髓瘤效应的作用的重要靶点[5]。
1.2抗血管生成作用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受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
在动物角膜血管生成实验中,发现沙利度胺可以抑制VEGF和bF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粘附,从而减少血管生成[7、8]。
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受体机制研究进展
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受体机制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镇痛、催眠作用是吸入麻醉药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NMDA、GABA、甘氨酸受体,α-氨基羟甲基口恶唑丙酸(AMPA)、神经元烟碱受体及γ-羟基丁酸(GHB)受体等有关,此外还可能涉及其他机制,现就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与上述受体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受体;机制吸入麻醉药由于诱导和苏醒迅速,麻醉可控性好而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其麻醉作用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1-2]。
近年来,许多离体研究结果显示,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细胞膜、多种受体、离子通道及神经递质[3-5],但确切机制远未阐明。
全身麻醉包括镇痛、催眠、意识消失、认知障碍、肌松、抑制异常应激反应等诸多方面[6],而催眠、镇痛作用是其诸多作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本文总结了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与NMDA、GABA、GHB、甘氨酸受体、AMPA 及神经元烟碱受体的关系。
1 NMDA受体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 partate,NMD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疼痛、镇痛、睡眠、全身麻醉等有关。
NMDA受体属于配体门控型离子通道的超家族成员,是一种独特的双重门控通道,既受膜电位控制也受其他神经递质控制。
Stabernack等[7]研究发现,鞘内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能使异氟烷的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可反映吸入麻醉药的镇痛作用强度)下降约65%,并且发现MAC下降的程度与脊髓中MK801的浓度呈正相关。
大鼠鞘内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AP5 10 mg能使七氟醚的MAC下降25.8%左右;鞘内注射NMDA受体拮抗CGS19755能使氟烷的MAC下降约80%。
Nav1.8通道抑制毒素与镇痛药物研究进展
Nav1.8通道亚型是一种主要表达于伤害感觉神经元上的海豚毒素 不敏感型钠通道,该通道电流占所在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相电流的绝 大部分。Nav1.8的表达水平与生物物理特性可以通过伤害性感受信号 输入进行调节。如在皮下注射完全氟氏佐剂或角叉采后,大鼠的指状 神经与背根神经节上Nav1.8的表达会增加。局部注射前列腺素,5-羟色胺
Fig. 4. Inflammatory pain behavior in littermate controls (white boxes/bars) and DTA mice (black boxes/bars). (A) FCA; thermal hyperalgesia was measured using the 足底测痛仪Hargreaves A strong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 FCA; mechanical sensitivity was measured using von Frey filaments. A strong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J Neurobiol. 2004, 61:55–71.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and Pain Pathways.
John N. Wood, James P. Boorman, Kenji Okuse, Mark D. Baker Molecular Nociception Group, Department of Bi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Gower Street, London WC1E 6BT, UK
nav18通道亚型是一种主要表达于伤害感觉神经元上的海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该通道电流占所在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相电流的绝大部分
离子通道药物研发的现状与发展
离子通道药物研发的现状与发展离子通道是一类重要的、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的蛋白质通道,其在细胞内外膜的通道中起到调节离子通透性的重要作用。
离子通道信号转导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疼痛、癫痫、心律失常等。
因此,离子通道药物的研发及应用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离子通道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萘洛尔、华法林等,主要用于调节心脏电活动;二是镇痛药物,如芬太尼、吗啡等,主要用于缓解疼痛。
此外,一些新型的离子通道药物也正在通过临床试验,如小分子化合物GX-440和CNS-5161,可用于治疗癫痫和疼痛等疾病。
离子通道药物的研发涉及到多个环节,从药物发现、临床试验到市场销售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
其中,药物发现和优化是离子通道药物研发的关键环节。
目前,药物发现主要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通过对大量化合物进行测试,挖掘出对离子通道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候选药物。
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使其更快速、高效地进行优化、改良。
此外,根据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还有一些新型的药物设计策略,如对氢键的精细设计等,使得药物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少的副作用。
在离子通道药物研发发展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药物发现方面,需要克服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局限性,提高筛选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探索一些有效的筛选方法,如新型的仿生技术、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筛选方法等,以在大量化合物中更精准高效地挖掘出理想的离子通道药物。
二是在临床试验方面,需要加强对离子通道药物在人体中的代谢、毒理学特性的研究。
同时,还需要合理地设计临床试验,尤其是针对一些稍加修改的新型药物,需要更加细致的观察和评估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是在药物监管和市场开发方面,需要加强对离子通道药物的监管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解决一些困难,如药物产业化生产的成本问题等,以逐步推进离子通道药物在医疗上的普及和应用。
总之,离子通道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新靶点研究进展
性重构,导致 NP 的形成,而与肥大细胞表面 trkA 结合的 NGF 能增加炎性介质甚至 NGF 本身,形 成正反馈循环,参与 NP 的产生与维持 [6]。
以上这些机制均提示,可以通过抑制 NGF 的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603198);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2016ZDA006) △ 通讯作者 fzy1972@
转录,增加促痛性神经递质产生,如 P 物质 (substance P, SP)、 降 钙 素 基 因 相 关 肽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等,导致中枢敏化。此外, 该通路还能促进痛觉和交感神经纤维的生长和病理
Piezo1_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 2023 年 第 13 卷 第 5 期 712 ~ 717Current Biotechnology ISSN 2095‑2341进展评述ReviewsPiezo1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安外尔·约麦尔阿卜拉 , 孙莉莉 , 布尔兰·叶尔肯别克 , 郭文佳*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乌鲁木齐 830001摘 要:Piezo1是机械敏感压电离子通道家族的成员,能够将各种机械刺激转换为电化学信号。
在几种恶性肿瘤中Piezo1作为致癌介质起重要作用,它通过多种机制介导多种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多项研究表明,Piezo1的表达与衰老和癌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关,使Piezo1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
综述了Piezol 的结构、Piezol 通道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在癌症中的作用,以期为Piezo1用于多种癌症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以及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Piezo1;作用机制;肿瘤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DOI :10.19586/j.2095‑2341.2023.0016 中图分类号:Q986, Q279 文献标志码:AAdvances on the Role of Piezo1 in CancerANWAIER Yuemaierabola , SUN Lili , BUERLAN Yeerkenbieke , GUO Wenjia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 Urumqi 830001, ChinaAbstract :Piezo1 is a family member of mechanically sensitive piezoelectric ion channels that convert various mechanical stimuli into electrochemical signals. Piezo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veral malignant tumors as a carcinogenic medium , mediating theproliferation ,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various cancer cells through various mechanisms. Several studies have linked the expression of Piezo1 to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ging and cancer patients , making Piezo1 promising as a new bio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several human cancer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tructure of Piezo1,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ezo1 channel and its function in cancer , which wa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iezo1 used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ancer and tumor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Key words :Piezo1; mechanism of action ; tumor biomarker ; therapeutic target机械力转导是一种基本的生物信号转导过程,可促进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将各种机械力转化为电化学信号[1-2]。
钠通道NaV1.9与疼痛的研究进展
激光生物学报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Vol. 29 No. 6Dec. 2020第29卷第6期2020年12月钠通道Na V 1.9与疼痛的研究进展何 询1*,周 熙2(1. 深圳未名新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深圳 518057;2.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多肽药物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长沙 410081)摘 要:电压门控钠通道Na V 1.9特异性表达于外周伤害感受器,在神经电信号产生和传导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动物模型和临床遗传学研究表明,其在炎性疼痛、神经性疼痛和冷痛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个潜在的镇痛药物研发靶点。
本文从Na V 1.9的表达定位、生理学特性、疼痛动物模型研究、临床相关疼痛疾病研究和药理学研究这几个方面对Na V 1.9与疼痛关系进行综述,探讨靶向镇痛药物开发,为深入研究Na v 1.9在疼痛中的重要角色提供参考。
关键词:钠通道;Na V 1.9;疼痛;镇痛药物;药理学中图分类号:R 338.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007-7146.2020.06.003Research Progress of Sodium Channel Na V 1.9 and PainHE Xun 1*, ZHOU Xi 2(1. Shenzhen Sinobioway Xinpeng Biomedicine Co., Ltd., Shenzhen 518057, China; 2. The National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Animal Peptide Drug Development,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410081, China)Abstract: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Na V 1.9 is 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peripheral nociceptor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electrical signals in nerves. Animal models and genetic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t plays a major role in in flammatory pain, neuropathic pain and cold allodynia. Therefore, Na V 1.9 i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an-algesics. Here, we review recent studies that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 V 1.9 and pain. Na V 1.9’s expression locati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imal models, genetic validation in humans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analgesics were discus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role of Na V 1.9 in pain.Key words: sodium channel; Na V 1.9; pain; analgesics; pharmacology(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 , 2020, 29(6): 496-500)收稿日期:2020-09-29;修回日期:2020-10-14。
全身麻醉药的离子通道药理学研究进展
J,依托咪酯、咪唑安定、硫喷妥钠
等与异丙酚类似,也呈浓度依赖和频率依赖地抑制 钙通道电流,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缩短,2相平
万方数据
广东药学2004年第14卷第4期
・3・
台降低。 实际上全麻药不仅可作用于钙通道,同时其对 钠通道和钾通道电流也有一定的影响,全麻药对心 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是其作用于不同离子通道 的最终综合结果,而电生理特性可决定心脏的收缩 性。Buljubasic等¨6|比较了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 托咪酯对大鼠心肌钙通道电流和钾通道电流(瞬时 外向钾电流IK。内向整流钾电流IKi)的影响,认为 这3种药物均呈浓度依赖地抑制I。:。和IK。,在等摩 尔浓度的抑制作用眯唑安定>异丙酚>依托咪酯, 且对I。。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IK.。的影响,依托咪 酯和眯唑安定可抑制IKi,而异丙酚对IKi则无明显 影响。这说明抑制钙通道电流是这3种全麻药心肌 抑制作用的主要原因,而抑制IK。。可延长动作电位, 能部分补偿抑制I“引发的负性肌力作用。 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部分全麻药减少心肌缺 血缺氧后的心肌损害与激活A,I'P调控型钾(K棚) 通道有关。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减少活体或离体心 脏急性缺血后的梗死范围,类似于心肌缺血预处理 的保护效应,而腺苷1型(A。)受体拮抗剂与特异性 蛋白激酶抑制剂阻断此效应,说明三者的心肌保护 效应系通过激活A.受体与Km通道耦联而实 现…J。应用膜片钳技术检测钾通道,证明异氟醚激 活K脚通道,促进钾外向电流【l引。 2.2.2平滑肌细胞 全麻药对平滑肌细胞膜的作 用,研究较多的是血管平滑肌细胞以了解全麻药对 循环的影响、气管平滑肌细胞以了解全麻药对呼吸 的影响。 Xuan等¨引研究发现,异丙酚选择性地抑制大 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上钙离子经L.型钙通道内流, 由此而认为此作用与该药引起的血管舒张有关,但 对大动脉平滑肌得出的研究结果能否反映微循环的 情况有待进一步证实。Kinoshita等嘲1研究发现,异 丙酚损害大鼠主动脉ATP-敏感钾通道激动剂引起 的血管舒张。ATP一敏感钾通道通常在酸中毒、细胞 内ATP浓度下降/ADP浓度上升、缺氧、缺血情况下 激活,从而导致动脉扩张和/或增加组织对缺血的耐 受性。在上述生理和病理诱发通道激活条件下,异 丙酚损害通道介导的保护性血管扩张反应。 Yamakage等"川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猪气 管平滑肌细胞的研究发现,临床浓度的挥发性全麻 药氟烷、异氟醚、七氟醚均可显著地抑制细胞的钙离 子内流,并呈剂量依赖性。相同剂量下上述3药对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戴琼艳(综述);段满林(审校)【摘要】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VDAC)位于线粒体外膜,形成了线粒体和代谢产物之间的分界,作为“守门员”控制着代谢产物的进出以及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的对话,同时,VDAC 也是线粒体介导凋亡的关键成员。
除了调节线粒体的代谢和产能功能,VDAC 通过与不同配体和蛋白相互作用,作为细胞生存和死亡信号的汇聚点,这些功能可能使VDAC成为合理的新治疗发展的靶点。
现就哺乳动物VDAC蛋白(尤其是VDAC1)的结构、功能、与相关蛋白的关系以及 VDAC 参与的疾病作一综述。
%Found at the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 the 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 VDAC ) forms the main interface between the mitochondria and cellular metabolisms,thus functions as a gatekeeper, controlling cross-talk between mitochondria and the rest of the cell.Meanwhile,VDAC has also been recog-nized as a key protein in mitochondria-mediated apoptosis.In addition to regulating the metabolic and ener-getic functions of mitochondria,VDAC appears to be a convergence point for cell survival and cell death sig-nals via its association with various ligands and proteins ,making it to be a rational target for new therapeu-tics.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f mammalian VDAC ,especially VDAC1,addressing its structure,func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ociated proteins and its involvement in several diseases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00)013【总页数】3页(P2332-2334)【关键词】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线粒体;凋亡【作者】戴琼艳(综述);段满林(审校)【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麻醉科,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麻醉科,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6随着对线粒体功能研究的深入,发现其除了生物供能以外,在细胞信号转导、胞内细胞器之间的联系、老化,细胞增殖、疾病和凋亡调节中也有重要作用。
TRPA1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及新型骨架的发现
性筛选,发现多种不同特性的三环类分子具有明显的 TRPA1 抑 MΩ。细胞钳制在 0 mV,电压刺激命令是一个 -100 mV 到
制活性,且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已报道的 TRPA1 抑制剂 +100 mV 的斜坡电压,时程 300 ms,每 2 s 给予一个电压刺激。
中,还没有三环类骨架,本研究将为 TRPA1 抑制剂的药物研发 化合物是由快速程控压力给药系统给予细胞。外液(mM):140
环类骨架作为 TRPA1 抑制剂尚未被报道。本研究将为国内靶向 TRPA1 通道进行新药研发提供新型骨架分子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瞬时受体电位 A1 通道;抑制剂;三环类分子;新型骨架;新药研发
中图分类号:R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渊2021冤19-0001-04
TRPA1 是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超家族中的一员[1],作为一种
障碍[11],如咳嗽、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12,13]。
电极拉制仪购自美国 Sutter;快速程控压力给药系统购自法国
TRPA1 作为确定的镇痛和镇咳新靶点,近年来国际上各大 Bio-Logic。
制药公司都在围绕 TRPA1 通道进行创新药物研发和布局,但尚
1.3 方法
无小分子被批准上市[14]。黄嘌呤衍生物 HC030031 是 TRPA1 的
重要的新型治疗靶点。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 TRPA1 抑制剂项目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面对这一国际研发新趋势,国内尚缺乏靶向
TRPA1 通道的药物研发管线。三环类分子是临床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抑郁、抗组胺、抗精神疾病或抗过敏等活性。我们通过
基于电流检测的高通量筛选系统发现多个不同类型的三环类分子具有明显的 TRPA1 抑制活性,且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而三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Piezo1在椎间盘髓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Piezo1在椎间盘髓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1. 引言1.1 Piezo1是什么Piezo1是一种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是最新发现的一种参与机械感应的蛋白分子。
它的发现填补了机械感应通路中的一个关键缺口,为人们深入研究细胞对于外部机械刺激做出响应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Piezo1作为机械感知通道蛋白,能够感知和传导机械刺激,从而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生理反应。
它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均有表达,在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广泛存在。
Piezo1的结构研究表明,其蛋白分子呈现出类似于激活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具有特殊的机械感受性。
Piezo1是一种重要的机械感知通道蛋白,在细胞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Piezo1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细胞对于机械刺激的感知和响应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Piezo1的发现和研究将为生命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机遇。
1.2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在细胞中的作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在细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的Piezo1通道是一种重要的机械感受器,可以感知和传导细胞外的机械力信号。
当外部机械力作用在细胞膜上时,Piezo1通道会被激活,导致离子通道开放,进而引发钙离子通道通透性的改变,从而影响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
这一过程是细胞对于机械刺激做出快速反应的重要机制。
Piezo1通道不仅在传递机械信号中起到关键作用,还参与了多种细胞活动,如胞外基质的附着、细胞迁移、细胞增殖、细胞肥大等。
在神经元和心肌细胞中,Piezo1通道还参与到神经递质释放和心律的调节中。
Piezo1通道不仅在椎间盘髓核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在许多其他细胞类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深入研究Piezo1通道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揭示细胞对于机械刺激的感知和响应机制,同时也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2. 正文2.1 椎间盘髓核细胞中Piezo1的表达情况针对椎间盘髓核细胞中Piezo1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
Kv1.5钾离子通道阻滞剂的研究进展
Kv1.5钾离子通道阻滞剂的研究进展摘要:众所周知,Kv1.5钾离子通道因其仅在人体心房肌当中进行表达,且特异性Kv1.5通道阻滞剂对于心房存在较高的选择性,不容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逐渐成为了后续质量房颤疾病的一大新型主导药物。
以往研究发现,Kv1.5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在治疗持续性、永久性以及阵发性的房颤疾病中均有着较好的效果,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具体表现在延长人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事成以及有效不应期上。
本文正是基于此,对Kv1.5钾离子通道阻滞剂的结构特点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Kv1.5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心房颤动研究前言心房颤动是当前较为常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疾病,主要包含优永久性、阵发性以及持续性三个主要类型,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急性心极梗死等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并发。
目前主要采取外科消融术、导管消融术、电复律以及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可以降低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频率以及时间,但难以让患者恢复至窦性心律,治疗效果不佳。
Kv1.5钾离子通道阻滞剂主要在心房肌中表达,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称为抗心房颤动药物的一种新型高选择性靶标药物[1]。
一、Kv1.5钾离子通道Kv1.5通道和其他的Kv通道一样,都是由1个相同的a亚基采取堆成的方式围绕形成,中央位离子孔道。
每个亚基当中存在有6次跨膜a螺旋片段,S5以及S6间孔道链接部分以及S5和S6部分片段侧面一起形成了一个离子孔道,由钾离子在孔道当中进行流动。
每个a亚基的氨基端以及液基端均在胞质当中,S5以及S6间的孔道连接上均有着一个选择性滤器的特殊位置,正是采取该放过是实施钾离子跨细胞膜转运。
Kv1.5通道特点主要为激活迅速,一旦激活之后马上发生外向电流。
患者出现房颤情况之后,Kv1.5通道蛋白和编码基因KCN45在心房当中的表达将会出现一些变化,虽然持续性房颤患者心房内的Kv1.5通道蛋白表达降低,但是心肌细胞其他离子通道也会相应的降低,使得患者的心房有效不应期以及动作电位时程也会有所降低[2]。
P2X7受体参与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P2X7受体参与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P2X7受体(P2X7R)是属于ATP门控离子通道受体P2X家族的一种亚型,这种受体广泛分布于体内的各个组织,参与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尤其与疼痛关系十分密切。
本文就P2X7受体在不同疼痛类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探索疼痛机制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标签:P2X7受体;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症疼痛1 P2X7受体简介三磷酸腺苷(ATP)是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一种物质,既可以直接提供能量,又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兴奋性神经递质。
1978年,Burnstock等在研究ATP作用于嘌呤(P2)受体时,将P2受体分为ATP门控离子通道P2X型和G 蛋白耦联代谢P2Y型两类受体。
目前已知P2X基因编码受体的亚型共七种,即P2X1-7,它们都具有最基本的结构,均是由胞内的N末端、C末端、两段跨膜结构以及一段用来与配体结合的胞外环状结构组成。
在P2X受体家族中,P2X7受体虽然存在35-40%的同源性,但其独特的长羧基末端使其又区别于家族中的其他受体。
这一独特的分子结构,决定了P2X7受体不但具有离子通道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在激活状态下向更大的孔径转化,参与机体信号转导、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等生理病理过程。
2 P2X7受体的信号通路P2X7受体是嘌呤受体P2X型中与疼痛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亚型,它不仅可以被ATP所激活,形成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引起K+外流和Ca2+内流,继而造成质膜的电位改变,而且还可以形成非选择性膜孔。
当受体活化时,可促进炎症细胞因子转录以及IL-1SymbolbA@、IL-6、IL-8、TNF-SymbolaA@、NO等细胞因子的释放。
通过激活多条信号途径,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其中已知的通路包括:磷脂酶A2(PLA2)和磷脂酶D(PLD)、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 l/2)、核因子κB(NF-κB)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等信号途径。
全身麻醉药靶点研究的新进展
论著·论述46全身麻醉药靶点研究的新进展闫晨晨 邵楚楚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4【摘 要】目前,临床麻醉学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对全麻药物的合理麻醉方式以及对用药是否会对大脑产生神经毒素这一方面转移,目前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越来越多,麻醉药对神经功能可能造成的损伤主要包括神经细胞凋亡以及神经发育,通过增强人体抑制性神经传递,减弱神经兴奋程度,从而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全麻药物靶点在全麻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期能为研发出更为有效且安全性更高的麻醉药物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身麻醉药;靶点研究;进展麻醉药的技术进步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效推动了外科手术的发展,但全麻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论证。
从临床麻醉学角度来看,全麻主要是指通过各种全麻药物,采取静注或吸入方式将其送入到人体,达到让患者意识消失、遗忘、制动的状态,从而有利于手术实施。
但目前有研究证实[1],全麻药物均是通过对大脑不同部位或神经通路起到了选择性作用而产生麻醉效果,主要靶点包括各种离子通道、蛋白质、酶以及各种受体等等,麻醉要作用的典型靶点为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因此对全麻药物的各种新靶点进行研究有一定的临床实际价值。
1 多巴胺受体人体大脑中的多巴胺主要从腹侧被盖区以及黑质致密部分泌而来,多巴胺受体隶属G蛋白耦联受体,目前临床检验学中已分离出五种,主要包括D1样受体和D2样受体两大类。
在师小伟[2]等人的研究中指出,D1受体特异性激动剂SKF-383393可有效苏都按戊巴比妥钠麻醉的苏醒时间,且该表现可被D1受体拮抗剂阻滞。
同时,中枢兴奋药物哌醋甲酯可有效缩短异氟醚麻醉的正反射恢复时间。
但从药动学角度来看,哌醋甲酯对多巴胺再摄取转运体均可起到抑制作用,且对其表现出与去甲肾上腺素同样的亲和力。
这些现象都提示D1受体介导觉醒机制在全身麻醉后的苏醒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D2受体与D1受体不同,主要是分布在突触前后,对睡眠状态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MiR-21-5p_通过下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1.1_表达减轻大鼠三叉神经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J Cent South Univ (Med Sci)2024, 49(1) MiR -21-5p 通过下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1.1表达减轻大鼠三叉神经痛周雪雯1, 2,郭刚文1,余珊子3,胡蓉1[1.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疼痛科,长沙 410013;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杭州 310009;3.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长沙 410002][摘要]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Kv)已被证实参与TN 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
微RNA(microRNA ,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 ,TG)上Kv 通道的表达及神经元兴奋性,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本研究旨在探索TN 模型中TG 上Kv1.1和miR-21-5p 的关系,评估miR-21-5p 是否对Kv1.1有调控作用,为TN 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方法:将48只SD 大鼠随机分为6组:1)假手术组(sham 组,n =12),大鼠仅在术侧切口缝合,不结扎神经;2)Sham+agomir NC 组(n =6),sham 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 微量注射agomir NC ;3)Sham+miR-21-5p agomir 组(n =6),sham 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 微量注射miR-21-5p agomir ;4)TN 组(n =12),采用铬肠线慢性缩窄性眶下远端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distal infraorbital nerve ,dIoN-CCI)法构建TN 大鼠模型;5)TN+antagomir NC 组(n =6),TN 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 微量注射antagomir NC ;6)TN+miR-21-5p antagomir 组(n =6),TN 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 微量注射miR-21-5p antagomir 。
缓激肽_离子通道与炎症性疼痛(1)
·1066·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09, 44 (10): 1066−1071缓激肽、离子通道与炎症性疼痛刘伯一, 张海林*(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河北石家庄 050017)摘要: 机体损伤或发生炎症时, 受损或者发炎的组织释放诸多炎症介导因子。
缓激肽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导因子, 在介导炎症性疼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 痛觉的产生依赖于痛觉感受器表面分布的诸多离子通道的参与。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缓激肽在调控这些痛觉相关离子通道的功能与表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就缓激肽对痛觉相关离子通道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并探讨治疗炎症性疼痛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缓激肽; 离子通道; 炎症性疼痛中图分类号: R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09) 10-1066-06Bradykinin modulates ion channel in inflammatory painLIU Bo-yi, ZHANG Hai-lin*(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Abstract: Injury or inflammation induces release of a range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Bradykin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ediating inflammatory pain. It is well known that multiple ion channels located in the nociceptors participate in pain sensation. Recent studies demonstrate an important role of bradykinin in regulating the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of pain-related ion channel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bradykinin in modulation of the channels and discusses future possibiliti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pain.Key words: bradykinin; ion channel; inflammatory pain外周感觉神经系统中, 感受和传递痛觉信息的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部分称为痛觉感受器, 在形态学上是无特化的游离神经末梢。
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Nav1.7与疼痛的研究进展
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Nav1.7与疼痛的研究进展摘要:电压门控性钠通道(VGSC)参与疼痛的产生和维持。
其中,Nav1.7亚型具有独特的缓慢失活的特性,使得它在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到独特的作用。
编码Nav1.7的基因SCN9A发生不同的突变,可能造成原发性红斑肢痛症、阵发性剧痛症、先天性无痛症等痛觉异常的神经病理性疾病。
对Nav1.7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疼痛的本质和研发高效的镇痛药物。
关键词:VGSC;Nav1.7;SCN9A;疼痛传统上,医学通常按所属器官或系统对疾病进行分类,例如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
分子医学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使我们能够从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角度从本质上认识、研究和治疗疾病。
在分子医学领域,关注的是某一种分子或基因,以及其异常状态与疾病的关系,例如本文中讨论的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VGSC)Nav1.7及其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如原发性红斑肢痛症(primary erythermalgia,PE)、阵发性剧痛症(paroxysmal extreme pain disorder,PEPD)、先天性无痛症(channelopathy-associated insensitivity to pain,CIP)等。
VGSC的功能是神经元兴奋性的基础。
VGSC广泛分布在中枢和外周的神经元,其内向电流是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关键步骤。
热刺激、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等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时,初级感觉神经元的VGSC被激活,神经冲动产生并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伤害性信号,引起痛觉。
因此,VGSC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是神经病理性痛觉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痛觉异常包括痛觉过敏(hyperalgesia)、痛觉超敏(allodynia)、自发性疼痛(spontanous pain)和无痛症(analg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