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疗思路
郭阳
中医诊疗的发展
中医一般是指祖国传统医学,发源于中国,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大量关于中草药的经验,并将其与中国古代朴素的阴阳五行辩证法相结合,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成为了一门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讲求天人合一,即人体自身和自然界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内部某个脏腑的病变,或者外部环境的改变,均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中医以此为基本理论来指导中医临床的诊断、治疗,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中医诊疗的优势
在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是通过中医来治疗疾病。到了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对中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现在,很多人生病了,更愿意相信西医,求助于西医,而不相信中医。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究其原因,是因为一方面,西医这种生物科学,相对于中医所讲的无形的气血津液,经脉等更加容易为普通人所接受。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现代人生活节奏普遍较快,很多人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接受中医的,而西医的输液,吃药等方式,更加快捷,在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基本的治疗,所以更多人选择了西医。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但是,中医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有些疾病,西医检查无法明确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没有异常,然而病人又确实有病痛需要解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此外,对于一些慢性病,西医治疗会产生较大副作用,遇到这些病症的时候,中医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运用中医的理论来为患者解除痛苦。
中医和西医理论体系不同,但是目的均为治病救人。因此,中医和西医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互相参考。
中医常见诊断方法
中医诊断讲求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所谓四诊:望闻问切。望,即是望诊。现代中医临床中,首先见到一个病人,最直观的诊断方式就是望诊。望诊主要包括望神色和望舌。五色主五病。黑色主肾病,白色主肺病,红色主心病,黄色主肺病,青色主肝病。舌诊是中医望诊中较为复杂的一种诊断手段,和脉诊一样,是中医的标志性诊断手段。望舍主要包括望舌色、舌苔。舌体分为舌尖(主心肺),舌边(主肝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胆),舌根(主肾),结合部位,舌色,初步估计病变所在位置。例如舌尖红大多是心火过旺,舌中舌苔厚腻多因脾胃失调。望舌苔主要观察厚薄,苔色。厚苔多主实证,薄苔多主虚证。苔色大致有黄白黑三色。黄苔主热,白苔主寒,黑苔多因伤津。舌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观察病人的寒热虚实,邪正盛衰。
闻:包括耳听和鼻嗅。耳听,要听声音、呼吸、咳嗽、心音等等,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例如:声音高亢属实证,声音低微属虚证。嗅包括嗅气
味,包括口味、汗味、如病人口臭,多因胃火过旺;腋下骚臭者,多狐臭病;
问:即问诊,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望闻之后,需要进一步详细询问病人的病情、病史,系统了解病人从发病以来的情况,以及过往治疗的信息等,以此来制定适合该病人的治疗方案。中医有十问歌,涵盖了问诊的基本要点。包括问寒热、汗液、头身四肢、饮食、二便、经带(女性病人)。
切:即切诊。很多人认为切诊就是切脉,这是不完整的。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中医教材里面的脉诊部分涵盖了28种脉象,事实上临床中真正用到的只有常见的几种脉。完整的中医脉诊需要三部九侯,即遍诊法。现代中医临床常用的是诊寸口脉,寸口也分三部九侯,三部者:寸关尺,九侯者:浮中沉。寸口的三部九侯和遍诊法的三部九侯名同意不同。脉诊的主要作用是辨别病症的病性,为中医治疗的遣方用药提供指导。脉诊时,医者需平心静气,按寸关尺,取浮中沉
九侯,注意辨别脉位,脉形,脉势,如浮脉多主表证,沉脉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则提示病位较深;数脉表示体内有热,迟脉多寒;虚脉多主久病体虚,实脉多见于新病初起。
除了脉诊,触诊也是中医临床中不可或缺的诊察手段。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病变部位,了解局部的寒热、软硬、压痛、水肿、以及体内是否有肿块。常用触诊手法有触、摸、按、叩。
四诊合参之后,还需要辨证论治。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中医辩证需辨别寒热阴阳表里虚实。根据望诊,闻诊,
问诊搜集到的材料,结合脉诊,舌诊,以此来初步诊断病人的病症,制定治法。首先辩表里。表证多因外邪初犯肺表,而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非表即里。排除表证后,其余病症皆可归属于里证。里证病症多是脏腑病症,症状较为复杂,在此不一一赘述。寒症:寒症多因外感寒邪,而致畏寒肢冷,面色白,脉迟;与寒症相反的是热证,多因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表现为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实证多见于病邪初犯,人体正气尚强,邪正相搏,发为实证。新病多实,久病多虚。虚证多由实证转化而来。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迁绵难愈,疾病伴随病人几年甚至十年几十年,人体正气衰退,抵抗力下降,此时病情多属虚证。阴阳辩证是在前面六种辩证上的一个总结和升华。阴阳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归纳到中医临床辩证:表证,实证,热证属阳,里证,虚证,寒症属阴。
(附:辅助诊断——单单依靠望闻问切,不足以满足现代中医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心电图机,B超彩超,
X光机,CT机,MRI等现代辅助诊断工具相继诞生,这为临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床医学的诊疗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些仪器,西医可以用,中医也可以用。在临床上,除了常规检查之外,合理、熟练运用这些辅助检查仪器,有助于临床诊断。)
辩证之后,就进入中医诊疗核心环节,论治。无论何种诊察手法,最终的目的都是指导临床治疗,为病人解除病痛。传统中医治法有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汗法多用于表证。外邪侵犯人体,发为表证,尚未传里的,汗之。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表证。吐法多用于脾胃系病症,因完骨不化,或误入有毒食物,可用吐法。下法
AHA12GAGGAGAGGAFFFFAF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