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研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重要成果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了解该领域的参考资料。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研究现状,对过去的研究进行综述是必不可少的。
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规划。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和探讨,深入分析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创新点。
1.3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1. 部分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 部分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3. 部分三:发展趋势分析 4. 部分四:未来研究方向 5. 结论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国内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我们将回顾过去几年的文献,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项目中,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了某种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这种物质,并通过测试验证了其性能。
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并为该物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2.2 项目二这个项目探索了某个领域的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者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新的规律和趋势。
这项研究成果在该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3 项目三该项目是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研究者在国内某个领域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工作。
他们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逐步解决了该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这一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3.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国外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法律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读《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三、 国内学界对法律全球化 的研究分歧
( 一) 反对“ 法律全球化” 之观点 反对法律全球化 的代表人物有沈宗灵教授 、 罗豪才教授等。 他们 只赞同“ 经济全球化” 这种提法 , 不赞 同政治和法律层面 的
全 球化 ” 之观 点 , 其认为, 尽 管 当 今社 会 经 济 发 展趋 向全 球 化 的
题也登上 了历史舞台。 沈 宗灵教授在其文章中将法律全球化的
原因和背景概括为生产 力促进生产方式的变化 , 经济全球化使 各国金融市场接轨 , 跨 国公司重要性 日益提高 , 国际贸易和地区 贸易集团的增加 , 结构改革和私有化 , 新 自由主义概念在经济关 系中 占据主导地位, 国际社会对 民主化 、 人权保护 以及 “ 法治” 建 设的关注 , 促进 民主和人权保护的泛 国家 、 超 国家人物 愈来愈多 等方面 。由此可见 ,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 法律全 球化” 理 论也 日益成熟 。
的地位 。 崇 尚法治 , 使法律 以及法律职业主体( 如法官 、 检察官、 律师等) 乃至法律活动, 在社会生活 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彰显得越
来越突 出。第二种观点认为, “ 法律全球化 ” 建立在 民族 国家主
权独立的前提下 , 一 国法 律 与 国 际社 会 中其 他 民族 国家 乃 至 各
在 中国知 网上检索 “ 法律全球化”这一关键词 ,显示 出 自 1 9 9 3年起有 3篇关于此 的文章 , 到2 0 0 1 年是一个转折点 , 之后 平均每年有 7 0 0 篇 的论文 问世。 对 于全球化 问题 的讨论至今仍 在继 续。在进 入 2 O世纪 9 0年代时, 法律全球化 问题 的讨论席
法律 全球 化 问题研 究综述
全球化以及全球本土化的思考相关综述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52全球化以及全球本土化的思考相关综述◎章梦娟摘要:如今中国以及国际的文化理论界,全球化再度成为一个热烈讨论且不断引发争议的理论话题。
在文化的全球本土化过程中,文化间性理论提供思考文化多样性的新形式和处理文化差异的智慧。
进步的地理学思想应该辩证地看待文化多样性和承认多样性之中固有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的现实,为如何与他者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求同存异确立准则,不同文化之间在彼此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通过文化交互达成多元文化间和谐共存。
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能够深化文化间性理论,文化间性理论也能启发丰富地理学思想。
关键词:全球化;全球本土化;多元文化;文化间性理论;地理学视角“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1]这是对文化全球性和地方性状况的现实描述。
近年地理学界越来越重视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文化间关系问题,如2004年联合国出版全球化和城市文化报告中强调应当加快建设多元文化并存的进程[2];2016年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以“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为主题,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客观存在的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差异要彼此尊重[3]。
但是,由于“全球本土化”涵盖了的跨文化意义与“全球化”“本土化”之间的普遍性出现了相反的理论,导致其在地理学研究中难以得到深入拓展。
并且“全球本土化”忽略了应该要如何做到理解文化间的差异,并且通过提高这种理解而促进自我意识的完善。
文化间性理论为应对多元文化之间存在的悖论提供了一条可能路径,它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文化通过自身的关系而构成自己,也通过与别的文化关系构成自己”。
文化间性从加强文化多样性角度出发,“提供了一种适应‘超级多样性’和‘多层面他者差异’的可能路径”,不仅可以为差异文化共存提供方向,甚至可以缓解乃至消除多元文化差异引致的社会、政治危机[4,5]。
当前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文化间性研究涵盖了文化、教育和社会等多学科,是众多学者的讨论热点[6,7]。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大趋势,它对世界各国经济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虽然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效应均是利弊兼而有之,但前者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而后者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
对我国来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应对,趋利避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一、何谓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报告中指出:化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同时还有人指出: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大大加强。
虞学群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间的广泛的普遍的联系和交往。
即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使全球经济由于地理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世界经济的这种发展态势和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就称为“世界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唐海燕认为,从历史上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进程确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并且经历了四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到18世纪。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原先各个相互分离的区域性市场逐渐连接成世界市场,由此第一次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趋势。
第二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展开,尤其是由此导致的世界生产力的增长和资本输出的大规模进行,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到国际市场的密网之中。
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
全球化研究综述
全球化研究综述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种现象,更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对于它的定义有五花八门,对于这种现象的认识见仁见智,对于这个过程褒贬不一。
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研究才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但是在很多西方学着的眼里,地理大发现才是早期全球化的真正的开始。
不管怎样,全球化已经对的世界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作用不可小觑。
由于全球化在现代进程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引起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的重视。
总结30年来对全球化的研究情况,呈现以下特点:1.研究范围全面;2.研究成果颇丰;3.研究内容走向深化。
本文则就何谓全球化,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于全球化的研究,全球化的未来趋向作一简要综述。
一、何谓全球化尽管很多研究全球化的学者试图给全球化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定义取得绝对权威的地位。
不同的学者对从社会、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信息、政治、哲学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学科对全球化做出解释,还有很多大家以自己对全球化的理解做出解释。
当然很多组织或是周刊等也对全球化做出过定义,然而很多更偏重于经济领域方面的影响。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定义是:“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服务交易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经济周刊》认为,全球化是指各国间不断增强的经济相互依赖,这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的跨国流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还有很多国外学者将全球化看成是欧洲化或是美国化。
可谓对全球化的定义是见仁见智。
以笔者看来不管对于全球化的定义是从哪个角度出发的,以哪个领域为重点做出的所谓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目前全球化的情况,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人们会有更好的结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国际经济贸易论文-经济学论文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国际经济贸易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传统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视角集中于对区域内生产系统、企业集群和工业区进行分析。
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拓展和深入,区域经济中企业的投资、研发、生产和贸易等经济活动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
因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需要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而全球价值链( GVC) 、全球生产网络( GPN) 和全球创新网络( GIN) 是研究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间联系的三个重要的分析视角和框架。
本文对Par-rilli( 2013) 等人的研究做简要介绍,对这三个框架下区域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评述,分析和比较这三个框架各自的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借鉴意义。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研究回顾早期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研究始于对市场国际化,国家间的贸易不平衡的研究。
国家与国家间工业发展的不平等以及国家间的贸易将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中心国、半边缘国和边缘国家的产生,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关系将会随着新的经济支配权的出现而发生变化。
Held ( 2002 ) ,Henderson( 2002 ) ,Schmitz ( 2004 ) 研究了区域间基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下的治理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间的联系。
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前身是全球贸易链( GCC) 。
在20 世纪90 年代,Gereffi 和Korze-niewicz( 1994) 首次使用全球商品链GCC 的视角来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关注区域间经济联系的治理结构,通过生产者驱动和买方驱动的价值链体系模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升级。
进入2000 年后,对于GCC 分析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成为GVC 的框架。
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不仅将GCC 的价值创造链条扩展到了制造领域和服务领域,同时也揭示了跨国公司生产体系的脑体纵向分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
逆全球化粗略综述
2
• ‚国际金融危机经过八年的调整,全球经济并没 有迎来理想的复苏,相反却陷入了持续的结构性 低迷,并显露出逆全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投 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全球多边机制不振、 各类区域性的贸易投资协定碎片化,以及美欧的 移民政策、投资政策、监管政策等朝着去全球化 方向发展。‛
• ——《欧盟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原因与表现》国际展望,2017,郑春荣
9
(6)历史经验说
• ‚第一轮全球化的历史早已启示我们,全球化深入发展 并非总是历史的前进方向。特朗普主张在贸易上采取保 护主义立场,甚至还宣扬要在墨西哥边境上修一堵墙来 阻止移民,他所代表的这些民粹主义思想在 19 世纪末 期也出现过。一国经济长期处于不景气时,最容易把矛 头首先指向外国商品和外来人口,结果保护主义就会主 导移民政策和贸易政策。美国在 19 世纪 70 年代经济 衰退时社会矛盾激化并诱发了民粹主义兴起,出现了反 移民、反全球化的政治倾向。‛ • ‚所以说,如果全球化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得太快,会引 发政治博弈特别是民粹主义的反弹,而政治的阻力完全 可以让全球化遭遇停滞,甚至倒退。‛
• ——《透视‚逆全球化‛表象——从博鳌亚洲论坛2017 年年会主题 说起》中华工商时报/2017 年/3 月/27 日/第 004 版深度报道
14
5.对英国脱欧是否为逆全球化的看法
• ‚一般认为,区域一体化是达到全球化的必经之 路,而欧洲一体化恰恰是最深入和广泛的区域一 体化形式。从这个视角出发,英国脱欧无疑是参 与全球化进程的逆转。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区 域一体化在某种情况下会退化为‚紧身衣‛,从 这个视角来看,无疑脱掉欧盟这件‚紧身衣‛的 英国重新拥有了拥抱全球化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研究观点论述
经济全球化研究观点综述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归纳了学术界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的提法并不统一,各种观点都有一定根据和道理,但多为对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
就其本质讲,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不是很大。
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一把双刃剑,但对其反映出的一些深层问题,如是否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等,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经济全球化具有“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压缩”等特征。
四、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有“该现象早已有之”、“是现代的新事物”和“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三种不同观点。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1986年在他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
他是用这个词形容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目前,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提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
既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西方经济全球化、东方经济全球化,又有西方强国的经济全球化、第三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等。
与经济全球化意义相接近或相关联的,还有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主义、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法律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消费行为与文化生活的全球化等等。
有的作者在使用其中一些概念时,常常作为同一概念相互替代。
根据上述众多概念的性质和内涵,并认真分析不同作者,在不同场合使用上述概念的具体情形,对其可以梳理出以下的一些类型并由此发现它们各自不同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1)包含经济全球化的较高一级概念。
如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部分内容或某一方面。
如市场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消费行为全球化等。
(3)与经济全球化平行的概念。
全球化背景下学生全球胜任力研究综述
研究。
127
谭卿玲.全球化背景下学生全球胜任力研究综述
类谋福祉,是各国教育系统应思考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关于学生全球胜任力的研究综述很少。查阅WOS中的外文文献,发现国外
几乎没有涉及系统综述。从知网的数据来看,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张蓉、畅立丹在《教育与教 学研究》上发表了一篇相关综述文章,从研究概况、研究内容和研究趋势三个方面对我国关于 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做出综合分析巴这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较为系统 、全面的文献综述,但 他们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仅聚焦于我国关于全球胜任力的研究,没有将国外的研 究纳入其中。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国内外文献,从整体上把握当前学生全球胜任力研究的特 点和趋势。
131
谭卿玲.全球化背景下学生全球胜任力研究综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全球胜任力比较系统性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才开始, 但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从2018年开始,发文量急速增长,并在后续两年保持在稳定水平,甚 至超过国外年度发文量。国外的研究并非呈持续上升趋势,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因此出现了多 个研究高峰期,但也是在2018年迎来新一波研究热潮,且热度明显高于前几次。此外,国内外 学生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并且研究机构和作者间缺乏合作,没有形成核 心机构或作者网络。但总的来说,学生的全球胜任力研究已成为这个时代教育改革的新主题 之一,也将成为全世界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特别是PISA首次关于全球胜任力的测试结果公 布后,必定会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表2国外学生全球胜任力研究的主要机构
序号
机构
发文数量/篇
1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关于全球化下中国转基因食品的公共政策的研究综述
及 消费者权力保护机构负责监查转基 因和药物标识实施工作。 东南亚 国家对转基因食品则持拒绝或矛盾的心态 , 如泰国几乎 从法律上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 , 日本在参考美国和欧盟 监管 模式的基础上 自主制定 了既不宽松也 不严厉 的管理 政策, 并采取基
于生产过程的管理措施 。 是尽管这些国家对转基 因产 品进行 了抵 但
二 、 究 内容 研 ( ) 基 因食 品 的概 念 一 转
关于转基 因食 品的概念 , 虽然 有很多不 同的定义方法 , 但是各 自的 出发点都是相 同的 。有的认为转基因食品(ee cl oie G nt ay d d i lM f i
Fo , M食 品) od G 是指利 用由转 基因技 术获得 的含有外源基 因的动植 物和微生物及其衍生物生产的食品。有 的将其定义为 , 应用现代生 物 技术, 导人特定 的外 源基因( 包括其它 动物 、 植物 、 生物 、 工设 微 人
计 合成的基 因等)创造出 的许多前所 未有的新性状 、 , 新产 品甚 至新 物种 。还有~种说法很简单 , 即转基 因食 品就是利用转基 因生物生 产 和加工 的食品 。 在众多定义 中, 使用最广泛 的是 : 转基 因食品指 的
是利用现代 分子生物技术 ,将 某些生物 的基 因转移 到其 它物种 中
去, 改造生物 的遗传物质 , 使其在性状 、 营养 品质 、 消费品质 等方 面 向人们所需要的 目标转变 。转基 因生物直接食用 , 或作为加工原料
生产 的食品 , 统称 “ 转基因食品”。
( ) 二 全球 转 基 因食 品 发展 现 状
制. 但也并未 因此放松研发 。
2我国转 基因食 品发展现状 . 近年来我 国转基 因食 品的研究有 了长足 的进步 , 目前的研究开
“天生全球化”企业生存动因素的研究综述
“天生全球化”企业生存动因素的研究综述全球化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企业被称为“天生全球化”企业,即从一开始就具有走向全球市场的潜力和条件。
这些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全球化战略。
有学者对“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生存动因进行了研究,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
首先,天生全球化企业具有独特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领先的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例如,苹果公司作为一家天生全球化企业,凭借对创新技术的不断追求,成功打造了iPhone等畅销产品,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天生全球化企业拥有灵活的营销策略和全球化视野。
这些企业能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定位和营销战略,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
例如,可口可乐作为一家天生全球化企业,通过本土化营销策略,在不同国家推出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天生全球化企业注重跨国合作和市场拓展。
这些企业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共享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通过收购、并购或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等方式,拓展全球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例如,中国的华为公司就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企业之一最后,天生全球化企业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企业文化。
这些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拥有知名度高、口碑好的品牌,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建立起稳固的市场地位。
同时,这些企业注重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吸引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绩效。
例如,谷歌公司作为一家天生全球化企业,以其“不作恶”和“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吸引了无数优秀员工,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天生全球化”企业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场上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具有独特的创新能力、灵活的营销策略、跨国合作和市场拓展、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企业文化等生存动因。
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综述
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综述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国际贸易和投资也日益频繁。
因此,了解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对全球化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最初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如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劳动力市场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其对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2.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对全球化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
早期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如跨国公司、贸易自由化等方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其对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影响,并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
此外,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在全球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将主要探讨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包括贸易自由化、跨国公司等方面。
(2)全球化对各国政治的影响:包括政治制度、民主化等方面。
(3)全球化对各国文化的影响:包括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等方面。
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全球化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其次,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1. 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全面了解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深入探讨全球化在不同领域对各国的影响机制和表现形式。
(3)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帮助各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2. 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我国相关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全球化研究水平的提升。
旅游与全球化综述及对旅游发展的建议
旅游与全球化综述及对旅游发展的建议摘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旅游全球化也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旅游与全球化是紧密相关的。
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对旅游与全球化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国内外在涉及旅游与全球化时所关注的主题差异较大,国内主要关注旅游业,国外则比较关注医药旅游、影响及政策等;国内文献分析了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区别,而国外文献没有特别关注两者的区别。
文章从地方性和文化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旅游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全球化;CiteSpace;地方性;文化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旅游业也在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旅游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最新发布的2030年旅游业长期预测,预计到2030年国际游客人数将达到18亿,该报告是在UNWTO大会第十九届会议上提出的,证实国际旅游业会在2010-2030年期间持续增长,但比过去十几年更为温和,全球国际游客人数每年平均增长3.3%,也就是说,每年平均有4300万国际游客加入旅游市场。
UNWTO秘书长Taleb Rifai说“这种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可能,因为旅游业引领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可持续性”。
据UNWTO的预测,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入境人数预计比发达地区的国际入境人数增长快一倍左右,从绝对数字来看,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等新兴经济体国际旅游人数每年平均增加3000万人次,而欧洲、北美等发达经济体国际旅游人数平均每年增加1400万人次。
如此庞大的旅游人数在国际之间流动,不仅仅是人口的流动,也是经济、文化等在各国之间的流动,旅游业的发展也大大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业、餐饮业和住宿业等,所以旅游与全球化是紧密相连的。
文章将分析国内外关于旅游与全球化的文献,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安全研究综述与展望
利 影 响 。对 员 工 服 务 质 量 等 指标 的缺 乏 , 使 得 考 核不 能覆 盖 公 单 一 . 也 内容 不 丰 富 . 盖 面 较 窄 , 于 员 工 工 作 责 任 心 、 户 满 意 覆 对 客 度 等 内容 极 少 涉 及 , 能 满 足 考 核 的需 要 。 不 司 管 理 的 各个 方 面 . 核 的 全 面性 和 权 威 性 不 能 保 证 。 考
21 0 2年 8月 中 国 Nhomakorabea管 理 信 息 化
Ch n a a e n no ma inz to i aM n g me t f r t iain I o
Aug , .201 2 Vo _5. . 5 l1 No 1
第 1 卷第 l 5 5期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安全研究综述与展望
类研 究 中存在 的问题 和不 足 , 并展 望 了未 来产业 安全 的主要 研 究方 向 , 出应 该更 全 面、 指 更科 学地 评价 中国产 业安 全的状 态及 趋 势 . 样 才能制 定 出符 合 时代 发展 特 点、 这 适合 中国发 展路 径 的产业 安全 战略和 政 策。
[ 关键词 ]产 业安 全 ; 济 全球 化 ; 业 不安 全 经 产
何维达 , 梁智 昊
( 京科技 大学 东凌 经济管理 学 院, 北 北京 10 8 ) 0 0 3
[ 摘 要] 着经 济全球化 和 市场 开放 程 度的 不断扩 大 , 国产业安 全 问题越 来越 突 出。本 文以 经济全 球化 背景 下 产业安 全 问题 随 中
为研 究对 象 。 产业安 全 的含 义、 征 、 业不 安全 的成 因及 产业安 全评 价 理论 与 方法等 方 面进行 了归纳 和总 结。 最后 分析 了本 从 特 产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在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学者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关于中国经济转型、金融市场改革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政治学领域,关于国家治理、国际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文献方面,国内学者在各个领域都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这些文献不仅展示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同时,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为学术成果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的研究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些国际知名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社会科学领域,国外学者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关于全球化、金融市场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政治学领域,关于国际关系、民主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文献方面,国外学者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这些文献不仅展示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同时,一些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也为学术成果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发展趋势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跨学科研究将成为主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加深,跨学科研究将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手段。
中国天生全球化企业发展研究综述
中国天生全球化企业发展研究综述摘要:随着世界市场同质化、分工细化催生利基市场、国际物流发展,众多企业得以生而全球化。
然而相比于世界天生全球化企业的“高精尖”,中国天生全球化企业呈现出更趋近传统企业、竞争力相对薄弱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一、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含义多年来学术界一直把企业的国际化看作是一个长期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阶段化模型认为,企业只有立足国内,按部就班地发展至一定水平后,才可以循序渐进地实行国际化,并且其国际化的进程由近及远,由易而难,受到“心理距离”的影响。
然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商品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量企业自创立之初即面向全球进行经营活动的现象。
这些企业大多母国市场容量有限,从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利用溢出效应和差异化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而仅以母国为依托,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较之传统国际化企业,这些天生全球化企业虽然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缺乏国内积累,但却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展现了惊人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与传统国际化企业平分秋色、各擅胜场。
生而全球化,这对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提出了质疑。
中国自上世纪末外贸体制改革以来,也涌现出大量的天生全球化企业。
并且相比国际天生全球化企业普遍特点,又自有其特殊性。
中国的天生全球化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多从事附加价值低的商品贸易,处于全球市场分工的价值链低端,鲜有笑傲全球市场者。
二、中国的天生全球化企业赵优珍(2004)通过对174家中国境内的中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国确实存在大量的天生全球化现象,并指出利基市场的存在是中国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催化剂。
黄淑玲(2008)在其对天生全球化企业成长驱动机制因素研究中则认为,除利基市场外,贸易自由化、通讯技术、电子商务、物流技术的进步等一系列因素催生了天生全球化企业。
全球化问题研讨综述
术 革 命 的 发 生 特 别 是 微 电 子 技 术 、 息 技 术 、 间 技 术 和 新 通 讯 技 术 的 发 明 和 应 用 , 人 们 之 间 进 行 全 球 范 围 内 的 政 治 信 空 为
● 马克 思 主 义哲 学 前 沿 问题 研讨
全 球 化 问 题 研 讨 综 述
范 宝 舟
( 汉 大 学 人 文 科 学 学院 , 北 武 汉 4 0 7 ) 武 湖 3 0 2
[ 者 简 介 ] 范 宝舟 ( 9 7 ) 男 , 西 彭 泽 人 , 汉 大 学 人 文 科 学 学 院 哲 学 系博 士 生 , 要 作 1 6一 , 江 武 主
维普资讯
第 5 5卷 第 5期 20 0 2年 9 月
武 汉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科 学 版 )
Vo . 1 55.No .5 S pt 20 e . 02. 547~ 551
W u a i e st o r a Hu n t ce c s h n Un v r i J u n l( ma iy S in e ) y
输 业 的面 貌 也 迅 速 改 观 , 成 了 全 球 交 通 网 。 进 人 2 形 O世 纪 以后 , 球 范 围 内 各 个 地 域 、 全 民族 和 国 家 之 间 的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文献综述
《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的文献综述课程名称:信息分析与预测任课教师:***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班级:4班学号:****************名:***2014年12 月12日序言: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以及金融的全球化三个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符合社会进步趋势。
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基本条件和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及所采取的对策的不同,从而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应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参与经济全球化。
只有这样,才能从全球化的大潮中争取国家发展的资本,赢得民族强盛。
正文: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我在这里主要讲的是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开发与信息传播全球化、人才流动全球化。
1、贸易全球化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范围。
2、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
许多商品(如汽车、计算机),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3、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大规模的流动,FDI迅速增长,为发达国家和地区过剩资本及部分国际游资的再增值拓展了收益空间,缓和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金短缺瓶颈,推动了世界经济进入黄金增长期。
国外研究综述范文
国外研究综述范文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外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各个领域,国外研究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本文将对国外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对我们的影响。
其次,国外研究对技术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许多新技术和发明都是通过对国外研究的学习和借鉴而产生的。
例如,美国的硅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其成功就离不开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积极吸收和应用。
另外,国外研究的进展也促使了国内技术创新的加快。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我们可以更快地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并将其运用到我们自己的研究和创新中。
此外,国外研究对于国际合作与交流也非常重要。
通过与国外研究人员的合作,我们可以扩大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合作可以帮助我们融入国际研究网络,与国际上的顶尖科学家和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并开展更高水平的合作项目。
这种合作不仅能够推动个人和国内研究的发展,还能够加强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和合作,促进共同进步和发展。
然而,国外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语言和文化差异可能成为互相交流和理解的障碍。
由于国外研究大多以英文为主要交流语言,对于英文水平较差的人来说,阅读和理解国外研究成果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此外,不同的学术文化和研究方法也可能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其次,由于国外研究通常与国内研究存在一定差距,将国外研究成果应用到国内情境中可能会存在问题。
由于国情和环境的不同,一些国外研究成果在国内可能不太适用。
因此,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时,我们需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在学术、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和应用国外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并推动学术和科技的进步。
然而,在借鉴国外研究时,我们也需要面对语言和文化差异以及适用性的问题。
因此,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国内情况,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国外研究的作用,并促进自身和国家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研究综述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种现象,更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对于它的定义有五花八门,对于这种现象的认识见仁见智,对于这个过程褒贬不一。
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研究才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但是在很多西方学着的眼里,地理大发现才是早期全球化的真正的开始。
不管怎样,全球化已经对的世界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作用不可小觑。
由于全球化在现代进程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引起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的重视。
总结30年来对全球化的研究情况,呈现以下特点:1.研究范围全面;2.研究成果颇丰;3.研究内容走向深化。
本文则就何谓全球化,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于全球化的研究,全球化的未来趋向作一简要综述。
一、何谓全球化尽管很多研究全球化的学者试图给全球化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定义取得绝对权威的地位。
不同的学者对从社会、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信息、政治、哲学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学科对全球化做出解释,还有很多大家以自己对全球化的理解做出解释。
英国的戴维·赫尔德认为:“全球化指的是社会交往的跨洲际流动和模式在规模上的扩大、在广度上的增加、在速度上的递增,以及影响力的深入。
它指的是人类组织在规模上的变化或是变革,这些组织把相距遥远的社会联结起来,并且扩大了权力关系在世界各地区和各大洲的影响。
”中国的俞可平认为:“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承认与否,它都无情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但全球化也涉及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内容。
”黄卫平教授认为:“所谓全球化现象,指的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活动空间正在日益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以及趋势。
”还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
”当然很多组织或是周刊等也对全球化做出过定义,然而很多更偏重于经济领域方面的影响。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定义是:“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服务交易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经济周刊》认为,全球化是指各国间不断增强的经济相互依赖,这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的跨国流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还有很多国外学者将全球化看成是欧洲化或是美国化。
可谓对全球化的定义是见仁见智。
以笔者看来不管对于全球化的定义是从哪个角度出发的,以哪个领域为重点做出的所谓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目前全球化的情况,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人们会有更好的结论。
二、国外学者对全球化的研究对于全球化研究开始的时间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外对全球化的研究比较早,成果也比较丰富。
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更多的学者把眼光是放在经济全球化方面,集中体现在跨国公司、国际贸易、资本、生产、国际分工、现代通讯技术等方面。
但也不乏很多学者从全面的角度出发客观的看待全球化现象甚至还出现了很多集大成者。
英国学者在全球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英国著名学者莎拉·鲍威尔(sarah powell)和佩尔韦兹·高里(pervez ghauri)在《全球化》一书中描绘了全球化的起源、发展进程,发展的动力及面临的问题,对全球业务的开展及其管理提出了很多尝试意见。
目前对全球化研究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全球化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globalization,2006),此书囊括了关于全球化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国际关系等各方面的知识,收入条目400多条,由国际权威学者编纂而成,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论述全球化的概念、术语和理论的工具书,无论对学术界还是其他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士: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杰出的权威学者简·阿特·斯图尔特在《人文译丛—解析全球化》中,对全球化的来龙去脉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全球化的文化、生态、政治、地理甚至心里等方面都进行了分析。
并且权衡了全球化的利弊,提出了一些建议,在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自己的期盼,希望全球化能够趋利避害,发挥积极的作用。
赫尔德和麦克格鲁的《全球化理论》则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全球化做出诠释。
本书汇集了全球化领域一流学者的论文,对于澄清这个经常由于意识形态而混淆的基本话题论争,大有裨益。
这些文章涉猎广博,论证严谨,主题新颖,有人预言此书必将成为世界各大学的必备读物。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和安-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对此书也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日本学者星野昭吉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一书中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主权国家、公民国家体系、种族的冲突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政治体系的不平等、非对称的现状,指出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且指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可能和途径。
他的其他著作例如《国际政治——冲突与和平根源》(此书最早把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全球问题与全球意识引入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世界政治的原理与动力》,《世界政治的变迁与权力》,《国际关系的理论与现实》,等书也是从主权国家的角度来看待全球化进程的。
美国哈佛大学的劳伦斯·布尔(lawrence buell)教授致力于全球化的文学方面的研究,尤其对全球化文化的本土化方面颇有造诣,但是美国学者罗西瑙对全球化的本土化方面的研究却有不同于他的独特的看法。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知名学者robert a. rhoads教授与katalin szelenyi合作出版的《全球公民与大学》(global citizenship and the university)通过对几个国家的大学的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全球化对大学教育体系的影响,提出了打破传统观念成为“全球公民”的观点。
托马斯·弗里德曼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全球化,和美国全球化的鼓吹者,他的观点在他的著作《凌志和橄榄树》一书中可见一般。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肯尼思·沃尔茨认为现在的全球化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内容。
其他方面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规模。
毫无疑问,全球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各个国家各个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争相研究、各抒己见,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它已经突破了最初的经济全球化的片面观点形成了各种视角,渗透到各个领域。
但是现在他仍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理论概念,正如国际全球化研究领域内的权威学者罗兰·罗伯逊和杨·阿特·肖尔特在最近出版的四卷本《全球化百科全书》导言中所指出的,“全球化是一个经常为人们谈论但却理解甚少的概念”。
相信随着历史进程的演进人们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全球化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体会。
三、中国学者对于全球化的研究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摆脱不了全球化的影响。
国内的学者对于全球化的问题也是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给出宝贵的意见。
最近30年相继出版了14万多篇相关文章,数以百计的书籍,可见目前国内研究全球化的著作和内容颇多,但是内容都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导致不能有更深层次的研究。
如有学者能深入客观的挖其精髓从本质上看到全球化对我国的积极意义,将可达到更全面更客观的效果。
毕竟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在这一进程中的劣势方面应该有相应的趋利避害措施。
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乏一些不错的专著,从其可以看到我国学者对全球化的研究。
根据俞可平的观点,九十年代中期全球化就已经成为中国学者的热门话题。
在研究全球化方面俞可平有相当的见解,并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在引起国人对全球化的关注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
他在《全球化和国家主权》中系统讨论了全球化与国家的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全球化的特点,并收录了当代学者关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若干最新理论。
他出版的著作例如《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政治发展》和《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都是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令人深思。
从1991年到2000年,随着全球化对中国影响进程的加深,他相继发表了”当代全球问题”、”关于现代化代价的思考”、”全球化的二律背反”、”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全球化与传统思维方式的改变”、”全球化是一个合理的悖论”和”全球化理论的一些特征”等文章,引人思考给人警醒。
杨雪冬在《全球化》、《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想象力》等书籍里面全面的描述了全球化是什么以及现在的发展情况。
他在论文“全球化:已知的与未知的”里面以已经发生的全球化为背景,对未来的全球化趋势作了大胆的预测。
此外,王丽华的《全球化语境中的异音:女性主义批判》,一书是站在女性的角度理性的看待全球化对中国妇女产生的影响的,并从实践出发阐述了全球化对于我们妇女的一些负面影响。
翟学伟,甘会斌,褚建芳编译的《全球化与民族认同》收录了多篇有关全球化与民族认同的论文集,分析了民族认同的建构,探讨了全球化对它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对之重建的设想。
民族认同的建构是民族国家进行文化融合与政治整合的过程,其要点在于民族统一与族裔多元的平衡以及文化与政治的良性互动,也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还有很多学者把全球化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相结合,并且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还有很多学者从《共产党宣言》里面解读自己对当前全球化的理解。
刘明华的“《共产党宣言》全球化语境解析”,张立波的“世界历史、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的前景”等很多学者,很多著作都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范凑,这类作品可以说是我国在研究全球化方面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四、全球化的未来趋向不管人怎么样,全球化都在客观的发展着的,关于如何发展,只能依据历史、现实和自己的理解去做推测性的判断。
许多学者认为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论扩张,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有的学者提出,全球化呼唤的是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更负责任的全球化。
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呈现多方面为主导的全面的全球化格局。
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观点的转变等很多因素的影响,相信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既然不可避免就要积极的参与进去,为促进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公平、合理、公正有序、全面的全球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