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
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疼痛症状,通常发生在足跟部位,给
患者带来不适和影响日常生活。
中医药对于足跟痛的治疗有着丰富
的经验和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治疗方法。
首先,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如果是由于湿热引起的足跟痛,可以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茯苓等,这些药物可以清热解毒,利尿
排湿,有助于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其次,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足跟痛,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
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当归、赤芍等,这些药物可以活血
化瘀,舒筋活络,有助于改善足跟痛的症状。
另外,对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足跟痛,可以选用补肝肾、益气活
血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巴戟天、熟地黄等,这
些药物可以滋补肝肾,益气活血,有助于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除了中药治疗,足跟痛患者还可以通过中医推拿、针灸等方式
进行治疗。
中医推拿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舒筋活络,有助于改善足
跟痛的症状。
针灸则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筋活络,有助于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总之,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时,应该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足跟痛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的生活。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中医医案——足跟痛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经络辨证络穴治疗足跟痛病案:李某,女,53岁,2015年4月15日。
主诉:左足跟底部疼痛半年余,加重1周。
病史:半年前自觉左足跟底部疼痛,时发时止,疼痛尚可忍受。
近一周疼痛加重,痛如针刺,坐卧时痛轻,行走、站立时疼痛即作,不能忍耐,行动困难,跟骨部X线片示骨质增生不明显,口服西药止痛剂治疗,效果不佳。
初诊:左足跟底部皮色正常,无肿胀,压痛不明显,局部喜揉按。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缓。
西医诊断:跟痛症中医诊断:足跟痹辨证审机:先天禀赋不足,强力劳动损及筋骨,足跟失养。
治法:补肾益精,舒筋活络。
取穴:大钟。
嘱患者放松,针刺入穴位1.0-1.5寸深,行强刺激手法提插捻转3-5min,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最大量为度,使针感直达足跟部。
留针过程中采用飞法,每10min行针一次,共留针30min。
一诊而痊愈。
按语本案治疗以经络辨证为原则,根据经络之循行与疾病发生部位之间的关系进行选穴,独取足少阴肾经络穴大钟穴治疗。
由《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
”可知,足少阴肾经络脉循行从其络穴发出后当内踝后绕行足跟部,故本病归属足少阴肾经络脉之病变,取之络穴治之,是其理也。
本医案摘自《黑龙江省名中医医案精选》,P261,孙申田医案。
孙申田,1939年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针灸学科创始人之一。
国家第一、二、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首批名中医首届“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优秀教师。
曾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黑龙江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医学会神经病学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东北经络研究会常务理事。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讲课稿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方法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的底足疾病,也称为足底筋膜炎。
中医认为,足跟痛是由于筋膜粘连、气血瘀滞、寒湿阻滞等原因造成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足跟痛的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足跟痛也有良好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太冲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舒缓足底筋膜的炎症反应,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
2.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熏蒸足部来减轻疼痛。
常用的中药有艾叶、防风、柴胡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配方,然后将药材煮沸后,用热气熏蒸足部。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筋膜炎症,缓解疼痛。
3. 足浴疗法:足浴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热水浸泡足部来舒缓筋膜炎症。
在足浴水中可以加入一些草药,如艾叶、薄荷等,这样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减轻疼痛。
4. 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足跟痛的常见方法,可以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气血状况来改善足底筋膜的炎症状况。
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的川芎、桃仁,舒筋活络的防风、柴胡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和体质来选择合适的中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5.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足跟痛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按摩足底的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炎症状况,舒缓疼痛。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可以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油来辅助治疗,如红花油、七叶皮油等。
除了上述中医治疗方法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适当休息:足跟痛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足部,给予充分的休息时间,可以缓解疼痛。
2. 热敷:病人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炎症。
3. 改善生活方式:患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走路或者站立工作,穿舒适合脚的鞋子,如软底鞋、减震鞋等。
4. 运动治疗:一些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缓解足跟疼痛,如瑜伽、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负重跑步等。
5. 调整饮食: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熏烤油腻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康复能力。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病因与病理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弹力纤维分隔、包绕脂肪组织构成,有吸震作用.当跟部被硬物硌伤、长期压迫、受风、着凉等能使跟垫发生炎症,患者足跟下疼痛、肿胀,有浅在性压痛;如伤及跟下滑囊或滑膜,则会出现跟下深部疼痛。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附着部位的周围组织,因外伤、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位肿胀和疼痛。
以老年女性发生率高,多为足脂肪纤维垫部分消退、急性滑囊炎或平底跖足等原因引起.此外,跟骨骨刺也可引起疼痛.足跟痛起病突然,常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感到针刺样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ⅹ线拍片除跟骨骨刺外,一般无任何骨质病变.治疗1、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
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药物外治法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药物内服法体力虚弱、体格肥胖、卧床日久,引起足跟皮肤变软,跟部脂肪纤维垫萎缩,可造成站立和行走时跟底疼痛。
产后妇女多见这种性质的足跟痛.中医学认为足跟痛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有关,使用中草药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属血虚受寒者,用养肝汤加味:当归10克、熟地24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炒枣仁10克等,水煎服,一般服用4~5剂即可见效。
属肾虚受寒者,用桂附八味丸加味:熟地24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独活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秦艽(jiao,一声)10克,水煎服,4~5剂即可见效.因肝肾亏虚,感受风湿侵袭而致者,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克、寄生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灵仙10克、秦艽10克、杜仲15克、川断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一般3~5剂,症状会明显减轻。
跟痛症千家妙方
跟痛症千家妙方跟痛症足跟痛是指足跟部局限性疼痛,临床以足跟部疼痛为主症,往往久行和久立及受凉后加重,休息与得暖后减轻,好发生于中老年人。
多因肝肾亏虚,筋骨萎软,复感风寒湿邪侵袭,或外伤,或劳损等所致。
1.活血化瘀治跟痛症◎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地黄10克,白芍10克,桃仁6克,红花6 克,鸡血藤12 克,苏木12 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祛瘀,舒筋壮骨。
◎骨碎补、山甲珠、川续断、桃仁、红花、川楝子、土鳖虫、甘草各30克,蜈蚣30条。
跟骨刺加川牛膝,随证加减。
以上药物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2~3次口服。
[随吉东.黑龙江中医药,1997(4):2.化骨健步酒治足跟痛◎炒杜仲、怀牛膝、当归尾、醋延胡索、红花、威灵仙、玄参各30克,甲珠15克,木瓜15克,鸡血藤30克,烧酒1 500毫升。
将中药入烧酒中浸泡1周后,每次1盅,每日2次饮用,屡治屡验。
[董平.新中医,1991(2):19]3.除痹通络汤治跟痛症◎制川乌15 克,石南藤、白芷各30 克,桃仁12 克,川芎15克,全蝎10克(另包研细末冲服),乌梢蛇20 克,伸筋草30 克,五加皮15克,巴戟天12克,仙茅10克。
[加减]寒邪重者加附片、桂枝各10克;转筋加木瓜15 克,甘草40 克;伴麻木者加熟地黄15 克,当归12克,何首乌15 克;胀痛加薏苡仁40 克,延胡索12 克,泽泻15克;口渴加知母10克,花粉12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益肝肾、除痹痛。
4.祛风蠲痹汤治足跟痛◎黄芪30 克,补骨脂15 克,附子15 克,细辛10 克,当归30 克,白芍30 克,桃仁15 克,红花10克,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独活15克,虎杖15 克,炒地龙15 克。
每日1剂,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汁共300 毫升混合,分早、晚各温服一半。
功效:祛风活血、蠲痹通络。
5.强骨汤治老年人跟痛症◎强骨汤:熟地黄、山茱萸、桑寄生、木瓜各12克,山药25克,牛膝9克,白芍25克,甘草10克。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跟痛证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跟痛证潜江市竹根滩镇卫生院王启明 433131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其临床表现为行走时初始疼痛,经休息后稍缓解,而后又发疼痛,不敢行走,从而影响劳动和生活。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该病4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2例均为2005年—2008年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5—60岁,病程2月—3年,其中双足疼痛25例,单足疼痛17例,所有患者均行X片检查,其中X片有跟骨骨刺的31例,询问病史,既往有外伤史9例,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二、治疗方法:(1)内服药物组成:白芍20克炙甘草15克枳壳9克怀牛夕15克黄芪15克丹参15克随症加减:气虚者重用黄芪,风寒者加防风、羌活。
上述中药为一日量,加水500ml左右,文火煎30—40分钟,每次取汁100ml左右温服。
(上述中药服完三次后药渣留存兑入外用药中)隔日一剂,三剂内服药为一疗程。
(2)外用药物:生川乌12克生草乌12克五加皮12克红花12克伸筋草10克海桐皮25克透骨草15克千年见15克羌活15克上述中药为三日量(即一副中药连用三天)与内服药兑入在一起,加水3500ml左右,煮沸后加入陈醋200ml,先将患足熏蒸30分钟,待药液温后(以不烫手为度),再将患足浸泡于药液中。
时间30分钟左右,并以手揉搓足跟部。
注意皮肤有破损或溃烂者禁用。
治疗结果: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有轻微疼痛,不影响生活,但不能劳动;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
2、治疗结果:上述42例中,临床治愈20例占48%;显效16例占38%;有效4例占1%;无效2例占0.5%。
典型病例:患者刘某,女,52岁,务农,2006年8月12日就诊,诉右跟部疼痛已有2年余,发病后曾予以治疗,症状时有缓解,三月前感右足跟部疼痛明显,前往他院行X片检查示:右跟骨骨刺,医生建议予以针刀手术治疗,患者未接受,故转往我院就诊,询问病史:无外伤史,体查右足跟部触痛明显,无红肿、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诊断:足跟痛,予以上述内服外用药各三剂,并嘱患者依法内服外用,一周后患者未复诊,诉疼痛明显好转,故守前法再治疗一疗程。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骨伤科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足跟痛的门诊患者。
一、跟痛症(足跟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跟痛症(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足跟痛。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跟痛症(足跟痛)协作组制定的“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临床常见证候:气滞血瘀证湿热内蕴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跟痛症(足跟痛)协作组制定的“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跟痛症(足跟痛)。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跟痛症(足跟痛)的患者。
2.适合保守治疗,无手术指征者。
3.合并足踝部肌肉、肌腱撕裂、骨折脱位,跟骨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或局部感染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跟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跟骨CT、跟骨MRI、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血尿酸等。
(八)治疗方法1.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2)涂擦(3)敷贴2.冲击波疗法3.物理疗法4.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2)湿热内蕴证:清热化湿,通络止痛。
(3)寒湿痹阻证: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跟痛症的中医中药及外治治疗法
跟痛症的中医中药及外治治疗法跟痛证是指跟骨跖面疼痛的慢性骨内科疾患。
足跟疼痛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它是指各种足跟部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由骨本身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所产生。
常见有五种类型:①足跟脂肪垫炎:跟垫发炎,跟骨跖面疼痛、肿胀,足跟负重区内侧压痛,部分高龄患者局部可触及纤维索块;②跟部滑囊炎:跟骨下、跟骨后、跟腱后滑囊发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感染,可引起红肿;③跟腱周围炎:跟腱区疼痛肿胀、压痛、摩擦感,炎症波及腱鞘可出现轹轧音,踝关节背屈,跖屈可加重疼痛;④跖腱膜炎:跟下或足疼痛,足底紧张感,跟骨关节前缘压痛,牵扯跖腱膜,可使疼痛加重;⑤跟骨刺:跟骨剌是x线片象,足跟痛的原因不一定是骨刺本身引起,而是以跖腱膜与跟腱附着处的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以晨起疼痛较重,稍活动后疼痛减轻,行走过久疼痛加重,跟骨跖面跟骨结节处有压痛的特征。
跟痛证的发病部位不同,足跟疼痛的症状具有共性。
《诸病源侯论》称足跟痛为“脚根颓”。
书云:“脚根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也,世俗呼为脚根颓。
”《丹溪心法》及后世医家都称为“足跟痛”。
足跟部为肾经之所主,足少阴肾经起于足下趾,斜行足心,至内踝后,下入足跟。
足跟处乃阴阳二跷发源之所,阳跷脉、阴跷脉均起于足跟,阳跷脉、阴跷脉各主人体左右之阴阳,肾为人体阴阳之根本,藏精主骨生髓,因此足跟痛与人体肾阴、肾阳的虚损密切相关,是跟痛证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原因所在。
在肾虚的基础上可挟有寒湿或湿热。
足居下,而多受湿,肾虚正气不足,寒湿之邪,乘虚外侵,凝滞于下,湿郁成热,湿热相搏,致经脉郁滞,瘀血内阻,其痛作矣或足部有所损伤,亦可致瘀血内阻。
故跟痛症其病,以肾虚为本,瘀滞为标,外邪多为寒湿凝聚。
对于跟痛症的治疗,笔者采取益肾活血法,并施行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相结合的方法。
跟痛症患者以肾虚为多,所以全身用药重在益肾。
《张氏医通》云:“肾藏精阴虚者,则足胫热而足跟痛,六味丸加龟板、肉桂,阳虚者,则不能久立,而足跟痛八味丸,挟湿者,必重著而肿,肥人,湿痰流注。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完整版)骨伤科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 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 9 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隆起;(3)X 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 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 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 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冷痛重着,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得热减轻。
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细数。
4.肝肾亏虚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 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 毫升,浸泡20 分钟左右,煎煮 30 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 1 次,每次 20 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玉露散。
中医跟痛证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跟痛证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跟痛症是足跟部周围疼痛性疾病的总称,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多表现为足跟痛,行走困难,晨起疼痛明显,无法着地,活动后减轻,行走负荷后加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且易复发。
二、治疗方法1.穴位敷贴【药物】乳香、没药、续断、牛膝、红花、苏木、木香、川穹、血竭、泽兰、紫荆皮。
【操作】依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选择三阴交、太溪、照海、然谷、昆仑、仆参及患部周围阿是穴等。
每次3~4穴,每周3次,敷药8h后取下。
3周为1个疗程。
2.中药熏洗【药物】防风5g,荆芥5g,川穹5g,甘草5g,当归(酒洗)10g,黄柏10g,苍术15g,牡丹皮15g,川椒15g,苦参25g。
【操作】上药共合一处,装白布袋内,扎口,水熬滚,白布袋可改用纱布袋,煮沸后加陈醋500ml稍煮片刻,倒入木质洗脚盆内,总量应能保证双足完全浸没,最好采用有盖木桶,可保温和减少药物有效成分挥发。
待水温降至适度再双足入其内浸泡20min,边浸边用双足跟相互搓揉。
每天早晚各1次,2天更换1次,7天为1个疗程。
嘱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如感到局部有瘙痒感或疼痛感,随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3.中药外敷【药物】羌活、白芷、当归、细辛、芫花、白芍、吴茱萸、肉桂各20g。
【操作】上药共为末,每次取适量药末,与适量的连须赤皮葱捣烂混合,用醋炒热,布包,热熨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4.中药泡足【药物】独活、艾叶、荆芥、威灵仙、桂枝各30g,川芎20g,川椒8g。
【操作】取上药研磨粉碎至细粉末状溶入全自动足浴机内约2000ml温水中,调节温控装置40~50℃并保持温度恒定,浸泡双足,设定时间30分钟即可。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足跟痛?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足跟痛?张数峰最新回复 2018-05-10 02:20:22举报54中医辨证治疗足跟痛方法:(1)辨证治疗方①寒湿型:多感受风寒外邪,或涉水踏路,或居住湿地,致足跟疼痛,甚则肿胀,下肢沉重,畏寒肢冷,得温症减,伴乏力,全身酸痛,舌淡白,脉弦紧。
药用黄芪30克,续断20克,薏苡仁30克,羌活10克,独活12克,伸筋草24克,木瓜12克,防己12克,鸡血藤30克,苍术10克,茯苓15克,桂枝20克。
水煎服,每...[展开]中医辨证治疗足跟痛方法:(1)辨证治疗方①寒湿型:多感受风寒外邪,或涉水踏路,或居住湿地,致足跟疼痛,甚则肿胀,下肢沉重,畏寒肢冷,得温症减,伴乏力,全身酸痛,舌淡白,脉弦紧。
药用黄芪30克,续断20克,薏苡仁30克,羌活10克,独活12克,伸筋草24克,木瓜12克,防己12克,鸡血藤30克,苍术10克,茯苓15克,桂枝2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②虚损型:老年体虚的人多见足跟疼痛,不敢着地,病程久,行动无力,劳则加重,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弦细。
药用鸡血藤30克,山药30克,伸筋草24克,熟地黄18克,牛膝30克,何首乌10克,桑寄生15克,杜仲10克,肉丛蓉10克,山茱萸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③损伤型:有外伤史或奔走跳跃史,痛点以跟腱止点的跟骨结节附近为著,呈牵扯样疼痛或刺痛,局部可见肿胀、压痛或跛行。
舌暗,苔薄白,脉弦紧。
药用牛膝30克,赤芍12克,薏苡仁30克,苏木10克,木瓜10克,当归15克,秦艽10克,桃仁10克,土鳖虫6克,红花6克,制乳香、没药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④骨刺型:足跟疼痛,多为钝痛或针刺样疼痛,受寒或劳累后加重,不能久行、久立,甚至行走困难,舌淡,苔薄白,脉沉紧。
药用牛膝10克,鹿衔草30克,淫羊藿20克,当归10克,鸡血藤30克,肉苁蓉10克,茜草12克,威灵仙10克,熟地黄15克,红花6克,补骨脂10克,骨碎补12克。
跟痛症
跟痛症西医定义:足跟部承重时疼痛,称跟痛症。
病因:引起足跟部疼痛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跟骨骨骺炎、类风湿跟骨炎、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等。
其中以后两者较常见。
临床上可根据不同年龄期不同原因分为:(1)青少年或儿童跟骨痛的主要原因是跟骨骨骺缺血性坏死,亦称跟骨骨骺炎。
好发于幼年跟骨的两次骨化中心,即跟骨的骨骺。
发病原因可能为外伤后局部缺血,骨骺继发坏死所致。
物理或化学刺激也可诱发本病。
(2)青年或中年人跟骨痛的主要原因是类风湿性跟骨炎或Relter病。
(3)老年人的跟骨痛多因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及跟部脂肪垫变性所引起。
人群: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或老年人。
发病机理:足跟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而足的纵弓是承力的主要结构。
足的纵弓由跟、距、舟、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组成。
维持足纵弓的"弦",即跖腱膜,起自跟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沿跖骨头面附着于五个足趾的骨膜。
在正常步态中,体重下压之重拉力,均可集中于跟骨跖面结节。
从解剖上看,跟下部皮肤增厚,在皮肤和跟骨之间有弹性脂肪组织存在,称为脂肪垫或跟垫。
足底部这种由弹性组织包围脂肪形成的无数小房,在人体负重时起到一个重要的缓冲作用。
在跟垫与跟骨之间有跟下滑囊存在。
另外,在跟腱止点的前、后部和前下部,各有微小的滑囊,以保持跟腱免受损伤。
上述各种解剖结构和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机体素质的下降、长期慢性的劳损,以及持久站立、行走及运动的刺激,均可使滑囊囊壁充血、肥厚、囊腔积液;跖腱膜附着点处产生充血性渗出、钙化性改变;脂肪垫充血、肥厚;跟腱附着点处或跟腱纤维撕裂、组织渗出;跟骨亦出现退引性改变。
从而产生各种跟骨周围痛症表现。
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大类:①跟后痛,包括跟后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类风湿性跟骨炎;②跟下痛,主要有跖腱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年龄、疼痛部位、压痛点、X线检查是诊断与鉴别诊断跟痛症必不可少的因素,再结合疼痛性质就不难对其作出明确诊断。
中医推拿治疗跟痛症
病因病机
· 3.跟骨骨骺炎:本症只发生于跟骨骨骺出现到闭 合这段时间内 ,跟骨第二骨化中心从6~7岁出现 , 13~14岁逐渐闭合 ,所以本病多发生在少年发育生 长期。 · 4.跖筋膜炎:本病因长期的职业关系站立在硬地 面工作,或因扁平足 ,使跖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在其起点处因反复牵拉发生充血、渗出, 日久则骨 质增生 ,形成骨刺。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本病根据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作诊断 。但应 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 1.跟骨骨髓炎:跟骨骨髓炎虽有跟痛症状 ,但局 部可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急性感染的征象 ,严重者 伴有高烧等全身症状 。化验和X光片检查可确立诊断。 · 2.跟骨结核:本病多发于青少年 ,局部症状明显 , 肿痛范围较大,全身情况差 ,并有低热盗汗、疲乏 无力、食欲不振等 ,化验及X光片检查可鉴别之。
临床表现
· 2.跟骨下脂肪垫炎: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 有僵硬肿胀及压痛 ,但无囊性感。 · 3.跟骨骨骺炎:多见于6~14岁的儿童 。主诉足跟 部疼痛,多数患儿双侧足跟部疼痛 ,走路可现跛行, 运动后疼痛加剧 ,跟骨结节后下部疼痛,有轻微肿 胀 。X光片显示:跟骨骨骺变扁平,密度呈不均匀的 增高 ,外形不规则,呈波浪状或虫蚀状,骺线增宽。
手法治疗
·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 · 2.取穴与部位: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照海、 然谷、 昆仑、仆参及患部周围。 · 3.主要手法: 点、按、压、揉捻、捋顺、侧击等 手法。
手法治疗操作方法
· 1.跟骨下止点滑囊炎: 患者俯卧床上,患肢膝关 节屈曲60° , 医者一手拿住患足作背屈固定 ,使跟 腱紧张,另一手用小鱼际处,对准滑囊用力侧击 。 手法的作用是: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消肿止痛 ,或 使滑囊破裂、液体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
(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
(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
(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
(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
(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
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
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
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
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
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
(一)外治疗法
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
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
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二)冲击波疗法
1、适应症:在足底周围或跟腱附着点处有明显压痛,局部无红肿者。
2、禁忌症:儿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安装心脏起搏器,精神疾患及其他特殊体质者。
3、操作:采用俯卧位,治疗时将患足固定,在足跟部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并标记,瞄准器
对准,建议初始冲击能量为,适应后可将能量逐渐调高,以患者能忍受为限,冲击频率:
50-60次/分钟。
冲击次数:1000次。
治疗次数:每周1-2次,治疗2--3周。
治疗前告
知患者治疗时需保持患肢姿势,防止因疼痛而反射性移动肢体,导致治疗失败。
(三)物理疗法:根据病情选择低频、电磁波等治疗。
(四)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川芎、当归、五灵脂、香附、甘草、羌活、没药、牛膝、秦艽、桃仁、红花、地龙等。
中成药:七厘散等。
2、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化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四妙丸加减。
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杜仲、鸡血藤、川芎、延胡索、当归等。
中成药:四妙丸等。
3、寒湿痹组证
治法: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桂枝、茯苓、细辛、防风、秦艽等。
中成药:小活络丹等。
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等;或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肉桂、附子、当归等。
中成药:左归丸、右归丸、抗骨增生胶囊等。
(五)封闭疗法
可选用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痛点注射。
(六)针刀或针灸疗法
1.针刀或钹针:常规消毒,在局部压痛点进针,快速穿过皮下,皮下组织到达深筋膜。
根
据病情进行一点式、多点式或线式松解。
出针后按压1-2分钟止血包扎,24小指内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2.体针:患者仰卧或坐位,针刺部位在内踝或外踝后缘直下4cm处(相当于跟骨结节前方)、
跟痛穴(三阴交后1寸),太溪、照海、昆仑、承山、阿是穴等。
隔天治疗1次。
3.灸法:在足跟疼痛点下方,让艾灸燃烟熏灸疼痛点。
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七)健康指导
1.治疗期间宜休息,并抬高患肢,不宜久行久立。
肥胖者注意饮食,控制体重。
2.宜穿宽大的厚底鞋,鞋内放置海绵厚垫或足跟减压垫,以保护足跟和减少跖筋膜张力。
平足者可选用矫形垫,垫起足弓。
3.可做以下功能锻炼:
(1)练习1:身体前倾面对墙壁,双手伸直平推墙壁,有疼痛症状的下肢膝关节向后绷直,另一个膝关节向前呈弓步。
屈肘,增大身体前倾,保持后膝绷直和足跟触地;(2)练习2:患者坐位,患肢搭在健侧腿上,踝关节背伸90度以上,健侧手握住足跟,再用对侧手将患足拇趾用力背伸,自我感觉到足底的腱膜有牵拉痛。
4.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日常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
行动不方便者可以
每天做足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力量,减缓韧带退变松弛。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疼痛、压痛、不能正常负重行走、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足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显效:疼痛、压痛、不能正常负重行走、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足部功能活动接近正常;
有效:疼痛、压痛、不能正常负重行走、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70%,足部功能活动疼痛较前改善;
无效:疼痛、压痛、不能正常负重行走、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不足30%,足部功能活动无改善;
1.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跟痛症(足跟痛)协作组制定的“跟痛症
2.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s scale, VAS)评分法
无痛(0)剧痛(10)
(二)评价方法
治疗前后,运用临床症状评分,VAS评定等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