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文精神的讨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白烨等人认为自从文学走向多元化以来,文学本身得 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最值得肯定的就是“选择的机会越 来越多,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目前小说创作的艺术 水平、文字水平,可能是历史上最好的一个阶段,个人的 水准和整体的水平都相当不错,尤其是女作家的创作,恐 怕更是高于其他时期的……包括当前的散文创作,也都高 于过去的水平”。至于“调侃也不等于媚俗”,批评者 “没有看到王朔创作在文学和文化转型中的积极意义”; 张艺谋等的作品对电影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谁也 不能否认他们的作品里没有人文精神。 • 王蒙、刘心武、邵燕祥等作家也不赞同对王朔的批评, 更反对把“王朔现象”视为“文学危机”的表征,他们认 为“王朔对伪崇高、伪理想、‘德育教授’们的解构,恰 恰是他作品中的进步意义”。(参见王蒙:《躲避崇高》, 《读书》1993年第1期;《人文精神问题偶感》,《东方》 1994年第5期;邵燕祥、钱竞、何西来、刘心武、杜书瀛、 白烨:《历史转型与知识分子定位——“北戴河对话录” 之一》,《钟山》1996年第1期。)
二、人文精神的讨论爆发
• 这场讨论最初是由王晓明、张宏、徐麟、张柠、崔宜明 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引发的 (载《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在对话录的开篇,论 者就明确地提出:“今天,文学的危机已经非常明显,文学 杂志纷纷转向,新作品的质量普遍下降,有鉴赏力的读者日 益减少,作家和批评家当中发现自己选错了行当,于是踊跃 ‘下海’的人,倒越来越多。”对话者证明文学存在危机的 根据还包括:王朔以“调侃的姿态,迎合了大众的看客心 理”,嘲笑了“被我们称之为人文精神的价值指向”;张艺 谋的电影“使用了在中国人看来最具现代性的技巧,所表现 的却是中国文化最陈腐的东西”,“这正是人文精神的全面 丧失”;1987年以来被称为“先锋”或“前卫”的作品, “暗合了知识界从追究生存价值的理想主义目标后撤的思想 潮流”;新写实主义“也同样反映出作者精神信仰的破碎” 等等。
张承志、张炜、韩少功、李锐等也发表了诸多随笔杂 感,对于价值的迷失、理想的放弃、批判立场的回避等现 象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参见张承志:《以笔为旗》、 《无援的思想》,张炜:《诗人为什么不愤怒》、《怀疑 与信赖》,韩少功:《灵魂的声音》、《世界》,李锐: 《为了不再忘却的纪念》、《虚无之海,精神之塔》等文, 均载愚士选编:《以笔为旗——世纪末文化批判》,湖南 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 •
•
•
2. 讨论的第二个阶段是围绕着“人文精神” 的涵义这个焦点而展开的。
随着讨论的深入,“人文精神”的涵义成为讨论的焦 点,并形成了多方面的观点。 • ⑴、人文精神就是要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落实到对 自身的关怀上,就是尊重个人选择和尊重自由。 • ①王晓明等认为,文学应当着眼于“帮助人强化和发 展对生活的感应能力”这个基点,立足于“世界上确实存 在着精神价值”这个支点,从而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从 文学上讲,人们需要它展现自己生存于其中的跃动的现实 生活和喧哗的心灵世界,并以此呈现当代人投向生活的独 特视角和视野,进而揭示当代人内在的生存。
•
②王朔等认为,人文精神要落实到人对自身的关怀上, 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上要形成对个人选择自由的尊重与理解。 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框范别人,谁不符合自己 的看法就认为谁没有人文精神。现在的时代尤其不宜倡导 一种规范所有人的道德模式,人文精神应当是多元构成, 应当是不同的人生追求的共存与整合。从这样的意义上看, 现在的文学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从内 涵到样式都最为丰富的一个历史时期。 • ⑵、人文精神应该是一种“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 与以上意见不同的是站在主流意识形态立场上的批评。 这些意见主要出自 • 1995年4月《文艺报》在京召开的部分文化界人士参 加的“新人文精神”研讨会。与会人士认为,许多论者普 遍呼唤人文精神的建设或重建,但是他们对人文精神的理 解很不一致,赋予它的理论内涵或社会内容很不相同:
洪子诚也指出:“在九十年代初,我们猝不及防地目 睹了作家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又一次的‘转向’和精神 ‘溃败’。这种转向和溃败,以前或由于政治力量的压力, 而现在,则是物质、金钱等的诱惑和挤迫。”(洪子诚: 《文学“转向”和精神“溃败”》,《中华读书报》1995 年5月3日。)
• •
•
王晓明则以“危机”来泛指“当代文化人的精神状态 普遍不良,人格的萎缩,趣味的粗劣,想象力的匮乏和思 想、学术的‘失语’”等现象。(王晓明:《编后记》, 《人文精神寻思录》第272页,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②肯定人文精神“失落”或“危机” 这派认为否定人文精神的“失落”或“危机”,不免 低估了市场化、商品化大潮的负面影响,因为“危机”之 类的说法“它所指涉的是90年代的中国现实,是对于伴随 着市场经济和经商大潮所兴起的负面现象:拜金主义,见 利忘义,理想沦丧,道德解体,用一种经典性表述,就是 对于金钱的关怀远远大于对精神的关怀。”(张志忠: 《人文精神二辩》,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第176 页,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 •
•
• •
②另外一些作家、批评家则对文学的现状表现出深切的 忧虑。 张炜尖锐地指出:“文学已经进入了普遍的操作和制作 状态,一会儿筐满仓盈,就是不包含一滴血泪心计。完全地 专业化了,匠人成了榜样,连血气方刚的少年也有滋有味地 咀嚼起酸腐。在这种状态下精神必然枯萎,它的制品——垃 圾——包装得再好也仍然只是垃圾。”(张炜:《抵抗的习 惯》,《小说界》1993年第2期。) 张承志更是愤激地说,“几乎让人信以为真的大热闹突 兀地收场了。八年前或者更早就被同道们欢呼的新时期不仅 旧了且已进了古董铺了,肉麻地欢呼黄金时代的人,庄严地 总结新时期的人,‘东施’抹上魔幻口红,正和‘西施’一 起以色售文。”他宣称自己要“以笔为旗”,反抗“文化的 低潮和堕落”。(张承志:《以笔为旗》,《十月》1993 年第3期。) ⑵、人文精神是否“失落”或“面临危机”。 由于对市场化、商品化条件下的文学和文化现状的评价 不同,因此,引伸出来的问题,就是人文精神是否“失落” 或“面临危机”。
•
• •
1. 讨论的第一个阶段是围绕着对于当前文学 的状况和人文精神的估价而展开的:即当前文学 和人文精神是否出现危机。
⑴、文学是否出现危机。 如何看待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文学自然成为争鸣的一个 焦点。 • ①白烨、王朔、吴滨、杨争光等在《上海文学》上发 表的对话录中表明不同意当前文学和人文精神出现危机。 (白烨、王朔、吴滨、杨争光:《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 势》,《上海文学》1994年第4期。)
•
①一些论者提倡的人文精神是泛指精神文化或精神文 明,要用以抵制物欲横流的倾向。 • ②另一些论者则是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人道主义作为 人文精神的标识。在后一种意义上,有的主要是在伦理道 德范围内主张关心人、尊重人;有的侧重宣传以抽象的人 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以它代替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 消解当前居于主流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的则把市 场经济的消极面加以肯定,把人的兽性、原始情欲、自私 自利、市侩哲学、痞子精神、见利忘义、精神产品完全商 品化等等统统当作新的人文精神,甚至推崇宗教教义的所 谓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又公然批判大公无私、奉献精神、 艰苦奋斗,否定革命传统,调侃生活中的美好和崇高,嘲 笑正确的理想和信仰。 • ③还有些论者强调人文精神应当包括我国传统文化的 精华或有价值的合理内容;但也有论者笼统地主张以儒学、 国学作为当今的精神支柱,在具体阐释上还宣传一些封建 性的糟粕、包括董仲舒的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观念等 等。
•
因此,对于人们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无论其“旧” 与“新”,都应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根据不同情况而 决定其弃取。 • ④与会人士还认为,党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的大政方针 是正确的,关键在于落实,不宜用抽象、含混的术语、口号 来加以冲淡或代替“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伦理观应当以集体 主义为核心”,对于那些打着新口号的招牌来宣传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抵制。当然, 我们并不一般地拒绝人文精神的宣传,如果它是在伦理道德 内要求关心人、要求反封建、要求社会进步,如果它是张扬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就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是我们要加以欢 迎的(意见详见《文艺报》1995年5月6日报道)。
•
这一对话很快就吸引了文学界、知识界诸多文化人的 介入。《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的专栏中相继发 表了对话录或笔谈,《读书》连续五期发表总题为“人文 精神寻思录”的对话,《钟山》开始连续发表《新“十批 判书”》,此外在《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华读 书报》、《作家报》、《探索与争鸣》、《文艺争鸣》等 报刊都组织了热烈的讨论,讨论延续达两年之久,直至 1996年余波犹在。
• •
⑶、人文精神就是人文主义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和文学研 究所于1995年7月26日联合召开“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文 化”研讨会,试图从文化的更大范畴来研讨人文精神问题。 与会的20多位社会科学学者,分别就什么是人文精神,我 国历史上有无人文精神和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人文精神 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发表了意见。 • ①在关于什么是人文精神的问题上,有的学者认为人 文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道德精神。它应该体现人的价值、 人的追求、人的理想。有的学者则认为人文精神等同于人 文主义,或者等同于人文科学精神。 • ②在关于中国历史上有无人文精神的问题上,多数与 会学者倾向于认为:我国历史上早就存在人文精神,其代 表就是孔子及其学说。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 人文精神,充斥封建社会的主要是皇权,“十七年”到 “文革”主要是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人欲”不断膨胀, 也谈不上什么人文精神。
• •
①否定人文精神“失落”或“危机” 在王朔等人看来,“失落”、“危机”之类都是耸人听 闻之词,他们认为:“有些人大谈人文精神的失落,其实是 自己不像过去那样为社会所关注,那是关注他们的视线的失 落,崇拜他们的目光的失落,哪是什么人文精神的失 落。”“需要重视的不是人文精神失落不失落的问题,而是 要不要尊重别人的选择的问题。”(白烨、王朔、吴滨、杨 争光:《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势》,《上海文学》1994年第 4期。) • 王蒙也对所谓“人文精神失落”说法“颇感困惑”,在 他看来,中国本来就没有什么人文精神,也就无从谈什么 “失落”,倒恰恰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终于使人文精神有了 一点点回归”,“反而大喊失落”。(王蒙:《沪上思絮 录》,《上海文学》1995年第1期。)他认为“失落”的也 许只是一部分人所认准的那一种人文精神,但是“人文精神 似乎并不具备单一的与排它的价值标准,”“把人文精神神 圣化与绝对化,正与把任何抽象概念与教条绝对化一样,只 能是作茧自缚。”(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东方》 1994年第5期。)
第十章 人文精神的讨论
第一节
人文精神讨论概况
• •
人文精神讨论发生在90年代初期,这是90年代 波及面最广的一场大讨论,其触发点是在商品经济 的冲击下,文学是否存在危机的问题,其主题是社 会转型期知识分子价值取向和精神立场问题。
一、人文精神讨论的起因
• 引起这次论争的一个首要原因是90年代的商业潮流对于 文学和知识分子传统道德价值理想的冲击,爆发了文学和人 文精神的危机。 • 在1993年,汹涌而来的商品经济大潮进一步冲击着文化、 文学领域,使得严肃文学的“处境更为艰难”。这一年引起 文坛内外注目的是长篇小说创作中出现的“陕军东征”现象; 王朔的“玩文学”的主张在文学界掀起波澜,通俗文学和休 闲文学流行。正像王晓明等所看到的:文学杂志纷纷转向, 新作品的质量普遍下降。有鉴赏力的读者日益减少,作家和 批评家当中发现自己选错了行当而纷纷“下海”的人越来越 多。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公众真正关注的并 非文学而是文学外衣里面的那些非文学的东西。
• •
持这种意见的张宏、徐麟还认为,这种文学的危机具 体表现在作家的创作中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媚俗” (主要是以取悦公众为能事),另一种是“自误”(以 “玩文学”的方式自娱自乐)。两位论者在谈到“媚俗” 文艺现象时,特别例举了王朔的小说作品和张艺谋的电影 作品,认为前者以“调侃一切”迎合大众的看客心理,后 者以价值取向上的陈腐性博取外国的欣赏者,两者在“游 戏”的根本点上殊途同归。 • 正是这样的商业主义的冲击使古老中国的文学意识形 态主导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那些以艺术尤其是文学 作为心灵归宿的知识分子心态失衡,从而爆发了文学危机 和人文精神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