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笔下的妇女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端康成笔下的妇女形象

——悲与美的完美结合

摘要:在川端康成的文学生涯中,写了很多有关女性形象的作品,创造了一个一女性为中心的“美”的世界。她们就像青春时节里灿烂的樱花,绚丽夺目而璀璨。似乎是失落孤寂与虚无,分样飘落的樱花,本质就是纯洁秀丽,无丝毫杂质的。如同一片雪,落在掌心,抓住的一瞬间也就消逝了。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既有女性命运的不幸,也有女性情感的悲哀,而美丽的大自然为女性美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本文将从川端康成的恋情、女性美与自然美方面探究他的女性形象的悲与美。

关键字:川端康成女性与爱情自然美悲与美

川端康成是日本自然美的执着追求者,他喜欢写女性,更善于写女性,在他那美的文学王国里,女性形象熠熠生辉。她们或以其鲜活美丽的外表,或以其善良、真诚的性格,或以其不幸、悲哀的命运,展示着作者的美学追求与人生理想。

由于少年生活的不幸,没有接触过女性,因此,对青春洋溢的女性有着本能的渴望。中学时代,在川端的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了爱情,并把它称之为自己的初恋,这是少年的川端和他的室友小笠义人之间的同性恋爱。他在《独影自命》中回忆道:“我在这次的爱情中获得了温暖、纯净和拯救。甚至让我想到他不是这个尘世间的少年。从那以后到我五十岁为止,我不曾再和这样纯情的爱相遇”①此后,当川端对少年的思慕合乎常理地转化为对少女的爱恋时,那种对青春气息的朦胧感动也升华为对人生光辉的生命追求。与邂逅舞女时隔三年,川端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初恋。然而在他心灵中留下的却是经年不愈的伤痛,此次失恋之后,尽管感情在理性的鞭鞑下已成死灰,然而死灰之下伸埋着的仍是一厢情愿的希望之火。川端塑造了众多如同风花雪月般美好纯洁的少女形象,或多或少都流淌着初代的血液,映现着川端对初代不灭的憧憬。

川端究竟倾心于什么样的女性呢?他曾这样向父母的亡灵表白:“在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少女,她那朦朦胧胧的泪眼汪汪的媚态,实在让人魂牵梦萦,可是却引不起我的爱。归根结底,对我来说是个异国人吧。我喜欢这种少女:她同亲人分离,在不幸的环境中长大,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幸,并且战胜了这种不幸,走过来了。这个胜利,后来在她面前横下一道无边的沦落的斜坡。她性格刚强,不知道害怕。这种少女具有一种危险性,我被她所吸引。让这种少女恢复纯洁的心,让自己的心也将变得纯洁,这似乎就是我的恋情。”②初代就是这样一个在不幸的家庭中长大的少女,先后经历与母亲的死别和父亲的生离,辗转漂泊,却坚强豁达,从不向人展示自己的不幸。因此,强烈的吸引着川端。在川端与秀子漫长的共同生活中,却从来没有过与初代的短暂接触中迸发的那种激情。川端之所以这样,原因之一是秀子与他不幸的人生旋律不合拍,原因之二,恐怕是由于当年初代给感情之上的年轻的川端造成的打击太大了。

1968年,川端康成因其作品《雪国》《古都》《千只鹤》而登上了诺贝尔文学奖领讲台。授奖的主要理由是:“以卓越的感受能力,表现了日本人的心灵的精华,叙述富有技巧。”在川端康成五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他似乎和美有某种天赋的缘分,正如日本著名的画家东山魁夷所说:“谈论川断先生的人一定接触到美的问题。谁都说他是一位美的不倦追求者,美的获猎者。应该说,实

际上能够经得起他那锐利的目光凝视的美,是难以存在的。但是,先生不仅凝视着美,而且热爱美。可以认为,美也是先生的憩息,是喜悦,是恢复,是生命的反映。”③川端致力于发现美,感觉美,追求美,创造出有所感觉的美,并以次表达出对世界的对照和对生命的体悟,乃是川端极力追求的艺术境界,也由此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川端康成之美”。

在川端执着追求“美的世界”中,从其早期的作品《南方之火》《篝火》,到其成名作品《伊豆的舞女》,再到他的获奖作品《雪国》《古都》《千只鹤》,都把女性美的礼赞置诸最突出的地位。在我们用“女性化”来表达川端的艺术感觉和思维的特征的同时,与次相应,他所表现的日本人的心灵的精华也主要是将女性美、自然美、古典美等融于一炉的审美理想,因此,对美一往情深的崇拜,在川端的笔下,则具象化为对女性之美,女性之情的崇拜和礼赞。

在《伊豆的舞女》中,“我”才二十岁,是个高中生。“我”在内心深处常常渴望一种糅合了母爱与情爱的情感。“我”在漫游伊豆的旅途中,碰到了一群巡回演出的艺人,他们风趣天然的活泼精神感染了“我”。但是,最让“我”心动不已的是艺人中那个看上去只有十七岁的俊俏的舞女——薰子。尤其是薰子唇上的一点胭脂红,和眼圈上淡青阴影,点燃了“我”若有若无的爱情。流浪艺人在当时社会上是被公开蔑视的。比如茶馆的老太太就说:“她们那种人只要有人留,哪儿都能住。”“我”还看到一些村口,都竖着“乞丐、江湖艺人不得入内”的牌子。薰子虽然是处在社会低层的少女,饱受苦难,倍受欺凌,却温婉、羞涩而洁净,对“我”的感情雪花般晶莹,水晶般清澈。“的确是个好人,好人就是好。”天真而单纯地表达了纯净的心灵之泉滋润下的质朴情愫。一方面,薰子的感情在内心深处是炽热的,少女的感情因“我”的到来而发生了轩然大波。另一方面,薰子又是娇羞的,含蓄的,是腼腆矜持的,因此,尽管感情的波涛汹涌澎湃,在表面上却只是一种阳光般的笑脸和淡淡的欣喜。薰子既有“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女的清丽活泼,又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约飘忽。薰子与“我”的感情是含蓄的,飘渺的,无常的若即若离,时隐时现,无从把握。依依惜别之时,“默默地把头耷拉下来”,“舞女依然紧闭双唇,凝视一个方向”,“舞女想说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直到船儿离去,舞女才开始挥舞她手中白色的东西。”这些细微之处无不体现薰子的戚苦心情,悲伤和无奈。在这一层面上,薰子是一个初恋少女的形象。

在《伊豆的舞女》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一个裸体女子突然从昏暗的浴场里跑出来,站在更衣处伸展出去的地方,做出一幅要向河岸下方跳去的姿势,她赤条条的一丝不挂,伸展双臂喊叫着什么。她,就是那舞女。”④薰子纯洁无暇的形体给人以天使般的洁净,从而烘托出薰子洁净的心灵,也使“我”对“她”的情欲升华为美好的感情。川端康成赋予小舞女薰子以优雅纯真的古典形象“她梳理着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又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严肃的鹅蛋形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⑤然而这样一个具有古典意蕴的圣洁女孩,却因卑贱而挣扎在苦难的生命线上。阿薰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的美的理想,也体现了他的人格追求。她宛如一尊高贵的脱俗的雕塑,美在肉体,美在心灵。作品以柔美和感伤为基调,将那若隐若现,似简非简的人物情感充满诗意的呈现出来,营造出一种感伤、抒情的艺术境界,描绘出一种唯美的审美意境。他的作品从《伊豆的舞女》开始,自始至终贯穿着女性崇拜,特别是处女崇拜。在川端康成看来,“能够真心爱一个人,只有女人才能做到。”(《雪国》)这是因为,“女性比男性美,是永恒的基本主题。”他作品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