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9讲 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
而文化则是人类社会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总和,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语言、艺术等方面。
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方式产生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和利用方式存在差异。
以水资源为例,一些文化中,人们将水视为生命之源,尊重水资源,注重保护水环境。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可能对水资源的利用比较浪费和不重视。
这种不同的文化认知和态度,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水环境的保护程度。
因此,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方式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其次,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产生影响。
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会对地理环境进行塑造和改变。
例如,一些文化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崇拜,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保持原貌。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可能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更为追求经济效益,这样就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和改变。
因此,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作用不可忽视。
再次,文化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产生影响。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促使人们形成不同的文化特点。
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人们,会形成以节约用水为主的文化特点;而生活在海洋地区的人们,可能会形成以渔业为主的文化特点。
这种文化特点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方式。
因此,文化和地理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
此外,文化还会对地理环境的传承和发展产生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文化又会对地理环境的传承和发展产生反馈作用。
例如,一些地区的文化中保留了对特定地貌的崇拜和尊重,这就促使人们对地理环境进行保护和传承。
同时,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会对地理环境的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文化和地理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综上所述,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
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方式、塑造、适应以及传承和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我们生活的地球,有着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从广袤的平原到险峻的高山,从辽阔的海洋到干旱的沙漠。
而在这些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又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简单来说,就是特定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
它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
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
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塑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例如,在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区,农业往往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形成了勤劳、节俭、重视土地的文化传统;而在草原地区,畜牧业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崇尚勇敢、豪爽、自由的精神。
在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
这种自然条件促使南方形成了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
南方人在长期的水稻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他们注重水利设施的建设,善于利用水资源。
同时,由于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协作,南方地区的家族观念和邻里互助精神也较为浓厚。
相反,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干燥寒冷,小麦等旱作农作物是主要的种植对象。
北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粗犷、豪放的地域文化。
北方人在长期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抗争中,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域文化中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地理环境。
例如,在一些山区,为了适应地形,人们建造了独特的吊脚楼;在水乡,河道成为了主要的交通通道,人们依水而居,发展出了独特的水上交通和贸易文化。
这些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地形、水系等自然要素。
再比如,一些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在一些宗教盛行的地区,人们会建造大量的宗教建筑和设施,从而改变当地的景观和生态。
同时,一些宗教教义中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观念,也会影响人们对地理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教案
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2. 分析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具体影响。
3. 掌握运用地理环境因素分析地方文化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地理环境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准确描述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全面影响。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地理环境因素分析地方文化。
四、教学方法:1. 授课引导式教学法。
2. 小组合作讨论与展示。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幻灯片。
2. 学生分组小海报制作材料。
六、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呈现图片:山脉、河流、草原、森林等地理环境场景,引发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思考。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有什么影响?3. 学生自由讨论并集体分享观点。
【展示】1. 教师通过PPT展示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2. 学生观看并记录关键信息。
【合作探究】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取一个地方文化进行分析。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运用地理环境因素分析该地方文化的特点,并整理成小海报。
3.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拓展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有哪些隐性影响?2.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搜集更多相关资料。
【总结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和具体影响。
2. 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作业布置】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地方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报告。
2. 报告内容包括地方文化的历史、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地理环境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他们也对自己所选的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进行研究和撰写报告。
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但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塑造
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塑造地理环境是一个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形态。
无论是地形地势、气候条件,还是土壤资源等地理要素,都对当地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习俗风情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塑造。
一、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1.地形地势的影响地形地势对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比如,山区的人们由于生活在高山峻岭之间,形成了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
同时,由于山地交通不便,山区人民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形成了独特的方言和乡土文化。
而平原地区的人们则更注重农业生产和商贸活动,发展出独特的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
2.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条件对地域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炎热潮湿的气候使南方地区适合水稻的种植,因此南方地区形成了以稻米为主食的饮食习惯和稻田文化。
相反,北方地区气候寒冷,适合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因此北方地区形成了以面食为主食的饮食习惯和农耕文化。
3.土壤资源的影响土壤资源也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土壤肥沃的地区适宜农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也会与农业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土壤贫瘠的地区可能导致人们的经济活动以养殖、渔业等为主,从而形成与此相关的文化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例证1.西藏文化的形成西藏地处高原地带,其地形地势的特殊性使得西藏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西藏的地理环境严峻,人们生活在海拔较高、气候寒冷的条件下,形成了勇敢坚韧的个性。
西藏文化中的藏传佛教也得到了地理环境的塑造和影响,比如僧侣们在寺庙中进行的冥想和修行活动与高原上的宁静环境相契合。
2.亚马逊雨林文化的形成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这决定了该地区居民的经济活动以狩猎、采集、捕鱼等为主。
同时,湿热的气候条件也导致了亚马逊雨林地区的居民与其他地区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9讲 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9讲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74分)1. (2分)“丁克(DINKS)”家庭,也称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no kids”缩写的音译,其含义是“双份收入,不要孩子”。
“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是()A . 传统农业文化B . 宗教文化C . 欧美文化D . 现代大城市文化2. (4分) (2020高一下·瓦房店期末) 下面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天津的地域文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概括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①类型多样②变化频繁③开放包容④整体相似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③D . ②④(2)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A . 河海交汇B . 气候适宜C . 地形平坦D . 水源丰富3. (4分) (2017高二下·仙桃期末) 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B . 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C .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D .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2)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A . 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B . 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C . 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D . 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3) 20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①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②国内原木短缺③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④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⑤保护森林资源A . ①②③B . ①③⑤C . ③④⑤D . ②③④4. (4分) (2017高一下·和平期末)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山西省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成 为从 北方 草原 直插 中原 的心腹 地 带. 山西 的这种 地 理优 势 , 使 山西 各方 面表 现 出 了很 强 的融 合 性 , 使 山西
承 担起 了南北 之 间 , 东 西 之间物 资 交流 的平 台和通 道 , 同时也 吸 收 了很 多异 域 文化 的精髓 , 很 大 程 度 上发 扬
Vo 1 . 1 3 No . 3 S e p t .2 0 1 4
山西省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胡红 艳 , 郑 宇
( 山 西 师 范大 学 地 理 科 学 学 院 , 山西 临 汾 0 4 1 0 0 0 )
[ 摘 要] 区域 文 化 传 承 至 今 仍 - K挥 作 用 的 文 化 传 统 . 不 同个 性特 质 、 各 具 鲜 明 特 色 的 地 域 文
是 山 西 所 独 有 的[ 4 ] .
2 山西 省 地 域 文化 概 况
山西地域 文化 是在 三 晋大地 内几 千年 内来 形成 的源远 流长 , 传承 至今 的传 统文化 , 对 山西 省经 济社会 发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8 — 0 9
作者简介 : 胡 红艳( 1 9 8 8 一 ) , 女, 山西晋中市人 ,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地理 科 学学 院在 读 硕 士研 究 生 , 主 要 从 事 区 域 经 济 与 可持 续 发展 研 究
研 究 山西地 域文 化 , 首 先应 对我 们 山西省 境 内的地 理环 境作 深入 研究 . 本 文 着 重 从 地 理 环 境 对 地 域 文 化 的 角
度 出发 , 试着 去 发掘 它对地 域文 化 的影 响 , 力 求引起 人 们对地 理 环境 的重 视 .
1பைடு நூலகம் 山西 省 地理 环 境 概 况
地理与文化:不同文化对地理的影响
地理与文化:不同文化对地理的影响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就是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然而,地理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也深受文化的塑造。
不同文化对地理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地理景观。
本文将探讨不同文化对地理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这种影响背后的原因与意义。
一、地理环境塑造文化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风貌。
山地地区的人们因为受限于地势,常常建造石屋或悬空寺庙等独特的建筑形式;沿海地区的人们则依赖海洋资源,形成了渔业文化和海上贸易;而位于干旱地区的民族则发展出耐旱耕作、践行节约的农业文化。
这些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造就了多样的文化,使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出适应自然的生存方式。
二、地理条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地理环境不仅塑造了人们的文化,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气候为例,不同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人们的衣食住行。
位于寒带的民族会生活在冰雪覆盖的环境中,因此需要穿着厚重的衣物,依赖于温暖的炉火和家庭团聚来度过严寒的冬季。
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则借助于森林和河流,通过凉爽的树荫和丰富的水资源来调节高温。
同时,地理条件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职业和经济活动。
比如生活在河流附近的民族会从事捕鱼和农耕,因为水资源丰富,能够提供大量的食物和灌溉用水。
这种经济活动方式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社会结构和交流方式。
因此,不同地理条件下的文化差异迥然,这是地理因素对文化产生的直接影响。
三、文化对地理环境的改变与地理对文化的影响相反,文化也可以对地理环境产生积极的改变。
人们凭借智慧和创造力,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从而创造出新的地理景观。
举个例子,荷兰是欧洲一个国土狭小的国家,大部分地区处于低洼地带。
然而,荷兰人通过修筑堤坝和水利工程,创造出大片的人工土地,这使得荷兰成为全球农业和花卉的供应中心。
荷兰人的这种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源于其对水利工程的传承和创新,反过来又影响了荷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浅谈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浅谈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
它作为文化的一根重要的指向标,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文化的特色,促成了文化的多样性。
有着不同地域环境的地区形成了具有自己地域特点的典型文化,在这之后进一步地产生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生活习惯等。
首先,在中国内部,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南北差异最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人文文化,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其次,我们还从本国走向世界,选取了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与中国存在显著差异的美国,将该地区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情况与中国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情况进行了总体上的比较。
标签: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南北文化;中西差异正文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从地理位置上看:北方较闭塞,与外界联系不便,而南方多临海,面向东南亚,便于与国内外各地的联系。
从地形上看:北方多平原、戈壁、平坦开阔的高原,放眼四望,方圆几里乃至上百里地一览无余;而南方却是多低山丘陵,地形崎岖,少平原,地形地貌受山水阻隔,条块分割相当严重,则使平原地区也是沟壑纵横,视野被禁锢在狭窄的空间内。
从气候上看:北方天气冷长热短,四季分明,降水少,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南方气候较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北方小,气候湿润,降水多。
一、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差异从整体上看,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在南北差异的大框架下,它可以包括许多分支,如南北建筑差异、南北服饰差异、南北风俗差异、南北饮食差异、南北性格差异、南北语言差异、南北商业差异等。
从人文文化上看,我国的地域语言便最完美的阐释了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
我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
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即便北方地区中的两地相隔较远,两地语言有一些差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
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2章 课时46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时46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1.地域文化(1)内涵: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质方面的和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2)景观: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
(3)城乡景观:是在城镇和乡村里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地理景观,包括聚落整体和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往往可以体现出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1)乡村聚落空间格局能反映地域文化:江西婺源月亮湾的空间格局是“宅高田低”,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人地和谐理念。
(2)乡村民居建筑形式能反映乡村的制度和价值观:乡村景观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如我国南方传统土楼,对内适宜聚族而居,对外则可以共御外敌,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1)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景观色调、色彩文化内涵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粉墙黛瓦散布于青山绿水中,低调而又淡雅,与秀美山川相辉映。
白色的墙可增加室外采光条件、弥补多云少光的环境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该城市为港口城市,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反映了当地发达海外商贸活动的生产特点和节约、简朴的风俗习惯(2)城镇中的各种建筑,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如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具有鲜明的古都特点——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3)城镇的空间格局,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郭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思考中国的古城墙、欧洲的古城堡体现了当时什么样的地域文化特征?答案封闭性、防御性。
1.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1)体现人地和谐观念(2)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3)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传统民居是人们在适应和改造大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例如下:民居特点反映的环境特点黄土高原窑洞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较少,黄土直立北方民居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冬季寒冷,降水较少新疆平顶屋屋顶平,墙厚窗小气候干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蒙古包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冬季寒冷,草地广阔,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江南民居屋顶倾斜(降水较多,便于排水),门窗多且大,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湿热云南傣族竹楼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湿热,爬行动物、虫类多青藏高原碉楼平顶,门窗少,墙厚高寒,光照强东南亚民居屋顶倾斜,门窗多且大,多木桩支撑,且密集排列(类似于我国的吊脚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优点湿热,河流密布,多沼泽因纽特人冰屋防寒保暖,节省建筑材料终年寒冷2.地域文化在城镇建筑上的体现城市建筑表现原因建筑格局美国城市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城市发展历史短,受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欧洲城市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更为少见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建筑物风貌杭州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风光城市”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建筑结构中国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西方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直率敞朗、和盘托出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2022·湖南地理)舞龙、赛龙舟、武术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名录。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1.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2.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省际经济差异变小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大④县内经济差异变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省际流动占40%,以省际流动为主;西部地区县内流动占45%,以县内流动为主;中部地区县内流动占60%,以县内流动为主;全国平均县内流动占45%,以县内流动为主;A正确;第2题,图示2000~2010年十年间,东部地区县内和省内县际间人口流动下降,说明县内经济差异变小;省际间人口流动比例上升,说明省际间经济差异变大;选B正确;答案读下图,完成3~4题;3.目前我国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工业化阶段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衰落阶段4.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区域空间结构A.以面状为主B.以岛状和网络状为主C.现代化的空间网络系统已形成D.由点状向岛状发展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区域联系加强,属于工业化阶段;同时,经济核心地域明显扩展,由点状向岛状发展;答案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5~6题;5.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6.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解析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第6题,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答案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7~9题;7.影响图中1月0℃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D.地形8.图中四段河流的流速最快的是A.R1B.R2C.R3D.R49.下列关于图中四沉积作用明显区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聚落最先形成在①、④两地区B.①沉积区是我国春小麦种植区C.③地区最适宜种植水稻D.②地区海拔最高,沉积作用最弱解析第7题,图中的1月份的0℃等温线是位于汉江和渭河的分水岭,即与秦岭山脉的走向一致,由于秦岭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导致秦岭以南地区的1月份平均气温大于0℃,所以影响图中1月份0℃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8题,河流落差大,则流速快,图中的R1、R2、R3三个河段位于沉积作用明显区,说明该河段的落差较小,而R4河段位于③沉积区域的上游河段,靠近秦岭山脉,河流落差大,所以流速快;第9题,早期的聚落一般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或者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图中的①③两地位于河流沿岸且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便于农耕、取水便利、水运发达,故早期聚落最先形成在①③地区,④位于河流上游,聚落的形成会晚一些;①沉积区为渭河平原,属于暖温带地区,适宜冬小麦种植,春小麦分布在中温带地区;③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同时比②、④地势要低,热量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④地区位于河流的上游,比②区的海拔高,②地区沉积作用弱,是因为此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搬运能力强;答案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题;10.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解析南海的雨季出现在6月之前;6月至8月阿拉伯海盛行西南季风,洋流方向由西向东;红海沿岸属于荒漠地带,森林少见;6月至8月地中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和日丽,炎热干燥,所以选B;答案 B11.读“印度、美国示意图”,回答下题;美国和印度均为世界耕地面积广大的国家,但印度耕地灌溉面积比重比美国大,主要原因是A.印度耕地多分布于平原、高原B.印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C.美国干旱地带面积比印度小D.美国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解析美国和印度均为世界耕地面积广大的国家,但印度耕地灌溉面积比重比美国大,主要原因是印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B对;与印度耕地分布位置无关,A错;美国干旱地带面积比印度大,C错;美国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与灌溉面积比重小无关,D错;答案 B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12~13题;12.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13.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解析第12题,根据图示,从Y轴看,山西低于湖北,说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A项错误;湖北低于江苏,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项错误;从X轴看,上海低于江苏,说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B项正确;广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D项错误;第13题,根据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A项正确;广西较低,能否承接高耗能产业取决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方向,B项错误;上海和江苏较低,但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适于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而不应该发展重型工业,C项错误;湖北较高,应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降低能耗,D项错误;答案a、b、c表示不同阶段的城镇空间布局演化特征,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功能区布局演化特征;读下图回答14~15题;14.不同时期的城镇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是A.a—①、b—②、c—③B.a—②、b—③、c—①C.a—③、b—①、c—②D.a—②、b—①、c—③15.如果①②③代表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区布局发展情况,则②时期该城市可能A.改进资源开采技术,加大资源开采量B.GDP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第一产业的比重最高解析第14题,根据城镇空间布局的演化特征判断,由先到后分别为b、c、a,根据城市功能区布局的演化特征判断,由先到后分别为③①②,因此对应关系是b—③、c—①、a—②;选B;第15题,②时期的功能区布局是研发、设计等服务业与高级住宅区位于市中心,企业位于城市外围,说明此时追求的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因此此时最可能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选C;答案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16~17题;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17.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解析第16题,由图示可知,1998年后,林地变化率最高,为正值,说明增加林地多;耕地和草地变化率也较大,但为负值,说明耕地与草地减少的多,而其他用地变化率不大,故选A;第17题,由图可知,1976~1998年,林地变化率很小,说明生态环境改善缓慢,1998~2010年其变化率大,说明改善明显,故选C;答案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8题;18.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解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化进程快,产业结构层次和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部沿海地区是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层次高,农牧业发达,所以选B;答案 B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20.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解析第19题,由图可知,Ⅰ主体功能区大多沿河分布,较为分散,且多分布于地势平坦的地区,应为城市化地区;Ⅱ主体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所占面积比例大,应为农产品主产区;Ⅲ主体功能区内分布有山峰,说明区内地形为山地、丘陵;该主体功能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山区易发生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Ⅲ主体功能区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第20题,安徽省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农村迁往城市,故A项正确;铁路建设成本山区大于平原,B项错误;一般而言,商业网点密度平原大于山区,C项错误;城市化地区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D项错误;答案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21~22题;21.①②③④依次示意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22.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解析第21题,由①、②、③分布图判断,不同类型餐馆分别集中分布在四川、湖南和广东,故①、②、③分别是川菜馆、湘菜馆和粤菜馆;④类餐馆主要分布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应为西餐馆;第22题,图中各类餐馆的分布具有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分散分布会增加原料的运输成本;餐馆数量的增加会使城市服务范围缩小;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比较稳定,不会因餐馆的布局而加速转变;餐饮属于文化现象,餐馆的分散布局会促进地域文化的扩散;答案。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23张ppt)
。4.有些原物已毁,如革命纪念地区、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和园林等,可适当恢复重建 。
如遵义的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纪念地区、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扬州的二十 四桥等 5.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建筑群或文化古迹,必须保留者,除进行完整的修复保留 外,在其附近地区的建设,不能有损保留项目的完整性和艺术价值。 6.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除有形的文物古迹之外,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
化 与 乡
文化 与乡
村 村景
景观
观
“宅
高田
低” 的空 间布 局
“人地 和谐” 的理 念
福建 “御外凝
永定 内”的集
“土 楼”
体精神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空间格局反围内形成的文化现象。 物质方面:建筑、服饰、饮食 非物质方面: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镇与城镇化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素养
【综合思维】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理实践力】调查所在地典型地域文化景观,探究其特点,对区域特色文化传承 和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资料、视频,了解不同地域文化下城乡景观,感受地域文化 的表现和特色差异。 【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地域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领悟人地协调观。
西方宫廷中有喷泉、雕塑,民居中有花园、 洋房、草地等。
【拓展】我国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措施
1.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群)等,必须保留。 如北京的故宫、天安门广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在我们的高三地理学习中,“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特点,还能让我们从更深层次去思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就像是地球给予我们的原始“礼物”,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
而人文环境呢,则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基于自然环境所创造出来的,像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等。
地形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那可是相当显著。
比如说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大规模的农业耕种和城市建设。
想象一下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那里能够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生产,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
而山地和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难度高,农业发展也受到一定限制,但却可以发展特色的林业和旅游业。
像我国的西南地区,山高谷深,虽然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但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气候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的气候类型决定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物种类。
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多雨,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香蕉等。
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气候还会影响到工业的布局。
比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供暖设备的生产和相关产业就会相对发达。
水文条件也不容忽视。
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像长江流域,河运繁忙,带动了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
而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则需要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土壤的性质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肥沃的黑土、冲积土适合种植高产的农作物,而贫瘠的土壤则可能需要进行改良或者选择更适合的种植品种。
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也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
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木材加工业,草原广阔的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课件人教必修2
城市化低水平 拥挤,住房紧张,
象,大城市人口减少
时期
环境恶化等
城市人口和城 镇数量增加
_郊__区__城__市__化___现象
__逆__城__市__化__现象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使生物的___多__样__性___减少。 (2)工业废渣对城市__土__地____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城市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设施使_____降__水_____、径流、 __蒸__发____、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__水__量____和___地__下__水___ 运动发生变化。 (4)工业排放的各种气体使城市出现“_热__岛_____”现象,密集
(2011 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 的结果是( )
A.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B.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C.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D.乡村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名师解读】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 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城市化进程表现在城市人口比重 不断增加,城市数量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人口比重不断 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等。 【答案】B
【答案】AC
有每
的个
孩孩
子子
是的
菊花
花期
,不
选一
择样
在,
秋有
天的
开孩
放子
;是
而牡
有丹
的花
孩,
子选
是择
梅在
花春
,天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2011 年广东省学业水平模拟)图5-6-1中四条曲线 代表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地区城市数 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陕西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9讲 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陕西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9讲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74分)1. (2分) (2019高二上·蓝田期末) 建筑布局也要考虑使噪声的影响最小,如利用地形或地物做隔声屏障,使噪声降到最低。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建筑物的布局最恰当的是()A . 图甲B . 图乙C . 图丙D . 图丁(2)下列与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同一类的是()①城区禁止鸣喇叭②机动车安装消声器③体育馆安置吸声吊顶④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A . ①②B . ①③④C . ①④D . ②③④2. (4分) (2018高一下·南昌期中) 读“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城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②④(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A .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B . 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C .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 .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3)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的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 历史因素B . 经济因素C . 知名度因素D . 种族宗教因素3. (4分) (2017高二上·济南月考) 读中国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地区应重点保护珍惜野生动植物,保持生态平衡B . b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C . c地区应大力发展钢铁、机械、石化等重工业,治理大气污染D . d地区利用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少数民族聚居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2)关于e地区最严重生态问题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 春季多大风且植被覆盖率低B . 春季气温回升快且降水少C . 夏季多雨且排水不畅D . 夏季多暴雨且土质疏松(3) f省能源短缺,下列措施能积极有效的解决该省能源紧张状况的是()①发展核电②西电东送③进口石油④对用电大户拉闸限电⑤利用风能发电A . ①②③⑤B . ①②③C . ④⑤D . ①②③④⑤4. (4分) (2014高一下·阜城月考) 城市区位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是()A . 我国南方城市多临江而建B . 青藏高原城市多建于河谷地区C . 西北地区城市多建于绿洲上D . 北方城市位于铁路公路沿线5. (4分) (2019高三上·山西月考)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
河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9讲 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河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9讲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74分)1. (2分) (2016高一下·大同期中) 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原因是()A . 扩大宗教势力B . 加快生产发展C . 养老送终D . 加快城市化进程2. (4分) (2019高二上·渭滨期末) 某地理研究小组对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进行了研究。
该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考察发现该地传统聚落的特征为“多为双坡屋顶,临水而建,临水面为街面和水巷,水巷两边是优美的石拱桥相连”,该聚落为()A . 晋陕豫黄土聚落B . 青藏高原典型佛教文化聚落C . 江浙水乡聚落D . 黑吉辽林海雪原聚落3. (4分) (2019高二下·濮阳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秦岭()A . 纵跨北半球中、低纬度B . 东西绵延长达160千米C . 地跨陇、秦、鄂、豫等省D . 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2)与南坡相比,秦岭北坡()A . 气候垂直分异更明显B . 坡面面积较小C . 常绿阔叶林分布更广D . 黄土厚度较薄(3)秦岭物种丰富,其主要原因是()A . 区域闭塞,人迹罕至,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小B . 东西跨度大,河流、湖泊众多,水生生物种类多C . 全年高温,植被茂盛,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D . 地处气候过渡带,山体高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4)渭河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 . 冲积平原,土壤肥沃B . 雨热同期,降水变率大C . 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好D . 水运便利,全年可通航4. (4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期末) 读浙江省某县城区分布图。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县城区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 河流B . 地形C . 交通D . 经济(2)导致金丽温高铁与金温铁路线路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 经济B . 河流C . 政策D . 地形5. (4分)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差异巨大。
山东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9讲 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山东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9讲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74分)1. (2分)(2018·天津)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表1: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城市名称人口数量(万人)城市面积(平方千米)经济总量(万亿美元)东京135121550.95巴黎106028450.74纽约8337980.90伦敦97817380.52(1)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A . 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B . 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C . 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D . 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2)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A . 东京、纽约B . 纽约、伦敦C . 东京、巴黎D . 巴黎、伦敦2. (4分) (2020高一下·连云港期末) 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各自特点,文化景观蕴含着地域文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示景观的共同因素是()A . 宗教B . 戏曲C . 语言D . 风俗(2)地域文化影响城市的()A . 建筑数量B . 建筑风格C . 用地规模D . 发展速度3. (4分)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 . 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 . 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 . 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D . 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 . 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 . 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D . 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4. (4分) (2015高二上·台中期中)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在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A . 技术指向型产业B . 劳动力指向型产业C . 动力指向型产业D . 现代服务业5. (4分) (2018高一下·徐州期末) 下图为“浙江某沿海港口城市规划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9讲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74分)1. (2分) (2017高一下·保定月考)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
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某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的国家是()A . 韩国、泰国、菲律宾B . 菲律宾、泰国、尼泊尔C . 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D . 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B . “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C . 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D . 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2. (4分)下列地理事物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 . 欧洲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B . 美国大城市中心—少见现代化的高楼大厦C . 中国古代都城—以皇宫为中心D . 欧美城市—教堂位于风景优美的郊区3. (4分)(2020·黄浦模拟) 下列区域中,水田农业分布广泛的是()A . 黄土高原文化区B . 华北平原文化区C . 江南水乡文化区D . 东北黑土文化区4. (4分) (2017高一下·曹妃甸月考) 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 .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B . 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C . 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D . 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2)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5. (4分) (2019高二下·青铜峡期末)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 . ①半陷地下——地热丰富,地温高B . 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潮多发C . 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D . ④顶尖坡陡——森林资源丰富(2)关于②传统民居建筑所在地自然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 亚寒带针叶林广布B . 冬暖夏凉C . 多旱涝灾害D . 河流稀少6. (2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期末) 文化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一个地区的文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
当地域文化作用于消费领域时,也是润物细无声。
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人们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不同。
下图是关于地域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北京人偏爱进口的东西②广州人信任港、台③上海人更喜欢国产④北京人有潜在的贵族意识A . ②④B . ③④C . ①③D . ①②7. (4分)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取决于()A . 人口的迁移数量B . 人口的总数C . 人口的年龄结构D . 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8. (4分) (2021高三上·广州月考) 浏阳市小河乡位于湘赣边界,三面为高山环抱,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
近年来,小河乡通过大力建设农村画室,培训农民画师,实行"流水线作业"生产山水装饰画,作品畅销国内和东南亚,成功脱贫致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河乡贫困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A . 气候干旱B . 土壤贫瘠C . 交通不便D . 劳力不足(2)小河乡山水画作品畅销的原因是其具有较高的()A . 历史价值B . 收藏价值C . 科学价值D . 观赏价值(3)小河乡新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的扶贫方式有()①生态扶贫②产业扶贫③教育扶贫④文化扶贫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9. (4分) (2018高二上·静安期末) 下列关于中国地域文化的描述中属于“四川盆地文化”的是()A . 该地区民间文艺的代表是二人转B . 该地区多竹楼、鼓楼等民居建筑C . 该地区有茶馆、小吃、“摆龙门阵”等休闲文化D . 该地区最有影响的地方戏曲和民歌是秦腔和信天游10. (6分) (2019高二上·通化期末) 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
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
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小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A . 耕地退化B . 草地退化C . 土地退化D . 林地退化(2)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A . 东北地区B . 西北地区C . 华北地区D . 西南地区(3)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①干旱②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③过度放牧④气候异常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11. (6分) (2018高三上·南昌期末)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流行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等地区。
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它在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
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如下图)最有特色。
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
错落有致,多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马头墙建筑群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A . 地势起伏大,多石林、峰林B . 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C . 金秋,山坡上有大片火龙果待摘D . 隆冬时节,田间有成片油菜(2)马头墙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A . 防火B . 防水C . 防风D . 祈福(3)关于徽派建筑的描述,合理的是()A . 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B . 房屋建筑材料基本来自本地山区C . 墙体厚实,以适应剧烈的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D . 青瓦白墙,和当地时常的蓝天白云相协调12.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蜀锦产于四川,但四川却极少出土宋代以前的完整蜀锦。
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的汉代蜀锦(下图)出土于新疆和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四川极少出土宋代以前的完整蜀锦的原因是()A . 人口稀少,市场狭小B . 地形崎岖,交通闭塞C . 气候潮湿,不易保存D . 战事频发,损毁严重(2)“五星出东方”指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现于东方天空的现象。
下列有关其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球自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五星公转速度各不相同③五星自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④五星公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13. (2分) (2018高二上·浦东期末) 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特征的标志之一。
四川盆地一带的传统民居是()A . 碉房B . 四合院C . 泥瓦房D . 吊脚楼14. (4分) (2019高一下·天津期末) 海河在清代之前称直沽,大沽河,南运河,于牙河汇入海河的旧三岔口是天津的发样地,以三岔口为中心的天津构筑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沽水文化,近代以来,各国租界的建设在海河两岸异彩纷呈,现代的天津市逐步向海河下游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四幅图反应的地理事象与沽水文化关联性最小的是()A .B .C .D .(2)既能传承天津的特色沽水文化,也有利于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是()A . 大量恢复传统的城市园林B . 保护目前仅存的坑塘洼淀C . 全面改造现存的历史园林D . 紧盯新建园林的形态特征15. (4分) (2019高二下·让胡路期中) 合掌造(左图)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右图为“日本轮廓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A . 旱灾频发B . 冬季暴雪C . 多洪涝灾害D .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2)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A . a地B . b地C . c地D . d地(3)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因此该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①环境洁净②食源丰富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⑤科技发达C . ①③⑤D . ③④⑤16. (4分) (2014高一下·沁阳月考) 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 . ②④B . ②③C . ①②D . ③④17. (4分) (2017高二下·孝感期中) 下图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2011年以来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速低于粤东西北地区,原因可能是()①珠三角产业向外地迁移②珠三角人口超过环境承载力③珠三角人口出生率下降④粤东西北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C . ①③④D . ①②④(2)据图判断,广东省今后应()①大力引进外省劳动力②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入③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④大力推进本省城镇化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18. (2分)唐人街是()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A . 种族B . 收入C . 交通D . 知名度19. (2分) (2019高二上·通榆月考) 平潭是福建省一个岛县,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
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右图所示的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
其独特的造型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石头厝的特征及其对应功能正确的是()A . 房屋低矮——便于保温B . 屋顶缓——防暴雨C . 窗户小——防外敌D . 石头压瓦——防大风(2)结合平潭的地理特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该地降水少主要是由于沿岸寒流降温减湿B . 该地适宜发展的产业有渔业、风电、旅游业C . 该地主要房屋建材是岩浆喷出冷却凝固而形成的D . 由于台湾山脉的阻挡,该地夏秋免遭台风灾害20. (6分) (2018高二上·鹤岗月考) 读“世界某地区一古城遗址分布及其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据此回答列各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古城最终消失的原因可能是()①滑坡、泥石流频发②火山喷发③人口增长过快④过度使用水资源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③(2)结合所给信息,分析历史上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丁二、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21. (15分) (2019高二上·会泽月考) 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