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常见急诊的诊断与处置
内科常见病症急诊处理
急性高热的常见病因
急性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感染:占感染性发热的11.0%-17.1%。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感染: 螺旋体感染 原虫、蠕虫感染 细菌性感染:
急性高热的处理
(二)急诊处理
1 、解热治疗 立即退热:(1)适应症:高热、高温中暑、高热伴休克或心功能 不全,儿童和恶性肿瘤 等特殊人群。(2)方法:物理降温(冷、温水擦浴)和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退 热栓剂塞肛)。(3)注意:大量出汗致血容量不足,血压和神志改变。
2、抗生素治疗: (1)对既往体健出现危及生命的急性发热患者,应考虑到各种感染所导致的感染性休 克、脓毒症; (2)老年 或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急性发热,多为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皮肤软 组织部位的重症感染性疾病。
科、血液科、结核病医院等)住院治疗。 2、病因不明的咯血,急诊抢救后出血停止,原则上转呼吸内科病房住院系统诊治。
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
1. 生理性 剧烈运动。吸人高浓度二氧化碳。进人低氧浓度空间。高原反应。水下长时间潜水。 2.肺源性 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肿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
呼吸困难的处理
1.基本处理。 (1)保证气道通畅。 (2)吸氧。 (3)必要时机械通气。 (4)心电、血压、血氧监测。 (5)建立静脉通路,补液。
呼吸困难的处理
2.病因治疗。 (1)心源性肺水肿。
①利尿治疗。 ②扩血管治疗。 (2)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①扩张支气管。②合并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 (3)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心脏病突发应急处理
临床心脏病突发应急处理心脏病突发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本指南旨在提供心脏病突发的应急处理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有序的急救。
1. 识别症状心脏病突发的典型症状包括:- 剧烈胸痛或不适,可能放射至左臂、颈部、下颚或背部。
- 呼吸困难。
- 出汗。
- 恶心或呕吐。
- 极度疲倦。
- 心跳加速或不规则。
- 意识丧失。
2. 呼叫急救电话一旦识别出心脏病突发的症状,立即呼叫当地急救电话(如中国的120)。
清晰、准确地告知接线员患者的症状、所在位置及联系电话。
3. 初始评估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应进行初始评估,包括:- 确认患者意识状态。
- 检查呼吸。
- 检查脉搏和心跳。
- 评估呼吸频率和血压。
4. 心肺复苏(CPR)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按照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的推荐,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直到专业人员到达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准备就绪。
5.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AED,按照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
AED是一种可分析心律并在必要时给予电击的设备。
它通常附有语音指导和视觉指示,易于使用。
6. 给予药物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医疗指南给予药物治疗。
常见的药物包括:- 肾上腺素(Adrenaline)- 用于启动心脏。
- 阿司匹林(Aspirin)- 抑制血小板聚集。
- 肝素(Heparin)- 防止血栓形成。
7. 转运至医院患者应在持续监测下转运至最近的急诊室。
在转运过程中,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并准备好紧急介入治疗,如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8. 持续监护和治疗到达医院后,患者将接受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包括:- 心电图(ECG)检查。
- 血液检查,如心肌损伤标记物。
- 有必要时,进行紧急的血管内介入手术,如PCI或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9. 后续护理患者在经历心脏病突发后,需要接受长期的医疗监护和治疗,包括:- 药物治疗,如抗凝剂、降血压药物、胆固醇降低药物等。
《专科疾病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高血压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即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高血压的危害性除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
因此,在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除仍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之外,还应根据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同时合并的其他疾病进行危险分层。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1、高钠、低钾膳食: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盐摄入量>12g/天。
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h尿钠/钾,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2、超重和肥胖:BMI≥24kg/m,发生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体重的3~4倍;腰围≥90(男性)或≥85cm(女性),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3、过量饮酒4、长期精神过度紧张5、年龄增长、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mmHg)分类收缩压舒张压正常血压<120 和(或)<80正常高值血压120~139 和(或)80~89高血压≥140 和(或)≥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 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90【诊断性评估】1、询问患者生活方式2、准确测量血压及稳定状态下血压值3、寻找心血管其它危险因素;4、评估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疾病。
5、筛查继发性高血压【血压测量】测量血压前,受试者应至少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测量坐位时的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以柯氏音第1音和第5音(消失音)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
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
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急诊是医院中最紧急、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尤其是心血管内科急诊,因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性和危险性,所以需要一个有效的应急预案来保证患者能够及时获得紧急救治。
本文将介绍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
一、患者接诊和初步评估1. 接诊人员要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就诊时间等基本信息。
2. 了解患者病情的主要症状及持续的时间,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
3. 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二、紧急处理措施1. 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同时通知相关人员准备电除颤。
2. 突发性心绞痛:给予患者急救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同时监测血压和心电图。
3. 心力衰竭: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等进行支持性治疗。
4. 心律失常:根据患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复律或药物治疗。
5. 起搏器功能异常:立即联系心脏起搏器专科医生进行持续监测和处理。
6. 缺血性脑卒中:迅速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血管溶栓治疗。
三、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1. 心电图检查:用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病变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2. 血液检查:包括心肌酶谱、肌红蛋白等,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3. 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功能状态,包括心室射血分数、室壁运动等指标。
4. 血压监测:连续或间断地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物剂量。
5. 心血管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等治疗。
四、团队合作和沟通1. 心血管内科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形成高效的工作团队。
2. 及时向患者家属传达患者的病情和处理情况,做好安抚工作。
五、记录和总结1. 对每个急诊患者的病情、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
2. 定期组织心血管内科的学术讨论,对急诊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不断完善和改进急诊应急预案。
以上即是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
通过严格的急诊流程和综合治疗手段,能够更好地保证急诊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急诊科心脏病急症的评估与管理
通过造影,医生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治疗。
2
血管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使用球囊扩张血管,恢复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血管成形术
通常联合支架置入,以维持血管扩张,防止再次狭窄。
3
支架置入
支架置入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可将金属支架植入狭窄的冠脉血管,
支撑血管壁,维持血管扩张。 支架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心脏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的多学科协作
多学科团队
包括急诊科医师、心脏病专家、护理人 员、放射科医师等,协同诊断和治疗患 者。
沟通与协作
医生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护理。
定期会诊
定期进行多学科会诊,评估患者病情, 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急诊科心脏病急症的质量管理
数据分析
预防为主
通过健康教育和早期筛查 ,早期识别和控制风险因 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 生率和死亡率。
结论
急诊科心脏病急症的评估与管理至关重要。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提高 急诊科心脏病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并不断优化相关流程,以确保患 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患者的预后。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焦虑 、抑郁等情绪障碍,积极面对疾病 ,重返正常生活。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策略
生活方式的改变
戒烟、控制血压和胆固醇、定期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合理 膳食、减少压力和焦虑,都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 。
药物治疗
对于已知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例如高血压、高胆固 醇、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降脂药和抗血小 板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预防
预防措施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定期体 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脏病。戒烟,保持健康体重,规律运 动,低盐低脂饮食,保持情绪稳定。
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
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一、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中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心血管急症患者,快速而准确的干预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心血管内科急诊提供一个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置。
二、早期急救措施1. 呼叫急救服务:在发现心血管急症患者时,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
2. 心肺复苏(CPR):如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操纵,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设备可用,及时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
三、常见心血管急症处理1. 心肌梗死a.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等。
b. 快速给予患者含阿司匹林的药物。
c.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早接受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d. 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如突发心搏骤停应立即实施复苏措施。
2. 心律失常a. 迅速判断心律失常类型,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心率等生命体征。
b.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心电复律、药物治疗等。
3. 心衰a. 确定心衰程度,监测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b. 给予患者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c. 给予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4. 肺栓塞a. 及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b. 尽快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CT肺动脉造影等,以确诊肺栓塞。
c.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肺血栓溶解药物或手术治疗。
5. 主动脉夹层a. 快速确诊主动脉夹层,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b. 外科手术治疗是拯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应尽早实施。
四、协调与沟通1. 快速反馈:医护人员之间应及时传递患者病情信息,以确保团队合作高效进行。
2. 与家属沟通: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治疗方案等,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五、设备和药品准备1.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心电图。
2. 血压计:用于监测患者血压。
3. 氧气设备:用于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心内科常见急诊的诊断与处置
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心脏疾病。
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心功能
不全等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给 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合理用药
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 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 支持和疏导,减轻焦虑和恐惧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症状,心内科常见急 诊可以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不稳 定型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恶 性心律失常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胸痛
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可放射 至左肩、左臂、下颌等部位, 常为闷痛、压榨样痛或烧灼样
痛。
心悸
心跳加速、心律不齐或心搏骤 停等,可伴有胸闷、气促等症 状。
呼吸困难
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呼吸急促、 气喘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端 坐呼吸、紫绀等症状。
心力衰竭的处理
1. 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AC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抑制剂、ARBs、β受体拮抗剂等
,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
展。
2. 非药物治疗:如心脏再同步化
治疗、左室辅助装置、心脏移植 •·
等,针对严重或难治性心力衰竭
患者。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 状态,需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生 活质量。
3.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限制钠盐 摄入、适当运动、避免劳累等, 有助于控制病情。
检查肺部听诊,判断 是否存在啰音、哮鸣 音等异常体征。
检查心脏听诊,判断 心脏杂音、心包摩擦 音等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检测血常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 指标,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炎 症反应。
医院心血管内科危急重症救治流程
医院心血管内科危急重症救治流程一、患者评估与诊断1.1 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和意识状态等。
1.2 采集患者的详细病史,包括既往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等。
1.3 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快速进行初步诊断。
二、抢救准备与团队组织2.1 立即向医院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ICU)发起危重患者抢救通知,启动危重患者抢救流程。
2.2 组织抢救团队,包括心血管内科医生、护理人员、急诊医生、重症医生、心脏外科医生等专业人员。
三、危重患者抢救措施3.1 药物和液体管理:-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开始输液治疗,纠正液体和电解质紊乱。
-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需要,合理使用快速效应的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3.2 呼吸支持:- 对存在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包括氧疗和机械通气。
3.3 心脑监护与治疗:- 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实施心电监护、动态血压监测等。
- 对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病情进行积极治疗,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
3.4 外科干预:- 如病情需要,及时联系心脏外科团队,进行紧急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四、抢救后的监护与警惕4.1 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
4.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后续治疗和康复计划,如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进一步管理。
以上是医院心血管内科危急重症救治流程的一个示例,具体的实施和细节应根据医院和医疗团队的实际情况、政策和流程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建议在最终确定流程前,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充分沟通和讨论,以确保危重患者抢救工作能按照最佳实践和标准进行。
心内科常见急救
• 患者会出现: • 高度紧张、恐惧、绝望 • 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应做: • 1、操作娴熟、态度亲切和蔼 • 2、耐心解释 • 3、安抚、鼓励病人,使其积极配合治
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 观察及记录
•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面色、皮肤 (湿冷、花斑、发绀)、呼吸、血压、心 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出汗情况、 中央静脉压的变化、肺部啰音或哮鸣音的 变化,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记录
两腿下垂
抢救 快、急、稳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一条静脉通道: 用于静脉滴注
一条静脉通道: 用于静脉推注
给氧
严密监测病情
依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
监测血压、呼吸、血氧饱
酒精湿化(氧气流经
和度、心率、尿量(可行导
30%一50%洒精),
尿)、面色、出汗情况心电
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
图,检查电解质、血气分
析
使用酒精吸氧可使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有
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 常等,用药期间应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五、抢救配合与护理
遵医嘱给药:
血管收缩 药物
对外周动脉有显著缩血管作用的药物,适用于应用正 性肌力药物后仍出现心原性休克或合并明显低血压 状态的患者,升高血压,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
常用的血管收缩药物: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心原性休克时首选去甲肾上腺素维持收缩压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心律、心率、血流动力 学和临床状态变化
2022
心内科常见急救知识
单击添加副标题
01
急性心衰
一、概述
急 指心脏在短期内发生心肌收缩力
性 明显降低和(或)心室负荷突然
心 力
心内科专科疾病应急预案及程序
心内科专科疾病应急预案及程序心内科专科疾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是指在心内科医疗机构内,针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事件的发生,在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和医疗服务。
下面将针对心内科专科疾病的常见应急情况的预案和程序进行详细介绍。
1.呼叫急救:立即通知相关急救人员和医务人员,调动相关急救设备和药品。
2.评估病情:迅速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症状和体征。
3.监测:对患者进行心电图(ECG)和血压监测。
4.立即给予氧气:给予患者吸氧,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5.联合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硝酸酯类和/或β受体阻滞剂。
6.急诊导管室治疗:将患者尽快送往急诊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相关介入治疗。
7.监测观察:在介入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仔细监测观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呼叫急救:通知相关人员和急救人员,调动急救设备和药品。
2.评估病情:迅速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症状和体征。
3.监测: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和血压监测。
4.氧气治疗:给予患者吸氧,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5.利尿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利尿剂。
6.血流动力学支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流动力学支持,如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等。
7.治疗其他并发症:如有心律失常或肺水肿等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
8.病因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及时治疗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如控制高血压等。
1.呼叫急救:立即通知急救人员和相关人员,调动急救设备和药品。
2.评估病情:迅速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症状和体征。
3.监测: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观察心律状态。
4.处理心室颤动:如出现心室颤动,立即进行电除颤。
5.给予合适药物:根据心电图和病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6.观察病情: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复发或并发症的发生。
7.评估疗效:定期或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心电图和症状评估。
1.呼叫急救:立即通知急救人员和相关人员,调动急救设备和药品。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等。
针对这些急危重症,制定一套完整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一、急性心肌梗死1. 处理流程(1)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2)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药物。
(3)根据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
(4)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根据病情选择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
(5)术后进行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2)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3)加强与急诊、影像科、检验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4)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药品、设备储备,确保随时可用。
二、心律失常1. 处理流程(1)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2)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药物进行纠正。
(3)对于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立即给予电复律。
(4)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跳过缓,立即给予临时起搏。
(5)病情稳定后,根据病因进行长期治疗。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心律失常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2)加强心电监护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完善心律失常相关药品储备,确保随时可用。
(4)加强与急诊、影像科、检验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三、心力衰竭1. 处理流程(1)立即进行评估,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2)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药物。
(3)根据病情,给予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4)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如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等。
(5)病情稳定后,进行长期治疗,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心力衰竭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心血管急诊病人抢救流程
心血管急诊病人抢救流程如下:
接听电话:急诊医生在接听求救电话时问清发病症状及既往病史,若为急性心脑血管病,立即吩咐患者停止活动,指导家属自救,不要过度搬动患者,尽量缩短院前急救反应及出车时间。
检查病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判断神志,检查瞳孔,测量血压、呼吸、脉搏,做心电图,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视情况采取舒适体位。
保持呼吸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分泌物;昏迷患者有假牙时须取出假牙;舌根后坠、鼾声大患者置入口咽通气管;抽搐者放入开口器,以防舌咬伤;呼吸不规则者可予以气管插管。
吸氧处理: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酌情应用急救药物,吸氧,确保患者能够吸入充足的氧气。
稳定病情:在对患者进行紧急急救处理,确保患者呼吸通畅,能够吸入足够的氧气之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再进行转院处理。
心理安抚:对危重患者,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惧及无助的心理,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一、心输出量减少相关因素1、前后负荷增加或减少2、后负荷增加3、心肌收缩力降低4、心动过速或过缓5、心瓣闭锁不全措施1、让病人卧床休息,限制活动2、遵医嘱严格限制液体入量,记录液体出入量,维持液体平衡,输液速度不超过20-30滴/分3、遵医嘱给予利尿剂,监测有无电解质失调4、提供病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保证病人充分休息5、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体位6、吸氧7、必要时每日称体重8、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量9、遵医嘱给下列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同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二、体液过多相关因素1、排尿量减少继发于心力衰竭2、饮食不当3、腹水继发于心衰/肾衰措施1、抬高床头,半卧位2、详细记录24h液体出入量,维持体液平衡,限制一天摄入包括食物中钠的摄入,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3、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4、鼓励病人经常自己翻身,保持床上有床档,下地活动时有扶手或拐杖5、每日称体重三、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危险因素1、体液总量增加导致电解质浓度降低2、肾灌注量减少导致钾、钠的再吸收增加3、利尿治疗增加了体液及钾、钠的排泄4、低钠饮食措施A\低钠血症1、遵医嘱限盐,提供饮食指导2、遵医嘱给利尿剂,并监测效果B、低钾血症1、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应在饭后或进餐时,以减少胃肠道的刺激2、鼓励病人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葡萄干、香蕉、马铃薯四、活动无耐力相关因素1、心输出量下降2、病情恶化措施1、根据心功能的分级决定病人的活动量2、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3、教会病人使用环境中的辅助设施,以增加活动耐力和自理程度4、在病人活动量允许的范围内,让病人尽可能自理,并为病人自理活动提供方便条件5、病人活动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以减轻焦虑及恐惧6、吸氧五、缺乏知识相关因素1、对疾病及治疗不熟悉2、焦虑3、信息缺乏措施1、教会病人疾病知识、药物的作用、治疗的重要性、常见症状2、活动量要适宜,以不引起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原则,避免劳累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4、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限制钠盐摄入,肥胖者要减轻体重,禁刺激性食物,戒烟酒5、定期复查6、鼓励病人/家属提问题六、气体交换受损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肺淤血)相关因素1、肺静脉淤血2、肺泡—毛细血管床改变措施1、让病人半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盒减少静脉回心血量2、鼓励病人尽量做缓慢的深呼吸,协助病人咳嗽,必要时吸痰3、遵医嘱给病人20%——50%的酒精湿化吸氧4、遵医嘱给药:吗啡、硝酸酯类、利尿剂、氨茶碱七、心源性休克相关因素1、血流改变2、毛细血管—肺泡膜的改变措施1、抬高床头以利于病人呼吸2、吸氧3、必要时吸痰八、疼痛相关因素:1、心肌缺血缺氧2、高血压措施1、卧床休息2、吸氧3、遵医嘱给药:硝酸甘油、吗啡或杜冷丁,降压药4、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九、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措施1、立即进行心外心脏按压2、如出现室速或室颤,应立即给予电除颤3、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和输液,纠正酸中毒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5、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6、做好抢救记录。
心内科应急预案
心内科应急预案引言概述:心内科应急预案是指在心内科医院或诊所中,为了应对突发的心脏病患者的急救和治疗工作而制定的一套应急处理措施和流程。
它的目的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确保医疗团队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急救和治疗。
正文内容:1. 紧急情况的识别1.1 心脏骤停的识别:包括观察患者是否无意识、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等症状。
1.2 心绞痛的识别:包括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1.3 心律失常的识别:包括患者出现心悸、心跳过速或过缓等症状。
2. 心内科应急处理流程2.1 呼叫急救人员: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医生。
2.2 心脏骤停的紧急处理: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2.3 心绞痛的紧急处理:给予患者含硝酸甘油的药物,帮助扩张冠状动脉。
2.4 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电复律或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3. 心内科应急设备和药物3.1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率变化。
3.2 呼吸机:用于辅助患者进行人工呼吸。
3.3 除颤仪:用于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电复律。
3.4 心脏急救药物:包括硝酸甘油、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4. 心内科应急团队的组成与培训4.1 主治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4.2 护士:负责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给药。
4.3 急救人员:负责进行心肺复苏和其他急救措施。
4.4 心内科应急培训:定期组织心内科医生和护士进行急救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 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5.1 定期演练:组织模拟紧急情况的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2 评估和反馈:根据演练结果和实际应急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改进预案。
5.3 更新和宣传:根据新的医学研究和技术进展,更新应急预案,并向医护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总结:心内科应急预案是保障心脏病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紧急情况的识别、应急处理流程的规范、应急设备和药物的准备、应急团队的组成与培训以及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可以提高心内科医院或诊所的急救和治疗能力,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内科常见急危重症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急诊内科常见危重症诊断要点及抢救原则第一节心脏骤停【病史采集】1. 心脏骤停是一种临终前状态,必须强调争分夺秒简要询问有无双眼上翻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等心脏骤停的先兆症状;2. 有无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触电、溺水、麻醉及手术等病史。
【检查】1. 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2. 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治疗原则】1. 院前急救(第一期复苏)(1)畅通气道:输氧。
(2)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3)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00-120次/分。
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 院内急救措施(第二期复苏)(1)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2)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2mg静注,每隔5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2~10微克/kg静滴;(3)心电图监测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和电技术两方面:1)电击除颤:心室纤颤可用非同步电击除颤,所需能量为双相200焦耳。
2)药物治疗: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若由于洋地黄中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静注。
3)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静注治疗。
3.重症监护室处理(第三期复苏)心搏恢复后可进入ICU病房进行如下处理:(1)维持有效的循环: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处理心律失常;防治急性左心衰竭等等。
(2)维持有效呼吸:关键问题是要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也可用呼吸兴奋剂,自主呼吸恢复前,要连续使用人工呼吸机。
若气管插管已用2~3天仍不能拔除,应考虑气管切开。
(3)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1) 低温疗法:头部冰敷,冰帽,体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使用冰毯降温。
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识别和初步诊断
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诊处理、诊疗规范转诊要求一、发热二、咳血三、气胸四、急性呼吸困难五、快速心律失常六、急性心肌梗塞七、高血压病八、上消化道出血九、急腹症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十一、中暑十二、脑血管意外一、发热1 定义: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按体温状况:低热:37.3-38℃中等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双峰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2 伴随症状起病迅速,发热伴寒战者:多见于输液(血)反应、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败血症、疟疾、大叶性肺炎等。
伴头痛、呕吐者:常见于感染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者伴咳嗽、胸痛者:常见于流感、肺炎、肺结核、胸膜炎、病毒性上呼吸道道感染伴肝(脾)肿大者:可见于伤寒、病毒性肝炎、肝脓肿、疟疾、血吸虫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伴出血倾向者:可见于血液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急性溶血、流行性脑膜炎、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白血病等伴腹痛者:应问清部位、性质、传导及压痛等伴皮疹者:应了解出疹次序、皮疹特点、是否伴有脱屑、皮肤瘙痒等伴昏迷者: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脑、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中毒等.3 相关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甲乙型流感抗原检测(2)器械检查: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B超、X线拍片等4 急诊处理(1)一般处理(2)降温(3)病因治疗(4)防止并发症。
注意:(1)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流行病史)、细致全面但有重点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之尽可能明确诊断,作出恰当处理(2)一时难以明确诊断时,应根据临床特点、发病季节、常规检查作出“倾向”性处理(3)合理选用退热措施:以物理降温为主,不要盲目使用激素退热(4)根据临床特征进行处理,应严密并动态观察5 转诊要求经初步处理后发热反复或效差,仍不能明确病因者,经降温、抗炎等对症处理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向上级医院转诊。
心内科接诊急诊或危重患者的工作流程
心内科接诊急诊或危重患者的工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心内科接诊急诊或危重患者的工作流程引言心内科作为医院内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诊治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心脏急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
2
涉及心脏急救的学科
• 一门新兴学科,不仅独立,且跨多专科; • 涉及医院急诊,且延伸院前现场急救; • 不仅要急诊抢救,还需危重病症的监护。
• 构成一个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病监护的 完整急诊医疗体系。
·
3
中-美国五种最常见死亡原因
(1998 年WHO统计)
• 只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或ECG改变难以判断 时,方依赖酶学的支持来确诊。
·
10
AMI的特殊表现
• 以心衰为首发表现- 急性肺水肿 • 以晕厥为首发表现- AVB伴大汗、面色苍白、
HR30-40bpm • 以心源性休克为首发表现-AVB伴BP 、HR • 以上腹痛为首发表现- 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
SCA
6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和治疗
酒 泉 市 人 民 医 院心内科
·
7
急性冠脉综合征概述
• 定义: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 • 包括:AMI(ST段抬高与压低,Q波与非Q波)
U A(不稳定型心绞痛) • 现代冠心病由于临床治疗的需要,分为:
I、急性冠脉综合征 II、稳定型心绞痛
·
8
急性心肌梗塞(AMI)
• 能保护心功能,预防心室扩大和重塑,预防心衰发生;
• 降低住院病死率,并改善长期预后;
• 是Q波型AMI最最重要的急救措施,而且开始越早越 好;
• 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急诊PTCA+支架植入;
• CABG:国内条件不具备,国外也没有大量开展,目 前,可试用于不能介入治疗的左主干闭塞引起的心源 性休克。
中国
美国
心脑血管疾病 31.7% 心脑血管疾病 44.3%
癌症 (各类肿瘤) 19.8% 癌症(各类肿瘤) 25.2%
COPD
14.9% 意外伤害
4.4%
意外伤害
7.1% 肺炎
3.8%
自杀
4.4% COPD
3.5%
·
4
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
其它心血管疾病 590,000
突然心脏骤停 350,000
-受体阻滞剂:应早用,倍他乐克、氨酰心安 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止痛、缩小梗塞面积、 阻滞儿茶酚胺的不良作用,抗心律失常, 抑制重构 副作用:窦缓、AVB和诱发心衰。
·
18
再灌注治疗(Reperfusion therapy)
• 能使急性闭塞的冠脉再通,恢复心肌血流和灌注;
• 能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血液动力学;
14
AMI的治疗原则
• 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 • 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 尽快给予再灌注治疗,使闭塞的IRCA迅速再通 • 降低心肌耗氧量
·
15
AMI的治疗流程
• 一般治疗:CCU、镇痛、吸氧;
• 再灌注治疗: 溶栓(IV);急诊PTCA
• 药物治疗:硝酸酯、-受体阻滞剂、ACEI、抗血小板、
抗凝剂;
• 并发症治疗-- 心律失常
低血压
再梗塞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机械并发症
梗塞后心绞痛
• 梗塞恢复期(出院前)的治疗 - 血运重建术PTCA
CABG
·
16
一般治疗
• 立即收入CCU: 卧床休息 (PTCA者入导管室) 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吸氧
建立IV通道 立即给予ASP300mg P.o PTCA再加抵克力得500mg或
总共死亡人数 = 940,000
·
5
ICCM, WT, 11/2000
心脏性猝死的严重状况
每天1000人发生猝死,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AIDS
Breast Cancer Lung Cancer
·
Stroke
• AMI是指因持续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 急性坏死
• 病理基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致冠状动脉急 性闭塞
• 及时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础;
• 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
ECG动态演变
有任何2个均可
心肌酶异常
确诊
·
9
急性心肌梗塞(AMI)
• 因此,持续胸痛>30 ’,伴出汗、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含NTG 1-2#不缓解,ECG前壁 (V1-6)、下壁(II、 III、 AVF、 V7-9)导 联ST或CLBBB即可确诊。不必等待酶学结 果。
·
23
溶栓剂
• r-tPA (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U.K (尿激酶) • S.K (链激酶) • r.S.K(重组链激酶,上海) • 其它如APSAC(茴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
·
19
溶栓治疗
优点: • 国内已普及和推广; • 方便,不需特殊的仪器设备和专业人员; • 基层医院也可开展; • 再通率可达60-80%。
·
20
溶栓治疗
缺点:
• 有禁忌证; • TIMI III级血流低,30-35%; • 再闭塞率高,约30%; • 出血并发症,颅内出血0.5-1.0%。
·
21
氯比格雷300mg P.o 做好溶栓或PTCA的准备工作 给予镇静、通便和半流饮食
·
17
• 一般治疗
• 镇痛 吗啡3mg IV,首选,10-15 ’可重复,总量15mg。 作用:镇痛+抗心肌缺血 副作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NTG IV 10-20g/min,根据血压调整 剂量。 作用:抗心肌缺血止痛;降低LVEDP 40% 副作用:BP,RV MI时易发生
·
11
AMI的鉴别诊断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胸痛剧烈,无ECG变化
• 心绞痛
– 胸痛<30 ’
•Hale Waihona Puke 急性肺栓塞– ECG SI QIII TIII
• 气胸
– CXR可鉴别
• 心包炎、心肌炎
– ECG广泛ST上抬
• 急腹症
– 有腹部体征,ECG无变化
·
12
AMI治疗的历史
AMI的两大死因: 心律失常(如Vf) 泵衰竭(心衰和休克)
适应证
• AMI伴ECG ST段上抬持续>30 ’,含NTG未恢 复者;
• 年龄<70岁; • 发病<12小时; • 无溶栓禁忌证者。
·
22
禁忌证--出血并发症
• 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者; • 胃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系有活动性出血者; • 不能控制的高血压(160/110mmHg); • 半年内TIA或脑血管病发作史; • 两周内做过大手术、或长时间心肺复苏者; • 严重疾病如肿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
13
AMI治疗的历史
• 过去30年,AMI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包括:
• CCU的建立(心电监测、除颤、血液动力学 监测)
• 药物治疗进展(-受体阻滞剂、硝酸酯、抗血 小板制剂和ACEI)
• 再灌注治疗进展(溶栓和PTCA)
• 30天病死率从CCU前期的30%CCU期的15
% 再灌注时期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