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原理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交通规划的定义

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是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

二、交通规划的目的

交通规划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其落脚点是交通设施体系的总体布局。

1、使道路交通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使各种交通方式能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3、使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能产生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4、使人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方便、迅速、舒适、经济。

实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

三、交通规划的种类

根据交通系统规划涉及的范围分为两大类型:

1.区域运输系统规划:主要是指五大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包括:公路交通系统规划、铁路运输系统规划、航空运输系统规划、水路运输系统规划、管道运输系统规划。

2.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一般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交通规划的种类:

对象和构成要素规划的种类

(1)按移动的对象分

旅客交通规划(人的移动)

货物交通规划

(2)按交通方式分

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公路交通规划

铁路交通规划

港湾交通规划

空港交通规划

(3)按交通设施分类

交通网络规划

交通站场规划(4)按交通服务分类

公共交通规划

特定用户交通规划----交通弱者(中小学生、伤残、盲人、老龄人)通行路特定交通服务规划----急救、避难路(5)按交通服务对象的空间规模分类

国际交通规划

全国交通规划

区域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

地区交通规划

(6)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

近/短期交通规划 3~5年

中期交通规划5~10年

远/长期交通规划 10~20年

远景交通规划 20年以上

四、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①现状调查;②问题诊断;③交通需求发展预测;④规划方案设计;⑤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与优化;⑥规划方案分期实施计划编制;⑦规划的滚动。

五、交通规划的过程(书P9)

六、交通规划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书P10)

第二章交通调查

第1节基本概念

1.出行、出行端点:

出行:指为完成某一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等)从起点到讫点的全过程。

出行端点:出行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也就是起点和终点。

(加:出行的基本属性:1.每次出行有起讫两个端点;2.每次出行有一定的目的;3.每次出行采用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4.一般超过一定的时间或距离。)

2.出行循环、出行链及出行形式

出行循环:由出行形成的一次循环

出行链:由若干个出行形成的链

出行形式:从出行端点出发,再返回端点的出行形式

3.出行目的:分为上班、上学、购物、娱乐、观光、业务、回家等,其中购物、娱乐和观光属于自由出行。

4.出行距离:某车辆一次出行的行驶距离。

平均出行距离:某对象地区或调查路线(路段)利用车辆出行距离的平均值。

5.出行的分类:

①按出行范围分:1)内内出行是指出行端点都在设定的区域内的OD出行。

2)内外(外内)出行是指出行端点的一端在设定的区域内,另一

端在设定的区域外的OD出行。

3)过境(通过或外外)出行是指出行端点的双方都在设定的区域

外部,且通过设定区域的OD出行。

②按出行目的划分:分为上班、上学、自由、业务、回家等出行

③按出行时间划分:分为高峰时间出行和非高峰时间出行

④按出行者属性分可按收入水平、家庭汽车保有量、家庭大小与结构对出行进行分类,如高收入者出行、低收入者出行和中收入者出行。

6.当量交通量:将实际车辆数换算为轿车数后的交通量。

7.道路通行能力:在一定道路和交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能通过道路某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8.交通负荷度:某断面的实际交通量与其通行能力之比。

9.行程速度、平均行程速度:包括停车时间在内的区间平均行驶速度。

第2节交通规划数据的内容

1.交通系统:关于交通设施提供者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的有关数据。

2.社会经济活动:关于交通利用者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的有关数据。

3.交通流:关于作为交通市场供求平衡结果的交通流的有关数据。

4.影响与资源:伴随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政策的环境影响、资源等有关的数据。

5.其它:社会经济动向等影响交通产生的其它有关要素的数据。

1、交通系统—关于交通设施提供者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的有关数据。

(1)交通技术

车辆技术、运行控制技术、轨道技术、通行时间带、特性等。

(2)交通设施

道路、轨道、交叉口、匝道、停车场、车站枢纽、车辆等。

(3)交通服务系统

公交线路、运行状况、费用、经营、业主、维持管理、交通法规、运用等。

(4)交通制度、政策

建设、运营、法律、财源、补助、既定规划等。

2、社会经济活动—关于交通利用者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的有关数据。

(1)人口、雇佣、产业经济人口、经济框架、空间分布、立地、开发政策、计划等;(2)土地利用种类分布、区域开发限制、建筑物用途、开发再开发政策、计划等;

(3)主要设施主要公共设施、民间文化、观光、体育设施的配置和利用、大型活动等。3、交通流—关于作为交通市场供求平衡结果的交通流的有关数据。

(1)交通量各种设施的利用交通量、断面交通量、发生与吸引交通量、OD交通量等;(2)交通服务行驶速度、时间、交通密度、负荷度、用户成本、安全性、舒适性、利便性等;

4、影响与资源—伴随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政策的环境影响、资源等有关的数据。(1)环境影响噪音、振动、大气污染、日照、自然生态系、水系、地质等;

(2)社会经济影响文化遗产、景观、社区、设施、建筑物、搬迁、可接近性、生活圈域、市场圈域、大型活动、交流、产业、设施立地变化与改造等;

(3)资源土地、空间、能源消费、所需人员、建设费用、营运、维护、管理费用、费用负担等。

5、其它—社会经济动向等影响交通产生的其它有关要素的数据。

(1)社会经济动向人口动态、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产业结构、技术革新、国际环境等;

(2)地区条件气象、地形、地势、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政治等。

以上五种数据,有的属于为进行交通规划需要直接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我们称其为第一类数据,有的属于非直接调查,可利用其他各种调查间接获得的数据,我们称其为第二类数据。

上述的第一、三、四种数据,应该作为基本数据,即第一类数据进行调查收集。第二种的数据可以通过相关调查和资料等间接获得。关于第五种数据,则可以通过各种现有统计和地图、社会经济规划,国家总体规划及其他现有调查结果为基础来进行整理的第二类数据,一般说来,可根据需要进行一些补充调查。

第3节交通调查的内容及特征

1.交通调查的内容:交通运输调查、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相关政策与法规调查、建设资金调查、交通规划影响调查。

注:

●居民出行调查

●交通流特性调查

●机动车、自行车及行人调查

●公共交通调查

●停车调查

●其他交通调查

??2.调查区间与时期:

3.调查区域的设定与分区:

1)调查区域的设定原则:1)从将来的社会经济活动地域分布的角度出发,要将与规划对

象相关联的地域都包含进去,范围应足够大。2)考虑调查区域的出入境交通情况,以便进行边界线调查(cordon line),尽量利用山川、铁道等天然障碍物;

2)3)考虑到利用现有行政区划分统计数据,要尽量与调查对象的行政区划分相一致。

3)调查区域的分区(小区形心、核查线、境界线、OD表等)原则:

调查区域的小区(含交通量分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