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第六章幼儿园教学活动-学前教育学
◆教学目标:1、识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了解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2、理解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因素,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教学手段和方法。
3、学会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及教学原则、教学手段、方法和指导策略等理论,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
4、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学会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准备:教学案例、有关理论材料、教学录相带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等◆教学课时:8 课时◆教学过程可爱的小兔(小班)来园活动时,颜琳小朋友拎着一个小笼子,还没进教室门,小朋友们兴奋地叫了起来:“快看,一只小白兔"。
原来,颜琳小朋友因为喜欢小白兔,爸爸特地从松江买了一只。
这几天我们小班在开展“可爱的动物"的主题,请家长配合主题活动, 采集相关资料。
颜琳的爸爸想得真周到也这么配合我们的班级工作,看到孩子们的专注,于是我想要末今天的教学就调整一下吧,让他们来观察和认识小白兔。
学习活动时,孩子们十分投入,也非常感兴趣。
黄浩小朋友说:“老师,小白兔喜欢吃青菜和萝卜的,我们给它吃点吧。
"于是,请阿姨从食堂里拿了点,让他们喂,没想到孩子们抢着要喂。
过了一会儿,朱泽平小朋友又说:“上次,我在电视上看见小兔还吃青草呢。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红眼睛真可爱,有的说长耳朵真机灵,说得津津有味……。
以上案例是由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引起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形象揭示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涵义,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为幼儿的“学”服务。
突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色: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
【知识点讲授】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和特点(一)概念:幼儿园教学是指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以获取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的教育活动。
演示法(教学方法)
学
论
第六章第八讲 演示法
孔
子
夸
美
纽
斯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教师在教《看月食》这一课时,在一张幻 灯片上显示一个圆圆的月亮,在另一张幻灯片 上显示地球的影子,一边讲,一边慢慢地移动 地球的影子,使影子逐渐遮盖“月亮”,从而 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知月食的过程。这种直 观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 一下演示法。
你学会了吗?
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动作概念
四、演示法应用
四、演示法应用
(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工作
(二)指导好演示的过程 (三)要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
四、演示法应用
(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要求 学生年龄特征 教材性质 认知发展规律
小学数学 相遇问题
教具选用的依据
实物演示
使“同时”等术 语形象化
为学生指明思维 方向
四、演示法应用 (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工作
教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指导好演示的过程
多种感官
观察不同物体 水面上升情况
抓住学生注意 力
教师讲解和谈话
思考为什么上 升情况不同
明白水面上升的高 度与物体大小有关
四、演示法应用
(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工作
(二)指导好演示的过程
(三)要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
教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水面上升与物体大小 有关
指导学生明白
用排水法测不规则物体 体积
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 物体的体积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配合讲授 和谈话,通过展示直观教具或采 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 知识的方法,包括“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语言直观”三 种类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观 的感性认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 距离、激发学习兴趣,运用时要 做好演示前准备工作、指导好演 示过程、帮助学生提升认识。
直观教具的种类及特点
直观教具的种类及特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直观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的使用更加丰富,本文归纳直观教具的种类包括实物、标本、插图、挂图、模型、板图和多媒体课件,及其优点和缺不足。
关键词:直观教具生物教学直观教具是指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直观的、可感知的材料,包括实物、模型、图片、图表等教学用具。
直观教具的种类很多,一般可以分为直接直观、间接直观和语言直观三类。
一.直接直观利用实物和相关的标本等进行教学的教具,叫做直接直观教具。
(一)实物实物是指生物活体,包括活的动植物及其离体的器官组织等。
优点:首先,实物是真实、具体和有生命性的,能直观的反映生物的外部形态、生理习性、运动情况、活动过程、生活状况和一些可见的功能,能显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实物才真正是生物教学的所在,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首选材料,在没有实物或实物不好获取的情况下,我们才另辟蹊径。
其次,形象的展示,激发学习兴趣,实物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该生物及其同类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提高记忆的水平,提高学习的效率。
正确的掌握有关形态结构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必要基础不足:但在课堂教学中实物不便演示构造和生理;不易控制;还受时空、个体大小和生态保护的限制。
(二)标本标本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物体形态。
优点:首先,是真实反映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部分过程性特征,可用缩时的方式表现复杂长过程的概貌,可表现同类生物体的比较解剖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能使学生观察到平时不易见到的生物及现象,如人体寄生虫、远方的动植物、生物化石、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等。
其次,能直观的反映生物的形态和构造,在教学中凡是讲授生物形态、结构的知识时,都应当展示标本给学生看。
标本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鉴定标本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不足:容易失去真实色泽和活动特征,小体积的标本信息传递面受到限制。
二.间接直观利用人工制作的教具,使学生间接地去认识生物体而进行教学的直观形式,叫间接直观教具。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摘要:1.引言:介绍教师使用直观教具的重要性2.直观教具的定义和分类3.教师使用直观教具的好处4.如何有效地使用直观教具5.结论: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正文:【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直观教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直观教具是一种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方式,让学生直接感知和认识事物的教育工具。
它可以是实物、模型、图片等,目的是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直观教具的定义和分类】直观教具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直接感知来理解和学习知识。
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如植物、动物、日常用品等;另一类是模拟实物的模型或图片,如地球仪、人体模型、历史事件的图片等。
【教师使用直观教具的好处】教师使用直观教具有以下好处: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直观教具,学生可以直接感知事物的形状、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教具的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使用直观教具,教师能够更好地讲解和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地使用直观教具】要有效地使用直观教具,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直观教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直观教具。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
3.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师应将直观教具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讲解、讨论、练习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结论】直观教具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性质:科学课程,学科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三,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3.初高中新版课程理念初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可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
4.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国家重要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5.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三维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6.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1.科学的本质和特征:一,定量化二,观察与实验三,量化的预期四,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五,科学过程2.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一,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二,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三,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3.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4.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一,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二,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
四,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注意学习理论是无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①按照准备率教学中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
7第6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2021/3/30
11
活的生物体
人工的自然环境(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等)
2.标本
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 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物体形态
真实反映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部分过程性特 征:可用缩时的方式表现复杂长过程的概貌;可表现 同类生物体的比较解剖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
容易失去真实色泽和生活动态特征;小体积的 标本信息传递面受限制
2021/3/30
66
6.用于设置悬念 例如,在“根对水分的吸收”的教学中,教师出示
两个装有水溶液的烧杯,里面分别浸泡着一棵带根的 菠菜,其中一棵硬挺,另一棵略萎蔫。教师说:“这 两个烧杯里分别装有清水溶液和食盐水溶液,可我忘 记是哪一个装有食盐水溶液了,请大家学完这节课的 内容后帮我分析一下。”这样将悬念留给学生,会大
2021/3/30
27
板画的种类 一般有立体图、透视图、剖面图、平面图
和示意图等。
2021/3/30
28
板画的基本要求
1.讲画结合,边讲边画,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便于学
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过程。
2.板画的画法应符合制图的基本要求。作图的线段应粗细得体、
虚实规范。在同一图上不能包括不同类型的画图方法。
2021/3/30
37
黑板画(平行四边形画法)
2021/3/30
38
5.替代物
无须加工的现成物体 有一定的相似性:模仿性强;替代性强;极易 获取 无真实感;作用有限
2021/3/30
39
6\投影仪的种类
台式投影仪
便携式投影仪
2021/3/30
反射式投影仪
40
投影仪的结构和 工作原理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一、课程内容体系结构课程的全部内容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1、为什么要学习《中学生物教学与实践研究》课程?2、学什么?3、怎么学,怎么做?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主要在绪论部分予以解决,目的是使学员明确本课程在师范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帮助教师们迎接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尽快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学生物教师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个问题,“学什么?”是本课程教学的主体部分。
包括从第一章至第十二章的全部内容。
其中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和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除了使在职教师明确生物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外,重点安排对《中学生物课程标准》的学习。
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探讨教育心理学上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当前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学习本章将促进学员自觉地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之后的各章除第五章(教学策略)是体现新课程新理念的全新内容外,第四章(基本教学技能)、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第七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第八章(中学生物学实验)、第九章(生物教师的备课)、第十章(生物教育评价)、第十一章(生物学校外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和第十二章(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均涉及较多的一般教学常律,是历来教材重点讲述的内容,但现今各章节已增加了许多与课改相适应的新内容。
第三个问题“怎么学,怎么做?”,是涵盖全书所有章节的最重要、最灵活的内容,也是开设本课程的根本目的。
教材在编写中虽然加以特别的关注,但由于我们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和课程改革的高要求,仍需要任课教师与时俱进地增加大量的、联系中学实际的鲜活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根据我们培养对象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遵循以下主要原则:1、课改条件下,课程应完成双重任务。
(初试科目)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 961-生物教学论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961] 考试科目名称:生物教学论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题型结构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材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设计题:1小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1)考试要求《生物教学论》课程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学生物教学过程、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并能运用中学生物的教学方法、备课和教学质量的分析等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2)考试内容绪论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性质2、中学生物学教师应具备的条件3、《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研究的范围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2、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结构4、我国7-9年级学段的生物学课程总目标5、我国高中阶段生物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6、中国生物学课程的具体目标内容7、国家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1、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2、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内涵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1、西方学习理论的两大主要流派及相关学说的代表人物2、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主要观点3、概念的获得过程4、生物学概念的三种同化学习模式第四章基本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提问技能4、讲解技能5、变化技能6、强化技能7、演示技能8、板书技能9、结束技能10、课堂组织技能第五章教学策略1、中学生物教学过程的特点2、教学模式的概念3、教学模式的要素4、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法5、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区别6、现代教学模式设计的特点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1、直观教具的概念2、直观手段的类型3、语言形象化的主要途径4、直观教具的演示方法第七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1、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2、计算机、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第八章中学生物学实验1、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2、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3、动作技能要求的类别4、学生实验的类型5、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节6、演示实验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生物教学设计与实践1、教学设计的概念、依据、程序和基本要素2、一份完整教案的内容3、教学目标的表述4、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5、板书的基本要求6、导言设计的方式7、上课的基本要求8、课堂教学评价的常用方法(综合量表法、分析法、调查法)9、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第十章生物教育评价1、教学评价的种类2、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3、双向细目表的制定4、试题的分析(难度、区分度、诱答力)5、试卷的分析(平均分、标准差、相关系数等)6、影响评价结果信度的因素第十一章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1、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2、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三、主要参考书教材:刘恩山主编《生物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参考书目:张迎春、汪忠主编《生物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周美珍等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施良方等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汪忠著《生物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幼儿园大班数学《6的分解组成》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6的分解组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的第六章第二节《6的分解组成》。
详细内容包括:6的数物对应、6的分解与组合、6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6的数物对应关系,能准确地用6个物品表示数字6。
2. 培养幼儿对数字6的分解与组合能力,能熟练地将数字6拆分成两个数字,并能将两个数字组合成数字6。
3. 培养幼儿运用6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6的分解与组合、6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6的数物对应、6的分解与组合、6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片、计数器、磁性白板、磁性数字。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装有6个苹果的篮子,引导幼儿观察篮子里的苹果数量,让幼儿用手指表示6,并说出数字6的名称。
2. 教学数物对应(5分钟)(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6,让幼儿将卡片与篮子里的苹果进行对应。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计数器表示数字6。
3. 教学数字6的分解与组合(10分钟)(1)教师用磁性白板展示数字6的分解组成,如:6=1+5、6=2+4、6=3+3。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操作磁性数字,进行数字6的分解与组合。
(3)幼儿在小组内用图片进行数字6的分解与组合练习。
4. 教学数字6的加减运算(5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白板展示数字6的加减运算,如:61=5、62=4、63=3。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数字6的加减运算。
(3)幼儿在小组内进行数字6的加减运算练习。
5. 例题讲解(5分钟)(1)小明有6个糖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2)小华有2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4个,现在他一共有几个?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表示运算过程,解答例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1)找出数字6的分解组成。
(2)完成数字6的加减运算。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
认识几何图形教案5篇
认识几何图形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几何图形》的第一节,详细内容为: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够正确区分不同图形。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几何图形的卡片、磁性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物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它们的特征。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动画,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检查,确保图形的准确性。
5. 巩固练习:出示各种图形卡片,让学生快速识别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几何图形2. 内容:(1)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4)圆形:一个封闭的曲线,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练习本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并标出它们的特征。
(2)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物品,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答案:(1)略(2)例如:长方形桌子、正方形瓷砖、三角形的交通标志、圆形的硬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图形的识别和描述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教学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教学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途径。
教学是完成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二、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中心)工作。
三、教学的任务:1、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2、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当代“教学”观变革: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的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移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一)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孔子的“学、思、行”思想;《学记》的“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苏格拉底“产婆术”;夸美纽斯推行班级授课制;卢梭能动的儿童观和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三中心”、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论;杜威、凯洛夫、赞科夫、布鲁纳等人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二、教学过程的性质(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
(二)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三、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传授/接受模式:引起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二)问题/探究模式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第三节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摘要:1.直观教具的定义和作用2.直观教具的分类及应用场景3.教师如何选择和使用直观教具4.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优势和注意事项5.总结: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正文:作为一名教师,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直观教具是指那些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原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的一类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一、直观教具的定义和作用直观教具的主要作用在于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标本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动植物的特征;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展示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化学反应。
二、直观教具的分类及应用场景根据教具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直观教具分为以下几类:1.实物教具:如标本、模型、实验器材等,适用于各类学科的教学。
2.图片和图表:包括挂图、彩色插图、统计图表等,适用于讲解概念、关系和数据。
3.视频和多媒体:如课件、教学片、网络资源等,适用于演示复杂过程、现象和理论。
三、教师如何选择和使用直观教具1.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与课程紧密相关的教具。
2.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用适合的教具。
3.注意教具的实用性和耐用性,确保教具的正常使用。
4.适当引入新颖、独特的教具,增加学生的兴趣。
四、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优势和注意事项1.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跃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加深记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注意事项:避免过多依赖直观教具,忽视基本理论的教学;注意教具的卫生和安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合理控制使用时间,避免干扰课堂教学。
五、总结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一名教师,善于运用直观教具,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 教学习题集
第六章教学1.【判断题】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
()2.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
这是()。
A.实质教育论B.素质教育论C.形式教育论D.应试教育论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思想品德工作B.教学工作C.教务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5.古罗马的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中,提出了()的学习过程理论。
A.“模仿、理论、练习”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C.“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6.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为主。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生活知识D.生产知识8.【材料分析题】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从此该生在课堂上既使发现了问题,也不主动发表意见。
问题:请你结合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规律?9.【多选题】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E.检查知识10.【多选题】在《力的作用》教学中,老师问:“什么是力?”众生茫然,于是,老师出示“人提水,起重机吊东西,”学生们立即说开了,“脚踢球”“风吹红旗”……学生们讨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该片段包含教学过程的哪些基本阶段()A.激发学生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1.教师进行教学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21世纪之初,我国开始了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生物课程标准为标志的新课程正在全国迅速推进。
本书是根据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而编写的,是一本旨在提高职前和在职生物学教师教学理论和技能的专业教科书。
本书主编是全国生物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刘恩山教授。
其他参编者也均是多年从事生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专家。
全书共分12章,论述了21世纪新形势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阐述了新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编写中力图体现学科的基础性、时代性和专业技能的实用性,注重为高师学生将来独立从事生物学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指导在职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的挑战,进一步提高生物学教学的工作能力。
绪论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第一节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第二节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第三节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第四节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第一节关于自然科学第二节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第一节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第二节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教育改革第三节概念转变理论-第四章基本教学技能第一节导人技能第二节教学语言技能第三节提问技能第四节讲解技能第五节变化技能第六节强化技能第七节演示技能第八节板书技能第九节结束技能第十节课堂组织技能第五章教学策略第一节概念图策略第二节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第三节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第四节科学一技术一社会(sTs)教育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第一节生物课的直观教学和常用直观教具第二节简易生物教具的制作第七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第二节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第三节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第八章中学生物学实验第一节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及类型第二节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第三节实验教学第四节演示实验教学第九章生物学教师的备课第一节备课的意义和依据第二节备课的内容及程序第三节教案的编写与范例第十章生物教育评价第一节生物教育评价概述第二节教师自编成就测验:命题第三节教师自编成就测验:阅卷和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第四节实作评价第十一章生物学校外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第一节生物学校外活动第二节生物学教学中的安全第十二章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第一节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第四节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附录1推荐生物学教育专业期刊附录2生物学科研、教学的有关网站后记。
直观教具课堂教案
直观教具课堂教案教案标题:直观教具课堂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具的使用,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准备:1. 相关直观教具,如实物模型、实验仪器等。
2. 教学课件或图片资料。
3. 学生学习用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
二、知识讲解1. 通过直观教具,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点,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2. 结合实物模型或实验仪器,进行知识讲解和示范操作,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深入理解知识。
三、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操作相关直观教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四、讨论交流1. 学生展示实践操作的成果,分享操作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实践操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练习与检测1.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知识检测,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学习和思考。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直观教具的使用和实践操作是否积极参与?2.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具--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具--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发表时间:2010-10-13T08:57:41.57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陈永君[导读] 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取得良好效果。
贯彻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摘要: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取得良好效果。
贯彻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直观性原则作为一条重要教学原则被渗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
数学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是数学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合理科学地使用教具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教具;数学教学;直观性原则;手段作者简介:陈永君,任教于甘肃省镇原县上肖初中。
一、直观教学的重要性直观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感性经验,或通过一定手段给学生提供感性经验,帮助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规律和原理。
直观性教学的目的除了给学生一定的感性经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发展能力服务。
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形象直观和抽象概括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特点制约,教学中必须有效贯彻直观性原则。
由于数学极具抽象性,尤其青少年学生年龄越小,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想能力较差,需要一定的直观感性经验,作为支持学习的基础。
况且,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绝大多数不是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到的。
故此,学生容易犯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毛病,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很难理解,这也需要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因此,数学教学中更要最大限度地贯彻直观性原则,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理解知识,促进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辩证思维的观念。
然而,贯彻这一教学原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作和使用教具。
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直观教具方案
直观教具方案引言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了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外,教具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直观教具是一种用于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个直观教具方案,旨在提供一种互动式、直观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具设计教具材料本方案所需的教具材料包括: - 彩色纸张 - 彩色细腻的铅笔 - 剪刀 - 创意贴纸 - 桌子教具制作1.选择具有鲜明色彩的彩色纸张作为教具的基础材料。
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张,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视觉效果。
2.使用彩色的细腻的铅笔,绘制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图案或图像。
这些图案应该简单明了,能够直观地表达出学习目标。
3.利用剪刀将绘制好的图案或图像剪下,并根据需要制作多个相同的图案。
4.在图案或图像上添加一些创意贴纸,以增加趣味性和学习的深度。
5.将制作好的教具放在桌子上,以供学生使用。
教具应用教具的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调整。
以下是几个教具方案的示例:1.数学教学方案:教具设计: 将彩色纸张剪成各种形状的卡片。
每个卡片代表一个数字或一个几何形状。
然后,学生可以通过组合卡片进行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教具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手工操作卡片来进行数学运算,从而加深对数字和几何形状的理解。
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科学实验方案:教具设计: 将彩色纸张剪成动物的形状,并在每个动物的身上标出不同的器官,如头、躯干、四肢等。
然后,学生可以将这些器官组合在一起,模拟动物的运动和生活习性。
教具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彩色纸张来模拟动物的运动和生活习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结构和行为。
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3.语言学习方案:教具设计: 将彩色纸张剪成不同的字母、单词或句子,并用不同颜色的铅笔在纸张上标记音标和意思。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频数、频率、图表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表示方法来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有用的信息。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频数、频率、图表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表示方法来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题,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频数、频率、图表等。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数据的表示方法来分析数据,并得出有用的信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进行直观的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数据表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础知识讲解:讲解频数、频率、图表等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表示方法来分析数据。
3.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数据的表示方法来分析问题。
4.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数据的表示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反思自己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带括号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二节: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带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购物所需的总金额,从而引入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带括号的算式,让学生发现带括号的特点,理解带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原因。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计算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总结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教师点评学生的计算过程,强调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则。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带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带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2. 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计算能力,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3. 定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质量的概念;第2节密度的概念;第3节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第4节密度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 使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测量和密度公式的应用。
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以及密度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量筒、各种物体(如石头、木块、金属块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天平、量筒、物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质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质量与物体形状、大小、位置的关系。
2. 教学质量的测量:讲解质量的单位,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
3. 教学密度的概念: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引出密度概念,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
4. 案例分析: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实验,并计算密度。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
2. 密度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3. 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步骤。
七、作业设计(1)一金属块,质量为200g,体积为50cm³。
(2)一木块,质量为150g,体积为300cm³。
2. 答案:密度分别为4g/cm³和0.5g/cm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拓展延伸:探讨密度与物体性质的关系,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浮力、热胀冷缩等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本章學習目標:1 .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
2 .根据各种直观教具的特点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 .尝试正确使用直观教具,针对一节课提出选择直观教具的方案。
4 .能根据简易直观教具的特点和制作原则设计制作1 ~2 件生物教具。
所谓直观,即感性认识,是具体的、直接的、生动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
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要,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的,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支持下完成的。
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直观教学是实现这一点的基本保证。
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用具的直观、教学语言的直观和教学场景的直观,本章着重介绍前者。
第一节生物课的直观教学和常用直观教具一、直观教学的优势(一)直观教学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一般从感知开始,学生感知越丰富,越有利于形成理性认识。
经过简约化、形象化、模式化的直观教具可以生动、形象、逼真地显示生命科学事实、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过程,揭示生物体内部结构、功能和各种联系,形象地表示抽象概念的各种要素及其关联,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并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产生正确的感知和表象,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和原理。
(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10·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学习效率首先与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的速度有关,也与学生有无积极、自觉、主动的学习动机和探求知识的愿望有关。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直观教具的表现力。
所谓表现力指直观教具呈现信息的逼真度、客观性、精确性、动态性、事物关系呈现力、重点特征指示力、形状互变力以及时空位移能力等。
直观教学由于表现力强,也就能明显地提高学生感知的速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直观教学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直观教学手段常常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迅速地表现生物界的各种生命现象,化远为近,化古为今,化长为短,化静止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在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迅速引起学生情绪、态度和认知上的反应,使其探索未知的欲望大大加强。
(四)直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直观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观察,有些还需要动手操作。
根据直观教具去看、去听、去说、去动、去独立思考,也是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的过程。
直观性原则就是指利用生物教学中的直观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当然,如果直观手段运用不当,呈现教具后直截了当把结论告诉学生,让他们去背,这实际上仍是注入式教学。
二、直观教具的种类及特点这里把生物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的特点作以简介。
表6 -1 常用直观教具的特点名称性质特点不足实物是生物活体真实、具体、有生命性;能反映生物的形态、习性、运动情况、活动过程、生活状态和一些可见功能;能显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进行实验的首选材料不便演示构造和生理;不易控制;受时空、个体大小、生态保护的限制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111·标本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物体形态真实反映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部分过程性特征;可用缩时的方式表现复杂长过程的概貌;可表现同类生物体的比较解剖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失去真实色泽和生活动态特征;小体积的标本信息传递面受限制模型是模拟生物体的结构特点人工制成的实物仿制品、实物放大或缩小制品和简约表达生命过程的示意制品能立体地显示结构特征和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联系;能显示生命活动过程的关键环节及特征;能显示生物界发展变化过程;能反映生态学关系;容易说明物体的三维空间结构;可以拆卸、重组不能作为全真替代物;常带有非真实性的特征;细微之处演示效果不好挂图是绘有生物图像的纸制品图像是平面的,且传递面宽;既有写实性,又有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准确、规范、全面地表现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可将复杂结构简约化、模式化;可将抽象过程具体化;可演示生命活动阶段性流程;可呈现生物体内外部各种联系难以表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替代物是无须加工的现成物体有一定的相似性;模仿性强;替代性强;极易获取无真实感;作用有限·112·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投影和幻灯多指用透明胶片制作的投影片放大效果好,信息传播面大;可以简约方式表示生物结构、生命活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和本质联系;可用拟动手法产生动态感;具有较强的事后再现功能;可做为光学黑板需要一定的设备和环境条件;放映时间不宜过长电视录像集电影、录音、摄影、幻灯的功能于一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动逼真地表现生物的动态形象和行为;可做快、慢速播放的技术处理;便于形象地创设教学情景;声像结合,易于重播使用过程中难于及时反馈;需要一定的设备和环境条件;计算机见第七章三、直观教具的使用方法(一)直观教具对教学所起的作用1.用于新课的起始阶段例如,一上课,教师就从讲台下出人意料地取出一盘又红又大的山楂果,它立刻吸引了全班学生的目光,教师绘神绘色地描述它酸的程度,并问学生:“大家有什么感觉?”学生笑着说:“口水正在增多!”“为什么你并没有吃到山楂却流口水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你的这种感觉:‘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机能’。
”山楂果在此时起到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体验、引出困惑的问题、激发求知欲的作用。
2.用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课上分发给学生浸软的菜豆种子,并鼓励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
可能就会有“种皮有什么作用?”“种皮里面的这些结构都叫什么?”“种子中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等问题被学生提出来。
3.用于突出教学重点例如,植物对土壤溶液中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是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两个过程比较抽象。
而设计巧妙的抽拉式投影片则能直观地展示其过程,帮助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4.用于突破教学难点例如,生物体的细胞分裂是瞬间即逝的生理活动,其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教学难点。
演示自制的动感模具和动感投影片能使这一知识难点迎刃而解。
5.用于揭示机理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连续的生理活动过程,仅凭语言很难解释清楚。
用叠加式投影片可将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步骤、变化特点不同色彩、不同层次的画面按顺序呈现,直观效果特别明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113·显,配以教师对反应机理的简要阐述和示意板书,学生从视、听多方面认知,即能较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机理。
6.用于设置悬念例如,在“根对水分的吸收”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两个装有水溶液的烧杯,里面分别浸泡着一棵带根的菠菜,其中一棵硬挺,另一棵略萎蔫。
教师说:“这两个烧杯里分别装有清水溶液和食盐水溶液,可我忘记是哪一个装有食盐水溶液了,请大家学完这节课的内容后帮我分析一下。
”这样将悬念留给学生,会大大提高他们的探索欲望。
7.用于巩固知识用挂图绘制的“人类遗传病系谱”、可拆卸的“心脏结构”模型、叠加式“细胞分裂染色体和D N A 变化曲线”投影片、填充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贴片等等,都在进行知识的梳理、复习、总结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当然,直观教具对教学所起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有待教师在实践中去发现。
(二)教具的组合使用由于生物教学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不只使用一种直观教具,所以,教具的组合问题值得探讨。
教具的组合方式有横向组合和纵向组合两种:1.横向组合用几种教具从不同角度揭示同一知识点的内涵。
有的生物学知识点内涵极其丰富,需要用多种教具来阐释。
例如,进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道理”的教学,可先用萝卜、马铃薯等实物做演示小实验,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知;再用贴图和贴片来放大细胞图象,解释吸水和失水的道理;还可用动态投影片展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动态过程。
这样的形式服务于内容的组合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透彻的理解。
2.纵向组合让几种教具分配在不同的教学过程环节里。
例如,进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的教学,可先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草履虫临时玻片标本,认识自然状态下草履虫的形态;再用挂图描述草履虫的结构;用复合投影片展示各结构的功能;最后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提出用那些器材和用具来说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在对教具进行组合使用时,并不是教具越多越好,也不是使用越频繁越好。
(三)教具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检查演示的环境条件各种教具是否有合适的摆放位置,挂图、剪贴图是否有固着物,电器的电源位置是否合适,演示台的高度、光线是否合适,一些较小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的教具是否需要反差大的背景衬托等。
2.出示教具的程序生物教学中选择了最佳的教具组合方式并不意味着能取得最佳的教具使用效果,出示教具的程序设计虽是一个小环节,但也不可忽视。
在出示教具的时候,要注意说明教具的种类、演示的解剖学位置和剖面、替代物的含义、需要做哪些思考等。
另外,使用完毕应及时收起来,避免多个教具同时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分散学习注意力,干扰思维的顺序性。
3.出示教具的时机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有利时机出示教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①离散时机:刚上课时,学生尚处在观望、等待的离散状态,此时利用教具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引入新课。
②疑难时机:使用教具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是难点突破方法之一。
③疲沓时机:每当完成某个教学环节时,常常会出现学生精力分散、松懈疲沓的情形,此时出示新颖、生动的教具,会使学生眼前一亮,大脑再次兴奋起来。
·114·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四、直观教具的选择每种直观教具都有本身的优缺点,不存在一种普遍优于其他教具的教具。
它的实际应用除去自身的因素外,还与表现效果、教师的使用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具、如何进行最优化的教具组合去呈现教学信息,是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仅以经验为依据,或仅凭主观想象来选用教具,会有一定的盲目性,难以确保直观教具发挥最大效益。
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确定后,选择直观教具应考虑以下因素:1.学习任务选择直观教具首先要考虑它们的组合是否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一个预定的学习结果要考虑“是否需要使用直观教具”、“使用哪种或哪几种直观教具”、“是否有这些教具”?“怎样安排它们的使用顺序”、“怎样使用”、等等问题。
学习任务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首先根据学生对目标状态的期待确定终点目标,然后将终点目标分解成为了达成目标而设立的学习任务,再选择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的直观教具,最后经过试用修订后投入正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