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意义和对策
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意义和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支撑力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的塑造、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必须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增强教育的有效性,以适应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要求。
一、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意义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品德素养。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3. 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刻的变革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涌现,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也要与时俱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4. 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实践,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对策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
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思政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思政教学质量。
2. 深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3. 发挥教育教学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主渠道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等,这些都是思政教学的有效载体。
要求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加强思政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4.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思政教学的重要环节。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有效课堂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思政教育品位•经典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有效课堂教学创新路径研究O安丽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721013)【摘要】基于对当前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效课堂建设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着重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有效课堂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有效课堂建设思想政治课是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树立高远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存在诸多的矛盾与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有效课堂的建设步伐,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影响。
面对新时代国家建设对高职人才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有效课堂建设,开辟新路径促进教学创新成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效课堂建设的矛盾问题(一)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关系问题近些年,高职教育出现一个“重技轻德”的误区,以将学生培养成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的,大大忽视德育要求。
投射在高职思政教育上则是思政课也偏重于知识传播,而忽视价值引领。
高职思政课的根本职能究竟在于知识传播还是价值引领?这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高职思政课的根本职能是在知识传播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帮助大学生树立高远理想与坚定信念,旨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思政教育并非重在知识传播而是重在价值引领。
(二)问题导向与理论逻辑的矛盾高职思政课大力倡导问题导向教学法,它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实行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
其应用活跃了思政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问题在于:片面依赖问题导向教学法会削弱高职思政课理论逻辑的严密性与完整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理论体系,但一切以问题为导向难免会破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与逻辑性,会导致思政课堂基于具体问题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碎片化”的解读,从而削弱思政教育的效果。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2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路径 2.1 改变传统思政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政课堂的教育方式相对比较单一、
①课题来源: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19年院级科研项目;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项目编号:TRC1925)。 作者简介:陈福运(1990,2—),男,汉族,山东莒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学的教学改革措施,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5(b)-0222-02
2 019 年国务院 关于出台印发《国家职 业教育 改革实 施 方 案》,方 案指出:“在 新 时代 党的领导下,高职 业院 校 加 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 课同向而 行,将课 堂 思 政与思 政 课 堂 相 结 合。”新 时代 背 景下 高 职 院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为社会培育现代化应用型技术人 才,全面 灌 输思想 政 治 教育 融 入大 学 生学习生活当中。新 时代发展过程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 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创新思政教 育课堂改革和教学思路,不断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将 思想 政 治 教育 有 机 融 入职 业 教育 教学全 过 程,把 新 时代 思政课堂的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深入学生心中,有效地将 高 职 院 校 思 政 教育的改革创 新 教学 模 式 融 入学 生的日常 学习生活当中,对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教 学手段、教学方 式 具 有深 远意义,对 大学生的德 育教育和 全面发展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育引导,促进新 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探究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职业教育 Vocationaleducation320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探究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文/李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线上教学模式不断融入到传统教学中,新时代给高职高专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创新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1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含义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趋势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产物。
它指的是教学中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教学。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运用移动终端、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时代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充分利用线上的慕课、视频、课件和练习题资源等主动预习所学内容,积极参与学习与讨论。
教师在线下课程针对学生网络学习、讨论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挖掘、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形势网课背景下,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教学过程中更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也使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促使思政课的课程教学空间从线下的物理时空拓展到了线上的虚拟时空,两者的有机结合融入到教学中,实现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目的。
2 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特点2.1 时代性2018年4月13日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2022年要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视。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新形势下迫切要求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实行线上线下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2 灵活性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探索
Vocationaleducation 职业教育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383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探索文/游伶摘要:随着现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思想政治普及到了社会经营管理以及教学等方方面面,成为了壮大学生内心的必需品,在新时代,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文化课理论学习相结合,创新教育教学的办法,拓宽学生的眼界,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创新引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从思想道德和国家政治方面,面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的教育。
学生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力量,也是重要主体,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学生才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必要。
本篇文章就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为基础,对他的新常态以及创新改革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采用线上教育,转变教学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职业院校当中的专业科目教育教学相比较该说,生活性和社会性非常强,如果说专业科目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发展能力,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和品质的捷径。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现代化的当前社会发展当中已经不太适用了,所以,教师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线上教育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方式,从教育的另一个角度出发,做好方式的创新,线上教育的方式,更加新颖,更加受学生的喜爱,线上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开展线上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育这一个新颖的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所以在集体实习的阶段,对学生进行线上的思政教育,也可以因人而异,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政治教育,这样既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在思政教育的角度提高了效率。
比如,在疫情期间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时候,我特地组织了云扫墓,在线上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介绍了一下我们这次纪念的英雄人物。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研究——以化妆品质量检验技术课程为例
JANUARY,2021/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orum一、化妆品质量检验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时代境遇重视课程思政,既是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时代诉求,也是对行业提出的实践诉求,更是对学院提出的发展诉求。
(一)时代育人诉求: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关注课题课程思政缘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重要论述的深刻领会,植根于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具体运用,现已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作抓手。
当前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就课程思政的内涵边界、核心要义、规律特点、实践要求、建设路径、评价考核、机制体制等问题展开研究。
尤其是对于入选“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而言,实现自身优势专业与思政教学的充分融合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1]。
(二)行业实践诉求:新时代化妆品行业专业人才培育的迫切需要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加之受到国际行业技术的飞速革新以及国内产业化进程高速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化妆品行业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行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也达到一个全新高度。
国内系统的化妆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处于建设阶段,在人才培养德育诉求与技能诉求都十分重要的当下,行业迫切需要具备高度职业责任感,掌握行业法律法规,熟练应用专业技术的新型化妆品人才[2]。
(三)学院发展诉求:关于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大局化妆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既有其特色,又拥有课程思政的诸多教学资源和契机。
化妆品质量检验技术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培育高质量化妆品行业人才核心能力的必备课程,其育人效果关乎学生就业前景和用人单位反馈评价,也关乎学院整体课程思政的建设大局。
二、化妆品质量检验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化妆品质量检验技术课程是专业必修课,需要紧跟化妆品行业发展,反映行业标准,将国家出台的最新标准和行业发展最新前景纳入教学计划,同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层面加强对思政元素的融入,力求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3]。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与提升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与提升路径研究发布时间:2023-03-28T01:30:50.288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3年第1期10月作者:张海波[导读]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课程理念的创新和升华,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张海波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38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课程理念的创新和升华,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家印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高校各个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
教师作为解.决“课程思政”建设“最后--公里”的关键因素,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必须要厘清“课程思政”的内涵,全面理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和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能力是高校“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发挥每门课程育人作用的基本保障。
然而,就目前“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尤其是工科类院校部分教师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不足,自身育人理念和思政素养不高,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思路不清,存在思政元素挖掘不足、教学方法形式单一、教学载体落后等问题,“课程思政”能力亟需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能力培养引言习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方能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要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较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师说新语中华传奇48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王亚萍/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改进思政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有利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作用,能够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帮助学生们学生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一、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需要加强顶层建设,高校党委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要求。
首先,由学校党委牵头与周围学校建立思政课程联盟。
学校之间可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加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
其次,学校邀请教学名师、行业导师、知名专家进校园,为教师进行学术演讲,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讨,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
最后,学校需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对于在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中付出较大努力的教师给予经费支持,对于取得实效的课程教学改革给予激励奖励。
例如,学校可设置思政课课堂教学、教案设计、微课堂等比赛,对比赛中表现较突出的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将比赛中优秀的课堂打造成示范课,在全校进行推广,供其他教师参考学习。
通过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鼓励教师重视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加强课程建设。
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老师来教,结果大相径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思政课程从“有意义”变得“有意思”是每个思政老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思政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认知规律,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讲授“坚定理想信念”专题时,可让学生们采取演讲的形式,引发学生们的共鸣,坚定学生信仰;在学习“弘扬中国精神”专题时,可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抒发学生们的情感,厚植爱国情怀;在讲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题时,可采模拟法庭的形式,加强学生实践活动,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解。
关于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讨
研究关于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讨黄琼俭摘要: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根据教育要求对课程思政进行改革,所谓的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具体思想内容有机融入高职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举止,学生在思想政治观念指导下,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
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探究新时代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挖掘教学手段与课程知识技能进行有效融合,更好地将课程思政思想落实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新时代下,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积攒了一系列具有规律性的成功教学经验,但目前思政教学和高职院校实际教学情况存在脱节现象,因此,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探究新时代下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采取创新策略推动改革。
高职院校在探究新时代思政课程改革过程过程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师队伍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工作。
为高职院校打造多元化且开放的教学资源模式,推动思政与各科课程教学之间融合。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一)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还存在认识误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提升,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诸多文件来规范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推动高职院校在秉承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以培养专业化、创新性人才。
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办学薄弱的特点,导致整体教学水平不高,造成一些高职院校忽视了“课程思政”建筑工作,过于单纯地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工作。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不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工作,因此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仍未有效地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未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体系中。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及保障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及保障机制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及保障机制,具体包括网络思政教育现状分析、路径探讨、保障机制建设、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引言部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全面探讨了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结合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总结了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启示与建议。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完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提升网络思政教育质量、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团队建设等方面。
本研究为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保障机制、案例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展望、启示、建议、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在培养学生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思政教育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手段和平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网络资源不够充分、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等。
面对这些问题,必须深入研究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及保障机制,为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对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及保障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和学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职思政课程教学实践路径探析
学科综合XUEKE ZONGHE 教师•TEACHER2020年11月Nov.2020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职思政课程教学实践路径探析刘晓露(广东省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440 )摘要: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推出,为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
文章着重分析了核心素养与 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关系,阐明了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的意义,认为融入核心素 养理念是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的体现,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而在新课标的背 景下,中职思政课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寻找到科学 可行的教学实践路径。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中职思政课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6-19文章编号:1674-120X (2020) 32-0047-0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在教学改革 中不断演进,经历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再到’‘核心素养”的变革,标志着教育理念从唯分数论 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转变。
核心素养理念与中职思 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全面融合,是推动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重大举措,有助于思想政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核心素养与思政学科核心素养2014年4月,教育部研制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 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 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 标志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明确提出。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 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 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在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构 建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体系。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的终极目标。
探究“知行合一”在高职思政课教改中具体应用,旨在进一步改变改革创新,挖掘思政理论精髓,拓展思政课堂视野,培养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认同,以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行为实践,以科学引导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理性认知。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和意义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堂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渠道。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等系列重要论述,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后继有人,要求思政课培根固本、铸魂育人提质增效、引领方向,把思政课建设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立足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多、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获得感不足等问题。
为了实现思政课大提升、大格局,使思政课教学方法更加注重灵话机动求实效、育人空间更加倡导从教室走向社会生活、课堂教学更加充分借助即时便捷的网络特色平台资源、育人力量更加注重教学资源整合贯通上下功夫,进一步开拓思政课教学视野、创新课堂形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学院自2019年4月起,从大处着眼,小处落脚,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
结合现代林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打造思政“金课”,持续推动思政课创新创优,决定开展思政课“四堂四创”教学改革课题立项研究,为期一年。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引言: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推动思政课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包括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高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的途径、培养教师的多元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机制创新等方面。
第一部分: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中的战略工程。
思政课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力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加强队伍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第二部分:提高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的途径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的基础。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深厚的思想理论功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与时俱进。
其次,教师们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此外,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注重教师的形象塑造和榜样力量的发挥,也是重要的途径。
第三部分:培养教师的多元能力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多维度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要求。
第一是教学能力,包括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是研究能力,教师需关注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实践研究,为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案例。
第三是创新能力,思政课教师要有创新精神,不断寻求教学的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学理念。
第四部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机制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需加强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相关的培养体系。
一是加强源头培养,建立培养思政课教师的本科、研究生专业,并完善师范生的思政教育。
二是加强教师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手段,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是加强评价激励机制,建设思政课教师的评价体系,通过激励措施增强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提升路径探析
“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提升路径探析在教育的大海中,高职院校犹如一艘承载着学生梦想的航船,驶向知识的彼岸。
然而,如何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中实现“大思政课”的理念,使之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比喻来形容“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提升的重要性。
它就像是一场春日的播种,我们需要在知识的土壤中播撒“大思政课”的种子,等待它们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这场播种,既需要我们精心挑选种子,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才能让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出“大思政课”的力量。
然而,这场播种并非易事。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何平衡“大思政课”与传统思政课、如何解决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都是高职院校需要面对和解决的。
这些问题和挑战,就像是一座座险峻的山峰,需要我们攀登和克服。
那么,如何进行“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提升路径探析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大思政课”的目标和内容。
我们要将“大思政课”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每一个环节,使之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我们需要创新“大思政课”的方法和手段,让“大思政课”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大思政课”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大思政课”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
例如,有的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大思政课”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大思政课”技能,提高“大思政课”的效果;有的高职院校则通过建立“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大思政课”动态,参与“大思政课”工作。
这些做法,无疑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总的来说,“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提升路径探析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它既有着“大思政课”的特色,又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我们需要在明确“大思政课”的目标和内容、创新“大思政课”的方法和手段、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以确保“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提升能够真正发挥出育人的力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摘要:打造高质量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是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举措。
探源新时代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动力机制,既是解决课程思政建设现实问题的有力抓手,也入是实现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践基础。
现如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寻找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研究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提供建设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一、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输出的学生要能够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同时还应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所以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若想将学生们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不能只注重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把思政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各个方面。
高职院校要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高度融合、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技能型人才,这对我国社会的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这些人才在工作中的为人品质和政治素养。
因此,职院校应不断推进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建设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育人的格局,1.课程思政落实中存在“两张皮”现象对于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解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课程思政意识薄弱,缺乏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将立德与树人相分离、教书与育人相割裂,致使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不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没有找到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契合点,课程设计盲目无序,“重专业知识传授、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使课程思政出现“两张皮”,难以实现课程思政的预期效果。
1.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绝大部分的专业课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探索,或依靠自身教学能力独自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但是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不仅要能够将专业知识传输给学生,还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能够通过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但是在目前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与思政课和辅导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还停留在授课教师单打独斗摸索专业课与思政课结合的阶段,并未有相应的顶层支持和团队帮扶,不少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方面能力很强,在育人方面则处于弱势的地位。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开展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和现状1.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化教育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等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2.现状然而,在实际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
学生普遍缺乏对学科的热情和兴趣,而学校的急于求成,快速完成考试,只是一种让学生死死地念课程,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1.时代要求:新时代的背景下,时代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思政教育模式。
2.学生群体:未来的学生群体信息丰富,思想更加成熟,需要更加注重交互式教学,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社会需求: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需求,需要我们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1.推行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只有学生真正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体会文化价值和社会环境变化。
2.强化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会激励大家合作,多方面展示学生的思想,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学生对团队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3.使用新媒体教育。
利用新媒体,通过多视角、多维度展示统一性,来引发学生思考、交流和创新。
通过互联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技巧等领域。
2.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利于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意识。
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培育高尚的思想和品格。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110作者简介:刘彦岐(1992— ),男,汉族,河南南阳人。
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新闻学。
在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特殊历史时期,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应全面梳理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定政治觉悟,培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生活实践。
当前,我国正处在多元化文化交融的社会文化背景当中,导致我国思想领域的不确定因素较之以往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西方腐朽落后的思想往往会入侵我国的教育领域。
因此,必须要使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和信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桥梁作用,使现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多元化文化的前提下提高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因此,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一)新媒体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现代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能迅速直达个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语音等能及时传递,瞬间获得,不断扩散。
人们能够借助新媒体,能在最大程度上及时掌握全世界各地的信息。
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天下事尽在掌心之中,真正实现了所谓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同时,用户通过网络,还能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网络就好似一个信息资源的超级市场,而新媒体用户不仅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且以分享、创作各类知识信息,使得新媒体传播日益成为一种重要且十分便捷的传播手段。
(二)宽松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新媒体教学的出现,改变了教师们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
手机作为一种媒介,在新媒体时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下手机是每个高校学生的生活必备品,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几乎都是手机不离手。
如果没有手机,学生的生活学习都会受到影像。
这样的现实情况就为高校通过新媒体,尤其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手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减少时间、空间带来的局限,尽可能地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新媒体优势发挥到极限。
新时代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综述
新时代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综述摘要:中职思政课程设置的起点和终点在于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全面发展能力。
中职学校由于其教育条件有限,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注意力不集中,加之其年龄、身体发展的特殊性,在学习与生活上往往会产生一些冲突。
因此,应从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和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和完善。
关键词:新时代;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引言在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思政教师应跟随时代发展,全面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合理规划和分析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完成教学目标。
信息是把双刃剑,新媒体也不例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中职学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思政教师应正视新媒体带来的影响,采取有效策略,优化思政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顺利完成思政教育工作。
1、贯彻实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在中职学校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把各种专业的课程作为载体,把课程思政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实践之中,就必须要在正确的课堂教学指导下进行,才能发挥出专业课堂教学的教育作用,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维认知。
同时,根据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必须立足中职教育教学的实际,以“立德”为核心,以“立德”为基本任务与“课程思政”发展思想相结合,为提高“中职”“课程思政”的成效奠定良好的基础[1]。
中职教师要把“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其目的在于推动各专业的发展,并凸显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要形成共同的思想观念,以共同的教育主题交换教学思想,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各项学科的思政工作。
2、中职思政教学现状2.1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目前中职学校对思政课的关注不够,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也不太关注。
鉴于目前中职教育起步尚晚,而思政课又是中职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一些中职教师还没有把它摆在首位,从教学能力上很难满足教学需求。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原则及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原则及实践路径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
以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为切入点,深入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进而补齐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短板。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教”改革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更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当前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随着时代发展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就要重点关注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的内涵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
“三教”改革涉及教育教学活动中诸多元素,而“三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是以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材和教法进行改革,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关键性问题。
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思政课教材是衔接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介质,体现了思政课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教学方法决定着思政课教学效果。
因此,只有系统推动思政课“三教”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影响因素1、学生因素高职院校生源相对复杂化,其中包括初中毕业生、中专生、对口升学等生源,其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普遍不理想。
加之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生源,高职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每年均不断降低录取分数线,导致生源存在思维固化、认知水平偏低、价值观偏颇、学习意识与能力不强的问题,对思政课教学重视度和认同度较低,影响学生的思政教学接受度。
2、学校因素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课教学重视度较低,不断压缩思政课,课时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讲解速度过快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与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与研究作者:谢春梅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30期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思政课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高职生客观规律,重点要明确教学理念,多角度创新丰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拓展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挥思政课的真正作用。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全人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中央就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给出了明确答案,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当前高校思政课要始终围绕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提出符合新时代要求和学院自身实际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敢于担当,全面发力,着力做好思政育人。
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的责任重大,不但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更要注重他们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由于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使用本科版本教材,教师讲好思政课,在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转化上下功夫,选用鲜活案例、准确史料、具体数据、典型例证、传统文化精华、课程真实有用,本课题拟提出多角度创新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用足用好课堂,激发激活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教师“教”的能力,解放和发展学生“学”的能力,向课堂教学要效果,落实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教材的重新改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一次重要机遇,新思想和新内容的融入进一步增添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时代性与说服力,杜绝教学内容肤浅空洞,课程获得感不强,对实践的指导性不足等现象,多从学生角度挖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的教学素材,使教材富于现实感和时代感;构建与时俱进、贴近学生、便于学习的教材体系。
本课题有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各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
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优秀技术人才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大使命。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
院校的思政教育更加迫切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
高素质技能人才。
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路径。
一、加强理论武装,明确主题教育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应当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展开,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理论自觉性。
可以通过推动教
师参加思政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思政教育能力;制定并贯彻执行相关思政教
育的制度和规章,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在课程设置上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
课程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思政意识和理论素养。
二、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培养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技能培养要求,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设计思政类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等,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中;通过选修课程的设置,提供学生个性化的思政教育空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加强实践育人,促进思政教育效果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应该加强实践育人,推动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暑期实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实际运用;开展思政教育专题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社会专家和学者为学生开讲,提高学
生的思政教育参与度。
四、建立完善评估机制,促进思政教育改革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机制,以促进思政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教
育效果。
可以通过开展思政教育效果评估,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并及
时改进;建立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思政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提高教育质量
和效果。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路径主要包括加强理论武装,明确主题教育;构建多元化课
程体系,培养综合素质;加强实践育人,促进思政教育效果;建立完善评估机制,促进思
政教育改革。
这些路径可以指导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政教育的实践工作,培养
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