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老师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1 走近老师 教案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1 走近老师 教案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1 走近老师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走近老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认识到尊敬老师的重要性,并学会与老师良好沟通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更加尊重和理解老师,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他们对老师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不够全面,对老师的尊敬和理解程度也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尊敬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良好沟通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

3.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尊敬老师的观念,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尊敬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良好沟通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在与老师沟通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老师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师生交流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尊敬老师的表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增强尊敬老师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景模拟素材。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讨论指南。

3.准备教学PPT,包括教材内容、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老师的图片,让学生来说一说他们眼中的老师。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尊敬老师的意义。

同时,展示与老师良好沟通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5篇)

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5篇)

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5篇)第一篇: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处理正确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正确老师,学会和老师沟通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全面认识老师,如何与老师面对面教学难点:为老师着想,认识老师的心理。

怎样面对老师的错误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我们的老师很特别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处理正确的师生关系教学重点;学会全面认识老师教学难点:为老师着想,认识老师的心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讲授新课:我们的老师很特别一、为老师画像是老师,把我们由懵懂引向成熟,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是老师,念头领着我们看到了天有我高,地有多广,梦想可以有多大。

踏入中学以来,很多老师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你对他们的印象怎么样?请你也用简笔画为他画个像,刘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每位同学写或着画出自己的一位老师的貌,和个性特征。

二、我们的老师很特别,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

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每位老师的特别之处吗?任课老师特别之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外语老师历史老师地理老师思品老师三、老师心语在我们的眼里,老师很特别,老师又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的心里话。

请自己的班主任来讲述一下自己的为师感受。

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采访一位任课老师,了解他走上教师岗位地过程,听听他当老师的体会和感受。

四、接力赛有人说,老师是“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人”有人说,老师是“真正天国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有人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有人说,老师是“爱心大使“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学生小结我们离老师有多远与老师面对面教学目标:让学生正确老师,学会和老师沟通教学重点:如何与老师面对面教学难点:怎样面对老师的错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问:同学们喜欢怎样的老师?学生回答:喜欢是有丰富阅历的、有广播知识的,晓知一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时事、体育名人的教师。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6.1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6.1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6.1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走近老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尊重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观。

他们对老师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

同时,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与老师的交流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形成积极主动的师生交流氛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体验与老师交流的过程,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与老师交流的经验,取长补短。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老师,体验老师的工作,增进对老师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角色扮演剧本等。

2.安排课堂座位,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3.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以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老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老师的印象是什么?接着,老师简要介绍自己的工作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呈现几个与老师交流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学生们与老师的交流是否得当?为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彼此与老师交流的经验。

《走近我们的老师第2课时》教案

《走近我们的老师第2课时》教案

《走近我们的老师第2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时的话题是“老师,您辛苦了”,主要从理性分析入手,一步步剖析教师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带领学生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理解教师为什么这么辛苦,是什么支持教师承担着这些工作,进而在行动上学会为教师分忧减负,学会尊重教师,珍惜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二、学情分析儿童对于教师工作的了解是模糊化和碎片化的。

虽然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但是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仅限于与教师接触的部分。

课余时间教师做些什么,怎么备课,还承担着哪些工作职责,喜欢什么,会因为什么而烦恼……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是不太了解的。

因而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真正懂得尊师,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关心,减轻老师的负担。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采访等方式,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因而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2、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关心,减轻老师的负担。

3、了解不同学科老师的工作特点,尊重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付出。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关心,减轻老师的负担。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2、学生准备:教师采访提纲、卡片六、教学过程活动一问题导入,引发思考师:同学们,老师总听到这样的话——出示课件:教师是红烛,点燃智慧之火。

教师是甘霖,浇灌理想之花。

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形容老师呢?你了解老师的工作吗?活动二我是小小调查家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调查表(出示调查表),一些同学在课前,按照调查表去探寻了这样几个问题。

出示课件:老师每天有多少时间是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老师做些什么事?没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老师还有哪些事情要做?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调查结果。

(出示老师的课表)播放学生音频:宋峻熙:我采访的是班主任老师。

她一周有22节课,这是班主任老师的课表,老师一整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和我们在一起,要晨检、组织早读、上课、组织早操、眼保健操,组织午休时间、管纪律、检查卫生情况等等,没和我们在一起时,要批改作业、备课、开会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6.1《 走近老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6.1《 走近老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6.1《走近老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一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教材,其中6.1《走近老师》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与老师的交往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懂得尊敬老师的道德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教育使命,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老师的敬畏心理、沟通障碍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与老师的关系,提高与老师的沟通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与老师的交往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懂得尊敬老师的道德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与老师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与老师的交往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懂得尊敬老师的道德素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与老师的关系,提高与老师的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与老师交往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与老师沟通的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本。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案例材料:收集一些与老师沟通相关的典型案例。

4.视频资料:准备一些与老师沟通相关的视频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关于老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与老师的交往意义。

2.呈现(10分钟)播放一个与老师沟通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彼此与老师沟通的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提高与老师沟通能力的方法。

《走近老师》教学案例

《走近老师》教学案例

《走近老师》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框的内容。

有两个部分组成。

1、了解教师职业。

2、风格不同的老师。

着眼于让学生了解老师,既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也要了解老师的风格不同。

从而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老师的喜爱,并学着有效地与老师沟通。

这样的安排,既满足了初中学生的现实需求,又为下一框学好《师生交往》,如何进行健康地师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地基。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教师职业特点,尊重老师的“不同”。

2.能力目标:能够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与老师友好相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

1、你知道哪些关于老师的名人名言?2、说说你对老师这一职业有哪些认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的老师——走近老师二、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

A、老师的作用?B、时代对老师的要求?C、为何老师有不同的风格?D、如何对待老师的差异?2、探究学习。

A、了解老师a回忆一下,我们从小学到现在,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喜欢他?b在不同年龄段,你眼中老师的形象有变化吗?为什么?c老师在我们的人生中所起的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B、阅读教材P61相关链接,从孔子、陶行知的言论中,你有什么收获?总结: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在现代社会,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C、阅读教材P62探究与分享,讨论:a上图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教师职业。

关于教师职业,你还了解哪些?b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c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你心目中的好老师?D、阅读教材P63探究与分享,讨论:a比较各自喜欢的老师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b你如何看待这些不同?总结:有的老师幽默风趣、富有激情;有的严肃认真,不苟言笑;有的注重教学的艺术性;有的侧重教学的实效性;有的注重书本知识、理论教学;有的注重社会实践教学;等等。

这是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走近老师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近老师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近老师》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并理解《走近老师》这篇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文章中的隐含意思和深层含义。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章的分析和解读。

四、教学准备
1. 课前准备好《走近老师》这篇文章的复印件。

2. 准备好相关词汇和表达的诠释和例句。

3. 准备好提问和讨论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老师”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阅读:让学生阅读《走近老师》,并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老师的看法和感受,增进思想交流和互动。

5. 总结:对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六、作业安置
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老师的看法和感受的作文。

2. 要求学生背诵并朗读《走近老师》这篇文章。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老师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阅读和讨论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走近老师教案

走近老师教案

教学资源链接:
《叫我第一名》电影简介:布莱德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这种严重的痉挛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

而这种怪异的行为,更是让他从小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批评他,同学们更是对他冷嘲热讽,就连他的父亲也对他失望透顶。

小学时,因为没办法克制的发出怪声,而被学校认为是不受管教的坏小孩,不仅老师们不谅解,同学之间更是会取笑他这种行为。

到了初中,一次全校大会上,校长巧妙地让大家了解了布莱德的真实情况,并且也让布莱德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让大家了解他并不是故意作怪,之后,他对自己就比较有信心了。

这次机会也让他有了成为一名教师的坚定梦想,即使这个病症可能会让布莱德在寻求教师梦想的道路上遭到众人怀疑,频遭受挫。

大学毕业后,他秉持着每个学生都值得被教导而很想当老师的想法,去各个学校面试寻求教职,但是,校方人员总因为他的症状而对他抱持著怀疑的态度,甚至还要求他上课中不能发出声音才会聘请他,这些种种原因让他感到挫折,但幸好有母亲一直支持他鼓励他,让他勇敢的面对生活,克服困难,在这过程中他也收获了爱情。

布莱德为了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自己的学校,布莱德不抛弃梦想,不放弃信念,默默努力着。

最后,经过了大约25所学校的面试后,有一所学校肯招聘他,所以他终于成为了一位二年级导师。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为主要任务的课程。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课时《走近老师》旨在让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交流。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老师的认识、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还在适应中。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知。

此外,由于个性和成长背景的差异,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和认知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师生互动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知道尊重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学习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老师的意义,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师生互动习惯。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2.分享法:通过分享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学会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方法。

4.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3.案例材料:选取一些典型的师生关系案例。

4.视频资料:关于师生关系的视频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知道尊重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方法。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2024 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走近老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职责使命以及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师还在适应阶段。

他们具有向师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和自我意识增强,可能对教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多元化,可能对教师提出挑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师职业的特点、职责等重要知识点。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教师的看法和与教师相处的经历。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教师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理解中华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感念老师的培育之恩、关爱之情,尊重师长。

健全人格:理解教师的工作,正确认识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责任意识:主动增进师生情感,在学习生活中与老师和谐相处。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职责使命。

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与不同风格的老师和谐相处。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很多人在回忆青春往事时常常把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作为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经历。

我们了解老师吗?我们能愉快地和老师相处吗?(二)讲授新课教师职业的特点老师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者。

教师的定义、职责使命教师的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职人员。

教师的职责使命: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老师是我们学习上的合作者,生活上的指导者。

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时时处处为我们着想。

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成为“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6.1《走近老师》教案1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6.1《走近老师》教案1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6.1《走近老师》教案1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为“走近老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角色,认识到老师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良好地沟通与交流。

本节课内容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对老师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之前,已经对老师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对于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工作特点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老师,认识到老师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工作特点,认识到老师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学会与老师良好地沟通与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工作特点,认识到老师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老师,培养他们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分享环节的内容。

3.准备相关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初步感受老师的工作辛苦和付出。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更多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引发他们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通过分享感受来巩固他们对老师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6.1《走近老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6.1《走近老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6.1《走近老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法治意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走近老师》的内容,主要围绕师生关系展开,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角色、认识到老师的重要性,以及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老师的角色、老师的日常工作、学会与老师沟通、尊敬老师等。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学会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尊重和信任老师。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

他们对老师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存在片面或误解。

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对老师有抵触情绪,影响师生关系的建立。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老师,理解老师的工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角色,认识到老师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尊敬老师。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尊敬老师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角色,认识到老师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尊敬老师。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老师,建立起尊敬和信任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老师的角色和重要性。

3.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师生关系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1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1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1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主题是“走近老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主动与老师沟通,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在实际操作中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理解老师的苦心,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态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老师沟通,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典型的师生关系案例,用于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3.准备时间:预计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些与师生关系相关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走近老师》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老师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老师的辛勤付出,体会老师的关爱,从而理解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对于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都处于适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和理解至关重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建立起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学会与老师沟通,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师的作用,理解尊重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理解、热爱老师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老师的作用,理解尊重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老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与老师互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3.准备好教学PPT,清晰展示教学内容和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老师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老师的印象。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敬老师?老师在我们的学习中起到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老师辛勤付出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走近老师》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走近老师》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走近老师》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走近老师》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与老师交流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老师的辛勤付出,理解老师的角色和责任,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对权威产生质疑,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程度有所不同。

他们对老师的期望较高,但有时又会因为老师的一些言行而产生误解。

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老师,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角色职责,认识到与老师交流的重要性。

2.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角色职责。

2.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角色职责。

2.讨论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与老师沟通的经验和技巧。

3.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老师沟通的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4.小组竞赛:设置有关与老师沟通的小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老师的辛勤付出和角色职责。

2.设计讨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场景。

4.制定小组竞赛规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老师辛勤付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付出和角色。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老师的付出和角色职责。

引导学生认识到与老师交流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与老师沟通的经验和技巧。

让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4.巩固(5分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与老师沟通的场景。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沟通技巧。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6.1《走近老师》说课稿1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6.1《走近老师》说课稿1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6.1《走近老师》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走近老师》,旨在让学生理解与老师交往的重要性,学会尊敬和理解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认识到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对老师的敬畏心理,不敢主动与老师沟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主动与老师交流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老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学会尊敬和理解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提高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增强学生与老师沟通的勇气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学会尊敬和理解老师。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对老师的敬畏心理,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思考,导入新课《走近老师》。

2.教学基本内容:(1)老师辛勤付出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压力和付出,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2)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提高沟通能力。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关系,促进自身成长。

3.实践与拓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与老师沟通的感悟,总结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

4.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走近老师》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近老师》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近老师》教学分析《走近老师》是一套专为小学生设计的英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英语语言能力,并培养他们对英语进修的兴趣。

本文将对《走近老师》这套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适用对象。

一、教材特点1. 侧重口语表达:《走近老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2. 情景化教学:教材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将英语进修融入到生活场景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单词和句子。

3. 多样化教学形式:《走近老师》教材结合了歌曲、游戏、故事等多种形式,使进修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4. 按部就班: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按部就班,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二、教材优势1. 强调实用性:《走近老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平时生活中常用的英语表达,提高沟通能力。

2. 注重趣味性:教材设计生动有趣,有趣的故事情节、有趣的游戏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进修动力。

3. 重视综合能力:教材内容涵盖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4. 突出文化交流:《走近老师》教材在教学中注重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应用习惯。

三、适用对象《走近老师》教材适用于小学生阶段的英语进修,特别适合初学者和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

通过这套教材的进修,学生可以建立起良好的英语进修基础,为将来更深入的英语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走近老师》教材以其口语表达、情景化教学、多样化教学形式和按部就班等特点,成为一套优秀的小学英语教材。

它的实用性、趣味性、综合性和文化交流性,使得学生在进修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老师”这一职业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5.1《走近老师》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5.1《走近老师》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走近老师》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认同教师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付出。

2.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学会与教师和谐相处。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识到不同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责任意识:5.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感恩之情。

6.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辜负教师的期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包括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以及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2.理解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难点:3.体会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改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师:理解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以及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关于教师的名言警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名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近老师。

2.提问学生:“在你们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印象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1.教师职业特点(1)展示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问学生:“以下诗句描写的是哪种职业?”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诗句描写的是教师职业,教师是一个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职业。

(2)提问学生:“你了解关于教师称呼的历史吗?” 然后讲解教师称呼的演变过程,从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到后来教学生的人也被称为“老师”,再到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以及从民国时期开始大部分约定俗成将“先生” 改称为“老师” 并一直沿用至今。

《走近老师》说课稿

《走近老师》说课稿

《走近老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近老师》。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走近老师》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教师职业,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教师、亲近教师的情感态度。

本框内容分为“了解教师职业”和“风格不同的老师”两目。

第一目主要介绍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让学生对教师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二目则引导学生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学会接纳和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意识。

在与老师的相处中,他们可能会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教学风格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对教师职业的了解还比较片面,对老师的工作也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尊重。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走近老师、了解老师,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学会接纳和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教师、亲近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敬意。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教师职业特点,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2、教学难点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学会接纳和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

(2)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讲授法: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有更清晰的认识。

2、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老师》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由“运用你的经验”开启本框的学习,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选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不同阶段,引导学生思考老师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有什么变化,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学生并不陌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学生结识了不少老师,在不同阶段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和认识是不同的,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老师对自身成长的引领作用,这为学习本框的内容奠定了情感基础。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了解教师职业”。

本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教材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指出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从原始社会的口耳相传到奴隶社会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再到现代社会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重要性。

韩愈在《师说》中将教师的职责阐释得全面而清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教材“相关链接”选取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事例,介绍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进一步印证了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同时说明了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教师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值得学生尊敬。

其二,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早在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应把教师职业作为一门专门职业即专业来看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这就从法律上认定了教师属于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同时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方面的要求,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内容,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导学生从教师资格、教师成长的时间成本、教师的专业素养等角度了解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并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教师职业,你还了解哪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身边老师的工作特点来理解这一内容。

教师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无边界性、多面性和不确定性。

教师所做的工作永远没有终点,做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的标准;教师要同时承担各种不同的工作,体现了教师工作内容的多元性和工作时间的多面性。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教师这一专业的严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之情。

其三,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方式很多,在某些方面甚至已超越老师,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从学生那里学习和获取新知识。

教师的角色要从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转变为一个真实的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已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是师生平等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

教师要主动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主动倾听学生的观点,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喧嚣与浮躁正在影
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多元化、理想信念淡化、伦理道德退化等不良倾向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严峻的考验。

因此,今天的老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才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教材的“阅读感悟”栏目,提供了一位好老师的榜样,与正文内容相呼应。

第二目“风格不同的老师”。

这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已被世人所认同,亦被教育教学实践所证实。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因喜欢某位老师而偏爱某一学科,也会因不喜欢老师而厌烦学习。

因此,本目旨在引导学生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

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很多,如理想追求、职业素养、个性特征、学科性质、教学环境等,这些方面的差异使每位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为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老师,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从品质、学识、性格等不同角度提供了三种不同风格老师的表现,并设有留白,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老师的风格,从而懂得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这些差异?每种风格的老师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不同影响?为下一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二,我们要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在“探究与分享”活动中,学生对老师之间存在的差异已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懂得,老师作为一个普通人,
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正如学生同样存在差异一样,我们要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为此,教材设计了一个“方法与技能”栏目,提供了面对不同风格老师的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接纳不同的老师,明确不同风格的老师有其不同的特点,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下文讲述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作好铺垫。

其三,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由于受到年龄、学识、性格、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喜欢或不喜欢某位老师,这是正常的,但要引导学生懂得,我们可以不喜欢老师,但必须尊重老师。

引导学生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自身成长等角度知道尊重老师的原因,并鼓励学生积极走近老师,深入了解老师,发现老师的优点,为下一框学习作好铺垫。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喜欢和不喜欢某位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引导学生主动亲近老师,自觉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慢慢喜欢不同风格的老师,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拓展空间”活动是对本框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信息时代,知识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还需要老师吗?老师在我们的学习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在思考中,学生能够加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激发尊敬老师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