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历史 东巴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合集下载

纳西东巴文-介绍课件

纳西东巴文-介绍课件

纳西东巴文的起源
约在公元7世纪左右
由原始图画文字演化而来,初期为图画象形文字,后逐渐发展成用细笔书写的 拼音文字。
与甲骨文和金文的关系
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与甲骨文和金文有一定的相似性。
纳西东巴文的发展与演变
01
早期的东巴文
主要用于记录纳西族原始宗教的经典,被用于祭祀、丧葬等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02作的。纳西东巴文的宗教文献
01
02
03
经书
纳西东巴教的经书是用纳 西东巴文写成的,包括 《崇搬图》、《祭天经》 等。
仪式手册
纳西东巴教的仪式手册是 用纳西东巴文编写的,详 细介绍了各种祭祀仪式的 程序和注意事项。
占卜书
纳西东巴教的占卜书是用 纳西东巴文写成的,包括 《卜辞》、《解卦》等。
04
纳西东巴文在现代社会的 应用
文字的读音与发音
读音规则
纳西东巴文的读音规则较为简单,一般来说,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但也有一些 特殊的音变现象。
发音特点
纳西东巴文的发音清晰响亮,富有节奏感,特别是元音的发音饱满有力,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纳西东巴文的声调变化也较为丰富,能够表达不同的语义 。
03
纳西东巴文的文献与作品
纳西东巴文的文献类型
纳西东巴文的文学作品
01
02
03
04
史诗
纳西族的史诗《创世纪》、《 鲁般鲁饶》等是用纳西东巴文
记录的。
叙事诗
纳西族的叙事诗,如《猴子战 蛇妖》、《青蛙骑白马》等, 也是用纳西东巴文创作的。
诗歌
纳西族的诗歌,如抒情诗、讽 刺诗等,也是用纳西东巴文写
成的。
小说

纳西

纳西

纳西族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

千多年前,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

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

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

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与重视。

东巴文被誉为“东巴文化的瑰宝”是纳西族在传统宗教东巴教的经书中使用的一种图画文字,由东巴(乐巴教巫师)用竹尖笔或铜尖笔蘸上用松明烟和酒、胶水、胆汁调制成的墨汁,写在树皮制的厚棉纸上。

人口分布云南省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纳西族295,464人(2000年人口普查),占纳西族人口的95.5%。

除云南外,四川和西藏均有纳西族聚居地,四川有纳西族8,725人,占2.8%,西藏有1,223人,占0.4%;其余省市区均有散居,共有4,065人,占1.3%。

纳西族也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

自治区域自治县:丽江纳西族自治县(2003年撤销)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乡: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大安彝族纳西族乡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称谓与争议自称由于纳西语方言的差异,有:纳西、纳、纳日、纳罕、纳若等多种自称。

这些自称在发音上有轻微差别,但基本族称都是“纳”;而西、恒、罕、日都是“人”的意思。

1954年,中央民委派出云南民族识别调查小组根据名从其主原则,确定纳西族为统一族称。

他称汉文献中对纳西族的他称有:麽些、摩梭或摩些(“些”读为“su ō”)。

藏语称纳西族为:姜或卓。

争议滇川交界自称“纳”或“纳日”的族群,在四川没有经过民族识别,沿用了上层人士的说法,被确定为蒙古族,而在云南,纳人被识别为纳西族支系。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在1990年将纳人确定为摩梭人。

目前,放弃“纳西”,而以“纳”作为族称的呼声很高。

语言文字语言纳西语,一般归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争议;有学者认为纳西语界于羌语支与彝语支之间)。

东巴文

东巴文

丽江东巴文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8-12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

由于东巴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是丽江地区纳西族的文字,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类型,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

文字总数约1600个左右。

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个字或几个字代表一句话,字句从左至右,自上而下。

这种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11世纪以前,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

由于东巴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化是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

东巴文化是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教所用经书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在于纳西民众中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东巴文化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的历史。

纳西族东巴教是一种从原始形态向文明形态过渡中的自然宗教,它笃信万物有灵。

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

东巴教没有寺庙和宗教组织,却有丰富多彩的宗教仪式。

纳西族的原始宗教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包括整个纳西族古代历史文化情况。

东巴文也称纳西象形文字,它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

纳西语称“思究鲁究”,可直译为“木迹石迹”。

它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也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也就是以画物像作为记载交流的工具。

东巴文中的每一图像符号都有它约定俗成的线条和笔法,形成有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备了表示某字、某词的符号。

目前已各有1400个符号,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因它至今仍在使用,故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故事

东巴文故事

东巴文故事
一、东巴文的起源与特点
东巴文,又称东巴文字,是一种源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古老文字体系。

距今已有约1000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起源于纳西族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以图画为基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二、东巴文故事的内容与结构
东巴文故事是纳西族民间流传的一种叙事性口头传统,主要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为题材,反映了纳西族民间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

东巴文故事结构紧凑,情节丰富,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东巴文故事的价值与意义
东巴文故事不仅是纳西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传承了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古代民族文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同时,东巴文故事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传递了诚实、勇敢、善良等传统美德,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四、现代社会中东巴文故事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东巴文故事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东巴文故事;另一方面,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东巴文故事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如何欣赏和理解东巴文故事
欣赏和理解东巴文故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了解东巴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其基本特点;其次,学习东巴文故事的内容和结构,体会其寓意和价值;最后,结合现代社会背景,思考如何传承和创新东巴文故事,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总之,东巴文故事作为一种世界独一无二的民间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珍视、传承和创新。

纳西族

纳西族

头客礼
• 纳西族对生育较为重视,与生育相关的礼节很多, 其中“头客”礼仪较为独特。
• 当主人家的婴儿出世的时候,第一个偶然进入该 家庭的人即称为“头客”。 • 这时,无论这个人是男女老少,远近亲疏,都要 当贵客接待。 主人家首先要舀一瓢洁净的冷水 (幸福水)请幸运的“头客”喝,以此祝福 母子 平安、健康幸福,然后主人再煮米酒鸡蛋款待 “头客”。
一、源流与分布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 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 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
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 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二、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独有的文化,在 云南各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也是世界 文化中的一枝独秀。
担任,传承方式为父子传承或师徒相传。 他们博闻强记,是纳西文化的重要传承 者。东巴教即因“东巴”而得名。
东巴教是丽江纳西族的传统宗教,起源
于公元11世纪左右。东巴教有丰富的用 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教经典,是纳西族 传统文化的载体。
八、岁时节令
纳西族的传统民族节日主要有 丽江棒棒会、三朵节、七月会, 从古到今,这些风情独具的节 日时刻向人们诉说着这个与不 众同的民族的历史与现在。
一种见于中甸三坝一带;中甸三坝一带的纳西族 男子穿麻布衣裤,衣为右衽或对襟、长袖外套,衣长 到腹部,缠红布包头。各地的纳西族男子服饰都比较 简洁,色调明快,显得纯朴自然。
丽江和维西县妇女服饰以“披星戴月”羊皮披肩最 有特点。七星羊皮披肩, 是丽江纳西族妇女服饰的重要标 志。
七 星 羊 皮 披 肩
羊毛披肩背面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 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 星,俗称“披星戴月”

东巴文名词解释

东巴文名词解释

东巴文名词解释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东巴文的起源和发展
2.东巴文的特点和用途
3.东巴文的现状和保护
正文
东巴文是一种源于我国云南省的古老文字,主要用于纳西族的东巴教经典的书写。

它起源于公元 7 世纪,至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

东巴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它的字形与事物的形状密切相关,这使得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东巴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字形的构造上。

它采用了大量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使得其字形既具有表意的功能,又具有审美的价值。

此外,东巴文也是一种表意文字,它的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不同于汉字的表音功能。

东巴文在过去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文化传承,是纳西族重要的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纳西族的语言和文字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东巴文的使用人数也在急剧减少。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东巴文化保护基地、开展东巴文化传承人培训等,希望能够让东巴文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总的来说,东巴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字,它不仅承载着纳西族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我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页共1页。

纳西东巴文化探索:幼儿园文化教案

纳西东巴文化探索:幼儿园文化教案

纳西东巴文化探索:幼儿园文化教案导语:纳西东巴文化是中国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一,以其独特的语言、信仰和文化传统而闻名。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巧妙地融入纳西东巴文化元素,给孩子们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是一项备受关注的教育课题。

本文将以纳西东巴文化为背景,探讨幼儿园文化教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纳西东巴文化概述1. 纳西东巴族源流纳西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传统的宗教信仰体系,融合了原始宗教、巫医信仰和佛教思想,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特色。

2. 纳西东巴文化特征纳西东巴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字、建筑、绘画、歌舞等形式得到传承和发展,成为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东巴文字是纳西族独有的文字,被誉为“活的甲骨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幼儿园纳西东巴文化教案设计1. 了解学生背景在设计纳西东巴文化教案时,首先需要了解幼儿园学生的背景情况,包括家庭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为教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2. 教学目标确定结合纳西东巴文化特点,确定幼儿园文化教案的教学目标,包括学习纳西族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东巴文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对纳西东巴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等。

3. 教学内容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设置纳西族的歌舞表演、东巴文字的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角度地感受纳西东巴文化的魅力。

4. 教学方法选择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观摩体验、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5. 教学评估方式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表演比赛、答辩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检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纳西东巴文化的浓厚兴趣。

三、纳西东巴文化教案实施1. 教师角色定位在教案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文化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情感体验和认知。

纳西族传统文化演讲稿范文

纳西族传统文化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纳西族传统文化。

纳西族,是我国云南省的一个古老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世界,感受纳西族的独特魅力。

一、纳西族的历史渊源纳西族历史悠久,据考古学家研究,纳西族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纳西族先民在青藏高原地区繁衍生息,后逐渐南迁至滇西北地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纳西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包括东巴文化、纳西族语言文字、纳西族建筑、纳西族音乐、舞蹈等。

二、纳西族传统文化概述1. 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文化的瑰宝,被誉为“东方的诺亚方舟”。

东巴文化主要包括东巴经、东巴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等。

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宗教经典,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医学等多个领域。

东巴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以其精美的图案和寓意丰富的象征意义而著称。

东巴音乐和舞蹈则展现了纳西族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2. 纳西族语言文字纳西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拥有自己的文字——东巴文。

东巴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纳西族人民使用东巴文记录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使东巴文化得以传承。

3. 纳西族建筑纳西族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丽江、香格里拉等地。

纳西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风格古朴、典雅。

其中,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纳西族建筑不仅体现了纳西族人民的智慧,也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和谐共生的理念。

4. 纳西族音乐、舞蹈纳西族音乐、舞蹈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纳西族音乐以民间音乐为主,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纳西族舞蹈种类繁多,有《热美蹉》、《纳西古乐》等,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情。

三、传承与弘扬纳西族传统文化1. 加强宣传教育要使纳西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展览、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纳西族文化,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纳西族文化 东巴语言和文字有何历史

纳西族文化 东巴语言和文字有何历史

纳西族文化东巴语言和文字有何历史>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放射出璀璨光芒的瑰宝。

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活着的原始象形文字”,用这种文字书写成的两万余册东巴经籍,是关于纳西族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进程的百科全书。

东巴语言纳西语,一般归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学者认为纳西语界于羌语支与彝语支之间)。

纳西语分为西部、东部两大方言。

使用西部方言者约有26万人,占总人口的87%。

纳西语的基本语序:主语——宾语——谓语(S——O——V)。

东巴文字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

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

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

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

东巴文字的载体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

其工艺纯属手工作坊,只有出自此作坊的东巴文字,才是原汁原味、富于魅力的。

东巴纸由和圣文老师的祖先在300年前发明自制的,失传10多年后,又由和老师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并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高档名片、压花书签、压草封活面藏经纸等系列,它工艺精美的质地、防虫驻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

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

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

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

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纳西族是怎样由历史演变而来的

纳西族是怎样由历史演变而来的

纳西族是怎样由历史演变而来的>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

西周时期纳西族先民在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建立犬戎国,立都于静宁县(今威戎镇),据文献记载纳西先民为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

早在炎黄时期,犬戎国就是炎黄部落的劲敌。

《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

”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

东汉时期纳西先民在四川境内建立——白狼国,其属地包括今天四川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相邻。

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白狼国曾是一个兴盛繁荣的国度,并和中原的大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

”唐代,部分纳西族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

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

史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

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族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

此后,纳西族先民退回金沙江中游流域;500多年间,在唐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势的夹缝间苦苦周旋,艰难生存。

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铸就了纳西族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性格。

同时,纳西族的文化受到这三大文化圈的润泽,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由此滥觞。

宋代,纳西族先民的政治环境有了改善:北部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南诏也陷入了混乱;东边的宋王朝则穷于应付北方游牧民族,无力经略西南。

“故自南诏以后,麽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吐蕃不能至,宋亦弃其地,成瓯脱之疆,经三百五十年之久。

”纳西族由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独立发展时机。

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治上分散的麽些部落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

清代以后,木府势力渐趋衰微。

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纳入中央王朝辖治的版图,使丽江失去了“西南藩篱”的政治区位优势,且木氏土司把持的庄园领主经济渐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

纳西族东巴文字的神奇

纳西族东巴文字的神奇

纳西族东巴文字的神奇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东巴文字。

东巴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文字之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纳西族东巴文字的神奇之处。

东巴文字起源于公元七世纪,据说是由纳西族的祖先创造的。

这种文字最初被用于宗教和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通用文字。

东巴文字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包括象形文字、指事文字和构词法。

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发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

东巴文字的最大特点是其象形性。

每个字都是通过图画来表示事物或概念,而且非常生动形象。

比如,代表天空的字就是一个半圆形,代表太阳的字就是一个圆形,代表鱼的字就是一个鱼形。

这种象形性让东巴文字不仅具有文字的功能,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除了象形文字,东巴文字还包括指事文字。

指事文字是通过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或行动,起到指向作用。

这种文字更加简洁直观,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其含义。

东巴文字还有一种构词法,即通过组合不同的字来构成复杂的意思。

这种构词法使东巴文字更加灵活多样,能够表达丰富的信息。

纳西族东巴文字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形式,还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东巴文字是纳西族的一种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他们的历史和传统。

通过学习东巴文字,可以了解纳西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深入了解这个神秘民族。

总的来说,纳西族东巴文字不仅具有文字的功能,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纳西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东巴文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纳西族的传统和历史,感受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独特魅力。

希望东巴文字这种神奇的文字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传承,让其独特的魅力延续下去。

导游基础知识:纳西族概况

导游基础知识:纳西族概况
用青、黑等色的面料,显得庄重素雅。纳西族妇女穿长过膝、宽腰、大袖的大褂,外嫁 坎肩,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披羊皮披肩。
纳西族男子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寒冬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着 过膝 肥腿裤,腰系羊皮兜,扎绑腿。
纳西族服饰、民居、饮食及节日
2.独特的“披星戴月”装
羊皮披肩
纳西人称披肩上 圈图案为“巴妙 意为“青蛙的眼
(二)历史 1.纳西族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支系有渊源关系,古文献里记载的“牦牛夷”、“摩
些蛮”、“摩沙夷”指的就是纳西族的先民。其自称叫“纳”、“纳西”、“摩梭”等。
极具象形特征的东巴文
纳西族服饰、民居、饮食及节日
(一)服饰 1.特点 青年女性的服饰色 彩多偏重于明快、艳丽的色调,中老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则多采
纳西族概况
课件提纲
一、纳西族历史及人口概况 二、纳西族服饰、民居、饮食及节日 三、纳西族独特的东巴文化
纳西族历史及人口概况
(一)人口概况 1.人口及分布: 纳西族现有人口32.4万多人,主要聚居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维西、中甸、
德钦以及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量分布。 2.语言文字:纳西语 、东巴文、哥巴文 3.宗教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
组成部分。这种音乐流传于东巴口头,或零星保存于东巴经和东巴画中。除了占卜经 书以外,东巴经书都是要通过诵唱表现出来的。
东巴音乐演奏
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它主要用于东巴教的各种仪 式中。它以东巴教中的诸鬼神为绘画对象,常见的有经书的封面和题图,做佛事时用的 布帛(卷)画、木牌等,主要用于东巴教的各种仪式中。
东巴巨著《神路图》
纳西族独特的东巴文化
4.东巴音乐 东巴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所吟诵的一种曲调,并伴有器乐,是东巴文化的一个重要

东巴文名词解释

东巴文名词解释

东巴文名词解释
(实用版)
目录
1.东巴文的起源和历史
2.东巴文的特点
3.东巴文的应用领域
4.东巴文的现状和保护
正文
东巴文是一种源自我国云南省的古老文字,主要用于记录纳西族的语言。

据史书记载,东巴文起源于公元 7 世纪,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

这种文字由纳西族的东巴祭司发明,他们用这种文字来记录宗教仪式、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等内容。

东巴文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是一种象形文字,形态各异的字形代表了不同的事物。

例如,字形中的“日”代表太阳,“月”代表月亮。

其次,东巴文的字形丰富多样,约有 1500 个单字。

这些字可以组合成词汇,表达纳西族的语言。

此外,东巴文还有一种特殊的表意方式,即通过字形的组合来表达复杂的意义。

在过去,东巴文主要应用于宗教、历史、文学等领域。

纳西族的东巴祭司用它来撰写经书、传记和祭文。

同时,东巴文也是纳西族民间文学的载体,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故事都以东巴文的形式传承下来。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纳西族语言和东巴文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许多年轻人不再掌握东巴文,导致这种文字逐渐衰落。

为了保护和传承东巴文,我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在云南省的一些地区,东巴文被纳入地方课程,使孩子们有机会学习这种文字。

此外,一些学者和艺术家也通过研究、创作等途径,努力让东巴文焕发新的生命力。

总之,东巴文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见证了纳西族的发展历程。

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市,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

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现有人口为324679人。

自古以来,纳西族与汉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数人会讲汉语,直到如今,纳西族的饮食起居、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古中原汉族文化的特征。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

一直到现在,还保留有游牧民族的特征,在丽江可经常看到架鹰带狗外出打猎的青年男子。

纳西族女子勤劳贤淑,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服饰上披星戴月,以示早出晚归。

纳西男子琴棋书画,儒雅之士颇多,青年才俊不尽其数;纳西族重视文人,但当国家蒙难之际,不乏血性男儿,在丽江玉泉公园内立有“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以纪念抗战时期,在台儿庄等战役血洒疆场,马革裹尸的纳西族将士。

纳西族自古以来就尊师重教,大学生与总人口比例在全国少数民族中排名列第三位。

东巴,在纳西语中是智者的意思,在古代,是纳西族中最高级别知识分子,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在社会上地位很高,经常从事宗教活动,被视为人与神、鬼之间的媒介,能迎福驱鬼,消除民间灾难,能祈求神灵,给人间带来安乐。

东巴一般父子传承,世代相袭,不脱产,有妻室儿女,无儿招赘者传与女婿。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纳西族的语言是纳西语,一般归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它有两种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其中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在纳西话中叫“思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即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东巴文被当今学者们认为比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和中国甲骨文字显得更为原始古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视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这种古文字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民俗】东巴文化:古纳西的文明传承

【民俗】东巴文化:古纳西的文明传承

【民俗】东巴文化:古纳西的文明传承生活在丽江地区的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虽然只有约三十万人口,但其民族文化却引人瞩目、名扬中外。

这就是纳西族独有的文化传承——东巴文化。

●概述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一样,东巴文化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一种原始多神教,信仰万物有灵。

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

其祭司叫“东巴”,意译为智者,这些“智者”知识渊博,能画、能歌、能舞,具备天文、地理、农牧、医药、礼仪等知识。

他们书写经文使用的文字是一种“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的古老文字,称“东巴文”。

他们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人。

换言之,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

●组成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东巴文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

纳西话叫“思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因这种文字大多只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

这种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亦能完整纪录典藏。

◇东巴经用东巴文书写、念诵的经书,就是“东巴经”,纳西语称“东巴久”。

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用本地一种木本植物皮所制的厚棉纸(俗称东巴纸)订成册,书写工具有用锅烟灰拌胆汁制成的墨及自制的竹笔。

其内容集纳西古文化之大成,记载有天文、气象、时令、历法、地理、历史、风土、动物、植物、疾病、医药、金属、武器、农业、畜牧、狩猎、手工业、服饰、饮食起居、家庭形态、婚姻制度、宗教信仰,乃至绘画、音乐、舞蹈、杂剧等等广博的内容。

纳西族历史简介 东巴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纳西族历史简介 东巴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纳西族历史简介东巴文化是怎样发展的>东巴文化是人们对一千多年来纳西人创造的东巴教文化的总称。

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主体。

它既是本民族社会生活、宗教哲学、历史演变、民俗事象、科技医学、文学艺术的百科全书,同时也融汇了苯教、藏传佛教、道教乃至古波斯、古印度的文化因素,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页奇观。

东巴文化融汇的多元文化丰富博大,因此被国际上很多学者视为解开喜玛拉雅周边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播、原始宗教的发展演变、藏传佛教、前苯教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

东巴文化中最见纳西先民心灵睿智的一个内容是人乌白尔是兄弟的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便是纳西文化的核心理念人们正是遵循了东巴文化所倡导的“适度”原则,对物质取一有度,才使周围的壮丽雪山,丰茂草地,茫茫林海,无不蕴藏着丰富的物种,维系着人类与居住地的一种和谐关系,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天然亲情。

万物有灵、善待生命、关爱自然成为纳西东巴文化的重要积淀特征。

东巴文化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一种原始多神教,信仰万物有灵。

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

其祭司叫“东巴”,意译为智者,这些“智者”知识渊博,能画、能歌、能舞,具备天文、地理、农牧、医药、礼仪等知识。

他们书写经文使用的文字是一种“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的古老文字,称“东巴文”。

他们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人。

换言之,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

东巴文化中蕴藏着诸多瑰宝,它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雕塑等,其中东巴象形文字是被誉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一千余种东巴经书,是纳西族古代百科全书,涉及宗教、民俗、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伦理、天文、历法等多种学科。

作为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与重视。

纳西族东巴文化:神秘的民俗宝藏

纳西族东巴文化:神秘的民俗宝藏

纳西族东巴文化:神秘的民俗宝藏纳西族是中国云南省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是一种古老的纳西象形文字和与之相关的宗教、艺术、哲学等多元文化的综合体,被誉为神秘的民俗宝藏。

本文将带您走进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神秘世界,探寻这个民俗宝藏的魅力。

一、神秘的纳西象形文字东巴文字是一种古老的纳西象形文字,它源于古代纳西族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

这些文字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意义,充满了神秘和神奇。

尽管这种文字的数量并不多,但它们却是纳西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研究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纳西族的历史和文化,探索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纳西族的宗教信仰以东巴教为主流,这是一种以象形文字为媒介的原始宗教,具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和仪式。

东巴教认为世界是由神、鬼、人三个世界构成的,人们需要通过各种仪式和祭司来与神鬼沟通,以达到祈福、祛病、避邪等目的。

东巴文化不仅丰富了纳西族的宗教信仰,也使纳西族成为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宗教文化之一。

三、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东巴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文化,它还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纳西族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与东巴文化息息相关。

东巴画的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和神秘色彩;东巴舞蹈则注重身体语言的表达,动作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些艺术表现形式都是纳西族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它们为纳西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深邃的哲学思想东巴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它还包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

纳西族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神鬼之间的和谐相处,认为人们应该尊重自然、敬畏神鬼,通过各种仪式和祭司来达到与神鬼沟通的目的。

这种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纳西族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

总之,纳西族东巴文化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民俗宝藏。

它不仅丰富了纳西族的历史和文化,也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巴文-简介PPT课件

东巴文-简介PPT课件

-
17
东巴文
• 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 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 称东巴文。纳西话叫“思究鲁究”,意为 “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包 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 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 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因这种文字大多只 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 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世界的
• 2003,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 名录” ,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
• 这是继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和三江并流 世界自然遗产后丽江的又一个“世界遗 产”,丽江成为了集三个世界遗产于一身 的神奇之地,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
37
• 作为东巴文化的物质载体,东巴经按仪式 或道场的不同可分为:祭天、祭署龙、延 寿、解秽、祭村寨神、祭五谷六畜神、祭 山神、祭祖先、祭家神、求嗣、祭猪神、 放替身、解禳灾难、祭胜利神、祭水怪猛 妖、开丧、祭死者、祭风、祭短鬼、退口 舌是非、驱瘟神、占卜、道场规程、零杂 经等24类。
-
38
• 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集 纳西古文化之大成,记载有天文、气象、 时令、历法、地理、历史、风土、动物、 植物、疾病、医药、金属、武器、农业、 畜牧、狩猎、手工业、服饰、饮食起居、 家庭形态、婚姻制度、宗教信仰,乃至绘 画、音乐、舞蹈、杂剧等等广博的内容。
-
18
-
19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西族历史东巴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源于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的东巴文化,包括东巴教祭祀仪规、东巴象形文字、纳西族古典哲学、东巴文学、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绘画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东巴文化对纳西族的精神文化影响深远,对县境内其它世居民族亦有重要影响。

18世纪始,中外文化学、宗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不断地收集东巴经,开展对东巴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

东巴教渊源于纳西族早期社会里的氏族宗教。

唐代,中甸白地的纳西族祭师借用藏族本波教祖师丁巴什罗的名称,创造了东巴什罗祖师的形象,称原来的原始氏族宗教祭司“毕补”为“东巴”;对原来的原始氏族宗教崇拜的神灵鬼怪加以充实、完善;对原有的祭祀诵词进行修改、补充,用象形文书写口诵经文;把原有的宗教祭祀仪式加以调整、充实、完善,把原有的氏族祖先崇拜对象加以筛选、提练和升华,使之提高到民族祖先神的地位;在神鬼谱系中,增加从本、佛、道教中吸收的神灵鬼怪;逐渐增加宗教活动中的法器道具和崇拜偶像,创立了纳西族的东巴教。

东巴教最初的仪式规程和经典,在民间自由地抄写流传,并经过学识较高的东巴祭师集结、修改后的东巴教仪规、经典,从白地逐渐向整个金沙江流域的纳西族传播。

宋元时期,东巴教在金沙江流域的纳西族地区奠定了基础,基本形成了其宗教思想。

明朝至清朝雍正初年,东巴教在民间继续发展,复合仪式、经典数量增多。

一些原先口耳相传的经文,继续被写成新的经典。

纳西族东巴祭司在原有东巴象形文基础上创造了格巴文,成为书写经文的第二种文字。

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以后,纳西族地区
经济社会进入封建地主经济时期,东巴教仪式和经典中融入了许多反映反映封建统治和压迫的社会内容,如大祭风(超度情死者仪式)、延寿仪式及经典。

同时随着纳西族的迁居,东巴教随之向周边地区(如永胜、维西等)传播,出现用东巴文和格巴文混写的经书及专门用格巴文书写的东巴经书,东巴教各种类型的经典在这个时期基本完备。

由于各种宗教的传入并存,东巴教表现出与其它各教竞争的特点。

民国时期,出现一批学识较高的大祭司,有的编写东巴文、格巴文字书,有的刻制东巴文、格巴文字汇木刻,一些东巴祭司被称之为东巴王,居于较高的地位。

许多人到当地有名的大祭司家里学习东巴文化,还出现了以传教东巴文化为主的私塾。

东巴仪式经典中出现反映社会黑暗和人民苦难的内容。

解放以后,东巴活动逐渐减少,到80年代,仅有极少数东巴还在民间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