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及秘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及秘方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甚至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属耳科常见病。临床上将此病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本病属中医“耳疳”,“脓耳”,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凤热邪毒侵袭,风热蕴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延络入耳,灼伤肌膜,腐烂而成脓.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或胆经素有郁热,循径入耳,灼伤肌膜而腐烂成脓所致.或过食肥甘厚味,使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蕴,循经上犯,停聚耳内,蒸灼耳膜化腐而致。或思虑过度,暗伤脾胃,运化不健,水湿内停湿邪上犯,上围耳窍.或先天不足或房室过度,以致肾元亏损,精不养耳,以致耳窍空虚,外邪乘虚而入同时又因耳窍空虚,不能抗邪外出,致使邪毒内停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虽经治疗,但治疗方法不当,如用药量不足,治疗不彻底致使细菌产生耐药而转为慢性。或因鼻咽部及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性病灶经咽骨管感染所致.最常见的致病菌的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本病病理变化分三型,单纯型表现为鼓室各处粘膜显著增厚,炎症常蔓延至鼓房处,鼓室内常发生纤维组织粘连,鼓膜中央性穿孔者,锤骨柄多腐烂消失,听骨亦常坏死;坏死型表现为炎症重,病变超出鼓室粘膜外,侵及骨壁或环骨部。鼓室内常发生肉芽组织,口久可变为息肉;胆脂瘤型鼓膜表现上皮及外耳道皮肤上皮向穿孔处增长,上皮脱落,积集成团,破坏骨部,使成空腔。穿孔周围之鼓膜增厚而打瘢痕。
治疗
(一)普通xx疗法
常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保持外耳道通畅,避免耳内进水,注意预防感冒。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肝胆火热
急性发作,耳深部痛,头痛,听力下降。发热,面红目赤,小便黄赤。检查见鼓膜充血,穿孔,流脓较多。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胆郁热,利湿开窍。
[方药]xx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2克,黄芩12克,当归12克,柴胡7克,泽泻12克,山栀子12克,车前子12克,生甘草12克,木通12克,滑石25克,淡竹叶12克,党参16克,白扁豆12克,白术12克。脓液较粘稠者加浙贝母12克,蒲公英16克,银花12克;耳内胀痛者加夏枯草12克,珍珠母16克。
2.脾虚湿困
耳内流脓,量较多,日久不愈,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无力。
[治法]xx脾,清利湿浊。
[方药]参苓xx加减:
党参16克,淮山药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炙甘草12克,白扁豆16克,莲子肉16克,桔梗7克,砂仁12克,薏苡仁16克。头晕者加热地16克,当归12克;大便泄泻明显者加车前子16克,木通12克。
3.肾阴亏虚
耳内流脓,时多时少,混有豆渣样物,带秽臭味。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
头晕头痛,
腰酸乏力。x线摄片见骨质破坏。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补肾培元,利湿祛浊。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味:
知母12克,黄柏12克,热地16克,山茱萸12克,淮山药1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丹皮12克。脓多且稠而黄者加天花粉12克,全瓜萎12克,浙贝母12克。有骨质破坏者加桃仁12克,红花12克,赤芍12克,乳香12克。
(三)现代xx西药治疗方法
(1)局部用药:
常用药物有o.3%氧氟沙星、o.25%氯霉素、3%洁霉素、1%复方新霉素液、3%诺氧沙星液、o.5%氧氟沙星液等。
(2)全身应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3)如上呼吸道及临近器官有病灶时应以及时治疗。
(四)手术治疗
(1)对单纯型中耳炎控制后,残留鼓膜穿孔者,可行鼓膜修补术。
(2)对骨疡型和胆脂瘤型,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多主张用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治疗的有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等。
(五)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取猪胆汁50毫升,枯矾35克。将枯矾研细末与胆汁混合均匀,晾干研成极细末,用时将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后,取适量药粉用吹管吹入外耳道尽鼓膜处。
(六)针灸治疗
(1)体针:
取穴听宫、听会、耳门、翳风、翳明、中褚、液门、太白、阴陵泉、足三里、合谷。
(2)耳针:
取穴神门、肝、脾、肺,内耳、中耳、肾上腺、肾.
(七)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
选取肾、输尿管、膀胱、耳、内耳迷路、淋巴脓、甲状旁腺反射区,每个反射区分别按摩3分钟,每日2次。
(八)敷药疗法
(1)全蝎(带尾)6克,白矾60克,冰片3克。先将白矾盛铝勺内煅制,研为细末。全蝎焙干,同冰片、白矾混合,研末备用。先用双氧水将耳内洗净,后用麦秆将药粉吹敷耳内。
每日2次。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可以止痛,消肿,排脓,一般3~5天痊愈。
(2)猪苦胆30毫升,枯矾30克。先将枯矾研为细末,再与猪苦胆汁混合拌匀,晾于为面,装瓶备用。用时将药面少许置于适量清香油中调匀,即可滴耳(滴前需将耳内脏水用药棉揩净).每日1次。治疗中耳炎,可以清热,解毒,燥湿,一般1周见效,疗效较满意。
(九)按摩疗法
(1)用手指揉摩耳周围及乳突后、后颈部20~30次,按压耳门、听宫,翳风、完骨及耳区的痛点各1分钟。
(2)用拇、食、中指捏住耳郭做牵抖法数次,然后用中指插入耳内做快速的震颤法。与此同时,病人自己用手捏住鼻子,向外鼓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做1次,有改善耳区血液循环,调节听神经功能的作用。
预防与护理
(1)除病因治疗外,应防止再感染,预防感冒,勿使污水入耳。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要积极治疗,以免转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清除耳分泌物时,应用
消毒器械和敷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清除脓液的基础上,需按照病情或细菌的不同,选用滴耳药或吹耳药进行治疗。
注意吹耳及滴耳的正确方法。
(2)对干性鼓膜穿孔病例,应尽早施行鼓膜俢补术或鼓室成形术,以免中耳炎复发。
中耳炎病因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单纯型:
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坏死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