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及秘方
【偏方】急慢性中耳炎中医效验良方,含经典验方及民间偏方
【偏方】急慢性中耳炎中医效验良方,含经典验方及民间偏方中耳炎就是中耳发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症见耳部持续性隐隐疼痛,听力下降,耳鸣。
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会变成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很难治愈,常会导致耳聋。
中医将中耳炎为“耳脓”“耳疳”,认为本病是由肝胆湿热、邪气盛行而引起。
治疗时,有虚实之分。
实证表现为耳内胀闷,耳痛耳鸣,面色红赤,耳道脓液黄稠,多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虚证表现为耳道流出脓色清稀,耳聋耳鸣,面色萎黄,头昏眼花,四肢乏力。
方一王氏二陈汤加味【主治】: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病程2周~1个月,病程较短,耳膜内陷不明显,光锥可部分存在。
鼓膜可呈琥珀色,声导抗示'B'或'C'型,抽出液清淡,苔薄黄或薄白。
治宜清热疏风化痰。
基本方:半夏10g,陈皮6g,白芥子6g,茯苓10g,枳壳10g,白僵蚕10g,浙贝母10g,桔梗6g,石菖蒲6g,生甘草6g。
偏于风热合银翘散加减;偏于风寒合荆防败毒散加减。
【中期】:病程1~3个月,耳膜内陷明显,光锥消失,声导抗示多为“B'型,苔腻或黄或白。
治宜健脾利湿化痰。
基本方:半夏10g,陈皮10g,白芥子10g,茯苓10g,桔梗10g,石菖蒲6g,枳壳10g,白僵蚕10g,薏苡仁30g,生甘草6g。
抽出液黏稠可加竹茹10g;苔黄加金银花15g、黄芩10g;苔白加白术10g、炒扁豆10g。
【后期】:病程>3个月,耳膜内陷,并有干燥状,锤骨外突明显,苔薄偏干。
治宜温肾涤痰。
基本方:制附子10g,半夏6g,白芥子6g,茯苓10g,熟地黄15g, 山茱萸12g,山药12 g,桔梗6g,枸杞子12g,生甘草6g。
【用法】:分期治疗,水煎服,日一剂。
10日为1个疗程。
【编按】:所用方为王氏二陈汤出自《外科症治全生集》﹐由半夏、陈皮、白芥子组成,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必用之方。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文章 编号 : 17 7 9(0 9 0.0 80 622 7 20 ).308 —l
慢性 化脓 性 中耳 炎是 五官科 常见病 多发病之 一 , 临 床 上 主要 表 现 为 反 复 发 作 的 耳 腔脓 液 或 分 泌 物 渗 出,伴有 头 晕或头痛 ,听力下 降或 消 失等 。耳科 检查 : 鼓膜 大部 在紧 张部 中央性 穿孔 ,但听骨 链 尚无破 坏 , 或仅 有锤 骨柄 破坏 ,呈持续 性 或间 断性脓 液渗 出 。听 力 检查 :呈导 音性 耳聋 ,听力损 伤可 达 3  ̄7 0 0分 贝 。 本 病大 都病程 较长 ,易 反复 。我在 临床 上试用黄 芪 建
方: 桂枝 1g 生 A芍 2g 生黄芪 3g 生姜 3 , 0, 0, 0, g 饴 0 ,大 枣 6 ,柴 胡 5 ,丹 参 1g g g 5 ,薏 苡仁 1g 5, 中汤加 味治疗 本病 ,获得 满意 效果 。现将 我近 几年所 糖 2g 治3 O例 慢性 化脓性 中耳 炎情况 总 结报 告 如下 。 连 翘 1g 0 ,5付 ,水煎 日服 1 ,忌食 辛辣 油腻 。8月 剂 1 一 般资料 1 2日复诊 ,药后耳 内流 脓有减 ,药 已中病 ,守上 方继 O日复诊 ,耳 内流脓 已止 ,头 晕诸症 3 0例 中男性 l ,女性 1 ,年 龄最 小 1 , 6例 4例 4岁 续 服 7剂 。8月 2 最大 5 0岁 ,其 中 1 ̄2 4 0岁 1 ,2 ~3 3例 1 O岁 7例 , 己去 ,饮 食亦增 加 ,唯有 大便 仍溏 , 日行 2次 ,上方 5 ,炒 山药 1g A术 1g 5, 5 ,再服 5剂 ,9 3~4 1 0岁 6例 ,O岁 以上者 4例 ; 程最 短者 1 4 病 . , 5年 加车 前子 1g 最长 者 2 0年 ,平均 1 0年左右 。 月上 旬来 诊 ,饮食 已如 常人 ,耳脓诸 症 尽去 。大便 成 形 , 日 1 。苔薄 白,舌 质 红 ,六 脉和 缓有力 。随访 行 2 治 疗方 法 21 方 药组成 生 黄芪 2  ̄3g . 0 0 ,桂 枝 1g 0 ,生 白芍 至今 已有 6年 ,未 见复 发 。 1g 饴 糖 lg 生 姜 3 , 5, O, g 大枣 2 , 胡 5 , 芍 1g 5 体会 g柴 g赤 2, 黄 芪建 中汤源 于 《 要络 ・ 金 血痹 虚劳 篇 》 ,功 能培 丹参 1g 5 ,连翘 1g 0 ,每 日 1付 ,饭后 分 2 ~3次 口服 。 2 加减 耳内分泌物多, . 2 脓汁较稠加龙胆草、 车前 补 中气 , 以调 内外 之虚 损 。用于化 脓 性 中耳 炎 ,取其 子 、金银 花 ;脓汁腥 臭加 川黄柏 、J黄连 、败 酱草 : I 1 I 补 气扶 弱 ,托毒 生肌 之作用 ,配 连翘 益气 和血 ,同时 脓汁多而稀薄者重用生黄芪 3  ̄5 克, 0 0 加当归、 薏苡 亦 能解 毒 。古 人认 为 “ 连翘 为十 二经疮 家之 圣药 ” ;更 配 伍 白芍酸 甘化 阴 ,芪芍相 伍对 久不 收 口的慢性疮 疡 仁 、 白术 ;头 痛甚 者加 川芎 、蔓荆 子 、 白芷 、佩 兰 ; 有 良好 排脓 生肌 作用 ; 糖甘温 益 气 , 枝温 阳通脉 , 饴 桂 头晕恶 心者加 防风 、 白蒺 藜 、竹 茹 、半夏 。 2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耳内流脓或渗液停止在 2 _ 3 配 白芍益气之同时兼有和营之力。综观全方,补虚能 个 月 以上 ,随防 3年未 复发 。耳科 检查 :鼓 膜紧 张部 生气 ,升清 可 降浊 ,濡脑 益津 血 ,祛 腐 生新肌 ,清气 中央穿孔,无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存在,通过穿孔处见 上奉 ,脉 络和 通 , 目明耳聪 。 ( 收稿 日期 :2o —O—0 ) 0 9 1 1 鼓膜 黏膜无 肿胀 ,听力恢 复为 l~ 1 贝 ;显效 :耳 5 0分 腔 内流 脓 等症状 基本 消失 ,听力 恢复 为 2  ̄3 0 0分贝 ; 无效 :服 药 2周后 ,临床症 状及 耳科 检查 无改变 ,或 仍 时止 时发 。 3 治疗 结果 3 中治愈 1 例 , 4 %, 效 1 , 4 .%; 0例 2 占 0 显 4例 占 67 无效 4例 占 1. 33 %。 4 病案举例 五 永厚 ,男 3 ,20 7岁 02年 8月 6日初诊 ,自述 : 右耳 间 断性 流脓 ,并有 时 头痛 头 晕 , 听力 减退 近 1 0 年,听力消失 3 个月,每以抗生素及维生素 c等药治 疗后 ,能好转 一个 时期 ,长者 2月 ,短者 2  ̄3 0 0日复 发 。近 日来发作 频繁 , 自感 苦恼 异常 。耳科 检 查 :右
8.中耳炎偏方(适用于耳朵流脓不止)
8.中耳炎偏方(适用于耳朵流脓不止)8.中耳炎偏方(适用于耳朵流脓不止)肇源茂兴读者张先生为本报献来一个小妙方韭菜配白矾可治中耳炎韭菜弄碎与白矾搅拌在一起,用棉签蘸着往耳朵里抹。
每天抹三四次,五天就可以治愈近日,肇源读者张先生,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
张先生说,他有个方子,可以治疗中耳炎,而且有人验证过,效果非常好。
他想献出来,让中耳炎患者试用。
大哥突然住院了张先生,家住肇源茂兴镇。
平时,他爱看书,还常年订阅报刊。
最喜欢的,就是一些健康类栏目。
他有一个本子,里面收集了不少偏方和养生知识。
这些东西,没少帮助身边的人。
张先生有个大哥,今年50岁了。
他跟这个大哥,每周末聚一次。
到一块,再找两个人,一起打麻将。
这个“局子”,已经坚持了3年多。
前一阵,再到周末时,大哥不给张先生打电话了。
一开始,张先生寻思,可能是大哥忙呗!人家没打电话,咱也不打扰人家了。
一周没打,两周没打,一个月了,还是没有动静。
这时,张先生坐不住了,主动打过去一个电话。
电话,是大哥的媳妇接的。
大嫂说,你大哥这一个月,就在医院呆着了..抠耳朵引发中耳炎好好的人,咋还进了医院呢?一听嫂子这话,张先生吓了一大跳。
再细一打听,没多大的病。
原来,一个月前,大哥在家抠耳朵。
这边抠耳朵,那边看电视。
电视太好看,他把抠耳朵的事给忘了。
一只手不停地在耳朵里“划拉。
直到耳朵发热,耳朵内有痛的感觉了,大哥才停下来。
当天晚上,躺在床上,大哥就感觉耳朵里像有水。
用手一抠,真有脓水。
脓水把耳洞都堵上了,听声音都不清楚了。
大哥寻思,吃两天消炎药,没准就能好。
哪成想,药吃了一个星期,耳朵里还是流脓不止。
这下子,大哥害怕了,赶忙去了医院。
大夫说,没事,打上点滴就好了。
听这话的意思,也就是三五天耳朵就好了呗!可是,大夫这轻飘飘的一句话,根本不是三五天的事。
他这点滴,一打就是一个月。
那天,张先生给他打电话时,他还在医院打点滴呢用方5天治好中耳炎得知这事后,张先生立马想到了自己那个神秘的小本。
中耳炎食疗偏方
中耳炎食疗偏方中医认为,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是肝胆湿热,损伤脾胃,引致水湿内停,壅滞耳窍。
以下店铺为你推荐的中耳炎的食疗偏方,希望大家喜欢。
中耳炎的症状中医认为,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是肝胆湿热,损伤脾胃,引致水湿内停,壅滞耳窍。
临床表现为耳鸣、耳胀、耳痛,听力减退,耳内流脓等症状,属于“耳疳”、“耳闭”、“耳脓”等范畴。
本病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可引致鼓膜穿孔,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炎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徐慧贤强调,治疗中耳炎要以健脾化湿、清肝泻火为原则,同时要注意补肾益气,做到标本兼治。
偏方释疑偏方一:参须京菖茶参须3克,石菖蒲3克,绿茶3克。
用沸水冲泡代茶饮,以味淡为度。
此方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充耳的作用,能够缓解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所引起的咽鼓管长期堵塞及耳闷、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偏方二:柿子饼粥柿子饼2~3枚,大米150克。
将柿子饼洗净、切粒,大米淘洗干净备用。
待水煮沸后,把柿子饼粒及大米倒入其中,煮1~2小时即可食用。
此方具有燥湿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可减少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浆液渗出。
但胃寒者忌服,勿与螃蟹同食。
偏方三:槐花杭菊饮槐花3克,杭白菊3克。
把槐花和菊花用暖水稍冲洗后,再放于杯中用开水冲泡,待香味渗出后即可饮用。
此方具有平肝泻火,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对属于里实热证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致的耳部剧烈疼痛、穿孔流脓有辅助疗效。
如果患者自觉耳中疼痛难耐,可将杭白菊换成野菊花,以增强清热解毒的效果。
偏方四:赤小豆冬瓜汤赤小豆30克,冬瓜500克。
冬瓜去皮切成块;赤小豆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
瓦煲注入适量清水,放入冬瓜和赤小豆,加盖大火煮沸,改小火煲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此品具有健脾利湿、凉血解毒、利尿消肿及消炎之功效,适合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内使用。
偏方五:眉豆煲饭眉豆60克,大米120克。
将眉豆及大米洗净,再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熟透即可。
此品具有健脾益气、除湿利尿的作用,可以减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炎性渗出。
名老中医治耳病秘方
名老中医治耳病秘方中耳炎俗称“烂耳朵”,中医称为耳疳、耳湿等。
临床以耳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
是耳科的常见病。
化脓性中耳炎,古称“脓耳”。
临床以耳内反复流脓为特征。
本病病程缠绵,且常反复发作。
尤以儿童为多见。
多因泪水、奶水、呕吐物、洗澡水,或游泳,使水殃及中耳;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时酸性分泌物沿耳咽管进入中耳道等因素,以致耳鼓室发炎所致。
病有急、慢性之分。
急性则耳内呈搏动性跳痛,体温升高,听力减退,一旦鼓膜穿破,使脓液从外耳道流出,则疼痛减轻;慢性则多由急性失治,迁延而来,患耳反复流脓,听力减退,每遇外感则耳痛加剧。
且或伴有全身性症状。
1 .治耳灵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方剂] 川黄莲粉3克,黄柏粉1.5克,紫草粉1.8克,氯霉素1克,四环素0.75克。
[制用法] 将以上各药粉混合,过80目筛,后装瓶备用。
用前先把患耳用3%双氧水洗拭,再用细棉棒将耳擦干,然后把治耳灵粉少许吹人耳腔中,每天用药1 次。
[疗效] 治化脓性中耳炎。
[验证] 读《新中医》1981年第12期“治耳灵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一文后,笔者效法加减用于临床,治疗3例,疗效满意。
应用治耳灵时,余将紫草粉更换为青黛粉以除湿收敛,疼痛者略加红花末,效果更佳。
2 .耳疳散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方剂] 已出蛾蚕茧10个,冰片0.15克。
[制用法] 将茧壳剪碎,置瓦上煅存性,加人冰片,共研极细末,贮瓶中备用。
取耳疳散少许,吹人耳中,每天2次。
[疗效] 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
[验证] 翟某,女,40岁。
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已30余年,耳中流脓不绝,时增时减,同时伴有头晕头痛、两目发胀等症。
外用耳疮散吹耳,每天2次。
内服药:珍珠母30克,菊花、钩藤、生地、女贞子、潼白蒺藜各10克,牡蛎、紫花地丁各1克,丹皮6克,银花12克。
每天1剂,每剂分两次服用。
内服外用同时进行,共用药7剂,头痛头晕、两目发胀好转,耳中流脓停止。
仍以原法续治20天,疗效巩固。
3 .矾冰散治中耳炎[方剂] 枯矾5克.冰片3克。
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教授经验)
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教授经验)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教授经验)发表时间:2010-01-09发表者:李凡成 (访问人次:143)化脓性中耳炎有急、慢性之分,青少年和婴幼儿居多,相当于中医脓耳。
古代中医文献关于脓耳的资料颇多,其中,《灵枢·厥病》说:“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
”这是类似于急性脓耳症状的最早记述。
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最早有脓耳之名。
宋·汤民望《婴孩妙决论》对脓耳总称聤耳,又对流黄脓者称聤耳,红脓者称脓耳,白脓者称缠耳,臭脓者称沍耳,青脓者称震耳。
对脓耳的病机,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认为:“耳者......足少阴之经也,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
”卷四十八又说:“亦有因淋浴水入耳内,而不倾沥令尽,水湿停积,搏于血气,蕴结成热,亦令脓汁出,皆谓之聤耳。
”元·戴元礼《证治要诀》认为:“风毒攻耳致生脓者,名聤耳。
”明·李梴《医学入门》认为“聤脓痛皆风热凑”,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认为“乃肝经郁火所结。
”这些论述可能主要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关。
明·薛己《外科枢要》卷二认为,脓耳有因“中气素虚”、“肾经虚热”、“肝火血虚”、“肝火伤脾”者,以及清·高秉均《疡科心得集》卷三认为脓耳“或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盛而发”,均当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而言。
辨证论治1、风热犯耳证中耳属肺之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早期,多因外感邪毒侵袭,肺系不清,风热壅盛,与气血搏结于耳所致。
小儿正处于发育阶段,其咽鼓管短、宽而平直,咽口位置较低,鼻咽部的分泌物及细菌容易经此进入中耳腔。
如哺乳或乳食过饱时,身体平卧或侧卧,或进乳太多太急,吞咽不及,乳汁返流,挟带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亦可诱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其表现为病初起,发热,耳痛,鼓膜潮红充血,苔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中耳炎秘方,治愈率近100%,不转后悔终生!
中耳炎秘方,治愈率近100%,不转后悔终生!方剂:明矾100克猪苦胆大的两个(小的三个)冰片5克,抗菌素(头孢、阿奇霉素胶囊或片剂等)工艺:(这个很关键)1、先把明矾敲打碎成黄豆粒大,放入瓷盘内,再把胆汁倒入盘内。
2、而后放到打火罩上,微火,一定要掌握好火头,千万不能大或小。
3、千万不能搅动,看着它慢慢的起泡。
大约半个小时或四十分钟即可。
4、颜色微黄绿最佳。
5、把上述物、冰片、阿奇霉素(5--7)放到一起研成细面,装入玻璃瓶,防干燥凉处备用,十年不过期。
用法:1、先用双氧水冲洗耳道,擦干。
2、而后卷一比较细的纸筒,用一头取一点药粉,放入耳道口,均匀地吹入耳内。
3、小儿、老人早晚各一次;学生不方便晚一次。
4、忌辛辣烟酒。
望有缘人广为流传,功德无量!持顺妙吉妙明礼敬流传者方用黄鳝血滴入病耳内,2滴就够,一般2次就好。
还有一方:蛇蜕烧灰吹入耳内,特效。
原材料就是简单的猪苦胆、黄莲和冰片。
找一个新鲜的猪苦胆,将胆汁挤出来放在瓶子里,抓几根黄莲浸泡在胆汁中,一周后捞出黄莲,放阴凉处晾干。
将晾干后的黄莲和少许冰片混合后碾碎成粉。
给患者治病时,用纸张将这种灰白色的粉末卷起来吹到耳朵里,然后再往里滴几滴胆汁。
这种方法一天用一次,三四天的时间后,中耳炎症状就慢慢消失了。
张先生说,这个祖传偏方以前是不外传的,现在行医的伯父也已经去世,到他这辈,家里已经没人行医了。
希望在这里公布祖传偏方帮助更多的人。
用法:每天用棉球蘸碘伏往耳洞抹几次,一般一周内中耳炎可以治愈。
碘伏是外用药,为什么不用眼药水呢?利福平眼药水,氯霉素眼药水都可以啊。
治疗中耳炎,先用棉签沾点双氧水把耳朵里的脓擦干净,再点两滴眼药水,每天可以用两三次药,中耳炎几天很快就会好的。
用棉签沾点双氧水松脓根,再用干棉签擦干耳朵里面。
点完眼药水之后,耳朵朝上让眼药水在耳道里呆一会,再朝下让它流出来。
『耳集』中药方:治中耳炎流水化脓久治不愈
『耳集』中药方:治中耳炎流水化脓久治不愈
[方一]
桑蚕蛹一只(焙干),银珠、冰片、生石膏(烧熟)各5克,共研为粉末,密封备用。
用时取少许不油调入药内,再点入耳内,一般一次即愈。
提供人:佚名
[方二]
高度三花酒一瓶,用吸管吸三花酒滴入耳中,一两分钟后,侧头倒出,再次滴入,倒出,反复几次。
每天数次,数日可痊愈,之后再滴数日。
开始时会有点痛,如果不痛了,就表示好转了。
提供人:唐民焕
[方三]
指甲灰、枯矾、冰片各等分共研细末,将患耳用温水洗净,将药末吹入耳内。
[方四]
大黄10克,枯矾3 克,研细末用植物油调匀,清洗耳道将药滴入耳内。
来源:摘自《广西中医验方选集》一书。
提供人:秦延祥
[方五]“耳朵草”治中耳炎
恭城龙虎关下2公里的实乐山村中,山民在房下屋角栽培一种草药,瑶语为“病耳朵”。
那药草形状如耳朵,粉褐色的叶片阴阳两面和茎上都长有细毛,匍匐蔓生。
该村72岁的王显堂老人说,耳朵若红肿流脓出水,摘两片用手搓揉,搓出粉红色的水汁放进耳朵里,每天两三次,两三天即痊愈。
他在宅院里种了20来年了,远近的村民乃至湖南的患者都过来寻觅求医,屡试不爽。
提供人:周公。
中药治疗中耳炎
中药治疗中耳炎引言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耳腔内。
炎症一般由感染、过敏或阻塞引起,最常见的症状是耳痛、听力下降和耳鸣等。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药治疗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方法。
中耳炎的中医理论中耳炎在中医理论上被归类为“耳聋”范畴,主要与肾气虚损、风寒湿毒侵袭耳门有关。
中医认为中耳炎主要见于儿童,因为儿童的肾气尚未充实,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免疫系统功能尚未成熟。
临床上,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方法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方式。
内服药以滋养肾气、祛邪毒为主,外用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内服药物治疗1.肾气滋补类中药:主要包括党参、黄精、淫羊藿等。
这些药物可以滋养肾气,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2.解毒消肿类中药:主要包括金银花、连翘等。
这些药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缓解中耳炎的炎症症状。
3.清热祛湿类中药:主要包括薏苡仁、白术等。
这些药物可清热祛湿,改善中耳炎的湿气症状,如耳鸣、听力下降等。
外用药物治疗1.清热解毒类中药外用:主要包括黄连、黄柏等。
将这些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温水,制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耳周围。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缓解中耳炎的炎症症状。
2.消肿止痒类中药外用:主要包括石膏、苦参等。
将这些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温水,制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耳周围。
这些药物具有消肿止痒、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缓解中耳炎的瘙痒症状。
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注意事项1.中药治疗中耳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使用药物。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中药治疗中耳炎。
3.对中耳炎过敏的患者慎用中药治疗,以免加重炎症。
4.注意饮食调理,忌辛辣、煎炸油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5.积极调节情绪,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结论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中药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耳炎偏方
中耳炎偏方中耳炎偏方概述中耳炎,就是中耳发炎,一般是由于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
中耳炎,又称“耳朵底子”,发起病来,使人头脑涨痛,有时还从耳内流出脓水,虽不是大病,但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
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
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偏方验方一方名:中耳炎偏方主治:中耳炎处方:麻雀血制法:先将耳内脓血用双氧水冲洗干净,然后将活麻雀对准耳道,将麻雀头剪掉,使麻雀血直接滴入耳内。
禁忌:治疗期间忌辛辣食物。
疗效:此方对急、慢性中耳炎均有效,经治多例均愈。
来源:隆化县城镇卫生所。
验方二方名:开窍清耳方主治:可完成中耳炎的康复治疗主要成分:蛀竹屑、川黄连、冰片、五倍子、枯矾等道地中药材。
性状:纯中药散剂(外用)用法:1、用消毒棉签将耳道洗拭干净;2、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
用量:本方每日用药4-6次,使用3瓶为一疗程。
来源:竹林寺中药研究所验方三方名:银菊茶组成:银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涕流。
验方四方名:豆豆饭组成: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用法: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过滤,上笼蒸熟,稍温即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经年累月,时重时轻,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
验方五方名:鸽肉木耳汤组成:肉鸽1只(约重50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
用法:肉鸽宰杀去内脏,加水发黑木耳,放汤炖酥,调味后佐餐用。
虎耳草治中耳炎偏方
虎耳草治中耳炎偏方
中耳炎是很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引发原因比较多,常见就是上火导致,患有中耳炎疾病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中耳炎严重后,对听力也是会造成损害的,这点患者也是要注意的,治疗中耳炎的方法比较多,常见就是药物,在改善病情上有很好帮助,那虎耳草治中耳炎偏方都有什么呢?
虎耳草治中耳炎偏方:
生虎耳草120克,猪耳1只(约400克),加水熬至熟烂,吃肉喝汤,早晚各1次,此方对中耳炎患者,特别是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良效,且见效快,1剂可愈。
虎耳草又名天荷叶、石荷叶,为虎耳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虎耳草的全草。
本品味苦辛而性寒,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凉血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痈、疮肿、风疹、百日咳、吐血等症。
根据药理研究证明,虎耳草含岩白菜素、槲皮素、没食子酸等成分,其水煎液、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而化脓性中耳炎(脓耳)为细菌感染所致。
经临床验证,鲜虎耳草汁滴耳,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确实有效。
我国民间也常用虎耳草汁与冰片(或枯矾)混合投药耳中,也证明其治脓耳有良效。
在对虎耳草治中耳炎偏方认识后,治疗中耳炎的时候,都是可以选择以上治疗方法,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对中耳炎治疗上,饮食上也要合理安排,对一些油腻食物是不能选择的,这样对中耳炎治疗会产生很大阻碍。
【参苓白术散合益气聪明汤: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参苓白术散合益气聪明汤: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
具有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
临床多用于治疗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头晕乏力,心悸气短;气津两伤,气短口渴,内热消渴。
医案:
患者是位30岁的女士,在她还是孩童时就得了化脓性中耳炎,耳道发痒,耳朵里啊经常流脓,脓量比较多,而且稀薄,耳朵里经常湿哒哒的,非常影响听力,还伴有眩晕感。
她在十多年前呢曾经做过鼓膜修复术,但不幸的是手术失败了。
来就诊时,医生诊察了她的舌苔脉象。
苔薄,脉细。
给她辨证为脾气亏虚,清阳不升。
采用的治法呢就是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那么为什么要从脾论治呢?
临床中很多医生治疗耳道疾病,多从肝肾入手。
但耳为清阳之窍,脾气健则清阳升;脾气失健,湿浊就会上犯,表现为耳道流脓,量多无臭。
因此呢在治疗耳病虚证时,清补肝肾的同时还要注重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那么这位老中医选用的方药是参苓白术散合益气聪明汤,具体的药味组成我们一起来看下:
党参10g、白术6g、茯苓10g、白扁豆10g、山药10g、炒薏米10g、柴胡6g、升麻3g、菊花10g、枸杞子10。
这个患者呢前后共吃了21剂药,耳道就不再流脓了,但是耳中仍然感觉发痒。
于是医生让他停服汤药,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健脾利湿,最终获愈。
老中医推荐偏方治疗中耳炎有奇效
老中医推荐偏方治疗中耳炎有奇效中耳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菌侵入中耳引起的一种常见病。
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八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发生,经常由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
中耳炎以耳内有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因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用耳卫生所致,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部分患者有轻度耳痛。
黄柏核桃油方【原料】核桃油120克,黄柏、五倍子各9克,薄荷油1克,冰片4.5克。
【制作法】先将黄柏、五倍子切片,用核桃油炸至焦黄,去渣过滤,冷却后入冰片细粉,加薄荷油搅拌均匀,装入瓶内备用。
【用法】先用棉签蘸3%双氧水洗去耳内胀液及痂皮,再以75%酒精棉球消毒患处,然后滴油少许入耳内,每日3~5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适用于肝经湿热上攻引起的耳鸣耳聋、耳内生疮、肿痛刺痒、破流脓水、久不收敛等。
滴耳夏酒【原料】生半夏50克,白酒150克。
【制作法】将生半夏研成细粉,置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24小时,取上清液即成。
【用法】先将患耳洗净,滴入药酒数滴,每日1~2次。
效)消疖肿。
适用于急、慢性中耳炎。
银黄半枝洗方【原料】半枝莲20克,金银花、生大黄各15克,黄连6克。
【制作法】取以上4味药加水300毫升,煎煮至100毫升,去渣澄清,备用。
【用法】用吸管吸取药液滴入耳内,待药液灌满时侧耳倾出,并用消毒药棉卷吸干耳内余液,如法连续灌洗3次,每日早、中、晚各灌洗3次。
【功效】清热解毒。
适用于慢性中耳炎。
五倍子机吹耳方【原料】五倍子30克,枯矾6克。
【制作法】先将五倍子烧存性,与枯矾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取少许药末,用纸卷或竹管吹入耳内。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燥湿止痒。
适用于耳内卒然作痛。
石菖蒲方【原料】石菖蒲9克,鸡蛋3枚。
【制作法】石菖蒲去皮,酒炒,加鸡蛋水煎。
【用法】温服,每日1~2次。
【功效】收湿敛疮。
适用于耳流脓血者。
蛋黄油冰片方【原料】冰片粉2克,鸡蛋3个(取蛋黄)。
中耳炎偏方秘方大全
中耳炎偏方秘方大全中耳炎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耳部疾病,引起中耳炎的原因很多,比如耳朵进水,感冒等都会引起中耳炎,中耳炎的症状主要为耳朵疼、耳流脓、耳鸣、耳聋等症状,患者积极治疗与悉心护理,治愈效果更佳。
民间治疗中耳炎偏方中耳炎秘方1组方:轻粉6克,大黄6克,冰片1克,香油60克。
用法;将大黄用香油炸黄,去大黄,下轻粉、冰片即成。
用此油滴耳,每日3次,3~5天可见效中耳炎秘方2组方:韭菜适量。
用法:将韭菜洗净,捣烂取汁,吸入滴管内。
每日滴耳3次。
备注:杀菌、排脓。
用于治疗慢性耳底流脓。
中耳炎秘方3组方:鸡蛋黄2个,冰片粉1.2克。
用法:将熟蛋黄放入铁锅内,以文火煎熬令蛋黄出油,将油与冰片粉和匀。
拭干耳内脓水,滴入油,每日3次或4次,3~4天可治愈。
中耳炎秘方4组方:炉甘石、冰片各等份。
用法;上述药共研细末,每次取少许搽患处。
中耳炎秘方5组方:蒲公英或紫花地丁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服2次。
备注:若同时配用鲜地锦草或虎耳草适量洗净,捣烂取汁,滴耳,则效果尤佳。
单用此方滴耳,亦有效。
中耳炎秘方6组方:鲤鱼胆。
用法:将鱼腹内的苦胆轻轻取出,把胆汁挤入小碗内。
用双氧水将耳内脓水擦洗干净,滴入鲜鱼胆汁,然后以棉花球堵塞耳孔。
每日滴1次,3次可治愈中耳炎秘方7组方:苦参、黄柏各3克,冰片1克,枯矾2克用法:先将前2味药烧炭,再与后2味药共研为细末,一并放入烧开并冷却的麻油中调匀备用。
用时每次取2-3滴滴入患耳内,每日2次。
中耳炎秘方8组方:白矾15~20克,猪胆1个。
用法:将白矾装入猪胆内,放于阴凉处晾干,取出白矾,研末备用。
用双氧水冲洗患耳耳道,吹适量药末入耳中。
每日1~2次。
中耳炎秘方9组方:橘子树嫩叶50克,香油适量。
用法:将橘子树嫩叶捣烂,用布包好浸入麻油内,取少许油滴耳。
中耳炎秘方10组方:壁钱3克,枯矾15克,冰片4.5克。
用法:将壁钱焙成焦褐色,与枯矾同研细末,过筛,加人冰片置乳钵内研至细腻,贮瓶密封备用。
治疗中耳炎的30个偏方
治疗中耳炎的30个偏方1、鲜鸡矢藤叶适量。
将鸡矢藤叶捣烂取汁,用时先按常规清除外耳道积脓,然后将药汁滴入耳内,每天2次。
成/人每次4至6滴,小儿减半。
2、鲜菊花叶、鲜薄荷叶各适量。
洗净切碎,捣烂取汁。
用时失按常规清除外耳道积脓,然后将药汁滴入耳内,每天2次。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中耳炎。
3、鲜鱼腥草适量。
将鱼腥草洗净、切碎,捣烂取汁,贮瓶备用。
用时,先按常规清除外耳道积脓,然后以棉球蘸鱼腥草汁滴入耳内,每天2回,连用3至6天。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中耳炎。
4、鲜虎耳草30克,冰片1克。
将虎耳草捣碎取汁,加入冰片粉末,再滴入75%酒精10余滴,装瓶备用。
同时先按常规清除外耳道积脓,然后将药液滴入耳内,每天3回,每次3至4滴。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中耳炎。
5、石榴花70克,三花酒250毫升,冰片4克。
将石榴花浸泡于三花酒中7至10天,过滤后加入冰片备用。
用时先按常规清除外耳道积脓,然后用本药滴耳,一日3至4回,每次1至2滴。
本方适用于慢性中耳炎。
6、芭蕉水10毫升,冰片1克。
刀砍芭蕉树,用玻璃杯收集自刀口处滴出的芭蕉水,加冰片备用。
用时先按常规清除外耳道积脓,然后用上药滴耳,一日2至3回,每次1至2滴。
本方适用于慢性中耳炎。
7、鲜牛蒡根适量。
捣烂,榨出汁液,滴入耳内,一无数次。
本方适用于急性中耳炎。
8、马蹄金30克,紫花地丁15克,爵床15克。
用水煎服。
9、粪箕笃30克,30%至40%酒精100毫升。
二者混合浸泡48小时后,加蒸溜水过药面,加盖煮沸5至10分钟,冷却,取药液备用。
将患处脓液擦净,滴入药液3至4滴,5至10分钟后倾出,擦干,再滴入1至2滴,用棉花堵塞,每天1次(滴药后有轻微烧的感,无其他反应)。
本方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10、福州薯蓣果10克,金银花15克。
用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慢性中耳炎。
11、磨盘草30至60克,苍耳根15克,乌贼鱼干1只。
水炖服。
12、杏香兔耳风适量。
洗净,捣烂,绞汁滴耳内,每天3至4次。
治疗中耳炎的偏方有哪些中耳炎的治疗小偏方
治疗中耳炎的偏方有哪些中耳炎的治疗小偏方中耳炎这种疾病一般多发于孩子的身上,尤其是在八岁一下的孩子当中比较多见,患上中耳炎的话就会出现耳部疼痛甚至出现耳道脓肿的情况。
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治疗中耳炎的偏方,希望你能喜欢。
治疗中耳炎偏方中耳炎偏方1.鸡蛋6个。
煮熟,将蛋黄放入铁锅(勺)内,用文火熬至油出,备用。
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将蛋黄油滴入耳中(如凝固可加温溶化),每次3 —4滴,每日2—3次,一般连用4—6症状减轻,7—16天痊愈。
本方具有清热消肿之功,适用于急、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偏方2.露蜂房30克,黄柏15克,枯矾6克,冰片3克。
前二味放瓦上焙黄,研末,再加后二味,共研细末,装瓶。
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或用麻油调匀,滴入耳内3—5滴,均每日2次,一般用药后2—3天可痊愈,慢性者5—10天治愈。
中耳炎偏方3.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
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
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日。
中耳炎患者的日常饮食禁忌中耳炎患者的饮食禁忌一:忌腥荤发物。
中耳炎患者日常饮食应忌吃鸡、鱼、蟹、母猪肉、驴肉、鹅、虾、猪头肉、马肉、羊肉、韭菜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热化火,使炎症扩展。
中耳炎患者的饮食禁忌二: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耳炎患者要禁忌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芥末、良姜、葱、蒜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温热辛燥,易化火伤阴,使中耳炎患者的症状加重。
中耳炎患者的饮食禁忌三:忌过咸或腌制的食物。
常见的腌制食物如咸菜、咸鸭蛋、酸菜、咸肉等。
这些食物也容易化火生热,引起口渴,使中耳炎加重。
中耳炎患者的饮食禁忌四:中耳炎患者的日常饮食禁忌有哪些?忌坚硬难咬的食物。
坚硬难咬的食物主要是各种坚果类,如花生仁、西瓜子、开心果等。
这些食物难以咀嚼,会加重中耳炎疼痛。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及秘方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及秘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甚至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属耳科常见病。
临床上将此病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本病属中医“耳疳”,“脓耳”,范畴。
病因病理中医学认为凤热邪毒侵袭,风热蕴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延络入耳,灼伤肌膜,腐烂而成脓.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
或胆经素有郁热,循径入耳,灼伤肌膜而腐烂成脓所致.或过食肥甘厚味,使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蕴,循经上犯,停聚耳内,蒸灼耳膜化腐而致。
或思虑过度,暗伤脾胃,运化不健,水湿内停湿邪上犯,上围耳窍.或先天不足或房室过度,以致肾元亏损,精不养耳,以致耳窍空虚,外邪乘虚而入同时又因耳窍空虚,不能抗邪外出,致使邪毒内停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虽经治疗,但治疗方法不当,如用药量不足,治疗不彻底致使细菌产生耐药而转为慢性。
或因鼻咽部及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性病灶经咽骨管感染所致.最常见的致病菌的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本病病理变化分三型,单纯型表现为鼓室各处粘膜显著增厚,炎症常蔓延至鼓房处,鼓室内常发生纤维组织粘连,鼓膜中央性穿孔者,锤骨柄多腐烂消失,听骨亦常坏死;坏死型表现为炎症重,病变超出鼓室粘膜外,侵及骨壁或环骨部。
鼓室内常发生肉芽组织,口久可变为息肉;胆脂瘤型鼓膜表现上皮及外耳道皮肤上皮向穿孔处增长,上皮脱落,积集成团,破坏骨部,使成空腔。
穿孔周围之鼓膜增厚而打瘢痕。
治疗(一)普通xx 疗法常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保持外耳道通畅,避免耳内进水,注意预防感冒。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1.肝胆火热急性发作,耳深部痛,头痛,听力下降。
发热,面红目赤,小便黄赤。
检查见鼓膜充血,穿孔,流脓较多。
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胆郁热,利湿开窍。
[方药]xx 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克,黄芩12克,当归12克,柴胡7克,泽泻12 克,山栀子12 克,车前子12 克,生甘草12克,木通12 克,滑石25 克,淡竹叶12克,党参16克,白扁豆12克,白术12 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及秘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甚至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属耳科常见病。
临床上将此病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本病属中医“耳疳”,“脓耳”,范畴。
病因病理中医学认为凤热邪毒侵袭,风热蕴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延络入耳,灼伤肌膜,腐烂而成脓.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
或胆经素有郁热,循径入耳,灼伤肌膜而腐烂成脓所致.或过食肥甘厚味,使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蕴,循经上犯,停聚耳内,蒸灼耳膜化腐而致。
或思虑过度,暗伤脾胃,运化不健,水湿内停湿邪上犯,上围耳窍.或先天不足或房室过度,以致肾元亏损,精不养耳,以致耳窍空虚,外邪乘虚而入同时又因耳窍空虚,不能抗邪外出,致使邪毒内停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虽经治疗,但治疗方法不当,如用药量不足,治疗不彻底致使细菌产生耐药而转为慢性。
或因鼻咽部及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性病灶经咽骨管感染所致.最常见的致病菌的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本病病理变化分三型,单纯型表现为鼓室各处粘膜显著增厚,炎症常蔓延至鼓房处,鼓室内常发生纤维组织粘连,鼓膜中央性穿孔者,锤骨柄多腐烂消失,听骨亦常坏死;坏死型表现为炎症重,病变超出鼓室粘膜外,侵及骨壁或环骨部。
鼓室内常发生肉芽组织,口久可变为息肉;胆脂瘤型鼓膜表现上皮及外耳道皮肤上皮向穿孔处增长,上皮脱落,积集成团,破坏骨部,使成空腔。
穿孔周围之鼓膜增厚而打瘢痕。
治疗(一)普通xx疗法常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保持外耳道通畅,避免耳内进水,注意预防感冒。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1.肝胆火热急性发作,耳深部痛,头痛,听力下降。
发热,面红目赤,小便黄赤。
检查见鼓膜充血,穿孔,流脓较多。
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胆郁热,利湿开窍。
[方药]xx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克,黄芩12克,当归12克,柴胡7克,泽泻12克,山栀子12克,车前子12克,生甘草12克,木通12克,滑石25克,淡竹叶12克,党参16克,白扁豆12克,白术12克。
脓液较粘稠者加浙贝母12克,蒲公英16克,银花12克;耳内胀痛者加夏枯草12克,珍珠母16克。
2.脾虚湿困耳内流脓,量较多,日久不愈,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无力。
[治法]xx脾,清利湿浊。
[方药]参苓xx加减:党参16克,淮山药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炙甘草12克,白扁豆16克,莲子肉16克,桔梗7克,砂仁12克,薏苡仁16克。
头晕者加热地16克,当归12克;大便泄泻明显者加车前子16克,木通12克。
3.肾阴亏虚耳内流脓,时多时少,混有豆渣样物,带秽臭味。
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
头晕头痛,腰酸乏力。
x线摄片见骨质破坏。
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补肾培元,利湿祛浊。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味:知母12克,黄柏12克,热地16克,山茱萸12克,淮山药1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丹皮12克。
脓多且稠而黄者加天花粉12克,全瓜萎12克,浙贝母12克。
有骨质破坏者加桃仁12克,红花12克,赤芍12克,乳香12克。
(三)现代xx西药治疗方法(1)局部用药:常用药物有o.3%氧氟沙星、o.25%氯霉素、3%洁霉素、1%复方新霉素液、3%诺氧沙星液、o.5%氧氟沙星液等。
(2)全身应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3)如上呼吸道及临近器官有病灶时应以及时治疗。
(四)手术治疗(1)对单纯型中耳炎控制后,残留鼓膜穿孔者,可行鼓膜修补术。
(2)对骨疡型和胆脂瘤型,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多主张用手术治疗。
常用手术治疗的有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等。
(五)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取猪胆汁50毫升,枯矾35克。
将枯矾研细末与胆汁混合均匀,晾干研成极细末,用时将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后,取适量药粉用吹管吹入外耳道尽鼓膜处。
(六)针灸治疗(1)体针:取穴听宫、听会、耳门、翳风、翳明、中褚、液门、太白、阴陵泉、足三里、合谷。
(2)耳针:取穴神门、肝、脾、肺,内耳、中耳、肾上腺、肾.(七)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选取肾、输尿管、膀胱、耳、内耳迷路、淋巴脓、甲状旁腺反射区,每个反射区分别按摩3分钟,每日2次。
(八)敷药疗法(1)全蝎(带尾)6克,白矾60克,冰片3克。
先将白矾盛铝勺内煅制,研为细末。
全蝎焙干,同冰片、白矾混合,研末备用。
先用双氧水将耳内洗净,后用麦秆将药粉吹敷耳内。
每日2次。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可以止痛,消肿,排脓,一般3~5天痊愈。
(2)猪苦胆30毫升,枯矾30克。
先将枯矾研为细末,再与猪苦胆汁混合拌匀,晾于为面,装瓶备用。
用时将药面少许置于适量清香油中调匀,即可滴耳(滴前需将耳内脏水用药棉揩净).每日1次。
治疗中耳炎,可以清热,解毒,燥湿,一般1周见效,疗效较满意。
(九)按摩疗法(1)用手指揉摩耳周围及乳突后、后颈部20~30次,按压耳门、听宫,翳风、完骨及耳区的痛点各1分钟。
(2)用拇、食、中指捏住耳郭做牵抖法数次,然后用中指插入耳内做快速的震颤法。
与此同时,病人自己用手捏住鼻子,向外鼓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做1次,有改善耳区血液循环,调节听神经功能的作用。
预防与护理(1)除病因治疗外,应防止再感染,预防感冒,勿使污水入耳。
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要积极治疗,以免转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清除耳分泌物时,应用消毒器械和敷料。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清除脓液的基础上,需按照病情或细菌的不同,选用滴耳药或吹耳药进行治疗。
注意吹耳及滴耳的正确方法。
(2)对干性鼓膜穿孔病例,应尽早施行鼓膜俢补术或鼓室成形术,以免中耳炎复发。
中耳炎病因症状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
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
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
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
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
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
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
1-2天后耳内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
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
②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
③胆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
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自疗注意事项(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自治疗法1.成药自疗法(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xx泻肝丸,每次9xx,每日3次。
(3)xx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
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3.饮食自疗法(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服5天。
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4.外治自疗法(1)取蛋黄1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焦。
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
(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次。
(6)xx捣油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本病较为常见,临床以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及听力下降为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
一般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三类。
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流脓多为间歇性,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流脓或脓量增多,脓液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
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大小不一,通过穿孔可见鼓室粘膜轻度增厚。
骨疡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脓粘稠,常有臭味。
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通过穿孔可见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内长期流脓,脓量多少不等,有特殊恶臭,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白色磷屑状豆腐渣样无定形物质,奇臭。
本病患者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
避免污水人耳,有水入耳时要擦干净,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
[临床表现]1.耳流脓:轻者脓液清稀或粘稠,无臭味;重者脓汁灰黑或带血,有恶臭味。
流脓可为间歇性,亦可为持续性。
2.耳聋:程度轻重不一,多为传导性耳聋,鼓膜及中耳内听骨破坏越严重,则听力损失越大。
3.并发症:少数病变严重、病程长的病人,由于炎症向周围骨质侵犯,可见有眩晕、呕吐、面神经麻痹、头痛、以致寒战高热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