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T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概念:古代诗人常常用恰当的动态来衬托渲染,
以动衬静 分类: 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
4、虚实结合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例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 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 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 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颔联写景特点: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 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 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 汩汩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诗 歌 之 描 鉴 写 赏 手 法
诗歌常见写景方法: 1、从修辞上: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等 2、从空间上:远近、高低、仰视、俯视等等 3、从动静上: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等 4、从虚实上:实写、虚写、虚实结合等等 5、从感官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等 6、从正侧上:正面、侧面、正侧结合等等
例1.阅读长诗《陌上桑》开头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 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了 侧面描写 来突出人 这段描写 物的美丽动人。 描写罗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突出了罗 敷 采桑的器具 和 鲜艳夺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敷的美丽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目 的 衣着打扮 ,从侧面 动人,诗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映衬人物的美丽 ;极力 人为了表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现这种美 描写行人的神态、动作,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丽主要运 从侧面烘托人物的美丽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用了 什 么描写手 法?

诗歌鉴赏 描写手法tx

诗歌鉴赏 描写手法tx

(1)上阙通过描写铺满小径的落花、绵绵的小雨、 凋零的杏花、哀啼的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 春)的无奈之情。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 写)。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 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重 要 概 念(五)侧面描写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 08(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 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 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 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有效烘托出怎样的意境 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重 要 概 念(二)虚实结合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问:试从实写和虚写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思想 内容的? (3)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踏莎行 晏 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 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第一步)寥寥数语 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 (第二步)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 农民的深刻主题。(第三步)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

Ⅰ.描写方式: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一&8226;侧面描写1.渲染烘托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烘云托月”,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声”来反衬“庭阶寂寂”的还有用事物状态(或说情态)来渲染的情况如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前两句写作者此番归来是“春风三月落花时”,眼前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黄鸟,即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辛夷,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调零空寂的气氛2.各种修辞手法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二.正面描写1.动静结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2.虚实结合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3.色彩的渲染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4.观察角度的变化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5.白描绘画中的一种创作手法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和细致的修饰,直接描画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如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这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6.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致而又具体的典型情景,加以生动细致描绘和刻画的方法如元稹(唐)《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在荒凉冷寞的古行宫里,宫中的红花无声无息地盛开,此时正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环顾左右,当年入宫的红颜少女,如今早已是白发苍颜了,她们闲坐无聊,一个个数说着玄宗昔时的繁华盛世此诗在塑造意境上主要用三种方法:一是细节描写,诗人选取“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写宫女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看似轻笔带过,实则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又如唐代诗人李端《听筝》:“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时时误拂弦”的细节,把“欲得周郎顾”的微妙心理情态表现得入木三分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虚实也可以是反衬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Ⅱ.答题模式:(1)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2)结合诗句分析描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描写的(3)说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Ⅲ.实战练习:(晚练完成前4题,其余作为课外补充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御街行&8226;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①香砌:指花坛②欹:倾斜③都来:算来本词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阕中是如何描写内心的无尽愁苦的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施肩吾[注]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读张舜民(宋)《村居》,完成下面两题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2)分析此诗主要用来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8江西卷)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6.读欧阳修的《别滁》:“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体会其首句运用色彩渲染的描写方法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8226;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2008年山东卷)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技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词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T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T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试对第四句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闲敲棋子”运用细节描写,“敲”
是“敲打、敲击”的意思,诗人是在约客客不 至时的反复玩弄棋子的轻轻敲击,反映寂寞、 无聊、幽怨。此处的“闲”是“闲极无聊”。 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既写了诗人 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 种怅惘寂寞的心情。
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 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 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 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
阅读本诗,试分析怎样表现主题的。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本诗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方面来写雪之大 这一主题。触觉写衾枕寒冷,视觉写大雪映白 窗纸,听觉写雪压树枝折断之声,多角度,多 侧面烘托雪大这一主题。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 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 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 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秋 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运用细节描写: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 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写出游子 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 的思念,故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将这份思念之情细腻的传达于“开封”这一动作。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课件(40张PPT)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课件(40张PPT)

• [全国卷]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 写出了荷塘雨后幽美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 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 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提问方式:
(1)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等) (2)请简析本诗在描写上的特点。这首诗是如何来描 写什么的? (3)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色的?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 哪些特点?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4)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试从 “静” “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的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①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 法;②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 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 溪流的曲折;③虚实结合,激发了 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题模式:
• 实写什么+虚写什么+虚实的关系以 及作用
练《习江:城子》 苏 轼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 试从“虚”、“实”角度赏析这首词
• 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 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

【高考语文】专题02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诗歌鉴赏专题解读

【高考语文】专题02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诗歌鉴赏专题解读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1、正面描写定义: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

例1、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例2、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白居易《杨柳枝词》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

2、调用多种感官(视听结合等)描写要从不同角度,以增强描写的立体感。

描写大多采用视觉描写,但为了多方面地表现所写之物的特点,更加方便抒发感情,常常辅之以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例、唐代诗人王建的《江馆》:“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他熟练地运用各种感官,描写出一幅清新的江馆夜市图。

“水面细风生”是触觉,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

“菱歌慢慢声”是听觉,采莲小调婉转柔美,舒缓悠扬。

“灯火夜妆明”是视觉,不远处有明亮的灯光,有盛装女子婉丽的身影。

这首宿旅诗,透露出作者欣赏江边夜市的悠闲欣喜的感情。

3、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点面。

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例1、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

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例1、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

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特别关注】: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高考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1.正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描写是侧面描写。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2.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的作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3.白描: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勾勒出人物、事件和景物的情态面貌。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悯农二首》李绅)“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4.动静结合:古代诗人常常用恰当的动态来衬托渲染,把动和静对立统一的情态摄入诗歌,使得诗中的人、事、景的动与静有机地结合,构成或动中有静,或静中有动,或动静相称的意境。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王维《鸟鸣涧》)“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5.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6.声色结合:古诗词中写景涉及声音与颜色,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身临其境。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
1.白描:纯用线条勾勒,不事雕琢,不加渲染烘托,不注重色彩。用简练的 叙事性语言突出对象的特征和情态。 2、象征:借助某具体形象,以表现抽象的概念或感情。 3、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两种,表达不同情感。 4.烘托:是从侧面着意描写,通常以物(特定的环境气氛)烘托人的心理或 事物特征。 5.渲染: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渲染氛围,烘托情感) 6、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 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7.动静结合: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等手法。 8.虚实结合:实写就是正面描写,写现实中的真实景物;虚写就是侧面描写, 写想象、回忆、梦境。 9、细节描写: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包括 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 10、其它 16 觉度(视觉、听觉、嗅觉、感觉),角度(上、下、远、近),色彩。
高考链接
二、(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ǎn):持取,捻弄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状(1分);虚实相生,把伤别之情、羁旅之苦淋漓尽致地表达 出来(2分)。
12
经典回放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 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 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 ;阻拦。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 歌的内容加以分析。

诗歌鉴赏的描写手法

诗歌鉴赏的描写手法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 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 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
这首词通篇不对当时的处境作 正面描写,而是写梦境,写梦中游 上苑的热闹景象和“花月正春风” 的美好景色。为什么这样写?是用 梦境来反衬现实。梦境写得越是繁 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 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 今日处境的凄凉,“恨”的含意便 表达得越充分。
《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 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 北。”
后四句表达有什么特点? 通过渲染。后四句以东西南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 活动为中心,显得活泼、自然、有趣。采用复沓句 式而略有变化,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 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 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渲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使有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联想到采莲 人内心的欢乐。
2、衬托
概念: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 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 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 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分类:
正衬 反衬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 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 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 ,这是正 衬。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的前 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 风景画。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 更能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把读者带入凄美意境的。
军城早秋/严武 咋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①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②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 形象特点? ①渲染了一种阴沉肃穆的气氛;明写景物,暗写外敌人侵,战云密布。②对 战争的警觉和敏感;刚毅果断的气魄;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描写景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 想)与实写; 2.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 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3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 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绘形绘声绘色)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 写动;(高考常考) 5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高 考常考)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6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高考常考 )象征、铺陈,白描。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绘形绘声绘色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绘声绘色
4、虚实结合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
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 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 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 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 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 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试从“动”与“静”的角度对这首诗歌进行鉴 赏? 一、二两句以“水面 全诗以静 平”“明镜”“照檐楹”等 显动,又 写出荷花池雨后幽美迷人的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静态。 三、四句用“忽起”“垂杨 组成一幅 雨后池塘 舞”“万点声”等表现了雨 春景图。 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静态:
动态:
巩固练习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2、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 定点观景、移步换景等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总结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总结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一.描写方式1.白描2.细描3.象征4.衬托5.烘托6.渲染7.对比8.抑扬9.动静结合10.正侧结合11.虚实结合12.点面结合13.细节描写14.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

15.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区别概念:“烘托”与“衬托”的区别:“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二.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②托物言志③借事抒情④借古讽今⑤用典抒情三.结构技巧1.线索2.照应①首尾照应②扣题照应③伏笔照应3.过渡4.详略5.铺垫6.伏笔7.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8.卒章显志9.以景结情10.无理而妙11.翻因为果12.开门见山13.层层深入14.卒章显志修辞手法1.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法。

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此句中的“丝”既指“蚕丝”,又跟“思”是同音,因而又指“思念”。

双关的作用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能适应某种特殊语言环境使用,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2.互文:一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或两个语句看似在说两件事,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前后互为补充,而且前后有些词语可互换位置;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此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应这样理解: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再一起上船。

3.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望洞庭(刘禹锡)(1997年高考题)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高考诗歌鉴赏的描写手法精选.ppt

高考诗歌鉴赏的描写手法精选.ppt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描写手法
优选文档
1
1、渲染 概念:指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 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它主要是从正面来描写对象的)
例:“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通过写出风、天、猿、渚、沙、 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
渲染苍凉的秋江景象,抒发了诗
人的羁旅愁思与迟优选文暮档 之感。
优选文档
18
反衬
优选文档
4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 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 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 ,这是正 衬。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的前 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 风景画。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 更能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
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
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
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优苦选文难档 的根源。
17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如马 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 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 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 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 暮景中尽露无遗。
动衬静。
优选文档
9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 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 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 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 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汩汩有 声,以动衬静,反优衬选文档出山中的宁静。10

古诗鉴赏之描写手法

古诗鉴赏之描写手法

古诗鉴赏之描写手法有一段时间没学诗歌鉴赏了,今天我们补上诗歌鉴赏的一些手法。

虚实结合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古诗中的“虚”“实”运用1.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以《雨霖铃》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年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些诗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是“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三句,则是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三句,是想象之景,属虚写。

2、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以《虞美人》为例: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写愁绪。

愁绪本是很抽象,李煜却将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

又如《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这是化实为虚。

4、侧面为实,正面为虚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

这一句子以温馨景象,反衬人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5、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结合,可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衬托一、基础部分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也叫映衬。

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以此表现特殊的意境或独特的情感。

1、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 诗人运用白描写法,简洁明了,层次分明,写 景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 的画境。
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 体的言行举止、神情意态、心理活动、 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典型情节的描写。一 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细节之于诗, 如秋波之于佳人,其审美意义全在于含 情脉脉的暗示。
其它的例子: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
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 “挂”字化动为静,以静写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 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 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
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练习
兰溪棹(zhào)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1)棹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2) 鲤鱼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逆流,三天春雨, 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
简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前两句是静景,写月色清爽皎洁,山水的明丽动 人;后两句是动景,写出了多日的春雨,溪水猛 涨,鱼群联翩而至,逆流而上,结句尤为传神, 富有动态美,使人感到美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 生机,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 蓬勃生机,表达了 诗人对兰溪山水的喜爱之情。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中的“山舞银蛇,原驰 蜡像”是以动写静。
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 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 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 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 为虚等等。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 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 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 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 间。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四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 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 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b、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
动静关系
概念: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 采用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 达情感。
分类: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 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 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 汩汩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 自得的满足心情。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试对第四句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闲敲棋子”运用细节描写,“敲”是
“敲打、敲击”的意思,诗人是在约客客不至 时的反复玩弄棋子的轻轻敲击,反映寂寞、 无聊、幽怨。此处的“闲”是“闲极无聊”。 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既写了诗人 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 种怅惘寂寞的心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
描写手法鉴赏
描写手法 方法+主角要度有:
方法:白描、工笔、细节、【衬托 (正衬、反衬)烘托】、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正侧结合
+角度:点面结合;视、听、味、触 觉结合;远近;上下;时空。
白描
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白描指不加渲染、 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 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 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 觉捉摸到的部分;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实境:
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例2:《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例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
例4:《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 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秋 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运用细节描写: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 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写出游子客 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 思念,故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将这份思念之情细腻的传达于“开封”这一动作。
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 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 犹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 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 前,故也是虚景。
秋蕊香 张耒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 上阕寓情于景,请从“动”与“静”的角度分析 景中包 含了怎样 的感情。
•上阕起首两句写了微风使金兽炉中的一线香烟 袅袅飘动,是动态描写;后两句写倚栏望远,皓 月流辉,是静态描写。上阕以动衬静,表现出主 人公内心的孤寂、苦闷之情。
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纯用线条 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 法。(可用于写景写人)
<>
精 工笔画
雕 细 刻 , 纤 毫 毕 现
工笔 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描写。
相对于白描,工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以称为细描。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