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复宾语前置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孙风强(使用稿)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孙风强(使用稿)

•谢谢大家
• D.中轩敞者为舱。
中考衔接: • 5、下列各句中,与“差矣, 汝之言”一句句式相同的一 项。 • 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C.甚矣,汝之不惠。 • D.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学法总结: • 1、理解为本,重视翻译。 • 2、把握特点,掌握用法。 • 3、认真分析,审明题意。 4、内外结合,学以致用。
4、主谓倒装 • 1、甚矣,汝之不惠。 • 《愚公移山》 • 2、差矣,汝之言! • 《二翁登泰山》
翻译句子,并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
• 1. 美哉,我少年中国!
•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4.其两膝相比者。 •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 余,卒数万人。
二、判断句常见的格式有四种:

注意:否定的判断句:
•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 • 也, 兵戈非不坚利也。 •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 • 之 乐。
判断句的判断:
• 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1.点明事物的性质、情况或 • 事物之间关系。 • 2.要作出明确的判断。 • 3.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 • (表肯定或否定)
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语序并翻译:
• 1.胡不见我于王
• 2.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 3. 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5.祭以尉首
3、定语后置
•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2: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 3:马之千里者。 • 翻译这三句话,体会定语后置 的特点。
• 1、宋何罪之有? • 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3、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4、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5、时人莫之许也。

中考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中考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1.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

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可译为: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环村居者皆猎户。

可译为:村子周围居住的人都是猎户。

刘备天下枭雄。

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可译为:应当做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数之大观也。

可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3)以动词“为”代词“是”表示判断。

如,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可译为: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

这是和他们一样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可译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是夫子呢?判断句子特殊标志,需要记住。

2.被动句: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

可译为: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辈得到。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如,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

(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如,帝感其诚。

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樯倾楫摧。

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被动句需要仔细琢磨体会。

3.省略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2.如果把玉给了我,是我俩都失去了珍宝。
某鼠恶,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毯。猫既 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
用荤腥让它饱食,用毛毯让它睡觉。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 而忘操之,以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6.( 余 )问之,(蒋氏 )则曰:“吾祖死于 是……”
补出省略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1.( 村人 )见渔人,( 村人 )乃大惊,( 村人 )问( 渔人 )
所从来。 2.贫者自南海还,以( 之 )告富者。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之 )分人。 4.( 油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5.以待来年,然后已( 攘鸡 )。 6.( 老父 )遂去,无他言。( 良 )不复见( 老父 )。 7.小惠未遍,民弗从( 尔 )也。 8.或异( 于 )二者之为。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文言文中有哪些常见的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 把宾语放在动词 或介词之后,但 在古汉语中,有 时宾语可以放在 动词或介词之前, 构成特殊的提宾 句式。
其中又可分为: 疑问句宾语前置, 否定句宾语前置,
凭借“是”、 “之” 宾语前置。

7.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于长勺战 )
8 . 受 任 于 败 军 之 际 , 奉 命于败于军之危际受难任,之 间

于危难之间奉命

于草庐之中三顾臣
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 以当世之事咨臣 )
以大事寄臣
10.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文言宾语前置句 (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文言宾语前置句 (含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笔记区】宾语前置句类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曷、焉、谁、胡、恶、安、奚”等。

格式:主语十疑问代词宾语十谓语动词+✖✖✖例句:1.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 问女何所思?3.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不、未、无、莫、毋、非、弗、勿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格式:主语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非、弗】十代词宾语【余、吾、尔、自、之、是】十谓语动词例句:1. 秦人不暇自哀2. 然不自意先入关而破秦3. 恐年岁之不吾与【3】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格式:(主语)十宾语十之(是)十谓语动词例句:1. 唯弈秋之为听。

2. 唯马首是瞻。

3. 唯利是图。

【4】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例句:1. 微斯人,吾谁与归?2. 何以战?3.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区区,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例句:1. 亚父南向坐。

2.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例题一】1.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同的宾语前置的句子()A. “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姜氏何厌之有2. 下面的句子用法不相同的是()A. 不然,籍何以至此?B.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 奚以知其然也?D.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例题二】1.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不然,籍何以至此。

2. 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 陈利兵而谁何。

B. 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之复指
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加重语气。

格式 主+宾+之(是)+动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宾语前置之复指
2、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翻译:宋国有什么罪过?
3、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理解:只是务必除去陈旧的话
2、秦人不暇自哀
《阿房宫赋》
翻译: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3、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邹忌不相信自己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晋文之事》
翻译: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格式: 主+否定词[不、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莫、毋、弗]+[余、吾、尔、 自、之、是]+动
宾语前置之否定句小结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
高考真题检测
2015课标2卷 《北史来护儿传》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1、疑问句、否定句,代词做宾语 2、字字对译,调整语序
2015天津卷 《昔者楚欲攻宋》 (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3分)
高考真题检测
2014重庆 《记丐侠》 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 先生食。
1、疑问句、否定句,代词做宾语 2、字字对译,调整语序
2000年上海卷 《齐桓公逐白鹿》 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高考真题检测
2012四川 《镇海县志》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3分)
1、疑问句、否定句,代词做宾语 2、字字对译,调整语序
宾语前置知识点补充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2.句式特点二:介词“于……”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3.句式特点三:介词“乎……”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注意: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 “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 介词结构后置。
巩固练习 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状语后置句
1.佚之狐言于郑伯
状语后置句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什么是状语后置?
在文言文中,作状语的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 宾词组等常用在谓语后面,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就 是状语后置。
因此,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把谓语后面的 状语移到谓语前面。
〈补〉得
﹙定﹚的 主语﹝状﹞地 +谓语 ﹙定﹚的 +宾语
(状语后置)
思考:状语后置句有 怎么样的结构特点?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被动句
4.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定语后置
什么是定语? 句子成分
(定语)主语 状语
+补谓语语
+宾语
(定语)
补语
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
特征的。主要有形容词, 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
动词不定式(短语)、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
被动句的类型
例句
“于”字句:谓语+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见”字句:见+谓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受”字句:受+谓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
语+于
之战》)
“为”字句:为+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为……所”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文言文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局、被动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局、被动句

加 闻
1.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1.而闻者彰 2.博闻强志 3.不能称前时之闻
副词,更加 动词,施加 听见 见闻、知识 名声、声誉

1.君子生非异也 2.蛟龙生焉
“生”通“性” ,本性。这里指天生的资 质、禀赋。 生长

明达,形容词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智慧,名词
三、特殊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判断句 3.蟹六跪而二……用心躁也。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助词“之”表定语后置。 四、一词多义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以为妙绝 4.假舟楫者,……而绝江河 (终止) (与世隔绝) (到了极点) (横渡)
《劝学》
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下、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 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验,对照检查。今:参加,参观 2.声非加疾也 疾:疾劲,强,大。今:疾病;快速 3.假舟楫者 假:借助,利用。 今:与“真”相对 4.蟹六跪而二螯 跪:腿。 今:用膝盖着地 5.金就砺则利 金:金属。 今:黄金 6.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 今: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7.而绝江河 绝:横渡。 今:尽,完了。 8.劝学 劝:劝勉、鼓励。 今:规劝
一、词类活用:
过:名词用作动词:责备 1.无乃尔是过与? 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2.则修文德以来之。 3.既来之,则安之。 来:同2。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4.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用法同2 5.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少、多:形容词用作动词:减少、增多。 6.填然鼓之。 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含练习、参答)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含练习、参答)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句式有: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固定格式。

提醒: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

如:“鲁迅是绍兴人。

”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

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格式。

“者”表提顿,“也”表肯定。

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环滁皆山也夫战,勇气也刘备,天下枭雄。

(“者也”不用)2.“……是……”格式。

如:自言本是京城女。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斯是陋室。

《陋室铭》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吾翁即汝翁。

”(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

)《汉书、项籍传》“吾村十里皆平原。

”《冯婉贞》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5.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第1页(共8页)特别提醒: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课文宾语前置句整理:必修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劝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必修二: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六国论》必修三: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离骚》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五人墓碑记》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曰:“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必修四: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秋声赋》必修五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报任安书》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书》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2。

初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精选课件PPT

初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精选课件PPT
“别那么大口,小心烫着。” 我点点头。
“对对,放点醋,这样好吃,我去拿。” 她转身去厨房拿来醋,给我碗里倒。 “怎么样,淡不淡,再放点盐?” 我摇摇头。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忽然听到沙宝亮的这首《暗香》,似乎这香味把整间屋子浸染。我是如此迷恋香味,吸进的是花儿的味道,吐出来的是无尽的芬芳。轻轻一流转,无限风情,飘散,是香,是香,它永远不会在我的时光中走丢。 旧的东西其实极好。学生时代喜欢写信,只是今天书信似乎早已被人遗忘,那些旧的记忆,被尘埃轻轻覆盖,曾经的笔端洇湿了笔锋,告慰着那时的心绪。现在读来,仿佛嗅到时光深处的香气,一朵墨色小花晕染了眼角,眉梢,是飞扬的青春,无知年少的轻狂,这份带不走的青涩,美丽而忧伤。 小心翼翼珍藏着,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最后的几年光景几乎是在医院渡过,然而和母亲在一起的毎一刻都是温暖美好的。四年前,母亲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生命就是如此脆弱,逝去和別离,陈旧的情绪某年某月的那一刻如水泻闸。水在流,云在走,聚散终有时,不贪恋一生,有你的这一程就是幸运。那是地久天长的在我的血液中渗透,永远在我的心中,在我的生命里。 时光就是这么不经用,很快自己做了母亲,我才深深的知道,这样的爱,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不因万物毁灭而更改。只想守护血浓于水的旧时光,即便峥嵘岁月将容颜划伤,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时的时光无限温柔,当清水载着陈旧的往事,站在时光这头,看时光那头,一切变得分明。执笔书写,旧时光的春去秋来,欢喜也好,忧伤也好,时间窖藏,流光曼卷里所有的宠爱,疼惜,活色生香的脑海存在。 回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开不败,所有囤积下来的风声雨声,天晴天阴,都是慈悲。时光不管走多远,不管有多老旧,含着眼泪,伴着迷茫,读了一页又一页,一直都在,轻轻一碰,就让内心温软。旧的时光被揉进了岁月的折皱里,藏在心灵的沟壑,直至韶华已远,才知道走过的路不能回头,错过的已不可挽留,与岁月反复交手,沧桑中变得更加坚强。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世一生,不堪论,年华将晚易失去,听几首歌,描几次眉,便老去。无论天空怎样阴霾,总会有几缕阳光,总会有几丝暗香,温暖着身心,滋养着心灵。就让旧年花落深掩岁月,把心事写就在素笺,红尘一梦云烟过,把眉间清愁交付给流年散去的烟山寒色,当冰雪消融,自然春暖花开,拈一朵花浅笑嫣然。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事,试图找回曾经的踪迹,却渐渐明白了流年,懂得了时光。过去的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也装饰了我的梦,也算是一段好词,一幅美卷,我愿意去追忆一些旧的时光,有清风,有流云,有朝露晚霞,我确定明亮的东西始终在。静静感念,不着一言,百转千回后心灵又被唤醒,于一寸笑意中悄然绽放。 唯用一枝瘦笔,剪一段旧时光,剪掉喧嚣尘世的纷纷扰扰,剪掉终日的忙忙碌碌。情也好,事也罢,细品红尘,文字相随,把寻常的日子,过得如春光般明媚。光阴珍贵,指尖徘徊的时光唯有珍惜,朝圣的路上做一个谦卑的信徒,听雨落,嗅花香,心上植花田,蝴蝶自会来,心深处自有广阔的天地。旧时光难忘,好的坏的一一纳藏,不辜负每一寸光阴,自会花香满径,盈暗香满袖。

2023年文言特殊句式复习(课用)

2023年文言特殊句式复习(课用)
句式特点:用“见”“见……于……”表被动。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如姬父为人所杀。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如姬父为人所杀。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句式特点:
用“……者,……也。”表示判断。 (“者”表主语后的提示和停顿,
“也”表判断语气。)
观察句子,说说句式特点:
(1)莲,花之君子者也。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粟者,民之所种。 (4)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 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

判断句
现代汉语判断句
用“是”或“不是”
对事物的性质、情 况、事物间的关系 作出肯定或否定判 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 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 词“是”来表示,而往往 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 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 断。翻译时要加上判断词 “是”。
观察以下句子,说说句式特点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城之破也。 2、戍卒叫,函谷举。 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4、王之蔽甚矣。
句式特点:没有标志,动词从意义上表被动。
被动句主要形式:
一、用介词“于” 表被动。 二、用“见”“见……于……”表被动。 三、用“为”“为……所……”表被动。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 五、动词在语境中含被动意义。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3.介词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5.以“惟……是”“……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吾马首是瞻、无乃尔是过与二、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三、状语后置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1)介宾结构后置:“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处所,时间作介宾结构,一般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得双石于潭上。

〈石钟山记〉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2)动词+(之)+以字引起的介宾结构。

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3)动词+(宾语)+量词举所佩玉诀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4)动词+宾语+副词后秦击赵者再。

〈六国论〉四、定语后置最典型最完整的结构是“名词+之+定语+者”如:国人之读兹编者但很多情况下可以省去“之”或“者”或“之”“者”全省略。

(1)名词+者字结构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2)“之”后跟形容词,是定语后置。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省略句
6、复杂的省略。(有些句子省 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 细加以辨别)
如:
成名将其 上于盆而养之,饲之以 蟹白栗黄, 于促织 备 极护爱,留 之 以 待限期,以 之 塞官责。 庄宗 庄宗 其后用兵, 庄宗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 于 庙, 庄宗 负 之 而前驱 , 庄宗 及 庄宗 盛 之以锦囊, 请其矢, 凯旋而纳之。 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 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
常用判断句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
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者也。”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 “乃”“则”“即”“皆”“耳” 等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分析句子: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答案说明: B句不是定语后置句。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 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 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 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判断句
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 之间关系。 2.要作出判断。 3.句中能译出“是”字(表肯定或否定)。
5、直接判断

文言文复习指导: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文言文复习指导: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2019/9/8
特殊情况: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誓天不相负。
结论五:“相”“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 偏指一方” 时,可翻译为“你、我、他”, 这时“相”是作为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翻译时应后置。
2019/9/8
学以致用
完成下面情景对话,要求至少用上两个宾语前置句。
情境: “你要到哪里去啊?” “我想去西街。” “天要下雨了,带上伞, 不要忘了。” “好的 ,我一定听从你 的嘱咐。” 2019/9/8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等 格式: 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 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2019/9/8
结论三:陈述句中介词后面带宾语,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 的前面,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结论四:用 “之” 或“是”把宾语提动词前,以突出强 调宾语。这时的“是”或 “之”只是宾语前置 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文言文句式之宾语前置
2019/9/8
泉州外国语学校 颜雅娣
情境导入
猫在哪里? —— 猫安在?
——
宾语前置
猫在池边抓鱼。—— 猫捉鱼于池侧。—— 状语后置 小猫在池边抓鱼。—— 猫之稚者捉鱼于池侧。 —— 定语后置
小猫爬到树上想 —— 怪哉 ,猫之稚者欲捉 —— 主谓倒装
去抓鱼
鱼于木梢。
2019/9/8
考点解读
的法汉句。理(语式解理不和与解 、定前置置主被句“句谓。动式不、倒句等同定装、。的句语倒句。后装式重置句”点句、中主考、省,要查状略分有是语句为判宾后、断语置固句前句 查作通考,为过查往。“断高往采句考隐分的对含点命文在题”言方翻。句有式译时进题的也行中考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完美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完美版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 ”,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 谓语的后面。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类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曷、安、恶、焉】 十动(?)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类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 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类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 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 ”,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 谓语的后面。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
十介 十动(?)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⑥虽生,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宾语前置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宾语前置

1、何以战?
“何以”
“以何”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
“与谁”
规律五:介宾结构,介词 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 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4、下面的句子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然,籍何以至此?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奚以知其然也?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
者可以衣帛矣。
(D)
六、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1、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2、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府吏见丁宁(我) 5、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规律六: “相”“见” 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 方”时,可译为“你、 我、他(她)”,这时 “相””“见”用在谓 语动词之前,构成宾语 前置。
5、下面的句子用法不相同的是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 A、之二虫又何知?
B、卿欲何言?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C )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 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陈利兵而谁何。 B、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C、彼且奚适也? D、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阡 陌之中。
(D )
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的句式 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B、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中原北望气如山 E、是以见放 F、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译: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 么奇特的地方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6、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 之?(即:假如;恤:救济;馈:赠送、供应。)
译:如果不幸爆发了方圆二三千里的旱 灾,国家该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突然 边境出现紧急情况,(需要)数十百万的 将士,国家该用什么供应他们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2)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用“唯(惟)……是……”提宾 (唯利是图、惟命是从)
宋何罪之有?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陈言之务去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倒装类型: 1)宾语前置 2)状语后置 3)定语后置 4)主谓倒装
(一)、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
例:( 1)、“大王来何操?” (动宾倒装) (2)、彼且奚适也? (3)、 彼且恶乎待哉 (4)、夫晋,何厌之有? (5)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1)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貫女,莫我肯顾。 (2)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3)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4)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 妾》〈孟子〉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 前,以强调宾语。
(7)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8)、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9)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10)、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 〈诗经〉 (介宾倒装)
提示:
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 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 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 南坐。”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一.常见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宾语前置
倒装句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被动句
主谓倒置 宾语前置
省略句
倒装句语法公式: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 语(补语) 主谓倒置
一、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 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 的,我们称之为倒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