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先秦诸子散文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逍遥型的理想人格
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无端崖之辞》 遵循规律的理性意识《东海之大乐》 不为物累的超然品格《鹏之徙于南冥》 物我为一的高超视域《 恶乎往而不可》《尊生》
不与物迁的独立风骨
优游自在 淡泊名利 隐于江湖 甘心寂寞 出世脱俗 匿于荒野
墨家:与儒家对立的派别
• 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 • 墨子,战国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
用寓言故事说理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共同特点。
《孟子》中的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 《庄子》中的白驹过隙、呆木如鸡、得鱼忘筌、得意忘形、东
施效颦、邯郸学步、每况愈下、鹏程万里、吐故纳新、望洋 兴叹、贻笑大方、亦步亦趋、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 志 、运斤成风; 《韩非子》的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郑人买履、买 椟还珠、老马识途、吹毛求疵等至今仍为人引用。 有些寓言往往能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一个人物,突出他的性格,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描绘人物的手法,对后代散文以至 小说创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教无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 兼善天下的仁者、乐观坚毅的通者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己复礼), 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代 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一、张扬性善说
二、宣扬民本思想
《民为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三、提倡仁政
《王好战,请以战喻》《王何必曰利》《人 和》
四、修炼大丈夫人格
《我善养浩然正气》《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荀子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他提出了人能依据礼义征服自然的思想。 认为人的是邪恶的——性恶论,所以弘扬 “克己复礼”的思想。并试图把伦理道德 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
儒家孟子受黄老之学的影响,郭沫若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 袭取《管子·内业》的“浩然和平,以为气渊”。
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 也受黄老之学影响。《管子·心术 上》说:“虚其欲,神将入舍”。《内业》说:“能去忧乐、喜 怒、欲利,心乃反济”。两者一比较,其影响是明显的。
2.各家在学术发展过程中互相补充,使 学术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阶层的思想家。
• 思想核心“兼爱”《兼爱》 • 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尚
贤”“明鬼”等。《非攻》《尚贤》
法家与韩非
战国早期的法家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 慎到等,都是各国变法运动的倡导者。后期法家 的代表人物是韩非。法家是主张君主专制的,商 鞅注重“法”,申不害注重“术”,慎到注重 “势”。韩非子把三者结合起来。认为“法治、 术治、势治”都是帝王之具,并且要关注眼下现 实,为统治者服务。《郑人有且买履者 》
老子:以道为核心的道家代表
一、以“道”为核心。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 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章25)
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
之。”(章七十八)《有无相生 》
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 的社会理想。
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
儒家: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 主张积极入世。
释家:印度传入,主张因果报应修行来世。 道家:本土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
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出世。
约前 565 年-前 485 年 释迦牟尼
前551年-前479年
孔子
约前571?-前471? 老子
前259年-前210年 秦始皇嬴政
前281?-前233年
韩非Baidu Nhomakorabea
战国(前475-前221)
前6年/4年-约29年/30年 耶稣
春秋战国时代
前770-前476和前475-前221
诗的时代进入了理性散文的时代
要想著书立说,成为哲人,就生在先秦; 要想激扬文字,成为诗雄,就活在盛唐。
1.诸子往往是相灭相生,相反相成。
春秋(前770-前476)
前469年-前399年
苏格拉底
约前468年?-前376年? 墨子
前427年-前347年 前384年-前322年
柏拉图 德国《历史的起源与目 亚里士多德 标》的作者卡尔·雅斯贝
前372年-前289年 前369年-前286年 前313年-前238年
孟子 庄子 荀子
尔斯说:公元前600-公 元前300年是文化的轴心 时代。
• 老子首提“道”,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客观唯心主 义哲学,片面地强调了抽象思维的作用。
• 墨子特别强调经验,即重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克服了老子哲学强调抽象思维的片面性。
• 荀子吸取了墨子重视感性认识之长,建立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同时又吸取宋鈃、尹文唯物主义认识论,给理性认识以一定的 地位。——其认识论在前人基础上提高了一步。
• 儒法相互影响
法家强调“法”的特点,同时兼用儒家“礼”、“义”。 《管子·牧民》有“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之说,且主张 孝悌之道。
荀子受法家影响更深。改造了儒家的“礼”,加进“法”的 内容,常“礼法”并称。“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其 弟子韩非和李斯后都成了法家代表人物。
• 儒道相互影响
秦诸子散文艺术特色
• 第一阶段: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有《论 语》、《老子》和《墨子》。多为语录体,语 言简朴、警策。
• 第二阶段:战国中叶,主要有《孟子》、《庄 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过 渡。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清楚,文辞生 动。
• 第三阶段:战国末年,主要有《荀子》、《韩 非子》。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逻辑严 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 老子强调天道无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 儒家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孟子又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
性,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 荀子批判了孟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吸取了他重视人的主观
能动性的合理部分,继承了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形成 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孔子的人格魅力
• 孜孜不倦的学者、 知人论世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