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三章 食用菌遗传育种

合集下载

第三章 食用菌的生活史及

第三章 食用菌的生活史及
释放过程:从产孢结构上脱落 方式:A、被动释放:风、雨水、昆虫或动物。
块菌 马勃或灰孢 竹荪 毛头鬼伞
B、主动释放: Buller理论:液滴弹射论。液滴膨大,表面张力能量将 孢子推出。
Oliver理论:气体爆炸论。泡状物内含气体,可能是 CO2,通过爆炸,将孢子推出孢子小梗。 逃离论:孢子发育到最大时,梗孢接触处,初生壁溶 化,次生壁肿胀而变圆,致使孢子跳离小梗。
单-单杂交:先获得单 孢菌落; 单-双杂交:需单孢菌落 与次生菌丝体。
(4)杂交育种的步骤
亲本菌株(培养) → 获得单孢子(用单孢分离器或 平板稀释等方法获得单孢子) → 配对杂交 (单孢子萌发 的单核菌丝配对) →杂种鉴别(通过标记鉴别杂种) → 初筛(小型栽培实验淘汰表现差的菌株) →复筛(精确 的筛选) →扩大实验→示范推广。
概念:食用菌由孢子萌发后,经历生长发育 又形成孢子的循环过程。有无性生活史和有性 生活史两个阶段组成。
1.1 初生菌丝体 孢子萌发而成的单核 菌丝体,分裂方式依种而 异。
1.2 次生菌丝体
概念:初生菌丝体配对接合而成的双核菌丝体。 大部分食用菌双核菌丝体在分裂时形成锁状联合。 1.2.1 锁状联合
1.2.3 布勒现象
同种菌株间其单核体菌株会被双核体菌株双 核化,这种交配现象被命名为布勒现象。即双-单 杂交。
1.3 子实体形成
双核菌丝体→营养生长→子实体原基→菌蕾→分化 菌盖、菌柄 菌托、菌环、假根等
多基因 控制
fi+、 fb+、 Su协同作用成 子实体
Su—菌丝体 网状化
1.4 孢子释放
第三章 食用菌的生活史及良种选育
1 食用菌的生活史 1.1 初生菌丝体 1.2 次生菌丝体 1.3 子实体形成 1.4 孢子释放 1.5 常见食用菌生活 史模式

第三章-食用菌的遗传与育种

第三章-食用菌的遗传与育种
第三章 食用菌的遗传与育种
食用菌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及分子机制 食用菌的生活史 食用菌的交配类型和繁殖模式 食用菌遗传学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遗传分析 细胞质遗传 杂种优势的原理及应用 食用菌育种
食用菌育种的原理、技术路线和方法
第一节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活史 第三节 食用菌的育种技术
第一节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活史
一、生活史的概念
所谓生活史,是指生物一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 殖阶段的生活周期(全过程)。
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萌发,经历菌丝体、子 实体阶段,以及又由子实体产生孢子的循环过程。 多数食用菌的生活史是:
担孢子 担孢子萌发 初生菌丝(单核菌丝) 两条可亲和的初生菌丝融合 次生菌丝(双核菌 丝) 子实体原基 子实体 担孢子
异宗结合:大多食用菌的担孢子或单核菌丝有 “雌”、“雄”性之分(常用“+”、“-” 表示)。其性别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只有异 性的单核菌丝,才能质配成双核菌丝,而同性 别的菌丝永不亲和,也不产生有性孢于,这种 现象称异宗结合,也称自交不育。
90%的菌类属异宗结合,有两种类型: 二极性和四极性。
二极性 : 是由一对遗传因子 ( A—a )所控制的,这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
多数食用菌完整生活史包括 无性 及 有性 两个阶段,主要进行从担孢子萌发再到新一代 担孢子产生的有性生殖过程,其间要经过质配、 核配及减数分裂三大步骤。
一、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不通过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亲 代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繁殖,食用 菌的无性繁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菌丝断裂的方式繁殖;
子实体 担子 核配
子实体原基
草菇的生活史: 初级同宗结合
减数分裂
双核菌丝

食用菌生产技术 遗传育种概述2讲

食用菌生产技术 遗传育种概述2讲

三、食用菌遗传的物质基础

1.核酸 核酸是食用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核酸有两种, 即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而绝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NA由四种核苷酸组成,每个核苷酸分子有 三种组分: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这四种核苷 酸的差异仅在含氮碱基种类上的不同,碱基分别 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 啶(C)。

白灵菇

鸡腿菇

见 !
对于某个物种来说,DNA分子却具有 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由此而保证了物种 的稳定性。当生物体受到内外界因素的影 响,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时,便会引起 遗传信息的改变,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这 就是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四、食用菌遗传物质的传递
1.细胞分裂 食用菌在营养菌丝内进行有丝分裂,在担 子内进行减数分裂。分裂间期都要进行DNA 的复制与蛋白质的合成,复制结束后,每条染 色体都由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组成。 (1)有丝分裂 随着纺缍丝的牵引,着丝点一分为二,形 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 极,实现核分裂,接着进行细胞质分裂形成两 个细胞。确保子细胞与母细胞遗传物质完全相 同。
一、无性繁殖
• 不通过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 亲代直接产和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无性繁殖,食用菌的无性繁殖主要 有以下几种形式: • 1.可以菌丝断裂的方式繁殖: • 2.以产和无性孢子的方式繁殖:如 香菇产生节孢子,双孢蘑菇产生次 生孢子,草菇产生厚垣孢子,黑木 耳产生钩状分生孢子等。
二、有性繁殖 通过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 式,叫有性繁殖。
灰树花 杏鲍菇 榆黄蘑
茶 茶薪菇 薪
双孢菇
猴头菌
菌中皇后—竹荪
二、食用菌的变异

食用菌复习资料

食用菌复习资料
老熟菌丝分泌褐色素,形成有韧性菌皮
生长较慢,12~14天长满试管
斜面上形成原基的多为早熟品种
二)子实体
单生或丛生
菌盖:圆形,褐色,有鳞片表面龟裂是优质花菇
菌褶:白色,后期红褐色
菌柄:多中生、中实、纤维质、幼脆老韧
子实体的发育原基期:白色,黄豆大瘤状物
菌蕾期:菌柄与菌盖同粗,浅褐色
幼菇期:菌盖直径约4cm,未开伞
11、食用菌中伞菌类的典型生活史(知道)
①担孢子萌发,生活史开始。
②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开始发育。
③两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融合(质配)。
④形成异核的双核菌丝(次生菌丝)。多数食用菌的双核菌丝具有锁状联合。双核菌丝能够独立地、无限地繁殖,有些种的双核菌丝能产生粉孢子、厚垣孢子等无性孢子。
⑤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双核菌丝发育成结实性菌丝(三生菌丝)并组织化,产生子实体。⑥子实体菌褶表面或菌管内壁的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发育成担子,进入有性生殖阶段。
⑨担孢子弹射,待条件适宜时进入新的生活史。
第四章营养生理
*子体体的分化标志着菌丝体从营养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的转化。
1、营养生长阶段:指菌丝生长阶段,菌丝以接种点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四周蔓延,向基质内部扩展,分解基质,吸收营养,维持生长,积累养分。
2、食用菌的同化作用(知道):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分解基质,从中吸收营养,转化为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
3、食用菌的异化作用(知道):食用菌依靠酶的作用,不断分解体内的物质并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并释放出能量,排出二氧化碳和不的过程。
*碳源:常用植物性下脚料,辅助:白糖
*氮源:
第五章食用菌生态
食用菌的理化环境(自己归纳总结)

《食用菌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食药用菌育种学》是农学(食药用菌方向)专业本科和食药用菌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遗传学、食药用菌栽培学、普通真菌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现代生物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掌握食药用菌育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品种选育的原则、技术与相关法规,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日后从事食药用菌育种科研、品种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食药用菌育种的发展趋势,系统掌握食药用菌的遗传变异规律和育种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

基本建立起“食药用菌现代育种目标—种质资源—繁殖方式与育种的关系—育种的基本途径与技术—重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品种审定—品种权保护—良种繁育”这样一个知识体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段对食药用菌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

3.素质目标:一是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二是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三是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菌种和菌株的差别,食药用菌品种的三大特性。

2、熟悉食药用菌品种选育的意义及方法,食药用菌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3、了解食药用菌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教学设计建议】菌种和菌株这两个词是食药用菌界常用的两个词,也是经常被混淆的两个词,在讲育种学前需先区分;介绍食药用菌品种的常见类型,使学生对育种的目标方向有直观的认识,丰富的图片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本章以多媒体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讲授内容】1、食药用菌品种的概念及常见类型2、食药用菌品种选育的意义及方法3、食药用菌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4、食药用菌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自学内容】第二章食药用菌育种的遗传基础第一节食药用菌的主要遗传学特性【目的要求】1、掌握食药用菌锁状联合的形成、特点及意义,布勒杂交概念2、熟悉食药用菌的典型生活史过程3、了解高等担子菌性的发现历史【教学设计建议】本节总体介绍食药用菌的主要遗传学特性,重点是锁状联合的形成过程,意义和特点,用动画形象展示。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杂交育种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杂交育种
补 态 优母
父母本性状互补 选用不同类型或不同地理起源的亲本相配 以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母本 亲本之一的性状应符合育种目标 用一般配合力要高的亲本配组
符 高
父母本性状互补
一是不同性状的互补 如选育高产抗病的平菇品种,一个亲本 具有高产性,另一亲本具有抗病性 同一性状的不同单位性状的互补 如选育灵芝的高温品种,利用二个高温 亲本配组,一个亲本菌丝体高温生长快, 另一亲本表现为子实体生长发育快、转色 快。
隔离的类型
隔离一般有地理隔离(geographic isolation)、生态隔离 (ecological isolation )和生殖隔离(reproduction isolation) 等类型。三者均表现为无法进行相互交配。 地理隔离是由于某些地理的阻碍而形成的隔离。 生态隔离指由于所要求的食物、环境或其他生态条 件差异而形成的隔离。 生殖隔离指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而形成的隔离。 地理隔离与生态隔离是条件性生殖隔离,可称为交配隔 离,它们可能最终导致群体间生殖隔离。 在某些情况下,生殖隔离可能由遗传因素直接形成。
杂交育种的育种学原理
2、产生超亲×
(AAbb) (aaBB)
(AABB)
杂交育种的育种学原理
3、产生新的性状
×
(AAbb) (aaBB)
(AABB)
二、 亲本的选择和选配
亲本的选择:指根据育种目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类 型作为杂交亲本。 亲本的选配:指从入选的亲本中选用哪些亲本杂交,怎样 杂交。
远缘杂种的选择和培育
1、扩大杂种的群体数量 远缘杂种后代分离剧烈,分离范围广, 远缘杂种后代分离剧烈,分离范围广,一般杂种 中具有优良性状组合的比例少, 中具有优良性状组合的比例少,而且常伴随一些不 利的野生性状,因此, 利的野生性状,因此,要求杂种后代的群体比近缘 杂交大得多,以增加更多的选择机会。 杂交大得多,以增加更多的选择机会。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点总结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食用菌:指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具有肉质或胶质子实体的大型真菌,通称蘑菇。

(注:食用菌只是在生长的某一个时期可以食用,食用菌也并不是说整个个体都可以食用)2:约有95%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3: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它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丰富城乡的菜篮子结构,还可以变废为宝,扩展就业渠道。

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1:子实体:指含有或产生孢子的菌丝组织体,由成熟的次生菌丝扭结分化而成。

2:菌丝体:管状的丝状物即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菌丝前端不断的生长,分支并交织形成的菌丝群,主要吸收水分和养料,属于营养器官)3:菌丝体按形成过程划分: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生菌丝初生菌丝:刚从担孢子萌发出的菌丝,属于单核菌丝。

菌丝细,分支少,生长慢,生长期短,一般不结实。

次生菌丝:初生菌丝经双核化过程形成的异核的双核菌丝。

粗壮,分支多,生长快多有锁状联合现象,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生长期长。

三生菌丝:是已组织化的构成子实体的双核菌丝。

4:菌组织:许多真菌尤其是高等真菌在生活史的某些阶段为了适应外界不良的环境条件,菌丝以不同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的疏松或紧密交织的结构。

(属于菌丝体的特殊形态,主要是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或利于繁殖才出现这种特殊形态)5:伞菌的组成部分:(由上到下的结构顺序)菌盖、菌褶或菌管(有些少数是菌管)、菌环、菌柄、菌托。

一般来说共有的结构为菌盖、菌褶和菌柄,只有部分食用菌有菌环和菌托,其中同时有菌环和菌托的为毒蘑菇。

①菌环:内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上的单层或双层环状膜②菌托:外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6:伞菌的生活史(课本65面):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孢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用示意图表示伞菌的生活史(课本11面笔记)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成:次生菌丝的顶孢核配→担子(2n)→减数分裂产生担孢子(n)7:孢子印:担孢子无色或浅色,成熟的子实体不断的释放出的孢子堆积起来出现的菌褶形印成为孢子印。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育种与遗传改良技术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育种与遗传改良技术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育种与遗传改良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食用菌是一类备受关注的作物。

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增加,食用菌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满足市场对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的食用菌的需求,育种与遗传改良技术在食用菌的栽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育种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育种技术是指通过有选择地杂交、选择和繁殖优良基因型来改良植物或菌物的种质,以获得更好的性状和遗传特性。

在食用菌的栽培中,育种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产量改良通过杂交、选择和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产量更高的食用菌品种。

例如,在云芝的栽培中,研究人员利用杂交技术选育出云芝产量更高、生长更快的新品种,大大提高了云芝的供应能力。

2. 抗病虫害性能改良食用菌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侵袭,为了避免病虫害对产量和品质造成的损失,育种技术被应用于改良食用菌的抗病性。

通过选择耐病的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并筛选出抗病性更强的后代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

3. 营养品质改良育种技术也被用于改良食用菌的营养品质,提高其含有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

通过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品种,并将其与其他良种进行杂交,可以产生更具营养价值的新品种。

二、遗传改良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遗传改良技术是指通过基因编辑、基因转导和基因组改造等方法,直接干预和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以达到改良植物或菌物性状的目的。

在食用菌的栽培中,遗传改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1. 基因编辑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食用菌的基因组进行精准编辑,实现特定基因的靶向改变。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增加食用菌的产量基因的表达量,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2. 基因转导基因转导是将外源基因转导到目标生物体中,以实现目标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改变。

在食用菌栽培中,通过转导具有抗虫害、耐病性、抗逆性等有益性基因,可以增强菌种的抗性和适应性。

3. 基因组改造通过改变食用菌的整个基因组结构,可以实现对性状的全面改良。

第三章 食用菌菌种制作

第三章 食用菌菌种制作

用途
栽培生产
特点 菌丝多而壮、适应性强
生产总过程
子实体 母种
栽培
原种
栽培种
(二)状态不同的菌种
1.固体 菌种
概念 用固体基质培养的菌种 设备、工艺简单 特点 菌龄长而不一 发酵率较低
概念 用液体基质培养的菌种 2.液体 设备、工艺较复杂 菌种 菌龄短而一致 特点 发酵率高 易老化和自溶
三、菌种生产程序

2、气体灭菌法(熏蒸杀菌法)
适用:接种箱、接种室和菇房消毒。 常用药物:40%甲醛溶液、硫磺、菇保一号、 科达气雾消毒盒、克霉灵气雾消毒剂。
第二节 母种制作
一、母种培养基制作
二、菌种分离 三、母种扩繁
一 母种培养基制作
(一)营养液制作(PDA培养基)
1.
准备工作
(1)材料 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 水。 (2)仪器用具及消毒药品 电炉子、铝锅、玻 璃棒、漏斗、纱布、止水夹、漏斗架、切菜小刀、切 板、1000ml烧杯、捆扎绳、棉花、试管 (18mm×180mm)、试管架、铁丝筐、1.5cm厚的长木 条、标签、天平、称量纸、牛角匙、精密pH试纸、牛 皮纸、皮筋、纱布、恒温培养箱、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接种铲、酒精灯、火柴、记号 笔等。消毒药品包括:75%的酒精棉球、0.25%新洁 尔灭溶液、烟雾消毒王或菇保一号等。
二 菌种分离
(一)概念
菌种分离: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所需要的食用菌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过程。
(二)关键
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无菌操作:任何一个操作过程都要注意避免把其 它任何无关的菌体带入到培养基中。 注意二点: 1.严格树立无菌观念;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第三章 食用菌的生活史及良种选育

第三章  食用菌的生活史及良种选育

再进一步发育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产生新一 代孢子,从而完成整个生活史。
一、初生菌丝体
子实体成熟后散落的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 直接萌发,长出芽管、芽管不断分支伸长形 成菌丝体;由孢子明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体叫 初生菌丝体;如香菇。食用菌的单核菌丝体 遇到恶劣条件,菌丝中某些细胞可形成厚垣 孢子,条件好后厚垣孢子 又萌发形成单核 菌丝阶段。一般多数单核菌丝体不产生子实 体,但金针菇的单核菌体丝体能产生子实体, 且这种子实体小,发育不完全。
杀菌率(%)=处理前活细胞数-处理 后活细胞数/处理前活细胞数X100 5、利用形态、生理特征与产量变异 间相关性 要从在量变异菌株中寻找有价值的 菌株,其工作量相当大,因而要 先进行初筛。根据经验,从形态 变异,生理特征等与产量的关第 上来判断。
(三)诱变的步骤
食用菌的诱变育种一般可按下列步 骤进行: 出发菌株 制备孢子悬液 诱变 处理(活菌计数存活率) 涂布 培养皿 挑菌移(配对及初筛) 植 斜面传代 试验、示范、推广。
孢子性别 A A a a
A S S F F
A S S F F
a F F S S
a F F S S
S 表示不亲合,F表亲合。
(2)四极性
由两个等位基因所控制的双因子异 宗接合(A1 A2与B1B2)控制。
四极性真菌孢子间配对生育情况
孢子基因型 A1 B1 A1 B2 A2 B1 A2 B2 A1 B1 S S S F A1 B2 S S F S A2 B1 S F S S A2 B2 F S S S
四、原生质体技术的应用
2、原生质体单核化
又如
黑木耳——品质好 毛木耳——高产,抗逆性强 希望通过融合,获得具有两 者优点的新品种
返回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的遗传与育种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的遗传与育种

食用菌的遗传与育种一、食用菌的遗传基础遗传与变异何谓遗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物种代代相似的现象即为遗传。

何为变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有别”,这种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相互之间的不同即为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遗传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它使物种相对稳定;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它造就了生物大千世界。

遗传是相对的,变异则是绝对的,没有变异就不能研究遗传。

和其他生物一样,食用菌的遗传与变异亦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从统一角度来看,食用菌的遗传性是很稳定的,它的种性时不会因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例如营养、水分、湿度、温度、酸碱度、光线和二氧化碳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一般只会影响食用菌菇子实体的形状、大小、色泽和产量,而不容易导致食用菌种性的改变,即不能造成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只有两类,即遗传基因的重组和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变异。

如平菇的产孢缺陷型就是可以遗传的变异。

无孢平菇的子实层不能产生担孢子,只能通过菌丝体的转接即无性繁殖来保持其不产孢子的变异性状。

在生产上应用的还有白色金针菇、白色木耳、白色灰树花等新品种,都是遗传性状很稳定的变异菌株。

二、食用菌的有性繁殖(一)有性繁殖什么是性? 性即重组。

遗传基因的重组造就了食用菌品种的多样性。

有性繁殖是通过两个性别不同的细胞结合而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其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

在担子菌中,同宗结合的食用菌约占10%,异宗结合约占90%。

1、同宗结合担孢子菌丝自身可孕,是一种“雌雄同体”的有性繁殖方式。

同宗结合的担孢子萌发成菌丝后,不需要经过2个菌丝的结合就能完成性的生活史。

同宗结合又可分初级同宗给合和次级同宗给合两种类型。

(1)初级同宗结合,担孢子只含有1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核,萌发后通过异核化可以完成性生活史。

例如草菇,担子内减数分裂产生4个核,在担子上形成4个担孢子,每个担孢子只有1个核,其中有75%的担孢子可孕育形成子实体。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食用菌栽培学(英文):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课程编号:12371093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我国食用菌的自然资源丰富,人工栽培历史悠久,且我国是农林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原材料。

可见,我国发展食用菌的广阔前景。

本课程主要介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活史及食用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管理方法;食用菌生产全过程的基本操作技术:制种程序及设备仪器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各级菌种的制作方法,菌种质量检查及选育和保藏等;介绍蘑菇、香菇、平菇、木耳、草菇等等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属于应用微生物范畴,技术性强,是农林业与生物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食用菌栽培相关知识,掌握食用菌各级菌种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学会制作各级菌种的基本、技能。

掌握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以便在今后实践中运用于新产业的开拓。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简要介绍食用菌的概念、种类,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及在我国农林业生产中的位置及现状。

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2. 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掌握食用菌及食用菌学的概念;理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了解我国发展食用菌的有利条件。

广义食用菌与狭义食用菌的区别是本章内容的难点。

第一节概述(0.5学时)一、食用菌的概念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三、食用菌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第二节中国古代食用菌发展简史(0.5学时)一、发展简史二、早期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三节食用菌生产的现状及展望(0.5学时)一、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性质和地位二、展望与思考第四节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0.5学时)一、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地位二、食用菌栽培学的任务三、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基本要求作业与思考题:(1)谈谈你对食用菌的基本认识。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

黑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
67
侧耳属(广义的平菇)
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68
肺形 侧 耳
亚侧耳
69
菌核侧耳
黄白侧耳
70
紫孢侧耳
裂皮侧耳
71
草菇 (Volvariella
volvacea)
72
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
香菇 13.4~18.5 大白菜 1.1 稻米 8.5
平菇 10.5~30.4 菠菜
1.8 玉米 8.5
草菇 25.9~30.1 黄瓜
0.8 高粱 9.5
返回本 节
表绪2 部分食用菌维生素的含量(mg/kg鲜品)
菌类
VB1
VB2
维生素
VB3
VC
VD原
双孢菇 1.6
0.7
48.0
131.9 1240.0
食用菌转化 优质菌体蛋白
返回本 节
2.不争人地力、效快益高
人争粮
不与
粮争地 地争肥
农争时
食用菌
生效快
生长期短 理想短、平、快项目
效益高: 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2
返回本 节
如7500 kg稻草/hm2土地 3750kg鲜平菇 约含75kg优质蛋白质 约合1065kg大米的蛋白质含量
每亩秸草生产食用菌的产值 约是粮食的2倍
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 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PP(烟酸)、 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元 (麦角甾醇)。
其矿质含量也较丰富,尤其含磷质较多,不仅滋 补脑力,而且有调节人体生 理机能的功效。

食用菌的遗传育种基础及育种

食用菌的遗传育种基础及育种

表2 四极性组合的可育情况
孢子性别 AB
Ab
aB
ab
AB
-0
-0


Ab


+0
-0
aB
-0
+0
-0
-0
ab
+0
-0
- -0000
十表示两者可育 -表示两者不可育
返回
二、食用菌的生活史
(一)繁殖方式 1、有性繁殖 2、无性繁殖 3、准性生殖 (二)生活史
返回本章
(一)繁殖方式
1.有性繁殖
质配
核配
银耳的生活史:异宗结合,双因子控制,极性返回三、食用菌的良种选育
食用菌栽培是一系列复杂操作的工作程 序,包括种菇选择、母种选育与保存、菌种 制备、出菇管理及市场销售等,每个程序都 有至关重要的细节操作。但育种是这些工作 中首要的一项工作,没有优良的菌种,不管 其他工作程序准备及管理得多么好,都会造 成减产或失败。
1、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原理 细胞壁是保护细胞质和各种细胞器的一层
坚实外壁,能有效防止外源基因的侵染。 同一种类的个体,细胞壁可以自融,使其 原生质和细胞核进行内部交换,从而引起 种内近亲遗传性的变异。
2、基因工程简介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基因克隆:是基因间的拼接与无性繁殖技术, 它是用人工方法把我们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物种 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 件下进行切割后,把它和作为载体的DNA分 子连接起来,然后导入某一受体细胞中,进行 复制,而且要有基因间重组后的新表现,它的 主要步骤可以概括为:


担子
返回本 节
食用菌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生活史类型
各种食用菌的生活史,由于控制有性过程的基因 不同而有差异,下面举几个有代表性的食用菌生活 史类型。

食用菌制种原理与技术

食用菌制种原理与技术

实行纯培养
基本 要求
不含任何杂菌
用于 生产
二、菌种类型
目的
保藏用种 实验用种 生产用种
一级菌种

级别 二级菌种
三级菌种
状态:固体菌种、液体菌种
种菇或种木选择
种菇或种木处理
原始母种培 养基制备 一级种培 养基制备 二级种培 养基制备 三级种培 养基制备
制种流程
原始母种 一级母种
二级种 三级种
转管扩繁 保存
3.三级种(栽培种)
将原种扩大至粗放培养基上 概念 形成的菌种
菌种袋、较粗放的液体 概况 培养环境 或固体培养基
用途 栽培生产
特点 菌丝多而壮、适应性强
生产总过程
子实体
母种
栽培
栽培种
原种
(二)状态不同的菌种
1.固体 菌种
概念 用固体基质培养的菌种
设备、工艺简单 特点 菌龄长而不一
发酵率较低
煮沸20min,取定量滤液 滤液沸时加入,融后加余料 10%NaOH或HCl 勿污管口,控制装量 准备灭菌
(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
1.种类
(1)棉籽壳培养基
配方(%)
主料 棉籽壳87,麦麸10 辅料 白糖1,石灰1,过磷酸钙1
配制
棉壳、麦麸干混 余料溶于水后浇入主料 清水翻拌至含水量
(2)颗粒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 平板培养基
特性
条状
属天然植物多糖
融点96℃以上 凝点40 ℃以下 冷水中不溶
透明度好、粘着力强
不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粉状
二、各级菌种的培养基
(一)母种培养基
1.通用配方 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
PDA 琼脂15~20 g、水1000 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育种
又称自然选种 又称自然选种,是指利用自然界现有的变 自然选种, 经过选择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异,经过选择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资源的收集 品种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 品种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纬 不同基物上生长的野生菌。 度、不同基物上生长的野生菌。并记录采 集时间、地点、海拔、坡向、土质、 集时间、地点、海拔、坡向、土质、阴蔽 基物等。 度、基物等。 2、纯种分离
杏鲍菇同工酶酶谱
电泳
白6, 8, 11, 13, 19, 29, 野平,杏5
三、诱变育种
概念: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等因素诱使DNA分子发生变异, 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等因素诱使DNA分子发生变异,
从中加以选择和利用。
原理: 诱发突变
物理诱变:采用高能量辐照引起DNA受损伤,人为地改变碱基组 物理诱变:采用高能量辐照引起DNA受损伤,人为地改变碱基组 DNA
第三章 食用菌遗传育种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的生活史 第二节 食用菌的交配系统 第三节 食用菌育种技术
第一节 食用菌的生活史
一、 概念----食用菌孢子萌发形成初生菌丝, 概念----食用菌孢子萌发形成初生菌丝, 初生菌丝经过质配形成次生菌丝,然后扭结 形成子实体,成熟子实体产生新一代孢子的 过程。 二、 典型生活史 三、常见食用菌的生活史
化学诱变:采用化学物质引起DNA改变,引起突变, 化学诱变:采用化学物质引起DNA改变,引起突变,
创造可实用的基因的可能。 诱变因素:根据诱变因素的化学性质或作用方式,可分为3 诱变因素:根据诱变因素的化学性质或作用方式,可分为3 大类:第1类不能在立体条件下进行。后2 大类:第1类不能在立体条件下进行。后2者可离体进行。 碱基类似物:有时掺入DNA分子中,导致原碱基对在空间 碱基类似物:有时掺入DNA分子中,导致原碱基对在空间 位置上的讹误,使遗传基因突变。有5 位置上的讹误,使遗传基因突变。有5-溴脱氧尿苷、 5-溴 尿嘧啶、a 尿嘧啶、a-氨基嘌呤。 改变DNA结构的诱变剂:能和1 改变DNA结构的诱变剂:能和1个或多个碱基发生化学反 应,从而导致复制时碱基配对的转换,即A 应,从而导致复制时碱基配对的转换,即A-T与G-C的转换, 引起突变。有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甲基磺酸乙酯、亚硝 基胍。 码阻移动诱变剂:能插入DNA分子的碱基对之间,使DNA 码阻移动诱变剂:能插入DNA分子的碱基对之间,使DNA 的结构变形,从而导致DNA复制时发生突变。包括丫啶类 的结构变形,从而导致DNA复制时发生突变。包括丫啶类 类、吡啶类、多环烃、含氮杂环致癌物、真菌毒素、抗生 素,研究最多的是丫啶类化合物。
2.黑木耳 2.黑木耳 生活史
异宗结合, 单因子控制, 二极性 子实体-担 子-核配- 担孢子(减 数分裂)- 单核菌丝- 质配-双核 菌丝-扭结 -原基-子 实体蹄形分 生孢子
3.草菇生活史。 3.草菇生活史。
初级同宗结合。 子实体-担子-核配-担孢子-萌发-初生 菌丝-质配-双核菌丝-针头期-小钮期- 钮期-蛋形期-伸长期-子实体
合顺序,引起突变,创造可实用的基因的可能。 诱变因素:紫外线、X 射线、γ 诱变因素:紫外线、X-射线、γ-射线、60Co、激光和高温等。其作用 Co、 是使原子外层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产生电离,可能对DNA分子 是使原子外层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产生电离,可能对DNA分子 中的某种键产生影响,从而引起结构的变化。 UV照射不形成电离辐射,而是对碱基对中嘧啶的作用较嘌呤更强烈。 UV照射不形成电离辐射,而是对碱基对中嘧啶的作用较嘌呤更强烈。 DNA吸收UV后,使其 嘧啶形成水合物和嘧啶二聚体。此物能阻碍 DNA吸收UV后,使其 嘧啶形成水合物和嘧啶二聚体。此物能阻碍 DNA解链和复制,因而导致遗传基因的紊乱。 DNA解链和复制,因而导致遗传基因的紊乱。
研究食用菌菌丝性别的意义
属于同宗结合的菌类,大部分单孢子萌 发的菌丝可以形成子实体,可采用单孢 子纯菌丝栽培;但属于异宗结合的食用 菌单靠单孢子萌发的菌丝体不会形成正 常的子实体,必须通过不同性别的单孢 子或单核菌丝间的配对,才可能形成子 实体,完成生活史,通过出菇试验证实 后,才能扩大规模,应用于生产。
伏源1号 伏源 号 高抗14 高抗 江都109 江都 2180
新乡市农科院 新乡市农科院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高邮市食用菌研究所
早秋高丰 9745 103 野平
生长速度与生长势
拮抗
拮抗
拮抗
不同平菇菌株间的拮抗反应结果
菌株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异宗结合是指每个担孢子仅一个细胞核,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单 异宗结合是指每个担孢子仅一个细胞核,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单 核菌丝体通常自身不能形成子实体,需要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 丝体交配后才可形成子实体的交配类型。 由交配型因子控制其交配。这种交配系统分为:单因子控制系 统(uni统(uni-factorial control)和双因子控制系统(bi-factorial control)和双因子控制系统(bicontrol)两类。 control)两类。 单因子控制系统也称二极性交配系统( 单因子控制系统也称二极性交配系统(bipolar system),有性 system),有性 生殖由一个具有复等位基因的不亲和性因子A 生殖由一个具有复等位基因的不亲和性因子A控制担孢子极性, 每个担子产生的四个担孢子只有两种交配型,不同交配型的担 孢子萌发生成的单核菌丝体配对后形成子实体,如滑菇 (Pholiota nameko)。 nameko)。 双因子控制系统也称四极性交配系统( 双因子控制系统也称四极性交配系统(tetrapolar system),有 system),有 性生殖由两个具有复等位基因的互不连锁的不亲和性因子A 性生殖由两个具有复等位基因的互不连锁的不亲和性因子A和 B控制,每个担子产生的四个担孢子有四种交配型,不同交配 型的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单核菌丝体配对可形成子实体,如香菇 (Lentinula edodes)。 edodes)。
菌株来源
序号 菌种名称 菌种来源 序号 菌种名称 菌种来源
P1 P2 P3 P4 P5 P6 P7
新831 灰平206 灰平 园林802 园林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新乡市农科院 新乡市农科院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黑平8 黑平 5178 黑丰204 黑丰
高邮市食用菌研究 所 新乡市农科院 高邮市食用菌研究 所 高邮市食用菌研究 所 新乡市农科院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1、诱变育种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1) 诱变剂的选择 化学诱变剂: 如亚硝酸 .烷化剂、丫啶类。 物理诱变剂:紫外线,X 射线,γ 物理诱变剂:紫外线,X —射线,γ—射 线,α 射线,β 线,α—射线,β—射线,快中子,超声 波等。
(2)选好出发菌株。
常用: (1)生产中已发生自然变异的菌株。 (1)生产中已发生自然变异的菌株。 (2)生长速度快,营养要求低,出菇早, (2)生长速度快,营养要求低,出菇早, 适应性强的菌株。 (3)对诱变剂敏感的菌株。 (3)对诱变剂敏感的菌株。
一、引种
引种是指从外地引进新的食用菌新种类、 新品种或新植株,进行试种,选择适合 本地区地理气候等条件并符合经济要求 的,可以直接投入生产的品种。 广义的引种还包括从异地引进育种用的 种质资源,利用其某些优良性状,作为 育种亲本。
食用菌的驯化是指从野生食用菌中,进 行分离培养,完善其生产技术,使之变 为人工栽培的食用菌。 引种首先要作好档案记载,包括名称、 来源、产地及主要特征等。其次是以本 地当家品种为对照,将引进的 ,进行 小规模的试验,合适的进行扩大试验, 示范推广。
种木分离
3、生理性能测定 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 度、生长势。 4、品比试验 选用瓶栽、压块、段木栽培 等比较各菌株的生产性能。并记录各菌株 的产量、菇形、温性、干鲜比.始菇期等形 的产量、菇形、温性、干鲜比. 态生理和栽培特性。 5、扩大试验 每一菌丝一次试验不小于500 每一菌丝一次试验不小于500 根(段木); 段木) 每一菌株一次试验不小于50m 代料) 每一菌株一次试验不小于50m2(代料)。 6、示范推广。
典 型 食 用 菌 的 生 活 史
1.平菇的生活史 1.平菇的生活史
(异宗结合,双因 子控制): 子实体-担子-核 配-担孢子(Aa 配-担孢子(Aa aB Ab ab)-萌发-单 ab)-萌发-单 核菌丝(AB&ab 核菌丝(AB&ab Ab&aB)-质配- Ab&aB)-质配- 双核菌丝-扭结期 -桑椹期-珊瑚期 -子实体
布勒现象—— 布勒现象——单双杂交的遗传基础
布勒现象:同种菌株间其单核体菌株会 布勒现象: 被双核菌株双核化, 被双核菌株双核化,这种交配现象被称 为布勒现象,即双--单核杂交 单核杂交。 为布勒现象,即双--单核杂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