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篇1《涉江采芙蓉》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翻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涉江采芙蓉》注释⑴芙蓉:荷花的别名。
⑵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芳草:这里指兰草。
⑶遗(wèi):赠予。
⑷所思:所思念的人。
远道:犹言“远方”,遥远的地方。
⑸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⑹漫浩浩:犹“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阔无边。
漫,路长貌。
浩浩,水流貌。
⑺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是说夫妇感情的融洽。
⑻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涉江采芙蓉》赏析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
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
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
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
“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
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说兰泽有很多美女。
这与《乐府诗集·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译文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译文《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译文《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涉江采芙蓉》原文:佚名〔两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涉江采芙蓉》赏析:《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
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
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这两句是说,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
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
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的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遗:赠送,远道:远方。
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
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遭到兜头一盆冷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
这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回顾,回转头看。
《涉江采芙蓉》原文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赏析《涉江采芙蓉》原文赏析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芙蓉:荷花泽:湿润的洼地遗:送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赏析: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
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 ?连主人公的身份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
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及注释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
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本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东汉中后期,游宦游学之风盛行,大批士子远离故乡。
作为文人五言诗滥觞的《古诗十九首》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诗中充满了羁旅怀乡的思绪。
这首诗的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
全诗字里行间流露着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奈。
诵读这首诗,体会其“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的特色。
原文:涉江采芙蓉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对照翻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选自《文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芙蓉〕,荷花。
〔兰泽〕长着兰草的低湿之地。
〔遗(wèi)〕赠送。
〔以〕连词,表示结果。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及注释
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
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本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东汉中后期,游宦游学之风盛行,大批士子远离故乡。
作为文人五言诗滥觞的《古诗十九首》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诗中充满了羁旅怀乡的思绪。
这首诗的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
全诗字里行间流露着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奈。
诵读这首诗,体会其“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的特色。
原文:涉江采芙蓉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翻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之欲遗谁?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所思在远道。
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选自《文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芙蓉〕,荷花。
〔兰泽〕长着兰草的低湿之地。
〔遗(wèi)〕赠送。
〔以〕连词,表示结果。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涉江采芙蓉》全文及赏析
《涉江采芙蓉》全文及赏析
11 《涉江采芙蓉》全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11 赏析
这是一首出自《古诗十九首》的五言诗,作者不详。
诗的开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身处长满芳草的水泽之中。
芙蓉的美丽与兰泽的
清幽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新、浪漫的氛围。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下芙蓉却不知送给谁,因为思念的人在远方。
这两句由景入情,自然地引出了相思的主题。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回头眺望故乡,路途遥远,这一“还顾”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心相爱却不能相聚,只能在忧伤中度过一生。
此句直抒胸臆,将相思之苦和忧伤之情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游子思乡、思亲的情感,其意
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方式,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深沉。
同时,通过对动作和
心理的细腻描写,如“采之”“还顾”等,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动人。
此外,诗歌在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涉江采芙蓉”这一行为的描写,既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伏笔,又使全诗
在开头就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而“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结尾,
给人以无尽的怅惘和感慨,让人对这种相思之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赏析《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这是一首游子怀念家乡妻子的诗。
诗中运用《诗经》、《楚辞》采香草赠美人的传统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曲折缠绵。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作品开篇描述了一幅采莲摘兰的生动画面,莲和兰自古以来就象征男女爱慕之情,象征美好,显然,游子采莲摘兰是为了心中最美的人。
这一场面充满了愉悦轻快甜蜜的情调,但诗人却在这愉悦轻快之中感情突然一转,心中骤然生出一抹淡淡的.哀伤,“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把这些美艳芳香的花草送给谁呢?当然是心爱的人,可眼下自己的结发妻子却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
由眼前的花草触发思年故乡亲人之情,心中淡淡的哀愁油然而生。
“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
”回头眺望故乡,故乡却在千里迢迢之外,路程遥远,没有尽头。
“还顾”这一动作性的画面,充满了诗人对故乡亲人思念的情感,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主人公的动作和那充满渴望的情思,而“漫浩浩”又极写了路途的遥远和无尽,哀愁又加深了一层。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心意相同的结发夫妻却要远远地分居两地,是何等痛苦难耐的事呀!不但如此,而且相聚之日还遥遥无期,甚至一直要忧伤到“终老”,感情发展到极致,最后只有痛苦和无奈了,令人心如刀绞,随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作品构思巧妙,语言精炼,感情含蓄,给读者留下的空间想象很大,让人觉有很多种答案,却又难说那个是完美的。
意韵深厚,余味无穷。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一、原文汉古诗一首·涉江采芙蓉涉江改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慕名。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二、译者撑船渡江水去采撷那莲花,涉入沼泽去采摘兰。
采了它们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首眺望故乡,迢迢长路却是无尽的遥远。
如今飘流异乡,虽然心意相同却分居两地,恐怕只能这样一直忧伤到老了。
三、注解1、汉古诗:在汉代流传的一些无名氏的五言诗,后被称为“汉古诗”。
2、涉江:渡河江水。
又,《涉江》为屈原《九章》中的篇名,这里可能将就是用以表明自己的流浪他乡。
3、芙蓉:荷花的别名。
4、兰泽:生长兰草的沼泽地。
《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王逸备注:“言泽中香草茂密,覆被径路。
”这里就是用的这个意思。
5、遗(w&egra一ve;i):赠,赠给。
6、所思在慕名:所思念的人在荒凉的地方。
所思,思念的人,只在家乡的妻子。
7、还顾望旧乡:回头眺望故乡。
还顾,回头眺望。
旧乡,故乡。
8、长路那哥浩浩:迢迢长路荒凉无尽。
长路,指居无定所的路程。
那哥浩浩,荒凉无尽的样子。
9、同心而离居:心意相同却分别居住两地。
同心,指夫妻同心,用《诗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之意。
离居,分别居住两地。
10、伤感至终老:就是说道夫妻二人恐怕就可以这样一直伤感至旧了。
四、赏析这就是一首游子想念家乡妻子的诗。
诗中运用《诗经》、《楚辞》改采香草追赠美人的传统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语言质朴自然,感情坎坷绑一绵。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作品开篇描述了一幅采莲摘兰的生动画面,莲和兰自古以来就象征男一女爱慕之情,象征美好,显然,游子采莲摘兰是为了心中最美的人。
这一场面充满了愉悦轻快甜蜜的情调,但诗人却在这愉悦轻快之中感情突然一转,心中骤然生出一抹淡淡的哀伤,“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把这些美艳芳一香的花草送给谁呢?当然是心爱的人,可眼下自己的结发妻子却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第一篇: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首古诗《涉江采芙蓉》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翻译:在江边采摘莲花,有很多芬芳的兰草。
这样采摘,意味着抛弃了它们,而我的思绪却飘在遥远的路上。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女诗人王昌龄所作,用非常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离愁别绪。
其中“涉江采芙蓉”一句更是成为了经典,被许多人视为古代文学中的高峰之一。
在翻译这首诗时,要注意沉浸在作者的遥远思绪中,感受她的离愁别绪。
在用词上,王昌龄巧妙地把芙蓉、兰草、远道这些词语妥帖地安置在诗中,以表现出她的思想。
第二篇:
涉江采芙蓉的写作重点和用词分析
这首古诗《涉江采芙蓉》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意境,一直为许多文学爱好者所钟爱。
今天,我来给大家分析一
下这首古诗的写作重点和用词分析。
首先,这首诗的写作重点在于表达作者王昌龄的离愁别绪。
采芙蓉、兰草和远道这些词语都在原文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适时而恰当地表达了作者此刻的离愁别绪。
同时,通过抛弃采摘物这个行为,更加突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和离别的苦痛。
其次,这首诗的用词也非常巧妙。
芙蓉和兰草作为婉约词,代表了浓郁的江南气息;而“远道”则表现出了作者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此外,诗中出现的矛盾心理也是该诗的特点之一,不仅将江南的风情和作者离乡的痛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呈现了作者的韵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堪称唐代文学中的珍品,以其轻盈流畅的节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人读者心中的永恒经典之作。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
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写的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痛苦忧伤。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涉江采芙蓉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
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
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这两句是说,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
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
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的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遗:赠送,远道:远方。
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
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遭到兜头一盆冷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鉴赏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鉴赏《涉江采芙蓉》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涉江采芙蓉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涉江采芙蓉》原文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翻译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涉江采芙蓉》赏析《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
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
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
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
——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涉江采芙蓉》全文及注释
《涉江采芙蓉》全文及注释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8、同心:指夫妻感情融洽深厚,这里指男女二人内心相思相同。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一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远方爱人的情景。
诗中通过涉江采芙蓉的行为,引发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思念,然而路途遥
远,无法送达这份情谊,回望故乡,更觉路途漫漫,只能在忧伤中度过余生。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菲。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涉江采芙蓉》这是一首描写人生难遇如意境遇以及对离乡之思念的诗歌,贯穿了诗人的内心感悟和离情之苦。
下面,我将以3000字的篇幅,对这首诗进行全面的解读和翻译。
诗的开头两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菲。
”描述了诗人远行涉江的场景,采摘着盛开的芙蓉花和芬芳的兰草。
这里的芙蓉和兰草是象征美好、纯洁和高洁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这里的“采之”指的是诗中的芙蓉和兰草,诗人在远行时将其采摘,却不知该留给谁。
与此同时,诗人的思念之情也随着远行而流向遥远的彼岸。
这里的远道比喻了离乡之苦和离别的痛楚。
然后,诗人回顾起旧乡的情景,句子“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揭示了诗人不舍离别的情感,他回望着故乡,感叹长长的离别之路。
诗人此时身处异乡,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感情交往都与故乡迥异,因此产生了深刻的思乡之情。
继而,诗人表达了共同的生活但分离的痛苦:“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中的“同心而离居”痛切展现了诗人和亲人分离的痛苦,无论心有多么相通,却只能在异地漂泊,这导致了忧伤无尽地陪伴他直至生命的尽头。
诗的后半部分,“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诗人的追求和思考。
他在远方努力书写文章,却难以飞越尘世的限制。
这里的蓬莱和青天,诗中的两个象征,一个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乡土的憧憬,另一个则是指向人生中更大的追求和渴望。
随后,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向人们展示了刀断水水不断流的景象。
这里刀断水比喻了事物的不断变化和人生的流逝。
举杯销愁愁更愁,表明无论怎样逃避苦恼,苦恼都不断加深。
【涉江采芙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涉江采芙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涉江采芙蓉珠帘秀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及注释】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旧乡:故乡。
6、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7、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8、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9、还顾:回头看。
【赏析】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
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
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
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
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
——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赏析《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涉江采芙蓉》原文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
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
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
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篇1《涉江采芙蓉》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翻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涉江采芙蓉》注释⑴芙蓉:荷花的别名。
⑵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芳草:这里指兰草。
⑶遗(wèi):赠予。
⑷所思:所思念的人。
远道:犹言“远方”,遥远的地方。
⑸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⑹漫浩浩:犹“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阔无边。
漫,路长貌。
浩浩,水流貌。
⑺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是说夫妇感情的融洽。
⑻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涉江采芙蓉》赏析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
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
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
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
“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
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说兰泽有很多美女。
这与《乐府诗集·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赏析《<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赏析》“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便是《涉江采芙蓉》的原文啦。
这首诗,就像是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
想象一下啊,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一位身着素衣的古人,缓缓踏入江水之中,去采摘那盛开的芙蓉花。
江水轻轻拍打着他的衣角,而那湖边的沼泽地,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芳草,微风拂过,香气四溢。
他满心欢喜地采下芙蓉,可突然就愣住了,这美丽的花儿要送给谁呢?他思念的那个人啊,远在他乡。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却发现找不到那个你最想送的人,心里一下子就空落落的。
当他回过头来,望向故乡的方向,那回家的路啊,漫长又遥远,一眼望不到尽头。
就像有时候我们在外漂泊,想家的时候,心里那个急啊,可距离却总是让人无奈。
诗中的主人公和他思念的人明明心心相印,却不得不分隔两地,这种忧伤怕是要伴随他们终老了。
这多让人感慨啊!咱们来细细品味这首诗。
“涉江采芙蓉”,简简单单五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中。
诗人没有过多地描述采芙蓉的过程,却让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宁静与美好。
而“兰泽多芳草”,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个画面,让我们仿佛能闻到那芬芳的气息。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这两句简直是神来之笔!前面还在欣赏美景,采着花儿,突然这一个转折,把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一下子就勾了出来。
这种情感的转变,就像我们正在开心地玩耍,突然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朋友,瞬间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里的“还顾”用得太妙了,那种不舍、那种眷恋,全在这一回头之中。
而那漫长的道路,更是把思念的痛苦放大了无数倍。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这两句,真的是让人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明明相爱,却不能相守,只能在忧伤中度过余生,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我记得有一次,我自己出门旅行。
在一个美丽的小镇上,看到了一大片盛开的花海。
《涉江采芙蓉》全文与赏析
《涉江采芙蓉》全文与赏析《涉江采芙蓉》是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相思怀人的场景,表达了游子思乡、爱人相思的真挚情感。
全诗如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主人公涉过江水去采摘芙蓉,生长着兰草的沼泽地里,芳草萋萋。
芙蓉,即莲花,在古代常被视为美好、纯洁的象征。
而兰泽中的芳草,不仅增添了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丰富情感。
他(她)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好的地方采摘芙蓉,或许是为了送给心中思念的那个人。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这两句将情感进一步深化。
主人公采下芙蓉后,却陷入了沉思:我采摘的这朵芙蓉要送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
这里的“远道”不仅是指距离上的遥远,更是心灵上的隔阂和难以相见的无奈。
这种思念之情,因无法传递而显得更加深沉和痛苦。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主人公在思念之余,回首眺望故乡的方向,只看到那漫长的道路绵延无尽。
这里的“还顾”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对故乡的眷恋和不舍。
而“长路漫浩浩”则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归乡的艰难,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情感高潮。
主人公和思念的人彼此心心相印,却不得不分离两地,这种痛苦的相思之情将伴随他们直到终老。
“同心”强调了两人感情的深厚,而“离居”则是残酷的现实。
“忧伤以终老”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悲观和绝望,这种无法解脱的相思之苦,让人感到无比的凄凉。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首先,它的意境优美。
诗人通过对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优美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
其次,运用了象征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芙蓉、芳草等自然之物,不仅是美丽的景象,更象征着主人公美好的情感和愿望。
《涉江采芙蓉》全文与赏析
《涉江采芙蓉》全文与赏析《涉江采芙蓉》是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游子思乡和爱人相思的深沉情感,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感慨。
全诗如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主人公涉过江水去采摘芙蓉花,生长着兰草的沼泽地里,芳草萋萋。
芙蓉,即荷花,给人以清丽、高洁之感;兰泽与芳草,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两句看似只是在描写自然景色,实则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采芙蓉的行为,暗示着主人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主人公采下芙蓉花,却陷入了沉思:这美丽的花朵要送给谁呢?原来,自己所思念的人远在他乡。
这里的“远道”,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隔阂。
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奈在这一问中尽显无遗。
她满心欢喜地采摘花朵,却发现无人可赠,那种失落和哀伤油然而生。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主人公回过头来遥望故乡的方向,只看到那道路漫长而无边无际。
这一“还顾”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她对故乡的眷恋和不舍。
然而,长路漫漫,归期遥遥,这种思念之情愈发深沉和痛苦。
“漫浩浩”三个字,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遥远和迷茫,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彷徨和无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尽管两人心心相印,却不得不分离两地,只能怀着忧伤一直到终老。
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也是最令人痛心的地方。
相爱的人不能相守,只能在思念中度过漫长的岁月,这种痛苦和无奈是何等的深沉。
“同心”与“离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悲剧色彩。
而“忧伤以终老”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绝望和无奈,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感到悲哀。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
首先,它运用了象征和比兴的手法。
芙蓉花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纯洁的心灵,采芙蓉的行为则暗示着对爱情的追求。
兰泽和芳草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优美的环境,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导学式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 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背诵全诗。
2、能力方面
( 1 )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2)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
(4)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3、情感方面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诗歌的朗读;(2)诗歌的赏析;(3)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以有关芙蓉的名句引入课题。
二、通过导学案学习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
《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
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
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三、引导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作品)
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
(学生划分,师生共同明确)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
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可否举例?
明确:是采摘芙蓉。
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二)再读,讨论交流(请学生个别朗读,之后小组讨论作答,教师明确)
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黯然销魂作铺垫。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对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3、你认为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男子还是女子?
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三)精读,合作探究(教师指点精读个别诗句,学生讨论交流作答)
诗歌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2、白描手法3、对写手法
(四)速背训练(教师指导方法,学生自由背诵几分钟,教师抽查)
《涉江采芙蓉》
涉江,兰泽。
采之?所思。
还顾,长路。
同心,忧伤。
【拓展延伸】
课堂练笔:扩写诗句
请同学们选取《涉江采芙蓉》中自己最喜欢的两句诗歌,扩写成一幅100字左右的语段。
要求:
(1)可加小标题,要突出心理描写。
(2)先阐明诗意,再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3)要体现出情景交融的特点。
(4)要体现自己对诗句的个性化解读。
示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两句扩写。
夏秋之交,故乡江南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身处异地的我,设想我的爱人在风和日丽中,正荡着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加入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这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大乐事呀!采莲之际,她们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回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挚意。
在湖岸泽畔,还生长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被采莲的女子们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简直令人心醉!倾耳细听,我仿佛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她们阵阵银铃般的欢笑声!
【课后作业】
1、对比阅读: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①奇树:美树。
②华:同“花”。
③滋:繁盛。
④荣:即上句的华。
⑤贵:一作“贡”,献的意思。
思考:诗歌主要通过什么意象来抒情的?主人公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涉江采芙蓉》是否有相同之处?
2、请完成《赢在课堂》的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经验启示
1、要善于抓诗歌的“诗眼”。
2、要善于通过意象解读诗歌。
3、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4、要引导学生揣摩诗歌的艺术手法。
附:板书设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一、作者与背景
1、作者:汉代无名作家
2、《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南朝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3、作品的主要风格:用浅近凝练,自然和谐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
二、思想内容赏析
1、全篇的抒情线索:“思”。
2、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表现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
3、诗句的扩写。
三、艺术特色分析
1、借景抒情
2、白描手法
3、对写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