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电子教案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分类及其特征。
2. 掌握动物的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
3. 了解动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动物的分类及特征。
2. 动物的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1. 动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教辅资料、图片等。
2. PPT演示文稿。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播放相关动物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思考:“你们能说出一些动物的名字吗?”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利用PPT讲解动物的分类及特征,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2. 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各类动物的特征。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动物的外形特征,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动物。
2. 帮助学生发现各类动物的特点,并根据特点进行分类。
四、实例演练(1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多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分类。
2. 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共同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15分钟)1. 利用PPT演示动物的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包括昆虫的变态和动物的产子、卵等。
2.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方式以及它们的繁殖方式。
六、动植物相互依存(20分钟)1. 利用PPT演示动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如花和蜜蜂的关系、树木和鸟类的关系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利关系。
七、巩固练习(1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填空和选择题。
2.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八、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小作文。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并交上作业。
九、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所学的重点。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复习教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路》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认识电路的组成,以及掌握用导线、电池、小灯泡等器材组成电路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电路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方面,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较为浓厚,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认识电路的组成。
2.培养学生用导线、电池、小灯泡等器材组成电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电路的组成,以及用导线、电池、小灯泡等器材组成电路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以及如何观察和总结电路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的奥秘。
同时,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动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导线、电池、小灯泡、开关等。
2.教具:电路图、电流流向图等。
3.教学课件:相关电路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电路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电路图和电流流向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动规律。
同时,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导线、电池、小灯泡等器材组成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灭现象。
引导学生总结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阐述自己对电路现象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讲解电路中的电阻、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路的奥秘。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导体和绝缘体》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
导体和绝缘体是电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导体的概念、导体的特点以及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电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导电性能的探究,还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导体的概念、导体的特点以及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特点。
2.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导体的特点和导电性能的差异。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各种导体和绝缘体物品、电池、灯泡、导线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和观察,展示导体的特点和导电性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导体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电池、灯泡、导线和各种导体和绝缘体物品,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和黑板,总结导体的特点和导电性能的差异,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线、电器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3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导体的特点和导电性能的差异。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文档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命科学部分1. 生物的多样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的分类,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基本特征与区别,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学生应掌握不同类群生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 人体的生长与健康主要涉及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主要生理系统的功能及保健知识,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认识合理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植物的生命周期学习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植株成长,再到开花结果的完整生命周期,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二、物质科学部分1.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基本物质状态的特点,并学习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融化、凝固、蒸发、冷凝)原理。
2. 简单机械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理解并应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了解力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1. 地球与月球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原因;同时,介绍月相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认识到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特点。
2.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风、雨、雪、霜等天气现象的成因,初步探究气温、湿度、气压等因素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科学探究与实验技能本学期将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预测、推理、实验验证等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是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框架,培养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复习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9.《岩石与土壤》单元复习【教材简析】《岩石与土壤》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对应课标的核心概念是地球系统,10.3岩石和土壤;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11.1自然资源。
本单元教材的设计,着力体现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双螺旋共生发展的编写思路,即指导学生充分开展观察、实验、描述、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科学实践活动,达到学生建构岩石和土壤相关科学概念的目的,同时采用总-分-总的方式来整体架构。
本单元第1课作为起始课,主要从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故事的视角,拉开本单元学习的序幕。
2-7课,带领学生们探究岩石和土壤的组成、类别及特征等知识,构建起相关科学概念,培养相应科学探究能力。
其中这一部分的设计又分为三个层次:2-4课是围绕认识岩石展开的;第5课作为过渡课,将岩石和土壤建立关联,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到土壤是岩石风化而成的;6、7两课指向土壤来展开学习。
第8课作为单元最后一课,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回顾与梳理,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对岩石、矿物和土壤的认识获得整体提升。
【学情分析】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岩石和土壤相关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第八课对岩石和土壤成分以及之间关系进行简单地回顾后,学生对本单元整体知识间的关联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学习周期较长,部分学生对于前期所学的观察和描述岩石和矿物特征的知识或多或少有所遗忘,以及不同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掌握得不好的学生对于岩石、土壤和矿物的知识还产生了一些混淆。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单元知识的梳理,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以及土壤的主要成分,知道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描述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
[科学思维]能运用分析与推理的方法,基于证据鉴别出不同的岩石;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
[探究实践]梳理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与交流。
[态度责任]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别,进一步激发学生收集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在跨组研学和组内分享中,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分享。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复习教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岩石与土壤》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岩石和土壤。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岩石的形成、分类和特点,以及土壤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岩石和土壤的认识相对较浅。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可能对岩石和土壤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探究岩石和土壤的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岩石的分类、特点,掌握土壤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学会观察、分析岩石和土壤的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岩石和土壤的特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岩石的分类和特点2.土壤的组成、性质和作用3.观察、实验方法的运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岩石和土壤的特点。
2.探究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岩石和土壤的特性。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2.岩石和土壤的实物标本或图片3.实验器材(如放大镜、铁铲等)4.教学PP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岩石和土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中的岩石和土壤。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岩石和土壤?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岩石的分类、特点,以及土壤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通过PPT 或实物标本,展示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土壤,引导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的植物》:第1节《校园里的植物》、第2节《植物的生长》。
2. 第二章《电路》: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连接》。
3. 第三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
4. 第四章《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第2节《声音的传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基础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磁铁的性质、声音的传播。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电路的组成、磁铁的应用、声音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电路实验器材、磁铁、音叉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植物(1)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2)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植物样本进行观察。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生长过程中的植物,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电路(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简单的电路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讲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现象。
3. 磁铁(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的吸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2)例题讲解:讲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
4. 声音(1)实践情景引入:敲击音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2)例题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声音的传播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植物:生长过程、各部分名称。
2. 电路:组成、连接方法。
3. 磁铁:性质、应用。
4. 声音:产生、传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复习教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电路是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在内的闭合回路, 可以用开关来切断和闭合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
2.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 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 极不容易导电知道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源, 它可以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知道电有时是非常有危险的, 知道安全用电的知识。
科学探究目标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 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3.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4.制作简单的开关, 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5.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6.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7.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8.给房间设计简易的照明电路。
科学态度目标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3.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电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 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的相关知识以及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难点: 电路的各种连接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 PPT小组:小灯座、电池盒、导线、小灯泡、电池、开关, 任务要求清单。
【教学过程】一、聚焦: 导入复习课(预设2分钟)二、请同学们一起看目录, 回顾本电路单元包含的8节, 它们分别是:1.电与我们的生活2.点亮小灯泡3.简易电路4.电路出故障了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6.导体与绝缘体7.电路中的开关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思维导图: 电路的整体认识(预设8分钟)同学们, 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比较多, 让我们一起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 一起来进行复习:电路单元主要有三方面的知识要点: 简单电路、控制电路和电路应用。
其中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有两种情况, 也就是正常电路, 即通路和故障电路。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1 水的用途1.2 水的组成1.3 水的资源与保护2. 第二章动物与人类2.1 常见的家畜2.2 动物的运动方式2.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第三章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器官3.2 植物的生长3.3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4.1 简单机械4.2 力与运动4.3 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用途、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基本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观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水的用途与保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吗?”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用途、水的组成等知识。
结合教材,讲解相关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水的组成。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用途、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知识。
结合教材,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互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水、动物、植物的知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二章动物与人类第三章植物的生活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请列举水的三种用途,并说明原因。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课件
第2课 点亮小灯泡
小知识: 2、电压可分为高电压,低电压和安全电压。
高低压的区分是:以电气设备的对地的电压值 为根据的。对地电压高于250伏的为高压。对 地电压小于250伏的为低压。安全电压指人体 较长时间接触而不致产生触电危险的电压。
第2课 点亮小灯泡
小知识:
3、常见的电压值:维持人体生物电流的电压 约1mV ;碱性电池标称电压 1.5V;电子手表 用氧化银电池两极间的电压 1.5V ;手持移动 电话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 3.6V;对人体安全 的电压干燥情况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的电 压 220V(日本和一些欧洲的国家的家用电压 为110V);动力电路电压 380V;电视机显像 管的工作电压10kV以上;高压输电线路电压可 高达10千伏至500千伏。
第一单元 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点亮小灯泡 3、简单电路 4、电路出故障了 5、导体与绝缘体 6、做个小开关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第1课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
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挤,带异种
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
第2课 点亮小灯泡
教材知识点: 二、让小灯泡发光 1、对材料及其结构进行视察认识,组装简单
电路。 2、画出电路的实物图,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
动路线。 3、四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图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
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小灯泡亮。
第2课 点亮小灯泡
图2: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底部的锌壳,小灯 泡只有锡粒端接触电池铜帽。短路!这种连接方 式会使电池或电线发热,当电池的两端直接通过 电线连接在一起时,就会产生短路,不要以这种 方式去连接,否则会破坏电池。如果产生短路, 必须立即断开电线,这样电池还可以再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课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教学分析:在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电路《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将学习电的来源和作用,了解电是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源。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电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及其用途和电源类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等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1. 知道电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
2. 了解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能举例说明电的作用。
3. 具备安全用电的意识,知道科技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4. 学会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5. 激发对身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懂得节约用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电是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源。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基础,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积累科学知识。
他们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喜欢进行实践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接触到了许多电器和电子设备,对电这一概念有一定的认知。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实验探究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体验电的产生和作用,加深对电的理解。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调查和讨论家中常见的用电器及其用途和电源类别。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案、教具、实验器材和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铅笔和实验记录表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回顾电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电的场景。
教师:大家好!请回忆一下,电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都使用过电吗?可以举个例子吗?学生A:电是一种能量,可以让电器工作,比如电灯、电视。
2023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3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目标- 掌握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全部内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论思维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所有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单元:1. 物质与能量物质与能量-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空气的存在和性质2. 生物生物- 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生物的生长和变化- 生物的相互依赖和适应环境3. 天体科学天体科学- 理解地球和太阳的关系- 研究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了解月亮和星星的基本知识4. 生活中的科学生活中的科学- 身体的构造与功能- 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维护- 环保意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5.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 思考和总结科学实验的结果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实验,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讲授与演示: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实验,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实验与观察:设计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实验与观察:设计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 启发与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科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启发与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科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5. 评价与反馈:及时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给予正面反馈和改进建议,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兴趣。
评价与反馈: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正面反馈和改进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1 植物的生长过程1.2 植物的繁殖方式2. 第二章:动物的适应与行为2.1 动物的适应性2.2 动物的行为3. 第三章:风、雨、雷、电3.1 天气的形成3.2 天气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4. 第四章: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认识到植物对生活的重要性。
2. 认识动物的适应性、行为特点,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掌握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4. 掌握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动物的适应性、行为;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1)植物的生长过程:以种子发芽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动物的适应性:以鸟类为例,讲解动物的适应性。
(3)天气现象:以暴雨为例,讲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4)光的传播:以小孔成像为例,讲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
3. 随堂练习:(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适应性和行为。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现象。
(4)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观察影子的形成。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成熟植株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2. 动物的适应与行为:适应性:形态、结构、生理、行为行为:觅食、繁殖、防御、攻击3. 风、雨、雷、电:天气形成:水汽、温度、气压天气现象:风、雨、雷、电4. 光与影: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遇到遮挡物形成影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绘制生长过程图。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PPT学习教案
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 养料和水分)。蛋黄
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气室内储
藏着(空气 ),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 氧气) 。
第23页/共36页
× (× ) ×
第24页/共36页
第25页/共36页
花瓣 雌蕊
雄蕊 萼片
第26页/共36页
第27页/共36页
1、能够指出油菜花的各部分的名称。(见作业本13页) 2、能够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称。(见作业本14页) 3、能够指出雄蕊和雌蕊各部分的名称。(见书本27页) 4、能够指出种子内部结构各部分名称。(见作业本17页) 5、能够指出鸡蛋的各部分名称。(见书本35页) 简答题 1、说出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综合练习
4、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 导电性一般要检测(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第12页/共36页
综合练习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1.5V,三节电池并联 起来的电压是( )。
A、1.5V B、3V C、4.5V
第13页/共36页
综合练习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1.5V,三节电池并联 起来的电压是( A )。
第28页/共36页
1、 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 (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 )等;根据食物的 来源分,可以分为( 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 2、 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 )
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等。
3、( 蛋白质 ) 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 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4、 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他们有 ( 调节身体机能 )的作用。
14、下列电器中使用 直流电的是( )。
A、电视机 B、手电筒
C、日光灯
第19页/共3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
2、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什么时候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图如课本第5页所示)。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9、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
10、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电路一般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1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1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14、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池没电,电线没连接好;导线断了,电池盒或小灯座出了问题等。
15、查找电路中故障的方法:电路检测器;检查法;替换法。
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 的电器电路。
16、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有铁、铜、铝、水、人体、大地等;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等。
17、导体和绝缘体有什么作用?答: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8、不要用湿抹布擦带电设备,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材料。
19、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
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做一个简易开关需要两颗图钉、两根导线、一枚回形针;做一个电路检测器,需要一个电池盒、一节电池、一个灯座、一只小灯泡、三根导线。
20、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控制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
有些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遥控开关通过感应光亮、声音等控制电流通断。
有的开关放在明处,如墙上的电灯开关;有的开关藏在暗处,如电冰箱内灯的开关。
21、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22、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亮会烧坏小灯泡的。
23、两节电池有什么不同的连接方法?把两节电池串联起来使用有什么特点?把两节电池并联起来使用有什么特点?(答:两节电池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法;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24、连接两个小灯泡的方法有哪些?把小灯泡串联起来和并联起来使用各有什么特点?(答:连接两个小灯泡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把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如果其中一个灯泡坏了,另一个也不亮,如果电源电压是1.5V,会把电压平均分给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泡的电压是0.75V,所以灯会比较暗;把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电流有两条通路,如果其中一个坏了,另一个仍然亮着。
如果电源电压是1.5V,两个小灯泡的电压都是1.5V,灯会比较亮。
)25、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26、使用家用电器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1)在使用电器时,应先插电源插头,然后开电器开关;。
(2)用完后,应先关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
(3)在插、拔时,要用手握住插头的绝缘体部分,不要用力拉拽导线。
(4)不要在同一个电源插座上插入太多的电器,以免造成电路超负荷工作。
27、安全用电的措施:(1)家用电器的电流很强,所以在使用电器时,应该格外小心。
(2)电器的导线破旧老化,应该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和插座,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湿手不能接触带电设备。
(5)也不要用湿布擦带电设备。
(6)更不能将湿毛巾挂在电扇或电热取暖器上。
(7)遇到电器起火,不能用手去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拨开。
(8)在户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变电所。
(9)更不要去碰电线杆上的电线或掉落在地上的电线。
(10)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空旷处的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萼片,有4个花瓣,6个雄蕊,1个雌蕊。
2、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
如:油菜花、白菜花、豌豆花、牵牛花、桃花、玉兰花、梨花、海棠花、迎春花等。
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如:南瓜花、黄瓜、丝瓜、柳树、杨树、桑树等。
3、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开花、结果,果实里面长有种子。
4、植物的花承担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完全花的花蕊生长情况是:雌蕊在中间,雄蕊在四周。
5、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6、雄蕊一般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上面是花药,下面是花丝。
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
雌蕊一般由柱头、花柱、子房三个部分组成。
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
柱头有黏性,能黏住花粉。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7、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像蒲公英那样,靠风传播花粉的叫风媒花。
8、植物有传播花粉的方法:(1)自花传粉,如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芝麻等;(2)异花传粉;(3)风媒花,如杨树、栎树、桦树等;(4)虫媒花,如油菜花、白菜花、桃花等。
9、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有:(1)自体传播(弹射传播)(2)动物传播(3)风力传播,如蒲公英、蓟、槭树等(4)水流传播。
10、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或自体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凤仙花、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喷瓜等;栗子是通过滚动、跳动传播的;利用动物传播的有苍耳、鬼针草、蒺藜、车前草、菁芳草等;蒲公英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槭树芦苇、杨柳、、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水流传播的有莲蓬、椰子等。
11、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
同一种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12、种子萌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
蚕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
种皮是种子的“铠甲”,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
子叶的作用是提供养料,种子萌芽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13、鸟类的卵由卵(蛋)壳、卵(蛋)膜、卵白(蛋白)、卵黄(蛋黄)、胚、气室等部分组成。
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
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卵壳上的小孔作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春天是繁殖的季节,鸡蛋的气室在鸡蛋的大头。
14、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它就会发育、成长为一个新的动物。
15、青蛙卵能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
小蝌蚪能在几个星期内长成一只小青蛙。
16、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
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17、胎生的动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胎生动物有:人、牛、羊、猫、狗、马、狮子、鲸鱼、蝙蝠、袋鼠等;卵生动物有:鸡、鸭、鱼、鸟、青蛙、乌龟、蝴蝶等;卵胎生动物(介于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之间)有:大肚鱼、孔雀、某些毒蛇(蝮蛇)、某些鲨鱼。
18、小鸡的孵化过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选择蛋种、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
重要条件是温度,在35。
C~40.5C之间;翻蛋每隔1小时~2小时翻一次,孵化满18天停止翻蛋。
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
19、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有:青蛙求偶、鸟筑巢、蜻蜓交尾、蜻蜓点水产卵、成双成对的鹅等。
20、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营养繁殖、种子繁殖、孢子繁殖等;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胎生、卵生。
第三单元食物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类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类食物(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