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发表时间:2015-12-08T09:46:43.4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作者:童婧宇[导读] 西北民族大学本文将通过他笔下描述的不同女性不用的生活背景、历史背景、家庭背景和道德标准进行简单的分析。

◆童婧宇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谈及列夫·托尔斯泰,首屈一指要指出的是他的文学作品,其伟大程度可见一斑。他是俄国文学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影响了后续的一代又一代青年和文学家。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是描述日常生活中俄国人民群众的家庭情况和爱情婚姻。作者对于爱情与女性的刻画相当到位,他将俄国的女性挑选出代表性最强的人物进行鲜活的刻画和描写,通过这种描写来阐释出先进的妇女观念。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迥异,女主人公更是如此。本文将通过他笔下描述的不同女性不用的生活背景、历史背景、家庭背景和道德标准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女性爱情历史

一、前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家喻户晓,都知道是托尔斯泰的名言。托尔斯泰,他一生中从未停止对于生活意义的探讨,也从未停止去努力地追求幸福,他的观念与时俱进,尤其是体现在妇女观念上。在他的作品里,有各种各样的女性:有饱受着困难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是却不放弃、不抛弃仍然渴望救赎精神和身体堕落的马斯洛娃,有勇敢地向自身的命运反抗、追求真爱与幸福生活的安娜,也有与人们的审美观、道德观趋向一致的娜塔莎,更有长相标致、行为完美并且温柔善良的吉提。显而易见的是,她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人生经历、形象身份,但是在这份不同的背后却都具备着相当深厚的文化内涵,她们不再是呆板的书中的人物,而是真实的具备鲜活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情感,这便是让读者印象深刻的重要原因。

二、马斯洛娃的诞生

马斯洛娃的诞生,其重要原因是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这之后他便开始创作《复活》,写完之后是俄国第一次革命爆发以前。这个时期是属于十九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俄国之前的旧基础被严重破坏,本来就对周围事务相当感兴趣的他更是对原来的贵族自由派的民主思想和世界观有所改变。托尔斯泰虽然是属于俄国上层地主的贵族,但是他并不自恃骄横,而是勇敢地抛弃了传统的观念。托尔斯泰经过了思想的洗礼,在这之后,他深刻地认识到农民的思想意识是最重要的,它应该是完善的思想意识而非别的。他应该成为农民的思想家,而不是仅仅对于农民的不满和反抗进行模糊的表达,他要去切实地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要成为农民的精神导师。这时候马斯洛娃——被压迫在最底层的人民典型便应运而生,马斯洛娃经历的阶段是从纯洁到堕落、从堕落到复活,最后她终于从精神世界的枷锁得到了释放。

三、追爱的安娜

对于托尔斯泰的挂念,他认为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是最美好的,但是要在道德的约束之下,才能让爱情与家庭责任结合在一起,夫妻之间才能真诚地交流,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幸福。金钱和肉欲的婚姻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四分五裂。所以说,托尔斯泰对于安娜的态度相当矛盾,但总归同情多于批判。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物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人物形象所生活的客观环境。在俄国的十九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的时期,思想观念的革新要求人民对于思想进行解放,努力摆脱上层阶级禁锢思想。在这一时期安娜的出现就具备典型意义。

安娜是这一时期的贵妇人形象,她聪明、智慧、活跃,对人真挚。通过托尔斯泰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她旺盛的生命和对于爱情的向往,但是当时的制度却不允许她这样。她是一个粉身碎骨也要追求爱情的人,十八岁嫁给了官僚卡列宁,最后因为思想性格而与家庭破裂,与福伦斯基再次点燃了爱情的火花,最后却产生了悲剧的命运。

安娜追求个性的爱情,这是当时不幸命运的妇女共有的,她挑战了专制的制度和争取上流生活的权利,但是俄国黑暗的政治最后却导致了她的死亡,这便更有力地控诉了俄国封建专制制度。

四、幸福的罗斯托娃

毫无疑问的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完美的女性形象是罗斯托娃,她活泼、纯洁,相当完美。她与安德烈一见钟情,但是属于传统封建贵族的他却难以相爱。对于娜塔莎的感情世界,托尔斯泰更是塑造了一个在战火中成长的俄国英雄女性形象。战争来临的时候,劳斯托夫为国捐躯,女儿也帮助运送伤兵。这种不屈不饶的优良传统传承着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对于思想道德相当重视的托尔斯泰,让单纯善良的娜塔莎将个人与国家进行有机结合,为了小我牺牲大我,正是托尔斯泰想要强调的一点。

五、结语

托尔斯泰笔下的女性形象相当鲜明,我们要通过一次次的阅读原著和查阅史料才能做出一定的判断,从而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四美从女性视角解读托尔斯泰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云南大学,2013.

[2]李晓霞 1990-2010年中国的托尔斯泰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乔磊行走在“光明”与“阴影”的世界中[D].吉林大学,2011。

[4]赵红梅以安娜为例探讨托尔斯泰的爱情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5]张绍梅论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观[D].浙江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