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1. 引言1.1 介绍歌剧《白毛女》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中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它通过音乐和戏剧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该歌剧以上世纪30年代的陕北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白毛女在抗日战争中不幸失去丈夫,被恶霸三家村控制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与改造分子喜儿之间的情感纠葛和曲折命运。
整部歌剧以白毛女为主线,通过她与喜儿之间的感情纠葛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与邪恶,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展现了人民群众的顽强拼搏和奋勇斗争。
《白毛女》以其感人至深的情节,多样化的音乐表达和强烈的社会正义感,成为中国歌剧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1.2 喜儿在《白毛女》中的重要性在歌剧《白毛女》中,喜儿这一角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作为故事中的女主角,喜儿承载着故事情节的主要发展线索,她的命运也代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方向。
喜儿的形象塑造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还原,也是对普通农民妇女的呈现,她的坚强和勇敢让人动容,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农民阶级的艰辛与顽强。
喜儿的成长历程表现了一个女子从懦弱到坚强的蜕变,她的爱情与家庭关系影响了整个故事的走向。
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也体现了喜儿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她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整个故事中,喜儿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女性形象,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抨击和对人性的思考。
通过分析喜儿在《白毛女》中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理解歌剧的主题和精神内涵,同时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抗战年代的坚毅与顽强。
2. 正文2.1 喜儿形象的塑造喜儿形象的塑造是歌剧《白毛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整部歌剧中,喜儿的形象被塑造得既坚强又善良,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人物之一。
喜儿的外貌与性格的描写为她塑造了独特的形象。
她是一个身材娇小、面庞清秀的少女,但却有着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她背负着家族的使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展现出了一个乡村姑娘的坚韧和勇敢。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艺术形象分析
谱例1 :
、
喜儿的文学形象
北 ^ ‘ 十 收. 。 ● j E I 雒4 - ' I l L ,
喜儿是 佃户杨 白劳的独生 女,作为佃户 的女儿 ,他 们的生活 虽 然清贫 ,但是喜 儿依 旧乐观 ,开 朗。由于黄世仁 的迫害 ,喜儿变成 了 “ 白毛仙姑 ”, 失 去了青春 ,这 是喜儿的悲哀。喜儿的性格在整部 歌剧 的五幕 当中几经变化 : ( 一)纯真的农 家少女 第 一 幕 描述 了一 幅 喜儿等 待 父亲 回来 过年 的场 景 。虽然家 境 贫寒 ,但喜儿依 旧善 良懂 事。如在第 一幕第五 曲中 ,喜 儿唱到 “ 我 盼 爹爹心 中急,等爹 回来 心欢喜 ,爹爹带 回白面来 ,欢欢 喜喜过个 年 ,欢欢 喜喜过个年 !”。爹爹给 喜儿带 回了红头绳 ,喜儿满心欢喜 的跪在杨 白劳面前 ,让爹爹给 自己扎红头绳 。喜儿第 十二 曲 《 扎 红
良、 简 单 。
I 封 琏 1置 置 I , t 皿 l i t 善 冉 - 羹 麓 i l l心 。
喜儿在 黄家受尽 欺凌 ,在这 种情况喜 儿终于开始 想要反抗 ,想 要改变现在 的这种状况 , 虽然 她的力量在 那是还不 足与地主 阶级抗 争 ,但 她 内心 已经燃 起复仇 抗争 的火 苗 了。 《 我要 活》这 首作 品开 始喜儿 唱段 的音 乐元 素 已经从 《 小 白菜 》变 成 了河 北梆子 的曲调 。 “杀我 ”、“ 害我 ”、“ 虎 口”、“ 狼 窝 ”这几 个 词表 现 了喜 儿 的处 境 ,相 比之前 的唱段 ,这 里的音乐节奏较 急促 ,较 多重音 也表现 了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白毛女》是中国现代京剧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喜儿的唱段是剧中最为经典的部分之一。
喜儿代表性唱段集中表现了她勇敢无畏、机智幽默、坚强不屈、不断自我提升的性格特点,对描绘喜儿这一人物塑造产生积极的作用。
首先,喜儿代表性唱段突出了她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在第二幕中,盲人唢呐手老七遭遇强盗袭击,喜儿在危急关头毫不畏惧地挺身而出,还用机智的言辞鼓舞众人与强盗作斗争。
她说出了“既然动手,就没什么可怕的”、“杀了又吃,不能老杀了人吧”等让人振奋的话语,激发了众人的勇气和斗志,最终成功地击败了强盗。
这段唱段表现了喜儿眼中所看到的正义和勇气的重要性,她的勇敢无畏和英雄气概让她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救世主,也通过她的表现突出了京剧艺术重视勇气和正义的价值导向。
其次,喜儿代表性唱段彰显了她机智幽默的性格特点。
在第三幕中,当县长要把白毛女押回狱中时,喜儿躲过了官兵的追捕,并与杨家将军一同营救了白毛女。
在此过程中,她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和头脑,还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为剧情增添了趣味和变化。
她说出了“古人有云,贪恋小便没亲妈”、“在龙门吊死,还强出头不成?”等诙谐幽默的言辞,让观众在剧情紧张的氛围下收获了一些欢乐和笑声。
这段唱段中喜儿所展现的机智幽默的形象也为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感。
再次,喜儿代表性唱段突显了她坚持不懈、不断自我提升的性格特点。
在第四幕中,当她成为一名新兵,站在千军万马之中的时候,她不仅保持了自己的朴实纯真,而且从军事训练、运动训练等各个方面认真学习,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在她说出“我不怕困难,我不怕劳苦”、“我要在战斗中证明自己”等动人的言辞中,表现了她的自信和决心。
这段唱段也充分诠释了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京剧艺术对这一精神的强调和表达。
综上可知,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于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唱段不仅展示了喜儿勇敢无畏、机智幽默、坚强不屈、不断自我提升等多重性格特点,而且通过这些性格特点来压制不公、争取正义等等价值取向,表达了京剧艺术所强调的人文关怀和价值主张,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了对好与正义的向往和追求。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该剧以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农村为背景,讲述了农民女子喜儿在解放战争中失去家人,为家庭幸福和祖国解放而奋斗的故事。
喜儿作为本剧的女主角,其形象塑造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中国女性坚韧、智慧和牺牲精神,赢得了观众的共鸣和赞誉。
喜儿的形象塑造体现了中国女性的坚韧与勇敢。
剧中,喜儿经历了家族的灭亡、被迫上山打游击、与游击队队员们生活在一起等诸多艰辛的困境。
她始终坚强地面对这一切,没有丝毫退缩。
无论是与敌人斗智斗勇还是和同志们同甘共苦,喜儿都表现出了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决心,这种坚韧的品质是她的形象塑造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
喜儿的形象塑造彰显了中国女性的智慧与机智。
剧中,喜儿以她聪明、机智的头脑在许多危机中化险为夷。
她通过玩偶取代自己,躲过了敌人的搜捕;她利用法律的规定,成功地保护了游击队队员们;她还以智慧和聪明的头脑帮助队友们摆脱了困境。
这些情节向观众展示了喜儿不只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更是一个聪明而具有智慧的女性形象。
喜儿的形象塑造凸显了中国女性的牺牲与奉献精神。
在剧中,喜儿为了保护游击队队员,不惜舍弃自己的幸福家庭,以及为了祖国的解放而放弃个人生活的追求。
她不顾个人的安危,不计较牺牲,始终坚守自己对家庭和祖国的责任和承诺。
她的牺牲与奉献精神不仅感动了观众,更成为引导人们为家庭和祖国做出牺牲奉献的精神力量。
喜儿的形象塑造在《白毛女》这部歌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她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女性的坚韧、智慧和牺牲精神,赢得了观众的共鸣和喜爱。
通过喜儿的塑造,观众可以看到中国女性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强与智慧,以及为家庭和国家作出牺牲奉献的伟大精神。
这些特点不仅使喜儿成为剧中的英雄人物,更使她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典型代表,激励着更多的女性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角色塑造及其主要唱段研究
37艺术论丛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角色塑造及其主要唱段研究贾明娟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摘要:歌剧《白毛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革命性,更是打开了歌剧剧本和音乐的新纪元,属于中国民族歌剧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该剧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对剧中“喜儿”角色的塑造,整部歌剧都是围绕着“喜儿”的命运来展开。
本文将对“喜儿”的角色塑造和主要唱段进行分析。
关键词:歌曲《白毛女》;喜儿;角色塑造;主要唱段引言:歌剧《白毛女》在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中首次演出后,获得巨大成功,时至今日,该剧已经被演唱了70余年,剧中“喜儿”的形象也不断得到更新换代,角色塑造越来越丰满,学术界相关专家和学者对主要唱段的研究也愈加深刻,对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歌剧中“喜儿”角色的塑造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有度、和声的强弱都能够对观众的内心产生直接的影响,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歌剧中利用音乐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方式十分有效,创作者能够凭借缜密的音乐旋律,使歌剧变得环环相扣,在《白毛女》一剧中将四个阶段中“喜儿”的人物形象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使观众能够在抽象的音乐影响下脱离画面和印象,闭上双眼从内心中领会到更高更深层次的人物形象。
在本歌剧当中,前奏曲为故事背景的交代起到了良好的提示作用,同时也为女主角“喜儿”的出场做了感情铺垫。
在前奏中总共包括8个小节,篇幅较为短小,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组成,D 徽调式,2+2+2+2。
在第一幕当中,喜儿的唱段《北风吹》中充分的体现出了当时悲凉的氛围。
而在《扎头绳》中采用欢快的节奏和跳音的方式将喜儿可爱俏皮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后来,杨白劳由于觉得自己愧对女儿而饮卤身亡,大年初一的早上喜儿发现从小相依为命的爹爹死在自家门前,对她开始是整个世界的崩塌,在《哭爹》这首作品中,利用下行的旋律以及众多装饰音对喜儿当时的悲伤欲绝的心情进行展现。
在黄家,黄母根本不把喜儿当人看,对其动辄打骂,创作者用《打过了三更》表现出当时社会现实对喜儿的残忍,以及喜儿生活的艰难。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喜儿是一个充满复杂情感的女性形象。
在《白毛女》的剧情中,喜儿面对自己的遭遇和命运,并不是一味的无奈和悲伤,而是表现出了坚忍和勇敢的一面。
她在苦难中成长,在命运的打击下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向往。
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喜儿成为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同时也为整个剧情增添了更多的戏剧张力和情感张力。
喜儿是一个具有民族气质的女性形象。
在《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不仅具有个人的特质,更具有整个民族的气质。
她来自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展现了中国农民的朴实、真诚和坚毅。
她为了复仇和正义,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红军,表现出了中国农民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这样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形象,更是对整个中国农民阶级的一种隐喻和象征。
喜儿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整个中国农民阶级的命运和精神面貌。
喜儿是一个富有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
在《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刻板的角色,更是一个充满了戏剧性和艺术感染力的形象。
她在剧中的表现和情感的抒发,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变迁。
她那种执着的爱情和坚定的信念,以及在苦难中依然保持的乐观和美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艺术魅力,不仅使得喜儿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歌剧形象,更使得她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个永恒的经典。
喜儿的形象塑造充满了时代的内涵。
在《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形象,更是对那个特定时代的一种反映和诠释。
她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更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象征。
她的命运和抉择,所承受的苦难和坚持,都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人性的一种具体表达。
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为了那个特定时代的一部分,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白毛女》是一部以抗日战争时期北方农村为背景的革命伦理剧。
影片通过喜儿这一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当时农村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变化,展现出革命者、民众与敌人的斗争。
喜儿也成为该剧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喜儿代表性的唱段在该剧中屡见不鲜,如《喜儿哭》、《爱拼才会赢》等。
这些歌曲以其真实、生动的刻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关注,更是在人物塑造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喜儿代表性的唱段展现出了她的逆境生活和心理状况。
在《喜儿哭》这首歌曲中,喜儿唱出了她永别丈夫、离开亲人的痛苦。
歌曲流淌出的乡村音乐和喜儿凄厉的歌声,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悲痛和每个农村女性所经历的劫难。
同时,歌曲也表现出她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进一步凸显了她作为革命者的形象。
此外,喜儿代表性的唱段也加深了她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比如《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展现的是喜儿与剿匪队长王二的互动。
歌曲表达了喜儿对王二的依赖、信任和尊重,同时也呈现出她对抗匪军的勇气和决心。
歌曲让观众深入了解到喜儿与王二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她在革命斗争中的立场和思想。
此外,在《白毛女》中,喜儿也被提升为了民族英雄形象。
她的形象不仅是个女性,也是一个革命者和思想斗士。
她的坚忍不拔和勇往直前,成为自力更生、爱国救亡的灯塔,也是中国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杰出代表之一。
她的唱段完成了尊重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要求,同时又成为了塑造民族英雄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不仅展现了她的逆境生活和心理状况,加深了她与其他人物的关系,还提升了她的英雄形象。
这些歌曲也成为该剧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喜儿这一形象的真实、生动的刻画,影片揭示出了农村女性生存的艰辛和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同时也展现了女性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白毛女》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民族史诗般的戏剧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中的喜儿代表性唱段是这部剧的重要一部分,通过这段唱段可以看出喜儿这一角色在人物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着重讨论《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喜儿代表性唱段展现了喜儿的坚强和韧性。
在《白毛女》中,喜儿是一个充满母爱、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
在她的代表性唱段中,她用深情的歌声抒发了对自己的命运的苦难和痛苦,同时也传递了她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种坚韧的性格和母爱的情感塑造了一个令人敬重的女性形象,使观众更加深刻地记住了她。
喜儿代表性唱段展现了喜儿的独立性和自立自强的一面。
在喜儿的代表性唱段中,她表达了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生活的向往。
她不愿意受男权社会的束缚,更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身世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她的独立自强和不甘屈服的性格,让她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和力量的女性形象,这对于传达作品主题和表述人物性格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喜儿代表性唱段展现了喜儿的爱情观和情感世界。
在唱段中,喜儿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叹和对爱情的渴望。
她深情地歌唱着自己对白毛女爱情和情感的向往,这不仅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渴望,更展现了她深厚的感情世界和对爱情的珍视。
这种深情表达不仅刻画了她的内心世界,更向观众传递了她的爱情观和情感世界。
喜儿代表性唱段展现了喜儿的社会地位和人物角色的独特性。
在喜儿的代表性唱段中,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身份歌唱着自己的悲欢离合,抒发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
这种独特的角色定位和视角让她成为了《白毛女》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让她在整个剧情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喜儿代表性唱段在《白毛女》中对人物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段唱段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喜儿这一角色。
她的坚强和韧性、独立自强和爱情观、独特的社会地位和人物角色的独特性,都在这一代表性唱段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这些特点使得喜儿成为了《白毛女》中的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也使她在整个剧情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论歌剧《白毛女》中“喜儿”主题的艺术发展
二、 “ 喜儿”主题 音乐的发展
( 一 )《 北风吹 》。 《 北 风吹 》是喜儿 的第一个 唱段 , 最为成功之处 。在它之后 出现 的中国戏剧音乐作品 中,或多 白毛女 》的影 响。 描 写的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喜儿等爹爹回家的场景 。由于 《 小 或少都可 以看 到 《 白菜 》的曲调不适合此时喜儿活泼单纯的性格 ,因此作 曲家 有 意识地把 原 民歌作 了变形 。 《 北风 吹 》将原本悲戚 的 5 / 4 注释 : ① 马可 . 歌剧《白毛女 》 音乐形象的塑造 Ⅱ ] . 新文化史料 , 慢 速拍变成 了流 畅的 3 / 4 拍 节奏型 ,音 区也有 了扩展 ,使旋
一
、
壹 目 婧
● ●
( 一 )《 小 白菜 》。 《 小 白菜 》是 流行 于河北地 区的一 喜儿 的处境 、性格与小 白菜死 了亲娘过着孤苦 的生活是完全 " 致 的 。所 以从 旋 律 中我 们 可 以看 见 作 曲家 巧 妙 地 将 主 题 变 首 悲 歌 ,讲 述 的是 一 个 在 封 建 旧社 会 中失 去 母 亲 的小 女 孩 的
时 ,主 题 又 有 了新 的 变 形 。 唱段 的拍 子变 成 了 4 / 4拍 ,并 在
歌剧 《 白毛女 》取材 于晋察冀边 区发生 的 “ 白毛仙姑 ”
的故事 ,它集鲁艺全体成员之大成 ,凝结 了集体 的力量 。其 原 主 题 旋 律 呈 自上 而 下 的 线 性 特 征 基 础 上 将 主 题 材 料 的 同 中 ,最 为 成 功 的是 全 剧 主要 人 物 喜 儿 — — 白毛 女 的音 乐 主 调 音反复节奏型在这段旋律 中进行广泛使用 ,每句的结束音也 的运 用 ,塑 造 了深 刻 的 旧社 会 农 家女 的典 型 形 象 。 被 拖 长 。这 种 旋 律 呈 现 悲 哀 哭 诉 的特 征 ,加 上 在 唱 法 上 哭 音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歌剧《白毛女》是由中央歌剧院改编自川剧同名剧目,是中国歌剧的一部代表作品,其故事背景是发生在中国革命时期的陕北,主要展现了白毛女白娘子与杨白劳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阶级矛盾和斗争的故事。
而其中一个突出的角色就是白娘子的女儿喜儿,她在整个剧情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她的形象塑造方面进行浅析。
喜儿是歌剧《白毛女》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她是一个非常乖巧懂事的女孩,她的身世使得她必须忍受着社会的压迫和命运的折磨。
在剧情中,喜儿的形象塑造非常立体和丰满,她展现了爱与勇敢、坚韧与执着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了对家庭和母亲的深厚感情。
喜儿的形象塑造在歌剧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她是白娘子的女儿,因其母亲的爱情和命运而在早年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
在剧中,喜儿的性格展现了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爱情的追求。
尤其是在母亲被压迫时,她展现了非常坚强的一面,毫不畏惧地与敌人作斗争。
喜儿的形象也展现了对家庭和母亲的深厚感情。
她母女俩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她在剧中不仅是母亲的依靠和支持,还是母亲的坚强后盾。
喜儿对母亲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她不仅勇敢地保护母亲,还在外人面前坚定地表现出对母亲的骄傲和尊敬。
这种母女情深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喜儿的形象也展现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她在剧中展现了一种纯真、率真和勇敢的性格。
尤其是在与义士小凤相识后,她展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她毫不畏惧地与敌人抗争,只为能与爱人相守。
这种勇敢和坚韧的性格,使得喜儿成为了整个歌剧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
喜儿的形象对于歌剧《白毛女》的整体情节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她的形象既是白娘子的女儿,又是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者,她的形象塑造为整个歌剧注入了更多的戏剧性,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她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的形象,为整个故事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和温暖,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使得故事更加感人。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白毛女》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现代戏剧艺术的结合,讲述了一个女子艰难求生的故事。
喜儿是这部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代表性唱段《山丹花开五里桥》是整个剧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以简单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生动地描绘了喜儿的性格特点和其命运的变迁,具有非常强的情感表达力和人物塑造作用。
下面就是对《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的分析。
首先,喜儿的代表性唱段《山丹花开五里桥》突出了她的美丽和聪明。
歌曲一开始就描绘了喜儿在五里桥上闲庭信步的场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青青满目翠微微。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这一段描述了清明时节的五里桥景色,同时也表现出喜儿的闲情逸致。
接着,歌曲旋律急转直下,喜儿入场唱出“我是西北大草原,千里黄油饼一片”的开头,这一句话表明她的自豪和自信心,也突出了她的聪明和能干。
这些描写都为喜儿的人物形象注入了光辉和气质。
其次,喜儿的代表性唱段突出了她的不幸和苦难。
虽然喜儿如此聪明美丽,但却是个命运多舛的女子。
她的歌中充满了对逆境的直面和承受,表达了她内心的绝望和无奈。
“我命由我不由天,青山一道同云雨。
我爱谁,有谁爱我,高山流水几时休。
”这一段歌词,表达了喜儿对自己命运的不甘心和无奈。
她想要改变生活,带着她深爱的人走出原始的草原,却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如愿。
这些痛苦的经历加深了喜儿的内在矛盾,也为她的人物性格注入了更深的情感和历史载体。
最后,喜儿的代表性唱段突显了她的无私和爱心。
在剧情发展中,喜儿义无反顾地救助了白毛女,在抵抗蒋匪军入侵的战斗中,为了保住新生命,她个人英勇牺牲。
歌曲的结尾也表现出了喜儿的大爱,她“走过长长的桥,也走过短短的桥,我的视线却永远不离开了那灰色的山丘。
”综上所述,《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非常重要。
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生动地描绘了喜儿的性格特点和命运的起伏,使她变得更加真实和具体。
歌剧《北风吹》的剧情概括和人物的特点
歌剧《北风吹》的剧情概括和人物的特点《北风吹》是歌剧《白毛女》的重要选段,在这个选段中,喜儿表现出天真的小女儿情怀,她不再是被压迫的农民阶级,她不用再顽强抗争,她只是作为父亲的女儿这一身份。
在这个选段中,喜儿的性格非常纯洁,她渴望幸福的生活和家人的团聚。
因此,在这一段中,喜儿的少女情怀很天真。
这一段的安排非常巧妙,非常符合喜儿性格变化冲突的发展线。
因为现阶段喜儿的主要形象是少女形象,所以需要用俏皮的话语和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动作来表现她天真的性格,尤其是通过轻快的步伐,展现出她不屈服于地主阶级的压迫,充满了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虽然生活很艰难,父亲杨白劳因为欠高利债,东躲西藏,过年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喜儿仍然不放弃,她期待着父亲回来,她不会放弃心中的任何希望。
在这一小段中,喜儿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她的表现清晰、透明,她期待着父亲尽快回来。
她父亲出去逃避债务,她在家等着父亲。
从语言和期待心理的角度来看,歌手的情感不仅是音乐技术的体现,也是歌词背后隐藏的情感和思想内涵的深刻体现。
《白毛女》作为一部代代相传的经典作品,蕴含着许多思想内涵和红色相关主题,它是在党的精神指导下创作的。
可以说,这部歌剧是为了促进土地革命而创作的,在中国歌剧史和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歌剧表演中,也要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她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更加流畅自然,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进步。
大型歌剧《白毛女》中的主人公是被压制的喜儿。
在这部歌剧中,喜儿的角色不是单一片面的,而是饱满生动的,有很多情感变化。
她的情绪从一开始就惊慌失措,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到后来的悲痛,但还是很顽强。
一般来说,喜儿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形象变化有三个层次。
在《北风吹》的选段中,喜儿是被地主阶级压迫的农民的女儿。
她没什么特别的,只能忍受地主阶级的折磨。
但事实上,虽然喜儿遭受了折磨,但她仍然有一种新鲜感,这是年轻人独有的,在歌词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喜儿的纯真与地主的邪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角色塑造及其主要唱段研究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角色塑造及其主要唱段研究作者:贾明娟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歌剧《白毛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革命性,更是打开了歌剧剧本和音乐的新纪元,属于中国民族歌剧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该剧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对剧中“喜儿”角色的塑造,整部歌剧都是围绕着“喜儿”的命运来展开。
本文将对“喜儿”的角色塑造和主要唱段进行分析。
关键词:歌曲《白毛女》;喜儿;角色塑造;主要唱段引言:歌剧《白毛女》在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中首次演出后,获得巨大成功,时至今日,该剧已经被演唱了70余年,剧中“喜儿”的形象也不断得到更新换代,角色塑造越来越丰满,学术界相关专家和学者对主要唱段的研究也愈加深刻,对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歌剧中“喜儿”角色的塑造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有度、和声的强弱都能够对观众的内心产生直接的影响,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歌剧中利用音乐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方式十分有效,创作者能够凭借缜密的音乐旋律,使歌剧变得环环相扣,在《白毛女》一剧中将四个阶段中“喜儿”的人物形象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使观众能够在抽象的音乐影响下脱离画面和印象,闭上双眼从内心中领会到更高更深层次的人物形象。
在本歌剧当中,前奏曲为故事背景的交代起到了良好的提示作用,同时也为女主角“喜儿”的出场做了感情铺垫。
在前奏中总共包括8个小节,篇幅较为短小,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组成,D徽调式,2+2+2+2。
在第一幕当中,喜儿的唱段《北风吹》中充分的体现出了当时悲凉的氛围。
而在《扎头绳》中采用欢快的节奏和跳音的方式将喜儿可爱俏皮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后来,杨白劳由于觉得自己愧对女儿而饮卤身亡,大年初一的早上喜儿发现从小相依为命的爹爹死在自家门前,对她开始是整个世界的崩塌,在《哭爹》这首作品中,利用下行的旋律以及众多装饰音对喜儿当时的悲伤欲绝的心情进行展现。
在黄家,黄母根本不把喜儿当人看,对其动辄打骂,创作者用《打过了三更》表现出当时社会现实对喜儿的残忍,以及喜儿生活的艰难。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
首先,喜儿是一位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年轻人。
在歌剧中,她的舞蹈和歌曲中充满了
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不已。
比如,在第二幕中,喜儿
伴着《风雨莽莽》的悠扬旋律,独自在荒山野岭里孤军奋战,为保卫家园而不屈不挠地奋斗。
这种为之奋斗的姿态和行动,使她成为了全剧中最闪亮的人物之一。
其次,喜儿是一位富有战斗精神的人。
歌剧中,她在歌唱时所表现出的声音和身体的
力度,以及舞蹈表演时的气魄和决心,都充分体现了她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能够与敌人
斗争到底的勇气。
例如,当她发现原来的好友巴茨叛变后,便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指责并抨
击对方。
这种敢于直言不讳的胆略,顽强不屈的精神,体现了她的勇敢和坚持,无疑是这
部歌剧中最具有魅力和感染力的人物之一。
最后,喜儿还是一位富有感性和浪漫气质的女性。
尽管她承继了新时代的思想,然而
她的爱情与传统文化有着相连的关系。
在歌剧中,她和二哥的爱情事件展开,体现了人民
女性的坚强、敢于冒险和为一己之私放下大局的情感、奉献精神。
喜儿体现出独立自主的
品格,她勇敢面对生命的挑战,而不是等待命运的来临。
这一点使得她成为了一个富有魅
力和感性色彩的女性形象。
总之,喜儿作为《白毛女》的主要人物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形象塑造和表现,所代表
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战斗精神和浪漫色彩深深地吸引着观众的心灵。
在我们走向更加
美好的未来之时,向这样的英雄人物致以崇高的敬意,无疑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多彩的音乐在动的形象_浅谈歌剧_白毛女_中音乐对人物的塑造
抑在内心已久的强烈仇恨和力量。
综上所述,本剧作者通过吸取民歌、说唱戏曲等民间音乐
的音调作为各主要人物的主导主题的音调基础,根据剧中人
物性格发展的需要和歌剧情节发展的需要,将这些音调创造
性地加以选择、改造和发展,最终成功地刻画出剧中人物性格
为了表现喜儿强烈的仇恨,作者没有拘泥于原来的主导主题,
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
而是引进了一个取自河北梆子的,更为高亢悲愤的主导主题
建立在这一新的主题旋律上的整场音乐,深刻地表现了喜儿
性格的剧烈变化和发展。这个新的主题在剧情的后半部分就
成了喜儿反抗的音乐形象了。在第五幕最后喜儿控诉黄世仁
所唱的《我说,我说》曲调更为激愤,节奏更加铿锵有力,特别
一、喜儿的音乐形象
喜儿是歌剧中的第一主人公,整个歌剧的剧情都是围绕
着她的悲惨命运展开的。刻画喜儿性格的音乐主题,主要是
建立在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青阳传》的基础上写成的,并
贯穿全剧伴随着喜儿性格的发展而变化。
第一幕开始,喜儿在家愉快地剪喜字儿,等爹回家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了塑造天真、活泼、纯洁、温柔的农村姑娘形象,作曲家在
幸扑在爹爹尸体上痛哭时的悲枪情绪。
在第二幕中,当喜儿被黄世仁奸污后,她悲愤填膺。音乐
以必须突破原来那种平稳的节奏进行,作曲家以近似戏曲唱
腔的处理手法揉进了秦腔中的哭腔音调,旋律采用下行,节奏
变散板,把喜儿悲愤的心情推向高潮。
第三幕第三场,喜儿怀着满腔仇恨,逃出了黄家。这里,
方戏曲的音调,作为创造剧中人物主题的音调基础,并根据人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摘要】《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具有重要的人物塑造作用。
在背景设定中,喜儿的命运受到了严重的歧视和压迫,唱段中表达了她内心的挣扎和坚强。
情感表达透露出她对爱情和家庭的渴望与忠诚。
形象描写塑造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形象,展现了她的纯真和善良。
通过唱段展现的性格展示了她的聪明和果断,同时也展现了她的善良和正义感。
与其他角色的关系揭示了她与革命事业的紧密联系,以及对爱情和亲情的珍视。
总体上,喜儿代表性唱段在人物塑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白毛女》,喜儿代表性唱段,人物塑造,背景设定,情感表达,形象描写,人物性格展示,角色关系,重要性,推动作用,艺术价值。
1. 引言1.1 介绍《白毛女》《白毛女》是中国革命戏曲的经典之作,由毛泽东亲自改编。
这部剧以陕北革命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农民妇女白素贞为了恢复家庭幸福而传奇的抗日艰苦斗争。
喜儿是《白毛女》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代表了革命戏曲中女性形象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
喜儿聪明机智,顽强不屈,是一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她在剧中的代表性唱段不仅展示了她的情感丰富和内心世界,也塑造了她鲜活生动的形象,使她成为整部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角色之一。
喜儿的形象在《白毛女》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她的个性和行为举止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为观众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妇女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形象,体现了革命人物的深刻性格和坚定信念。
1.2 喜儿代表性唱段的重要性喜儿是《白毛女》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的代表性唱段在整个剧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首唱段通过表达喜儿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她的复杂性和深度,为观众呈现了一个鲜活的形象。
喜儿代表性唱段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喜儿代表性唱段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在这段唱段中,喜儿通过歌声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爱情、信念等多方面的矛盾情感,展现了她的思想和情感的丰富性。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历史上的传世之作,也是中国文艺界的经典之作之一。
该剧讲述了一个革命时期的故事,主要塑造了许多角色。
其中,喜儿这个形象被认为是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而她的形象塑造也是该剧成功的一个关键之处。
下面就来浅析一下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
首先,喜儿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
她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
她的形象塑造中融入了农村妇女的一些特征,比如勤奋、朴实、善良等。
歌剧中的喜儿勤劳好学,善待他人,尤其是对待被害者顾胜男、被卖到青年帮的肖锁,都表现出了一种温情的一面。
这种形象与当时农村妇女的形象紧密相连,代表了这个时期人们的生存现状和情感状态。
其次,喜儿是一个坚强的人。
在歌剧中,当她得知自己的丈夫已经死去时,她并没有认命地接受这个事实,而是决定扛起家庭的重担,以自己的双手养活两个孩子。
她在农村的所见所闻使她逐渐认清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她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责任。
她决定带领其他贫苦农民争取自己的权利,同人民一起走向光明。
这种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仅代表了歌剧中一个女性的力量,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力量。
最后,喜儿的形象认真表现了她对爱情的追求。
她的丈夫死后,她一直没有再谈过恋爱,守着自己两个孩子一直生活着。
但在戏剧的最后,她终于打破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体现了她内心强大的爱的力量。
这也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总之,喜儿的形象在歌剧《白毛女》中得到了精心的描绘。
她的形象塑造既独立又现实,既坚强又充满爱心,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女性形象。
她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面对生活的坎坷时如何坚守信仰、崇尚真理、追求爱情并勇敢前行,让我们一起共同体会人性中的真善美。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白毛女》是中国现代著名戏曲作品,通过描绘喜儿这个角色,展示出了一个普通农村女孩在艰难岁月中的坚韧和勇敢。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喜儿在《白毛女》中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喜儿代表性唱段揭示了她作为女性的坚强和无畏。
在《白毛女》中,喜儿扮演着一个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牺牲的女性角色。
在与尧来同居的过程中,喜儿被迫与尧来结婚,为了保证自己的婚姻稳定,她冷静地面对了尧来生病时的情况,并无私地为尧来呼唤医生。
这段代表性唱段不仅表现了喜儿的慈爱和善良,还彰显了她的坚强和无畏,她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喜儿代表性唱段表现了她的正直和坚守原则的品质。
在《白毛女》中,当喜儿得知李家庄发生战争并开始动员时,她毅然放弃了她在城市的舞台生涯,回到村庄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在她与杨白劳的对话中,她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坚定和对正义的追求,决定与杨白劳一起投身抗战事业。
这段代表性唱段揭示了喜儿的正直和坚守原则的品质,她不仅在个人选择上坚持自己的信念,也为了村庄和救亡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喜儿代表性唱段在《白毛女》中塑造了一个普通农村女孩的形象,她的灵活机智和机警心智、女性的坚强和无畏、正直和坚守原则的品质,以及农村女性的自强和勇敢,都通过喜儿代表性唱段得以展现。
她的形象也激励着观众们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追求自由和幸福。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歌剧《白毛女》以其感人的故事、优美的音乐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闻名于世。
而喜儿作为主要的女性角色之一,她的形象塑造尤为深刻。
喜儿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情感表达,更是对于当时生活环境和社会问题的一种关注和反映。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进行浅析。
从外貌和性格来看,喜儿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女孩。
在歌剧中,她通常穿着朴素的农民服装,头上扎着一条白毛巾,眉清目秀,灵动活泼。
她热情开朗,心地善良,对待身边的人总是无私的付出和帮助。
她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挑战,喜儿并没有被打倒,而是勇敢地面对和挑战。
她所代表的形象,成为了观众心中的一种理想和信念。
从情感表达和人物命运来看,喜儿的形象塑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歌剧中,喜儿与白毛女孙少平之间的爱情线索成为了故事的一大亮点。
她爱得深沉而坚定,无论是在牛家村时还是在上山插队时,她都一直深爱着孙少平。
在孙少平被困在雪山上的时候,喜儿一直不顾自身安危,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营救孙少平,展现了她的坚定和豁达。
在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虽然喜儿最终和孙少平没有走到了一起,但是她依然坚信着爱情和美好的未来,这种心灵的坚韧和纯真无瑕,令人动容。
从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来看,喜儿的形象也呈现了一种时代的精神和社会意义。
在《白毛女》中,喜儿所扮演的角色体现了当时农村女性的生存状态。
她面对种种压力和困难,以自己的坚强和乐观,表现出了一种生存的勇气和敢于挑战命运的决心。
而与此她也代表了当时社会中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她用自己的生命和爱情,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她的形象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了对于当时社会问题和女性地位的一种思考和呼应。
《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塑造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角色,更是对于人性、爱情、社会和时代的一种深刻反思。
她的形象既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颠覆和革新,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关切和呼应。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唱段研究
2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21要报仇,我要活!”一连串的重音记号,烘托出喜儿更为激烈的情绪,再次强调了要活着、要报仇的信念!2、“奋起反抗”的人物形象从歌词“他们要杀我、害我……逃出狼窝”中看出,在黄家受尽百般折磨的喜儿,每天都在黑暗中生活中,她不再是当年那个天真的小女孩了。
她再也无法忍受,爹爹被害之仇,自己的清白被践踏等种种。
在她心里,除了怨,还有恨!“想要逼死我……我要报仇,我要活!”喜儿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隐藏,得知黄家要将自己再一次卖掉后,她不再含垢忍辱,对恶霸愤怒喊到“我临走前要跟你算算账!……我问你:你到底安的什么心?(上前撕抓黄世仁),黄世仁道:“死家伙,你疯啦?(猛力推倒喜儿,寻路急下),喜儿(挣扎爬起,追向黄世仁)我要跟你们拼啦!”从这里能够看出,喜儿已经不再软弱,她开始反抗,心里已经有了报仇的想法,她要奋起反抗,她要报仇![2](三)《恨是高山仇是海》唱段分析1、音乐分析整曲为三段体曲式,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比如滑音、倚音、颤音等等,对烘托氛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一部分:“恨是高山仇是海……雷暴雨翻天我又来!”一张嘴就是高音,结合紧打慢唱的唱腔[3],表达出喜儿内心积攒已久的怨念、对旧社会和封建恶势力的仇恨。
连续的三连音,营造出那种雷雨交加画面。
第二部分:“闪电快把黑云撕开……受苦受罪白了头!”旋律变得较为平稳,此时喜儿的情绪也由刚才的激愤稍稍平复了些,诉说了喜儿痛苦的三年,表达出喜儿对仇人及封建社会的愤恨。
“吃的是树根……老天爷你睁开眼,我要报仇!”接连的几个三连音,把乐曲推向了高潮,表达出喜儿要复仇的决心。
第三部分:“我是你们糟蹋的喜儿……我我我我我我浑身发了白...我是不死的鬼!”旋律中运用了很多滑音,表现出喜儿不屈不挠的精神,紧拉慢唱的方式表达出喜儿满腔的仇恨,连续的多个我将乐曲推向高潮,休止符及三连音的加入,为后面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毛女》中喜儿代表性唱段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作者:费芩雪
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13期
摘要:《白毛女》开辟了新歌剧时代,其中喜儿这个女主角代表了一个新女性形象,她从一个受压迫的女性变成了敢于和封建势力抗争的“白毛女”。
笔者从《白毛女》《恨似高山仇似海》这两个唱段分析,展现了喜儿形象的转变,并且交代了造成了喜儿悲剧的根源和喜儿决定与现实抗争的契机。
关键词:《白毛女》; ;喜儿; ;《北风吹》; ;《恨似高山仇似海》
中图分类号:J822;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3-0144-02
一、《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及内容简介
《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延安鲁艺文艺学院响应座谈会精神的号召,以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传说为原型集体创作出来的。
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被誉为中国民族新歌剧的里程碑,是中国歌剧的经典之作。
《白毛女》在当时顺应了人民斗争的需要,其一是揭露了当时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深受压迫,迫切的需要改变这种现状。
其二是喜儿代表了一批勇于反抗的新女性形象,女性不再是只会逆来顺受,没有社会地位的形象了。
二、《白毛女》选段的分析及研究
喜儿在《白毛女》中的唱段较多,这些唱段为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戏剧矛盾的一步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在她众多的唱段中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选段,希望通过这些唱段的分析能更完整、更全面地将喜儿的音乐形象,以及角色的特性呈现在大家面前。
自创作以来《白毛女》已经走过了七十一个年头,去年由文化部组织复排,该剧在全国巡演了一个多月,充分表明了它在历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笔者从喜儿的众多唱段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首作品,希望通过这两个选段能更加细致的展现喜儿的艺术形象。
(一)《北风吹》音乐分析及研究
《北风吹》这个唱段取材于河北民歌《小白菜》,这首歌出现在第一幕第一场,是喜儿出场的第一个唱段,塑造了一个盼着爹爹回家的十七八岁少女的形象。
曲式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整体在以G为宫音的七声调式上。
旋律是对《小白菜》的改编,旋律尾音上行。
这三段在旋律上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在于唱词的安排,唱词设计的节拍不同表现了喜儿情绪上的变化。
第一段:“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
”是在描述当时大年三十外面的环境,喜儿的演唱在此时应该是很平静的。
到了第二段“爹出门去躲账,整七那个天,三十那个晚上还没回还”,这一段表现了喜儿对爹爹的盼望,以及向我们展现了故事的背景,喜儿家里是还不上账的农民家庭,也是悲剧的开始。
这一段不同于第一段,情绪要在进一个层次,特别是八分休止的地方,要表现出喜儿哽咽的语气。
第三段:“大婶子给了玉茭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过年。
”表现了喜儿对于过年的期待,此时全剧的氛围是一派和谐的景象。
(二)《恨似高山仇似海》音乐分析及研究
《恨似高山仇似海》运用了河北梆子元素,来表现喜儿的愤怒。
这首作品是第四幕中喜儿的唱段,表现了喜儿见到仇人时的恨和愤。
这首作品运用了悲壮、高亢的河北梆子元素。
为不带再现的三段曲式,A段从第一小节到第二十一小节,其中一到七小节为引子,伴奏运用连续上行的三连音和十六分音符推动情绪发展,在歌曲还未正式开始前把观众带入到歌曲的情境中。
第八小节到第二十一小节分为三句,每一句都是不规整乐句,并且运用了大量的倚音和空拍来表现人物情感。
第一句“恨似高山仇似海”,这一整句都在高音区,对演唱者的气息有很高的要求,演唱时气息要沉下去,“恨”字音量要大,把喜儿的恨全部集中在这个音上,充满恨意的演唱。
《白毛女》这部歌剧结合了许多戏曲元素,所以有很多“一字多音”的地方,如第一句的“山”和“海”这两个字,同时还运用了倚音和滑音,演唱时要唱出戏曲的腔调,换气的时间也要恰当,不能给人旋律中断的感觉。
第14小节伴奏重复第13小节的旋律,旋律声部却是空拍,这里的空拍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一句把观众带入喜儿的“恨”当中,14小节出现了空拍又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把观众的情绪带动了起来,后面的“我等待”三个字要唱的十分坚定。
A段表现了喜儿迫切想要报仇的心理。
第22到第48小节为B段,这一段伴奏织体比较紧凑,带有一种叙事性,敘述喜儿在山洞里苦熬的三年,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是喜儿的申诉。
这个时候旋律的节奏也变得紧凑起来,从八分音符变成十六分音符,从而把喜儿的委屈和愤怒的情绪渲染的更加清晰。
前两句伴奏变成了三连音,很急促,而旋律声部又相对较慢,形成了对比。
“你可知道我有千重恨!你可知道我有万重愁!”,这两句都没有伴奏在演唱时可以用类似于念白的方式唱出来,在演唱“恨”和“愁”这两个字的时候咬字要注意延长声母,给人咬牙切齿的感觉。
“我受苦受罪”演唱时要带有哭腔,但是要控制音量,含蓄的表达内心委屈,不能全部迸发出来。
“我吃的是山上的野果庙里的供献”,这一句旋律比较平稳低沉,在演唱时要用口语化的声音叙述喜儿在山洞里的遭遇。
第二段最后一句喜儿再一次提到要报仇,把情绪再次升华,此时情绪是上扬的,但是“仇”字的旋律却是下行的,所以要控制声音,不能太过,可以看做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C段从第49小节到第92小节,是这首咏叹调的高潮部分,“我是叫你们糟蹋的喜儿”这一句要带有哭腔,表达了喜儿的委屈,“你们”后面停顿一下,表达喜儿对过去遭遇的怨恨与不齿。
“我是人”这几个字音调上扬,带有甩腔,声音要扎实。
之后伴奏变成了急促的摇板,也表现了此时喜儿委屈想要报仇的心情。
在第65小节和第72小节连续出现了五个“你”字和九个“我”字(谱例5),这里是模仿喜儿内心的伤心,泣不成声的语气,特别是“我”字,还运用了两个休止符,表现了哽咽的语气。
在演唱这两处时要注意这里每一个字要清楚,干脆,字正腔圆,不拖沓。
“我浑身发了白”,这个“白”字旋律由小子二组F到小字一组G,旋律有很大的跳跃,也表现了喜儿情绪的变化,从对黄家的怨恨,到对自己现在处境的悲哀。
“为什么把人变成鬼,问天问地都不应”这一句,左手并没有伴奏,所以给演唱者很大的空间,演唱者要注意语气和强弱,不能太平,要用说话的语气,比如第一个是问句,问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处境,声音应该是满含愤慨的。
“问天问地都不应”这一句是喜儿受挫的内心,没有人帮助她,没有人帮她从困难的处境中逃脱出来。
第83小节的“好”字,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喜儿下定决心报仇,在演唱这个字时气息要扎实,咬紧字头,拖长声母。
最后一句“我就是鬼,我是屈死的鬼,我是冤死的鬼,我是不死的鬼”,这一句旋律不断上行,情绪也是越发高涨。
表现了喜儿变成了坚强的“鬼”,要与恶势力斗争到底,不再躲藏的心境。
《白毛女》中作曲家通过《小白菜》和河北梆子这两种音乐元素改编的曲调来呈现喜儿的心理变化过程,随着曲调的不断变化,喜儿这个角色也在不断地成长。
作曲家根据性格的变化创作了不同的音乐主题,使音乐和戏剧更加恰当的融合在一起,不再是以前的音乐和剧情分割开来。
同时还借鉴了秧歌剧的一些手法,吸收和改造民歌元素,运用了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青阳传》改编的曲调,并加入了河北梆子和山西梆子的元素。
既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又使音乐元素更加的丰富,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喜儿的艺术形象。
喜儿本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十七八岁少女,贫困的生活没有改变她善良的本性,可是在遭遇了爹爹的自杀,清白被玷污,被误认成“鬼”,喜儿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她变成了一位抗争者。
失去了青春的喜儿是“悲壮的”,而勇于抗争的喜儿又是“崇高的”。
喜儿的角色是悲剧的,悲剧性角色作为展示剧中主要冲突的存在,中国式的悲剧人物的结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为“大团圆”结局,主人公无论经历多少磨难,终能达成理想。
喜儿就是属于第一种,可以说是剧情发展的核心,作为推动剧情发展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喜儿有着各方面的冲突,与社会的冲突,与他人的冲突甚至与自身人性的冲突,在这些矛盾冲突达到一个顶峰时,就会产生反抗精神,而这些反抗精神就是作者想要展现给我们的内涵。
三、结语
这两个选段分别运用了《小白菜》和河北梆子这两种元素作为音乐动机发展而成的,代表了喜儿和“白毛仙姑”两种形象。
表现了喜儿形象的转变,并且交代了造成了喜儿悲剧的根源和喜儿决定与现实抗争的契机,鲜明地展现了喜儿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