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堂教学设计片段

合集下载

202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二》教案(含反思)

202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二》教案(含反思)

2.我交流,我积累。
(1)小组交流平时的积累。
(2)全帮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①家住沂州翠岭东,杀人放火恣行凶。不搽煤
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
闷来岩畔斫乔松。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
黑旋风。(李逵)
②肉雨屠门奋老拳,五台削发恨参禅。豹子头 通 过 交 流 引 导
刊金印后, 野猪林伏洒家前。独撑一杖行天 学 生了 解 古典 名
下,孰是文殊孰普贤。(鲁智深)
著中鲜明的人物
③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 形象。
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
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
甚峥嵘。(沙悟净)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出示课件 16】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 由朗读。 3.作者介绍。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 诗 人 。官 至 尚 书 右 丞 ,世 称 王 右 丞 。原 籍 祁( 今 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 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 苏 轼 评 价 说“ 味 摩 诘 之 诗 ,诗 中 有 画 ;观 摩 诘 之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 佛”。 4.教师简介创作背景: 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 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 统一的盛唐社会。此诗是王维为友人所居的云 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 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5.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出示课件 17】 (1)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2)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 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 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 花的一种。 (3)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 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 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4)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 鸟:山中的鸟。 (5)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 偶尔。 6. 欣 赏 插 图 ,看 注 释 ,小 组 合 作 ,交 流 体 会 诗 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8.赏析。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 这 首 诗 也 是 这 样 。但 诗 中 所 写 的 却 是 花 落 、月 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 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 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 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草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研究4个新生字,掌握14个生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草原的风光和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XXX先生的《草原》,去领略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请大家一起跟我写课题:16、草原齐读课题。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情况。

要求准确读音和流畅句子。

(出示生字词:骏马、渲染、勾勒、襟飘带舞、拘束、羞涩、摔跤、鄂温克: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讷河市等地,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少数从事狩猎业。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草原的哪些方面?(板书: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师:XXX先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是如何将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的呢?现在,我们一起研究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播放微视频歌曲引入,创设情境1.同学们,听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你们有没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2.我们的作家XXX也曾去过内蒙古大草原,那么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XXX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

1)幻灯一(出示草原的天空)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这句写出了天空的美丽)2)幻灯二(出示天涯碧草)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A.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3)幻灯三(出示草原小丘图)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XXX也是绿的。

3)幻灯四(出示草羊群图)还有哪些体现出了草原的美丽景色?草原的羊群。

羊群一会儿上了XXX,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天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A.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多么清丽。

B.比喻句:这里运用比喻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把草原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4)幻灯五(出示小丘图)草原的小丘美丽,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11《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11《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11《青山处处
埋忠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内容,了解抗日英雄杨根
思事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坚忍不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抗日英雄的精神。

•难点:理解课文中常用的生僻词汇及理解句子结构。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教具引入课题,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导入课文内容。

2. 学习新课(30分钟)
•讲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

•解释生词、短语,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意思。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某一段落展开讨论,梳理思路,并做出总结。

•鼓励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思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归纳(10分钟)
•收集各组讨论结果,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引导学生对整个课文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抗日英雄杨根思的事迹,感受到爱国主义的力量,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总结归纳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未来教学中,可以加强生词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词汇量,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2《清贫》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2《清贫》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2《清贫》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清贫》这篇文章中的故事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悟贫困与富有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 理解文章内容,包括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2. 掌握关键词语的意思。

难点: 1. 通过故事的阐述,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财富的关系。

2. 帮助学生将情感融入对文章的理解中。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文章《清贫》的课件,图表等。

2.教学工具:黑板、笔、书籍等。

3.学生用品:笔、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与贫困有关的小故事或者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贫困与富有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学习《清贫》(15分钟)1.教师朗读文章《清贫》,学生跟读。

2.分段讲解文章的内容,询问学生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第三步:词语学习(10分钟)解释并讲解生词:清贫、盲人、善解人意、哽咽、勉励。

第四步:情感教育(10分钟)通过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贫穷与富有对一个人的影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第五步:阅读训练(15分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文章中的细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写读后感的作业,让学生总结这堂课的收获和感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清贫》中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贫困与富有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 稚子弄冰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 稚子弄冰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朗读这三首古诗:“小池”、“春晓”、“小学士”。

2.帮助学生理解三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3.启发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准备1.课文《小池》、《春晓》、《小学士》2.多媒体设备3.课堂展示材料三、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诗歌吗?诗歌有哪些分类?”•让学生回答并引入本堂课的主题。

2. 课文讲解•逐句解释《小池》、《春晓》、《小学士》三首古诗,讲解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朗读训练•给学生展示示范朗读,并让学生跟读练习,注意语调和停顿。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分享对古诗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表达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5. 创作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创作一首简短的古体诗,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朗读、朗诵、理解和创作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感知这三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古诗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意义,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魅力。

五、课后作业1.朗读三首古诗,做好朗读记录。

2.思考并记录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3.简短的创作一首古体诗。

4.阅读与古诗相关的课外书籍或文章。

六、教学延伸可以邀请一些书法艺术家或古诗爱好者到班级进行讲座和互动,展示古诗的美学魅力和书法艺术。

以上为本次“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学设计”文档,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理解课文《跳水》的主要内容,认识跳水运动的特点和魅力;2.能够运用正确的朗读方式表达课文内容;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2.准确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2.能够准确表达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四、教学准备1.课文《跳水》的教材和教辅材料;2.课堂板书设计;3.多媒体教学设备;4.学生课前预习复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跳水运动的精彩瞬间,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学习课文(10分钟)1.同学们课前认真预习了《跳水》这篇课文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朗读一遍,注意停顿和语调的把握。

2.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标记出生词和生句,并尝试理解它们的含义。

5.3 细节理解(15分钟)1.请同学们就课文中的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理解。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5.4 分角色表演(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小短剧表演。

2.学生在表演中能够理解并模仿课文中的情感,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5.5 拓展延伸(10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扩展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跳水这项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5.6 总结反思(5分钟)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本节课过程中的困惑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在家中再次阅读并默写课文;2.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以拓宽他们的语文视野。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跳水这一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上表现活跃,参与度高。

但也发现学生对一些生词和句型的理解仍有欠缺,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加强。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2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2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2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的背景和内容。

–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能够流畅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能够运用课文的内容进行自由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读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参与感和互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培养学生珍爱和维护民族文化传统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背景。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结构。

•进行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的内容。

•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生词和句型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利用课前准备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联想、猜测和讨论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核心(30分钟)(1)听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人物、事件或道理,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和补充。

(3)课文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解释课文中生词和难句。

3. 拓展延伸(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结尾故事。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分享并提出建议。

4.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学生表达对本节课的感想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度。

分组讨论和课文理解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课文的意义。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课文背景的介绍,引导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促进跨学科学习。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关春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正确运用“……如……”的句式进行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文字与图画的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于春天这个主题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授春天相关的词汇,引导学生使用“……如……”的句式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并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过程A. 导入(5分钟)1.老师播放与春天相关的音乐,营造春天的氛围。

2.老师出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春天的特点和景象。

B. 学习(3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学习与春天相关的词汇和句式。

“春天来了,一切都新鲜了。

”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描绘春天的图画,引导学生用“……如……”的句式进行描述。

3.分组活动,让学生就所给的春天图片,用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描述。

C. 操练(15分钟)1.老师出示新的春天图片,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句式进行描述。

2.学生之间进行口头描述对方所描述的春天景象,相互操练。

D. 总结(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如……”的句式在描写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并进行讨论。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春天的变化,用“……如……”的句式进行口头或书面描述。

五、教学反思最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教学设计(精选4篇)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教学设计(精选4篇)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教学设计(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感悟课文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难点:将优美的语言通过积极的想象变成美丽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对荷兰风光的憧憬之情。

理解课文词句,体会词句的美、课文的美。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在我们这本书的第一组课文当中,我们领略了漓江之水的静、清、绿,感受到桂林之山的奇、秀、险;观赏了金华双龙洞的独特、神奇;更饱览了七月天山的奇丽景色。

那么,除了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这些优美风光,你还知道哪些美丽的景物呢?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生发言)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啊,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游玩,这是欧洲的一个美丽国度,在这个国家有很多的花,尤其是郁金香,多达200多个品种。

还有水仙、风信子……每年的三月到九月,这里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被人们称为“花之国”(课件出示)。

不仅如此,这里运河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风车随处可见,于是又有“水之国,风车之国”(课件出示)的雅称。

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根据回答课件出示:荷兰)是啊,荷兰不仅是水之国、花之国,荷兰的牧场更是辽阔无垠,占全国领土的三分之一,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牧场之国”(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荷兰的牧场。

(板书、读题)看到“牧场”这个词,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同学们的想像力很丰富,现在我们就赶紧牧场之国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吧。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先请一位同学把阅读提示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指名读)大家听清楚了吗?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要求自由读读课文,要注意(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要字字入目;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生自由读课文。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2 清贫》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2 清贫》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2 清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感悟作品中所表现的主题和情感。

2.通过分析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对待生活态度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和主题。

2.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领悟其中的道理和感悟。

3.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以及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12 清贫》的课文复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学习内容呈现:教师讲解课文内容,介绍背景知识,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关键点,共同分析文章内容。

4.整合分享:每个小组就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5.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全班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

五、教学延伸1.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12 清贫》为启发,写一篇以“清贫”为主题的文章。

2.朗读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或写作练习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习题,巩固课文知识。

2.布置写作练习,并指导学生合理开展写作。

七、教学反思1.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总结,评估教学效果。

2.总结优秀学生的思维方法,对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八、教学资源•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件:《12 清贫》课件•相关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在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文学之美和人生之道。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 课《刷子李》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 课《刷子李》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 课《刷子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李的人,他用一把神奇的刷子,可以把任何东西都刷得非常漂亮。

课文通过讲述李刷子帮助人们解决困难,给人们带来快乐的故事,赞扬了李刷子的聪明才智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紧凑,富有想象力,适合五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有一定的把握。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抽象的词语和句子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也需要教师的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神奇”、“乐于助人”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助人、聪明才智的品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以便进行朗读教学。

2.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

4.作业本,用于布置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学设计一、设计目标本节课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能够:1.理解故事情节中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通过讨论和写作加深对故事的理解;2.掌握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提高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3.能够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教学设备:黑板、彩色粉笔、课件、音响设备3.教学素材:故事文本、单词卡片、图片、角色扮演道具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问候和引入,带领学生进入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学习新课(30分钟)1.师生共同朗读故事,学生跟读,师生共同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节;2.整理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利用单词卡片进行拼读和理解;3.学生小组讨论故事情节,共同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3. 拓展应用(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加深对情节的理解;2.学生自由发挥,利用所学词汇和语句,编写故事的延续或结局;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和分享。

4.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反思,并布置相关作业。

四、评估方法1.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环节的表现和参与度;2.学生在写作和表达中运用的词汇和句型;3.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五、扩展延伸1.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创作故事,提升语文表达能力;2.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相关故事动画或音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智慧和责任的故事。

通过主人公面对困境时,如何勇敢地解决问题,展现了其智慧和责任感。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到责任感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在面对复杂情节和深层次价值观的把握上,仍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还在逐步摸索中,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表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培养其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次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朗读、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2.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教学用具: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引出本课课题《跳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爱阅读
第一课《捉迷藏的乐趣》
课时安排
本课时为第一课时,共需一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
- 了解“捉迷藏”游戏。

- 阅读课文,感受读书的乐趣。

- 理解语文知识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研究语文知识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
- 能够理解课文更深层的含义。

- 能够将语文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相关绘本和课件。

- 课堂小游戏和趣味互动环节。

教学过程
1. 开始课堂,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整个单元的研究目标。

2. 让学生们谈论一下自己喜欢玩的游戏,并引入本课将要研究的内容。

3. 播放一段有关“捉迷藏”游戏的视频,并与学生们分享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有趣的游戏。

4. 介绍本课的词汇和知识点,并让学生们自己翻阅课文,理解文章的表层含义。

5. 分组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中“爱读书”的含义,并与同伴进行讨论。

6. 班级互动环节,设计一个带有趣味性的小游戏或互动环节,将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回顾。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题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总结
本单元是围绕“我爱阅读”这个主题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们了解到阅读是一种乐趣,更要让他们明白阅读对于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和运用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的一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威尼斯乘坐小艇游览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威尼斯小艇的独特魅力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生动,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大意。

但部分学生对威尼斯这个城市和小艇这种交通工具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来帮助理解。

此外,学生对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文章还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还不够熟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了解威尼斯和小艇的相关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威尼斯小艇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

2.对威尼斯和小艇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3.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表达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2.生字词卡片。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威尼斯的美景。

–提问:“你们听说过威尼斯吗?威尼斯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威尼斯的相关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威尼斯的哪些景色?小艇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清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清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清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清贫》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一曼在狱中坚守信仰、英勇斗争的故事。

通过对赵一曼同志精神的赞扬,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赵一曼的事迹。

但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内涵,如赵一曼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品质等,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尚浅,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加深对先烈的敬仰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赵一曼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赵一曼坚定的信仰和英勇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赵一曼的事迹。

2.难点:深刻理解赵一曼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品质,以及课文所传达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赵一曼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知传情,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赵一曼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赵一曼事迹相关资料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赵一曼的精神。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赵一曼的事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阅读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赵一曼产生共鸣。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场之国》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荷兰美丽的牧场风光和那里的动物们幸福的生活。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牧场之中。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牧场之国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表达。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性的语言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着对生词和长句理解困难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他们感受课文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描绘性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牧场之国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词和重点句子的掌握。

2.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欣赏课文的描绘性语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一个荷兰牧场的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中描述的场景之中。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己发现课文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的图片和重点句子。

2.生词卡片:制作生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词。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荷兰牧场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牧场的美丽。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音韵美。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和语气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020年春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村晚》教学设计 3篇

2020年春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村晚》教学设计 3篇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交流:
A.选取你们组喜欢的一首诗,并讨论: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美景?
B.尝试着吟诵好这首诗。
2
教学目标:
1、随诗句认识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3、借助图大致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1、把生字带到课文中读,把诗句读顺。
2、讨论:说说你懂了什么?(结合图)
3、全班交流。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
导语:秋天的夜晚,水涨满了池塘,太阳也下山了,一个小牧童拿出短笛,随口就吹出了优美的声音。
2、教师诵读古诗。
3、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诵读古诗。
4、指导背诵。
五、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教师根据评议在社区中划分出这首诗的节奏: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5.教师分行领读,学生跟读。
草满池塘--
山衔落日--
牧童--
短笛--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善加积累
《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夏末初秋傍晚时乡村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课前,老师曾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像《村晚》一样描写乡村景色的古诗,并发到了社区中,现在派上用处了,让我们一起来瞧一下吧。
板书设计: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描绘一棵挺脱的树,展现了树的坚韧、自信和生机勃勃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韧精神。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但学生在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培养自信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中获得启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韧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

2.对课文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

3.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领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写作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一棵挺脱的树的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例如:“课文中树的哪些特点使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你认为树的这些特点代表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课文进行解读,分析课文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5.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像一棵挺脱的树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命的意义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设计
义井联校南庄学校吕智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片断仿写;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小嘎子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片断仿写。

教学过程:
一、畅谈朋友,走近嘎子(揭题)
1、谈话:这节课老师想跟大家聊一个孩子,想让你们和他交上朋友。

乐意吗?他和你们的年龄差不多,想认识他吗?他是谁呢?屏幕出示:出示人物特点让学生猜,然后出示“小兵张嘎”的图片。

他是谁啊?一起叫他一声。

——小嘎子。

你是怎么认识他的?小嘎子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2、《小兵张嘎》是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张嘎因他的“英气”和“嘎气”已成为我们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的最灿烂的一部分。

同学们,想和一个人交朋友,必须先了解他的为人,也就是他的性格。

那么小嘎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是不是跟你们说的一样呢?今
天,我们就通过《小兵张嘎》中的“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的这一个片段去了解他。

板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打开课文,大声朗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边读边想象,你似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一个怎样的胖墩儿?
2、指导读儿化音。

3、解决难读字。

4、能不能根据以上词语,利用课题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
三、走进文本,感悟嘎子
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

作者徐光耀用了短短的几百个字就为我们刻画了两个生动的人物。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嘎子这个人物性格,老师特意把嘎子在摔跤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环节,用一段简要的文字概括了出来。

请看屏幕。

谁愿意来读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老师把小嘎子摔跤的过程概括成了几个环节?
出示:精彩的摔跤比赛开始了!只见小嘎子虎势儿一站,俩人便对阵起来。

接着小嘎子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

最后俩人在揪的过程中,小嘎子有些沉不住气了,想用脚腕子去钩小胖墩的腿,结果摔了个仰面朝天。

老师把小嘎子摔跤的过程概括成了几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有一个描写嘎子动作的精彩词语,特别能表现嘎子的性格。

请你找一找。

(虎势儿一站、走马灯似的转、钩。

)师分别将这三个词语板书。

过渡:这些词语都写得非常精彩,特别能表现嘎子的性格。

但是
仅仅靠学习老师这段话,是不够深入的。

所以,你们要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放到它所在的那句话中去,一边细细品读,认真品味,一边在这些词语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