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教案1
高二地理《南亚》教案
高二地理《南亚》教案第一篇:高二地理《南亚》教案一、南亚概述1、位置和范围经纬度位置:在5°N~35°N、热带及北温带、60°E~100°E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亚洲部分,南到印度洋,西有阿拉伯海,东接孟加拉湾南亚的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三大地形区北部山地——主要为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东西高止山脉、沿海平原(2)气候: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为10月~次年5月,雨季为6月~9月。
受地形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偏高(北面山地阻挡冬季寒冷气流),雨极——乞拉朋奇(夏季风、迎风坡)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西北部印度沙漠三种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雨季(6月~9月)和旱季(10月~次年5月)⌝热带沙漠气候:南亚西北部,全年炎热干燥。
成因为:西北部降水稀少,人类破坏地表植被⌝高山气候:南亚北部(斯里兰卡岛南部和马尔代夫群岛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西北部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②夏季西南季风无法到达;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西南季风较弱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造成旱灾;西南季风较强得年份:来得早、退得晚造成水灾。
(3)水文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注入阿拉伯海,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塔尔沙漠)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下游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流入孟加拉湾[来源:]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中、印、孟,注入孟加拉湾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流量较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3、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人口众多,三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大部分为白色人种佛教和印度教发源地印度、尼泊尔——印度教;斯里兰卡——佛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斯兰教英语为一些国家的第二语言(2)经济经济较落后,都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发展较快(3)城市各国首都,印度的工业城市二、印度1、位置与范围纬度位置:热带及北温带(大部分在10°N-30°N)经度位置:70°E-100°E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亚洲部分,南到印度洋,西有阿拉伯海,东接孟加拉湾2、自然地理特征(参看南亚概述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三大地形区北部山地——主要为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东西高止山脉、沿海平原(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为10-次年5月,雨季为6-9月(3)水文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3、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人口第二大国: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人口问题突出——增长快(庞大的人口压力会带来什么问题?);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族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南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南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南亚》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南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南亚各国的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南亚地区,拓宽国际视野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南亚的特色。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南亚各国的主要特点以及南亚的发展状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亚洲的其他地区,对亚洲的地形、气候、国家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南亚地区具有其独特性,学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南亚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南亚的宗教、文化等人文特点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南亚各国的地理位置、首都、主要经济作物等基本信息,了解南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南亚地区的兴趣,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南亚各国的地理位置、首都、主要经济作物等基本信息,南亚的发展状况。
2.难点:南亚的宗教、文化等人文特点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案例教学法:以南亚各国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首都、主要经济作物等基本信息。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南亚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南亚地区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南亚各国的发展状况的数据和案例。
3.准备与南亚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南亚地区的地图、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亚洲其他地区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南亚。
2.呈现(10分钟)呈现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南亚》(第1课时)教案多篇.docx
《南亚》(第1课时)教案多篇我为你整理了多篇《南亚》(第1课时)教案范文,但愿能对你的工作学习会带来帮助。
第1篇:《南亚》(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找出南亚的主要国家。
(2)掌握南亚的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找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过程与方法运用看图、读图等方式来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南亚地区的读图训练,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的思想意识,体会读图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南亚的地形及河流。
【教学重难点】分析南亚地形。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故事中的唐僧要到哪里去取什么经?(学生回答)明确:他们要到天竺国取《佛经》,天竺国也就是现在的南亚地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南亚,首先来看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及地形特点。
二、新课讲授(一)位置与国家纬度位置: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00~350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主要的国家:南亚地区包括的国家有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内陆国:尼泊尔、不丹;还有印度洋上的两个岛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
歌诀记忆南亚的位置和国家喜山印洋间,北回归线中部穿;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是尼不,临海孟印巴;相邻有四国,尼不印巴。
(二)三大地形区活动:1.读图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
(学生读图找出)2.南亚自北向南可分为三大地形区。
读图说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学生读图并回答)明确: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a:德干高原;b:恒河平原;c:喜马拉雅山。
过渡:由于南亚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但相对而言北部比南部更高,所以南亚河流自南向北流。
南亚一课的教学设计
南亚一课的教学设计引言南亚地区是一个融合了多个国家和文化的多样性地区。
南亚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语言,这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南亚的多样性。
本文将探讨一节关于南亚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南亚的历史、地理、文化和其他重要信息。
一、课程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特点,包括山脉、河流和气候;2. 了解南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古代文明、宗教和传统节日;3. 探索南亚各国的语言和文学;4. 培养学生对南亚的尊重、包容和多元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和音频材料来呈现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南亚相关问题和任务,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项目学习:设计一个南亚项目,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
项目可以包括研究南亚某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制作南亚食物、设计南亚传统服装等等。
通过项目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南亚的文化和传统,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南亚文化中的重要人物,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南亚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角色扮演可以涵盖南亚的历史人物、宗教领袖、文学家等。
三、教学内容1. 南亚地理:介绍南亚的主要地理特点,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恒河、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环境。
2. 南亚历史:简要介绍南亚古代文明,如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文明、古代印度的佛教和婆罗门教等。
通过故事和图片,讲解南亚古代文明的独特之处。
3. 南亚文化:介绍南亚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包括语言、服饰、音乐、舞蹈和传统节日等。
通过视频和音频材料,展示南亚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4. 南亚文学:简要介绍南亚各国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如印度的悠久文学传统、孟加拉国的泰戈尔作品等。
南亚(1)教案
《南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运用地形图,描述南亚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3)、了解南亚主要的河流,并分析南亚河流与地形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和归纳辅导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归纳和应用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挥教师的指导地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分析,使学生对对立统一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及分布特点。
2、教学难点: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及分布特点。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西游记》中的故事,唐僧师徒取经最后来到了古代的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南亚来引入新课。
2、讲授新课:位置与国家(1)、学生齐声朗读P40课文第一段。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分析南亚的位置。
(3)、讲解南亚主要的国家,并要求学生在p40页图7-11中把这些国家找出来。
(4)、根据p41阅读《南亚次大陆》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南亚次大陆。
3、地形和河流:(1)、学生根据p41图7-12《南亚地形分布》归纳讨论南亚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并完成p42活动题。
(2)、老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加以总结和做更加透彻的分析。
(3)、讲解p42活动题。
(4)、讲解南亚主要的河流。
(5)、讨论:南亚的地形与河流有什么关系?(6)、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做进一步的分析。
五、课堂总结和学生一起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第七章第二节南亚一、位置与国家:1、位置:(1)海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与印度洋之间,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2)、纬度位置:0---35N之间。
(3)、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2、南亚次大陆:二、地形与河流:1、三大地形区(1)、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2)、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3)、南部----高原----德干高原2、主要的河流。
南亚初中地理南亚教案
南亚初中地理南亚教案一、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北接喜马拉雅山脉,南抵印度洋。
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以及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印度洋上的岛国。
二、南亚的地形特征南亚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区: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中部的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
喜马拉雅山区峰峦叠翠,雄伟壮丽;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土壤肥沃,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德干高原地势较为平坦,是南亚的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地区。
三、南亚的气候特征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可分为三季:热季、雨季和凉季。
热季气温高,降雨少;雨季气温适中,降雨量大;凉季气温较低,降雨少。
西南季风是南亚气候的主要特征,它给南亚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四、南亚的农业南亚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
此外,小麦、玉米、豆类、茶叶等作物也在南亚广泛种植。
南亚的农业发展与地形、气候密切相关,喜马拉雅山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德干高原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五、南亚的人口与城市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南亚的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南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如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等。
六、南亚的宗教与文化南亚是多种宗教的发源地,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在这里流传。
南亚的文化丰富多彩,印度的瑜伽、舞蹈、绘画、建筑等,巴基斯坦的刺绣、陶瓷、音乐等,孟加拉国的文学、戏剧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点、农业发展、人口分布、城市布局以及宗教文化,培养学生对南亚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地理《南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1、读“南亚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
A B
C .D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E,F。
半岛:G 。
岛屿:H 。
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学生充分展示,达标检测,圆满完成本节学习目标。
(1) 南亚地形: A 山脉,
B 平原,
C 高原,
D 平原。
(2)南亚地形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北部以( 地形类型) 为主;南部
以(地形类型)为主;中部以
(地形类型)为主。
(3)图中B 平原上流经的河流是,
该河入。
(4) 流经D 平原的河流是,该河
注入。
(5)喜马拉雅山以南到印度洋的南亚大陆部分称“”。
六、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南亚
一、位置与范围
海陆位置
1、位置
纬度位置
2、国家(7 国)临海国
内陆国
岛国
二、三大地形区
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
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三、两大河流:恒河、印度河。
《南亚概述》七年级地理教案
《南亚概述》七年级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国家。
2.掌握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3.了解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宗教、农业等。
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南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教学难点:南亚的气候类型和农业布局。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南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南亚有哪些国家吗?2.讲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和西南部,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国家。
(2)展示南亚地图,让学生指出南亚的地理位置。
3.讲解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南亚地形复杂,有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等。
(2)气候: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为热带雨季和干季。
(3)河流:南亚主要河流有印度河、恒河等。
4.讲解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南亚人口众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人口过亿。
(2)宗教: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教信仰者众多。
(3)农业:南亚农业以水稻、小麦、黄麻等作物为主,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
5.案例分析(1)展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的地图,让学生分析农业布局。
(2)提问:为什么南亚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6.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2)布置作业:绘制南亚地图,标注主要国家、河流、地形等。
四、课后作业1.绘制南亚地图,标注主要国家、河流、地形等。
2.列举南亚的主要宗教和农业作物。
3.思考: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对其发展有哪些影响?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南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南亚教案第一课时(湘教版)
南亚教案第一课时(湘教版)课题南亚教案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①、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③、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重点地形区的分布难点地形区的分布教法讨论、交流、互动教具地图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情导入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后,非常注重对外的交往,有丝绸之路、有郑和下西洋、有鉴真东渡、也有我们从小就听遍了的唐僧取经——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
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
联系历史知识,听老师讲解有关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一、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一、南亚的位置:1、海陆位置:南亚位于洲南部,南临洋,东濒湾,西临海。
2、纬度位置:南亚大部分位于北纬10度~30度的低|、中、高)纬度地区。
二、南亚的国家:1、在图2—9上,划出下列国家并标出序号:①巴基斯坦②印度③孟加拉国④尼泊尔⑤不丹⑥斯里兰卡⑦马尔代夫2、南亚次大陆:指哪个山脉以南的亚洲大陆部分,因为它的面积小于大陆,所以称南亚次大陆。
南亚次大陆上的国家有:(填序号)。
三、南亚的地形:(图2—10)从图中找出周围的海洋的分布,找出纬度位置的分布特点。
找出这些国家和首都,判断哪些为临海,哪些为内陆国,哪些为岛国?找出南亚次大陆和南亚的区别。
学生自主学习南亚自北向南分三大地形区,分别是什么?四、南亚的河流:河流名称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海洋印度河恒河从南亚图中观察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填表比较两条河流的不同,和探究五、南亚的气候与农业:1、南亚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冷空气侵入,南有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属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哪三季?2、南亚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②不利影响:由于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容易发生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损害。
初中地理《南亚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了解地区中重点介绍的典型内容,主要讲了南亚的地理位置、国家、地形和河流。
学习任务简明扼要,既有全面性又有代表性。
在第一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大洲的位置、地形、气候和河流,能综合运用以上知识对地区的特点进行分析。
因本部分知识涉及多方面的地理特征,头绪多,知识面广,学生基础差,本节内容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南亚的位置和范围2.了解南亚三大地形区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能在地图上正确填充南亚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河流。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2.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学重点南亚的位置和范围、三大地形区、两大河流。
教学难点地形区和河流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对比分析法、根据以上分析,我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南亚知识的学习。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机械的将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能激发的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并针对所呈现的图像,说明需要在图中读取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内容,采用讲练结合,既顺着教材内容采取边讲解各部分知识边提问的形式以达到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㈠情景导入,明确目标上课伊始,播放歌曲、呈现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显示世界地图,标示南亚位置,引入学习主题,请同学读今天的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带领学生进入南亚知识学习。
㈡新授1.幻灯片显示南亚地图,从纬度和海陆两方面引导学生明确南亚位置。
动态显示北回归线、亚洲、印度洋,让学生说出南亚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南亚包括几个国家,并根据这些国家所处位置特点划分类别:临海国、内陆国、岛国。
然后讲解克什米尔的由来,了解南亚的历史。
2.引导学生观察南亚地形图,让学生学会利用地图总结南亚地形特点,活动:学生阅读“沿东经78 度线南亚地形刨面图”和”南亚地形图”辨认南亚三大地形区。
(精品教案)《南亚》讲课稿范文(精选4篇)
(精品教案)《南亚》讲课稿范文(精选4篇)为大伙儿收集的《南亚》讲课稿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翼大伙儿可以喜爱。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具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别但妨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所以在本区域的学习中,别但要让学生学到对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办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猎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所以本区别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办法的养成,所以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二)课标要求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使学生能运用地图讲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并认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能运用地图和蔼候统计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和蔼候特征;能运用地图讲出东南亚的经济特征及其人口、都市的分布特点和其区域的独特特征——华人华侨聚居区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山河相间的地形、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妨碍;东南亚的地域特群及其旅游业!过程和办法:本节课经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个儿的日子经验及自个儿收集到的相关知识,提升自个儿的知识和认识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生分析地形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妨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咨询题,并树立人地协调进展的地理环境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重点:1、东南亚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东南亚的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
3、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妨碍。
4、东南亚的地域特群。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妨碍(一)讲教法:本节课要紧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而后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地形图和政区图,让学生直截了当从地图上猎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猎取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明白、归纳总结,并应用自个儿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明白下面的知识,利用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办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经过实际日子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明白,同时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办法。
《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
《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节《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的:1、了解南亚的位置、范围、包括的国家及其分布。
2、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3、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概况。
4、学会分析“安拉阿巴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和“南亚干季和湿寄降水量分布图”,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1、掌握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主要特征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教学难点: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成因及影响教学媒体:南亚政区图、南亚地形图、南亚季风示意图、《敢问路在何方》磁带教学方法: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段,这部电视相信同学们都看过吧,唐僧师徒四人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去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南亚。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
[板书]:南亚[活动]:你印象中的南亚是怎样的?(七嘴八舌话南亚)[承转]:南亚是否与我们印象中的一样呢?就让我们走进南亚。
[投影]:南亚的政区图图。
[板书]:一、南亚的位置、范围与国家[小结]:位置: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大部分在100N~300N。
[提问]南亚有哪些国家?哪些是内陆国家?哪些是临海国家?哪些是岛国?与我国相临的国家有哪几个?[读图归纳]:南亚的国家有七个,内陆有两个国家:尼泊尔、不丹;临海有三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海上有两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
与我国相邻的有四个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
[教师总结]:喜山印洋间,北回归线北部穿,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尼与不,临海孟印巴,相临有四国,尼不与印巴。
[读图、提问]:南亚七国的首都各是什么?[活动]:在空白图上填出主要的国家及首都。
地理教案-南亚概述
地理教案-南亚概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
2.掌握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3.理解南亚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人口、民族、宗教等。
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南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
2.教学难点: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南亚吗?它位于我国的哪个方向?(2)学生回答:南亚位于我国的南方。
2.学习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展示南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
3.学习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点:南亚地形以高原、山地、平原为主,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2)气候特点:南亚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分为热季、雨季和凉季。
(3)河流特点:南亚的主要河流有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
4.学习南亚的人文地理特点(1)人口与民族:南亚人口众多,以印度斯坦人、孟加拉人、泰卢固人等民族为主。
(2)宗教特点: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印度教徒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
(3)经济发展: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5.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6.课后作业(1)绘制南亚地图,标注主要国家、地形、河流等。
(2)简要介绍南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
四、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4.课后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五、教学资源1.南亚地图2.南亚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的资料3.课后作业素材重难点补充:1.自然地理特征理解:(1)教师展示南亚地形图,指出:“同学们,我们来看这张地图,谁能告诉我南亚的主要地形区域有哪些?”(2)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印度河平原,还有南部的德干高原。
七年级地理下册《南亚》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引发学生关注南亚地理;
-新课内容: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概况的顺序进行讲解,结合地图、图表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南亚地理知识体系;
-分析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南亚地区现实问题的能力。
2.撰写南亚地理小论文:
-题目自选,要求结合课堂所学,探讨南亚地区某一地理现象或问题;
-论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结论;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制作南亚地理知识思维导图:
-要求涵盖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概况等生对南亚地理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树立平等、包容的国际视野。
3.引导学生关注南亚地区的发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地球的社会责任感。
4.通过学习南亚地理,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南亚地区宗教、文化差异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南亚地区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地理认知;
-问题驱动: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南亚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南亚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思考与拓展:提出与南亚地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南亚地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南亚教案
南亚,中亚教学目标:1.了解南亚、中亚、印度的位置、范围2.掌握南亚、中亚、印度的地形、气侯、河流的主要特征3.掌握南亚、中亚、印度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 教学过程:一、学生自主探究、回顾知识学生阅读补充资料南亚和中亚部分完成以下内容:1.读南亚图: 2.读中亚图:(1).在左图中标出700E 、900E 、 (1)在图中标出500E 、600E 、300N 、100N 800E 、400N 、500N(2).指出南亚7国及其首都的名称 (2)指出中亚5国及其首都的名称二、合作探究、突破重点1.南亚农业生产与气候:2.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中亚灌溉农业的发展可能对环境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应采取哪些措施?4.中哈原油管道建设对我国的意义三、课堂练习、提升能力1.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l~3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 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2.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是指某一时间积雪面积与同时期多年平均积雪面积的差值。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图1)和甲国图示地区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等国交界处的地形为;L1河和L2河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2)图中A、B两湖泊,其中属于咸水湖的是_____(3)据统计分析,距平指数超过20或低于-20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雪灾或旱灾。
据图中信息,说明1996年—2006年期间出现雪灾的时间。
南亚教案定案稿
《南亚》教案安岳县石羊镇初级中学沈三军中考要求: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第一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及首都。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③、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能在地图上指出南亚主要的国家、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地形的分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图片和数据资料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南亚的主要国家及首都、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引导法、自学讨论法。
(课程引入)很多同学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有谁能知道《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到哪里去取经的?(学生可能不知道)教师指“亚洲地形图”讲述: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今西安)西行,不畏艰险,过流沙,翻雪山,经新疆、中亚等地,往南到达佛教发源地天竺,带回佛经600多部。
古代的天竺就在现在的印度,在南亚地区。
(讲授新课)[讲解] 教师指“南亚地形图”讲解“南亚次大陆”的含义,明确“南亚次大陆”与“南亚”这两个名同含义不同。
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的大陆部分被称为“南亚次大陆”,而“南亚”则是由南亚大陆部分和附近印度洋中的岛屿共同构成的。
一、南亚的国家[读图]教材18页图7.32.学生阅读“南亚行政区划图”。
[教师提问] 南亚地理位置情况?(教师讲解)南亚地理位置情况:1、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2、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18页图7.32和19页图7.33思考:①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②南亚大体在什么山脉和什么大洋之间?③南亚有多少国家?哪些是内陆国家、临海国家、岛屿国家?④哪些国家同我国相邻?[回答]学生指图回答以上问题。
初中地理教案 南亚
初中地理教案南亚【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 掌握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 知道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 清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 了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 以安拉阿巴德为例,分析南亚的气候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印度的人口问题的认识,了解我国方案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 了解印度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技术在工业中的比重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振兴祖国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东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工业【教学难点】- 东南亚的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 西南季风对东南亚农业的影响【教学准备】- 地图、图片、PPT等教学资源【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南亚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介绍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并填在地图上。
3. 课堂讲解- 讲解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包括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的特点。
- 讲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以及西南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
4.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分布,以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5. 课堂总结- 总结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农作物和工业等特点。
6. 课后作业- 让学生绘制南亚地形图,并写一篇关于南亚的日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南亚的地形、气候、农作物和工业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南亚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教育目标: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历史故事传说引入新课内容。
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后,非常注重对外的交往,有丝绸之路、有郑和下西洋、有鉴真东渡、也有我们从小就听遍了的唐僧取经——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
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
找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的学生为全体学生简单介绍,提高兴趣。
板书课题:第二节南亚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知识点一【南亚次大陆】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南亚次大陆名称的由来
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印度(南亚)地理位置:(通过板图及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
)
1、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2、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指出南亚的范围:包括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
3、印度次大陆。
强调次大陆的概念不同于大陆或岛屿,而是“相对独立”
4、主要国家、城市:
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孟加拉国——达卡尼泊尔——加德满都不丹——廷布
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
知识点二【地形特征】
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还可以与北美洲联系(顺时针旋转90度)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利用书上练习,讲授解题思路与技巧。
1、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山地)
2、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平原)
3、南部是德干高原(高原)
补充黑板简图完成书上练习进行读图、析图训练。
(边看边画,加深印象。
锻炼学生读图的能力。
)
知识点三【河流】
1、在地图中找出南亚两条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恒河
2、在黑板简图中绘出大体位置、形状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经国家。
三、课堂总结,复习巩固:
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完成《课程基础训练》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纬度位置
位置
海陆位置
位置与国家
内陆国
国家临海国
岛国
南亚
北部:山脉
地形中部:平原
南部:高原
三大地形区
印度河
河流
恒河【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