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咏物诗专题鉴赏

合集下载

咏物诗的鉴赏(共5篇)

咏物诗的鉴赏(共5篇)

咏物诗的鉴赏(共5篇)第一篇:咏物诗的鉴赏咏物诗的鉴赏一、定义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二、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

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三、主要表现手法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具体描写上,咏物诗通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如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1)诵读解意。

(2)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3)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4)手法:托物言志四、咏物诗的鉴赏要点1、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还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

一个出色的咏物诗人,就应该像高明的摄影师那样,他的镜头要深入到对象的灵魂,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也就是,不但要形似,而且还要神似。

咏物诗鉴赏全面版

咏物诗鉴赏全面版
⑴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
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 的哪些特征?
⑵“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 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 赏析。
二、咏物诗中的意象(物象)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作者塑造意象是为了言情、言 志、言心声。提炼所写意象描 写特征的词语,挖掘意象内在 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 “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 在何为,情为何端。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咏物诗鉴赏讲解

咏物诗鉴赏讲解
(2)这两首诗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否相同?请结合这两首 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答案 (1)作者所咏的归燕一到春天,不知“泥滓”之 贱,只要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 泥做巢,不与他物相争,结果还是被猜忌。
(2)不相同。《归燕诗》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借 归燕表达退隐之意。《隋宫燕》是一首咏古抒情诗, 借物抒情,目睹隋宫盛事的燕子正在双双低语,像是 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一闭风光”之后,几度 飞来,人去城荒,一片萧条,令人伤感。此诗以燕衬 人,表达吊古伤今之情。
【参考答案】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 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指出形象基本特征)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战马; 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 “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结 合诗句具体分析,指明表现手法) 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 激愤之情。(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 追求、品性等 )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如何肯到清秋日,
李商隐 乐游春苑断肠天。 已带斜阳又带蝉!
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诗作写的是秋日之柳,却先追想它 春日的情景。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 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经历今昔荣 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身世的生动写照。
诗人笔下的物 诗中描绘的物
诗人托物寓意 诗人借物喻人 特征 诗人以物自喻 诗人托物明理
诗人托物象征
寓意
表达诗人…… 情感(追求、 理想) 表明了…… 生活哲理
象征了……人 物或精神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结合诗句+ 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表明了什么哲 理/象征怎样的精神)

诗歌鉴赏咏物诗课件

诗歌鉴赏咏物诗课件

比喻与象征
比喻
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 以突出其相似之处或差异,使读者更 深刻地理解该事物的特点。
象征
通过使用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代表某 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引发读者的联 想和共鸣。
拟人化描写
• 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立体,增强读者的感知和共鸣。
细节刻画
06 咏物诗的实践应用
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01
02
03
塑造人物形象
咏物诗通过描绘物品的特 点,可以用来塑造人物形 象,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 世界。
表达情感
咏物诗通过描绘物品的形 态、色彩、质地等特点, 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 心境。
深化主题
在文学作品中,咏物诗可 以作为主题的延伸和深化, 通过描绘物品来表达更深 刻的思想和意义。
现代咏物诗
现代咏物诗在继承古代咏物诗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表达手法,使诗 歌更加丰富多样。
现代咏物诗在描绘物象时更加注重表现其内在的精神和意义,通过象征、隐喻等手 法表达诗人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现代咏物诗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和韵脚,语言更加贴近现代人 的表达习惯。
当代咏物 诗
THANKS
在日常生活中引用
表达情感和心境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可以通过引 用咏物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 境,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深度。
装饰和美化环境
在家庭、办公室等环境中,人们可 以将咏物诗作为装饰和美化的元素, 提升环境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感。
启发思考和感悟
咏物诗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可以启 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悟,引导人们深 入思考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 问题。
当代咏物诗在继承现代咏物诗的基础 上,更加注重诗歌的创新和实验,呈 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风格和特点。

诗歌鉴赏系列:6咏物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系列:6咏物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6、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导学案——咏物诗教案(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2.(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4. (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分)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

咏物诗鉴赏要点

咏物诗鉴赏要点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 形象? 形象?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 , 渴望驰骋疆场 、 大显身 手的骏马形象。 手的骏马形象。
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 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表现出早梅的孤单; 白玉条“ 之喻, 表现出早梅的孤单 ; “ 白玉条 “ 之喻 , 疑梅为雪 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 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怨愤。 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 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 《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 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梅花形象: 、梅花形象: 环境: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环境烘托 环境: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自身: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 自身: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 2、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3、所言之志:隐喻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 、所言之志:隐喻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 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4、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2、环境烘托。 、手法分析: 、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环境烘托。

咏物诗古代诗词鉴赏

咏物诗古代诗词鉴赏

咏物诗古代诗词鉴赏咏物诗古代诗词鉴赏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物诗古代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咏物诗古代诗词鉴赏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

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

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

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

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

咏物诗鉴赏课件

咏物诗鉴赏课件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 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 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 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A、表达对所咏之物的赞美,如《咏鹅》
B、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如《石灰吟》
C、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内容特点和 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 常用方法。 3: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把握其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的 情感。
【元】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明】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艺术手法 物的特点
寄托的情与志
主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其他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衬托等。
鉴赏步骤
三步到位: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3步:分析表现手法
二:课堂探究 合作交流
• 1:这首词中所咏之物有着怎样的特点?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巧借饱受摧残,花 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 不媚俗的忠贞
拟人: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 来形容自己,已将梅花人格化 衬托:上片写梅花的愁,用环境、时 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三:对比阅读,深入感悟

卜算子·咏梅
•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 丈冰,犹有花枝俏。
卜算子·咏梅

咏物诗赏析

咏物诗赏析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写出 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答: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 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 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 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 柳的悲叹之情。 (3)答: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 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咏物诗赏析
1、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 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 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 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 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 趣。 2、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 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答: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 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 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 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 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 心地位、起统领作用的“句”。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诗骨” 是什么? 答:诗眼是“孤”,诗骨是“飞鸣声念群”。 (2)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 的? 答:颔联: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无云中,真令人心生怜意。 “一片”“万重”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 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 难寻的凄苦之情,也是作者的写照。 颈联: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 了。“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通过 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野鸦毫无愁绪、杂乱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 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咏物诗鉴赏》---(共64张)PPT课件

《咏物诗鉴赏》---(共64张)PPT课件

.
4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 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形式标志
以物象为题,如《小松》、《子规》
咏(题、赠、赞)+物象,如《咏 梅》、《赏牡丹》
.
5
猜猜下面诗歌的所咏何物。
(一)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鹦鹉
(二)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注解等。
.
19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
花开不并百花丛,
待到秋来九月八,
独立疏篱趣未穷。
我花开后百花杀。
宁可枝头抱香死,
冲天香阵透长安,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 急; 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 不中。
【注】① 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 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1、形象特点: 栖高饮露、生性高洁、声音远播。
2、所言之志:
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3、手法: 托物言志 象征
借蝉声远传无需借秋风的特点,道出了立身品格高洁的 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 出对高洁自守品格的热情赞颂和对才华的高度自信。
.
17
物的 由小到大,不被人注意,但 特点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2句)
《小松》
以小松喻人,出 情与 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
自小刺头深草里,志 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咏物言志诗歌鉴赏

咏物言志诗歌鉴赏

咏物诗常见的主题
1、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 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 2、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
之情或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 3、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 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 或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托物喻理
这种写法即借咏物来阐明超越表象之外的深 刻哲理,这种哲理或是人生的真谛,或是自 然的法则,它们是通过分析现象而得出来的 本质性的东西。唐代许多诗人在静心观物时 有一种感悟,因而能够透过表象表现出深刻 的哲理性的思考。
托物讽世
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 不公平现象。如罗隐的《蜂》Fra bibliotek咏物抒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1)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 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 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 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 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 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自洁自清、 一尘不染、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来喻自己,山泉即诗人自 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 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 了了可观,耐人回味。 (或)这首诗在表现山泉的天地之声色, 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 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 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咏物诗的鉴赏》课件

《咏物诗的鉴赏》课件

理解意象:分析意 象的象征意义,如 象征人生、社会、 历史等
感受意象:体会诗 人通过意象所传达 的情感,如喜悦、 悲伤、感慨等
鉴赏意象:结合诗 歌的整体意境,对 意象进行深入的鉴 赏和评价
历史背景: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语言风格:分析诗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主题思想:理解诗人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艺术手法:鉴赏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和技巧
时代背景:不同时 代的咏物诗反映了 不同时代的社会风 貌和人文精神
联系:咏物诗的主 题与时代背景紧密 相连,反映了诗人 对时代的关注和思 考
例子:如唐代杜甫的 《春望》,通过对春 天的描绘,表达了对 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 人民的同情。
词语运用:观察诗人对事物的描 绘和表达,如比喻、拟人等修辞 手法的使用
内容:咏物诗通常以具体的事物为描写对象,其他诗歌则更注重抽象的情感和哲理。
风格:咏物诗通常具有清新、自然、质朴的特点,其他诗歌则更注重浪漫、抒情、哲 理等风格。
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象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 达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隐喻: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 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弘扬民族精神:咏物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动物、植物等,表达诗人对自然、社会、人 生的感悟和思考,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审美能力:咏物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促进文化交流:咏物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咏物诗的创作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 咏物诗的主题思想:对后世诗歌的主题思想产生了影响,如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咏物诗的艺术价值:对后世诗歌的艺术价值产生了影响,如语言、形式、意境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咏物诗的文化传承:对后世诗歌的文化传承产生了影响,如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咏物诗及赏析

咏物诗及赏析

咏物诗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阕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它开得最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

是它迎来了春天。

但它却“无意苦争春”。

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

“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

从侧面讽刺了群芳。

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

在词中,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

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

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

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

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

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

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

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

这是第四层。

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

读者已经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

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

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 笑。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 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 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 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 傲骨。 • 比较阅读相同点 • ①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②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 争春的特点。③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④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 ①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屡受 排挤的主战派。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 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②感情基调不同陆 游:低沉孤高。毛 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比较。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 ①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 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 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 有主次之分。
• ②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 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 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 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复诵读后思考: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边地人民流 离失所的关切,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早雁》一诗表面写雁,实际写人。这是一种 什么手法?
象征(借物喻人)方法的运用。表面写雁,实为 写人,即把逃避回鹘南侵的边民写作四散的早雁。
柳 李商隐 P39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咏物诗标题一般是“咏(题)+物”的格式,如贺 知章的《咏柳》、黄巢的《题菊花》;或直接以所 咏之物为题,如苏轼的《海棠》(2007年重庆卷)
咏物诗中常见意象
• 植物:松、竹、梅、菊、莲、杨花、兰; • 动物:蝉、蜂、雁、杜鹃、凤凰等; • 此外还有山泉、瀑布、石灰等。
•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 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 香如故。
石灰吟 于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 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 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 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 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 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 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 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 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
• 1、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尚的节操; • 2、不慕富贵、淡泊闲适的情怀; • 3、抒发自己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报国无门
的悲伤情怀; • 4、表达坚贞高洁,不怕打击挫折的情操。
咏物诗中常见表现手法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
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
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 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
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
•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 志; 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 面烘托。
《早雁》P34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写作背景简介
颈联“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
回”,是说必须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 金河一带,明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 返故乡呢?这是劝早雁既已到了南方,即使到了 春天也不要忙于回去。这里的“春风”含有对 朝廷的军事努力效果的怀疑和微讽。
尾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 苔”,告知雁儿们,不要厌恶南方人迹稀少的 地方,因为这里食物充分,菰米和莓苔处处都 有。潇湘,潇水,湘水,均在湖南。相传深秋 北雁南飞到衡山回雁峰就不再南飞,潇湘一带 是大雁过冬的地方
流,生命匆促之意,抒发对稀疏
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

反衬(乐景写哀)
2。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 “柳”字;句句是景;句句咏物, 而又句句写人。诗中经历今昔荣 枯盛衰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 迟暮、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寓情于景,托物咏怀,借物喻人。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 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垂柳 (唐)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楚王江畔无端种”,“无端”二字 意味深长,江畔种柳,对楚王来说, 也许是随意为之,而在争宠斗艳的宫 女们心目中却成了了不起的大事,她 们自以为揣摩到楚王爱细腰的意向了, 而竞相束腰以至于饿饭、饿死……。 诗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多么含 蓄而深刻呵。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 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 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 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鄙薄流 俗,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 尚情操。
咏物诗小结
1、咏物诗作用: 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讽喻等。 2、常见手法: 比喻、拟人、象征、烘托等。 3、鉴赏方法: (1)概括物象特征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联系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咏物诗的特点 :
1、形似。要实写物的形态、色泽等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 2、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 神品格。 3、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 对比、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咏物诗专题鉴赏
什么是咏物诗?
•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它是借自 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 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咏物诗中所咏 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 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 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 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 活情趣。
•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 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 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 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 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命运充 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 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 雁” 。
首联“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想象雁遭射
四散哀鸣的情景。金河,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 民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军民并无防范情况时 然袭击,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飞” 点明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 因战乱不得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了大雁 飞无序之状和叫声凄惨。 颔联“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想象雁失群后 飞途中情形。当大雁飞过长安上空时,景象凄凉,令人心 在清凉的月色下,汉宫中当年汉武帝所建承露盘上的仙掌 单地高高耸立,形单影只;当年陈皇后幽居的长门冷宫里 灯光黯淡,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陆续传来。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 佳。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 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 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 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 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 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 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 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 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 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 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 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 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1。此诗咏柳,前两句言春日繁华
得意,后两句则言秋日之柳的零
落憔悴。盛衰之间,乃见时光如
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
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
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
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
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0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 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 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2分。答“远离尘世”给 1分);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1分) •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5分) •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手法(1分); 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1分),抒发了诗人孤独 无奈的苦闷心情(2分)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 情怀(2分。只答“怀才不遇”或“失意”给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