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_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二、教学方法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对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教学时,除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要让学生寻找并观察周围存在的大量的对称物体,从中感受和体验什么是对称现象。
2、突出实践,加强操作。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折一折、剪一剪、展一展、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多色彩纸,信封,题组,情景图片,剪刀,大白纸(贴作品)学生课前准备:铅笔、尺子。
四、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交流寒假生活?2、交流师生姓名和年龄姓(王)年龄383、热身广播体操第一节(在生活中对称现象的寻找中素材)(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谈话:寒假期间老师参加了一个民俗艺术节,那里的民俗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特意带来了几福图片,你们想不想看,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本情景图片欢快简短音乐】看完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些什么?【生1:漂亮;生2:也想去。
若这样答,师: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一下,金鱼与风筝,京剧脸谱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两边都是一样的;两边都一样);也可能学生直接说:两边都是一样的,或左右都是一样的】2、咱们发现了共同的特点,两边都一样,为了看清楚,老师把他们画了下来,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他们有什么特点?(生:两边都是一样的;生2:对称,师;你用到了对称,知道的真多,你认为什么是对称?(两边不多不少,两边一样)师结: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形两边一样,如果操作一下,会不会有一样的发现呢?大家想不想试一试?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些图形,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三年级数下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教案
欣赏感受对称美并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对称美。
检验学生学习后的判别能力。
找出教室里的对称图形或现象
六、拓展
七、作业。
关于对称,老师在还搜集到一些知识,同学们想了解吗?(多媒体出示小资料)
用对称的知识装扮自己的房间,请用日记记下你是如何用对称知识装扮自己的房间的,
什么收获?
先自己思考,再交流想法。
组内讨论,共同判断。并做出对称动作。
拿出课前剪好的图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老师先剪一个,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然后再做后面几个。集体订正。
生:先思考再举例。
生:入神的观赏。
学生积极参与,根据理解,积极判断。
找几名同学到黑板前做动作。
请一生当模特,其他生积极回答。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2.在自主探索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点难点教学重
重点: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感知对称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各种对称图片等
板书设计
对称
对折→左右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直线:对称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展示图片)好看吗?
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
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优质教案
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对称》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并理解其特点。
【教学难点】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师:好看吗?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自己所做的剪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好奇心。
】二、合作探索师:下面将要给大家欣赏的图形中都含有这些新知识。
先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民俗节上的图片吧。
【课件出示民俗节上的图片】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感觉这些图形怎么样?生:这些图形很漂亮,而且这些图形好像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进一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想代表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生1:金鱼图以中间所在直线为界,上下两边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生2:风筝图以中间所在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生3:京剧脸谱以鼻子中间所在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师:以一条直线为界,如果物体具有直线两侧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这种特征,就说这种物体具有对称性。
生:所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之前三幅图上面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如下:【课件出示平面图】师:将上面的图形对折,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对折后这些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
师:这些图形都被称为轴对称图形。
小组讨论一下,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生:像这样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那用下面的方法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生:因为对折之后图形的左右能够完全重合,所以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关于对称的基本概念。
2.能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能够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3.能够分辨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
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对称美。
二、知识准备1.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
2.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分类与识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数学知识——对称,你们知道对称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对称就是左右或上下一样。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个对称的形状,例如蝴蝶、蜜蜂、兔子等。
2. 对称轴的讲解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正方形。
2.教师问:“这个正方形有没有对称轴呢?”3.学生回答:“有的,正方形的中心点可以作为对称轴。
”4.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其他图案的对称轴,例如长方形、圆形等。
3. 对称轴的作画1.教师下发纸张,让学生画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并标出对称轴。
2.学生在画每个图形时,要注意对称的细节,比如下巴、翅膀、眼睛等。
3.学生画完后,课堂展示,彼此欣赏。
4. 对称和非对称图形的区分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对称和非对称的图形。
2.教师要求学生说出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是非对称图形。
3.学生能够说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能解释原因。
4.学生能够说出哪些图形是非对称的,并能解释原因。
5. 对称美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在黑板上放出一张对称美的图画。
2.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图画中的对称元素,并解释为什么这些元素是有对称关系的。
3.学生能够表达对称美的感觉,并能从生活中寻找对称美的例子。
四、课堂总结1.回顾标题是什么,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教师总结对称图形与非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对称和非对称的区分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对称相关的练习题。
2.在生活中寻找五个对称美的例子,并拍下照片——你们可以在【xx】这个APP上分享你们的照片!。
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对称.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9—2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在大量的操作、观察等具体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
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对轴对称现象的感知和理解.【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蝴蝶,脸谱等对称图形,课件,习题卡片.【学具】彩纸若干张,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参加过民俗节活动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逛一逛民俗节盛会,你们喜欢吗?(课件出示)2.观察这些作品,看看会有哪些发现?请你也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一下,你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同学听听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有所发现。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可谓一举两得。
二.动手操作,亲身体验(1)建立对称图形的概念师:现在同学们小组合作,打开袋子,收礼物。
找一找:你找到了什么?看一看: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两边的形状,大小是一样的?引导学生从形状观察,比较图形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和共同点.折一折: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解了对称图形,下面咱们就动手折一折吧。
组织学生讨论,对折,得出这些图形两边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师:像这样将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现象叫对称.(板书课题: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第一章:认识对称1.1 引入话题:介绍对称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2 活动一:组织幼儿进行对称游戏,如剪刀石头布,赢的人要在对方的手臂上画一个对称图案。
1.3 活动二:让幼儿尝试自己画一个对称图案,并互相展示。
第二章:民俗节的由来2.1 引入话题:讲解民俗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幼儿了解不同节日的习俗。
2.2 活动一:组织幼儿讨论自己最喜欢的民俗节,分享节日的习俗和乐趣。
2.3 活动二: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民俗节的场景,让幼儿观察其中的对称元素。
第三章:民俗节的庆祝活动3.1 引入话题:介绍民俗节的庆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活动中的对称现象。
3.2 活动一:组织幼儿进行民俗节庆祝活动的角色扮演,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
3.3 活动二:让幼儿尝试自己制作民俗节庆祝活动的道具,如彩球、灯笼等,并互相展示。
第四章:民俗节的食物4.1 引入话题:介绍民俗节的食物,引导幼儿观察食物中的对称现象。
4.2 活动一:组织幼儿参观食品摊位,让他们观察和尝试不同民俗节的食物。
4.3 活动二:让幼儿尝试自己制作民俗节的食物,如粽子、年糕等,并互相展示。
第五章:民俗节的歌曲和舞蹈5.1 引入话题:介绍民俗节的歌曲和舞蹈,引导幼儿观察舞蹈中的对称现象。
5.2 活动一:组织幼儿学习民俗节的歌曲和舞蹈,让他们体验舞蹈的乐趣。
5.3 活动二:让幼儿尝试自己编排一个简单的民俗节舞蹈,并互相展示。
第六章:手工制作对称道具6.1 引入话题:讨论手工制作对称道具的乐趣和意义,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
6.2 活动一: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让幼儿选择制作一个对称的道具,如面具、头饰等。
6.3 活动二:引导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对称设计,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称美。
第七章:民俗节的对联文化7.1 引入话题:介绍对联的概念和民俗节中的对联文化,引导幼儿了解对联的基本结构。
7.2 活动一:组织幼儿学习编写简单的对联,让他们尝试创作上下联。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民俗节日的基本知识,知道我国主要的民俗节日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设计民俗节日相关图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民俗节日的来源、习俗和活动。
2. 利用对称观察、对称绘制等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民俗节日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民俗节日1. 介绍我国主要的民俗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
2. 分析各个节日的特点、习俗和活动。
第二课时:学习对称知识1. 讲解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对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观察民俗节日中的对称元素,如对联、窗花等。
第三课时:动手实践(一)1. 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民俗节日元素运用到对称设计中。
2. 每组选择一个民俗节日,设计相关对称图案,并进行展示。
第四课时:动手实践(二)1. 让学生根据上一课时的设计,动手制作对称图案。
2. 鼓励学生创新,可以使用纸张、彩泥、剪刀等材料进行制作。
第五课时:作品展示与评价1.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三、教学资源1. 查阅相关民俗节日的资料,如图书、网络等。
2. 准备对称设计的素材,如纸张、彩泥、剪刀等。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学生作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俗节日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对称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等。
3. 学生作品的完成质量,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对称美感。
五、教学建议1. 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2.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在动手实践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作品。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引言民俗节是一种以庆祝特定日子或场合的方式,是人们世代相传的活动。
在民俗节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来表达对特定事件、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敬意。
其中,对称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对于提升节日氛围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对称为主题的民俗节教学设计,并详细描述设计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民俗节的重要性,并通过设计和创作对称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参与实际的手工制作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对称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民俗节的介绍教师将向学生介绍不同民俗节的概念、来源和意义。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对各个民俗节有更直观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民俗节与社会文化的联系。
2. 对称设计的原则和技巧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对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如镜像、轴对称、对称元素等。
通过举例和示范,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设计技巧,并鼓励他们尝试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 创作对称图案学生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所选民俗节的主题,设计并制作对称图案。
教师可以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可以选择绘制、剪纸、拼贴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创意,同时考虑如何使用对称设计来丰富图案的表现力。
4. 展示和评估每个小组完成后,他们将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和同学们可以就作品的创意、对称设计的运用和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一步的改进。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1.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创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3.实践体验:通过实际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对称设计原理和技巧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并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能够通过实例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和在图形中的应用;3.能够发现实际生活中对称的事物;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5.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并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通过实例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和在图形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如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让学生观察一些具有对称性质的图形,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2.学生的认识被引导到了图形的对称性质,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对称的概念。
2. 讲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教师简要讲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尝试通过动手摆弄来理解对称的基本特征;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1.让学生自由活动,在环境中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点的事物,写在黑板上;2.显示出“对称线”,并引导学生试着尝试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做对称处理;3.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一些观察到的对称事物,并标明对称线;4.让学生制作对称物品并展示,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对“对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的学习1.教师通过示范,为学生讲解“对称”的基本性质;2.普及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对称”的学习成果。
5. 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情况1.分发小锦囊,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对称一张大图到笔记本画纸上;2.学生自行重复实验,互相检查。
6. 总结本节课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学习的重点;2.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表达观点;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难点;四、教学资源准备1.书籍与教材:《对称》教材、一些单词卡片、《对称》练习本;2.材料:纸张、笔、剪刀、饼干面饼、颜料、糖果纸、灯泡纸、彩纸、胶带、卡纸;3.多媒体设备:视频、音响、电脑、投影仪。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对称的本质,认识水平对称、垂直对称和中心对称三种对称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民俗节庙会中的对称元素,进一步加深对对称的认识和理解。
3.能够运用对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对称图案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对称概念的引入1.利用PPT课件,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来引入对称的概念。
2.通过对称图形的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对称的本质,了解水平对称、垂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
2. 民俗节庙会中的对称元素1.利用PPT课件,展示青岛市传统的民俗节庙会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岛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2.结合庙会中的装饰元素,如灯笼、剪纸、馒头、糖画等,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对称元素,加深对对称的认识和理解。
3. 对称图案的创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行设计简单的对称图案,如花朵、心形等。
2.学生在纸上进行绘制,搭配彩色笔,增强对对称图案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过程1.教师示范对称图案的绘制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2.学生进行对称图案的设计和绘制,并与同伴分享。
3.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民俗节庙会的图片和视频,并带领学生观察、分析其中的对称元素。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不同对称元素的特点和意义。
5.结合课堂学习,分组让学生设计简单的对称图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对称图案设计评价。
评价学生设计的对称图案的对称性、美感、创意性等方面。
3.分组展示评价。
评价学生在组内合作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表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对对称概念的引入和对对称元素的观察和分析,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对称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组讨论时间有些紧张,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此方面的计划和安排,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能识别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3.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3.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俗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节日中的对称元素,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描述其特点。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体验对称的美感。
5. 小结: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强调对称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三、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作业设计:1. 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记录下五个例子,并描述其特点。
2. 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要求美观、创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民俗节日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对称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对称轴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讲解和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图形中的一条直线,它将图形分为两部分,使得两部分完全重合。
在讲解对称轴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窗户、门、镜子等。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教材中关于对称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何找出对称轴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我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会找出对称轴,并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对称轴,并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对称的图片、对称轴的标记工具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些实际的民俗节庆场景图片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对称元素,引发学生对对称的兴趣。
2. 讲解:我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讲解对称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对称轴,并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4. 实践活动: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元素,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对称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元素,并画出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及时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指导。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观察和发现对称的元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二、教学目标的制定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四、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五、教学过程的安排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的创意与实践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策略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对称线;–能够准确地画出物体的对称线;–理解通过对称性,能够发现物体的特征和规律。
2.技能目标:–锻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于不同形状的图形,如何准确地找出对称线;–运用对称性,发现物体的特征和规律。
2.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对称线;–通过对称性,发现物体的特征和规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民俗节庆的图片,让学生先来了解一下民俗节庆的形式和特点。
–循序渐进的引出本课的内容——物体的对称性,并通过图形的对比,让学生初步体会对称性在生活和图形中的出现。
2.学习新知–告诉学生,当一个物体中的一条线将物体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相同,那么这条线就是这个物体的对称线。
–示范绘制各种基本的图形,让学生进一步认知对称线的概念。
–带领学生一起寻找几何图形的对称线,并记录下来。
3.拓展知识–分组活动,教师派发各种有趣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找出图形的对称线。
–班级展示,让不同的组展示他们找到的对称线,并互相欣赏、评价,并找出最佳的作品。
4.练习巩固–给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内容的练习;–在课堂上 Call out 几名同学,说出练习册上某几题的答案和解题方法。
只要参与就有奖励哦!5.课堂小结–对本课重要内容进行简单总结;6.课后延伸–带领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物体中的对称性,并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四、作业1.练习册第二单元所有题目;2.课后回家,观察身边的物体中的对称性,并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五、教学思考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对称线的概念,并且能够通过这种对称性来发现物体的特征和规律。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情景图中的四个板块包含了建筑、脸谱、舞蹈与杂技、民间艺术手工艺品,这些都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体现 教师适时进行人文化的教育,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真是了不起!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谭坊镇刘镇小学 姓名:陈圆圆 职称:二级教师 电话:3846056 电子邮件:cyyacxj@ 通讯地址:青州市谭坊镇刘镇小学 潍坊市优质课一等奖,青州市课堂教学大赛获得信息技术学科一等奖。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剪刀,正方形纸片、铅笔、尺子。 2,学科:数学
二、 教学课题 1、结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事例,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 趣。
五、 教学过程 (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观察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精美的视频材料,请大家欣赏一下,它们美吗?仔细观察,这些图形 左边和右边,你发1342824477&182519372379&014042694&921062971&187627127&384842345&fm=23&gp=0.jpg 2、小组内合作交流。 3、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 (大屏幕演示“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的动画” ) 小结:像这样,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5、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6 、 小 高 潮 部 分 : 今 天 老 师 也 给 你 们 带 来 了 3 件 神 秘 的 礼 物 , 猜 中 的 话 就 是 /it/u=1000440113,3112182009&fm=23&gp=0.jp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对称”这一章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对称轴的定义,并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和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找出对称轴。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风筝、剪纸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对称轴的定义,并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对称轴的位置和作用。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剪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5. 活动三: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将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组合,创作出一幅美丽的画作。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六、板书设计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2. 目录:1. 教学内容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具学具准备5. 教学过程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3. 正文内容: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
2. 课后习题:布置一些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达到教学目标。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对称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3. 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对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民俗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对称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2. 新课导入1. 对称的概念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
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字母“H”、“M”,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 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应用实例,如服装设计、家居布置等,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对称图形。
2.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4. 总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尝试运用对称进行创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对称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对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景中,结合大量实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2. 能力目标:在探索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 情感目标:初步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蓝猫淘气三千问”大家喜欢看吗?生:喜欢(学生很兴奋)师:我也非常喜欢看,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跟“蓝猫”还是好朋友呢?昨天我去拜访“蓝猫”,它给我看了许多它在民俗节中拍摄到的照片,还向我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下可把我难住了。
同学们愿意帮助老师吗?生:愿意!(学生兴趣盎然)师: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蓝猫”在民俗节中拍摄到的照片吧!(多媒体出示民俗节照片:风筝、剪纸作品、脸谱等)(评析:利用“蓝猫”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探究新知1. 师生欣赏照片,谈感受。
师:你喜欢哪幅照片?你是怎么知道它的?这幅照片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1:我喜欢那幅大花脸的照片,我在电视里看到唱京戏的演员脸上就带着这样的面具。
生2:老师不对,我知道京剧演员不是戴面具,是画在脸上的。
生3:老师,我知道那个叫脸谱。
生4:我喜欢第三幅窗花的照片,很漂亮。
过年的时候,我奶奶家的窗户上贴着这样的窗花。
生5:老师,商场里有卖窗花的。
生6:我叔叔结婚的时候,窗上就贴了许多漂亮的窗花。
生7:老师,我喜欢风筝的照片,我爸爸带我去放过好几次风筝。
生8:老师,我爷爷会做风筝。
……(学生边观察边交流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互相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2. 探究对称现象(1)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发现对称现象的基本特征。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你们能不能再仔细的,一幅一幅地对比观察一下,你还能不能有更伟大的发现。
请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研究一下,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观察的最仔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内容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二、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三、教材的基础和地位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对称知识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
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3页。
教材分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
(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对称的美,进而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会这么美”的兴趣,再由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
谈话: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谈话: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好,开始吧!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通过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重合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不会用完全重合来表达;对折的方法一般是相同的,学生对对折后打开所看到的折痕表述不会很好,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发现有条理的表达完整。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板书:重合对称)谈话: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你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扣杯图)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扣杯的一边有把,一边没有。
谈话:真的不是吗?你能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吗?学生演示折。
谈话: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图形对折后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可能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图形中有的地方重合而有的地方没有重合,即是部分重合;而另一种是两边重合后没有多出来的,也没有缺少的,有少数学生会说出这是完全重合。
谈话: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
(板书:完全)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老师也想折一折,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对称图形借给老师用一用?注意看,老师开始折了,我这样折得到一条折痕,这样折又得到一条折痕。
这两条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
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一般用点划线把它画出来。
注意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请你在你刚才对折的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谈话: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我们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谈话:现在你知道这些体操动作为什么这么美了吗?再回到课的伊始,学生现在会恍然大悟,用数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些图片,发现对称的美,感悟对称的美。
谈话:那你能从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按要求完成课本第21页自主练习第1、2题。
学生交流如何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图形重合、完全重合,由折痕认识“轴”,进而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这样层层深入,如剥笋一般,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学习过程,体验探究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对称的美。
三、验证猜想,巩固练习谈话:打开学具盒,请你在钉子板上拼一个以前学过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平面图形。
告诉大家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学生可能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不同的图形。
谈话:请小组长打开2号袋,找到你围的那个图形,动手验证一下你围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2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2种情况,三角形3种情况)谈话: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可能出现一些争论。
对正方形、长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因为情况比较复杂,象三角形中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有四条边都相等的菱形,是学生争辩的焦点,也是学生探究的难点,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学具准备。
谈话:在我们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
请你从这些图形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并请你的同位帮你看一下,你画的对吗?谈话:请大家打开课本20页自主练习,请你从第3、4题中,选一道题你喜欢的做在书上。
分题订正,投影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围一围、猜一猜、验一验、画一画等活动,使课堂掀起了一个探究、争论的高潮,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他们主动参与其中,在不断的争辩、动手验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动手实践,创作图形谈话: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对称。
学生从生活中找对称。
谈话:生活中的对称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也搜集了几幅轴对称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演示)谈话:看了这么美的轴对称图形,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创作一幅?谈话:你可以用学具盒上的钉子板围一围,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还可以用剪刀剪一剪,还可以用彩笔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创作活动。
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的作业就是找一找自己家里的轴对称图形说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数学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时时都会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通过围、摆、剪、画等形式,让学生体验自己创造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谈话:同学们,请你做一个动作,告诉大家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好吗?学生做出不同的对称动作造型。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新问题,好吗?[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示出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可谓一举两得。
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谈话:想一想,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如果出现回答不完整,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并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谈话:那么,你知道这些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吗?请你打开课本第22页看第5题,先仔细观察,想一想,然后再连一连。
学生展示汇报做法。
学生做这道题一般不会出现错误。
如果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原因,再请别的同学帮助他。
谈话:对,我们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给你轴对称图形的一般,你能画出它的另一半吗?请你自己完成第6题。
学生相互展示自己是如何画的,并互相交流画的方法。
这道题学生常出现将格子数错而导致画错图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看图、数格子,提醒学生画完后一定要看一看两边是不是一样。
谈话: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
(出示第23页第7题)请你仔细看图,看看图中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老虎跳到水里去了?你能看图编出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吗?让学生在编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弄清楚老虎、狐狸和它们在水中的倒影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谈话: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很有用处。
那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吧。
(出示“我学会了吗?”)谈话:请你自己在书上完成这道题。
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丰收园”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层次递进,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对称的知识来装扮一下你自己的房间吗?请你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你是如何用对称的知识装饰自己的房间的,好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自己总结课堂所学的知识,梳理知识,系统知识,培养学生每一节课都要知道自己所学的内容的习惯。
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仅促进学科融合,而且培养了学生以数学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观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