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确立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它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基础上确定的,它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全面、战略的高度审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并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阶段的时代命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这个原则被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发展的结果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期盼。
科学发展观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还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各个方面的协调。
这包括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效益和质量,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全球发展,协调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则是要注重长期发展,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前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了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形成党政市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发展局面。
科学发展观还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认为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而创新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观倡导全面深化,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发展问题的新思考,是党中央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源于对发展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党中央深刻反思传统发展观的弊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一观点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强调人的价值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化和拓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批判和超越,更是对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问题的独特解决之道。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的发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党中央对党和国家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也对世界具有积极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科学发展观是怎么提出的及其内涵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强调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同时,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一.具体科学发展观如何提出的20世纪四十年代,在饱受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灾难之后,海外殖民扩张被世人抛弃,加快经济增长成为各国的共识,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开始盛行。
但是,在传统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导致一些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社会两极分化、失业增加、政治动荡等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经济增长却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问题的。
到1960年代末期,各国越来越认识到了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缺陷,开始更多关注生态问题,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而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经济增长也就会到极限了,于是产生了“发展=经济增长自然生态”的发展极限论。
这种发展思想是在1969-1973年间由罗马俱乐部的未来学派提出的,他们把自然生态纳入到整个发展系统,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帮助人们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种种误区中走出来,发挥了巨大作用。
科学发展观
第二、 第二、这反映了体制环境的变化
体制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历史性的进步。 体制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历史性的进步。 1 2
政 治 体 制
经济体制
第三,这是 多年发展提供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这是20多年发展提供的经验和教训
20多年进一步的发展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 20多年进一步的发展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高速 多年进一步的发展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 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 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 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 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资源短缺和生态 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在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后因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 强而带来的压力等等。 强而带来的压力等等。 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 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就是说,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 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就是说, 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提出来的。 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提出来的。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
1、看一组数字和事例
事例1 事例1
广东某县级市自确立“工业立市” 以来, 广东某县级市自确立“工业立市” 以来,该市城 区面积由1993年的4.7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2003年的 区面积由1993年的4.7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2003年的 1993年的4.7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2003 231.2平方公里,导致曾被誉为候鸟乐园的河网湿地的 231.2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面积减少9225公顷。根据国际科学界做出的价值评估, 面积减少9225公顷。根据国际科学界做出的价值评估, 9225公顷
第四, 第四,这是世界潮流所决定的
当今世界, 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 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 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当今国际社会是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现在所做到的,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现在所做到的,发展中 国家短时期未必都能做得到, 国家短时期未必都能做得到,这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受 到巨大压力。惟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 发展观的转变, 到巨大压力。惟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才能趋利避 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害,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提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这一理论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经济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三大法宝,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不久就得到了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1980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把这个理论认识清楚,抓住时机,加速发展。
”1980年5月12日邓小平又强调:“我们要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目标,没有一种发展观、没有一种发展的战略是不行的。
”邓小平这两次讲话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中所形成的基本原理是贯通起来了。
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的核心问题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进一步提出了这个问题。
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时因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把解放思想确定为党在现阶段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正是在这个重大思想路线上,党同人民群众达到了最广。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吸收了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华综观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重大理论的提出,都有它赖以形成的经济思想来源,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等方面的条件。
1科学发展观是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8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0102030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日益扩大05060708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二是坚持把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三是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六是把发现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七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八是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四是坚持把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九是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集合起来五是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十是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十个结合”3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思想,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观、发展观、工作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一、科学发展观的起源科学发展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开放初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开放事业的推进,经济发展迅猛,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增长,同时也暴露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不合理、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反思、探索新的发展观成为时代的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1.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策的重要转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策是中国开放的新起点,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契机。
这次会议提出“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内涵,强调把经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核心地位。
2.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明确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会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中心任务放在发展生产力上,坚持把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等重要论断。
3.在十六大报告中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原始形态,强调了科学发展观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中共十七大中科学发展观的正式确立中共十七大是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议提出了“坚定不移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等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
三、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强调发展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全面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要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相协调,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总目标,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以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为根本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建设是党执政兴国的基础,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和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和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科学文化、科学生活、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为基础,通过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以及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对未来发展的科学、系统和制度的管理和调控的科学发展观。
它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思想指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的发展理念,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1、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国家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和可持续性问题的重视不够,造成了社会经济环境的破坏,我国政府从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向追求可持续发展转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即科学发展观。
2、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是发展一切事业,特别是弘扬公平正义,实现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建设富强国家,建设文明美好社会。
科学发展观正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它以人民全面发展为核心,从宏观层面统筹发展,使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科学。
3、党和国家领导班子的指导和责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在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责任作用。
领导班子要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科学性作用,为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把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国家安全稳定、提高民生和国家实力等因素统筹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实现新的发展结构和发展过程。
2、科学文化、科学生活、科学观点、科学方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推进科学文化的建设,并且要求我们要有科学的生活态度,也要有正确的科学观点,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实现发展问题,才能使我们的发展更加科学。
3、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一管理和协调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协调的发展,以实现对未来的科学、系统和制度的管理和调控。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它旨在指导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发展理念的新变革,它强调了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源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新的发展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环境压力、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发展问题,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经常出现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合理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均衡发展,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经常出现一些不可持续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发展理念的新变革。
它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理解,使其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行动指南,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旨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科学发展观被视为现代化建设的总依据,也是党和国家工作的总遵循。
那么,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是什么呢?科学发展观首次被提出是在2003年,当时中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科学发展观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弥补传统发展观念的缺陷,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这与以往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发展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紧密融合,注重协调发展各个方面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一理念的引入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传统发展观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问题。
科学发展观则明确指出,发展必须始终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思想的引入,使中国的发展目标更加全面,关注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其次,科学发展观引领了中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中国从传统的人口大国转变为创新驱动的经济大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在国际社会中确立了中国的形象和地位。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合作、共赢和和平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提出了一系列国际合作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还体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上。
科学发展观发展历程
科学发展观发展历程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形成1.1 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社会矛盾等问题,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因此,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
1.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首次在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被提出,并在2007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3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在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吸取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2.1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2.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2.3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处理好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效应。
2.4 依法治国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三、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成果3.1 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通过实施科学发展观,取得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2 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
中国通过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推动了社会和谐进步。
3.3 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中国通过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3.4 全球合作科学发展观强调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通过实施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展望4.1 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
科学发展观
10
人口膨胀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制约
1999年10月12日世界第60亿公民在波黑出生,被联合国定为 世界 1999年10月12日世界第60亿公民在波黑出生,被联合国定为“世界 日世界第60亿公民在波黑出生 60亿人口日 亿人口日”。 60亿人口日 。 2030年世界人口要突破100亿 年世界人口要突破100 2030年世界人口要突破100亿。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年代 人口数量 间隔时间 1804年 10亿 1804年 10亿 数百万年 1927年 20亿 123年 1927年 20亿 123年 1960年 30亿 33年 1960年 30亿 33年 1974年 1974年 40亿 40亿 14年 14年 1987年 13年 1987年 50 亿 13年 1999年 1999年 60亿 60亿 12年 12年
2、实践基础: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新阶段 、实践基础:
特征
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总体上还不高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 区域发展 基础薄弱、 城乡、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 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 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诸多新课题; 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日益扩大,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 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确立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确立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背景下,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对发展理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那么,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有现实依据的。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环境压力巨大。
传统的发展观念注重经济增长和物质积累,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符合时代特点。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等,都对发展观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发展观念已经不能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需要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时代特点,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符合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事物的发展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需要协调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和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总结。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中国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的发展成就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充分证明了科学发展观是符合中国国情、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是正确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有现实依据的。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了时代特点,遵循了发展规律,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10月,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依据(一)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马克思在自己的诸多著作中多次谈到发展观问题,强调环境、人的活动和人本身发展的一致性,尤其是《资本论》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萌芽。
在《资本论》第三卷手稿中,针对“以资源高消费,求生活高消费”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马克思在理论上首倡资源新型发展模式,“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的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火花引燃了恩格斯的哲学智慧,1876年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恩格斯写下了蕴含着生态危机观和科学发展观萌芽的哲学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这里,恩格斯鲜明的提出了新唯物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对科学发展观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辩证法科学定义,强调辩证法就是发展观,而且是最为全面深刻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首次提出:“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反映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知识是相对的。
”此外,列宁多次阐述这一思想,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还提出了两种发展观的基本分野:一种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一种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
3、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八大特征 •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 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 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 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 层次矛盾和问题; •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 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 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 益难度加大; •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 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 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 革需要继续深化; •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 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 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 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 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 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 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 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和 现实依据——新时期新阶段新要求
•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 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提出来的
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5% 以上。总体上呈现的是“三高一低”, 即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效率,粗 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根据
科学发展观: 提出的背景和根据徐崇温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 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是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吸取国外发展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党三代中央领导的发展观。
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的起点上, 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必须有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个重大战略思想, 就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自从胡锦涛同志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江西考察工作时,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2003年10月14日在党的第16届3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后,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迅速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几年来的实践更证明, 这种科学发展观是指引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沿着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的道路向前迈进的重要指导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那么,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根据, 又是什么呢?一、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于新阶段新要求而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适应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 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建国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 面临着许多机遇。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这些矛盾的凸现又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大家还一定要多做梳理,查漏补缺,放眼全局,把复习过以及没复习到的地方梳理一遍,下面传媒研考小编整理了“2021考研政治毛中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一)含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形成背景和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我们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同时,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过这个实际。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借鉴。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就决定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提出和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经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 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中国将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 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调整经济结 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循 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 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促进 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 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 面发展。” 中国领导人的这两次讲话在国际 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世界上 许多有识之士的认同和赞赏。 (摘自《中华儿女》2007年第 10期 杨建梓 邵维正/文)
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 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 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 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真正 使这次防治“非典”斗争成为我们改 进工作、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的一个 重要契机。 这个契机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 科学理念呼之欲出了。 8月的江西正值酷暑时节。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总 书记先后到赣州、南昌等地,就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和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就 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牢 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
科学发展 观的提出 与确立
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他指出,积极探 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加大结 构调整力度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 合起来,把推进城市发展和推进农村 发展结合起来,把发挥科学技术的作 用和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结合起来, 把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结合起 来,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结合起 来,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03年10月14日,胡锦涛在十六 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中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他指 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 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 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十六届三中全会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
笃 行 ·决策经典·
G A N B U W E N Z H A I
2003年春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春 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神州 大地。这种叫作SARS的病毒,很快 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肆虐,其突发性、 广泛性和不可知性,引起了人们的广 泛恐慌,打破了人们以往对春天的美 好印象。 就在人们恐慌的时候,党和国家 领导人出现在群众之中。2003年4月 14日上午10时许,广州商业街上突然 有人大叫“胡锦涛总书记”,接着, 人们发现,一个熟悉的形象就站在他 们身边。许多人瞪大了眼睛:没错, 就是胡锦涛! 这虽是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发病 的重灾区广东了解“非典”疫情防 治情况的一个小片段,而意义非同一 般,影响尤为深远。正如直接参与抗 击“非典”风暴的北京某医院一位年 轻女医生说的那样:“回忆起来,我 感到好可怕。会过去的,会过去的, 而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如果 问我,什么时候看到了希望,可以 说,就是看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 宝总理像勇士一样同人民站在一起 的时候。” “非典”无情,人有情,我们 有这样情系全国人民安危的领导人, 何患“非典”不能战胜?战胜了“非 典”,当全国人民还沉浸在胜利的 喜悦中时,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 温家宝总理等领导人并没有停留在就 事论事处理“非典”问题,而是由此 引发诸多深层思考,举一反三,联系 到现实社会中存在单纯追求GDP、政 绩观偏移、城乡和区域差别过大、 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 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责 任感,对由“非典”暴露出的我国 社会管理、公共卫生方面存在的问 题,痛定思痛,深入思考,以前所 未有的紧迫感,真切体验到要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就得确立科学的发 展理念。正如胡锦涛所指出:通过抗 击“非典”斗争,我们比过去更加深 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 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 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 生体系存在缺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更 加完整地表述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 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 展。至此,科学发展观这一作为必须 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以中央全会决 定的形式正式确立起来。 科学发展观不仅已成为国内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而 且正在突破国界,成为我国向世界 宣称的基本国策。今年9月6日,温 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 辞中明确指出:“中国当前经济发展 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 速增长,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对外贸 易稳步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同 时,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稳定、 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 主要是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结构性矛 盾突出,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 代价过大,物价上涨压力增加,体制 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走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 就在同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又 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的开幕式 上发表重要演讲,向全世界庄严宣 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