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0年编全一册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四首
3.结庐在田家,所愿唯优游 《田家杂兴八首(其三)》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 和恬淡的心态,诗风质朴自然。“众人耻贫贱,相与 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四句,通过对比 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
依我庐”六句具体写田园一壶”四句明 志之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诗人怀着傲世而看透尘世之心,打算在终南山中终老 此生。
2.终南望余雪,心系城中寒 《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咏雪诗。 此诗主要描写终南山的余雪,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向背 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 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景色虽好,不知有 多少寒士受冻。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 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点拨】“野旷天低树”写出旷野的空旷寂寥,在这 个广阔的天地之中,人显得孤独寂寞,江中的孤月并 不能慰藉寂寞之心,诗人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 望奔赴长安,而今却只能带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巡 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飘摇江汉,千愁万绪,不 禁纷至沓来,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能 让我们想象到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
2.《田家杂兴八首(其二)》的结尾说“所愿在优游”, 那么“优游”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点拨】①无拘无束,没有俗事打扰;②寄情山水, 在终南山中终老此生;③傲世洒脱,与酒相伴,看透 尘世。
【备选要点】 清人黄叔灿《唐诗笺注》:“‘野旷’一联,人但赏 其写景之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诗外味。”你 是怎样理解这诗外之意的?
【解析】选A。A项,应是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 愁。
(一)*宿建德江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文本导学】 微课一:赏析字句在诗中的作用 1.《宿建德江》首句“移舟泊烟渚”有什么作用?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1单元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预习 夯实基础
1.字音识记
(1)移舟泊.烟渚.( (2)林表明霁.色( (3)相与尚膏.腴.( (4)所乐在畋.渔( (5)满园植葵藿.( (6)兀.然倾一壶(
[知识梳理]
)( ) ) )( ) ) ) )
[答案] (1)bó zhǔ (2)jì (3)ɡāo yú (4)tián (5)huò (6)wù
[文脉梳理]
[文本深读] 1.这首诗是怎样扣住一个“望”字写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 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都是望中所见的。
[答案] (1)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终南阴岭秀 积雪 浮云端 (3)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4)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 生 (5)山泽时晦暝
[作者名片]
隐居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人,唐代诗人。 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与王维并称 “王孟”。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现 有《孟浩然集》。
乐于隐逸的祖咏
祖咏(699-约 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少有 文名,擅长诗歌创作。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 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 归隐汝水一带。曾南游江南,北上蓟(jì)门。与 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诗多状景咏 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以《终 南望余雪》和《望蓟门》两首诗为最著名。《全唐诗》编诗一卷。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预习 夯实基础
1.字音识记
(1)移舟泊.烟渚.( (2)林表明霁.色( (3)相与尚膏.腴.( (4)所乐在畋.渔( (5)满园植葵藿.( (6)兀.然倾一壶(
[知识梳理]
)( ) ) )( ) ) ) )
[答案] (1)bó zhǔ (2)jì (3)ɡāo yú (4)tián (5)huò (6)wù
[文脉梳理]
[文本深读] 1.这首诗是怎样扣住一个“望”字写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 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都是望中所见的。
[答案] (1)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终南阴岭秀 积雪 浮云端 (3)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4)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 生 (5)山泽时晦暝
[作者名片]
隐居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人,唐代诗人。 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与王维并称 “王孟”。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现 有《孟浩然集》。
乐于隐逸的祖咏
祖咏(699-约 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少有 文名,擅长诗歌创作。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 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 归隐汝水一带。曾南游江南,北上蓟(jì)门。与 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诗多状景咏 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以《终 南望余雪》和《望蓟门》两首诗为最著名。《全唐诗》编诗一卷。
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山水田园诗四首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自然美、人情美融合
诗歌中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自 然景色,将自然美与人情美巧 妙地融合在一起。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 舟自横”等句,既描绘了自然 景色的美丽,又表达了作者对 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自然美与人情美的融合,田园诗所表现的自然美、生活美以及隐逸情怀等,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 的审美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暂时摆脱喧嚣的尘世,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同 时,它还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02
《山居秋暝》赏析
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01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 代著名诗人、画家。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风光及隐逸生活情趣,风格清新 自然,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
代表作品有《滁州西涧》、《观田家》、《寄李儋 元锡》等。
诗歌内容与情感表达
02
01
03
《滁州西涧》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诗歌,通过 细腻入微的笔触,展现了滁州西涧的美丽景色。
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 透露出一种隐逸生活的情趣。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诗人,被誉为“田园诗派创始人”,其代表作有《归园田居》等 。
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
王维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其山水田园诗代表作有 《山居秋暝》等。
孟浩然
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代表作有《过故人庄》 等。
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艺术价值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为审美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创造出优美的意 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它还将情感、哲理等融入其中,提升了诗歌的艺术 品位。
1.5+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储光羲的生活经历较为曲折。他进士及第后任安宜 等地县尉,不久辞官归乡。后又出仕,在安史之乱 中被叛军俘虏,接受伪职。后因此而被贬窜南方,
卒于贬所。他在贬职之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这一时期,他 创作了不少反映田园生活的诗篇。如《田家杂兴八 首》《田家即事》等,是其直接写田园生活的代表 作。
《游终南山》
诗人在公务之余,曾有幸去游历终南山。终南山自
魏晋至唐,一直是“隐士”的摇篮,旅游的胜地。 山 水 田 园 诗 四 首
诗苑花絮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诗苑花絮
孟浩然“不才明主弃” 孟浩然出身门第不高,难有腾达机会,直到五十 来岁,还是一介布衣。后来,他禁不住朋友的劝 说,也来到长安希望求得一进身之阶。当时诗人
王维在朝廷任重职,他接待了孟浩然,但一时还
未得到机会把他推荐给皇帝唐玄宗。
一天,孟浩然正在王维官署时,皇帝突然驾临。因
为事先没有通报,孟浩然不免有点慌乱。他平生没
同官场打过交道,不知道该怎么样在这种突如其来 的氛围中与皇帝相处,竟爬到床底下躲了起来。皇 帝进来后,一观察室内环境,就知道官署里还有客 人。王维瞒不过,只好把孟浩然叫了出来。这种情
储光羲 ( 约 706— 约 762) ,润州延陵 ( 今江苏丹 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 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 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 储光羲集 有《____________ 》。
东野 ,湖州武康 ( 今浙江德 孟郊 (751—814) ,字 _______
《终南望余雪》 此诗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当 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 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课件(64张)
课 东面临海,境内的雁荡山是天下胜景,其中的三折瀑布尤其 课
堂
后
互 动
著名。
知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累
此曲从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运用比喻、夸张的手 法,多角度、多层面地描述了白鹤寺瀑布的胜景。赞颂了自
然界的神奇。
课
课
堂
后
互
知
动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
课
堂 互
乔吉(约 1275-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
后 知
动 探
吉甫,字梦符,山西太原人。
能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有
积
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 月
益
累
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其论散
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
泻下时,随着山势的变化,蜿蜒曲折,摇曳生姿的状态。“晴
课 雪飞滩”则写瀑布撞击嶙峋的山石,溅起朵朵飞沫,飞洒在 课
堂
后
互
知
动 滩头。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卷
日
2.作者在描写瀑布时主要从哪些角度去写的?试分析一 积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一单元山水田园诗四首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兀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南山塞.天地 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高峰夜留.景. 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声拂万壑清. 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船停靠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2.山之北,水之
储光羲(约706—约762年),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 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年)登进士第。安史 之乱中被俘,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 系下狱,后贬谪岭南。 孟郊(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早年屡举进士不第,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后隐居嵩 山。
——选自《论语·述而》 【古文今译】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 不懂却装作很博学的样子,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 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 (求知)方法了。”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孟浩然(689—740年),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一生大部分 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40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 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开元二十五年 (737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后隐居。 祖咏(699—约746年),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 (724)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水。曾南游江南, 北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
一、阅读《宿建德江》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营造了怎样的意 境?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兀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南山塞.天地 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高峰夜留.景. 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声拂万壑清. 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船停靠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2.山之北,水之
储光羲(约706—约762年),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 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年)登进士第。安史 之乱中被俘,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 系下狱,后贬谪岭南。 孟郊(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早年屡举进士不第,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后隐居嵩 山。
——选自《论语·述而》 【古文今译】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 不懂却装作很博学的样子,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 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 (求知)方法了。”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孟浩然(689—740年),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一生大部分 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40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 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开元二十五年 (737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后隐居。 祖咏(699—约746年),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 (724)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水。曾南游江南, 北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
一、阅读《宿建德江》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营造了怎样的意 境?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储光羲的生活经历较为曲折。他进士及第后任安宜等地县 尉,不久辞官归乡,曾与王维等人隐居终南山多年。后又出 仕,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虏,接受伪职。之后因此而被贬 南方,卒于贬地。他在贬职之后,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诗 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少 反映田园生活的诗篇,如《田家杂兴八首》《田家即事》 等,是其直接写田园生活的代表作。在这些诗中,由于作者 想表达的是返璞归真、养性怡情的思想,言玄理的成分较 多,艺术上并不成功。
◆ 背景呈现 ◆
《宿建德江》 从诗的内容上看,《宿建德江》一诗写于公元720年前后。当 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 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 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途经建德江时,一怀愁绪,无 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建德江周围的 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小船、落日、游人、旷野、江 树、明月这些意象扑面而来,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 情诗就这样诞生了。
籍 贯 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
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官至监察御史。
安史之乱中陷贼,授伪职,脱身归,长安、 相关材料
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文集《储光
羲集》,代表作品有《杂咏五首》
姓名 字号称
谓 朝代/ 生卒年
月 籍贯
孟郊 字东野
唐代/751—814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早年屡举进士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 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两年后, 方授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 相关材 归家。元和年间,河南尹郑余庆辟为水陆转运 料 从事,试协律郎。元和九年,郑余庆镇兴元, 奏其为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途中,行至阌 乡,暴病卒。文集《孟东野诗集》,代表作品 有《游子吟》
语文:1.5《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王诗与孟诗的比较
意境: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景自 然浑成。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情感直露, 情景相生。 表现方法:王诗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 写景时,王诗移步换景,在动态中描绘景 物,结句采用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 生活的向往。孟诗写景兼具抒情。写景时 以静态为主,诗人立足点未变;抒情彩类 比抒情,结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 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心态,诗风 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首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世人都 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 猎的闲适生活。 中间六句具体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山林河泽有时 昏暗不正常而不适宜渔猎,就回到家里暂且闲居一段时 间。家里的环境充满农家风情:满园里种满了葵花藿草, 桑树榆树绕屋而生。连飞禽都与我相熟,知我闲居无事, 纷纷飞来,聚集在我的屋宇。 最后四句是诗人明志之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 无拘无束,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我每日 与酒相伴,怀着傲世而看透尘世之心,打算在终南山中 终老此生。
前二句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看到它 的北面山形秀美,积雪高高覆盖在上面, 如同漂浮在云端。 后二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 晴,林梢的曰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 片明亮。“城中增暮寒”,俗语说“下雪 不冷化雪冷”,又临黄昏,“曰暮天寒” 非常自然。可见结句写实之妙,结得确实 “意尽”。
“浮”: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那么 只能是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 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 阳光下闪闪发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 “霁”、“明”: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 明,此处用为动词,染亮。诗说“林表”之上 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 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 已是西山衔曰,林表上的曰光正是落曰的余辉, 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 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暮”字。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田园诗四首 课件(16张)2
• “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空旷, 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 空旷的原野使人孤寂
• “江清月近人”,表明时பைடு நூலகம்夜晚,明月在天,倒 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 此之近,这情景让诗人感到冷清。这两句一写远 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1、解读作品的主旨:
祖咏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本首诗的主旨:
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并 预感到日暮,将更加寒冷。
2、鉴赏诗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 寒”。
“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积 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城中增暮 寒”,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临黄 昏,“曰暮天寒”非常自然。可见结句写实 之妙,结得确实“意尽”。
• 解题三部曲 一 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
二 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所渲染的氛围)
三 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
• 常见手法
⑴留意描写景物之角度(高低、远近变化)
⑵把握描写景物之方法(绘形、绘声、绘色)
⑶弄清景情之关系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
关于山水田园诗
由陶源明开创的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风光表达隐逸情怀,谢 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描写山水之胜抒发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田园诗与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绩开始 合流。至初唐之交,描写山水别业的风尚盛行于朝野,沈宋、吴越 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开了先河。
生活在开元承平年代,一生经历简 单,40岁在老家隐居,后来赴长安 考进士落第,到吴越一带漫游,几 年后回到家乡,曾在张九龄幕中任 从事。
他既有魏晋名流清朗潇散的风神仪表,又追 慕陶源明躬耕田园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怀有盛 唐大多数终生不达的失意文人共同的精神面貌。 他的田园诗侧重描写隐居的种种高雅生活和闲 情逸致,诸如高士的孤怀、隐居的幽寂、登临 的清兴、静夜的相思。
• “江清月近人”,表明时பைடு நூலகம்夜晚,明月在天,倒 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 此之近,这情景让诗人感到冷清。这两句一写远 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1、解读作品的主旨:
祖咏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本首诗的主旨:
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并 预感到日暮,将更加寒冷。
2、鉴赏诗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 寒”。
“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积 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城中增暮 寒”,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临黄 昏,“曰暮天寒”非常自然。可见结句写实 之妙,结得确实“意尽”。
• 解题三部曲 一 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
二 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所渲染的氛围)
三 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
• 常见手法
⑴留意描写景物之角度(高低、远近变化)
⑵把握描写景物之方法(绘形、绘声、绘色)
⑶弄清景情之关系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
关于山水田园诗
由陶源明开创的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风光表达隐逸情怀,谢 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描写山水之胜抒发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田园诗与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绩开始 合流。至初唐之交,描写山水别业的风尚盛行于朝野,沈宋、吴越 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开了先河。
生活在开元承平年代,一生经历简 单,40岁在老家隐居,后来赴长安 考进士落第,到吴越一带漫游,几 年后回到家乡,曾在张九龄幕中任 从事。
他既有魏晋名流清朗潇散的风神仪表,又追 慕陶源明躬耕田园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怀有盛 唐大多数终生不达的失意文人共同的精神面貌。 他的田园诗侧重描写隐居的种种高雅生活和闲 情逸致,诸如高士的孤怀、隐居的幽寂、登临 的清兴、静夜的相思。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
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 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
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终南望余雪
描绘了从长安
祖咏
城里看到的终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南山阴岭的秀 色,但最后一 句才露出作者
本意,抒写了
关心人民疾苦
①终南:终南山。
的忧虑。
②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移舟泊烟渚
“移舟”即移动小船 “泊”指停泊夜宿; “烟渚”指烟雾朦胧的小洲。 第一句点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
朦胧的小洲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日暮客愁新” 客,诗人自指。日暮,诗人又有了新的 愁思。
该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淡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由诵读,思考
找出诗中描景的句子。诗人 是从什么角度和用什么手 法来写景的?并概括景物 的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 思想感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主旨:
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险怪之 景,表达诗人归隐山林、淡泊 名利的情致。
鉴赏要点:
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
抒情直言,不讲究委婉含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隐居山林的逸趣
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终南望余雪
描绘了从长安
祖咏
城里看到的终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南山阴岭的秀 色,但最后一 句才露出作者
本意,抒写了
关心人民疾苦
①终南:终南山。
的忧虑。
②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移舟泊烟渚
“移舟”即移动小船 “泊”指停泊夜宿; “烟渚”指烟雾朦胧的小洲。 第一句点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
朦胧的小洲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日暮客愁新” 客,诗人自指。日暮,诗人又有了新的 愁思。
该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淡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由诵读,思考
找出诗中描景的句子。诗人 是从什么角度和用什么手 法来写景的?并概括景物 的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 思想感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主旨:
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险怪之 景,表达诗人归隐山林、淡泊 名利的情致。
鉴赏要点:
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
抒情直言,不讲究委婉含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隐居山林的逸趣
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单元《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
三句、四句望中生感,对仗整齐,把雪后之景,雪后 之情如画绘出,山顶积雪能增城中暮寒,情景交融 ,山中雪景呼之欲出。末句将山中、城里寒意尽数 烘托而出,足以同前三句联构而成佳篇。所以诗人 说“意尽”,好诗不在是四句,还是十二句,“意 尽”则诗意、诗境全出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佛、道并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热衷于招纳隐 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隐逸风尚。对唐 人来说,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而 由仕而隐、功成名就而归山置田,也成为理想的人 生范式。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文人始终保持从 容幽雅的心境来欣赏田园山水的自然趣味,形成了 无论仕隐都加入田园山水诗创作行列的繁盛景象。
第二句“积雪”,又为岭巅云端之积 雪,可见仅是高处的“余雪”,因 山腰、山下之雪先化,山峰积雪自 然是“余”下未化之“雪”。这两 句中又暗含一个“望”字,故前两 句已将题中之义全部包涵其中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后两句则先写雪后晴明的暮色,再切题中“余雪”两 字。因为雪后一扫空中的阴霾,山色因斜阳暮照而 显得格外明亮,这便是“望余雪”时的终南山特征 ,同雪前、雪中大不一样。积雪与浮云,互相应照 ,使空旷的冬天更具清冷深邃之感。
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诗人王渔称为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首句一个“秀”字,即“秀拔”、“ 峻秀”,把终南山的玉树临风的卓 绝风姿一笔点出。
三、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王维 孟浩然 (一流) 储立羲 常建 祖咏 裴迪(二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佛、道并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热衷于招纳隐 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隐逸风尚。对唐 人来说,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而 由仕而隐、功成名就而归山置田,也成为理想的人 生范式。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文人始终保持从 容幽雅的心境来欣赏田园山水的自然趣味,形成了 无论仕隐都加入田园山水诗创作行列的繁盛景象。
第二句“积雪”,又为岭巅云端之积 雪,可见仅是高处的“余雪”,因 山腰、山下之雪先化,山峰积雪自 然是“余”下未化之“雪”。这两 句中又暗含一个“望”字,故前两 句已将题中之义全部包涵其中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后两句则先写雪后晴明的暮色,再切题中“余雪”两 字。因为雪后一扫空中的阴霾,山色因斜阳暮照而 显得格外明亮,这便是“望余雪”时的终南山特征 ,同雪前、雪中大不一样。积雪与浮云,互相应照 ,使空旷的冬天更具清冷深邃之感。
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诗人王渔称为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首句一个“秀”字,即“秀拔”、“ 峻秀”,把终南山的玉树临风的卓 绝风姿一笔点出。
三、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王维 孟浩然 (一流) 储立羲 常建 祖咏 裴迪(二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