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学前教育学作业 1二、名词解释题。
1.最近发展区: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
三、简答题。
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汲取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发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这是十分可贵的。
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四、论述题。
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
答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的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怎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的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的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的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的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本期增加数第二质量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的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五、材料分析题1.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了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新阶段。
表现在两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新阶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前教育学工作者开始逐渐摆脱以往那种以生物学观点解释学前教育的现象强调儿童的本能或遗传的作用和儿童自发的发展的局限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教育与社会的生产方式密切联系为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的研究提供了基本观点。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学前教育是指为3至6岁幼儿提供教育培养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学前阶段,孩子正处于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关键期,因此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学前教育名词解释1. 幼儿园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为3至6岁的幼儿提供全面的学习和社交经验。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等方面。
2. 积木玩具积木玩具是一种常见的学前教育玩具,它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木块组成,可由幼儿自由拼搭。
通过玩积木,幼儿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绘本绘本是针对学前儿童设计的图文并茂的书籍,旨在提供有趣的阅读体验并培养阅读兴趣。
绘本的特点是图文结合,简单易懂的语言,以及富有想象力和故事性的内容。
4. 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游戏教学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经验。
5. 自助餐式教育自助餐式教育是一种适用于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它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自助餐式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简答题1. 为什么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学前教育是幼儿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和探索,幼儿可以了解和适应自己的环境。
其次,学前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另外,学前教育也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以下方面的发展:首先,游戏教学通过引入游戏元素,提供了一个有趣和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锻炼他们的大肌肉和小肌肉运动,提升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及难背简答题
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的,有意识的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托幼机构教育:幼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学前教育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学前教育的功能: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学前教育效益:它主要是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产出的关系托幼机构: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社会角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具有特定的社会职权、履行特定的社会职责、承担特定的社会义务的社会成员,准则及价值观的行为同步教育: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合作教学: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合作教学”活动大致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就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满足某种需要的特性。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所进行和价值判断。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就是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各项内容,按其相互联系、活动顺序,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程序。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一章1 .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3 .全民教育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4 .终身教育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模式。
5、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的挑战是: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
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0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1.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2.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2)经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3)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4)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3.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4.简述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 (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l.儿童的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6.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7.发展: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8.独立自主原则:指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9.游戏化方法: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儿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
包括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
10. 幼儿常规即幼儿的行为常规。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教师是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4.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5.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广义包括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身份、不分职业背景,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
6.教育内容: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无从产生教育活动。
7.人的个体发展: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身体的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的发展。
8.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9.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0.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生过程。
11.全民教育: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全民教育可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能力,是社会摆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要选择,同时又是促进社会文明道德、控制人口、提高人口质量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先决条件。
12.终身教育: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学前教育简答题汇总
学前教育简答题汇总学前教育是指对孩子在入学前的幼儿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它是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孩子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对学前教育中一些常见问题的简答汇总。
1. 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对孩子入学前(通常指3-6岁)进行的早期教育和培养。
它旨在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和玩耍环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和适应能力。
它致力于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经历,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
3.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有利于儿童的智力、语言、社交和情感发展。
研究表明,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对儿童的学习成绩、长期发展和生活成功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学前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学前教育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社交技能的发展、数学和科学概念的引入、艺术和音乐的体验、身体运动和协调能力的促进等。
5. 学前教育的方法有哪些?学前教育采用多种方法和教学策略,如游戏为基础的学习、探索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旨在激发孩子的兴趣、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来建构知识。
6. 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是什么?家长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可以提供爱和支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应参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与学校和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7. 学前教育的评估和检测如何进行?学前教育的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观察、记录、口头和书面评估等。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的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8. 学前教育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学前教育中可能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不足、师资培养不足、家庭环境差异、教育质量不一等。
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条件和支持。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第一套一、名词解释、智力:儿童生疏四周世界的力量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看力、记忆力、留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力量就是整个智力进展的核心局部。
2、构造玩耍:构造玩耍就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构造材料经过手的制造来反映四周现实生活的玩耍。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与黏土、纸浆等都就是儿童构造玩耍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就是人为的惩罚而就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惩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到达教育的目的。
4、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把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看与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打算或教案来表达。
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就是幼儿园教育不行分割的组成局部。
它就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供给生存、进展所必需的环境与物质条件同时赐予细心的照看与保护以促进她们的安康成长逐步增进她们生活自理力量。
二、简答题、教育对个体进展如何起主导作用答: 首先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培育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表达了培育人的方向也就就是个体进展的方向。
其次教育尤其就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特地训练的教师负责赐予个体进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
第三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进展制造主客观条件如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好主客观的关系及师生间的关系使之有利于提高个体主动乐观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充分满足人体特征的进展、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体创力量的进展。
第四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从生命开头的“自然人”经过教育过程成长为“社会人”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使个体乐观地、能动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与改造社会。
2、陶行知主见要解放儿童其主要内容就是什么答:陶行知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根底上要解决儿童的制造力她主见“六解放”:l 解放儿童的头脑2 解放儿童的双手3 解放儿童的眼睛4 解放儿童的嘴5 解放儿童的空间6 解放儿童的时间。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必考的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
2.家园合作: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3.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其特点是趣味性、具体性、虚幻性、自由自愿性和社会性。
4.主题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国绕一个中心内容所开展的教育活动。
这个中心内容即“主题",主题活动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力求使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围绕主题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希望这种整体性知识影响幼儿,最终使幼儿建立起完整的内部知识结构。
5.结构游戏:指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竹制材料、金属材料、泥巴、沙、水、雪等)通过手的创作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6.表演游戏:指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
它以儿童自主、独立地对作品的理解去展开游戏情节。
简而言之,表演游戏就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7.创造性游戏:指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8.角色游戏(主题角色游戏):指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
它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9.幼儿园环境:广义:指支持与影响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的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
狭义: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10.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1. 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p2)2. 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p3)3. 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
<p4)4. 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
<p4,p55,p90)5. 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
<P14)6.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P15)7. 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
<P14)8. 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P31>9 .社区教育-- 把教育之于一定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反政府和党的领导下,一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第二章家庭、托幼机构、社区1. 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
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指关于0-6岁儿童发展、教育和幼儿教育实践的学科。
它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语言习得、社会情感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幼儿达到全面发展。
2.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道德和社会方面。
通过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和活动,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探求精神,促进他们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发展,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3.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学前教育,儿童可以接触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4. 学前教育的实施原则有哪些?学前教育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 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性和需求,关注他们的发展特点。
- 综合发展:促进儿童身心、智力、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
- 教育与教学相结合:以教育为中心,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儿童学习。
- 循序渐进: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有序的教育计划和活动。
- 情感关怀:给予儿童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关爱,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教育环境。
5. 学前教育的评价方法有哪些?学前教育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
- 定性评价侧重观察和描述儿童的行为表现、情感状态和交往能力等,通过记录和分析来评估儿童的发展状况。
- 定量评价侧重使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和量表,对儿童的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以获取更具客观性的评价结果。
结语学前教育作为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必背知识,有助于教师、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更好地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支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学前教育学的努力,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充分关爱和培育,迎接美好的未来。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学前教育,即早期教育或幼儿教育,是指为适龄幼儿提供的教育和护理服务。
这段时期是孩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和简答题的探讨。
一、学前教育名词解释1. 早期教育(Early Education):早期教育指的是对0-3岁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刺激、亲近和互动,促进婴儿和幼儿的早期发展。
2. 幼儿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幼儿教育是指为3-6岁幼儿提供的教育服务,旨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习兴趣和基础知识。
3. 感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感受教育是一种通过实际体验和互动学习的教育方法。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通过参与各种具体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4. 游戏教育(Play-based Education):游戏教育是一种以游戏为基础的教育方式。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培养社交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5. 结构化教育(Structured Education):结构化教育是一种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学方式,目的是通过清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提供系统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二、简答题1.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
通过早期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学前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学前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游戏性:学前教育注重通过游戏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 综合性:学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培养。
- 个性化:学前教育重视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针对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 实践性:学前教育注重通过实际体验和互动学习,让幼儿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专门关注儿童在3-6岁之间的教育与发展。
它涉及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学前教育领域中常见名词的解释和简答题回答:1. 幼儿园: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与照顾服务。
它的目标是通过游戏、社交互动和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 自主性:自主性指幼儿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自我决策。
这种教育环境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我表达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3. 教育游戏:教育游戏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创设的情境和规则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体验社交互动、问题解决和认识世界。
4.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促进幼儿良好的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它强调幼儿的情感发展对整体人格成长的重要性。
5. 幼儿发展:幼儿发展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身体发展等各个方面。
了解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对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和方法至关重要。
6. 家庭教育:家庭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涉及父母或其他亲属在幼儿成长中的教养方式和支持。
学前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7. 评估与评价:评估与评价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此指导教育教学的改进。
评估方法包括观察、记录、测试和家长反馈等多种方式。
8. 转化研究:转化研究是将学前教育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的过程。
它旨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教育策略和实践,以促进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9. 教师角色:学前教育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提供支持和关怀。
10. 多元化:多元化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旨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以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和利益。
学前教育思想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目+答案
一.名词解释1.早喻教贾谊认为,对君主继承人的教育在其未出世前就要进行。
2.闻见结合颜之推认为,闻见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他提倡“眼学”,重视亲身直接观察以获取知识。
所谓“眼学”,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他认为听闻也可开阔眼界,但不能轻信,主张闻见结合,既要耳闻,更须目睹。
只有这样,方能获得真正的学问。
3.耕读相兼(注意与gong) 恩张履祥提倡耕读相兼。
他提出“读书者须知农事,务农者亦须读书,无论农人还是士子均须自幼耕读相兼。
4.分层致功唐彪指出,儿童学习要做到先易后难,就必须分层致功。
如果部分层次,不循次序,企图一步登天,那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5.端本清源康有为认为,孕妇在怀孕后就应入人本院进行接受胎教。
他提出从重视环境、教导孕妇等方面着手进行胎教,从而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简答题2011年1月1.简述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P388人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想。
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自我实现和富于创造性的人,学校必须提供最好的条件,并创造促进人们学习和成长的良好的心理气氛,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
联系:人本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奥尔波特。
2.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其中,军国民教育即军事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
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理论的最高目标;3.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 P285.1)强调对幼儿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幼儿的自然本性,即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
2)要求把儿童在教育中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多给儿童以自由,尊重儿童的天性,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上的主人。
4.简述夸美纽斯儿童智育的主要内容夸美纽斯指出,儿童在人生的头6年应掌握的知识有:1)各类自然事物。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本《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1一、填空题1、学前教育学主要研究()和幼儿园教育,2、1903年,张之洞、张百熙制订(),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3、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是: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和()。
4、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5、体质即人体的质量,包括体格、体能、()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
二、名词解释1、发展2、教育目的三、简答题1、试述学前教育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简述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3、婴儿的日常生活护理和教育包括哪些工作?四、论述题1、说明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幼儿园教学方法有哪些?结合实例说明两个教学方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托儿所2、《奏定学堂章程》3、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质量和规格5、适应能力二、名词解释1、发展: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质到新质的变化与完善过程。
2、教育目的:是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三、简答题1、试述学前教育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1)第一阶段或孕育阶段在十五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
(2)第二阶段或萌芽阶段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着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3)第三阶段或初创阶段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前半期,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4)第四阶段或发展的新阶段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辩证唯物主义的广泛传播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水平,学前教育学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2、简述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当前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为一些学者所赞同。
他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学前教育原理
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题一. 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
从狭义上讲,学前教育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出生至 6、7 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2、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探究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实践。
学前教育理论是对学前教育学中一般、典型问题的研究。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科学起源说,该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4、《母育学校》夸美纽斯编写的专门的学前教育手册,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在《母育学校》中,夸美纽斯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就是母育学校,母育学校是学制的第一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它为儿童奠定体力、道德、智力的基础。
5、骑士教育是欧洲中世纪,世俗封建主的一种学前教育。
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和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教育,其养成需要三个阶段:出生到7 岁,在家庭中进行,父母是老师,主要任务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护。
6、预成论是中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不正确的儿童观。
认为,人在创造的一瞬间就形成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故在社会上,儿童被看成小大人。
受预成论的影响,人们无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要求儿童整齐划一,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7、《颜氏家训》颜之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家庭教育思想家,他撰写了《颜氏家训》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对于学前家庭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
颜之推认为,在实施家庭教育的时候应注意:及早施教、严慈兼施、均爱、注意环境的作用等事项。
8、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至 18 岁这一期间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6.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7.发展: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8.独立自主原则:指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9.游戏化方法: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儿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
包括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
10. 幼儿常规即幼儿的行为常规。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11. 幼儿园环境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
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教师是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4.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5.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广义包括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身份、不分职业背景,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
6.教育内容: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无从产生教育活动。
7.人的个体发展: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身体的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的发展。
8.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9.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0.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生过程。
11.全民教育: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全民教育可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能力,是社会摆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要选择,同时又是促进社会文明道德、控制人口、提高人口质量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先决条件。
12.终身教育: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3.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消除专制、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育。
14.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核心。
简答和论述:1.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的方向;(2)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以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3) 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有利于个体的发展;(4) 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2.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 ; (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3.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全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2)提倡终身教育(3)倡导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现代化(5)教育与社会紧密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6)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决策的先导第二章名词解释: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
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是指在社会生产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3.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4.文化(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5.文化传递: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发展、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整理创造。
6.文化选择: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7.文化变迁: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
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内容的变化,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内容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
8.人的个体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简答和论述:1. 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2. 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2)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3)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4)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3. 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4. 简述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表现在:(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5.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答: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的挑战是: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
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0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名词解释:1.儿童的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2.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基本上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天知识(理念)。
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
3.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儿的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是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
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但发展速度则由儿童的遗传类型所决定的。
环境和教育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它可能暂时影响儿童的发展速度,但最终由生物因素所控制。
4.遗传决定论:认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有统率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5.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
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6.先天因素: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
7.后天因素: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教育。
8.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9.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10.儿童观: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11.教育观: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根本看法。
12.社会本位儿童观:在古代,人们之所以重视儿童,是因为儿童是氏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
儿童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受到尊重,他们不过是父母的隶属物,没有任何权利甚至连最根本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
13.人本位儿童观: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儿童观,是个全新的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而服务的新人类观。
要求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所有的权利,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简答和论述:l.什么是发展?儿童发展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儿童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的和心理的发展,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2.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是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有四个要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这程。
这四个要素不断相互作用,使幼儿不断地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螺旋式向前发展。
皮亚杰强调儿童自身成熟一前提条件。
也强调了后天不断地练习与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3.布龙芬.布兰纳关于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是:认为儿童自出生以后就在社会中生活,周围环境、家庭及照管儿童的成人等各“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对儿童有着极大的影响,儿童是在与周围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4.简述个体发展的规律。
个体发展的规律表现在:(1)个体发展由简单到复杂;(2)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3)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5.简述个体(儿童)发展的特征。
(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2)发展具有个别差异;(3)发展具有阶段性。
6.现代社会的儿童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2)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3)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4)儿童通过活动来发展;(5)儿童身心应该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6)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
7.简述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三种作用模式。
答: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作用只是使用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第二种作用模式是“促进”,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
第三种模式是“诱导”,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8.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观应明确哪些观点?答:(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第四章名词解释:1.会堂教育时期:在公元前586年犹太国灭亡了,犹太人开始了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希伯来文化面临着被其他文化吞并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