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合集下载

贵州某三甲医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贵州某三甲医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贵州某三甲医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马红星1,赵德军2,曹慧军(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检验中心,贵阳550004;2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清镇551400)摘要:目的分析贵州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血培养釆用美国BD公司BACTEC FX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美国贝克曼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培养仪完成,釆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全年共收集21497例血培养,其中阳性标本共计1488例,阳性率为6.9%。

分离病原菌共10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8株,占52.4%;革兰阳性球菌398株,占38.0%;革兰阳性杆菌3株,占0.3%;真菌97株,占9.3%。

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分别为17.5%、12.1%、7.3%。

产超广谱卩-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108株,检出率59.1%。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CR-ECO)2株,检出率为1.1%;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N)54株,检出率为42.5%;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37株检出率为77.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6株,检出率为34.2%,未发现利奈醴胺、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我院血培养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用药十分重要。

关键词:血培养;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751(2021)02-0100-04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Blood Culturein a Third Class Hospital in GuizhouMa Hong-xing1,Zhao De-jun2,Cao Hui-jun1(1Department of Clinicai Laboratory,A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550004;2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zhen City,Guizhou Qingzhen551400)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blood culture from January2020to December2020in a third class hospital in Guizhou which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blood flow infection.Methods The blood culture was carried out by BACTEC FX automatic blood culture instrument of American BD company,and the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were carried out by Beckman Micro Scan Walk Away96automatic bacterial culture instrument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WHONET5.6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21,497 blood cultur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out the year,of which1,488were positive samples,with a positive rate of6.9%.A total of1,046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of which548were Gram-negative bacteria,accounting for52.4%;398Gram-positive cocci,accounting for38.0%;3Gram-positive bacilli,accounting for0.3%;97fungi, accounting for9.3%.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Escherichia coli,Klebsiella p neumoniae,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order,and their constituent ratios were17.5%,12.1%,and7.3%,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rate of108 strains of extended-spectrum P-lactamase(ESBLs)Escherichia coli was59.1%;the detection rate of2strain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O)was1.1%;the detection rate of54strain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N)was42.5%;the detection rate of37strain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was77.1%;the detection rate of26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strains收稿日期:2021-02-24作者简介:马红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及研究。

10941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0941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 4 ・ 6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1 ( 0年 7月第 9卷第 4期 1
ChnJIfc o to Vo u 0 0 i net nrl l No4J l 1 C 9 2

实 验 研 究 .
1 4 09 1份 血 培 养 标 本 中病 原 菌 群 分 布 及 耐 药 性 分 析
c lu e s mp e n a h s i l,s s t r v d v d n ef rt e ci ia h r p fi f c in . t o s 1 4 l o u t r a lsi o p t a o a o p o i e e ie c o h l c l e a y o e t s Me h d 9 1 bo d n t n o 0
[ bt c Ob ci Tomo i r n nls e i r uin n rgrs tne f ah gn oae o b o A s at r ] j te e v nt daaye h s i t ddu i ac to e sslt f m l d oa t d tb o a es op i dr o
smpe r eetd b a T/ RT D u o tdbo d c l r y tm 。a da t co il u c p iit e t a lswe ed tce y B c AIE 3 a tmae lo ut es se u n n i r ba se t ly tss mi s bi
曼 不 动 杆 菌对 阿 米 卡 星 、 孢 他 啶 、 拉 西 林 / 唑 巴 坦 、 丙 沙 星 的 耐 药 率 分 别 为 3.) 、 8 9 、2 4 、 头 哌 他 环 5 ( 3 . 6 3. 7 6
6 .4 ; 4 9 金黄色葡萄球 菌对红霉素 、 克林霉素 、 氧氟 沙星 的耐药率 分别 为 8)7 、6 1 、 5 0 ; 左 ( 7 4 . 5 7 . 0 屎肠球菌 . 对 青霉素 、 霉素 、 红 利福平 、 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 为 9 . 4 、 73 、7 3 、9 4 。结论 47 9.7 9.6 8.7 血 流感染病 原 菌种类分布较广 , 耐药性较强 。临床应严格执行血培养标本 的采送规范 , 避免 污染 和提高送检质 量。

念珠菌引起血流感染耐药性分析论文

念珠菌引起血流感染耐药性分析论文

念珠菌引起血流感染的耐药性研究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念珠菌引起血流感染的地位及其耐药性。

方法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20c板条做念珠菌的鉴定;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fungus3板条做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实验。

结果在念珠菌引起导管源性血流感染中,白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

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为100%,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为浓度依赖性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结论各种念珠菌的耐药谱不同,临床一定要鉴定到种。

【关键词】念珠菌;血流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及留置导管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断增加,使患者罹患真菌感染的比例增加,特别是念珠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中已上升到第五位(前四位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且死亡率很高,我院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死亡率为76.4%。

导管相关性念珠菌血流感染死亡率为46.5%。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从住院病人血流中分离到的102株念珠菌,年龄从3岁到82岁,其中从中央静脉导管中分离45例,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20c板条鉴定到种,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fungus3板条做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实验,了解我院念珠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来源实验用菌株来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吉林肝胆医院血流感染的患者共检出102株念珠菌,其中从中央静脉导管中分离35例,同时从外周静脉及导管中采血,如导管血阳性时间比外周血阳性时间早2个小时及以上,可确定是导管引起的血流感染,如只有导管血阳性也可认为是导管引起的血流感染。

如外周血阳性时间比导管血阳性时间早2个小时及以上,可排除由导管引起的血流感染[1]中,置管时间从7天到32天不等。

菌种来源:白念珠菌65株(占63.7%),光滑念珠菌15株(占14.7%),近平滑念珠菌14株(占13.7%),热带念珠菌5株(占5%),其它念珠菌3株(占2.9%)。

2016—2018年11家儿童医院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6—2018年11家儿童医院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584 .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年6月第46卷第2021)06-0584-05
2016—2018年11家儿童医院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景春梅1 许红梅2,* 赵瑞秋2 王传清3 俞蕙4 陈学军5 邓慧玲6 曹清7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 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重庆 400014;3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细菌室,上海 201102;4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上海 201102;5 浙江 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杭州 310003;6 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西安 710003;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收稿日期:2020-05-22 作者简介:景春梅,女,生于1979年,博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细菌耐药和细菌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E-mail: 444524718@ *通讯作者,E-mail: xuhongm0095@
2016—2018年11家儿童医院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景春梅等
药敏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和/或纸片扩散法。 按照统一规范,每种细菌检测同样的抗菌药物。 参照2018年CLSI推荐的药敏试验方法进行[3]。质控 菌 分 别 为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AT C C 2 7 8 5 3 、 大 肠 埃 希 菌 ATCC25922、流感嗜血菌ATCC49247。 1.2.3 定义
关键词:血培养;儿童;革兰阴性菌;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志码:A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causing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11 children’s hospitals from 2016 to 2018

2000--2009年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

2000--2009年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
2 0 年 1 -2 0 年 1 月血 流 感 染 中 共 分 离 革 兰 阴性 杆 菌6 6 , 其 中 大 肠 埃 希 菌 4 . 00 月 09 2 7株 02 %、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1.%、 沙 门菌 属 96 91 .%、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7 %、 阴沟 肠 杆 菌 41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30 。大 肠 埃 希 菌 和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对 亚 胺 培 南 的敏 感 率 9 %~ 10 、阿 米 . 4 . %和 . % 3 0% 星 均 8 %~ 9 % 、 哌 拉 西林 / 唑 巴 坦 7 % ̄ 9 %、 三 代 头 孢 菌 素 和 氨 曲 南 均 由2 0  ̄ 2 0 年 的 7 %降 低 到 2)7 2 0 年 的约 1 4 三 6 2 01 03 6 ( ~ 09 0 3 % ̄ 4 %; 阴沟 肠 杆 菌 对 亚 胺 培 南 、 阿 米 卡 星 、环 丙沙 星 的 敏 感 率 分 别 为 10 0 H2 0 %、 8 %和 5 % ,对 三 代 头 孢 菌 素 和 氨 曲南 的敏 2 9
M ir S a ak wa 一 0 s se wa s d f ri e t c to n n i i t ss s e t i t e t . P S1 . s u e c o c n W l A y 4 y t m su e d n i a i n a d a t o i u c p i l y t ss S S 0 wa s d o i f b c b i 3
f e a me t f l ia L b rtr, h i t f l td s i l f n u dc l ies y fi2 0 2 ) D p r n i c l a oaoyT e r i i e pt A h i t oCn F sAf a Ho a o Me ia Unv r t Hee ,3 0 2 i,

血流感染176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血流感染176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梁湘辉 , 3 李先斌 , 文恩 .7 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耐药性 刘 64 分析[]激光生物学报,2 0 ,1()9 —13 J. 0 8 72 :9 0 .
【 马富艳 , 4 】 吴晓平 , 华春珍 . 儿童与成人感染 金黄 色葡萄球 菌耐 药
由表 2可 见 ,两种葡 萄球菌 耐药率最 低的抗菌 药物均
球菌 5 6株( 1 3 ,其 中金 黄色葡萄球 菌 2 3 .%) 2株( 9.%, 3 3 2 /6 ,凝 固酶 阴性 葡萄 球菌 1 25 ) 8株( 2. %,1 /6 ,肠 3 1 5) 8
球 菌 7株(2.%,75 ) 1 5 /6 ,肺炎链球 菌 4株( .%, /6 , 7 1 45 ) 其他 5株( .%,55 ) 89 / 6 。真菌 2 6株( 4 5 ,其 中白色假 1 . %) 丝酵母菌 l 株(2 3 1 4 .%,1/6, 1 ) 光滑假丝酵母菌 6株(3 1 2 2 .%,
()13 6 . 2:6 -17
P wV是评估动脉 弹性 的非侵人 性手段之一 ,反映 了动 脉僵硬度 。它能准确反 映动脉粥样硬化 的程 度【 1 1 。有研究表 明 ,冠状 动脉粥样 硬化 的严重程 度与 主动脉 或其他 大动脉 血管分 支的僵硬 度呈 正相关 。动脉弹性 减退使 动脉 所受 的 牵拉增加 , 血管壁压力增大 , 管壁的弹性成分容易疲劳和断 裂 ,从而使 内膜损伤 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和血栓事件【, 2 动 1 脉粥样 硬化 患者 的动 脉弹性 减退 , Pw V 相应升 高【。 3 1
中 国 乡村 医药 杂志
( /7 ,未发现对 亚胺培 南耐药菌 株 。2 51 ) 2株金黄 色葡萄球 菌中,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s 检 出 7株(1 8 ; 耐 MR A) 3 .%)

29株血流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分析和耐药性研究

29株血流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分析和耐药性研究

t h e b l o o d s t r e a m i n f e c t i o n p a t h o g e n s . R e s u l t s O f a l l 4 6 C N S s t r a i n s i s o l a t e d , 3 5 C N S w e r e j u d g e d f o r c o n t a m i n a t i n g b a c t e r i a , a c c o u n t i n g
o f MR C N S nd a 9 s t r a i n s o f MS C N S . A m o n g t h e MR C N S a n d MS C N S s t r a i n s .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s o f t h e[ 3 - l a c t a ma s e w e r e 1 0 0 . O % a n d
3 1 . 0 %, 其 中有 7株 产 p 一 内酰胺 酶 ( 产 酶率 7 7 . 8 %) 。MR C N S除 了对万古霉 素和利奈唑胺还保持敏感 外 , 对绝 大多数抗生 素都 有较高 的耐药 率 。结论 C N S已为血流感染 重要 致病菌 , 污 染率高 , 耐药情 况严 峻。临床应严 格无菌操 作 , 抽 双侧两 套血 培养
f r o m b l o o d c u l t u r e
YUE Z h i . g a n g , XI ONG Z h u - j i a, WA NG Xi a o — y a n, e t a l
(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 Me i T a n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 B e o ' i n g 1 0 0 0 2 8 , C h i n a )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近年来,血流感染在临床上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是影响感染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某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病原菌分布情况根据某院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最常见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链球菌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常见于导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之一,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则属于肠道菌群,其感染主要来源于消化道、泌尿道等。

链球菌则是引起多种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人的感染危害更大。

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反映了临床感染的特点,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耐药性分析1.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耐药菌株,其对多种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目前,该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仍较好。

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应优先选用对其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通常对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仍较敏感。

对于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大肠埃希菌感染,应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以提高疗效。

3.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同时还存在对氧化磷脂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在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时,应根据耐药性情况进行合理的抗生素选择,避免造成治疗失败。

4. 链球菌链球菌对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生素也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血流感染是医院感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感染原因之一。

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是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对于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原菌分布分析1. 常见病原菌根据某院近三年的临床数据统计分析,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2. 分布情况针对不同病房和科室进行了病原菌分布情况统计,结果显示,重症监护病房和外科手术室是血流感染病原菌的高发区域,而内科病房和儿科病房排名其次。

3. 季节分布在季节分布上也有一定规律。

夏秋季节是血流感染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病原菌易于繁殖传播,因此需加强对这一季节的预防和监测。

二、耐药性分析1.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总体情况经过对近三年的临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某院的血流感染病原菌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β-内酰胺酶产生菌占比较高。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

2. 不同科室和病房的耐药性差异进一步对不同科室和病房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发现,重症监护病房中的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且存在多种重点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情况。

3. 耐药性与治疗方案的影响血流感染的耐药性不仅会影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还可能会导致感染难以控制,预后不佳。

对于耐药性的监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也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抗生素使用策略,避免因耐药菌的感染而导致治疗的失败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预防和治疗对策根据以上分析,针对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情况,具体制定以下预防和治疗对策: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培训,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有效减少感染的传播。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引言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血流感染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十分严重的感染疾病。

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全面分析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该院开展血流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和建议。

一、患者基本情况本次研究选取了某院2019年至2020年间被查证患有血流感染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共计300例。

男性患者占55%,女性患者占45%。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占比达70%,说明血流感染对老年人的危害较大。

大多数患者有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

二、病原菌分布情况本次研究检测到的血流感染菌株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细菌感染是主要类型。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在真菌感染中,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血流感染病原菌。

病毒性血流感染主要以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为主。

三、病原菌耐药性分析1. 细菌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是近年来医院感染的一大难题。

研究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等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为严重。

对于这些耐药菌株,临床上需要谨慎选择抗生素,并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2. 真菌耐药性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加。

研究发现,在某院的念珠菌菌株中,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达到30%和25%,较以往有所上升。

这表明该院内的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在不断增加,建议加强真菌感染的监测和治疗。

3. 病毒耐药性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其抗病毒药物耐药性主要与基因突变相关。

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谱调查及临床分布

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谱调查及临床分布
参考文献
[ 1 ]E d m o n dM B , Wa l l a c eS E ,M c C l i s hD K ,e ta l .N o s o c o m i a l b l o o d s t r e a mi n f e c t i o n si nU n i t e dS t a t e sh o s p i t a l : at h r e e y e a r a n a l y s i s .C l i nI n f e c t D i s , 1 9 9 9 , 2 9 ( 2 ) : 2 3 4 2 4 4 . [ 2 ]D i e k e m aD J ,P f a l l e rM A ,J o n e sR N ,e ta l .T r e n d si n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o fb a c t e r i a lp a t h o g e n si s o l a t e df r o m p a t i e n t s w i t hb l o o d s t r e a mi n f e c t i o ni nt h eU S A ,C a n a d aa n dL a t i n A m e r i c a n .I n t J A n t i m i c r o bA g e n t s , 2 0 0 0 , 1 3 ( 4 ) : 2 5 7 2 7 1 .
万古霉素肠球菌成为血流感染的一个独立危险因 素, 目前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属尚无有效治疗药 物。在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中以大肠埃希菌 最为多见, 原发灶可为静脉导管、 气管插管、 泌尿生 殖道、 胃肠道、 胆道或呼吸道感染等, 因而临床分布 也较广泛。产 A m p Cβ 内酰胺酶或( 和) 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 给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带 来很大压力。居血流感染第二位的病原菌是洋葱伯 克霍尔德杆菌, 该菌属革兰阴性菌, 主要集中在监护 病房。由于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 ( 尤其是碳青酶烯类药物) 有天然的抵抗力, 导致临 床治疗失败。此外, 研究发现真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占3 . 0 4 %, 主要分布在血液内科。真菌血流感染通 常是医源性的, 常继发于大剂量抗菌药物、 肿瘤及肾 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和静脉留置导管等, 其病死率

儿童血流感染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儿童血流感染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Di s t r i but i on a nd dr ug r e s i s t a nc e of pa t ho g e ni c ba c t e r i a i n c hi l dr e n b l o ods t r e a m i nf e c t i o ns
・ 论
著 ・
儿 童 血 流 感 染 中常见 病 原 菌 的 分 布 及 耐 药 性 分 析
王 波, 赵 梅, 姚 瑶, 李 刚
采用 B a c t / A l e r t 3 D全 自动血培 养 送检 的 5 3 5 8份 儿童 血 [ 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血培养病原菌 的分布 和耐药特点 。方法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 Ema i l : g o n e . 1 e e @1 6 3 . c o m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a n d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p a t h o g e n i c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t h e c h i l d r e n ' s b l o o d c u l t u r e i n
t h e l a s t t h r e e y e a r s a n d p r o v i d e b a s i c f o r t h e u s a g e o f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a g e n t s . Me t h o d s B l o o d s a mp l e s we r e c u l t i v a t e b y Ba e t / Al e r t 3 D

云南省开远市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云南省开远市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云南省开远市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省开远市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液培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旨在指导该地区的医疗用药情况。

方法:选取开远市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间取得的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其中大肠埃希菌血液样本共470例。

利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细菌鉴定仪进行患血液标本培养,利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

结果:本次研究共分离出470株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180株,阳性率38.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敏感性为100%。

结论:血液样本检验出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相对较高,临床上应当根据耐药性试验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实现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

【关键词】血液样本;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中图分类号】R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337-02前言血流感染是一种人体血液感染引发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原多为微生物、毒素、细菌等,侵入人体血液系统后引发的各种不同情况的感染性疾病,从而引发器官功能障碍或者神经功能障碍[1]。

目前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而且由于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各种病原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2]。

故此本文针对血流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进行实验研究,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血液样本为云南省开远市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各科室住院患者进行提供的,检出大肠埃希菌共计470例。

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470例大肠埃希菌检出血液样本中男性348例,女性122例,年龄23~76岁,平均(50.03±8.49)岁。

1.2 研究方法培养方法及仪器:培养仪器使用Labstar50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对全部入选血液样本进行培养,待阳性报警后即可进行转种培养。

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

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
6 ) 新 型隐球 菌 占 1. % ( / 4 。假 丝酵 母菌 中分 4 , 25 86 ) 离率前 3 的是 白色假丝 酵母菌 ( 3 9 ,95 ) 热 位 3. % 1/ 6 、
S83 1 ] E 规定 的折点判定 耐药、 中介和敏感 。药敏 试验所
用抗菌药物分别 是亚 胺培南 、 洛培南 、 美 氨苄 西林/ 舒 巴坦 、 头孢哌酮/ 巴坦 、 舒 哌拉西彬 他唑 巴坦 、 哌拉西 林、 头孢他啶 、 头孢 吡肟 、 头孢 曲松 、 阿米 卡星 、 丙沙 环
酸 (0 g 1 g 两组纸 片检测 E B s 复合制剂 与单 3 / 0 ) SL,
广东医学 2 1 年 2 第 3 卷第 4 02 月 3 期 G agogMei l ora Fb 21 , o 3 , o 4 undn d aJ unl e. 02 V1 3 N . c .
表 3 05 21 2 0 - 0 0年血培养分离的葡萄球 菌和肠球菌对 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株( %)

5 0・ 2
广东医学
21 02年 2月 第 3 3卷第 4期
Gu n d n a g o gMe i l o ra Fb 2 1 ,V 1 3 o 4 dc u n l e . 0 2 o.3 ,N . aJ
带假丝酵 母菌 ( 86 ,6 5 ) 2. % 1/ 6 和近平 滑 假丝 酵母 菌
(2 5 ,/ 6 。见表 2 1. % 7 5 ) 。
星、 左氧氟沙星 、 霉素 G、 唑西林 、 青 苯 氨苄 西林 、 红霉 素、 万古霉素 、 克林霉 素 、 四环 素 、 复方 新诺 明 、 大霉 庆 素、 高浓度庆大霉 素。
原菌进行 鉴定和药物敏 感试 验 , WH N T5 4软件 对结果进行 回顾性 分析。结果 用 O E .

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前, 或下一次 抗菌 药 物使 用 前无 菌 采集 血 标本 1 0~ 2 0 ml / 瓶, 注入专用 血培养 瓶 内 , 混匀后 立 即送检 。 1 . 3 细 菌鉴定及 药敏试 验 严格按 照第 3版 《 全 国 临床 检验操作 规程 》 进 行 操作 。应 用 法 国生 物 梅里 埃公 司 的 B A C T E C 9 1 2 0全 自动血 培养仪 及 V I T E K 2 C o mp a c t 全 自动 细菌鉴 定 分析 仪 进行 检 测 。采 用微
凌( 1 9 7 4一) , 女, 大学本科 , 医学学士, 主治 医师 , 研究方 向: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E — ma i l : q l w s c @1 6 3 . c o m
[ 摘要 ] 目的 了解血液病合并血 流感 染患者 的病原菌分布及药 敏情 况。方法 对 8 3 5例 血液病患者 的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 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从8 3 5份血培养标本中共检 出 5 6株 ( 6 . 7 %) 致病菌 , 其 中革兰 阴性杆菌 3 4株 ( 6 0 . 7 %) , 包括大肠埃 希菌 1 5株 , 沙 门氏菌 9株 , 肺炎克雷伯菌 4株 , 其他细菌 6株 , 最敏感 的
f u r a n t o i n, c o mp o u n d S u l f a me t h o x a z o l e; 1 s t r a i n f u n g u s Wa s mo n i l i a . Co n c l u s i o n G r a m— n e g a t i v e b a c t e i r a wa s s t i l l
i n f e c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h e ma t o l o g i c d i s e a s e s . Me t h o d s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d i s t ib r u t i o n a n d d r u g s e n s i t i v i t y f o p a t h o g e n i c b a c t e ia r f r 0 m b l o o d c t d t u r e we r e p e r f o r me d o n 8 3 5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h e ma t o l o g i c d i s e a s e s . Re s u l s T t o t a l l y

临床血流感染沙门菌的分型及同源性与耐药性分析

临床血流感染沙门菌的分型及同源性与耐药性分析

临床血流感染沙门菌的分型及同源性与耐药性分析周俊英;田宏攀【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感染沙门菌血清分型、基因同源性及耐药质粒和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5~2017年临床血流感染分离的10株沙门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按国家标准对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Cluster 3.0软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株沙门菌分为3种血清群,A群1株,B群3株,D群6株,D 群是优势血清群,约占60.0%;10株沙门菌中2,3,4,5和8号菌株含有质粒,不含质粒的是1,6,7,9和10号菌株;10株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0.0%,左氧氟沙星中介率80.0%,对三、四代头孢及碳青霉烯类100.0%敏感,对复方磺胺类敏感率为80.0%;4号和10号菌株、8号和9号菌株的同源性超过80.0%,1号和2号,5号和6号菌株的同源性大于70.0%.结论沙门菌存在耐药质粒,质粒的多少表明耐药程度的高低;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对头孢他啶敏感率高,因此治疗血流感染时可选用三、四代头孢或亚胺培南,采用降阶梯治疗.【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34)001【总页数】3页(P83-84,88)【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分型;基因分型;耐药性;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的聚合酶链反应;同源性分析【作者】周俊英;田宏攀【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武汉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武汉 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沙门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沙门菌感染主要通过被沙门菌污染的肉类、蛋类、乳制品等而引起发病,沙门菌经口传播,早期进入血流,感染后多表现为败血症。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血流感染是指病原菌通过血液途径进入人体并引起感染的一种严重疾病。

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对于临床治疗的选择和控制感染的策略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

本院收集了过去一年内124例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并进行了菌落计数和菌种鉴定。

结果显示,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6.2%),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1.0%),大肠埃希菌(18.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6%),肺炎链球菌(9.7%)等。

对这些病原菌进行了耐药性测试,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最为严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82.4%),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也较高(58.8%和47.1%)。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次之,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林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2.9%、35.7%和21.4%。

对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链球菌,其耐药性相对较低,分别为23.5%和9.7%。

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面,本院严格遵循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原则,通过制定临床用药指南和开展抗生素管理会议等形式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目前,本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首选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首选头孢菌素类药物。

本院还通过提高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的意识,加强医院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并加强监测和反馈机制,定期对血流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最为严重。

为了有效控制感染,本院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抗菌治疗方案,并加强个人和环境防护措施,以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血流感染的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丽水地区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丽水地区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型 比较多 的是 伤寒 沙 门菌 2 6株 ( 3 1 . 7 1 %) , 肠 炎 沙 门菌 1 7株 ( 2 0 . 7 3 %) , 阿 贡那 沙 门菌 6株 ( 7 . 3 2 %) 。药 敏试 验 显 示沙 门菌 敏感 性 最好 的抗 生素 为氨 曲南 , 对 氨苄 西林 、 复 方新 诺 明 、 左 氧氟 沙星 、 环丙 沙 星 、 氯霉 素 的耐 药趋 势增 高, 多 重耐 药 比较 严重 。 结论 临 床 医师 在选 择治 疗 药物 时应 参 考本 地 区 的菌群 、 耐 药性 变 化 的监 测 结果 . 合理
3 2 3 0 0 0 :
3 . 湖北 省 恩施 市第 三人 民 医院检 验科 , 湖 北 恩施
4 1 5 0 0 0
[ 摘要】目的 分析丽水地 区艾滋病患者感染沙门菌 的血清型分 布和耐药性 。方法 按国家标准和 N C C L S 推荐的
K — B法对艾 滋病 标本 和体检 标本 检 出的沙 门 菌进行 血清 分 型和 耐药 性检 测 。 结果 两组标 本 中检 出的沙 门菌 的
菌 型分 布 以 B群 、 C群 和 D群 为主 , 病 人标 本 检 出伤寒 沙 门菌 1 1 2株 ( 3 6 . 8 4 %) , 肠 炎沙 门菌 8 4株 ( 2 7 . 6 3 %) , 德 尔 卑沙 门菌 2 7株 ( 8 . 8 8 %) , 其 他 为 阿贡 那 沙 门菌 、 乙型 副 伤寒 沙 门 菌 、 鼠伤寒 沙 门菌等 , 体检 标 本 检 出沙 门菌 血 清
H o s p i t a l o f L i s h u i i n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L i s h u i 3 2 3 0 0 0 , C h i n a ; 3 . T h e T h i r d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o f E n s h i i n H u b e i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危重病患者,由于其病原菌多样性和耐药性问题,对治疗和预防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

某院针对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目的1. 了解某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2. 掌握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3. 为制定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某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血流感染患者。

三、研究方法1. 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并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2. 对培养出的细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获得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情况。

四、研究结果1. 病原菌分布情况经过对176例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发现了多种病原菌。

革兰阳性菌占比52%,革兰阴性菌占比48%。

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菌为主,分别占比35%和17%;革兰阴性菌中则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比25%和16%。

2. 抗生素耐药性情况在对不同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的结果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菌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45%和32%;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耐药率较低的药物则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达到56%;对头孢噻肟、头孢噻肟舒巴坦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也比较显著,分别达到43%和48%。

而对于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属菌来说,它们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分别为23%和18%。

在革兰阳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相对较高,达到42%;而肠球菌属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及利奈唑胺等药物的敏感性较强。

不同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

1. 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头孢菌素仍然是治疗血流感染的一线抗生素,但须注意耐药性的监测和使用原则;2.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临床应慎重选择抗生素用药;3. 需要针对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减少细菌的传播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牛俊杰翟鹏勇
作者单位:晋城,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
[摘要]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年月日年月日血培养标本,采用型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进行培养,所有分离菌株采用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

数据分析采用软件。

结果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株,阳性率为。

其中革兰阳性球菌株,占,革兰阴性杆菌株,占,真菌属株,占。

革兰阳性菌不同菌种的耐药谱明显不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的检出率分别为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肠球菌属中亦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其中屎肠球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多数高于粪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β, )菌株分别占和;发现一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M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既是血流感染病原菌,也是最常见的污染菌。

结论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血培养污染率。

治疗血流感染前,应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和病原菌,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 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产菌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病原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血流,并通过血流造成全身播散,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称为血流感染。

近些年,随着创伤性诊疗技术的大量开展、各类人工装置的使用以及临床对激素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性也各不相同。

血流感染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血流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为协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笔者对例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整理,用软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标本来源年月日年月日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

试剂培养基及细菌生化反应试剂全部购自威泰科生物有限公司,药敏纸片购自公司。

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采用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并根据对药物敏感性实验指导原则,选择相应抗菌药物组合,用纸片扩散法加以补充。

系统每周做室内质控,纸片扩散法每天做室内质控。

葡萄球菌介导的耐药性检测采用头孢西丁(µ)作为指示药物敏感纸片。

在条件下培养后判读。

阳性判断标准为头孢西丁抑菌圈直径≤,阳性判断标准为头孢西丁抑菌圈直径≤[]。

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β, )表型确证同时使用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单独和联合克拉维酸的复合物。

在(±)条件下培养后判读。

两种药物中有任何一种在加克拉维酸后的抑菌环直径和不加克拉维酸的抑菌圈直径相差值≥,即判定为产菌株[]。

质控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

结果
分离菌株的构成份血培养标本中,总共检出病原菌株,包括革兰阳性菌株,占;革兰阴性杆菌株,占,真菌属株,占。

分离菌株情况见表。

葡萄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和,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

详见表。

肠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共分离出肠球菌属株,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

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和,见表。

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阿M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

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菌株分别占和。

见表。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M卡星和M诺环素的耐药率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M 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见表。

回顾分析总结查阅年月日年月日血培养阳性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基础疾病、阳性报警时间、病原菌种类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判断是否为血流感染。

最终采纳资料完整的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确诊为血流感染者例。

分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患者有例,明确血流感染的例(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其他检出的病原菌均可确认为血流感染病例。

可见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既是最常见的污染菌,也是血流感染病原菌之一。

因此,临床对血培养阳性结果的诊断意义应综合分析,避免不必要地使用抗菌药物。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尤其继发于化疗、介入治疗和应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或进行气管切开、各类导管插管、透析疗法、器官移植等诊疗措施的重症患者。

此类患者常并发严重感染,而且多为耐药菌株感染,治疗效果差,应引起高度重视[]。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所有分离病原菌的,是检出率最高的细菌。

查阅病例资料表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既是血流感染病原菌,也是最常见的污染菌。

和的检出率分别为和,尚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本组结果还显示,除四环素和M诺环素外,屎肠球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

肠杆菌科细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依旧是目前治疗其感染最有效的药物。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加,金属β内酰胺酶是导致该类菌群耐药的主要原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指不发酵葡萄糖的而获得生长、繁殖能力的一类菌群。

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等。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常见于机体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如继发于恶性肿瘤晚期、代谢性疾病和婴幼儿等。

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
酮舒巴坦和阿M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

这组结果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血流感染是由不同病原菌入侵患者血液系统而引起的复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早期诊断血流感染的致病菌尤为重要。

目前,血培养仍是临床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培养周期长,很难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再加上临床对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血流感染的治疗面临严峻的考验。

临床医师应强化无菌操作的理念,降低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在治疗血流感染前应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和病原菌,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最终降低血流感染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 . , .
2. : . , , (): .
3陈倩, 郭燕菊, 孙亚娟, 等. 引起血流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 .
4魏泽庆, 沈萍, 陈云波, 等. 年度报告: 血流感染细菌构成及耐药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 .
5孙雁鸣, 鲁海燕, 于丹青, 等. 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 .
6杨俐, 李晓红, 尹俊辉, 等. 多药耐药菌感染目标性检测效果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 .
7张晋会, 申瑞翔, 牛俊杰. 医院分离细菌的耐药性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