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地的形成过程
中国东北的黑土地
中国东北的黑土地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以其肥沃的黑土地而闻名于世。
黑土地是一种独特的土壤类型,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东北黑土地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对当地经济与农业的重要意义。
一、形成原因中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主要形成于更新世晚期的第四纪冰期,受到冰川作用和黄土风化的共同影响。
冰川活动使得岩石破碎成碎石和砂土,而黄土风化则提供了丰富的氧化铁和有机质。
这种冰川活动和风化作用的共同作用,使得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和肥力较高的黏土成分,从而形成了黑土地。
二、特点1. 土壤肥力高:黑土地富含有机质和肥力较高的黏土成分,这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保肥性能。
黑土地蓄水性能强,能够保证作物在干旱季节的正常生长,并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因此,黑土地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2. 土壤层次分明:黑土地具有明显的土壤层次分明特点,一般可分为表土层、粉土层和黄土层。
表土层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粉土层是黏土含量较高的土壤层,而黄土层则是由粉土和砂土混合而成,并富含氧化铁。
这种层次分明的土壤结构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3. 水分条件适宜:黑土地的水分条件适宜,既有良好的蓄水性能,又具备适度的排水性能。
这使得黑土地在湿润季节能够保持适宜的湿度,同时在降雨较多时也能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防止作物受涝。
三、重要意义1. 保障粮食安全: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黑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尤以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
黑土地的存在保证了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对于保障全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促进农业发展:黑土地具备优良的肥力和水分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东北地区以黑土地为依托,发展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黑土地也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加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保护生态环境:黑土地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保肥性能,能够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东北黑土地有多肥沃就有多脆弱
东北黑土地有多肥沃就有多脆弱▲东北黑土地面积广阔,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供图/图虫创意在我国东北那旮瘩,有一片举世闻名的“黑土地”。
这里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1/10,粮食产量却占到全国的1/4,其中外调粮食占全国的1/3。
换句话说,中国人吃的三碗饭,其中一碗就来自东北。
不仅粮食产量大,而且好吃,很多人爱吃的五常大米便产自位于黑土地核心区的黑龙江省五常市。
▲黑土地上,拖拉机正在进行春耕。
供图/图虫创意都知道黑土地是块宝,然而这块宝是如何炼成的?宝贵背后,它又有多么脆弱的一面?土壤为什么会有五颜六色?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各地自然与人文景观差异很大,土壤的颜色也不甘平庸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南方的土偏红,中部的土偏黄,东北的土偏黑。
古人对此似乎早有察觉,在明代修建的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内,就摆放着寓意华夏疆土的五色土——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
图源/网络随着科学研究不断细致深入,我国土壤的颜色被分为更多种类,包括黑色、红色、黄色、砖红色、紫色、棕色、黄棕色和灰白色等等。
并且土壤五颜六色的秘密也被揭示出来,原来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物质在“作怪”。
▲五颜六色的土壤。
图源/网络腐殖质是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碎渣,被微生物分解形成的一类黑乎乎的胶状物质。
它虽然其貌不扬,却内涵丰富,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充分的养分,堪称“天然培养基”。
腐殖质之所以显得黑乎乎,是因为含有较多棕色的胡敏酸和黑色的胡敏素。
因此,当土壤中腐殖质含量越多时,颜色也会显得越发偏深发黑。
▲各种动植物残骸形成的腐殖质,营养丰富,常用于制作盆栽。
图源/网络当腐殖质给土壤颜色的深浅定下基调后,矿物质就开始登场给土壤“调色”了。
土壤颜色偏红或者棕红,是因为含有的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赤铁矿含量较高;土壤呈黄色,是因为含有的以水合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针铁矿含量较高;土壤颜色偏白,是因为含有的盐分比如钠盐、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等较多;在四川盆地,土壤颜色偏紫,是因为这里的土壤多由紫色砂岩、页岩风化物形成。
东北的黑土地正在逐渐消失
东北曾经肥的流油的黑土地将会消失东北的黑土地正在逐渐消失,这与我们过度开发。
无序使用是不无关系,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我们不尽早采取措施,十几年以后,东北曾经肥的流油的黑土地将会消失。
东北是在岩石地表因森林落叶和草本植物的繁衍,再加上动物地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作用,才在地表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由腐殖物形成的黑土地,但这些黑土地是很脆弱,它本身的自我维持和恢复能力是依靠东北的大面积森林在决定的,所以我们一旦没有了森林,这些土地在过载的负荷下,会以眼睛可以察觉的速度在退化和消失。
所以轮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地环节,在地表主要靠落叶和吹来的尘土。
再加上动物和微生物地作用,历经千年的累积才能够形成供生物生长的一个个小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形成非常不容易。
但破坏却是朝夕的事情。
能够及早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展开了积极的保护工作,这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绝对不是用几个亿的金钱所能够衡量其价值的事情。
换句话说,我们能够用几个亿,几十亿去换回那些退化地黑土地?换回那些退化的草场?换回那些消失的河流?这不可能!我们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更需要长期长时间的等待和坚持,才能够逐渐的恢复这些失去的东西。
那可能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我们等的起吗?当然,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肯定是要向自然索取资源,但这应该是一个理性的,有序地取和还的关系。
而不是单方面的进行。
”专业的不同,理解对象上的角度就会有一定地差异,而这些差异就决定了一个人看待问题地顺序和结果。
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这是必然的方向,我们怎么可能停止工业的进展而转向对资源的保护或再生呢?这就是一个取与还的关系,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到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恢复能力,合理的取用和转换,人类要想进步,就必须和谐,和大自然和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只有共同发展,这个地球和社会才能够真正的走向进步,走向繁荣。
东北黑土地肥沃的原因
东北黑土地为什么肥沃
大量的腐殖质造成的。
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
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
主要方法是帮助增加可以让空气和水进入的空隙,也同样产生植物必须的氮,硫磺,钾和磷。
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简单化合物的同时又重新合成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部分。
是黑色的无定形的有机胶体。
腐殖质是具有酸性、含氮量很高的胶体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腐殖质在土壤中,在一定条件下缓慢地分解,释放出以氮和硫为主的养分来供给植物吸收,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老天青睐啊。
地理和气候造就东北平原肥沃的黑土。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综合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
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
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
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图是东北黑土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
(1)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
(2)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
①大豆—玉米轮作;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
答案:(1)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以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
(2)①:玉米、大豆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豆根部可以固氮,轮作玉米可以使土壤营养物质富集更加全面,维持土壤养分平衡;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通水透气的能力。
选择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是将产自土壤的有机物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也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向良性转化;还可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减少黑土流失。
解析:本题以东北地区为背景资料,考查土壤的形成,以及人类对土壤的改良措施,难度一般。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以及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因素,并能理解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的影响。
(1)根据所学知识,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根据材料,“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说明东北黑土地颗粒较细且均匀的原因是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而其分布区由于分布在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
拯救东北黑土地理考点
拯救东北黑土地理考点“黑土”一词,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耕作中对颜色深、肥力好的土壤的统称。
在学术上,广义的黑土涵盖了所有适宜农耕、具有暗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主要包括黑土、黑钙土、棕壤、暗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水稻土等。
我国东北的黑土资源总量排在世界第三,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东北黑土的形成,得益于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
东北地区位于中纬度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降雨充沛,土壤表面被丰茂的草甸植物覆盖,土壤上层含水量丰富;到了漫长寒冷的冬季,土壤的含水层形成季节性冻土,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的分解变得缓慢,从而转化成腐殖质。
经过成千上万年,最终累积出了黑土表面那层深厚的腐殖质层,储存大量养分的腐殖质,正是黑土肥沃的秘密所在。
然而,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尽管东北黑土地被开发、利用的历史不长,但水土流失、肥力衰退的问题却日益严重。
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东北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47万平方公里,约占典型黑土区总面积的26.3%;而东北全部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相较于建国初期的2.5万平方公里增长了80%。
要知道,每生成1厘米厚的黑土大约需要200至500年时间,但如今,黑土层却以每年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有的地方甚至已经露出了黄土状母质,当地人称为“破皮黄”,丧失了土地的生产能力。
有学者推测,黑土区现有的部分耕地再经过40~50年的水土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消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东北黑土“病入膏肓”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
东北地区多风,开垦后的土地如果得不到植被的保护,富含有机质的黑土表层便很容易被吹走。
除了风蚀,降雨也会对黑土造成极大的破坏。
适宜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夏季的东北冷涡极易带来短时的强降雨甚至冰雹,光是雨滴或冰雹打到地面的冲击力,就会对土壤造成破坏,更不必说流水的冲刷了——人们常常以为东北的粮食产区都是一望无垠的大平原,但其实,东北许多山脉前的波形台地,才是黑土的主要分布区。
常识判断十九:黑土的有关常识
常识判断十九:黑土的有关常识黑土是具有强烈胀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壤,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处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
它相当于美国分类的变性土土纲和联合国分类的变性土单元。
本土纲包括中国现行发生分类制的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赤红壤、水稻土诸土类中具备变性特征者,因为中国以往未设立变性土独立单元,1985年初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才将其列为独立土纲。
整理出有关黑土的常识,请大家参阅。
一、黑土的成土条件温带半湿润型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严寒少雪。
年平均温度-0.5~5℃,有季节性冻层,冻层深度可达1.5~2.0米,北部地区可达3米,≥10℃年积温为2100~2700℃。
年降水量450~600毫米,干燥度0.75~0.90。
成土母质大多是第四纪洪积黄土状粘土,厚度可达10~40米,无碳酸钙。
地下水位深约10~30米,矿化度0.3~0.7克/升。
由于土质较粘重,融冻水和雨季降水难以下渗,形成土壤上层滞水,土壤水分属半冻结周期性淋溶类型。
黑土自然植被主要是草原化草甸植物,以中性草本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俗称“五花草塘”。
岗地间有榛子、柞、刺玫瑰等灌木丛。
植物生长繁茂,草高50~120厘米,盖度100%,根系深达60~100厘米,有机物质积累量高。
黑龙江省嫩江县荒地黑土的植物地上部分干重为4.73吨/公顷,地下1米根量为12.6吨/公顷。
耕地的有机物质来源减少,分解速度较快,土壤有机质积累不多。
二、黑土的成土过程黑土形成过程受粘重母质、季节性冻层、临时性上层滞水和草原化草甸植物的影响,存在着强烈的腐殖质积累过程和轻度滞水还原淋溶过程,夏季温暖多雨,植物生长茂盛;秋末植物枯死遗留大量有机残体,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不能被微生物分解。
春季土壤化冻,微生物开始活动,但融冻水形成的土壤土层滞水使土壤过湿,有机质分解缓慢,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和积累,全年有机质的积累量超过分解量,产生深厚的土壤腐殖质层。
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根系分布的变化而逐渐向下减少。
黑土形成的原因
黑土形成的原因成土条件母材黑土在各种基性母质上发育,包括钙质沉积岩、基性火成岩、玄武岩、火山灰以及由这些物质形成的沉积物。
这些母岩母质中丰富的斜长石、铁镁矿物和碳酸盐有利于黑土的发育。
据报道,印度黑土的母岩为:从玻璃质玄武岩到粗粒玄武岩、泥质石灰岩等多种母岩。
中国黑土涉及的母岩母质有石灰岩、玄武岩、第三纪河湖相沉积物以及近代河流沉积物等,但以石灰性母质为主。
地形黑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坦地貌面如高原面、平原和台地或低洼地坡地下段及盆谷地都有分布,以海拔低于300米的地形为多。
地形坡度一般不超过2—3°,但有些地区如火山地区坡度达15—16°,也有黑土发生。
中国的黑土主要分布在低洼、平坦的洼地上,但也发育在一些低矮的丘陵和台地上,如福建省漳浦县和龙海县沿海地区、广东省海康等。
在黑土分布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土壤赋存地形——粘土小洼地吉尔盖,它是由小盆地和丘陵组成的微地形。
起伏高度一般不超过1m,水平距离2-100m。
由于不同的内部压力,地面弯曲。
小的粘土凹陷以不同的频率出现。
气候黑土可以出现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
分布区的气候最常见的特征是季节性干旱,但旱季的长度因地而异,包括旱季和雨季明显的季风气候、一年中只有一两个月雨季的干燥气候和只有几周缺水的湿润气候。
年降水量少至150毫米,多至2000毫米,但大多在500-1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5.5-16.5℃。
时间黑土母质的绝对年龄可追溯至全新世至更新世,基岩上发育的母质可追溯至中更新世或更早;然而,在运输的土壤材料或其他沉积物上开发的是在中更新世或以后。
黑土的相对年龄属于婴儿期。
其原因如下:许多黑土是在冲积物、湖泊和火山岩等母质上形成的;黑土的自翻是保持其年轻的另一个因素;在半干旱气候区,缓慢的风化速度限制了剖面的发育;碱性母质不断释放出丰富的钙、镁碱,保持土壤中蒙脱石矿物的稳定;在坡地,由于快速剥蚀,表层不断被冲走,因此土壤保持浅而年轻。
地表基质调查:解密黑土地的地质本底
地表基质调查:解密黑土地的地质本底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
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黑土地分布、结构、质量、利用状况等信息,今年上半年,国家首次启动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
那么,什么是黑土地?什么是地表基质?形成和支撑黑土地的地质本底有哪些?地表基质调查如何服务黑土地保护呢?笔者通过2021年以来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工作实践,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解读。
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
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黑土地分布、结构、质量、利用状况等信息,今年上半年,国家首次启动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
那么,什么是黑土地?什么是地表基质?形成和支撑黑土地的地质本底有哪些?地表基质调查如何服务黑土地保护呢?笔者通过2021年以来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工作实践,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解读。
黑土地是世界粮仓黑土地主要是指分布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具有较深厚的暗黑颜色、有机质含量高(普遍大于15g/kg)、良好的团粒结构、容重低、较高的盐基饱和度(大于70%)、适宜的pH值(5.5~7.0)肥沃腐殖质层的土地。
世界范围内黑土地集中分布的区域仅有四大块,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7%,分别为乌克兰平原(面积190万km2),美国密西西比平原(面积120万km2),中国东北平原(面积109万km2)以及南美潘帕斯草原(面积76万km2),集中分布在南北纬40°~50°地理区域之间。
目前,世界四大黑土区都是重要的、优等的产粮基地,在全球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乌克兰平原黑土地是“欧洲粮仓”。
密西西比河平原是“美国面包篮”,囊括了大部分玉米带和小麦带,是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支撑美国主要的粮食出口。
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的“粮仓”和“肉仓”。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地主要分布在北纬45°线附近,涉及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全部、辽宁省东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草原、大小兴安岭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部分地区和长白山地区。
黑土地风蚀水蚀融蚀过程、耦合机制与阻控原理
黑土地风蚀水蚀融蚀过程、耦合机制与阻控原理黑土地风蚀水蚀融蚀过程: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平原等地,是一种肥沃的土壤类型。
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黑土地容易受到风蚀、水蚀和融蚀的侵蚀作用。
风蚀是指风力将土壤颗粒搬运和侵蚀的过程。
强风吹过地表时,会带走土壤表层的细粒颗粒,造成土壤的风蚀。
风蚀过程中,风力将土壤颗粒推移和碰撞,导致土壤表面的颗粒破碎和流失。
风蚀还会形成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使土壤物质大量流失。
水蚀是指水流冲刷和侵蚀土壤的过程。
降水和山区溪流等水流会迅速冲刷土壤表层,将土壤颗粒带走。
水蚀主要发生在坡度大的山区和裸露土地上,尤其在强降雨时更为严重。
融蚀是指冰雪融化时,水流通过土壤表层的过程。
冰雪在融化过程中,形成的水流会冲刷土壤表层的颗粒,并随着水流一起流失。
耦合机制与阻控原理:黑土地的风蚀、水蚀和融蚀过程通常是相互耦合的,多种侵蚀方式同时发生,相互影响。
例如,风蚀会移走土壤表层的颗粒,使土壤暴露在裸露状态下,进而加剧水蚀的发生。
水蚀则会导致土壤松散和流失,使土壤更易于被风蚀。
融蚀则可能在冰雪融化时形成空洞和沟壑,促进水蚀和风蚀的发生。
为了阻控黑土地的侵蚀过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其中一些主要措施包括:1. 植被恢复和保护: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可以减少土壤的裸露程度,阻止风蚀和水蚀的发生。
同时,植被的根系可以增强土壤的结构稳定性,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2. 构筑物和围栏:在易发生风蚀和水蚀的地区,可以建设物理性的构筑物和围栏来阻挡风力和水流,减少土壤的流失。
3. 黑土地保护法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黑土地资源的保护,需要建立相关的法规政策,并加强执行力度。
这包括限制采矿、过度放牧和非法砍伐等活动,保护土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通过科学研究和监测,了解黑土地侵蚀的机制和趋势,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侵蚀的发生。
综上所述,黑土地的侵蚀过程是风蚀、水蚀和融蚀的综合作用,耦合机制复杂,需要通过植被恢复、构筑物和围栏、法规政策和科学研究等手段来阻控侵蚀。
黑土和黑钙土是什么?
黑土和黑钙土是什么?家在东北的同学,都知道我们东北是黑土地,那幺到底黑土地是什幺呢?名字与之相似的黑钙土又是什幺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
1黑土是什幺温带半湿润气候、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是温带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过渡的一种草原土壤类型,目前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将黑土列入半水成土纲中。
我国黑土分布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东部广大平原上。
美国黑土分布在中部偏北的湿草原带,故称湿草原土。
我国黑土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为其气候特征。
土壤母质粘重,并有季节冻土层。
夏秋多雨,土壤常形成上层滞水,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
漫长的冬季,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
土体内盐基遭到淋溶,碳酸盐也移出土体,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
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中铁锰还原,并在旱季氧化,形成铁锰结核,特别是亚表层表现更明显。
所以,黑土是由强烈的腐殖质累积和滞水潴积过程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草甸化过程。
自然状态下,黑土腐殖质层可厚达1米,养分含量丰富,肥力水平高。
黑土开垦后,腐殖质含量下降,因母质粘重,土壤侵蚀明显,这是黑土利用中需引起注意的问题。
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区是重要的粮食基地。
适种性广,尤适大豆、玉米、谷子、小麦等生长。
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除了东北黑土地外,还有两块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发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水土流失的严峻考验。
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
陕西省咸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综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小米从2010年开始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目前已是全球前三大手机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无论是OS(操作系统)、AI(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都积累了非常全面的技术能力,这些能力都将逐步应用于汽车上。
小米汽车旗下首款量产车——小米SU7正式发布。
按照规划,小米SU7于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上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米公司跨界进军汽车行业并成功,主要得益于( )A.雄厚的资本B.先进的科技C.优惠政策D.品牌影响2.下列城市居民购买小米SU7意愿强烈的可能是( )A.哈尔滨B.海口C.乌鲁木齐D.无锡3.小米汽车预售火爆对传统车企最大启示是( )A.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全面淘汰燃油车B.依靠外资提升技术研发和技术积累C.注重品牌打造,提供专业售后服务D.加快产品创新,适应市场需求文房四宝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载体。
在前唐时期,“文房四宝”专指诸葛笔、徽州李庭桂墨、呈献堂纸和江西婺源县卫龙砚。
宋朝至今,“文房四宝”专指胡笔、徽墨、生宣纸、端砚。
随着国学潮、书画热、“怀古风”兴起,文房四宝及相关配套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文房四宝及相关配套产业的产业基础最好的省份是( )A.山东B.湖北C.安徽D.江苏5.文房四宝行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需求增加B.政府扶持力度加大C.网络销售和全球化市场的拓展D.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土壤风蚀强度主要受风速、降水、气温、植被覆盖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戈壁广布。
左图示意河西走廊位置,右图示意1982--2015年该地区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变化。
完成下面小题。
6.河西走廊土壤风蚀强度最大的季节是( )A.冬春B.春夏C.夏秋D.秋冬7.推测1982~2015年河西走廊风蚀强度是( )A.增大趋势B.减弱趋势C.稳定状态D.剧烈波动8.近年来河西走廊部分绿洲土壤风蚀率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变化B.蒸发量变化C.河流水位变化D.地下水位变化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出现明显的增暖放大现象(地表增暖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冰川融化、降水强度、降水量、土壤解冻等要素发生较明显的变化,进而影响了高原河流沙量。
什么是黑土和黑钙土
什么是黑土和黑钙土2014-07-30黑土温带半湿润气候、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是温带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过渡的一种草原土壤类型,目前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将黑土列入半水成土纲中。
我国黑土分布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东部广大平原上。
美国黑土分布在中部偏北的湿草原带,故称湿草原土。
我国黑土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为其气候特征。
土壤母质粘重,并有季节冻土层。
夏秋多雨,土壤常形成上层滞水,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
漫长的冬季,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
土体内盐基遭到淋溶,碳酸盐也移出土体,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
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中铁锰还原,并在旱季氧化,形成铁锰结核,特别是亚表层表现更明显。
所以,黑土是由强烈的腐殖质累积和滞水潴积过程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草甸化过程。
自然状态下,黑土腐殖质层可厚达1米,养分含量丰富,肥力水平高。
黑土开垦后,腐殖质含量下降,因母质粘重,土壤侵蚀明显,这是黑土利用中需引起注意的问题。
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区是重要的粮食基地。
适种性广,尤适大豆、玉米、谷子、小麦等生长。
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除了东北黑土地外,还有两块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发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水土流失的严峻考验。
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
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重要的粮食基地。
与东北黑土地有所不同,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平坦,坡地较少,土壤主要受到风的侵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这两个地区相继发生破坏性极强的“黑风暴”。
污泥碳化工艺及应用
污泥碳化工艺及应用每年中国的固体废弃物有数百亿吨,主要包括污泥、粪便,秸秆、餐厨、沼渣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处理的对象。
那么我们怎么去处理?是否有新技术来主导未来的产业方向呢?东北的黑土地是经过数万年由死亡的动植物通过自然界的自然炭化形成的,还有亚马逊的黑土地,其流域12%是黑土地,但它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的黑土地的形成是土著通过焖烧动植物形成的生物碳施到土壤里面形成的,它是人工的。
人工生物碳形成的黑土地,它的产出是没有经过生物碳改良土地的一两百倍,因为生物碳是多孔的,其中除了含有营养物质,多孔可以形成各种微生物的载体,如果耕地退化,通过施用生物碳是恢复耕地生态功能的根本途径,根据我国耕地面临的窘境,现实意义深远,‘生物碳’必将成为超级肥料成为未来土壤改良的重点。
碳化技术是将污泥在炭化设备中进行无氧或微氧条件下加温加压的“干溜”,使污泥中的细胞裂解使水分释放出来,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污泥中的碳值过程。
污泥中的有机物被碳化后的性质稳定,可以广泛用于吸附除臭、污水过滤、环保融雪剂、燃料、土壤改良、活性炭等诸多用途。
碳化后的污泥体积小,污泥中无有毒有害气体等,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所以污泥碳化是一种既不会损坏环境又能资源回用的经济型处理技术。
污泥碳化技术不但能有效处理了污泥污染难题,还能将其制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真正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在世界范围内污泥碳化主要分为三种(1) 高温碳化。
碳化时不加压,温度为649—982℃。
先将污泥干化至含水率约30%,然后进入碳化炉高温碳化造粒。
碳化颗粒可以作为低级燃料使用,该技术主要应用在日本或美国,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但由于其技术复杂,运行成本高,产品中的热值含量低,目前尚未有大规模地应用。
(2) 中温碳化。
碳化时不加压,温度为426—537℃。
先将污泥干化至含水率约90%,然后进入碳化炉分解。
工艺中产生油、反应水(蒸汽冷凝水)、沼气(未冷凝的空气)和固体碳化物。
五常市黑土地
五常市(民乐乡)黑土地
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素有“谷物仓库”之称。
因为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400年的积累,所以黑土层中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
世界三大黑土带中,我国东北有102万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独占45.48万平方公里,五常市是黑龙江湿地中黑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黑土地面积广泛。
黑龙江黑土层厚度平均为20至30厘米,五常市黑土层的平均厚度竟达200cm,土中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堪称“膏腴”之地,是五常大米生长良好的温床。
流油的黑土地,肥沃疏松的土质,造就了品质独特、无与伦比的五常大米。
五常市黑土地肥沃,天下闻名;究竟肥沃到什么程度,有一事足以说明。
一些上了年纪的农民感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咱这儿的土,拿到山海关以里,那就是肥料!”黑土当肥料使用,说明其有机质含量之高,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在五常,人们都知道,最好的黑土地位于民乐乡的一百垧稻田中。
一百垧稻田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是国家公认的极品有机稻田。
稻田内深达200厘米的黑土地,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这片稻田上生长的稻谷,无需任何化学肥料,肥沃的黑土地是最天然的有机质来源。
五常市民乐乡的本土企业——五常市壹佰垧极品大米有限公司,选用一百垧稻田的稻谷作为产品来源,采用精湛的加工工艺与先严苛
的品质检验,生产出优质的壹佰垧五常大米。
壹佰垧五常大米是经国家认证的有机产品,是五常大米中的极品。
“吃掉自己”?——细胞自噬机制解读
与我国东北黑土地不同的是,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 西西比河流域地势平坦,坡地较少,黑土主要受风力侵蚀。 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和大规模机械化“创造” 了“黑风暴”。在春季和春夏之交,因为降水少,气温回升 快,所以耕地裸露,表层干燥;在强风作用下,大量的黑土 被风暴卷走,产生了“黑风暴”。“黑风暴”使土壤中的养分 大量流失,土层变薄;加之,长期耕种翻犁和使用化肥使黑 土层的稳定结构遭到破坏;以及农作物吸收黑土中的养分, 久而久之,黑土肥力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⑤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⑥翻耕后黏土上 移,表层有机质含量下降,导致土壤板结;⑦翻耕后,表 土裸露,在风力作用下,易产生浮尘、扬尘和沙尘暴天气, 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⑧干旱、半干旱地区易造成土地 沙化(荒漠化)。
2.“免耕法” 人类在总结得失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保护 性耕作技术,即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 残茬覆盖地表来减轻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系统, 提高抗旱能力和土壤肥力,以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生 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农业技术,其中一种代表性的方法 就是“免耕法”,也叫最少耕作法,是指作物播种前不翻动 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全年在土壤表层留下可用来覆盖保 护土壤的作物残茬,也就是在收割农作物的种子(果实)之 后,留下作物的根、茎、叶,在土壤表层形成一定的覆盖。 “免耕法”一般由四个环节组成,即地面覆盖残茬、秸秆、 砂石或其他覆盖物;以松动代替翻耕;免耕播种;使用化学 除草剂清除杂草。 3.“免耕法”是如何保护和修复土壤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秸秆腐化,提 高土壤肥力;保护土壤原本的分层结构和改善土壤结构的劳 作者——蚯蚓,即改善土壤结构;受秸秆、残茬保护,增 加地表粗糙度、减弱风速、降低地表水流速度,减轻风蚀 和水蚀,减少养分流失;增加地表水下渗量,减少雨水形成 的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墒和抗旱性能;减弱风 速,抑制土地沙化和沙尘暴的形成;秸秆还田,减少秸秆燃 烧量,减轻雾霾天气;降低作业成本和减少农业投入(省工、 省力、省能)等。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并非每个地区都适合使用免耕 法,免耕法在我国东北更适合相对温暖的中南部黑土区, 而在哈尔滨以北,因纬度高,积温(热量)不足;降水量大, 土壤水分过多;受秸秆覆盖,地温较低,升温缓慢,影响冻 土层的解冻和作物生长,故不适合免耕,更适合垄作和条 耕技术。免耕法也适合于积温充足、土壤肥力低、风蚀严重 的半干旱地区(我国的西北和华北等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历史]
绪论: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
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
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
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
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二、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
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
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
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
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
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
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三、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书中有什么
2.读出知识网络
3.学会梳理知识
四、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
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五、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非常重要。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东北黑土地的形成过程
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
因为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400年的积累,所以土层中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
“随意插柳树成荫,手抓一把攥出‘油’”的说法丝毫不夸张,这使黑龙江人曾经深感自
豪。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情况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二)经验和体会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伊始,向学生提出地理教学三步走。
预习、学习、复习巩固。
效果不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
2、改变授课风格,运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营造活而不乱的地理课堂。
3、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
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
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4、注重地理学习方法的传授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
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
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
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
(三)问题和教训
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中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课后反思不够及时,教的学生多,又时对个别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督促不够,这些都有待改进。
(四)今后努力方向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4、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
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学年,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