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个体心理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个体心理与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二是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如个体动作的发展遵循自上而下(从头到脚)/由躯体中心到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的发展规律。

3、不平衡性

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从总体发展看,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的发展,到了老年期开始出现下降。

4、个体差异——对不同的个体而言,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发展,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5、发展的关键期

奥地利的习性学家劳伦兹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甚至一生无法弥补。★★

关键期在人类教育上是一个重要的观念。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一)成熟势力说(格塞尔)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

(二)行为主义观(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发展只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环境和教育塑造出来的。

(三)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主要观点: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发展就是“性”

的发展,或称性欲的发展。

(四)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主要观点:他认为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四个因素是:成熟、自

然经验、社会经验、及平衡化、其中平衡化是决定性因素。

图式、同化、顺应的概念★★

皮亚杰认为,思维的本质是适应,可以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说明适应过程。

图示: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是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

同化: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示,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示量的变化。

顺应:即当机体的图示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图示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示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

小结:成熟论与行为主义发展观分别强调了心理发展的某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否认另一方面的作用使它们的理论观有失偏颇;精神分析论强调应重视潜意识、早期经验的作用,为我们了解个体内心世界的成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但该理论同时缺乏对个体认知等领域发展的科学解释;相互作用论明确了主客体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为我们了解个体心理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

三、人的毕生心理发展历程

(一)毕生发展观★★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个体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3.个体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年龄阶段因素/历史阶段因素/非规范事件因素)

(二)毕生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埃里克森教授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生命周

期,提出心理社会期理论。认为在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

其中有两点独到的观念:其一,任一时期的身心发展,其顺利与否,均与前一(或前各)时期的发展有

关。其二,将人生的每一时期,均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8个阶段★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VS不信任。发展顺利:对人信赖,有安全感;发展障碍:与人交往,焦虑不安。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性VS羞愧和怀疑。发展顺利: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发展障碍: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学前期(3—6岁):主动性VS内疚。发展顺利: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发展障碍: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学龄期(6—12岁):勤奋VS自卑。发展顺利: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发展障碍: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青春期(12—18岁):认同感VS角色混乱。发展顺利: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发展障碍: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成人早期(18—25岁):亲密VS孤独。发展顺利: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发展障碍: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VS停滞。发展顺利:热爱家庭,栽培后进;发展障碍:自我恣纵,不顾未来。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自我完善VS失望。发展顺利:随心所欲,安享天年;发展障碍:悔恨旧事,徒呼负负。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少年期(11、12岁-14、15岁):相当于初中阶段

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半成熟,半幼稚

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出现反思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增强,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但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相当于高中阶段

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方面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

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能较客观的看待自我,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